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69200000022

第22章 名人故里石塘行

鲍贤昌

鄞西秀丽石塘村,临水倚山生地存。灌稻清波桥碶保,映窗雾色景光吞。

这是地质学家翁文灏的《石塘》诗,描写的是家乡鄞西石塘临水倚山的美好景色。

阳春三月,绿树成荫。出宁波城西,穿过高楼林立的繁华都市,经望春,越高桥,行约片刻,就到了名闻遐迩的名人故里石塘村。

石塘村,解放前属罂湖乡,公社化后属岐阳乡,石塘曾为乡政府驻地,现属高桥镇。全村827户,2215人,耕田1664亩。因村后有座形如馒头的石塘山,故以山名村。

石塘村,地处高桥镇西隅,东临“宋金大捷”古战场高桥,南毗原广德湖腹地集士港,西接“商山四皓”之一的夏黄公隐居地大隐,北抵姚江古渡半浦。公路纵横交错,国道、绕城高速横贯村境,交通便利。村庄背依青山,戚家、旧宅跟、陈家、缪家坊、曹家、石塘、张家、杨家、周家门里等自然村散落在公路沿线,江南古村,小桥流水,名宅古碶,老街旧庙,风光秀丽,人杰地灵。

据载,明代末年,有一位名叫翁启泰的人,从湖州迁鄞县集士港翁家桥定居,至清代前期,其后裔一支迁至石塘发族建村。翁氏家族以经商致富而崛起于19世纪中叶。创始人翁景和,在上海南京路上开设大丰洋布店,是当时沪上专营英美洋布的最大原件批发字号,独家经销,财源滚滚,每年的利润达10万银两左右,人称“翁大丰”。发展到20世纪,这个绅商世家与时俱进,逐渐形成了崇尚科学文化的现代家族之风,涌现出一个科技人才群体,其层次、密度之高,举世罕见。他们中有中国地质学家翁文灏院士,中国地震预测专家翁文波院士,名医、内科专家翁心植院士,享有“一门三院士”之美誉。此外,还有曾任石油部总工程师“中国石油第一人”的翁心源,曾任美国总统顾问、著名钛金属专家翁心梓,抗日英烈翁心翰等,其余的也都是教授、学者、医生、银行家、技术专家,真正称得上“科技之家”。

长约80米的石塘老街,始建于明代。昔日街上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每逢集市,远道而来赶集的人群,带来山区和城乡的物产在此交易,人声鼎沸,摩肩接踵,无论是可口的茭白、香味浓郁的茶叶、自家做的笋干,还是那活蹦乱跳的鸡鸭、鱼虾,都在此集散交易。临水傍溪的街市,热闹非凡。若逢碶闸放水,一边是气势磅礴的放水声,一边是摊主买卖的呼叫声,交相呼应,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明代,周志嘉《石塘市》诗,描述了当年老街的情景:“细雨迟山市,乡邻拉伴行。鱼虾衣角裹,鹅鸭担头鸣。白酒喧茅店,红装纳竹。亲朋大都在,街口竞呼名。”如今,当年的老街,还隐约可见江南古村街巷的独特风韵。

石塘河边有座航船码头,这是石塘通往宁波的始发站,每天两班航船往返宁波,余姚等地的群众也是到这里上船的。

码头旁边有座围墙高耸的老宅,这就是翁文灏故居。故居始建于清朝,占地400平方米,为一座明清建筑风格的住宅。跨进老宅,一种历史的幽深感油然而生:老宅基本保留了原貌,前后两进五间两弄,前有明堂,左右有马头墙。长长的四处木楼梯,楼上楼下足足有几十间。一代名人,就是从这幢老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翁文灏(1889-1972)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现代地质学奠基人,他绘制了我国第一张彩色地质图《中国地质测量图》,也是第一位引用魏格纳大陆漂移学说的中国学者。他曾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新中国成立后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到翁文灏是“有爱国心的国民党军政人员”。

令人敬佩的是,翁文灏的堂弟翁文波也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物理学家,我国重力勘探、地震勘探、地球物理测井和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的开拓者之一,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曾为大庆油田发现作出了重大贡献。20世纪60年代后,主要从事预测论的研究和地震预报科学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成果标志着我国预测科学水平已处于世界前沿,被誉为“当代预测宗师”。伫立在老宅前,缅怀翁氏先贤的丰功伟绩,不由对这幢名人故居肃然起敬。

