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341700000006

第6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德经》

译文:

道是阴阳两者相互中和,其作用无穷无尽,其渊深、渊博好像万物的宗主。它锋芒不外露,解除纷扰,在光明之处便与光融合,在尘垢之处便与尘垢同一。其深远幽暗好像无处不在。我不知它是从何而来,在象帝之前便已存在。

古往今来解读《道德经》的版本很多,但大家公认的经典本有两本:一本是河上公的本子。河上公的本子的特点就是每一章上面都有标题,八十一章上面都有标题;另外一个就是我讲课用的王弼的本子,王弼的本子是没有标题的,所以这一章在王弼的本子里边就是这样的。“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这个渊兮啊,大家可以把它逗开,这又变成一个诗了,渊,渊博啊,似万物之宗,下边这几个又是一个三个字一组的这样的排比句,非常漂亮,“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前边讲的是渊兮,万物之宗,这讲的是湛兮,似若存。湛蓝嘛,这深厚渊湛,这意思都差不多。“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这一章讲的道理太深刻了。你看老子自己都感叹,道这个东西太深远了,太渊博了。

这一章在讲什么东西呢?这一章的理解的核心在哪?就在这个“冲”字。大家注意冲的写法。我们现代人是用现代的语言来解释它的含义,有时候就会出问题。冲是一个组合字,大家把它两点放平,这个冲就得到了正确的理解,冲就是二中。二是什么?这两点是什么?就是阴和阳。道是什么?一阴一阳之为道。冲的本义的形象在讲什么?两股水。这个水冲到那个里边,两个水就掺到一块了。这是讲它是两种力量的作用,一个是讲它是一个动态的。所以现在我们来理解这个冲字,然后这一章就变得容易理解了。道冲,道就是阴阳两者的相互中和,二中,阴和阳的相互中和。大家如果还有疑问,脑子里边对这个问题还没有一种画面感,别着急。如果大家在我讲的这个时间段里能够掌握一种方法,就是以经解经,这本书就会变得非常容易读了。

我拿第四十二章给大家来印证一下,因为第四十二章就讲冲的事情,这一章开头这段大家都熟吧,西安搞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时候,世博会的标志是个三角形,世园小花的标志嘛!现在西安的大巴,世园会那个标志还在。大家知道当年对这个三角形是怎么解释的?就是这段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大家看下边这个字,冲气以为和。你理解冲在这儿就把它一下理解了。道是万事万物的本源,道就像什么?道像太极一样。一,太极,太极生两仪,一生二,两仪。两仪就是阴和阳。阴和阳两者掺和到一块,二生三,大家知道这个三呢应该把它写成参谋的参,参与的参,阴和阳两者参与到一块,两股力量冲到一块了嘛,这个三,其实就是参,阴和阳参与到一块,就产生了万事万物,三生万物,你也可以把它读成参生万物,这一下就好理解了。我们看到的所有的事情,在中国的哲学里边都是阴和阳两种力量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换句话说,万事万物里边都有阴阳两种力量的存在。包括我面前这张桌子,引力和斥力,包括我们世界上的男女,包括天和地,日和月,包括大拇指。动的是阳的部分,不动的是阴的部分,大拇指为阳,其他四指为阴,都是用阴阳来概括的。万事万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两个部分参与到一起,参生万物。所以大家很多人问这三怎么解释,那没法解释。你把这个三是阴阳两者参与到一起,参生万物,阴阳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动态的和谐的世界。

