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447400000010

第10章 齐太公世家

世家

姜姓齐国是春秋时代的强国,起于姜太公立国,亡于大夫田氏代齐。姜太公辅佐周文王和周武王兴周灭商,被封在营丘,建立齐国。齐国地理位置优越,不但依山傍海,而且土地肥沃。齐桓公时期,任用管仲为相,利用鱼盐之利,通工商之业,齐国逐渐成为富庶之国。后来,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征伐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并与诸侯会盟,成为五霸之一。桓公去世之后,齐国渐趋衰落。经过崔杼、庆封之乱,元气大伤,终为大夫田氏所取代。

·太公佐周灭商·

【原文】

太公望吕尚者[1],东海上人[2]。其先祖尝为四岳[3],佐禹平水土甚有功[4]。虞夏之际封于吕[5],或封于申[6],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7],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8]。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

【注释】

[1]太公望:即姜尚,又称师尚父、吕尚、太公望。因其辅佐周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故称齐太公。俗又称之为姜子牙。[2]东海上人:东部海边上的人。[3]四岳:传说为尧舜时的四方部落首领。尧为部落联盟领袖时,四岳推举舜为继承人。舜继位后,四岳又推举禹辅佐舜。[4]平:治理。[5]虞:即有虞氏,传说中远古部落名,居于蒲坂(今山西永济西蒲州镇),舜为其领袖。夏:即夏后氏,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相传为夏后氏部落领袖禹的儿子启所建立。吕:古国名。一作甫,亦称有吕,姜姓,传为四岳之后,封于吕。[6]申:古国名,姜姓。传为伯夷之后,其地在今陕西、山西之间。后来周宣王时,一部分东迁,分封于谢,建立申国。春秋时被楚文王所灭。[7]枝庶:依照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宗族的嫡长子派系称为正宗,非嫡系则称为枝庶。[8]苗裔:后世子孙。

【译文】

太公望吕尚,东海边上的人。太公的祖先曾经做过四岳的官职,辅佐大禹治水,立下很大的功劳。虞夏之际,封在吕城这个地方,也有的被封在申这个地方,姓姜氏。夏商的时候,申地和吕地有的封给了旁支的人,以致后世子孙有很多人沦为平民,吕尚就是他们的后代。吕尚本来姓姜,后来以封地为姓,所以称为吕尚。

【原文】

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1],以渔钓奸周西伯[2]。西伯将出猎,卜之[3],曰“所获非龙非彲[4],非虎非[5],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6],与语大说,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7]?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8]。

【注释】

[1]年老矣:据说当时吕尚已七十二岁。[2]奸:通“干”,干谒、进见。周西伯:即姬昌。[3]卜:古人以火灼龟甲,取龟甲裂纹以测吉凶祸福。[4]彲:通“螭”,传说中无角的龙。[5]:兽名,俗称人熊。似熊而长头高脚,猛悍多力,能拔树木。[6]渭:即今渭水。阳:山之南或水之北为阳,渭阳即渭水北岸。[7]子真是邪:犹言您正是其人吧?真,正。[8]师:师辅之官,辅佐西伯的最高军政长官。

【译文】

吕尚曾经十分贫穷,年纪老的时候,利用钓鱼的机会求见周部落的西伯侯姬昌。西伯侯准备出外打猎,卜了一个卦,卦辞上说:“所得到的既不是龙也不是螭,既不是老虎也不是熊,得到的是霸王的辅佐。”于是西伯侯出去打猎,果然在渭水的北岸遇上了太公,西伯侯与太公交谈之后十分高兴,说:“我的先君太公曾说‘一定有圣人到周国来,周国能依靠他兴盛’。您就是这个人吧?我的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所以称他为“太公望”,西伯侯与他一起坐车回去,还拜吕尚为师辅之官。