老街西,有座石塘碶,石塘碶原是广德湖泄入余姚江的一处重要碶闸。据《鄞县通志》载:“石塘碶,长9.65米,宽3.5米,开四道闸门。蓄上河之水面鄞西五隅七乡之田,资以灌溉。涝则启之,由九里浦注入江。明万历中邑令翁宪祥重修。清道光二十六年监生陆裕昆再修。大碶为慈溪人阻毁,鸣于官,郡守杨钜源亲率鄞、慈二县履勘,判令照旧修复。”今桥亭上建有石碑三块,其中刻“重修石塘碶碑记”石碑,高2.4米,宽0.99米,由宁波知府杨钜源撰文,里人张恕篆额,陈掌文书丹,详尽记述碶闸效益、建造纠葛以及宁波府调处意见等。现为鄞州区文保点。

村口有座金碧辉煌的石塘庙,一对赭红色的旗杆高耸入云天,门庭高悬“石塘庙”匾额,旧柱联云:“歌笼月照石塘寒,响彻云霄连九天。”中大门彩画秦叔宝、尉迟恭神像,进中门有戏台天井厢楼,戏台两檐高高翘起,螺旋式的台顶上嵌有铜镜。殿分祀唐令善政侯王元,因王元曾修建石塘碶、石月塘湾,故乡人造庙祭祀。该庙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烧毁,同治三年(1864)重建,光绪三十四年(1908)重修。十月初十为神诞,演戏庆贺。

石塘山南麓的资教寺,因面对广德湖,又称广德院,初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元年(954)。宋太宗端拱元年(988)重修。英宗治平元年(1064)赐额“资教寺”。明洪武二年(1369)圮毁。景泰元年(1450)重建大殿、山门。后来皇帝下敕书,把吏部尚书屠庸(鄞县人)葬于该寺所在之山,于是资教寺就迁到五岭之东。明末天启时开始重新兴建。清顺治时建造斋楼,康熙时重修寺宇。咸丰三年(1853)又一次修葺,光绪年间又修后殿。近代亦重新修建。青山修竹丛中的黄墙梵宇,在春光下分外妖娆。入山门,有粉柱黛瓦的六角亭,黄色的照壁上写有“南无阿弥陀佛”,壁前旗杆上旗帜飘扬。步入天王殿,迎面是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后立护法韦驮,两侧为四大金刚。穿过庭院,重檐歇山顶的大雄宝殿,内供释迦牟尼、阿弥佛及药师佛,两侧塑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案前香烛摇曳,前来朝圣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每当晨暮,悠悠的钟鼓声回荡在山谷上空。

寺院中有座袁公纪念堂,堂祀袁镛神位。袁镛,字天与,宋咸淳七年(1271)进士,授签平江军节度判官。旁立有袁进士抗节碑。据碑载:南宋德祐二年(1276),元兵至鄞,遣游骑十八人,进驻西山资教寺。进士袁镛,悲愤激烈,约制置使典郡宗室赵梦传、少监谢昌元共同出守御敌。赵、谢见元军四集惧,密以兵献于车厩。袁孤军失援,挺身连战,终因体力不支被擒。元将命其降,袁不从,又用火严刑,袁镛坚贞不屈,慷慨赴死。家人闻讯,惊悼投水死者十七人……礼部尚书王应麟,当为诗以哭镛也:“袁公烈丈夫,独立东南方。欲以一己力,代国相颉颃……”

夕阳西斜,金灿灿的晚霞洒满石塘山麓,村庄升起缕缕炊烟,劳作而归的乡民们充满欢笑,到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不觉想起明代诗人沈明臣的《循西山麓至石塘即事》:

郡西流水石为塘,塘上青山是北邙。

阴径有霜松叶滑,阳坡无雨麦苗长。

溪桥送客秋蒲落,野店留人晚稻香。

立马墓前翁仲老,谁来取酒醉斜阳。

鲍贤昌,中国鲍氏族史研究会会员,宁波文化研究会会员,宁波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参与编写《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天地正气》《鄞州当代作家散文精选》《四明史话》《宁波老桥》《三江文存》《四明遗韵》等,著有《鲍家村志》《鲍家村志外编》《探寻古鄞》等。

同类推荐
  •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彩曲艺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彩曲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
  • 北京老照片的故事

