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379600000003

第3章 少年初长成

成长,或者说进化的时间,对ER来说平淡无奇。

转眼间,他已长成了一名翩翩少年。学习人类的运作和语言实在太过简单,他倒是习惯了用人类的思维方式去思考,为了掩饰自己能洞见人心的异能,在大多数情况下,他选择沉默。无论是二叔送他去的学堂,还是与同龄孩子相处,他刻意收敛着,从不显示特别的聪慧。只是在偶尔独处时,他会帮着二叔叔干一件惊天大事——忖度圣意。

那时皇上还只是端王,因为母妃早逝,颇得向太后怜悯,为人洒脱,在众亲王中以风流儒雅闻名,典型的富贵散人。哲宗年纪轻轻突然得病,作为一名内侍,梁思平最关心的当然是下一任皇上人选。

哲宗无子,但有2名亲弟弟。思平一直在纠结究竟向哪一位示好。平日里沉默寡言的梁谔突然主动提醒:“二叔莫要投错了门,依俺看,还是端王最有可能。”

“端王?”思平想都不想连连摇头。可他知道,这个侄子非同不般,要么不说话,说出来的从来无错。又忙补上一句:“你且说来听听”

ER把哲宗亲母懦弱,向太后隐忍多年必定择机发力,端王貌似潇洒,实则早已是没有亲生儿子的向太后心头好等缘由细细道来,听得思平毛骨悚然,惊出一身冷汗。

在哲宗昏迷的日子里,思平一边极力接近向太后,把哲宗起居的每一点动静都及时报与向太后,一边又主动向端正示好。端王正愁宫中无人,自然心领神会。

最后的决战终于来临。

眼见得哲宗这日格外虚弱,呼出气息已细若游丝,思平立刻亲自把向太后请来。

向太后急步赶到,哲宗已说不话来,她假惺惺哭了几句,待哲宗真正咽气,才命人去请哲宗生母陈太后。陈太后一见儿子殡天,早已哭昏过去。向太后假意安慰着,直到陈太后稍稍冷静,才甩出那句关键的话:“他已说与我,立端王!”

端王摇身一变成为皇上,思平作为首功之臣当上了秉笔太监。

日子就这么平平淡淡地流淌着,他所关心的晶片一时也找不出头绪。只好每天帮着二叔背后出点主意。

通常他是不愿多说的,只在二叔拿不定主意时才会开口。对他的洞若观火,二叔早有领教,一概言听计从,而且收效极佳。皇上对他越来越信任越来越满意,就连宰执以下官员任命大权也交给了他。

对这一条,ER倒是劝过二叔。他不懂人类那套权力是双刃剑之类的哲学,他只是知道这个王朝这个皇上后来的结局,不想二叔卷入太深。他无法理解人类这种生物的最高需求是精神满足,而最高权力带给个人的那种生杀予夺的快感是一种令人成瘾的毒品,一旦品尝,欲罢不能。

由他去吧。ER很清楚自己不能改变他人命运也不能改写历史,只能作一名冷眼旁观者,集中精力去完成自己的使命。第一次接触瓷片时那种感觉记忆犹新,他坚信,那里面一定隐藏着他需要的东西。凭着二叔的身份,他可以在皇城自由出入,而内窑,则是他最喜欢去的地方。

每次出窑,他都要去凑热闹。看着一摞摞亮闪闪的瓷器出炉,或天青或月白,淡淡的釉色传递着含蓄而内敛的光华,总让他着迷。看到窑头把烧坏的器具随手一扔,是他最开心的时刻,这时他便能一片片拣选,把那釉光釉色最美的残片纳入袖中,当作宝贝一般带回家把玩。

这天,他照例去内窑淘片,却在最外层的宫门口看见了奇特的一幕。

一头青牛站立路中,上面还驮着一名道人。被拦住去路的是一名年约二十的青年。锦衣玉冠衣著华丽,想来也是个王爷,哪受过这般气?正怒目圆睁,强忍着才未发作。

ER照例是不喜多管闲事的,正要离开,突然感受到那名青年身上的一股气,一股王者之气。

虽然这股气是那么的短暂,但却是强大实在到不可更改的。既然是未来天子,不妨一助,也许未来寻找晶片还需他相助呢?

打定主意,ER大步上前,大声呵斥:“何方妖道?见了贵人还不速速下跪?”

