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55800000021

第21章 借刀复仇

相较西京长安热火朝天的内讧,东都洛阳的局势却平静异常,丝毫未曾受到长安的影响。

洛阳作为拱卫长安的门户,由舞阴王李轶、大司马朱鲔领精兵三十万镇守。

李轶是一个典型的投机分子,当初刘秀的长兄刘縯起兵造反之时,李轶对刘縯巴结有加,被刘縯封为副将,后来见绿林军势力更为强大,又转而投靠绿林军,出卖刘縯以邀宠,直接导致刘縯被迫自杀。

投机分子的看家本领,就是对形势变化极其敏感。赤眉军刚进入荆州之时,李轶就看出赤眉和朝廷必有一战。不久,赤眉军通过陆浑关大举进犯长安,陆浑关距离洛阳只有不到五十里,李轶却坐视赤眉军扬长而过,根本不作任何阻挡。李轶的算盘精得很:第一,赤眉军的目标是长安,没有必要强替长安出头,从而引火烧身;第二,和赤眉军交锋并无胜算,反而平白折损自家实力;第三,等赤眉军和长安斗得两败俱伤,然后再决定出手帮谁,费力最少,赚得最多。

赤眉军进入关中之后,连战连胜,长安的败亡眼看已成定局,李轶更是打定主意,袖手旁观,拥兵自重。刘玄催他发兵勤王,他毫不理会,亲弟弟李松向他求援,他也照样装没看见。

与洛阳一河之隔的河内郡,孟津将军冯异正秣马厉兵,以洛阳为假想敌。冯异见李轶始终按兵不动,心知李轶又要观望投机,于是抓住李轶的这一心理,趁机致书李轶,晓以祸福,劝其归降。

西汉开国功臣,多为平民出身,史称布衣将相之局。东汉开国功臣,则多为儒将,冯异更是其中佼佼者,性喜读书,精通《左氏春秋》、《孙子兵法》,更做得一手好文章,《报李轶书》即其一例。书曰:

愚闻明镜所以照形,往事所以知今也。昔微子去殷而入周,项伯叛楚而归汉,周勃迎代王而黜少帝,霍光尊孝宣而废昌邑。彼皆畏天知命,重祖宗而忧万民,睹存亡之符效,见废兴之必然,故能成功于一时,垂业于万世。今长安坏乱,赤眉在郊,王侯构难,大臣分离,朝无纪纲,而四方分崩,异姓竟起,此刘氏之忧也。故萧王跋涉霜雪,躬当矢石,经营河北。英俊云集,百姓归往,豳、岐见慕,不足为喻。今马武皆复亲幸爵位如此,谢躬违戾伏辜如彼,又明效也。李君诚能觉悟,亟断大计,论功古人,转祸为福,在此时矣。如猛将长驱,严兵围城,虽有悔恨,亦无及已矣。

李轶得书,心中动摇。刘玄早晚垮台,他要么投降赤眉军,要么投降刘秀,二者必居其一。而在赤眉军和刘秀之间,他还是宁愿选择刘秀,一来刘秀毕竟和他有旧,两人曾经亲如兄弟;二来和赤眉军相比,刘秀更有希望赢得最后胜利。

然而真要投降刘秀,李轶却又不免担心,他害死了刘秀的长兄刘縯,刘秀能宽恕他吗?在李轶看来,他是完全有资格被宽恕的,不是因为他无罪,而是因为他手中握有洛阳,坐拥三十万兵马,只要刘秀不傻,一定会宽恕他。

李轶回书,暗示投降并非不可商量,并希望冯异能将他的意思向刘秀传达。书曰:

轶本与萧王首谋造汉,结死生之约,同荣枯之计。今轶守洛阳,将军镇孟津,俱据机轴,千载一会,思成断金。唯深达萧王,愿进愚策,以佐国安民。

李轶自打回书之后,开始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一心等着刘秀那边的回音,不再与冯异争锋。

冯异机敏地抓住这一时机,抽调前线兵马,北上攻天井关,拔上党两城,为河内扫除后顾之忧,然后回师向南,兵渡黄河(这也是刘秀的势力第一次涉足黄河以南),进入河南郡,攻克成皋以东十三县,收降十余万人。河南太守武勃领万余人前来救援,与冯异战于士乡下。冯异大破武勃军,击杀武勃,斩首五千余级,从而在黄河南岸站稳脚跟,拥有了一大片从河北进攻中原的滩头阵地。

战事就发生在李轶的洛阳家门口,李轶却对武勃见死不救。冯异见李轶确有投降之心,于是将李轶之书上奏刘秀。

刘秀回书冯异道:“李轶多诈,人不能得其要领,不可轻信。”并故意将李轶之书散布到洛阳城中。朱鲔得知李轶居然暗通刘秀,勃然大怒,使人刺杀李轶,将其兵马收为己有。

闻听李轶已死,刘秀麾下诸将齐声叹息,都以为刘秀过于感情用事,错失良机。李轶一降,不费一兵一卒,洛阳便可以不战而下,如今朱鲔镇守洛阳,再要想攻克洛阳,那可就难上加难了。

对此,刘秀的解释是:“杀刘縯者,朱鲔与李轶二人也。我可以原谅朱鲔,但绝不原谅李轶。因为朱鲔只是敌人,而李轶却是叛徒!”