【原文】

或曰,太公博闻,尝事纣[1]。纣无道[2],去之。游说诸侯[3],无所遇,而卒西归周西伯。或曰,吕尚处士[4],隐海滨。周西伯拘羑里[5],散宜生、闳夭素知而招吕尚[6]。吕尚亦曰:“吾闻西伯贤,又善养老,盍往焉。”三人者为西伯求美女奇物,献之于纣,以赎西伯。西伯得以出,反国。言吕尚所以事周虽异[7],然要之为文武师[8]。

【注释】

[1]事:侍奉。[2]无道:暴虐不施仁政。[3]游说:以福祸利害来劝说诸侯。[4]处士:隐居不仕而有才德的人。[5]羑里:地名。故址在今河南汤阴县北。[6]散宜生:西周初年大臣。与闳夭、太颠等同辅周文王。闳夭:周初大臣。[7]言吕尚所以事周虽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吕尚事周的经过虽然传闻不一样。[8]文武师: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师辅之臣。

【译文】

有人说,太公见识广博,曾经侍奉商纣王。商纣无道,他就离开了。此后他游说诸侯,没碰上赏识他的人,最终才向西归附了西伯侯。有的人说,吕尚是隐士,隐居在大海之滨。西伯侯被拘禁在羑里,散宜生和闳夭素听说吕尚贤明就把他召请过来。吕尚也说:“我听说西伯侯有圣贤之才,又赡养老者,为什么不到那里去呢?”三人为西伯侯求取美人和珍宝献给纣王,以此赎回西伯侯。西伯侯因此被释放,回到周国。虽然吕尚归附周国的说法各不相同,但是都说他成了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军师。

【原文】

周西伯昌之脱羑里归,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1],其事多兵权与奇计[2],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3]。周西伯政平[4],及断虞芮之讼[5],而诗人称西伯受命曰文王。伐崇、密须、犬夷[6],大作丰邑[7]。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

【注释】

[1]阴谋修德:暗中议定计谋,施行德政。[2]兵权:用兵的谋略。[3]阴权:阴谋权术。宗:推崇。本谋:权谋的主要策划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后世研究军事以及周代权谋的人,都推崇太公为主要策划者。[4]政平:为政公平持正。[5]虞芮之讼:虞、芮二国为疆界产生纠纷,周文王从中调解,并使二国归附于周。虞、芮都是姬姓的诸侯国。[6]崇:古国名,其地在今陕西户县东。密须:古国名,其地在今甘肃灵台县西南。犬夷:亦称犬戎,部族名。[7]丰邑:西周都城,其地在今陕西长安西北沣河以西。

【译文】

西伯侯姬昌从羑里逃脱之后,和吕尚图谋施行德政以颠覆商朝的统治,这些计策多数是用兵之道和奇谋良策,所以后世谈论用兵之法以及周朝的权术,都推崇姜太公吕尚是主要谋划者。西伯侯政治清平,消除了虞国和芮国的争端,而诗人们都说西伯侯承天命而号为“文王”。文王讨伐崇国、密须、犬夷,大规模修建丰邑。如果把当时的天下分为三份,那么三分之二已经归顺周国,这些多半是出自太公的谋划。

【原文】

文王崩,武王即位。九年,欲修文王业[1],东伐以观诸侯集否[2]。师行,师尚父左杖黄钺[3],右把白旄以誓[4],曰:“苍兕苍兕[5],总尔众庶[6],与尔舟楫,后至者斩!”遂至盟津[7]。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诸侯[8]。诸侯皆曰:“纣可伐也。”武王曰:“未可。”还师,与太公作此《太誓》[9]。

【注释】

[1]欲修文王业:指武王打算实行文王的统一大业。[2]东伐以观诸侯集否:武王率军东征,以试探诸侯的态度。集否,是否率军聚集到他的麾下。[3]杖:手持。黄钺:以黄金为饰的铜钺,只有天子才能使用。后世成为帝王的仪仗。有时派大臣出征,亦假以黄钺,以示威重。[4]白旄:旗帜的一种,旗杆顶以旄牛尾为饰。誓:誓师时的誓词。[5]苍兕:水兽名,善奔突,能覆舟。这里指职掌舟楫的官员。[6]总:统领。众庶:众人。[7]盟津:即孟津,古津渡名。其地在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北黄河南岸。相传周武王伐纣,在此会盟诸侯渡河,故称盟津。[8]不期而会:事前没有约定,到时自动前来会师。[9]《太誓》:《尚书》篇名,也作《泰誓》,是周武王伐纣在孟津的誓词。

