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798000000001

第1章 做自己:?活出生命最好的可能

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我们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你的使命是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你是独一无二的

我一向热衷于园艺工作,并在家里亲手设计建造了一个小有规模的玫瑰园,这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一天,正当我陶醉在千奇百艳的玫瑰丛中,我忽然想到:这些玫瑰,乍一看都比较相像,似乎没有什么区别。可仔细一看,却可以发现它们朵朵不同。就连那些属于同一种类的玫瑰,开出来的花也不尽相同——如花期的长短、花瓣卷曲的程度、颜色的均匀程度等,它们各有各的独特之处。

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更是如此了。亚瑟·吉始博士对古代人类的生活和民俗颇有研究,他曾说:“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没有两个人的人生境遇是相同的,每个人各有与众不同的人生境遇。”的确,每个人的人生境遇都是独一无二的。虽然人体的构造因素基本一致,但奇妙的是,每个人的生命却独具一格,绝不雷同。

如果我们想要走向成熟,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必须明白并接受这个事实,因为这是我们与他人沟通的桥梁。除非我们认同他人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正如我们本身一样,不然我们就无法与他人建立起有意义的关系。

这听起来似乎很简单,做起来却很有难度。例如,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美国没有阶级概念”,可事实上美国到处都有阶级歧视。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给别人做阶级定位——普通百姓、中产阶级、大众人群、低收入者、流浪人、白领阶层、蓝领阶层、上层社会,等等。所有这些定位,都反映出我们不愿或不能把他人视为独立个体,而只能把大家视为特征不明、个性不足、姓名不详的群体之一。

我们自己何尝不是别人归类的对象。很多社会调查员掌握着我们的信息,他们对我们了如指掌:我们每天喝几杯咖啡,有几辆车子,喜欢看哪类电视节目,擅长做什么运动等。

社会总是强调“定位”、“群体意识”和“社会流动性”等概念,以顺从某族群的需求,而完全湮没了自己的个性。现今,个性主义正在遭受挤兑,甚至到了濒临灭亡的地步。这就难怪我们对自己的独特性越来越感到迷茫,甚至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更不敢特立独行。

当然,现代人在潜意识中确实希望自己能够变得“独特有个性”。尽管要承受群体要求所带来的压力,要忍受社会评定归类所产生的束缚,但我们在内心深处,依然希望自己能够与他人有所区别。为了满足这种渴求,解除这种束缚,很多人被送进了心理医生的诊所和精神疾病研究中心。尤为严重的是,竟有一部分人用酗酒、吸毒或者其他消极方式,让自己完全堕落。

治疗这些疾病有什么好方法吗?怎样才能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独特个性呢?怎样才能使我们变得成熟呢?下面是几个建议:

首先,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独处,静静地进行反思。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充满忙碌和紧张,以至于我们无暇进行反思。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抽出时间来了解自己、剖析自己。

不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独处方式。我的一位朋友说,他喜欢找一条熙熙攘攘的街道,一面散步,一面冥思。他告诉我:“凭借这种方法,我可以进入忘我的境界,而想通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我自己则喜欢投身于大自然中。我没有充足的时间出去散步或从事户外活动,不过我可以时常到自己的玫瑰园走一走,甚至只是坐在窗边,时不时眺望蓝天和绿树,就可以让心灵得到极好的休憩。

当然,有些人也许只喜欢待在静室中,或者采用与世隔绝的方式进行反思。

总之,每天给自己留一点空闲时间,不受外界干扰,这样才能充分体验自己的内心世界、生活方式以及其他种种行为。独处静修的方式,得到了历史上许多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的肯定,如笛卡尔、蒙田、拜扬等都曾从中获益。

第二种回归自我的方式,是打破习惯的束缚。

我们常常身陷习惯的枷锁或习以为常的无聊事件中,而无所察觉,除非我们具有强大的毅力,才能将之破除。不妨想一下,有多少人每天都在重复着相同的行为,生命因此变得疲倦、枯燥并失去创新能力。

在我的演讲班里,有一位来自俄克拉荷马州的女学生,她给我讲了一个关于如何打破习惯束缚的故事:

“我和我丈夫都热衷于看电视,每天一下班就打开电视机,一边吃速食餐一边看节目,一直看到深夜才就寝。我们几乎不拜访亲友,不读书看报,也不参加户外活动,因为担心错过精彩的节目。即便有人登门拜访,我们也常常心不在焉,只盼赶紧回到电视机前。一天,我和几位老朋友一起吃午餐,发现自己很难与他们打成一片,因为我根本不了解他们谈论的话题。

“我把这种状况告诉了丈夫,并建议他,我们得尽快把这个习惯改掉,他表示同意。于是,我们开始做规划并付诸行动。我们先是报名参加了夜校的成人班,也偶尔去保龄球馆锻炼身体;我们开始走亲访友,或者到图书馆看书,并当场进行朗读。终于,我们摆脱了电视瘾。我们的工作和婚姻状况都得到了改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尤其是与他人的关系也变得亲密起来。”

这位女学生与她的丈夫原本深陷习惯的枷锁中,可他们通过努力最终走出了困局,成功解救了自己。

第三种回归自我的方式,是寻找生活中最能让我们心满意足的事物。

1878年,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写给妻子的一封信中,提到了这个问题。他写道:“我认为,要想检验一个人的品格,就应该让他的精神状态发挥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某些特别事件中,让他表现出最真实、最活跃的生命来。这时,他的内心深处会油然发出呐喊:‘这才是真正的我!’”

