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183800000004

第4章 旅居欧洲 登上文坛

第一节 英伦生活

1923年,经宝广林的引荐,舒舍予结识了在燕京大学任教的英国籍教授易文思(Robert Kenneth Evans,又译作埃文斯或艾温士),并且利用业余时间到该校旁听英语课。不久,身兼基督教伦敦会传教士的易文思,即对舒舍予的勤奋精神、扎实学识以及笃诚性情获得了很深印象,加之他对这位年轻人积极推进基督教传播活动的好感,便在次年,即1924年的上半年,举荐舒舍予,前往英国伦敦大学的东方学院担任教习中文的老师。7月中旬,东方学院的董事会正式任命这位中国的青年人为中文讲师,任期五年。

恋土恋家恋北京的舒舍予,经过了一番思想矛盾,才踏上远航的轮船。他是一个那样热衷于社会服务的青年,总是希望凭着个人努力,给同胞百姓谋利益,这种有意义的生活刚开头,他不大情愿离开祖国只身西去;可是,西方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为什么咱们的东方古国许多年来竟然处处受制于人?国人是不是能从西方学到一些有利于自己的东西?这一系列的问号,又是当时所有有抱负有知识的东方青年想要弄明白的事情。当时,许多有条件的中国青年,已然捷足先行,前往欧洲各国留学。舒舍予一向没有这个机会,而今机会却不期而遇,当然需要特别珍惜。他的心,感受到一种来自遥远未知国度的强烈吸引力。

他不忍再给年近古稀、相依为命的老母亲以“第二次打击”。母亲因老儿子抗婚而遭受的心底创伤还没彻底愈合,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自己横下心肠漂泊异邦,岂不是又要向母亲的伤口上再撒一把盐!尚在反复犹豫间,还是具有旗人女性坚忍性格的母亲先了解了儿子的心思,她毅然鼓励儿子: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吧,别迟疑!一直到舒舍予六年后回归家中,他才听姐姐们说起,自己远在欧洲的时候,老母亲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他,以至于“在她七十大寿的那一天……老太太只喝了两口酒,很早的便睡下。她想念她的幼子,而不便说出来”[100]。母亲,又一次以果断的作为,给了儿子无法忘却的教育。舍予懂得,生命,感情,都得服从于人生大义。

向朋友们告别,也是一件要务。舒舍予爱动感情,把这种感情传递给朋友们,就须包含着力量。在临行前,他向许多挚友赠送了手书条幅,以表珍视友情、彼此砥砺的心迹。现在我们还能看到的,是他在临别前书赠白涤洲的条幅内容,四个大字是“笃信好学”,所附题文,则是“读书达理则心平识远,富贵名利无所乞求。旦夕警策守之终身,便是真君子大英雄”[101]。

这次出国任教,是由基督教伦敦会资助进行的。西行前夕,他与伦敦会驻北京的代表、伦敦东方学院代表、北京萃贞中学校长林·伍德小姐,签订了赴东方学院任教五年的合同。

这一年的夏末,舒舍予由上海乘上“德万哈号”客轮,经新加坡等地,越洋远航几十天,于9月14日,抵达英国泰晤士河上的蒂尔波里码头。

初到英伦,举目无亲,陌生与忐忑是难免的。凭着既不像英语也不像德语、能把英国人说得直眨眼的一口“华英官话”,以及“大家走,我也走”的信条,他又搭上了转向伦敦的火车。乘上火车,他的不安虽然还在,新奇感却占了上风,窗外的异国景致,看不见庄稼,处处是短草,有时看见一两只摇尾食草的牛,让他马上得出了“这不是个农业国”的结论;三十分钟之后,到了伦敦市区的坎街车站,不管他是否感兴趣,“站台上不少接客的男女,接吻的声音与姿势各有不同”[102],则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东西方文化乃至世风的迥异,从这一天开始,将随时随处地叩击他的心扉,引发他的思忖。

一个自幼出身于东方古国特异民族当中,受到过本民族传统深度栽培,并且也为国内中原文化所明确熏陶的中国青年,陡然间进入到新奇而陌生的、光怪陆离的西方社会,他的眼他的心,必须急速地开动。

