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882300000002

第2章 茶道诸流

茶是艺术品,需有一双妙手点出最高贵的气质。茶分优劣,正如画有高下——通常以劣者居众。点一壶好茶,从没有不变的配方,就像提香[1]与雪村[2]的妙手无法可依。每一碗茶都各具特性,对水与温度有着特别的亲和力,以独特的方式述说着世世相传的追忆。真正的美始终蕴藏在其中。这本是艺术与人生最纯粹而基本的法则,只因得不到大众认同,使我们付出了莫大的代价。宋代诗人李竹懒[3]曾哀叹,世上最令人悲痛之事有三:贤徒入庸师之门,雅画为俗尘所染,佳茗遭拙手以奉。与艺术相同,茶也有时代和流派之分。其发展可粗略划分为三个时期:煎茶、点茶与淹茶。现代人皆属于最后一个流派。这些品茶方式代表着各自所属的时代之精神。因为生活本身是一种内心的外化,不经意的举动时刻都会暴露心中所想。子曰:“人焉廋哉。”或许我们需要深藏的“伟大”过于稀少,才会在细枝末节中表露甚巨。日常琐碎与崇高的哲学和诗歌一样,深刻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理想。对葡萄美酒的喜好之差,体现了欧洲各个时代各国民众的特性,茶的理想也同样体现了东方不同文化的情调。煎煮饮用的茶饼、点拂饮用的茶粉、沏泡饮用的茶叶,几种流派鲜明刻画了唐、宋、明三朝独特的感性悸动。若要借用早已泛滥的艺术分类名称,或可将其归类为古典主义流派、浪漫主义流派,以及自然主义流派。

中国南方的茶树自古便在植物学及药学界闻名。在各类文献中,它被称为“荼”“荈”“槚”“茗”,以其安神解乏,明目强志之功效备受重视。茶不仅可作为内服药,更可外敷缓和风湿疼痛。道家认为,茶是不老仙丹的重要成分之一。佛教僧众也以茶水作为漫长打坐时驱赶睡魔的良药。

到公元四、五世纪,茶已成为长江流域居民最喜爱的饮品。自那时起,文献中才开始出现今日人们使用的“茶”这一文字。但这很明显是“荼”字的讹用。南朝诗人曾留下“流玉扬沫”之残句,帝王亦会以上等茶叶赏赐功臣。然而,这一时期的品茶方法却极为原始。人们将茶叶蒸青后以石臼捣烂制成茶饼,佐以米饭、生姜、食盐、橙皮、香料、牛乳甚至葱一同烹煮。这一习惯在西藏及蒙古一带留存至今,那里的人们会用各种配料炮制出极具特色的浓郁茶汁。从中国商队那里学会品茶的俄国人在喝茶时会佐以柠檬片,那也是这种古老品茶法的一种残留。

把茶从那种粗野状态上升到理想境界,不可或缺的便是唐朝的时代精神。8世纪中叶,一个名叫陆羽的人出现了。这个被誉为茶道鼻祖的人,出生在佛、道、儒三种思想交相辉映的时代。那个时代的泛神论象征主义促使人们在三千世界中追求共通的神性。诗人陆羽便在茶汤中寻觅到了万物归一的和谐与秩序。他在代表作《茶经》(茶之圣典)中阐述了茶道规范。迩来,他便被尊崇为中国茶商的守护神。

《茶经》有三卷十章。陆羽在第一章讲茶树之特性,第二章讲采茶器具,第三章讲制茶之法。根据他的描述,最好的茶叶须“如胡人靴者蹙缩然,犎牛臆者廉襜然,浮云出山者轮菌然,轻飚拂水者涵淡然……又如新治地者,遇暴雨流潦之所经”[4]。

