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94300000026

第26章 风流总统-克林顿(1)

比尔·克林顿可能是世界上面子丢得最大的总统。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那第染有他精液的裙子,无可辨驳地拆穿了他的谎言,以及粉碎了他打出的“口交不是性交”烟雾弹,而做为妻子希拉里,当时最想做的是“恨不得扭断他的脖子”。事实上,他经常被妻子揍得鼻青眼肿。绯闻终于过去了,可克林顿总给人一种“好了伤疤忘了疼”的感觉……

美国东部时间1993年1月20日11时59分,比尔·克林顿右手高举、左手按着圣经,随着最高法院大法官伦奎斯特尔一字一句地宣誓。美国陆军仪仗队立即鸣礼炮21响,向新就任的第42任总统致敬。克林顿成功地登上了美国总统宝座,他的脸上露出了笑意。人们记起那句被重复无数遍的名言:“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便把好奇的目光投向了克林顿背向。人们发现,在他的生活中,有一个性格倔强、才学过人的女强人相伴,她对克林顿的成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是爱情使他们形成攻守同盟,走出丑闻泥潭,顶庄舆论压力,最终爬上政治顶峰。他们的丰富的感情世界对人们来说还是陌生的,人们渴望了解他们的爱与恨、悲与欢。在私生活问题上,风流潇洒的克林顿曾栽过不少的跟头,但克林顿总给人一种“好了伤疤忘了疼”的感觉。在莱温斯基事件平静后不久,各种媒体频频曝出克林顿新的丑闻。最近美国一家报纸再次登出独家新闻,克林顿的名字又一次与“私生子”这三个字挂上了钩。于是克林顿的风流史上,又被添上浓浓的一笔。

一、犹忆校园初识时

耶鲁法学院也是个人才荟萃的地方。它不仅拥有全美最优秀的法学教授,其学生也是一流的。耶鲁法学院的研究生经历对克林顿的政治生涯与个人生活影响巨大。他在这里学习实践,结朋交友,奠定日后事业的基础与关系网。在耶鲁,对克林顿一生影响最大的是他结识了比他早一届的研究生,耶鲁法学院著名伪政治活跃人物,他后来的夫人与事业伙伴—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与希拉里相识相恋,充满戏剧性与浪漫色彩。

克林顿回忆说,他当时刚刚与一个女孩分手,心中十分烦恼,所想要做的唯一的事是再交另外一个女朋友。就在这时,希拉里闯入到他的生活中来。

克林顿回忆了他与希拉里初次见面的经过:“当时,我们在一个课堂上课——我很不好意思说这一点,因为我不想给别人一个不好的形象。我们并不是每一个人都经常上这门课,因为教这门课的教授上课用的就是他自己写的教材,所以考试时也用这本书……这位教授书写得很好,但不善于教学。”有一天,他在听这位教授的课时,看到穿着朴实、高挺的鼻梁上架着十副近视跟镜的希拉里,一下子就被她的气质与风度吸引住了,下课后,便情不自禁地尾随她出去。但一反常态的是,克林顿当时竟没有足够的勇气主动跟她打招呼(在这方面克林顿通常是很主动很大方的),结果错过了这次相互认识的机会。

以后,克林顿开始每次下完课后就尾随希拉里,有时跟得太紧,以致“能嗅到希拉里发丝的气味”。

有一次,希拉里去研究生办公室注册一门课,克林顿也尾随去了。谁知负责注册的秘书一看到克林顿就大声嚷道:“喂,比尔,你不是昨天刚已注过册了吗?”当场弄得他狼狈不堪。

就在克林顿经常尾随希拉里期间,希拉里也开始在暗中注意这位个子高大、长相英俊、留着一头拳曲的长发、喜欢高谈阔论的来自南方的同学。但她也是一直没有机会与克林顿直接交谈接触。

机会终于来了。一天傍晚,他又随着她走进了图书馆;忽然,希拉里站起来了,从图书馆的一头走到另一头,径直来到克林顿的面前说:“听着,如果你继续老是盯着我,我也会盯着你。我觉得我们要认识一下,我叫希拉里·罗德姆。”

后来克林顿和希拉里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即便如此,希拉里也没想过要同克林顿结婚的事。有人向希拉里求爱后,克林顿才向希拉里求婚。希拉里很爱他,这是不可否认的,可是,她不得不考虑到一点,那就是,比尔·克林顿毕业后会回到阿肯色州,而她无法想象将来要生活在一个举目无亲、完全陌生的地方。