正像事先约定的那样,先期回国的易文思教授,此刻刚好赶到,正在不远处,向他招手表示着迎接。舒舍予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了他,下地狱也不怕了。同时,对英国人的又一种直感也油然形成:“他们慢,可是有准。易教授早一分钟也不来,车进了站,他也到了。”[103]打离开祖国起,舒舍予再次切实体会了,没个朋友,简直寸步难行。这大概是他作为东方人一种固有的文化心理。

为了庆贺如期相聚,二人到咖啡馆喝了啤酒。日后舒舍予追记道:“车站上,地道里,转运处,咖啡馆,给我这么一个印象:外面都是乌黑不起眼,可是里面非常的清洁有秩序。后来我慢慢看到,英国人也是这样。脸板得要哭似的,心中可是很幽默,很会讲话。”[104]舒舍予对此,颇觉有趣,不无好感。

易文思自己居住在伦敦巴尼特小区,他就近在卡那封路18号,为舒舍予租了一处条件不是太好、租金也不很高的住房。当易文思告诉他,中国学者许地山也住在那所住宅里,他的心里顿时泛起一阵兴奋。几年前在北京,他就认识了许地山,他们一同在基督教会工作过,并且相处得很好。许地山既是作家,也是学者,不仅是“五四”之后“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写过《命命鸟》等作品,还在美国修成了硕士学位,此时正准备在牛津大学研究比较宗教学;许地山比舒舍予大六岁,为人宽厚诚恳,“爱说笑话,村的雅的都有”,现在正所谓“他乡遇故交”,将能够去除许多寂寞,岂非幸事?果然,不出他的期待,老大哥许地山热情地欢迎了他的到来。

他们的房东,是姐妹两个四十多岁的老姑娘。姐姐平时看上去有点儿傻,遇到有活儿要干就更要装傻,妹妹做过教员,处事颇干练。姐妹俩的父亲生前开一所面包房,去世时把生意传给了儿子,而把两处房产给了姐妹二人。二人卖了其中一处房产,而把这剩下的一处留下一部分自己住,再匀出两间租给两个单身客人。她们不需要哥哥的周济,自己维持生活,尤其是妹妹,辛劳操持,连房客的硬领和袜子也揽过去洗涤熨烫,为的是多挣几个钱。这种家庭生计模式,跟中国常见的那种大家族“伙着过”明显地不一样,这让舒舍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房东姐妹都是虔诚的教徒,她们和许多英国人一样,总把大量的时间消耗在教堂里。舒舍予对英国人普遍信教的状况看得很明晰,可是,令人关切的是,这位原本在国内那么热衷于基督教事业的信徒,此次又是利用伦敦会的资助才得以来到英国工作,在欧洲的几年间,却没有留下一点参与宗教活动的记录!他对宗教的重新审视和反观,显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一点,人们将在作家老舍其后一系列作品的有关描述中,找到一定程度的回答。

在卡那封路18号只度过了一个秋冬,因为离任教的东方学院过远,并且许地山也先期搬到了牛津去住,舒舍予遂决定乔迁。刚好在此之前,他结交了英国朋友克莱门特·艾支顿(Clement Egerton,也译为克莱门特·埃杰顿),这又直接决定了他的搬家去向。

年轻的艾支顿,是一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里当过中校的退役军人,自幼聪明、好读书,在英文之外,掌握了拉丁文、希腊文、德文和法文,眼下已是发表了一两部教育学著作的学者。他待人处世热情洋溢,在前妻为他生过了三四个孩子之后,又同一位美国女硕士发生了恋情,经法院判决离婚之后,须按月供给前妻、子女不少生活费,于是过得既浪漫,又狼狈。跟美国硕士结了婚的同时,他失了业,全仗新婚妻子的收入维持家庭生活,还得支付原配夫人一家的生活费用。正在这时,舒舍予与他相识,令前者多少有些意外的是,他发现,艾支顿夫妇跟艾支顿前妻这两家人,居然相处得很不坏。这可又是一件在中国不可思议的事!

