登陆注册
58264800000241

第241章 中平五年(三十一)

见得张鲁醒来,张松便俯倒在地扑在张修身上高声喊着师父。张鲁双眼空洞的凝视前方,半晌才缓缓起身上去扶起了张松。诸人围在他二人身旁,地上另外躺着张修和青城鬼母尚未冰冷的尸身。大家都知道这场恶战已经结束了,只是不知道接下来该何去何从,张鲁究竟是要原地认命,还是奋死一搏做一出亡命反击,每个人心里都没底。因此表面看上去大家都放松了警惕,实则每个人都暗中手按兵器防备着张鲁暴起使两败俱伤同归于尽的招数。

张鲁的手在张松的后背慢慢轻抚着,试图安慰因失去师父伤心悲痛的张松。我见他完全不像想要暗运内力挟持张松的样子,只是一脸颓然地注视着那边躺着的青城鬼母。

过了良久,张鲁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慢慢说道:“一切都如箴言中所预见的一样,天师道百年基业终是毁在我手。”继而张鲁平和地向着死去已久的青城鬼母问道:“母亲,我们违背天意,不听父亲劝诫,就是不承认天师道命数已尽,非得强行发动西川之民进行两派战争,并试图吞并五斗弥教来借机给天师道强行续命——如今看来,父亲的话正是印证了天意难违的真理。”

跟着张鲁便缓缓跟我们说起了天师道和五斗弥教的过往纠葛。天师道立派已久,想要一句话两句话是说不清楚的,于是张鲁从他祖父张道陵创建天师道开始说起。

张道陵本是大名鼎鼎的文成侯张良的第八世孙,建武十年正月十五日生于丰县阿房村。出生前张道陵的母亲梦见魁星下降,待到他出生时满室异香,整月不散,黄云罩顶,紫气弥院。

张道陵自幼聪慧过人,七岁读通《道德经》,天文地理、河洛谶纬之书无不通晓。为太学书生时,博通《五经》,但随着阅历的增加,张道陵愈发觉得学识并不能解决生死问题,于是弃儒改道,开始探索道家学识。

到了他二十五岁之时官拜江州令,而他却身在朝政志在清虚。不久就隐居到洛阳北邙山中精思学道,修炼三年,有白虎口衔玉符而至其所。一直到永元初年,汉和帝赐张道陵太傅,又封为冀县侯,可接连三次下诏张道陵都婉拒了。他对使者说道:“人生在世不过百岁,光阴荏苒转瞬便逝。父母隆恩妻妾厚爱,也随时而消失。君臣之恩,谁见长久?请转告圣上,只要清静寡欲、无为而治,天下自然大定,到时还要我何用?我的志向远在青山之中!”于是张道陵为了避开京都近郊的俗务嘈杂和骚扰,撇下一身俗事云游名山大川、访道求仙去了。

他先是南游淮河,居住桐柏太平山。后与弟子王长、赵升一起渡江南下,在江西贵溪县云锦山住了下来。此地山清水秀,景色清幽,为古仙人栖息之所,张道陵就在山上结庐而居,并筑坛炼丹。三年后神丹炼成时狂风大作龙虎出现,故此山又称龙虎山。张道陵服用龙虎大丹后返老还童,继续参访仙源。

在北岳嵩山游历时张道陵遇到了办案经过的绣衣使者。这绣衣使者虽然官位不高,且不是常设官员,但这些人是汉武帝为办理专案专门挑选特设的,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直接对皇帝负责,冷若冰霜,不讲情面,因此作为朝廷的重要使臣奉诏督察各地,一度非常活跃,甚至能威振州郡,地位显赫。由于这些人身着绣衣,手持节仗和虎符,直属皇帝四处巡视督查,因此被称作绣衣使者。