也就是说,高涨的情绪会让我们呈现出真正面目,因为感受“最真实、最活跃的生命”是最令人兴奋的事。

也许,我们因某种思想而兴奋,因某个人或某件事而兴奋。但不管怎样,兴奋本身能使我们远离苦闷的情绪,摆脱习惯的束缚,从而将真实的自我表现出来。

人的个性可以通过某些行为呈现出来。我们若想发掘自己的潜在价值,就必须破除许多人性的束缚,比如恐惧、迟疑、迷惘、怯懦等种种积习。这时,兴奋就如同火炬,将捆绑住我们真正面目的束缚烧掉,使我们的个性得到解放。

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发现、自我探寻,我们的心灵才会趋于成熟。我们想去了解别人,前提则是先了解自己。如果苏格拉底所说的“了解你自己”是智慧的开端,那么“你是独一无二的”则是现代人对这句格言的新诠释。

宁可生得个性,不要活得平庸

这个坚持自我的问题,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存在了。基尔凯医生指出:“任何人都存在这种问题。”多数精神障碍、神经疾病及心理问题的病因,追根究底往往是不愿意坚持自我。帕特里在报纸上发表了几千篇有关培养儿童的文章,出版过13本书,曾说过:“没人会悲惨到不能坚持自己的思想个性,并且被迫去变成他人。”

在好莱坞,这种模仿他人之风最盛行了。好莱坞著名导演萨姆·伍德曾说过,现在他最头疼的问题是帮助年轻演员改掉这个模仿习惯,从而坚持自我。这些年轻人都想成为二流的拉娜·特纳或三流的克拉克·盖博。“观众已经品味过那种风格了,”萨姆·伍德一直不停地告诫他们,“他们想要尝到其他新鲜味道。”

萨姆·伍德从事导演之前,多年从事房地产行业,因此培养出一种营销人员的性格。他认为商业圈中的一些原则在电影业也完全适用,模仿别人的方式绝对不会一炮而红的。“经验告诉我,”萨姆·伍德说,“不去模仿其他演员,坚持自己个性的演员会成名较快。”

我询问过一个朋友保罗,他是一家石油公司的人事主任,我问他求职时人人常犯的最严重错误是什么。在这方面他极有经验,他面试过的人超过6000人,还曾写过一本《求职六招式》的书。他答道:“求职者易犯的最大错误,就是不能坚持自我。他们常常不够坦率,所回答的问题都是他认为你想听的。”可是这没用,因为没有公司愿意雇用虚伪而不实在的员工。

我知道有一位公交车售票员的女儿,名叫凯丝·达利,历尽艰辛痛苦才接受这种教训。她一直梦想当歌手,但是她的容貌是她最大的失败,她的嘴太大,还是龅牙。她第一次登台演唱时——在新泽西的一家夜总会里——试着拉下上唇遮住牙齿,以使自己显得很高雅,结果却显得相当荒唐可笑,这就注定她要面对失败了。

幸运的是,当时夜总会有一位男士认为她很有歌唱天分。他很坦率地对她说:“在这里我看了你的表演,我看出你要掩饰什么,因为牙齿很难看,很羞愧对吧?”那女孩听了感觉很尴尬,不过那人继续说:“龅牙又怎么了?龅牙又不犯罪!不要刻意去掩饰,张嘴唱歌,你越随意发挥个性,听众越会喜欢你,再说,你现在千方百计要遮掩的龅牙,将来可能正是你的财富呢!”

凯丝·达利接受了那人的建议,在她唱歌时把龅牙忘得一干二净。从那以后,她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在自己的演唱上。后来,她成为最受欢迎的流行歌星,现在别的歌星倒想来模仿她了。

威廉·詹姆斯曾说过,普通人的大脑开发运用的程度不超过20%,多数人不太了解自己有哪些才能,不知道如何充分发挥。他写道:“与应该达到的使用标准比较,其实人们还有一半以上的潜能未被彻底挖掘出来。我们仅仅运用了一小部分头脑的能力,可以说人被自己定的标准限制住了。我们天生被赋予了丰富的资源,却常常无法运用自如。”

既然我们诸多未开发的潜能是与生俱来的,就不要再浪费一分钟担忧自己不像其他人。在这个世界上,你是独一无二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基因遗传学告诉我们,人是分别由父母的23条染色体组合而成,就是这46条染色体决定了你的遗传特征,数以百计的基因存在于每一条染色体中,任一基因改变都足以引起一个人一生的改变。真的,人的形成是个无比奇妙的过程。

就算你父母相遇结合孕育了你,那也只有三百亿分之一的机会出现一个跟你完全雷同的人。这就是说,即使你有三百亿个同胞兄弟姐妹,他们和你也不会有多少相似。这是不是胡说?不是,这是完全有科学依据的。