艾支顿乐意与舒舍予“彼此交换知识”,他们随即开始协商互教英文和中文的计划。为了方便起见,二人商定,合租一处住房,由舒舍予掏房租,由艾支顿管两家的饭食,让他的夫人负责烹调。这个计划一经制订,便在伦敦西部圣詹姆斯广场31号的某一层楼里得到了实现,双方合租,从1925年年初起,一住就住了三年时间。这三年,他们生活得不错,相处也愉快,舒舍予不仅在工作之余,写出了长篇小说两本多(即《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两部,以及《二马》的开头),还帮助艾支顿,翻译了中国古典长篇小说《金瓶梅》。艾支顿译著的这部《金瓶梅》(The Golden Lotus),是迄今问世惟一的一部英文足本,它的首次出版是在1939年,那时,舒舍予已回国多年。在英译本的扉页上,译者庄重地写道:“To C. C. Shu My Friend”(献给我的朋友舒庆春)。在“译者说明”里面,艾支顿又说:“在我开始翻译时,舒庆春先生是东方学院的华语讲师,没有他不懈而慷慨的帮助,我永远也不敢进行这项工作。我将永远感谢他。”从英译本《金瓶梅》的出版以及艾支顿的上述表示,可以看出,他们的友情是很深的,舒舍予教艾支顿学中文也很有成效。待译著出版时,舒舍予和艾支顿早已天各一方,译者却仍然满怀激情地将这份友谊的结晶献给他的中国朋友;人们注意到的另一面则是,舒舍予生前从未向任何人提及他在这部译著成书过程中的劳动。这中间体现着的,则是东方人珍爱友谊的行为特征。在后来写成的一篇题为《英国人》的散文中,老舍说过:“据我看,一个人即便承认英国人有许多好处,大概也不会因为这个而乐意和他们交朋友”,“至于一个平常的人,尽管在伦敦或其他的地方住上十年半载,也未必能交上一个朋友”。[105]反观他在这一时期与艾支顿的友谊,他自己想必也会感到尤其的可贵。

与艾支顿夫妇合租一层住房的期限三年已满,房东要求加高租金,无奈,好朋友分了手,搬到了不同的地方。这时离舒舍予任教期满只剩下一年多时间,他却又换了两处住地。先是在托林顿广场14号,后来又到了蒙特利尔路31号。前一处是一所公寓,房客尽是些贫民和穷学生,在那里,舒舍予把西方国家的人际关系看了个透:房东与房客除了交房租时见上一面外,没有任何关系;煤气是投币式的,投多少钱,给你多少温暖;公寓餐厅的饭菜很糟糕,服务员还时常奚落就餐者,晚饭须外出去吃,既费钱又费事。他的胃病从此严重起来。后一处,房东是一位名叫达尔曼的上年纪的先生,家里有夫人和女儿,全是典型的英国小市民:勤俭、爱干净,所有对社会的看法都来自一份《晨报》,没有一点儿独立见解,固执地认为自个儿的工作是最神圣的,认为英国人是世界上最好的人。舒舍予瞧不上他们的无知和狭隘,可也免不了得要向他们那天生般强烈的“国家意识”表示叹服。

舒舍予自1924年秋至1929年夏,在伦敦大学的东方学院教书。刚到伦敦的第三天,他就收到了东方学院院长签署的信:

亲爱的舒先生:

我高兴的通知您,董事会在7月17日的会议上,任命您为学院的华语教师,从1924年8月1日开始,任期五年,年薪二百五十镑,将按月支付。

……

我理解您希望用Colin C. Shu代替您两个中文字的名字“庆春”。

您的忠实的 院长

舒舍予任教的东方学院中文系,包括他,只有一位教授、两位讲师,共三位常任教师。他的工资并不高,每周却要安排大约二十个钟点的课时。工作起来没太久,他就知道了,这所学校里原有的中文师资,还没有一位真正有点学问的。中文系收的学生,倒是真正贯彻了“有教无类”的方针,“有的是七十岁的老夫或老太婆,有的是十几岁的小男孩或女孩。只要交上学费,便能入学。于是,一人学一样,很少有两个学生恰巧学一样东西的”,“一个人一班,教授与两个讲师便一天忙到晚了”。[106]虽然累一些,舒舍予还是挺欣赏这种办学的方法,因为可以因人施教,尊重并且体现出学生的个性。