绣衣使者告诉张道陵说道:“这嵩山中峰石室内藏有《三皇秘典》、《黄帝九鼎丹书》,得而修之,可以升天!”于是张道陵斋戒而入石室,果然得到丹经道书,遂赴龙虎山精思修炼,而得分形散影之术。

一日夜半似醒似梦之间,张道陵忽然梦见太上老君下降他说道:“近来蜀中有六大魔王,狂暴生民,你前往治之则功德无量,名录丹台矣!”张道陵醒来后发现枕边有正一盟威符箓,三五斩邪雌雄剑、阳平治都功印、平顶冠、八卦衣、方裙、朱履等。张道陵拜领老君所授,日昧秘文修炼千日,能集三万六千神灵、千二百之官君,以供驱使。他随即往青城山,置琉璃高座,左供元始天尊,右供三十六部尊经,立十绝灵幡,鸣钟叩磬,布龙虎神兵,施起法力。

八部鬼帅领亿万鬼兵来战,张道陵站立在琉璃座上,任何刀箭一接近他就立刻变成了莲花。鬼众又放火来烧,张道陵用手一指,火焰又烧了回去。鬼帅一怒又招来千军万马重重包围,不料被他用丹笔一画,所有鬼兵和八大鬼士都纷纷叩头求饶。但是他们口服心不服,回去后又请来六大魔王,率领鬼兵百万围攻青城山。张道陵神闲气定,不为所动,他只用丹笔轻轻一画,所有的鬼都死光了,只剩下六大魔王倒在地上爬不起来,只好叩头求饶。张道陵再用大笔一挥,一座山分成两半把六个魔王困在里面,动弹不得。于是魔王只得答应永世不再为害人间。张道陵于是敕命五方八部六天鬼神,在青城山黄帝坛下盟誓,人处阳间,鬼处幽冥,使六天鬼王囚禁于北阴酆都城,八部鬼帅流放于西域边地。从此妖魔降服,人民安乐,至今青城山仍留有天师与众鬼帅战斗的誓鬼台、鬼界碑等古迹。

张道陵降妖伏魔救护众生,蜀地的人民都非常感动,都愿意听受天师教化。于是天师设立二十四治,广收门徒,教化于民。汉桓帝永寿元年九月九日,在四川赤城渠亭山中,玉帝派遣使者持玉册,敕封张道陵为正一真人,世寿一百二十三岁,于苍溪云台山白日飞升。

张道陵飞升之后,其子张衡接手天师道派。张衡少年时便博学闻世,隐居不仕,有大名于天下。由于张衡一心精修至道,不与尘世俗务打交道,当时时皇帝听说了张衡的名气想要征为黄门侍郎,张衡辞而不就。接掌天师道后张衡居阳平山以经箓教授弟子,克彰正一之道。言约理明,闻者有感。光和二年正月以祖传印剑交付给张鲁,嘱咐道:“汝祖以天地为心,生灵为念,诚敬忠孝为本,周行天下除妖孽之害。嗣吾教者,非诚无以得道,非敬无以立德,非忠无以事国,非孝无以事亲。”随后不久得道飞升,由张鲁继续执掌天师道。

由于二代天师的离世,身为三代系天师的张鲁并未完全掌握先辈的道家神通,嗣天师张衡悟出天机,认为再将那些可以和神鬼平起平坐的玄妙道术再流传下去只会引起纷争,因此在太平盛世之下便没有把张道陵所创的那些可以力战六天鬼王的道术传给张鲁,张鲁也因此耿耿于怀。与此同时汉中的五斗弥教正在迅速崛起,而师君不是别人,正是张衡的挚友——曾一起寻仙问道的张修。两人互相研习道术,张衡甚至把天师道的分形散影之术都教授给了张修,张鲁知道后更是忌恨。