所以这样再反过来说,既然是阴阳两者相互作用产生的万事万物,所以万物负阴而抱阳。万事万物都承载着阴,环抱着阳,都有阴阳两个方面。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个气就是阴阳二气,两者参与到一起,形成这个和谐的世界,所以大家知道这段话任何人的解释都不如《道德经》本身的这段的解释,就是“道冲而用之或不盈”。阴阳两者相互作用,永无休止。太极图大家都看见过。咱们中国文化概括到最高点的时候,文化的哲学概括的最高点就一句话——“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出自《易经·系辞传》,是在《易传》的。《周易》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经,这个经的部分,《易经》是在《道德经》之前的,《易传》则是在《道德经》之后的。《道德经》之后的《易经·系辞传》,就概括出“一阴一阳之谓道”,那个更明确。这个老子讲的叫“万物负阴而抱阳”,其实意思都是一样的。所以咱们中国人在中国的古典的哲学里边文化里边,它一开始强调的就是阴阳两个方面,相互中和相互作用,它不是一个单一的元素,而是两者相互融合。所以咱们中国哲学不太强调实体,而强调关系,阴阳之间的关系,强调它们之间的这关系形成的韵律功能。所以它是在一个关系中来定位的,阴阳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转化。道冲,道就是二中,阴阳两者相互中和相互作用,而用之或不盈,谁要懂得这个道理,你看咱们中国人,包括诸葛亮那个空城计里边都唱。知阴阳,或者我们叫晓阴阳,知晓,懂得阴阳,这阴阳可不是阴阳先生。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葬礼,有人问,你不是研究《易经》吗,你也给来算一卦。我说,这个我不懂,阴阳先生和我们现在中国人强调的阴阳,它是在讲生死之间的事情,这个不一样。所以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非常有智慧。他把万事万物都分成两个方面,然后这两个方面快速地对应,形成一种处理,到底是进还是退?到底是攻还是守?它都是在二分法的方式里边,一分为二分法里边,迅速得出结论,而用之或不盈,不盈,就是无边无际,奥妙无穷。或就是则的意思,就这个道理,谁要懂得运用的时候,那道理深了去了。这个道理奥妙无穷,掌握这个道理,在各个方面的用之无穷无尽。你看中国画,包括书法,包括围棋。你看黑和白之间,这都是在讲阴阳的这个道理。所以宗白华先生写那个《美学散步》的时候,宗白华先生他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就像什么?就像水的起和落,就像鸟的两个翅膀。所以中国的艺术,他讲这种运动有水之推波,如鸟之两翼,这样它才能够飞翔起来。非常有趣的事情,“用之或不盈”,这个道理确实是深刻、深奥、有智慧,用起来可以在各方面里边都体现出来。所以我们经常讲阴阳向背,经常讲孤阴不生、孤阳不长。

这个世界只剩下男人,或者只剩下女人,那这个世界是什么?这两者恰恰是这样相辅相成的,相互综合。我再把这个事给大家往远了说一下,我老觉得这个事情没有说到位。我们中国人为什么叫中国人?大家有没有琢磨过这个事情?有一个解释,说中国人一直认为自己是处在宇宙的中间、中心,处在天地的中心。到了后来认为自己处在地球的中心,我们中国人是开化的,文明的,我们的周边是不开化的,不文明的。所以我们听到过这样一个说法,叫南蛮,北狄,东夷,西羌。我们在中间,南边,蛮。大家看蛮字底下是个什么旁啊?虫。北狄,狄是什么偏旁呢?犬右。西羌,羌上面是个羊字头。你看这三个很明确,都属于动物世界,我们是文明的,东夷,视之不见曰夷,这个也是出自《道德经》的,小得看不见了,所以我们叫东夷小日本,我们觉得周边我们是人,周边要么是动物世界,要么是鬼,小日本鬼子、洋鬼子,我们中国人自居老大帝国。这个解释非常不好,你这个解释要说我们叫中国人,人家一听说中国人太自高自大了,人家听了当然不高兴。最有文化,最有哲学的解释在哪呢?就在这个中字。我们中国人习惯于用阴阳相互中和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认识问题,理解问题。