第四章列举了二十四种茶器进行论述,从“风炉”起,至收纳这些茶器的“都篮”而止。在这一章里,陆羽还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道教符号的偏好。另外,借此观察茶对中国陶瓷技术的影响也不失为一种趣味。众所周知,中国瓷器追根溯源,是为了再现玉石的温润光泽。到了唐代,已经出现南方青瓷与北方白瓷之流派。陆羽认为青色是茶器最理想的色泽,因为青色能衬托茶汤碧绿,而白色却会使茶水呈现淡红,令人感觉味道欠佳。这种论调全因他当时使用的是茶饼。其后的宋代茶人开始使用茶粉,因此他们更偏爱蓝黑及黑褐色的厚重茶碗。明代茶人泡饮淹茶,故喜用白瓷。

陆羽在第五章论述了煮茶方法。他彻底摒弃了盐以外的混合材料,同时又对向来富有争议的选水和烹煮温度问题进行了详述。按照他的说法,“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煮水则有三个层次:“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茶饼要“灸之,则其节若倪,倪如婴儿之臂耳。既而承热用纸囊贮之”,并将其揉碎成粉。初沸加入盐,二沸加入茶,三沸略施冷水,以“止之,而育其华也”。然后才把茶汤沏入茶碗中品鉴。其甘美如仙露琼浆!“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湄。”难怪唐代诗人卢仝[5]留下了这样的诗句: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茶经》余下的章节,论述了一般吃茶之法的俗陋,收录一些史上著名茶人记述,还介绍了中国知名茶园,种类繁多的制茶工序以及各类茶器的插图。不幸的是,这部著作的最后一章已失落于历史长河中。

《茶经》问世以后,想必受到了极大好评。陆羽成了代宗皇帝(762—779在位)座上贵宾,其名声让许多人慕名而来,投入他的师门。据说,还有高人能分辨出陆羽及其弟子所煮之茶的微妙差别。甚至有位官员因不懂欣赏这位茶圣亲手烹煮的茶而“遗臭万年”。

时至宋朝,点茶开始流行,就此生出了茶道的第二个流派。人们将茶叶以小臼研成细粉,并将备好的茶粉加入热水中,用细竹丝精制而成的茶筅击拂。由于这种点茶法的兴起,陆羽提出的茶叶挑选之法及制茶之法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其中盐被彻底摒弃了。宋人对茶的狂热永无止境。茶客们竞相寻觅崭新茶法,并时常举行斗茶以切磋茶艺。由于艺术造诣过巨而难以成为明君的宋徽宗(1101—1125在位)曾为了得到珍贵茶种而不惜一掷千金。这位皇帝甚至亲自撰写了论述二十余种茶的著作,并以“白茶”为至上珍品。

宋人对茶的理想与唐人不同,正如两朝人生活观念之差异。他们努力将其先人予以抽象化的茶之精神转化为写实的表述。在新儒教观点中,宇宙法则并非体现在表象世界中,表象世界即是宇宙法则本身。所谓永劫不过是刹那——涅槃始终触手可及。不朽存在于永恒的变化中,这种道教思维融入了他们思考的方方面面。真正的趣味存在于过程而非结果。真正重要的是动作性的“完成”,而非结论性的“完成”。人由此而瞬间直面自然。生活的艺术中开始融入新的内涵。茶已不再是风流的消遣,而成了认识自身的一种方式。王元之[6]这样称颂茶:“沃心同直谏,苦口类嘉言。”苏东坡将茶的清净无垢之力比作能够抵挡腐朽的正人君子。在佛教中,吸收了许多道家教义的南方禅宗创立了一套精致讲究的茶礼。僧众们聚集在菩提达摩像前,如同领圣餐一般带着庄重的仪式感分享同一碗茶。这种禅宗仪式不断发展,最后演化成了15世纪的日本茶道。