【译文】

文王去世以后,周武王即位。九年之后,武王打算实行文王的统一事业。向东面征伐商纣,试探一下诸侯们是否会响应。大军出征的时候,吕尚左手拿着黄金装饰的铜钺,右手拿着白旄誓师道:“苍兕啊苍兕,率领你的军队,乘着你的船只,迟到的就要斩首。”到达孟津的时候,诸侯事先没有约定而前来的有八百个。诸侯们都说:“可以讨伐商纣了。”武王却说:“还不到时候。”接着率领军队返回周国,与太公一起写了《泰誓》一篇。

【原文】

居二年,纣杀王子比干,囚箕子。武王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群公尽惧,唯太公强之劝武王[1],武王于是遂行。十一年正月甲子[2],誓于牧野[3],伐商纣。纣师败绩。纣反走[4],登鹿台[5],遂追斩纣。明日,武王立于社[6],群公奉明水[7],卫康叔封布采席[8],师尚父牵牲[9],史佚策祝[10],以告神讨纣之罪。散鹿台之钱,发钜桥之粟[11],以振贫民[12]。封比干墓[13],释箕子囚。迁九鼎[14],修周政,与天下更始[15]。师尚父谋居多。

【注释】

[1]强之:坚持出征之议。[2]甲子:此为甲子日。上古以干支纪日。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干,也称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也称地支。天干地支一一相配,六十数为一周,俗称六十花甲子。[3]牧野:古地名,其地在今河南淇县西南。[4]反走:即返走,回头逃跑。[5]鹿台:台名。商纣所筑,用以贮藏财物。[6]社:祭祀土神的场所。[7]奉:读音同“捧”。明水:古代祭祀时以铜鉴收取的露水。[8]卫康叔:周代晋国的始祖,名封,周武王之弟。初封于康(今河南禹县西北),故称康叔。布:铺设。采席:即彩席。[9]牲:牺牲,做祭物的纯色全体牲畜,如牛、羊之类。[10]史佚:西周初期的史官,名佚,一作逸。史为官名。策祝:读简策上的祝文,向天祷告。[11]钜桥:古仓名。商代的大粮仓。其地在今河北省曲周县东北古衡漳水东岸。[12]振:通“赈”,救济。[13]封:封土增高坟头。[14]九鼎:古代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相传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成汤迁九鼎于商邑,周武王迁之于洛邑。[15]更始:除旧布新,开始新的纪元。

【译文】

二年之后,商纣王杀死王子比干,还囚禁了箕子。武王将要讨伐纣王,用龟甲卜卦时显示的卦象是不吉利,暴风雨突然降临。大臣们都很害怕,只有太公坚持劝勉武王讨伐商纣,于是武王出兵伐纣。周武王十一年正月甲子,武王在牧野誓师,讨伐商纣。纣王的军队吃了败仗,纣王逃回朝歌,登上鹿台,被追上来的周军杀死。第二天,周武王站在土地神庙前,公卿们捧着清水,卫康叔布置彩席,吕尚牵着祭祀用的牲畜,史佚奉册书祝祷禀告神灵,声讨纣王的罪行。周武王又分发鹿台的存钱,发放钜桥的粮食,以救济贫苦百姓。还筑土增高比干的坟墓,释放箕子,迁移象征天子尊位的九鼎,修明周朝的政治,与天下民众一起除旧迎新。以上这些措施多出自吕尚之手。

【原文】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1],封师尚父于齐营丘[2]。东就国[3],道宿行迟。逆旅之人曰[4]:“吾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5]。”太公闻之,夜衣而行,犂明至国[6]。莱侯来伐[7],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莱[8]。莱人,夷也[9],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10],是以与太公争国。