不是从单一的方面,我们习惯认为阴阳两者,事物的对立两面相互融合。相互作用,从思维方式来解释,有的也把我们这种方式叫做中庸。中庸就是以中为庸吗?庸不是平庸的意思,是用的意思,以中为用。我们中国人讲究的是“以中为用”,而这个中就是阴阳两者的两种对立方面的相互融合,讲究共存,同舟共济,讲究双赢!这是我们非常杰出的思维方式,而且我认为这种思维方式跟中之间有一个什么样的古老的联系呢?大家注意中的写法,中本意就是旗杆。我认为,咱们中国人的这种“以中为用”的思维方式,它就应该是我们文化中飘扬的最高的一面旗帜。思维方式,这个东西太不得了了,思路决定出路。我老觉得世界上如果都学中国的文化,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它能让人避免很多那种一定是把对方打败了,消灭了干掉了,这才叫胜利的这样一种狭隘的理解。相互融合,相互中和、共赢、共济,我认为这种思维方式应该是我们文化中飘扬得最高的一面旗帜,这就是和中的古老的联系。这个中字,本义在我们文化中大家可能现在都不大注意这个字的象形的意义,它本意就是旗杆,这个字是怎么来的?你看我们的原始先民,每一个部落,每一个族,比如我们叫华夏族,每一个族它都有族徽,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图腾。

族徽当然要绣成标志了,弄成旗的样子。旗插在什么地方就插在旗杆上。旗杆插在什么地方呢?未必是他们住的地方的中间。一般情况下是插在中间了,比较显明。不管是什么地方,大家都认为插的这个地方是恰到好处的,大家注意中字在我们文化里边直到现在,还有这样的一个认为即恰到好处。中国文化的代表中原文化,河南人你看到现在还在用这个字,没有问题吧?这事中不中?中。你看,恰到好处。咱们原来跆拳道有个女冠军叫陈中,河南焦作人。她母亲生她之前问她父亲,给你生个女儿中不中?中。你看起名就叫陈中。大家也许会觉得我这是在这个地方演绎了,有什么证据呢?你证明中是旗杆,其实我跟大家讲,世事洞明皆学问。你不要说别的地方,我们生活之中大家只要注意,都能发现,到现在中国人有意无意地还是把这个中作为一个旗杆的标志与代表。打过麻将吧,没打过也看过。美国许多小学生从小学打麻将,认汉字认得特别快。麻将是谁发明的?渔民。我到宁波,人家还专门建了一个博物馆,陈姓的渔民,讲麻将的产生的历程。渔民大家知道,中国的所有的以前那种游戏的东西,包括像棋呀牌呀这种东西,这每一个游戏的发明都是跟天地呀关联非常密切,当然一部分也是跟人们的生活经历实践经历密切相关。

渔民出海捕鱼,鱼怎么论呢?一条两条九条。用什么装啊?一桶两桶九桶。卖多少钱呢?一万两万九万。渔民出海捕鱼最关心的是什么东西、什么事情呢?风向,东西南北风。就剩下三张牌了。大家注意这三张牌。白板就是船帆,红中就是桅杆,目的只有一个——发财,你看就这么简单。所以大家注意,你看很多地方,打牌的时候,像东北那种打牌,把别的所有牌去掉了,红中他不去掉,大旗不倒,它这个说法就是这样。

所以我觉得我们中国人这个是从思维方式来给它定位,最有文化最有哲理,你可以有别的解释,但我觉得那些解释都不好。所以现在我们来看,道这个东西,你虽然没有办法完整地把握它,但是会把它可以往下分。道冲,道,阴阳两者相互中和了解这种思维的角度方式,而用之或不盈,无穷无尽。因为中国人哪个各方面里边包括各个领域都是用这种方式来理解问题,思考问题。渊兮似万物之宗,就道这个东西太渊深太渊博了,像什么?就像万物的开始,就像万物的核心。大家知道我们现在也讲宗派,你到底推崇哪一派?核心、开端、万物之宗。所以老子在这个地方强调,这个道,它作为万事万物的本源,因为道像太极一样产生阴阳,它是万事万物的本源。然后用起来的时候道理又这么样地丰富深刻。你要把它弄散了就不好理解了,你得把它最后归到一个高的程度上概括,比如我们概括为一阴一阳之谓道,你看这不就是一个高度的概括,收拢于一,了解这一点,就说老子解决问题了,为什么和其他人不一样?其他人就说你不要给我讲这个道理,你告诉我们怎么解决,可是你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下次遇到事你还不知道怎么办?所以要学会从个别到普遍概括出一个普遍的道理,了解这个普遍道理,下次再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你就知道怎么去做,怎么去处理了。