谈坚持个性的主题我很有发言权,因为我对此感悟深刻,有切实的经历,而且是个痛苦而高代价的经历。从密苏里州的玉米田刚到纽约来时,我想报考美国戏剧学院,我对成为一名演员充满热情。当时我窃喜自己眼光独到,想出这么绝妙的主意。这是通往成功的捷径,如此简单的道理,真不明白别人怎么没想出来。我的好主意是,仔细琢磨当时的几位当红演员,集他们的优点于我一身,那样多明智啊!其实这样真有点傻,我浪费了好几年时间在模仿别人,最后才发现我学的任何人都不怎么像。

如此悲惨的经验总该使我回心转意,重新找回自我了吧!但是没有,我实在是超级蠢蛋!我竟然重蹈覆辙。几年后,为了写一本有关公开演讲的商业书,我又产生了同样愚蠢的念头,就是借用其他作者的一些观念,编纂成一本书,一本演讲方面的书。于是我找来多本有关公开演讲的书,用一年的时间吸收其中的理念,把它们变成自己的手稿。最后,我再次发现自己又犯了一次傻。把别人的理念改编成自己的文章,反而使得自己的文章枯燥而平淡无奇,没有书商对此感兴趣。于是我把这一年的努力全都丢进垃圾篓里,重整旗鼓,这一次我告诉自己:“你就是戴尔·卡耐基,凭自己有限的智力来创造吧!别人你是做不了的。”于是,我放弃组合他人思想的念头,开始凭自己的能力、亲历的经验及细致的观察写成了公开演讲的课本。希望这一次我能永远像沃特爵士(他是英国牛津大学的文学系教授)所说的:“我写不出莎士比亚风格的书,但是我可以写出自己的书。”

卓别林开始演电影时,导演让他模仿当时的著名笑星,结果他毫无发展,直到他开始坚持自己的个性,才渐渐成名。

玛丽·玛格丽特第一次上电台表演,是试着模仿一位爱尔兰笑星,但惨遭失败。一直到她表现出真正的自我——作为一位来自密苏里州乡下的纯真朴实的姑娘——才赢得纽约市最受欢迎的广播主持称号。金·奥特瑞一直想摆脱原来的得克萨斯州口音,穿着也模仿城里人,甚至对外宣称自己是纽约人,结果惹得别人在他背后讥笑讽刺。后来,他重抚三弦琴,演唱他故乡的乡村歌曲,于是奠定了他在广播影视界牛仔风格的基础。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为此庆幸吧!善待你的天赋。归根结底,所有的艺术都类似一种自传。你只能唱出自己的特点、勾画出你自己。人的经验、环境及遗传因素造就了你。无论如何,你应该用心经营属于自己的小花园,不论好坏,你都应在生活的交响乐中演奏好自己的乐章。

丢失了人格,人生将永远失色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关爱,只有从别人身上得到了这些,我们的人生才是快乐和有意义的。可别人的尊重从哪里来呢?前提是,保持独立的人格。

埃尔太太是我的好朋友,我们认识很多年了。刚认识她的时候,她还没有结婚,是个精明、能干、独立的女强人,事业上风生水起,身边也不乏追求她的男士。

她没有选择那些苦苦追求她的人,而是追求了埃尔先生。埃尔先生是位教授,温文儒雅、风度翩翩。但是他希望妻子在工作上不要太强势。这很正常,男人一般在面对女人时,都会有保护她的欲望。

她一直对埃尔先生那样的男人没有抵抗力。为了能嫁给她,她毅然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婚后的埃尔太太很幸福,她安心地守在家里,做着合格的家庭主妇。

面对一个听话而乖巧的太太,男人的新鲜感通常不会持续太久。当埃尔太太生了孩子,身材尚未恢复的时候,埃尔先生的所作所为验证了这一点。

埃尔先生渐渐地开始晚回家,埃尔太太整日里除了家务便是带孩子,早已没有了往日的干练。她想再出去工作,可孩子离不开她,她觉得日子就在她那些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体力活里过去了。

生活越来越乏味,她以前的那些好姐妹因为忙于自己的事业,基本上都没有时间听她诉苦。于是,她打电话给我说:“你知道吗?我现在觉得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女人。我的生活没有丝毫乐趣可言,丈夫现在对我也不冷不热的,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你想听我的真话吗?”

“当然!”

“埃尔太太,你还记得你结婚前的样子吗?我记得,那时候,你是多么整洁干净、多么聪明的女人啊。可为什么为了爱情你要完全抛弃你之前的生活呢?”

“因为我爱我丈夫。”

“可这样是你表达对他的爱的唯一方式吗?你放弃了你的一切来追随这个男人,你为了迎合他抛弃了你身上最闪光的部分,而没有了这些,你甚至不如街上那些烈焰红唇却没什么头脑的女人啊。人家至少打扮得比你光鲜亮丽。当一个女人没有了独立的人格的时候,她便只是男人的附庸了呀,你这么聪明,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

“那我现在该怎么办呢?”