有时也有成班的学生,其中常见的是银行的练习生和军人。舒舍予对银行练习生看法不佳,学点儿中文,混个资格,争取被派到远东的金融单位工作,是他们的目的。“没有比英国中等人家的二十岁上下的少年再讨厌的了,他们有英国人一切的讨厌,而英国人所有的好处他们还没有学到”。对来此学中文的军人,舒舍予却不能不刮目相看,只要考试及格,他们的薪金便会上提,于是既懂规矩,也很用功,其中有一位才二十三岁的年轻军官,已经通过了四门外国语的初级测试。舒舍予每想到这些,就有不尽的感慨:英国“军队中就有这么多,这么好的人才呀:和哪一国交战,他们就有会哪一国言语文字的军官。……想打倒帝国主义么,啊,得先充实自己的学问与知识,否则喊哑了嗓子只有自己难受而已”[107]。

舒舍予在教学上的严肃认真态度,他那远远超出英国教员的业务能力,以及一向持有的东方式的谦和仁爱的交际作风,得到了周围广泛承认。特别是他应院方之约,用英语为师生们所做的题为《唐代爱情小说》的学术演讲,大获成功,令院长和英国同事们在更高的层面上认识了他。1926年6月10日,东方学院秘书克莱格小姐在一封信中证实:“舒先生在这里的工作非常令人满意”,“所有和他接触的人,都非常喜欢他”。[108]

按照院方与舒舍予的事先约定,任教满两年后,根据工作业绩,经过本人申请,可以增加工资。他适时向院长递交了申请,指出:“对于工作,我尽了最大的努力,不管是否属于合同规定的,只要是学生愿意学的课程,我都教了。现在二百五十镑的年薪,不足以维持我在伦敦的生活和赡养我在中国的寡母。如能应允提高工资,本人将不胜感谢。”[109]舒舍予在这封信中的陈述均为实情。他在伦敦任教期间,生活上的清贫拮据很显见,当时的他,“一套哔叽青色洋服冬夏长年不替,屁股上磨得发亮,两袖头发光,胳膊肘上更亮闪闪的,四季无论寒暑只此一套,并无夹带”[110]。二百五十镑的年薪,在当时的伦敦市民来说,只是刚够维持单身汉简单生活水准的数目,比一个普通大学生起码的年开销三百英镑还差不少。而舒舍予每月定时给国内的母亲寄生活费,遇到听说北京又遭战乱,他还得加倍地给母亲寄些钱,让老人多备粮食,以防军阀围城时不至因市面恐慌买不着米,有时为这一项,他就不得不向同在伦敦的中国朋友借款。离开故国愈久,他对老母的惦念也愈甚,母亲这时已迁离小羊圈胡同的老屋,搬到北京城西北角城根下的前桃园25号。老人家在那里住得惯吗?会不会遇上冷暖风寒一时的为难之事呢?儿子每想起这些,就把一颗心悬得老高。

自1926年8月1日新学期开始,舒舍予重新获得了任命,原先的“华语讲师”身份改为“华语和古文讲师”,年薪提高到三百镑。

他在东方学院中文系先后开设过的课程,包括有“说官话”、“古文”、“翻译”、“历史”、“道教和佛经”、“作文”等。其中最受欢迎的,还是“说官话”即人们今天所说的“汉语普通话”这一门,从小打牢的北京话语言根柢,使他把这门课讲得绘声绘色,异彩纷呈。除在本院教授语言之外,他也曾应邀去英国广播电台(BBC),做汉语知识广播讲座;同时,他还和两位同事一起,编写制作了一套既有文字教材又配有录音唱片的《言语声片》,由著名的“灵格风语言中心”出版。教材中的中文部分皆由他编撰,课文、生词由他亲笔抄写,录音唱片也是由他朗诵灌制的。这套《言语声片》曾在世界各地风行畅销,一直保留到今天,已成为对外汉语教学史研究、汉语普通话演变史研究及老舍研究中不可多得的原始资料。