但张鲁也确实不知道,以张衡和张修的交情来看,两人俱是超然脱俗的神仙人物,对俗世间功名利禄本不放在心上,张衡也是怕将来儿子走向歧途,因此将天师道的一些独门秘术都对张修倾囊相授,希望等张鲁心智成熟之后再由张修的手把天师道一脉道法再传授给张鲁。可张鲁并不明白其父亲的良苦用心,对日渐强大的汉中五斗弥教日夜担忧,在和母亲商议过无数次后终于决定发动教徒开展对五斗弥教的兼并铲除战争。

张鲁虽然没有得到天师道的真传,但有他母亲青城鬼母的相助,再加上笼络到西川诸位猛将的加入,张鲁十分有信心一步一步把五斗弥教蚕食鲸吞掉。加上刘焉入蜀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一个先除异端,再控制刘焉的宏大计划就浮现出来。只不过张鲁千算万算,却算漏了一个人。那便是五斗弥教的师君张修的能力,以及他为天下苍生那般赴汤蹈火的心。

甲子元年,太平道张角蓄谋已久的叛变被张修无声无息地从内部破坏掉了,逼得张角不得不仓促起义,结果因为安插在太平道中的张松告密,太平道负责突袭朝廷控制帝国中枢的马元义被杀,即使张角率领百万大军和朝廷相持对抗也只不过是苟延残喘了一段时间而已,战争在还没开始就已经划上了句点。而这一切都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张修所谋定而动的,张角可能致死都不知道这一切的原委,可张修早就把世事看透。

当时的五斗弥教不像现在规模和信徒那么庞大,只不过是远在西川治病救人的一些世外方士而已。随着战火的肆虐,民间出现了无数动荡的潜在因素,所以汉中的张修,以及青城的张衡都开始用道法收纳信徒,使其安分生活,不至于被卷入时代的乱流里去,最后无辜死于战火之中。在张角展露出野心和私欲之前,张衡张修这些得道高人只不过对张角持观望态度而已,尽管在他们这些苦心修炼出来的得道者看来,像张角那般仅凭奇遇便可获得道家至宝《太平经》,从而通过修炼成为法力无边的大贤良师,这对不断寻访仙源努力修炼的得道者来说本是不公平的一件事。但是道法自然,张衡和张修那般大家之人又岂会因为这个对张角感到不公,只不过是际遇不同罢了,因此常久以来也只是观望和赞叹。张角兄弟三人常年在河北一带行医救人,天师道和五斗弥教不但不曾干扰,还暗中派弟子前去相助,因此早年间太平道的迅速扩展与他二人在背后的支持也密不可分。

但是张角某一天突然展露出一个道家者不应该拥有的野心和欲望之时,远在西川的两位得道者便知道凡人终归是凡人,即便得到了不该拥有的无边法力,因为从不曾修炼过内心,所以很容易便被世间洪流打乱了理智。于是常年埋藏在太平道内的弟子终于动手,在张角密谋起义前夕切断了张角的帝王梦,最终落得一个病死他乡的下场。

张角死后,道家至宝《太平经》被他近身奴仆马相所盗,不知踪影。张衡与张修十分担心太平经一旦再度落入凡间之手,定会像张角一样再度掀起滔滔战争。于是两派各发动无数弟子去追寻,可几年下来都没消息,原来是那马相招揽了赵袛等黄巾余孽,先是藏匿在益州,后又转入西凉东狼谷,屯兵十万,意图进军中原。张松得知确切消息后立即联合西川十四猛将对马相展开了追击,直至那一日在东狼谷与我们会和,才把那自称天子的马相给就地正法,而太平经也终于回到了五斗弥教的手中保管起来。