就这样,大学毕业后,希拉里和克林顿各奔前程,希拉里回到了马萨诸塞州。但是,他们之间的那段真情却难以割舍,他们经常打电话,每个月的电话费不可节制地猛涨,而每次放下电话后,一个人面对四壁,更加感到不幸和孤单。看来,打电话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一年之后,希拉里决定搬到克林顿所在的阿肯色州去,她在那里找到了一份教书的工作,在一间漂亮的公寓房间里安下了身。她很喜欢这份工作,也适应了当地的生活,慢慢地结识了一些新朋友。

1975年的夏天,有一次希拉里要外出,克林顿开车送她去机场,路经一幢小砖房,房前的木牌上写着:“吉屋出售”。“这小屋真可爱”,她脱口而出。几天之后,等她回到家,克林顿见到她第一句话就问:“还记得你喜欢的那幢房子吗?我把它买下了,我不想一个人住在空空的房子里,你愿意同我结婚吗?”希拉里点了点头。

那幢房子只有90平方米,没有空调,屋顶上还吊着个电扇,有一间安有纱窗的温室,一个通天的壁炉。克林顿在一个旧货商店里买了一张铸铁架的床和一些家具。金秋时节,一个明媚的下午,克林顿和希拉里在这间小屋里举行了婚礼。婚礼按照卫理教会的仪式进行(克林顿是浸信会教徒,在结婚仪式上,他尊重了希拉里及其父母的意见)。婚礼是小型的,私人性质的,只有新郎新娘的直系亲属与几个最亲密的朋友参加,其中包括克林顿的母亲弗吉妮亚·凯莉秘他的同母异父弟弟罗杰·克林顿,以及希拉里的父母和她的两个弟弟。在婚礼上,克林顿与希拉里互相交换了家传的戒指。婚后,一向独立自主的希拉里没有改随夫姓,继续保持娘家的姓,并且与克林顿上各自信仰的教堂。他们结婚时,克林顿29岁,希拉里边28岁。

克林顿与希拉里结婚后,有了一位绝顶聪明的政治顾问和与他具有相同的政治理念的事业伙伴。他的一位朋友阿金森说:比尔娶了希拉里;使他拥有一位智商高、不施粉黛、不在乎衣服穿着而努力追求事业成功的妻子。阿金森特别强调说:“我认识一些十分聪明的单身的人,但我还从未见过任何把对方的长处与优势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夫妇。”他认为,克林顿与希拉里就是这样一对夫妇。有了希拉里为事业伙伴,克林顿再也不是孤军奋战,他的事业开始如虎添翼,如日中天。

1978年,克林顿当选为阿肯色州州长,30岁的希拉里成为州长第一夫人。然而,希拉里在州里却不受欢迎,甚至被称为“刺眼的人”,她还是大学生那副不修边幅的模样:拒绝涂脂抹粉,穿着宽大的运动衫到处跑,眼睛在厚厚的、古老的眼镜后闪烁,而且顽固地保留原姓氏,不随俗改用夫姓。

1980年,希拉里在阿肯色州生下了他俩爱情的结晶,他们唯一的女儿切尔西。当地报纸为此发的新闻标题是:“州长比尔·克林顿与希拉里·罗德姆诞下女儿。”选民一看标题,以为州长与哪个新女人——不是克林顿夫人——生了个私生子。州第一夫人因未改从夫姓激怒了选民。同年是选举年,虽经媒体希拉里扔出了一个杀手锏,她说,“我是第·—夫人,比尔是第一男人,Zeke是第一只狗。”克林顿竞选连任的计划还是失败了。

这对克林顿打击极大,有人预言,他的政治前途完了。希拉里把这次意外政治打击看得比克林顿更严重,但她一方面给克林顿家庭生活以温馨,另一方面决定要让克林顿东山再起,默默地,她放弃了父姓,改从夫姓,染了头发,换戴隐形眼镜,开始讲究穿着。

两年后,克林顿再次当选为州长。

二、夫妇共闯“桃色丑闻”关

要想当总统,不在总统大选这架搅肉机中打几个滚儿休想过关。历届总统竞选大多是吵吵嚷嚷,互相对骂,甚至大打出手,互相揭短,以置对手于死地。

克林顿费了好大劲才获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在竞选初期阶段,他尚不为人们所知,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谋求这任的布什总统相比,还是个无名小辈。但他并不气馁,他迎合美国选民不满现状的心理,标榜自己是“变革的代言人”,其政治演说十分精采,逐渐地,人们开始喜欢来自阿肯色州的这头“驴”了。