朱鲔一接管洛阳,立即向刘秀发起进攻,命苏茂、贾彊领兵三万,渡河袭河内温城,自己则率数万人兵发平阴,攻打冯异。

面对朱鲔来袭,冯异果断决策:先渡河回河内,援救温城。河内太守寇恂发属县之兵,固守温城,见冯异援兵到来,大喜,命士卒趁城鼓噪,谎称道:“萧王大兵至!”

苏茂、贾彊之军听闻居然是刘秀亲率大军来援,哪辨真假,阵脚顿时大乱。冯异与寇恂两路奔击,大败敌军,斩杀贾彊,苏茂率残众渡河而逃,溺毙者过半。

冯异既解温城之围,马不停蹄,再渡黄河,回击平阴,大战朱鲔。朱鲔败退,还归洛阳。冯异穷追不舍,追至洛阳城下。朱鲔紧闭城门,任凭冯异在城下辱骂其先人祖宗,始终拒不出战。冯异心知,暂时还不到强攻洛阳之时,于是大陈兵马,绕洛阳城一周,炫武示威,这才得胜收兵,还归河内。

经此一役之后,洛阳震恐,城门白天也紧闭不开,沦为孤城一座。

冯异所在的南方战区,战事推进神速。而西线的邓禹,虽然小有挫折,最终也还算是进展顺利。

本年正月,邓禹自箕关攻河东郡,河东都尉守箕关,邓禹连攻十日,破关,缴获辎重一千多车,接着长驱直入,围攻河东郡首府安邑。

安邑坚守,邓禹连战数月,不能攻克。更始大将军樊参领兵数万,渡河驰援安邑。邓禹率大军迎击于解南,大破之,斩樊参。王匡、成丹、刘均等合军十余万,再来援救安邑,与邓禹交战,邓禹大败。适逢日暮,双方各自罢兵。

邓禹麾下诸将韩歆等人见兵势已摧,都劝邓禹趁夜色突围,否则等天色一亮,敌军大举来攻,恐怕就得全军覆没。

邓禹不听。

邓禹自幼便有神童之誉,心高气傲,从不知失败为何物。自投奔刘秀以来,又被刘秀倚为股肱,最见亲信。刘秀将西线战区全权委托给他,既是对他的信任,也是对他的栽培。出发之时,刘秀又亲自一路送至野王,足见对他期望之高。

他宁愿死,也绝不能接受失败。

第二天,太阳无可挽回地升起,照亮大地。

难得的好天气,最适合攻击。

邓禹全军上下,屏息凝神,等待着敌军的枪林箭雨。

然而,敌军阵营却动静全无。

说起来,也是邓禹的运气。这一天,按天干地支纪日,正是癸亥日。从甲子日,到癸亥日,正好是一个纪日循环,而癸亥日便是这个循环的最后一天,即所谓的“六甲穷日”。古人迷信,普遍认为这一日不吉利,诸事不宜。

敌军主帅王匡等人自觉胜券在握,见是六甲穷日,觉得反正也不差一天,于是休兵一日。

也正是这一天的耽搁,给了邓禹难得的喘息空间,趁机理兵勒众,修缮攻具。

次日,王匡尽遣大军,强攻邓禹。邓禹传令军中,不得妄动,等王匡大军冲至营前,这才鼓声如雷,诸将并进,大败王匡。王匡弃军而逃,邓禹率轻骑急追,斩杀刘均及河东太守杨宝、持节中郎将弭缰,缴获节杖六根、印绶五百、兵器不可胜数,河东郡就此平定。

邓禹趁大胜之威,挥兵进至汾阴,辽阔富饶的关中大地,已是隔河在望。

同类推荐
  • 北大的校长们

    北大的校长们

    北大是中国学术和文化的象征。主宰这所最高学府的校长绝不能是平常之辈。远一点来看,北大历届校长都是著名的学者,他们不仅是北大校长,而且是某一时期知识界的代表人物,在他们的身上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的思想潮流和社会趋势。他们是一群精神火种的播撒者,在他们的星火薪传下,北大一直绵延着不熄的文明之光。这不同于父母繁衍后代那种物质的遗传,而是人类灵魂的塑造与远播。
  • 芈月式宫廷传奇

    芈月式宫廷传奇

    穿越古今,还原历史真相;纵览宫廷,探索女权政治她们皆是“芈月式”的女子,从跌宕坎坷到华丽转身,一生传奇笑对人生!
  • 俾斯麦(名人传记丛书)

    俾斯麦(名人传记丛书)

    从纨绔子弟到铁血宰相,他狡猾诓骗欧洲20余载;他凭借铁血暴力三次战争一统德国,震荡欧洲格局;他独裁守旧,镇压工人运动,却又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保险制度;他骄傲、自负,不分敌友,却是德国近代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 北宋三苏