不幸的是,13世纪的蒙古铁骑迅速壮大,中原落入元朝统治,宋代文化成果被破坏殆尽。15世纪中叶,试图重振中原的明朝深受内战困扰,到了17世纪,中原再次落入满族人的统治之中。因此,中华大地的风俗习惯也早已失却了旧日色彩。茶粉被遗忘在历史长河中,宋代典籍中提起的“茶筅”,明代训诂学者竟不知其为何物。茶法已经演变为将茶叶置入茶碗中,以热水沏泡饮用。西方各国之所以不通晓古老茶法,也可由欧洲人直至明朝末期才接触茶道这一事实来予以说明。

对于后世中国人来说,茶虽是一种美味饮品,却已非理想境界。彼国经历的长年灾祸,已令其国人失去了探寻人生意义的强烈意愿。他们已成为现代人,换句话说,便是苍老而现实。他们失去了曾经的崇高信念,而正是那种信念,构成了诗人与古人幻想中永恒的青春和力量。他们成了折中主义者,平静地接受宇宙的传统。他们把玩自然,却不屈尊征服,抑或顶礼膜拜。他们的茶汤里常有沁人心脾的花香,却少了唐宋两朝的浪漫情怀。

日本向来紧随中华文明发展的脚步,因此也经历了茶道发展的三个时期。据文献记载,早在公元729年,圣武天皇便在奈良御殿上向百僧赐茶。当时的茶叶应该是随遣唐使进入日本,使用的也是那时流行的煮茶法。公元801年,最澄和尚携茶种归国,植于比睿山。无须多言,茶后来成了日本贵族僧侣嗜好的饮品,国内各处也建起了众多茶园。公元1191年,为研究南方禅宗而远渡中国的荣西禅师归国后,也带来了宋朝的茶道。他所带回的新茶种分别在三个地方成功种植,其中一处离京都最近的宇治,如今依旧是世界知名的茶产地。南宋禅宗以惊人速度传播开来,与此同时,宋代茶礼和茶道理想也得到了广泛普及。公元15世纪,茶道得到幕府将军足利义政的推崇,使其得以完全定型,并发展成一种独立于宗教的世俗行为。迩来,茶道便成为根植于日本的一种文化。后世淹茶直至17世纪中期才传到日本,属于较新茶法。虽然日常生活中淹茶已经渐渐取代茶粉,后者至今仍旧占据着茶中之茶的地位,尚无任何人可撼动。

在日本的茶汤中,我看见了茶道理想的顶点。公元1281年蒙古来袭,而我国成功将其大军击退,因此,在中国本土因蛮夷入侵而不幸断绝的宋代瑰丽文明,得以在我国延续下去。茶对我们而言,已然超越了理想饮品的形式,成为一种关乎生活方式的信仰。茶已成为我们追求纯粹与优雅的途径,主客协力在这浮世之中创造无上幸福的神圣仪式。茶室乃人世这片寂寥荒野上的沃土,疲于风尘的旅人聚集在此,从艺术鉴赏之泉中攫取生命之水。茶道是一出即兴的表演,佳茗、花卉、书画编织出它的经纬。不会有一丝杂色打乱茶室的典雅,也不会有半分杂音扰动事物的节奏;不曾有一指的纷乱打破和谐,也不曾有一言的偏颇动摇周遭的统一。一切行动都单纯自然——这便是茶道之目标。更让人倍感奇妙的是,这个目标常常能够被实现。茶道实为道家的化身,在那一切背后都潜藏着微妙的哲理。

同类推荐
  • 我的新加坡教育访学之旅

    我的新加坡教育访学之旅

    作者利用赴新加坡访学之机,以普通学生般求知若渴的心态,以中学校长独有的教育目光,以访问学者严谨的治学精神,对新加坡的教育以及社会等进行了全方位的学习、观察与分析。
  • 心灵甘泉·草叶集

    心灵甘泉·草叶集

    本书是长满美国大地的芳草,永远生气蓬勃并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它是惠特曼一生创作的总汇,也是美国诗歌史上一座灿烂的里程碑,开创了美国民族诗歌的新时代。读它,会引导我们对环境、历史、生命进行思索和咏叹,并指引我们的民主不断向前。
  • 故乡是一段岁月