“找回你自己。”

以埃尔太太的聪明,她不会不明白我在说什么。果然,此后,她在做家务带孩子之余,会看很多书,甚至还与和她有着相似经历的女人们成立了一个妇女协会,不定时地举办活动,大家一起看书,讨论育儿经,讨论如何做一个优雅的家庭主妇。慢慢地,她们的协会居然越来越有起色,办了自己的会刊。她凭借自己的能力担任会刊主编,慢慢变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女人。

后来,她打电话给我说:“真是太感谢你了,是你的那一番话,让我重新找回了自己。不再因为失去的东西而自怨自艾,不再因为生活的无聊而觉得失落,我现在很充实。丈夫又重新燃起了对我的热情,女儿也很爱我。我觉得我是一个好妻子,一个好妈妈。更重要的,我是一个好女人。”

的确如此,女人在家庭中,一定要有“平等”的心态,这种平等意味着夫妻双方在地位、感情上没有任何高低贵贱之分,而独立的人格,便是这种平等的来源。如果为了得到某些东西,哪怕是爱,便轻易地放弃自己的人格与自尊,那么,别人怎么会尊重你与爱护你呢?如此一来,你与对方相比,便已经处于下风了。

有位著名作家曾说:“在我的生活中,我就是主角。”你是你命运的主人,你是你灵魂的舵手,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生活的观众、世界的看客。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别人替自己选择,只有自己驾驭自己的命运,才能做一个幸福独立的人。

在妇女备受不公正待遇的19世纪,进入巴黎科学大门的第一个女性——俄国女数学家苏菲·柯瓦列夫斯卡娅说:“说自己知道的话,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是的,保持独立的人格,认为自己就是世界的最佳主角,我们才能活得精彩、活得潇洒。否则,我们只能屈居于别人的屋檐下,苟且地活着。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认定自己一无所长,你便真的会庸庸碌碌地过一生。如果你坚持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过程多么艰辛,你都会赢得尊重。

先接受自己,世界才会拥抱你

史迈利·布兰顿博士在《爱,或寂灭》一书中写道:“对每一个正常人来说,适度的自爱是一种健康的表现,适度的自重对工作和成就都大有裨益。”

布兰顿博士讲得很好,“爱自己”是一种健康、成熟的生活态度,不能理解为自以为是,而是冷静地、客观地面对和接受自己,并伴以人性的自重和尊严感。

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著作《动机与个性》中也提到了“自我接受”的重要性。他写道:“新近心理学上的主要概念是舒放自然、自我接受、自我满足等。”

一个心智成熟的人不会躺在床上思考这样的事:我哪里不如人?他们不会因自己不如比尔自信勇敢或者没有约翰积极进取而忧心忡忡。他们可能有时会清楚地发现自己的弱点,或察觉到自己具有的优势和强势,然后把精力花在改进不足和缺点上,而不是自卑自叹。无论对待自己还是对待别人,他们都抱有同样的宽容心。他们不会因自己的一些弱点而陷入苦恼中。

喜欢自己是否跟喜欢别人同样重要呢?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心理学家亚瑟教授指出:“教育应该帮助孩子和成年人了解自己,并培养出自我接纳的健康心理。”

只要你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医院里的病床上有半数以上的患者都是在情绪和精神方面出现了问题。据了解,这些患者都是无法和自己相处的人。

在这里,我并不打算深究导致这种情况的各种因素。我只是觉得,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我们往往过于注重对物质满足和社会名望的追求,并以此作为衡量他人价值的标准,从而导致许多人出现了精神上的疾病和障碍。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伯·怀特博士在《进步的生命:性格自然成长的研究》一书中,提到一种极为流行的观念:“任何人都必须调整自己,以适应万变的环境。”怀特博士继续指出,这种观念误导人们相信有这样一种理想状态的人:他们能够很好地调整自己去适应压抑的生活模式,去应对乏味的社会规则,去承受苛刻的外界限制,或屈从于社会角色所带来的种种压力。但是,这种局面反而会使人迷失方向,失去帮助成长或者改造创新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为了适应外界压力而丧失了自身的创造力和发展的潜力。

我非常赞同怀特博士的观点。我们中的确很少有人会鼓足勇气独树一帜,或清楚地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我们的行为通常受到社会和经济群体的支配,如衣食住行和思考方式,通常都与左邻右舍相差无几。假如我们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时,就会变得神经过敏、心情不佳,并感到失落和迷茫,甚至不再自爱。

几年前,我的一个女学员就曾碰到过这种情形。她的先生是位成功的律师,他们的社交圈以先生的朋友为主,都是类型相似的人——以社会地位和成就来衡量人生价值的所谓的上流人士。这位太太看上去文雅、谦逊,但她在这种生活圈子中却总是感到卑微和压抑。圈子里的人不懂得欣赏她的优良品行,这让她变得越来越自卑。

其实,这位太太的问题不在于不能适应环境,而是不能适应自己。她应该愉快地接受真实的自己,将“变成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人”这种观念抛在脑后。她应该明白:每个人都具有自身的价值,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性格行事,而不是照搬别人的。她重塑自我的第一步,就是不再以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而必须树立起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念,然后以此作为生活的依据。只有懂得了这些,她才会对自己充满信心。