所以下边就是老子处理问题的方式。大家看这十二个字,既然道是阴阳,两者相互综合,不是只突出一点,所以叫挫其锐。阳,讲突出,阴,讲收敛,这两者相互融合。所以有的人老是喜欢锋芒外露,但不可持久,所以我们拿这个挫其锐。你看第九章,这不是也讲的这个道理吗?就是讲为什么要“挫其锐”——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我们小学时候削铅笔,把铅笔尖要削到极端的尖,结果一削就断,一削就断了,最后剩下铅笔头了。现在大家可能体会不到,现在很多都是那种自动的那种高级,像我们那时候都是削铅笔,最后削得就剩下铅笔头,越尖越容易折断。你把锥子尖挫得非常锋利,一碰就断了。古人举的例子很有意思,他说你看这毛笔,毛笔不是尖的吗?写字写写就秃了,你看砚台,用多少年都没事,宋代的砚台到现在有的还能够保存呢。一个人老喜欢锋芒外露,我就这样又怎么样?不可长保。就提醒你这个道理。你不能只突出一点,讲究阴阳两者的相互中和,以中为用,这是把思维方式讲清楚了,大道理讲清楚了,然后他说针对这些问题,你知道怎么去对待,应该挫其锐,解其纷。很多的纠纷是认为对问题的认知不清楚,不知道。大家看一下第七十一章,这一章更像诗吧,比现在相声演员说那绕口令要好多了。“知不知,上”,我知道自己不知道,我这人很谦逊,我知道自己不知道,我不装我知道。“不知知,病”,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就出现问题了,很多人就不知道,有的人是装,有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你知道自己这个,这是我的一个缺点,这病可以解释为缺点,所以这缺点一定会被改正,有的人老是这样固执坚持。那你永远改正不了。大家都指出你缺点,你坚决不承认,那你没有改正的这种可能。“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为什么没有这个缺点也是这样以其病病,有智慧的人就知道自己的缺点在什么地方。你看我们就说第四章的道理太深奥了,得给大家多说一会,就是这样,你把这个思维方式知道了,其实任何事情你不要只站在一面看,你要懂得换位思考,不能只站在阳或者阴的角度看。你看这个世界都有日月都有白天黑夜,这两者之间你只懂得站在一个地方,绝对的光明中,和在绝对的黑暗中是一样的,如果这个世界永远都是白天,那大家太痛苦了,它是这两个方面综合,所以我们看事情也是一样,不仅懂得站在自己这一面,还要懂得站在另外一面看,这样才能够对事物的纷扰、纠结,有正确的解决方式。所以老子讲这人对事物认识清楚了,你才能够解其纷,你也懂得应该挫其锐,也能懂得解其纷。