克林顿刚觉得好运来了,但风向转的太快,不久,厄运便向他袭来。1992年1月16日凌晨6点30分,乔治·斯蒂法诺波罗斯给呆在竞选总部的竞选策划者詹姆斯·卡维尔打来电话,他的声音有些慌乱:“卡维尔,最新消息:明天出版的《明星》周刊要发表一篇文章,称克林顿有5桩婚外情。”

《明星》周刊是一份专在超级市场之类的地方出售的杂志,各界名流的花边新闻充斥其间,品位虽不高,但销量却很大。卡维尔放下电话筒,便意识到,人们要在克林顿的私生活问题上做文章了。

克林顿清楚地知道,大选年无例外的是丑闻年,美国人经常以“一个人隐私权受法律保护”而感到自豪,但是有讽刺意味的是,参加角逐美国总统竞选的候选人的隐私却经常被翻得底儿朝天。其中尤以桃色丑闻最能引人注目,寻花问柳的隐私是根本瞒不过善于钻窟窿打洞挖花边新闻的记者们的。远的不说,在近几届总统竞选中,几乎每一届都有人被湮没在桃色丑闻中,1988年民主党人哈特就是因贪色而断送总统宝座。克林顿担心过不了这一关,因为他过去在竞选州长时,便遇到过此类麻烦,所以,在宣布参加总统竞选前,他便未雨绸缪,打通了希拉里,夫妇二人订立攻守同盟,主动亮丑:1991年9月,克林顿夫妇一起出席《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著名专栏作家戈弗雷·斯珀林主持的每周一次的早餐会,会上,面对华盛顿有影响的记者提出克林顿对妻子不忠的问题,夫妇二人明确表示:他们的婚姻并不总是幸福美满的,但他们目前的婚姻关系“坚如磐石”。克林顿向人们发出的信号是:即使我与别的女人有染,但事情已经过去,妻子已原谅了我,并坚决地站在我一边,与别人有什么相干呢?

看来这个不打自招的“苦肉计”并未奏效,克林顿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尽管克林顿于1992年1月17日断然否定了《明星》杂志上的报道,但不甘心的《明星》杂志又于1月23日发了一篇相关文章,称克林顿曾与夜总会歌星吉尼弗·弗劳尔斯有过12年的婚外情,并宣称已搞到了两人1990年12月到1992年1月中旬的电话录音。这则桃色绯闻顿时成为选民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克林顿每次与记者见面,总是被纠缠在此事上脱不开身。

克林顿遇上了麻烦,他非常苦恼,真的有些恨那些爱管闲事的记者。为了防止问鼎白宫的愿望会由此告吹:克林顿急忙召集竞选班子的全体成员在曼彻斯特开会,商讨对策,他下榻的旅馆成了一个临时指挥部。当大家通宵达旦难寻良机时,军师卡维尔显出了一条妙计,他把疲惫不堪的克林顿拉到窗边,小声地对他说,“比尔,希拉里可以帮你的忙。现在只有求她了!”

同类推荐
  • 只爱一个人

    只爱一个人

    在当今离婚率居高不低的大环境下,《只爱一个人》通过描述史上痴男痴女对于爱情的态度,倡导“只爱一个人”的爱恋态度。《只爱一个人》中主角有董小宛、慕容熙、鱼玄机等,他们有的是皇家贵族,有的是文人巨匠。他们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不一样,但是对爱情的态度一样,在那一刻,他们的爱只给了那么一个人。不管相恋后的结局抑或“得成比目何辞死”,抑或“衣带渐宽终不悔”,抑或“几回魂梦与君同”,都无法改变此时他们“只爱一个人”的爱恋态度。
  • 大话婆媳

    大话婆媳

    本书告诉你新时代婆媳之间的故事。婆媳关系自古以来就很复杂。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女人的地位不断是升高。婆媳之间的矛盾也在随之而升级。常言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其中一本就叫“婆媳经”。在家庭中,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最明显和最常见的,是出现在婆媳关系上。婆媳不合,是使不少人提起就摇头叹息的问题。
  • 恋爱心理学

    恋爱心理学

    人类一直在从不同角度探索爱情这个亘古常新的主题,本书从80后男女心理学的角度诠释了恋爱心理。比如,了解女人心,快速获得爱情;了解男人心,做最美恋人等8大主要问题。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我们应该如何去应对“爱情”的挑战?这个世界上到底还有没有真正的爱?关于爱情,他(她)的心里到底是如何想的?本书将逐一讲述爱情背后的心理因素。
  • 我喜欢你喜欢我