几年前的一个晚上,我刚讲完课,一位女学员就跑来找我,抱怨自己的演讲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她说:“我一登上讲台,就立即意识到自己表情不自然,并感到胆怯。别的学员在演讲时,看起来都那般的沉着自信,而我一想到自己的缺点就失去了讲下去的勇气。”

听了她的抱怨,我轻描淡写地说:“不要总是想着自己的缺点,并非你的缺点让你发挥失常,而是你没有发挥出你的优点。”

的确,导致一次演讲或一件艺术品失败的因素,往往不是其本身存在的缺点。莎士比亚的戏剧里面存在很多历史和地理错误,狄更斯的小说中存在很多煽情的段落。但是谁又会在乎这种缺点呢?这些作品一直闪耀着不朽的光芒,因为它们的优点完全掩盖了缺点,以至缺点显得微不足道。

我们结交朋友也是如此,是他们的优点吸引了我们,而对于他们的缺点,我们通常是一笑置之。

若想不断进步并突破自我,我们应该将自己的长处全部发挥出来,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对于错误和缺点,我们应该及时进行改正和弥补,并迅速忘掉它们。我们应该摒弃负罪感和自卑感,因为一旦我们陷入其中,就不可能喜欢自己了。一旦我们遇到了这种情境,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过去埋葬,然后重新开始。

为了学会喜欢自己,我们必须培养包容自己缺点的肚量。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降低标准,变得懒惰、糊涂或丧失斗志。我们很清楚,没有人能永远做到最好,期待别人完美是不公平的,期待自己完美则更加愚蠢。

几年前,我在一次聚会中认识了一位女士,她是位地地道道的完美主义者。她做任何一件事,都力求尽善尽美,因此凡事都亲力亲为,不肯托付给他人。她连一份简单的报告都要斟酌几个小时。她家里从来不欢迎突然造访的客人。她举办宴会时会事前计划得无可挑剔。这位女士若此煞费苦心,也确实达到了一种近乎冷酷而机械的完美,但她很少感到快乐、自在或温情。这样完美,实在是惹人生厌。

其实,不断要求自己保持完美是一种残酷的自我主义。虽然完美主义者一样会遭遇失败,但他们无法容忍自己只做到跟别人同等的程度,而是要求自己超越别人,像明星一样光芒四射、万众瞩目。这样的人通常不会把注意力放在自我发挥,将事情做好上,而是时刻想着如何胜过别人,使自己处于傲视别人的位置上。

千万别对自己如此苛刻,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自我放松,或是自嘲一番,这样我们会更喜欢自己。

如果我们连自己都接受不了,又怎能奢望别人会喜欢与我们在一起呢?哈瑞·福斯狄克说:“有些人就像‘被风吹拂的池水’,风不停,就无法反映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

喜欢、尊重和欣赏我们自己,不但能让我们的个性变得健康成熟,而且能提高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盲目顺从别人,就是对自己的轻视

如果我们想做真正的自己,就不应该陷入顺从的泥沼中,不需要将个性消弭在群体中,更不能盲目地接受别人的思想。

爱默生说:“做真正的自己,就必须做个不服从主义者。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保全自己心灵的完整外,没有什么事情是神圣的……我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放弃了自己的立场,而用别人的视角看待问题。”

爱默生的话显然有一些偏激了,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可以用别人的视角看待问题,但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行事。”

如果问做真正的自己有什么好处,那么这种好处就在于我们可以挖掘自己的信念,同时会拥有根据这种信念行事的勇气。

年轻人总是担心自己与众不同,担心自己的穿着、言行或思想不被他所属的群体赞同和接纳。中年父母们总是受到这些问题的困扰,他们的子女经常用“别人可以”来质疑父母,从而要求自己也可以如此,比如别人的母亲允许抹口红、谈恋爱,别人的家长允许子女在深夜才回家。

孩子们乐于活在自己的群体中,并谨慎遵守着圈子里的共同规则和方式,因为他们需要这个圈子的认同和接纳。这个圈子的标准一旦与父母的标准相悖,就会成为子女青春期的最大障碍,这对父母和子女来说都是个心烦的事情。

当我们处于成长的过程中,又毫无经验可循,往往会很明智地遵循社会的既定规则。而当我们的信念和标准能够产生经验和信心的时候,只有傻瓜才会在不明白叛逆的原因和对象之前就开始叛逆。

我们终有一天会变得成熟,从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例如,我们知道诚信是最好的交往原则,因为大人在我们小的时候就如此教导过,而我们的观察或经验也验证了这一点。幸运的是,大多数人都遵守着那些重要的社会原则和人性原则,否则我们将会一直生活在没有秩序的混乱状态中。

当然,即便是社会的基本原则,也会受到挑战,而那些不盲从于一般思想的人会成为推进文明向前的动力。在一些激进分子主张废除奴隶制之前,奴隶制度已经正当地盘踞了几个世纪,且从没人提出过异议。

不盲从于别人的思想并不是一件爽快的事情,所以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都亦步亦趋地跟在大众后面,一旦自己的行为偏离了轨道,就马上诚惶诚恐地接受大众的指引和保护,以此获得安全感。可是,这样的安全感是自欺欺人的,那些因偏离轨道而诚惶诚恐的人反而最容易受到伤害。