得知此事的张鲁悔恨不已,他没有得到天师道的真传,但要是可以拿到太平道的这本无上天书,自己将来的修为断断不会弱于先人。仅仅一个门外汉张角都能借此书呼风唤雨,更何况有着深厚道家基础的自己了?得知太平经被五斗弥教保管,张鲁知道再也不能等了,于是联合青城鬼母和诸人便要对张修和五斗弥教动手。而这一切张修早就看在眼中,深知两派这一战不可避免,但如何才能把这一场避无可避的战斗的损伤化到最小,又如何才能在这一仗之后让张鲁回心转意,彻底挑起两派日后的重担和西川百姓的安宁,都是在张修一步一步的苦苦思索下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同时张修也知道,如果动起手来就要一气呵成解决,不然稍微拖泥带水一些将来就后患无穷,毕竟青城鬼母深谙鬼道之术,若是逃离了包围圈再召唤八部鬼帅出来那才真是祸患无穷。

于是就这么一步一步地,在众人的极力配合下终于把张鲁母子引到了这个所谓的圈套里。青城鬼母以自身性命为献祭打开了阴阳界大门召唤出八部鬼帅,在众人的齐心合力下化解了这场危机。张修力竭,临终前把太平经封入异界之中,自己将全部道术和五斗弥教都给了张鲁,溘然仙去。在获得了张修的道法和记忆后,张鲁也终于明白了张衡和张修两位得道者的良苦用心,之所以沉默许久才把这些往事说了出来。

良久,张鲁颤颤巍巍说道:“是我一人之错才铸成这诸多祸事,今后天师道和五斗弥教合为一处,我定当将张修师君的遗志发扬下去,永保西川百姓之太平,不使战火屠戮这片土地。我张鲁在此以系天师与五斗弥教师君的名义起誓,谁敢让这西川之地沾染战火,便是于我天师道和五斗弥教为敌!”

众人都没想到事情峰回路转,竟然发生至如此境地。起先是张鲁意图除掉张修,继而吞并整个五斗弥教,从此统一西川两派势力,进而派弟子取代刘焉做他的傀儡,真正成为一州之主。而随着事情的发展,张鲁的确统一了天师道和五斗弥教,可事情到了这一地步,张鲁却又回心转意继承了张修和其父的遗志,今后将致力于保护西川百姓。于此看来,张衡和张修他们二人最后终究都达到了目的。

辞别众人后,张鲁与张松师徒二人先是回了青城山天师道,去安葬了张鲁的母亲。随后又在众人的陪同下来到了汉中五斗弥教的所在,张松出示了张修生前写好的亲笔书语,众人也知道张修此番心意,于是在大家的见证下张鲁接任了五斗弥教的师君。张鲁为了感怀张修之功德,从此不再提天师道派之事,两派合二为一,正式改名为五斗米教,从此坐镇汉中,守卫一方。

半个月后,刘焉的车架来到益州。张鲁率五斗米教各路祭酒和西川豪杰一起前去迎接,自汉中一直陪护到绵竹,西川十四猛将尽皆归附,益州各大氏族豪门纷纷表示效忠。这刘焉人还未到,便已将西川牢牢攥在手中,这一场奇奇怪怪的争斗之中他虽然从未出面,但却在千里之外运筹帷幄,一举把西川收入囊中。而天师道和五斗弥教合为五斗米教之后上下尽皆相附,在张鲁的带领下尽显一片欣欣向荣之象。

刘焉到了以后整个刘府上下忙作一团,张飞和简雍与我告别,说事情已成,已完成刘备对他们的嘱托,余下的事情便由刘备和刘焉互通书信来往即可。我和黄海棠送张飞他们出城十里。一番苦战之后情意更深,离别之时竟然有些依依不舍。简雍翻着怪眼,依然用那副皮笑肉不笑的口气说道:“别那么矫情,今天是朋友,搞不好明天就在战场上相见了。”我被他一句话呛得说不上话来,倒是张飞笑道:“即便在战场上见了,照样也是朋友。”说着便和简雍双双打马而去。

我问黄海棠接下来作何打算,黄海棠双手一摊说不知道。我想着既然刘府的事情也已然平定,黄老夫人身边也不乏能人相助,黄海棠自是也不必再留在这里。我便邀请她去晋阳游玩,黄海棠想了想,眨着眼睛问我道:“晋阳可有什么好吃的啊?”我听他这么说便知此事有戏,于是大吹特吹各种山珍海味,黄海棠听了摇摇头道:“那些珍馐哪里都吃得到,又何必非得跑到并州去啊?”