【注释】

[1]王天下:统一天下。[2]营丘:古邑名。其地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3]就国:赴封国就位。[4]逆旅:旅舍、宾馆。[5]殆:大概、恐怕。[6]犂明:即黎明。[7]莱:商代诸侯国,姜姓。春秋时为齐灵公所灭。其地在今山东黄县东南。[8]边:此处为动词,靠近。[9]夷:远古时称东部落后部族为夷。[10]集:通“辑”,和睦。

【译文】

此时武王已经平定了商朝,称王于天下,便封吕尚于齐国的营丘。吕尚向东去了自己的封国,在路上住宿,走得很慢。旅舍的主人说:“我听说时机很难得到却很容易失去。客人睡得很安心,实在不像是到封国就任的人啊。”太公听说之后,半夜穿好衣服上路,黎明的时候到达封国。正好遇上莱侯前来攻打,和吕尚争夺营丘。营丘的旁边是莱国。莱人是少数民族,适逢纣王乱政而周朝初定天下,周还没有来得及安定远方的诸侯国,所以莱人来和太公争夺营丘。

【原文】

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及周成王少时,管蔡作乱[1],淮夷畔周[2],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3]:“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4],北至无棣[5]。五侯九伯[6],实得征之。”齐由此得征伐[7],为大国。都营丘。

【注释】

[1]管:即管叔,名鲜,周武王之弟。武王灭商后,封于管(今河南郑州)。蔡:即蔡叔,周武王之弟,武王灭商后,封于蔡(今河南上蔡西南)。[2]淮夷:部族名。商周时活动于淮河流域一带。畔:通“叛”。[3]召康公:姬奭,周代燕国的始祖。因其采邑在召(今陕西岐山县西南),故称召公或召伯。武王灭商后,封召公于燕。[4]穆陵:古邑名。其地在今山东临朐县南。[5]无棣:古邑名。其地在今山东无棣县北。[6]五侯:即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九伯:九州之长。[7]得征伐:有权征伐其他诸侯之罪。

【译文】

太公到了齐国,修明政治,顺应当地的风俗,简化礼仪,开放工商各个行业,再加上鱼盐带来的利益,百姓多归顺齐国,齐国成为大国。到周成王幼年登基的时候,管叔和蔡叔作乱,淮夷背叛周朝,周王室派召公命令太公说:“东到大海,西至黄河,南达穆陵,北抵无棣。在这个范围之内的五侯九伯,如果他们犯了错,你都可以征伐。”齐国得到了征伐诸侯的权力,成为大国,定都营丘。

·齐桓公争位·

【原文】

桓公元年春[1],齐君无知游于雍林[2]。雍林人尝有怨无知,及其往游,雍林人袭杀无知,告齐大夫曰:“无知弑襄公自立,臣谨行诛。唯大夫更立公子之当立者,唯命是听。”

初,襄公之醉杀鲁桓公,通其夫人,杀诛数不当[3],淫于妇人,数欺大臣,群弟恐祸及,故次弟纠奔鲁。其母鲁女也。管仲、召忽傅之[4]。次弟小白奔莒[5],鲍叔傅之[6]。小白母,卫女也,有宠于釐公。小白自少好善大夫高傒[7]。及雍林人杀无知,议立君,高、国先阴召小白于莒[8]。鲁闻无知死,亦发兵送公子纠,而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带钩[9]。小白详死[10],管仲使人驰报鲁。鲁送纠者行益迟,六日至齐,则小白已入,高傒立之,是为桓公。