一味地顺从只会让人变成“奴隶”,唯有敢于接受生活的挑战,投入到奋斗的洪流中,敢于质疑任何权威,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著名的战地记者莫瑞说:“世间男女都无法通过拥有隐忍的美德——调整、适应、防范、知足等获得平等、诚实的真正面貌,他们唯有通过负荷和承担才能达到卓越。完美的人都曾像我们的祖先一样,在困难中不断成长。”

如果我们真正成熟了,就无须因担惊受怕而顺从,也无须为了虚假的安全感而隐藏我们的个性,更无须盲目地接受别人的思想。

能够调度自己的人生并具有使命感的人,不需要别人的告诫也会在必要时挺身而出,从容地解决那些危险与障碍。这是因为,他的内心有一股强大的动力鼓舞他全力以赴,一往直前。

然而,还有另一类人经常在群体压力下被迫顺从,因为他们认为既然大多数人都不赞同自己,那一定是自己出了错。于是,他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信念。当反对的人足够多时,他们就会怀疑自己的主张甚至失去自信。

也有一类人认为不顺从与怪诞或肤浅的“与众不同”是同义词。男人留长发、女人抽烟、刺青等行为,并不代表自由独立,只能说明他们喜欢出风头,还不够成熟。而成熟的人能帮助自己树立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他们会感到自己有义务为自己、为人类、为社会竭尽全力地做贡献。

我永远敬佩爱默生在这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他一直坚持反奴隶制度的许多重大运动,但他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认为这些工作能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在这种崇高思想的指引下,他奋不顾身地为废除奴隶制度而战斗。他的立场源于自己的强大信念,宁愿为此牺牲一切。

可以说,坚持一个不被赞同的目标或与大众唱反调,都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一个能够不盲从于大众思想、身处危机仍能坚守信念的人,才是最勇敢的人。

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社交派对,大家就某家报纸上的争议问题进行讨论。几乎所有人的看法都相同,只有一个人很有礼貌地避而不谈,最后大家问那个人,他微笑着说:“我原本希望你们不要问我,因为我的看法跟大家不一样,而这又是社交场合。不过,既然大家想一探究竟,我就说说我的看法吧。”随后他就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而大家自然群起而攻之;但他并不退让,即使没有支持者,也依然坚持己见。最后,大家都没有说服他,但是对他尊敬有加;因为他在完全可以随声附和的情况下,守住了自己的信念。

教育家巴伯曾说过:“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我们的子女正在发展他们外在的人格特性,以符合国家理想中的完美人格,例如群居性强、受欢迎、善于适应群体等。退缩的孩子随时随处受到排挤和怀疑,但是退缩只是因为感情上不适应,孩子们都应该参与想玩儿的游戏并且当头领,都应该得到别人的喜爱。”

他还强调说:“在我们的教育制度下,如果我们真心希望教育出最快乐和最具潜能的公民,就必须为那些有独立思考能力、喜欢读书超越喜欢打棒球、喜欢音乐超过喜欢足球的孩子提供一个容身之所,容忍这类孩子与众不同,而且不对他们冷眼相看。”

毫无疑问,“做真正的自己”已经成为现代人最难实现的一个目标。在这个教育一体化的社会中,真正了解自己是比较困难的,而“做真正的自己”则更是难上加难。我们总是习惯划分人群,比如“他是无政府主义者”、“他是自由派人士”、“她是白领佳丽”、“他是持不同政见的人”。我们为自己和他人贴标签的过程,就像是在玩儿警察抓小偷的游戏。

普林斯顿大学校长杜斯说:“人类只能在自己的内心才能找到一些问题的答案,比如他为什么来到这世界,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使命,以及他将何去何从。”

不要在顺从中迷失自己,就如爱默生所说,个人心灵的完好是最为神圣的。

内在美才能绽放最大的魅力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生活中,那些俊男靓女总会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不可否认,外在美确实能给人带来一定的优势。但与此同时,也有人觉得这太片面,美丽的条件绝不仅仅是外在美,内在美的焕发也能突显人的气质和魅力。

安吉丽娜是一位美国选美小姐,她就是依靠内在美赢得众人喜欢的。

安吉丽娜出生在一个小镇上,像大多数青春期少女一样,她在上中学的时候总是一副生涩而害羞的样子,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过太多的想象。那个时候的她,总把自己想象成一只丑小鸭,从不敢奢望成为什么选美皇后。事实上,安吉丽娜自己根本没有注意到,她身上有着一些远比外在的美丽更要紧的特质——清新的气质,稳健的风度。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她就像是一块没有被打磨过的璞玉,稍稍地加工一下,肯定会夺人眼目。

亲朋好友都鼓励她,让她去展示一下自己的美丽。得到了这样的支持和鼓舞,安吉丽娜决定要试一试。她去练健身,学习礼仪仪态,然后报名参加了一场选美比赛。虽然第一次参赛她并没有进入决赛,但她并不灰心,接着又参加了好几场比赛,直到参加过16场选美比赛之后,她最终成为了一名美国小姐。再后来,她依靠着自己那份散发着光芒的内在美和勤勤恳恳的做事态度,成功地步入了演艺圈,并成为一名出色的艺人,有了自己的节目。