我有些抓耳挠腮,不知该作何回答,黄海棠见了便笑道:“只不过想到你这呆子武艺低微,从益州一路折返回并州,不知这一路上还要经历多少千难万险。为师就行行好,护送你一程吧!”

我听了,激动得险些掉下眼泪来,也不知说些什么好,只顾着原地蹦跳着欢喜不已,黄海棠见了,便在一旁轻轻抿着嘴笑。

辞别了众人,在魏延的带领下,我和黄海棠共乘一辆马车缓缓着向东而行。在西川诸人的帮助下,给杨仪在益州寻得一份差事,他便留了下来。到是魏延做惯了这长安到益州的向导,不甘心留下,还是想回去长安重操旧业。

魏延在前面驾着车,我和黄海棠便在车厢中说说笑笑,这一路有了刘焉的手令,我们便不再去走那路途遥远的子午谷,顺着傥骆道向北而上,一路上畅行无阻。魏延颇有些失落的说道:“我对那子午谷甚是熟悉,若走那条路虽说绕点远,但行程上却要比这条道快上半日。”我安慰他说既然有现成的手谕不用何必非要绕那个远呢?魏延嘿嘿笑着没有答话,可透过门帘往外看去,魏延依然时不时的朝着子午谷的方向眺望。似乎在他眼里那是他统率千军万马兵出子午谷,剑指长安东进中原的英雄梦想,还燃烧在他的梦里。

同类推荐
  • 春秋无义战(上)

    春秋无义战(上)

    骊山之变,周室失威,诸侯雄起。郑庄公挥武士之鞭,叱咤中原,开霸业先河;继而齐桓公举“尊王攘夷”之旗帜,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陆续粉墨登台,接力霸主的权杖。晋楚八十年争锋,成为春秋史的重头戏,费尽心机,谁也无法打垮对方,战争之路望不到尽头……
  • 卡片三国

    卡片三国

    业余插画家穿越到一个依靠卡片召唤怪兽来决斗的三国时代。虽然不像名将能臣天生自带卡片,但是身为甄宓哥哥的男主人公却具有一个可怕的能力——利用自己的绘画技巧仿制其他人的卡片……
  • 德国人:一个民族的双重历史

    德国人:一个民族的双重历史

    德国史入门必读书,解剖德意志民族双重特性的传世经典,一本书读懂德国人的浪漫与暴力、理智与狂热。从梦想主宰世界的卡尔大帝,发明活版印刷的古腾堡,终身从事宗教改革的路德,发现行星规律的开普勒,狂飙运动中兴起的歌德,愤世嫉俗的贝多芬,一统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一直到臭名昭著的希特勒,本书叙述了德意志民族从公元800年到20世纪40年代的千年盛衰史,在作者笔下存在两个德意志:一个是由艺术家和哲学家组成的文化世界,另一个则是由军人和皇帝组成的政治世界,这两个世界彼此割裂,鲜有交集,最终塑造了德意志民族的双重性格。他们严肃认真,攀登人类文明高峰,令人崇敬;但又凶残野蛮,妄想征服世界,令人畏惧和反感。
  • 三国不相信眼泪

    三国不相信眼泪

    看三国,分与合。为野心连年烽火,拆家破国。屠刀起,人头落。
  • 宋史通俗演义(二)

    宋史通俗演义(二)