【注释】

[1]桓公:名小白,齐襄公弟。公元前685年~公元前643年在位。任用管仲,富国强兵。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多次大会诸侯,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2]雍林:地名。其地当在临淄附近。[3]不当:罪不当死。[4]管仲:名夷吾,字仲,齐颍上人。辅佐齐桓公进行改革,富国强兵,使之成为春秋霸主之首。召忽:齐大夫,为辅公子纠而自杀。[5]莒:古国名。西周分封,公元前431年被楚灭掉。[6]鲍叔:即鲍叔牙,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他向齐桓公保举管仲,齐用管仲,国力日强。[7]高傒:齐国正卿。[8]国:国懿仲。国氏亦为春秋时齐国贵族,世代为上卿。[9]带钩:束腰皮带上的金属钩。[10]详:通“佯”,假装。

【译文】

齐桓公元年的春天,齐国国君无知游玩于雍林。雍林人曾与无知结怨,等他到这里游玩的时候,雍林人杀死了无知,并告诉齐国的大夫说:“无知杀襄公而自立为王,臣等将他诛杀,希望大夫重新拥立一位应当继位的公子,我们一定听从他的命令。”

当初,齐襄公将鲁桓公灌醉并把他杀死,和桓公的夫人私通,诛杀臣民多有不当,贪恋女色,多次欺侮大臣,他的兄弟怕惹祸上身,所以公子纠投奔鲁国,这是因为他的母亲是鲁君之女。管仲、召忽辅佐他。小白投奔莒国,鲍叔辅佐他。小白的母亲是卫君之女,受到卫釐公的宠爱。小白自小就亲近大夫高傒。雍林人杀死无知、商讨另立新君的时候,高傒和国氏二人先暗中到莒国把小白迎接回国。鲁君听说无知死了,也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国,还派管仲率领军队拦住从莒国到齐国的通道,管仲用弓箭射中了小白腰带上的钩子。小白假装被射死,管仲派人飞快地将这一消息告诉鲁君。鲁君护送公子纠的军队就不着急赶路,走了六天才到达齐国,这个时候小白早已到达,高傒拥立他即位,小白就是齐桓公。

【原文】

桓公之中钩,详死以误管仲[1],已而载温车中驰行[2],亦有高、国内应,故得先入立,发兵距鲁[3]。秋,与鲁战于乾时[4],鲁兵败走,齐兵掩绝鲁归道[5]。齐遗鲁书曰:“子纠兄弟,弗忍诛,请鲁自杀之。召忽、管仲仇也,请得而甘心醢之[6]。不然,将围鲁。”鲁人患之,遂杀子纠于笙渎[7]。召忽自杀,管仲请囚[8]。桓公之立,发兵攻鲁,心欲杀管仲。鲍叔牙曰:“臣幸得从君,君竟以立。君之尊,臣无以增君。君将治齐,即高傒与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9],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国国重,不可失也。”于是桓公从之。乃详为召管仲欲甘心,实欲用之。管仲知之,故请往。鲍叔牙迎受管仲,及堂阜而脱桎梏[10],斋祓而见桓公[11]。桓公厚礼以为大夫,任政。

【注释】

[1]详死以误管仲:装死以延误管仲的行动。[2]温车:又称辒车、辒凉车。本是古代一种卧车,有篷有窗,可以调节冷热。[3]距:通“拒”,抵抗。[4]乾时:齐地名。其地在今山东益都县境。[5]掩绝:阻绝、切断。[6]醢:把人剁成肉酱。[7]笙渎:又名句渎,鲁地。其地在今山东菏泽市北。[8]管仲请囚:管仲请求把自己囚禁起来。[9]霸王:成就霸王之业。[10]堂阜:地名,其地在今山东蒙阴县西北。桎梏:脚镣手铐。[11]斋祓:斋为沐浴更衣素食,祓为除灾祈福的仪式。