我想,安吉丽娜的经历,无论对女士还是男士来说,都算得上是一个好故事。很简单,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潜藏着一份芬芳的内在美,重要的是你如何去发现、去挖掘,然后用合适的方式将其表现出来。也许,你不一定会成为一位世界名模,但你可以凭借内在美成为人生的赢家。

每个人所透露出来的气质是由内而外的,他们的内心往往充满了快乐。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成功,才能散发出无限的魅力。相反的,如果一个人缺乏内在美,就算他的外表长得无可挑剔,也只能充当小丑的角色。

有一家商务礼仪培训班,专门帮助女人培养自己得体的行为和优雅的气质。

这天,一位身材高挑、面容姣好的女士闯进这家培训班的办公室,对办公室主任科尔抱怨说:“科尔先生,我急需您的帮助!是这样的,从去年大学毕业到现在,我一直应聘文秘工作。可奇怪的是,这些公司不是直接拒绝了我,就是在试用期间辞退了我。我简直不知道自己有哪里做得不好,是我长得不够漂亮吗?您知道,文秘小姐大多很漂亮的。我真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说话的过程中,科尔暗中观察到这位女士眼神游离,与人对话时不是表情很夸张,就是手舞足蹈。她的身子一直歪靠在椅子里,不时弄弄头发、摸摸耳朵。更让科尔哭笑不得的是,她说到一半,竟突然做出挖耳朵的动作来。

科尔说:“您不是长得不够漂亮,相反您的眼睛很美丽,身材也修长苗条,做模特都不成问题。可是,恕我直言,您刚才说话时做的那些小动作,暴露出您缺乏内在的涵养。”

听科尔这么一说,这位女士“刷”一下脸色通红,慢慢低下头不敢再看科尔,久久没说话。

过了几个月,这位女士又一次来到科尔先生办公室,这次她是来专程感谢科尔的。眼前的她简直就像换了一个人,不仅举止优雅,而且谈吐还很幽默。原来,从那次找过科尔先生后,她就去报了一个礼仪和形体培训班,让自己修炼成具有内涵的人。如今她已是一家知名外企公司的总经理秘书,月收入也相当可观。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内在美的人呢?

首先,学会充分发掘自己,即看到自身的优点与长处。相信大家都懂得一个道理: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但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一个长相平凡的人也许不够俊朗、不够妩媚,但是他可能心思聪慧,拥有善良与体贴的美好品质,而这些正是获得人们赞扬与喜爱的最重要的因素。

其次,懂得展示自己,把自己美好的一面呈现在别人面前。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完美的天使,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她呼唤出来,带到我们的生活中。如果你的内心温柔敏感,那就在人们面前呈现你的温柔敏感,让大家去理解它、欣赏它;如果你的内心热情豪爽,就不要用羞怯的框子去束缚自己,压抑了那个本来自由奔放的你。只有将自身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在人们面前,才会显现出最美丽的阳光,才会散发出最迷人的气质。

如果以上这些还是不能够帮助你找到自信,不要沮丧,下面我介绍的这些方法,或许可以给你带来一些帮助。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躲避别人的眼神常常会让人觉得不安全,传递给对方一种不好的信息。它意味着:我有罪恶感;我做了或想了不想让你知道的事情,我怕一接触你的眼神就会被你看穿。练习正视他人,这等于是在告诉他:我很诚实,而且光明正大;我相信我告诉你的话都是真的,我不心虚。要想让你的眼睛为你工作,就要有意识地练习专注地看着别人。这不但能给你信心,而且能为你赢得别人的信任。

一般情况下,松散慵懒的姿态只会给人传递出一种工作上、生活上或是情绪上的不愉快。心理学家告诉我们,通过改变走路的姿势和速度,可以改变心理状态。往往,那些走路速度比一般人稍快一些的人,常常也是拥有超凡信心的。

在日常生活中,当你参加各种聚会或是讲座活动时,会发现后面的座位总是先被坐满。事实上,那都是一些缺乏自信的人。你不要再那么做了,要争取往前排坐,那样能够帮助你建立自信。相信我,你不妨把它作为一个准则试试看。当然,坐在前面会比较显眼,但是要记住,有关成功的一切都是显眼的。

我们常常在一些讨论会上看到,有很多有才华的人却无法发挥他们的长处,参与到人们的交流中去。其实,并不是他们不想发言,而是他们缺乏自信。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尽可能多地在公众场合发言,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你的信心。如果尽量发言就会增加信心,不管是积极的建设性意见还是批评,都要大胆地说出来。不要担心你的话是否会遭受别人的嘲笑,因为总有人同意你的见解。

朋友们,当你们在生活中不断地重复这些做法,加强挖掘内在美的意识,那么久而久之,你就会成为与众不同且独具魅力的人。

同类推荐
  • 意志力:受益一生的潜能开发工具书

    意志力:受益一生的潜能开发工具书

    你还在因为自己与成功无缘而愤愤不平吗?你还在为自己的平庸和麻木而苦恼不已吗?成功学大师弗兰克·詹宁·哈德克的这部著作将为你揭秘成功与幸福所需的一切。本书完全抛弃了那些晦涩枯燥的说教,而是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论述意志力与成功的关系,致力于将最实用、最有效、最直接的成功训练方法带给广大的读者。《意志力:受益一生的潜能开发工具书》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其清晰具体的操作流程、实际睿智的训练方法、醍醐灌顶的心灵激励是同类图书中难得一见的。
  • 禅与清心工作技艺