下边我们放到一块解释什么叫“和光同尘”。和光同尘是什么意思?用大家最熟悉的话解释,就叫同流而不合污。有的人老是标新立异,有的人老喜欢强调跟大家的不一样,老喜欢说这是我的个性。其实这个在跟大家相处的时候就出问题了,真正有智慧的人的内心保持自己的原则,外面跟大家打成一片。你看那镜子,它不可能永远亮,上面蒙上尘埃,所以这尘是讲这个镜子,你到用的时候把它一擦就行了嘛!所以和光同尘是讲我们经常讲的一个词,叫外圆而内方。就是这样,其实这个很难做到。这真得是历练了以后,真正明了了之后,很多事情才能够清楚。所以能不能够接受委屈是一个人成熟不成熟的非常重要的标志。你不肯和光同尘,你老觉得这个东西违背了自己,哪怕不是原则的东西,哪怕别人只有一句话,就蹦起来了,你不要这样这样的,你不要羞辱我。这时间长了也就没有朋友了,时间长了也就没办法跟大家团结了,所以老子讲的和光同尘,就说我们知道阴阳两者相互作用,认为任何一件事情里边的出现,包括你忍受一次委屈,扩大了自己的格局,包括对别人的一种接纳,对你不喜欢的人的这样一种接纳,这其实都是一种我们不断地成熟和进步的标志。

你当然也可以说我为什么要这样子,我不肯受这委屈,那可以,你就按照你的方式来生活,可是你没办法达到对人生的更多的这种领悟,更多的一种体会。所以这十二个字讲到,不仅在这一章里边在讲,在其他章里边也是这几个字都没有变。来看第五十六章,单这章为例,是想给大家讲这样一句话,《道德经》里很多话重复出现,不是排版排错了,而是强调。因为在给不同人讲的时候,他要把自己的思想重复,强调,这就是他认为智慧很高的,经常要给大家去强调的部分。用现在的话讲叫什么?叫“重要的问题说三遍”是吧?你看我前面讲“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在《道德经》里边就出现过多次。关于“挫其锐,解其纷”,老子告诉我们,先在认识上解决这个问题才是真正的解决。有一篇文章叫《固执》,其实是认知的低层次,认知水平低,才会导致固执。认知水平高了,老纠结的事也就迎刃而解了。

“解其纷”。我们遇到的很多的问题,其实在认识上解决了,就会像那种智者一样,真正有智慧的人一样,淡然一笑。很多问题你能够洞察洞明,有洞见。所以我们说在第四章里边,我觉得这一章好处基本上是两首诗。前面这个,渊兮湛兮,还有这十二个字,这个讲完了,就说你看啊,就告诉大家有了这样一种认知的水平的时候,那你就会觉得道确实在我们身边到处都存在。你看中国人养花有花道,喝茶有茶道,练武有武道,什么事情最后都是在技艺的层面上升到道的层面。这不是看不见,但是若存吗?看不见,但是它好像到处都存在。湛兮似若存。大家往第六章看,是不是也有这个词?“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若存就是你看不见,但它好像到处都存在,就像风一样,大象无形,就像风一样虽然没有形状,但是无处不在。你感觉到一扇风就来了,你说这个东西好奇怪。这都深远,我们说渊博广大。湛,深远。空间和时间告诉大家道是无处不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个世界就是由阴阳所构成的。所以任何一件事情我们不站在一面来看,要站在正反两个方面来看,在看到两者结合和运动的过程来看,这不是已经是现代哲学的研究的最高的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了嘛。你研究这个规律以后,然后你用这个东西这种认识的方法来看问题,所以我觉得很多人解读《道德经》,它没有哲学的根底,你怎么解读?