【译文】

桓公被射中腰带的钩子,以装死骗了管仲之后,接着就坐上带有帐篷的车子飞快地前进,又有高傒和国氏等人的接应,所以先回到齐国而得以即位,他派兵抵挡住鲁国的军队。这年秋天,齐国与鲁国在乾时大战,鲁军败退,齐军断绝了鲁军撤退的道路。桓公送信给鲁君说:“公子纠是我的兄弟,我不忍心杀他,请鲁国自己把他杀了吧!召忽和管仲是我的仇人,请把他们交给我,我非得把他们剁成肉酱才甘心。如果你们做不到的话,我就派军队去围攻鲁国。”鲁人十分害怕,就在笙渎之地杀死了公子纠。召忽自杀,管仲请求把他囚禁起来。桓公即位之后,发兵攻打鲁国,心里本想杀了管仲。这个时候鲍叔牙对桓公说:“臣有幸能跟从您,现在您终究登上了王位。您的地位尊贵,臣无法使您的地位更加荣耀了。您如果治理齐国,用高傒和叔牙就足够了。您如果想称霸,那么非得用管仲辅佐不可。管仲所在的国家一定会有威望,此人不可或缺啊。”桓公听从了鲍叔牙的意见,假装说得到管仲后把他杀掉才甘心,实际上是想重用他。管仲知道他的用意,所以就请求前往齐国。鲍叔牙亲自去迎接管仲,到达堂阜的时候替他卸下镣铐,让他斋戒祭祀之后去拜谒齐桓公。桓公用很隆重的礼仪接待他,并任命他为大夫,主持政务。

同类推荐
  • 大唐签到系统

    大唐签到系统

    带着签到系统降临唐朝武德元年,成为李孝恭之子李崇义,那是玄武门之变还没有发生,渭水之盟也没有签订的时代。李崇义这一只小小的蝴蝶会怎么扰乱大唐呢~~
  • 保险大明

    保险大明

    来到崇祯十四年,山河震荡,遍地狼烟。流寇肆虐,鞑子骄横。为保一方平安,杜允志成立了一支保险队,只要加入我的保险队,按期缴纳保护费,我就可以保你平安。人来杀人,佛来杀佛!
  • 八荒天

    八荒天

    春秋时期坑杀四十万之巨兵士之绝世杀神白起,楚汉时期威名远赫千古之绝世霸王,三国时期白马银枪纵横无敌之常山赵子龙....这些本已身死无数年的盖世人物,结果却在一个未知的世界发现了他们的踪迹,共处一世的他们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意外得到威道之剑太阿传承的晴天,莫名的降临到此处,开始了属于他的传奇...
  • 龙生九子

    龙生九子

    皇家子弟,号称“天潢贵胄”。本书主要介绍了十位皇子,如权倾一时的睿亲王多尔衮,叱咤风云、勇猛善战的豫亲王多铎,蒙冤入狱的皇太极之子肃亲王豪格,身陷争储风波、忽立忽废的理亲王胤初,主持洋务外交的恭亲王奕诉等。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中,我们可以了解波澜壮阔的清代历史,看到惊心动魄的权力斗争,为骨肉相残到如此地步而惊叹不已,感慨原来生在皇家有这么多的无奈和磨难。
  • 战国第一妖孽

    战国第一妖孽

    有人说这里礼坏乐崩,是最坏的时代。也有人说这里百家争鸣,是最好的时代。而对于周阳来说,并不复杂。打赢的,站着,输的,躺下……这是一个关于野心成长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守护的故事。考据党勿进,毒死不负责。^_^
热门推荐
  • 萝莉专属:亲亲我的校草大人

    萝莉专属:亲亲我的校草大人

    她走在去教室的路上,突然被某个东西华丽丽的绊倒了。谁啊,这么不道德,居然在路上乱扔垃圾,害本小姐华丽丽的跌倒了。到底是那个家伙啊。缓缓睁开眼睛,发现自己正毫无形象可言的趴在莫个物体上。而自己的嘴唇。正贴在一个湿漉漉的、富有弹性的物体上。仔细往下看。“啊。”大声呼叫了一声,顾九熙马上坐了起来,捂住自己的嘴唇。惊恐的看着面前这个“不明物体”“这个不明物体好像个人啊!!”某杰汗颜!!什么,竟然说他是“不明物体”这丫头。“这哪来的丫头,竟然说本少爷是不明物体!”“不是么?”
  • 御风剑侠传