    禅与清心工作技艺

    好好工作,好好生活。不论我们的工作是什么,都应该尽心尽力把眼前的一份做好。不论大家过的是什么样的人生,我都鼓励你们把它当作你们的每日修行。《禅与清心工作技艺》是世界著名的庭园设计师、寺院主持、大学教授、畅销书作家枡野俊明得心善意运用禅的思维和方法(即极简思维和方法)梳理了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麻烦,指出了解决问题办法,帮助大家斩断迷思、立除烦恼。不单单是工作技艺提升,更是为了自我完善,愿你成为一个内在和外在都优雅的人。愿我们大家能有智慧的心,清心工作、轻松工作、快乐向前。工作本身就应该使人幸福,不是吗?
  • 习惯的力量:别让坏习惯阻碍了你前进的步伐

    习惯的力量:别让坏习惯阻碍了你前进的步伐

    亚里士多德说:“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有时候,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可能改变人的一生。作者将习惯看作人性的一面镜子,通过对习惯的剖析,发掘其重要意义,然后以培养好习惯,摒弃坏习惯为主线,引导读者走出习惯的误区,从而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
  • 做一个自信的人

    做一个自信的人

    要记住,至关重要的不是别人是否相信你,而是你要相信你自己。一个人最大的障碍就是怀疑自己能否成功。坚定信心,未来就会有无限的可能性;一旦怀疑犹豫,成功的可能性就变成了零。从今往后,你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让“我能”“我愿”“我可以”成为你一生不变的准则。
  • 难以释怀的思念

    难以释怀的思念

    生命需要希望,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我们就一定能够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在人生的花季,每个人都有着花样年华,花样梦想,花样求索。所有的人都不可避免地会走弯路,那是人生的历练。只有在人生的弯路上,我们才有机会放慢速度,慢慢品味生命的奇异和自然的瑰丽。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长见识的黄金时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总是要碰到人生中必须懂得的道理。我们要学习的除了知识之外,还应该包括对心灵的构筑;心灵的构筑就得一个点滴、一个细节地用心打造,每个点滴和每个细节,都有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领悟。本书中的心灵感悟,正是青少年迫切需要解读的。
热门推荐
  • 蛊逆天下

    蛊逆天下

    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唯武者独尊,在数量众多的武者之上还存在着一类人。他们通过炼制各种神奇的蛊虫,增强武者修为,战力。其大成者甚至能将武者的实力推高十倍,这简直骇人听闻……这一类人,被天下武者尊称为蛊师。林远,一个偏远小城的平凡少年,却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通天魔头蛊天君的灵魂附体。一少年一魔头,两人究竟会在武者路上达到何等境界?
  • 逆袭祖宗十八代

    逆袭祖宗十八代

    已上架,求首订~我的十八代祖宗跟我抢“女神”?我替我十八代祖宗“泡”公主?古代不务正业贵公子一朝变职场菜鸟,冲冠一怒为红颜,连带升职加薪!现代办公室老罐头转眼成官场新丁,夫妻组团打配合,玩转平步青云!这个魂穿不正经!所谓地表最强逆袭,要从祖宗十八代开始!朝代架空,人物杜撰,故事虚构,没有原型!放心大胆入坑,结局已经想好了!跪求小可爱们点击收藏评论三连!笔芯~ps:古今互穿,你要的古言、现言、职场、官场、宅斗、宫斗、权谋……逆袭祖宗十八代里统统都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诸界真实降临

    诸界真实降临

    人造人十七号,龙珠世界一名非标准反派,缔造者给予了他恐怖的战斗能力却无法改变那纯净的灵魂。当一个充满诡谲的选择出现在十七号的面前,他的选择是......这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热血青年在诸界旅行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超神之冰神

    超神之冰神

    当一个叫龙啸天的人,来到超神学院,他会干什么?又会发生什么让我们试目以待!!!!!欢迎来到超神之冰神聊天群543952129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使五公主杠上恶魔五殿下

    天使五公主杠上恶魔五殿下

    她们,天使的面孔,恶魔般的身材,纯正的幻雪家族继承人,天籁之音,好巧不巧的进入了学院——落云学院,什么!你没有骗我吧,王子殿下来了。当冷血无情的她们,遇上冷若冰山的他们,又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呢?拭目以待吧!
  • 极品灵异王爷

    极品灵异王爷

    古往今来,闻方术者千万,而得见者无一。是子虚乌有,还是仙踪难觅?世间万物皆有生灭,万物世间又怎能得长生之秘?是人类痴心妄想,还是逻辑陷入了死局?开源生之门,与吾共解谜题。
  • 狱中塔

    狱中塔

    回头即是牢。头顶通天狱。既然逃不出去,那就给你捅个底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