骑牛道人到底心虚,闭目也混不过去,只得假装突然清醒,跃身下牛,跪下请罪:“老道方才神游仙宫,不知太子殿下在此,还请殿下责罚。”

原来这名青年正是当朝太子赵桓。

赵桓明知眼前这老道故意欺侮他,却也不愿发作。他深知,以自己在父王心中的地位,较真起来,还不定谁吃亏。索性顺水推舟:“道长不必自责”

说罢,拉着ER大摇大摆离去。

ER感觉到太子手心冰凉,略略发抖,也不知是气是怕。正想再帮他教训一下那恶道士,远远看见二叔走了过来,只好作罢。

思平其实早在远处就看见这一幕,知道那名道士是皇上最信任的神仙林灵素,不愿惹事。不想侄子却跑去趟了这浑水。想来侄子主动出手,一定有他自己的理由。这倒提醒了思平,莫要轻慢了这位眼前暂时不得志的太子。

恭敬见过太子,思平假意训斥了侄子几句。不想平日里并不多事的太子却主动提要求:“梁公公,可否让令侄进东宫陪侍?”

此语一出,思平大惊。他早已把ER当作亲生儿子,以自己眼下的权柄,完全可以为他谋一个不错的前程,即使不能封卿拜相,至少也可以出官入仕光耀门庭。

正纠结如何推辞,ER已满口应承下来,不顾思平如何使眼色,ER置之不理。

赵桓刚满意而去,梁思平就一巴掌甩了过去:“混帐,这等大事,岂可擅自作主?”

ER不惊不恼,平淡作答:“这才是保得全家之措”。宫中不便发作,思平拂袖而去。

夜里回到私宅,思平把ER叫到跟前,喝令跪下。“这些年我也没少往家中帮衬,你爹娘早已置下良田,你愿读书考取功名最好,纵是不愿在京城,回乡经营也无不可。你喜欢烧窑,便置一处窑场给你又有何难,为何偏走这条路。这些年为叔的艰难,你不知晓?”

“叔叔全心为侄儿,这些俺都知道。可是,侄儿已经长大,不想再倚靠叔叔。侄儿志不在官场也不在乎金银,侄儿有些想法,只有倚仗未来皇上才能办到,请叔叔成全。”

“什么大事,非得攀着未来皇上,如今他虽顶着太子之名,却未必能保长久。就算他日登基,你无须担心富贵功名,何苦非走这万劫不复之路?”

“我志已定,只求叔叔成全!”

任梁思平说破嘴皮,ER自然说不动。反倒见叔叔有所松动,提出了一个更让人诧异的想法:“侄儿不孝,肯请叔叔同意侄儿改名入宫。”

“这又为何?”

“避嫌!外人不明就里,方便我们互为倚角”

“看来你是吃了称砣铁了心?”思平无奈,对这个侄儿,他的确是有几分依赖。“你且说说,改何名?”

“邵谔”“可有什么讲究?”

“6年后,都城南迁……”

话未说完,思平堵住他的嘴:“大逆不道之言,万勿复言”。

同类推荐
  • 莽三国

    莽三国

    莽就完事了。。。。。。。。。。。。。。。
  • 盛世王朝之糊涂王爷

    盛世王朝之糊涂王爷

    故事发生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康乾盛世是大清王朝最鼎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大清朝出了很多文人雅士和股肱之臣。讲述了大清第一聪明王爷和亲王弘昼平凡而又传奇的一生。他的爷爷是康熙,父亲是雍正,哥哥是乾隆,本剧将细说正史为大家还原一个真正的康乾盛世!一个时代的名人、名事都将综合的演绎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好戏,里面以康熙、曹演、纳兰性德、耿聚中的后代的爱恨情仇为主线,其中包括曹雪芹、郑板桥、刘统勋、刘庸、郎世宁等等那个时代的文豪雅士的个人小传,也有年羹尧、岳钟琪、铁将军阿桂这样的武将传奇故事,以一个清朝王爷的视角,折射出一个王朝的兴衰荣辱,朝代轮转留下的也只有关于他的那些荒唐故事。
  • 黄天乱世

    黄天乱世

    轻剑倚少年,马背望黄天;扭转星月间,回首妇人颜。
  • 极简史记

    极简史记

    忠实于《史记》,取《史记》中的精华部分——人物纪传精华,用白话将史记中的将贵族们和英雄们的故事讲得透彻有趣,还以笔者案的形式,点出了不少故事之外的游戏规则和奥秘。
  • 明月需暂隐