    御风剑侠传

    太一宗得知鸡鸣山有妖魔作祟,派人前往剿灭,却不想这是灵溪宗的一个圈套太一宗弟子廖立前往鸡鸣山支援,被灵溪宗生擒,却也由此结识了一个叫灵灵的纯真少女帝国金龙,西域蛮荒,东海神龙...几代人的爱恨纠葛,自此相继慢慢展开序幕
  • 倾世魔医:神尊身边宠

    倾世魔医:神尊身边宠

    她,21世纪的天才高中生,被称为医学界的魔医。殊不知她还有另一重身份——杀手界的金牌女王。她若为第二,无人称第一。杀手的她,在被自己奇葩得用手榴弹炸死后,穿越来了古尔大陆……他,古尔大陆的主宰,没有人知道他从何而来,因为他轻轻松松就打败了天下第一,被人民尊称为神尊。放荡不羁的她遇见高冷腹黑的他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本文男强女强,男女身心干净,请放心入坑。
  • 龙伯钓鳌

    龙伯钓鳌

    一觉醒来,穿越成巨鳌,身上还背着一座仙岛!怎么办?李沧海表示:压力比山大!看着别人天天山珍海味,自己却只能喝西北风。李沧海终于忍不了了:“为了下半生的幸福生活,拼了!”从此,洪荒开始逐渐走向一条陌生的道路!
  • 守山匠

    守山匠

    相传,龙之九子化作九大山脉撑起了华夏的脊梁,延续着炎黄的香火,承载着九州的气运,庇护着亿万的生灵!又传,在百万茫茫群山中有着一群人,他们世代不涉足尘世,长守多妖之山,多怪之水,守护着一个千古之谜!这些到底是流世的传说,还是自古隐藏的真实?我是一名守山人,带你一步步走进这个光怪陆离,奇诡莫测的世界……
  • 海上角逐

    海上角逐

    我们的星球是一个蓝色的海洋星球,海洋不仅孕育了人类的生命,也孕育了人类的文明。而文明的进程与战争是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的。在浩瀚的海洋上,在惊心动魄的战争背后,是国家命运的兴盛与衰败,是人类文明的崛起与沉沦。本书详细生动地为您讲述了发生在海洋上那些具有影响力的战争历史,既有远古时代刀光剑影闪现的“特洛伊战争”,也有大航海时代舰炮轰鸣的“加莱海战”,还有现代全方位攻击的“海湾战争”。掩卷之余,相信留在您脑海中的,不仅仅是壮丽的战争画面,还有对人类文明兴衰交替的深深思索。
  • 3楼2室

    3楼2室

    一间普通的住房屋内,隐藏着一个怎样的故事?是因对世间的留恋?还是为再见彼此一面?(此文并非绝对恐怖,如要寻找刺激体验心跳的很抱歉不能让大家满意了。)
  • 我最亲爱的某先生

    我最亲爱的某先生

    11月初,银杏树换上了黄装,一片片扇叶在北风中簌簌飘落,给百年老校一中铺上了一层“金毯”。
  • 贺大佬的甜蜜爱情

    贺大佬的甜蜜爱情

    [宠文]☆一个长相呆萌的可爱女生,经历了她人生的“逆袭”☆F学院的“恶魔”少爷给她帮助☆因为妹妹的背叛,某女开始不在隐瞒身份☆在学校里疯狂逆袭,一开始并不被看好的“欣年cp”被疯狂认可☆女团正式出道☆恶魔男友的鼎力相助,朋友的陪伴,原本开心的一群人,但仍然有人…
  • 全系召唤师:逆天废柴林嫡女

    全系召唤师:逆天废柴林嫡女

    她,第一冷血杀手,被称为地狱撒旦,杀人不眨眼。却穿越到一个一无是处的废柴身上。废柴?她林在心就算在异世也永远不会是废柴。就看她从麻雀变凤凰,靠自己的努力,走上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