    我喜欢你喜欢我

    我们都浪费过一些眼泪,都曾误把虚情当真情。也曾做错过许多的选择,在爱情里不只一次迷路到心慌。爱情很简单,就是找一个懂你,而你也很懂他的人,然后好好生活在一起。偏偏事情就是没有这么简单……要遇到最好的爱情,先想想现在的你是不是最好的自己?这一次,请耐心读完这56封小情书,读懂那份在爱情里说不出口的酸甜心情,你就能知道如何在感情世界里“驾轻就熟”。
  • 诱惑者的情书

    诱惑者的情书

    本书是著名文艺理论家、比较文学家刘介民创作生涯中唯一近乎小说体裁的作品。它描述人生中各种美感的生活方式,对美的生活有特别鲜明多彩的描绘。可以说是刘介民预见未来人文艺术的原理。他用巧妙的笔调,描写一个在爱情心理上逼人透视力的人物;不断发现新观念的刺激源,表现出美感生活的极致。
热门推荐
  • 从乐高开始

    从乐高开始

    加满都魔王:我要统治整个幻影忍者王国。杨小厄:啊~我的大刀已经饥渴难耐了。于是,杨小厄拿着轩辕剑砍了过去。派梭:我要带领所有的蛇怪让地上的人封印我们付出代价。杨小厄:我的无限手套已经准备好了。
  • 越天战神

    越天战神

    蓝家和凌家联姻当日,蓝越却遭到凌家大小姐凌潇当众退婚,盛怒之下,大闹凌家,拂袖而去……
  • DNF之死亡旅途

    DNF之死亡旅途

    因为恋人的意外去世,李超沉浸在游戏之中不能自拔。一次意外让其来到了神秘的阿拉德大陆。为了心中的执念,为了还能回到那熟悉的家园。李超开始了疯狂变强之路!
  • 诸天聊天群里当咸鱼

    诸天聊天群里当咸鱼

    佐斌穿越到了进击的巨人世界,本以为会在城墙外死在巨人口中,没想到脑子里居然出现了一个诸天聊天群!琦玉、灭霸、斑爷、一方通行……,各个小说影视作品中的大佬齐聚于此,本打算在群里划水当咸鱼群员的佐斌偶然发现群主的账号居然在自己手上?!
  • 天价酿酒厂

    天价酿酒厂

    系统:“恭喜宿主,获得一家酿酒厂!”赵步河:“为什么选中我?”系统:“因为你是个混……淡泊名利的人。”赵步河:“你骂人?!”系统:“天价酿酒厂,就问你要不要吧,不要我走了?”赵步河:“天价……我要!”
  • 出马仙师傅

    出马仙师傅

    挂算有缘不可攀随心随意度人间心锁早解红尘梦处处禅机妙不言又曰香堂法圣观自在青烟袅袅地人天早有道缘来修成天时即到人马全出马仙胡黄柳白灰为内五行是动物到直接修道仙界的正仙与人类生活最密切息息相关有仙家缘分的人交地马地马经过立堂养堂出堂或出道能够和仙家充分沟通
  • 王俊凯:吃货萌妻

    王俊凯:吃货萌妻

    唇上一凉,她就算再傻,也知道自己被强吻了!可是......喂喂喂,你别擅自把舌头也伸进来啊!某人欲哭无泪。同人小说,请勿上升真人。
  • 山水共长情

    山水共长情

    容府跌落云端,由她来扛起大任。所以说。二皇子一起?
  • 若那个人不是你

    若那个人不是你

    你爱过一个人么?那你后悔过么?你尝过绝望的滋味么?你爱而不得过么?就是那样,只能远远的看着的那种…
  • 达·芬奇笔记

    达·芬奇笔记

    1651年,一位名叫拉斐尔·杜弗里森的法国出版商根据达·芬奇笔记手稿整理出版了《达·芬奇笔记》。笔记手稿非常随意,稿纸凌乱,没有排序和编码,有的甚至是达·芬奇用左手写成的反书——后人需拿镜子才能破解。手稿无所不谈,但中间不连贯,同一页稿纸上有可能开头说天文,中间谈声音原理,最后说色彩,许多文字写在稿纸边缘。这些即兴的议论,闪耀着真知灼见的光辉,给后人以无穷的智慧的启迪。配上达·芬奇手绘的图片,本书具有极高的欣赏和保存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