他前面给你这个东西,要是只是解释问题,就这些话就够了,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尘、同其光。可是为什么?你得给大家一个理论根据,这就是这本书很多人觉得深刻的原因,他不肯直接把问题解决就算完了。告诉大家这种思维方式以后,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然后就讲它的位置、地位——吾不知谁之子。什么叫吾不知谁之子?它根本不是任何东西的儿子,你不能把它放到儿子的地步,它就是父亲,它就是祖父。吾不知谁之子,你们不都是讲这个世界是由西方人讲的上帝开创的吗?大家注意上帝这个词最早还真不是西方人最早用的,你看在这里有,只是中国人叫象帝,大嘛。它在这个你们认为开创世界那种力量之前,老子这个人很会上踏板,他不讲那么多的话,他是讲你们大家都认为这个世界的开创者是象帝,我告诉你道在象帝之先,所以它不是任何人的儿子。它的地位就是它是万事万物的本源,所以说有些人说读《道德经》的时候,一读的时候就开始大笑,嘲笑他在胡说,最后结果是什么?嘲笑自己的嘲笑,到最后我怎么会笑呢?你看着人家讲这个道理多深刻。先是笑,然后不笑,最后嘲笑自己的原来的笑。确实是这样,所以《道德经》得找明白人解释,因为我觉得没有几十年的哲学根底,对里边很多东西是没有办法准确了解的。哪怕是一章,你理解偏了的话,后边都会出问题。老子这个人思维水平,我就觉得他能把我们习以为常的这个道,最后上升到这样一个层面,从我们走这个道路,从这个道路的产生,从方向道路里边无形的意义概括出来的万事万物的本源,“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第三章第四章,都在强调,因为老子一开始第一章第二章讲完了,还是觉得有点不放心,还在补充,还在添砖加瓦。就这个事情,拿一个具体的例证,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具体的事物,因为这个是大家常做的,然后得出结论,然后告诉大家,我讲这个道,确实是重要的一种思维的智慧。阴阳两者,道冲。了解这个,那我们的思想水平,我们的境界,我们对事情问题的认知,就会有非常明显的提高。阴阳两者的相互综合,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在动态中形成的像我们的太极图,始终你怎么转,它都是那个样子,形成的这样的一种中国人的思维的方式,非常值得称赞。

同类推荐
  •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忙、茫、盲……大多数现代人的真实写照。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办公室里人们忙忙碌碌,工作台前人们废寝忘食。有人忙出了功成名就,有人忙出了事半功倍,有人忙出了迷惘无助,有人在盲目地忙啊忙……人在旅途,最累莫过奔命、最怕莫过于茫然若失、最苦莫过于苦海无边。故而,我们需要学会去调整、去谋划、去经营、去感悟,用从容的心去欣赏人生路上的风景。愿这本忙里偷闲者写给大忙人的佛学感悟,能够帮助每一位现代社会的大忙人,让大家都找到一张让心灵放松的按摩椅,一个让心灵休憩的驿站,一处让心灵休整的港湾。
  • 道家文化常识

    道家文化常识

    本书系统介绍了中国哲学--道家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发展和演变,突出表现了其在中国对思想、文化及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旨在提升大众的文化修养,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 百年佛缘:生活篇

    百年佛缘:生活篇

    星云大师的《百年佛缘》是一部重要的口述历史的著作,全书分为:生活篇、社缘篇、文教篇、僧信篇、道场篇、行佛篇、新春告白、别册、名家看百年佛缘十个部分,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记述了星云大师与社会各界的往来、弘扬佛法和为社会服务的经历,读来非常令人感佩和感慨,展示了台湾几十年来的历史变幻和海峡两岸关系从冰冻到如今的全面交流与交融的全过程,是一部难得的历史巨篇。
  • 贝德士中国基督教史著述选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贝德士中国基督教史著述选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美国宣教士贝德士在南京沦陷,数十万同胞遭到日寇屠戮时,毅然担负起保护难民的工作,不少中国人在他的救援下保全了生命。本书编选自他的书信集、笔记等,是研究中国教会史、近代史的重要文献。
  • 禅宗的基本常识

    禅宗的基本常识

    本书主要介绍了禅宗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禅宗的创建发展,还介绍了许多为禅宗作出贡献的高僧和一些著名的丛林清规的知识以及阐述禅宗文化的各个方面等同时还精选了历代许多富含深刻哲理寓意的禅宗公案。
热门推荐
  • 梦醒枫落

    梦醒枫落

    她本是千年雪狐,却为他身受重伤,化回真身,也失了记忆。他本是天界战神,却为她隐退山林,不顾自己曾获得过的荣誉。一次偶然,他在山中找到失了记忆的她,带了回去。从此,他们便粗茶淡饭,平淡却快乐的生活着。可是,没过几年,他便找过来了。“她本就是我的人。现在,我要带她走。”………“不,我不会跟你走的。”……………
  • 神豪从签到崛起