    北宋三苏

    本书叙说了苏轼、苏辙以及苏洵三人的生平事迹,内容包括三苏求学成才过程,苏轼、苏辙、苏洵初入仕途的艰难历程,险恶的京官生涯等六部分。
  • 猛虎权臣袁世凯:民俗学家正说袁世凯

    猛虎权臣袁世凯:民俗学家正说袁世凯

    晚清重臣,民国元首,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跨越两个时代的风云人物;窃国大盗,乱世奸雄,他身上有着根深蒂固的百年骂名。于乱世安天下,于治世起波澜。到底是长袖善舞,还是首鼠两端?是弄权小人,还是务实机变?本书聚焦一代枭雄袁世凯,拨开历史迷雾,拂去岁月尘烟,带你走近一个真实的袁世凯。
热门推荐
  • 野猴混天下

    野猴混天下

    一只来自峨眉山的灰毛野猴,一根长棍,一支旱烟杆。没有逆天功法,没有超级法宝,没有无敌丹药,有的只是一颗猴心。路,就在脚下。灰毛野猴走过历史,走过魔法世界,走过仙侠世界,凡事讲道理,而道理就是手中长棍!
  • 从火影开始的止水之旅

    从火影开始的止水之旅

    本书已太监,请另寻找其他书看吧,谢谢……
  • 万道至尊

    万道至尊

    我若疯魔,何为正义?我若抛下,谁来守护?我若心死,地狱重启……古道青坟烟,今夕是何年,问罪森罗殿,剑指九重天!当世间赋予你生存的权力,但又有谁懂得珍惜?
  • 快穿之反派女配有点毒

    快穿之反派女配有点毒

    当反派boss不按常理出牌,且无人可敌。主角1号:卧槽,这个是反派吗?她莫不是才是主角。主角2号:她就是一个疯子!!主角们:导演,你出来,这特么是反派吗?她都快要上天了!!!此书又名《论那些年被玩坏的主角》《被宿主支配的那些世界》系统:我的宿主就是这么无敌。宿主万岁,一统天下。
  • 中国古代宰相传

    中国古代宰相传

    宰相在历史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他们几乎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相权的大小,无不直接影响政治局势能否稳定,天下能否长治久安,从历史发展的大体形势看,相权重,国势强;相权轻,则国势弱,因而了解了宰相的历史,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也就关注了历史。为此,编撰了《中国古代宰相传》一书。本书汇集了先秦至清朝的著名的宰相。
  • 宰汉

    宰汉

    重生西汉末。皇帝沉溺酒色,赵氏跋扈后宫,外戚擅权朝堂,国政日益黑暗。他仗剑怒呼:王莽既能窃国为帝,我堂堂两千年后硕士,焉能久居百石小吏?吾誓除王氏外戚,宰执大汉江山,呈盛世辉煌!
  • 韩娱之魔君

    韩娱之魔君

    前世的他是高高在上的魔君,今生的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为了梦想,为了挚爱的少时,而努力成为大明星
  • 逆行者之纵横大清

    逆行者之纵横大清

    暮年福全,站在皇宫的祖庙当中,双眼凝视着正前方所供奉了大清列祖列宗牌位,长叹了一口气,“先祖,我这一生,不负皇恩,不负大清!”福全说话间,颤颤巍巍的朝着众多牌位,微微躬下了身子。旁边一脸恭敬的雍亲王见状,赶忙上前,双手将其搀扶。福全满脸的温和微笑,在雍亲王的搀扶之下,缓缓的转过身去,看向了祖庙之外,双眼凝视着前方。久久没有回神。十数分钟之后,福全大喝一声,“这辈子,本王谢谢你们!是你们逼迫着本王,逼迫着皇帝,成就了着丰功伟业,成就了这康熙盛世!”“下辈子,老子再不穿越了,累死老子了!终于可以休息了。”之后,福全仰天大笑,双眼缓缓的闭上,身子软软的倒了下去!
  • 柱灭之赚钱才是鬼的生存之道

    柱灭之赚钱才是鬼的生存之道

    半人半鬼最特殊的三千院离开了医生独自生活,为了自己的食物不得不干起来夜里护送的任务。一个最特殊的鬼唯一的生存条件就是不断赚钱,然后买食物。直到她遇到了鬼杀队,生活也就随即改变。(故事发生在原著前,有些设定与原著不同,不喜勿喷,我谢谢你呢!)
  • 最强后宫系统

    最强后宫系统

    ?地点:众神宫殿??时间:十万年前??人物:东西方众神???代表人物:玉帝,宙斯,耶和华??事件:世界去留问题??原因:灵气稀少,人员去留问题,玉帝首先发话,玉帝:各界中运转轮回的人员全数留下,传播信仰之源的人员全数留下,控制日月人员全数留下,控制时间人员全数留下,总共多少人各界计算。耶和华:我界四人。宙斯:我界六人。玉帝:我界十人,东西方各界总共二十人,我们各界虽然在一个大千世界,但地点不同,时间不同,方位不同,我们还须打破此间的结果,在用整个世界做为阵法中心,各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