    北京老照片的故事

    有人说:任何东西,只要泛黄了,也就温暖了。在弥眼的黑、白、灰和暗黄色中,在一派古旧、沉静和悠然的格调里,刘鹏的老照片让我们领悟到感伤的温情。当老北京的味道变得愈来愈淡,巷子中“锯盆儿、锯碗儿、锯大缸”的吆喝声开始绝迹,挑着货担子走街串巷的商贩成为历史,那些陪伴着我们长大的娱乐场所、城池街巷被拆迁和改造得面目全非……我们脑海中许多原汁原味的记忆却也愈加深刻。于是,怀旧便成了我们的通病,像老照片这样的影像资料,则变成了医治我们的灵丹妙药,给予心灵些许慰藉和温暖。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三、名言警句卷——业精于勤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三、名言警句卷——业精于勤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国语智慧名言故事

    国语智慧名言故事

    《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分国记事的历史名才。该书以诸侯国为单位叙述史实,起于西周穆王十二年(前990年)西征犬戎,终于东周定王十六年(前453年)晋卿智伯被韩、赵、魏联合所灭,前后共五百三十八年,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语,共二十一篇。《国语》约成书于战国时期,关于《国语》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左丘明,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三国时吴国的韦昭在《国语解叙》中也认为《国语》是左丘明所作,与《左传》是姊妹篇。《国语》是我国第一部议论精辟、独具史识的国别史。它通过对话的形式阐发政治、军事、外交、经济、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修德养性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修德养性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从不后悔因为爱过

    从不后悔因为爱过

    他们本来只是彼此生命中的一个过客一次偶遇邂逅了他们之间的爱情历经艰险能否绽放爱情的花蕾!
  • 燕城杂记

    燕城杂记

    本书是作者关于现代文坛一些值得怀想的人和事的记录,颇类似《民国的人与事》,又更多一些知识性。作者为原人民日报出版社社长,著名藏书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气灵九霄

    气灵九霄

    在浩瀚无比的无尽宇宙中,有着无数的世界。有那宇宙中至高无上的“雷帝”林雷所在的“万古雷池”;也有那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不灭魔尊”魔天所在的“不灭魔域”;以及那宇宙至尊“烈焰火祖”火凰天所在的“无尽火领”。而这些人,无不是拥有大神通的绝世强者,他们就是这个无尽宇宙中最顶级的存在。有许多人惊叹于他们至高无上的地位及挥手间便是山崩地裂的实力,但是这些人可能忘记了,这些所谓的强者们,最初也是和他们一样普通。这些绝世强者能够拥有现在这样至高无上的地位及实力,所依仗的不只是过人的天赋,更多的则是他们拥有成为强者的渴望以及那颗向往强大实力的心。
  • 蓝可可的事迹

    蓝可可的事迹

    蓝可可小时候的经历与面对家庭的种种压迫的无奈。
  • 魂天之路

    魂天之路

    在这块魂天大陆上,魂力孕育着无数的魂者、魂兽,进化到巅峰的魂术成为这片天空最后的色彩;杀戮、仇恨、战争,铺就出一条通向帝王之座的骸骨血路。叶轩,他的路,才刚刚开始……(魂力等级:魂者、魂师、大魂师、魂灵、魂宗,魂王,魂皇,魂尊、魂帝。)
  • 太古神帝

    太古神帝

    遂古之初,谁为神帝?太古之中,何人主宰?一切尽在《太古神帝》
  • 人造死神

    人造死神

    一个可笑的阴谋,一个人的痴心妄想,破坏了整个家园,造就了一个逆天而行的实验体,来找他复仇,来斩尽生命的枷锁,成就主宰之威!
  • 火影最强忍者

    火影最强忍者

    在火影完结之际,还自己一个火影梦,有爱情,奋斗,友情和智慧。叶风是一名高中生,魂穿到了火影世界,努力的想将腐朽的制度改革,但是,他并不知道这个世界只有他一个穿越者?本书支持原著,尊重主线,不会有太多的变化,二卷中第二个穿越着参见。多谢支持
  • 恰巧风茂遇骄阳

    恰巧风茂遇骄阳

    苦口的大麦茶,似火的骄阳,原来美好总是不期而遇。在遇到张越宁之前,胡芸仙从未想过有一天她会被一个男人干预左右,爱之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