    后儒之读《宋史》者,尝以繁芜为病。夫《宋史》固繁且芜矣,然辽、金二史,则又有讥其疏略者。夫《辽史》百十六卷、《金史》百三十五卷,较诸四百九十六卷之《宋史》,固有繁简之殊,然亦非穷累年之目力,未必尽能详阅也。柯氏作《宋史新编》凡二百卷,薛氏《宋元通鉴》百五十七卷,王氏《宋元资治通鉴》六十四卷,陈氏《宋史纪事本末》百有九卷,皆并辽、金二史于《宋史》中,悉心编订,各有心得,或此详而彼略,或此略而彼详,通儒尚有阙如之憾,问诸近今之一孔士,有并卷帙而未尽晰者,遑问其遍览否也。
热门推荐
  • 兔子爱吃窝边草

    兔子爱吃窝边草

    [花雨授权]她一直是个很理性很感性很知性的人,所以一点也不希望伟大的青睐梦想,终结在这个不懂得办公室游戏的男人身上,难道他不知道有句话叫做兔子不吃窝边草吗?
  • 宋同学请多多指教

    宋同学请多多指教

    唐栗见宋易的第一天就被这个浑身技能的男生给深深的折服了,独立、学习好、会修电脑、关键是长的还帅。心里的小算盘就打起来了:”要是和他关系混好一点,我的作业不就有着落了,那我岂不是能上天了。哈哈哈哈哈“宋易对唐栗的初印象:这个女生好能吃。
  • 御制水忏

    御制水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而立之年,情柔似水

    而立之年,情柔似水

    26岁依旧单身的萧然,自始至终爱着她的初恋夏梓珩。本以为两人终能修成正果,未曾想,大学毕业后夏梓珩凭空消失,萧然为此苦等七年。身为密友的孟琳琳对于萧然的感情生活知根知底,令萧然想不到的是,这位密友竟成了他人生大转折的“幕后黑手”。相亲男邱孟楚是一位多金帅气的“霸道总裁”,对萧然死心塌地,确是一个不择手段的人的男人。萧然说他是一个恶魔,活生生的将她置身于水火之中。到底是这样一个男人,最终成就了两个家庭。萧然手机里的特定铃声——黄晓霞的《Ibelieve》在七年后再次响起,夏梓珩的再次出现,带来了许多意外,所有的一切都似乎由他掌握,孟琳琳怀孕了,四个人该何去何从……
  • 代罗敷诮使君

    代罗敷诮使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萧炎传

    萧炎传

    两世重生,皆为废物。两世重名,皆震天地。我本修世为炎帝,奈何被那贼子戏。苍天既让我重来,必要威名赫天地。这是一本极具畅销力的小说,这是一本十三亿人同时期待更新的小说,这是一本网站全力推荐的代表之著,遗憾的是,这是一本还未签约的小说。萧炎传读者群:553583237.
  • 从星崛起

    从星崛起

    波澜壮阔的大宇航时代,一艘深空探索者的飞船意外发现了各方面都堪称完美的宜居行星。但这里与母星地球的联系居然完全断绝。面对这样的困局,铁头先锋号的舰长表示:“我总觉得我被人安排了。”
  • 岁华纪丽

    岁华纪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俊凯你还要我怎样

    王俊凯你还要我怎样

    这是恩怨情仇,王俊凯一个总裁,无人能敌。却载到在一个女人手里。王俊凯,你还要我怎样?你是我王俊凯这辈子永远的女人。他的霸道,一步步逼近她。直到有一个红色本本到她手里。
  • 医毒双绝王妃有点凶

    医毒双绝王妃有点凶

    她本是顾家的掌上明珠,十年真心错付,换来顾家血流成河,惨死于心爱之人手里。一朝重生,她定要负他之人,害他之人,付出代价。凤凰浴火重生,而她注定是凤凰,重生后,踹渣男,踩白莲。无意招惹某王爷,打不过,逃又逃不过,只好乖乖束手就擒,宠妻狂魔就此上线。“王爷,王妃说要去青楼,找男人”某王爷一怒下,把某人逮了回来,一把抓住下巴,霸气的吻了下去,“还找不找啦?敢红杏出墙,信不信我把你的天灵盖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