    明月需暂隐

    乱世繁星下,明月需暂隐。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大炎已衰,群雄并起,中原八国竞相变法图强,称霸一方;这是一个刀光剑影的时代,月隐、不留风、九陵卫这些潜藏在暗处的组织,为了各自的政治目的,在江湖上掀起阵阵血雨腥风;这也是一个令人向往的时代,田理、申公这些大浪潮时代的风流人物,以一己之力改变整个天下的格局,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门推荐
  • 祸水相公:我的邪恶夫君们

    祸水相公:我的邪恶夫君们

    原本以为穿越一回可以当一次祸水,不料在这里遇到的每个男人都比她更像祸水。腹黑皇子,温柔王爷,谪仙国师,桃花坞主人……难道世界上所有的好男人都集中到这了吗?正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既然让她穿越到这了,那广收天下美男,她当仁不让咯!(内容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花上锦

    花上锦

    比走背运更倒霉的是,时时走背运。比时时走背运更更倒霉的是,穿越了依然走背运。裴妍愤怒:老天爷,你敢不敢给来点喜闻乐见的锦上添花,花上着锦?
  • 重生庶女之三小姐不好惹

    重生庶女之三小姐不好惹

    二十一世纪的女杀手,含恨而死,穿越成异世的三小姐,护幼弟,打叼奴,斗嫡女嫡姐,震慑父亲,她嚣张,狂妄,却独独对他放下了戒备
  • 无极行

    无极行

    修行界有一个传说:无极世界可以使人长生。为了能够长生,去往无极世界,修道界掀起一场纷争。俗世中一个镖局少年金睿,因为祖传一个关于无极世界的隐秘,惨遭灭门之祸,从此他进入修道界;一个修道小门派的弟子谢浪,无意中陷入这场纷争,历经生死,结识了道界英豪叶雄,展开了一副波澜壮阔的画卷。
  • 魂散

    魂散

    天下第一的陆炎永昼,被天下第一宗门围杀,活着出来,但功力尽失。他开始了一条成长之路。
  • 浮涯漫纪

    浮涯漫纪

    许多年后,终于没有人再喊他“妖怪”、“杂种、”或者“老不死的”,而他,也终于活成了一个传奇。列国的战争还在继续,三百年了,这场权利的游戏,已经无关正义。不知何时起,杀戮,成了最赚钱的工作;死亡,也已沦为最真实的生活。糟糕的是,这一切,还在继续。然而,他的出现,如一缕黎明的光,为这片苦难的大陆,带来了希望。即便放眼望去,依旧是硝烟弥漫;即便恐怖,依旧统治着时间……他,叫胡十七。
  • 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

    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

    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关羽为什么要千里走单骑?曹操为什么只承认他和刘备是英雄?《隆中对》到底是什么意思?赵云为何不讨刘备喜欢?诸葛亮为什么不断对曹魏用兵?为什么天下合久必分?为什么分久又必合?为什么……在中国,《三国演义》使三国人物形象深入人心。然而,历史果真如此吗?翻阅雾满拦江的这本《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你会发现,你所知道的三国简直是一点儿也不靠谱!
  • 心情虞姬

    心情虞姬

    我们只是平凡的人,什么时候,看小说多了,里面男主女主绚丽吊炸天超乎人类,令自己心生羡慕,满脑子都在幻想将来有一个牛逼人物会出现在生命里。是不是很傻?我。逐渐的明白,自己不过只是普通人,渺渺众生里的一粒,地球不会绕着自己转,我们也没有书中那般有神技。我不会写别人的故事,结果不了他们的结局,但在自己的生命里,我却拥有自己的思想和心情。尽管有时哀愁的就像无病呻吟一般,又疯疯癫癫乐开怀,这心情阴晴不定,我却可以记载下来,就跟说话一样,凡事憋在心里不好,说出来,让它随风散了,内心也就开阔了。写不了别人的故事,写的了自己的故事,毕竟亲身经历过,从中得出感悟。
  • 不见幻城太监

    不见幻城太监

    这是一个孩子被迫成长的故事,也是有一群小伙伴的友谊故事。没有外挂,不是种马文。就只是一个有斗志、有乐趣、有正气凛然、也有阴险邪恶的故事。(具体简介有点长,发不上。还请戳开看看)
  • 花之谷之寻真之旅

    花之谷之寻真之旅

    寻找真想旅途,寻找爱的冒险,这场旅途注定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