    故乡是一段岁月

    本书是一部有关童年、儿童、儿童文学的论文集,分为四辑:写给春天的文学、天籁之音、他山之石、文学与家园。
  • 我们的故事

    我们的故事

    迎着晨风迎着阳光,跨山过水到边疆。伟大祖国天高地产,中华儿女志在四方……大概每一个知青战友都会唱这首歌、它是电影纪录片《军垦战歌》的插曲。一群意气风发背着行李的上海知青坐在大卡车上,他们高唱着这支歌向塔里木荒原进军。这首歌曾让我们热血沸腾、激情浩荡。我们也唱着这支歌奔赴了北大荒……本书的作者是记者出身的作家,本书的类型是他最擅长的纪实文学。书中主要描写了哈尔滨、上海、北京的六十多位知青,在“前青知时代”或“后知青时代中”最具代表性的又最具个性的故事。
  • 张强文集·艺术个案与群体批评卷

    张强文集·艺术个案与群体批评卷

    当艺术表现成为一种生命内在需要的时候,精神便与纵情无羁的行动混合,使艺术传达成为义无返顾的冒险。王易罡的作品是他淋漓尽致地表达生命体验和袒露个人意志的深刻印迹。
热门推荐
  • 快穿之书

    快穿之书

    衷心说明:文字幼稚,建议不要看谢谢!!!!
  • 后神话

    后神话

    说一段无人知晓的神话绘几许真情不假人世间自知冷暖更多牵挂这一世我们叫他作华夏沧海桑田漫转尘埃撒还有你痴痴为我不怕孤寡成仙成圣霸绝天下怎及你伴我风月树下秀手飞花诸神百圣十万仙开启后神话时代.....
  • 等一个结局

    等一个结局

    一个小保安和女老板的故事。茫茫人海爱情实在太多。
  • 帝之武装

    帝之武装

    修道成仙,快意人间。仙子陪伴,赛过神仙。无上妙法?长生不死?那是你们的规则,我就路过,打酱油而已,顺便躲躲仇家,拉拢一些大能帮我复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校园侦探小星糖

    校园侦探小星糖

    星糖是个新转来的学生,学习成绩非常好,在学校里面还担任着侦探的职务。但是当一名侦探很容易伤害到同学之间的感情,那么星糖是如何化解这种尴尬的呢?
  • 咳小心你的马甲

    咳小心你的马甲

    大佬要去高中学习???没搞错吧?友情提示:别惹大佬,小心她炸了校园子!!!
  • 十二星之紫铭大帝

    十二星之紫铭大帝

    天冲,焚天,八微,紫铭,光幽,阳枢,白炙,浮灰,羽飞,神缺,易泉,越渊此为十二星府,星府之命者,生途多磨难。十二星府之紫铭星转世伴随着遍野尸骨、无尽地狱降生,开始了逆天改命的修仙路。
  • 都市之传奇人生

    都市之传奇人生

    恩师去世时留下的白玉,在无意中触碰女人真挚的泪水中显现出来,感性的他是如何逆势,海难后,他获得的神秘戒指又是怎么一回事,两年后他重新回归,两年前的校花班长,两年后的新校花班长,暴力的警花,各种艳丽的美人看他是如何应对?那白玉中的秘密到底是什么,那神秘的戒指中的秘密是什么,怎样能让他传奇于都市?(现在本书改命为少语迟语《都市情痴》)
  •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医人者,凡遇身患,当扶正在前,后祛病邪;医国者,民族危亡,当下猛药扶正人心,再出重拳祛除外邪。作为一名郎中,医人为本,医国为重,他在民族敌人的心脏,狠狠的插上了一刀,当敌人性命垂危求救之际,作为医者的他直言不讳:“无药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