    神豪从签到崛起

    突然有了做神豪的基础,我应该怎样才能做一个有内涵,又正能量的真正神豪呢?这是一个普通人蜕变成神豪过程,还是一对情侣相处的旅程。(不装逼,不打脸,单女主,叙事文。)
  • 劫个俏新娘

    劫个俏新娘

    苏婉婉被人劫持了,听说还毁了名声,变成世人唾弃的女人,更听说她还有了孩子。苏婉婉挑眉“这话究竟是谁放出去的?”紫竹小声的说到“是姑爷,姑爷他说,什么时候小姐你给他一个名分啊!”“紫竹你这个叛徒,你家小姐什么时候有姑爷了?”紫竹一本正经的望着苏婉婉,正要说什么,突然一声妩媚的声音响了起来“婉婉!”苏婉婉闻声就要逃走,可是还没有走,却被人直接抱在了怀里“婉婉我们什么时候成亲?”“现在!”“立马,立刻!”
  • 警花英子的刑天梦

    警花英子的刑天梦

    为了爱情入警的甘英尽情享受幸福温馨的时候,突然梦见刑天,接着受到千奇百怪的电话骚扰,引起警方使出技侦、网侦、刑侦等各方力量,追查骚扰电话。视频监控中,甘英发现丈夫涉嫌杀人,极度矛盾的心理下删除了视频,事后却又向组织自首,因而受到禁闭处理。解除禁闭后,得知丈夫涉嫌杀人、窃密、盗窃巨额资金等多项重罪,她坚信这一切不是真的。但随着调查的深入,发现丈夫对她说的身世、进公司的原因以及近期的表现都是谎言,丈夫成了一个越滚越大的谜团。本想当警察混日子的甘英面临着难以承受的警察担当、职责、荣誉的考验。在小说紧张的叙事氛围中,情节发展悬疑而严谨,时而紧张,时而曲折,时而惊心动魄,时而忠诚执著。在艰难困苦中,同事的关心呵护和不离不弃,在历练心智、触及警察职业灵魂的同时,点燃了她内心最真挚的情感。一个女警的成长如此撕心裂肺……
  • 九曜斋笔记

    九曜斋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吞灭万古

    吞灭万古

    怀抱绝世妖娆,脚踏诸天万界。这一世,他要揽尽天下权色,方无愧男儿本色!
  • 重生之我为褒姒

    重生之我为褒姒

    陈晨绝情至死,竟成为有名的亡国红颜,是顺从还是挣脱,在历史的轨迹中,她能否重拾爱情,改变那冥冥中的宿命。。
  • TFboys之爱上你不是我的错

    TFboys之爱上你不是我的错

    她为了他,放下了一切,他却告诉她,他已经有喜欢的人了。她一直把他当成哥哥看,可是他却深爱着她。他一直默默保护着她,可换来的还是拒绝。“对不起,易烊千玺,我已经有喜欢的人了。”她是否能跟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他为什么要拒绝他,请看《TFboys之爱上你不是我的错》
  • 吸血鬼之恋:我的血奴,你别跑

    吸血鬼之恋:我的血奴,你别跑

    本小说已弃抱歉各位读者因为我没时间更新,所以要放弃写小说,我知道我这样做很对不起你们,但总之谢谢,可能我以后构思好了后会重新再写一本,希望你们能体谅我,谢谢
  • 系统之武道苍穹

    系统之武道苍穹

    地球小子秦亦凡携逆天“源武系统”降临修仙界,独创武道一脉!在这个黑暗的修仙界中,使武者的威名声名远播,战斗于天下,武道的境界:后天,先天,武魂,武宗...仙道的境界:练气,筑基,金丹,元婴...,本书QQ号:865793401有疑惑或者有问题的可以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