舒舍予在伦敦工作、居住了整整五个年头。尤其注重观察和辨析异邦风习和异民族文化性格的他,所获甚多。对资本主义国度里奉行压倒一切的金钱拜物观念,以及贫苦人们所受到的种种不公正待遇,他特别不满,认为那是一种没有人性、践踏人道的表现;对西方人傲视中国人以及一切东方人的态度,他更是深恶痛绝,愤然于怀。而一旦专注于英国国民与国家关系,他又觉察出,那里的人们往往有着鲜明的现代国家观念,对国家的事情能够本能地恪尽职责,这一样,却是很值得一贯以“敷衍”态度应对国事的中国人借鉴与学习。他甚至于因此产生出“自然使自己想作个好国民,好像一个中国人能像英国人那样作国民便是最高的理想了”[111]的浓重想法。对英国人普遍具备奉公守法的精神和把国民的权利、义务分得很清楚的观念,他相当佩服。而对英国一些人生就的幽默性格,他也颇怀着亲切感,以至为了纠正英国人认为中国人一概缺乏幽默情趣的成见,他有时也在生活中玩出一点儿满人样式的小调侃,来回敬对方。[112]

旅英生活的诸多感触,被舒舍予拿来,一一地跟在本国、在北京时期留下的社会文化记忆,相杂糅,相比拟,进而以自己的眼光,从中检讨出彼此文化间的不同特征和孰优孰劣。——这项不显山不露水而且又饶有兴味的工作,是他在思想深处默默从事的,并且,在回国以后乃至于后来步入美洲大陆生活等等时期,这项工作也一直没有被搁置或放弃。这一带有老舍个性特点的民族文化比较工作,对造就出饱纳文化意蕴的文学大师,具备着根本性的意义。

从一己的满洲京旗文化濡染,到整个互动整合的中华文化修养,再到西方各民族的异质文化领略,作家老舍在登上文坛的前前后后,做了多方面超乎常人、堪称不懈的能动积累,终于在随后,他得以在心底里,铺展开来一幅多重民族文化此伏彼起的坐标图,构筑成支撑自我的创作柱石之一。这是他后来成其为作家、称其为中国文化人的优势所在。

第二节 从“写着玩”起步

写上几部小说,成为一名作家,这本来并不在舒舍予旅居英伦的预期目标之中。

他是来当教员的,可是,东方学院的教学工作对于勤奋肯干和学识准备充分的他来说,远不能满负荷。起初,每逢有空暇,舒舍予总好与许地山闲谈,或者请他做向导,去伦敦各处,看一看建筑、风光以及市井民俗,“借着他的眼睛看到古城的许多宝物,也看到它那阴暗的一方面,而不至胡胡涂涂的断定伦敦的月亮比北平的好了”[113]。

没过多久,来到异乡的新鲜劲儿渐渐消失,寂寞之中,开始想家,想北京,想在国内曾经历过的各种事情。努力地学好英语,是他来英国前就列入计划的重要任务,阅读大量的英文小说原著,是他在伦敦坚持做的一件事。刚上手读英文小说,总免不了有点儿磕磕绊绊,于是就会走神儿,正像他自己所说:那些在故土上发生的事,“既都是过去的,想起来便像一些图画,大概那色彩不甚浓厚的根本就想不起来了。这些图画常在心中来往,每每在读小说的时候使我忘了读的是什么,而呆呆的忆及自己的过去。小说中是些图画,记忆中也是些图画,为什么不可以把自己的图画用文字画下来呢?我想拿笔了”[114]。

朋友许地山原本就是一位作家,在与他同住的时候,总是见他埋头创作,这是对舒舍予的无声诱惑。他注意,许地山常用从油盐店买来的很便宜的账本子当稿纸,不知疲倦地奋笔疾书,每每就有耐读的作品问世。于是,舒舍予也感觉,写作一准儿是件挺有趣也颇有消遣作用的事,便动了如法炮制的念头。他也去买来一些三个便士一本的作文簿,试着往上头写起来……

不想,写来写去,他居然写成了一部长篇!这部后来被称作老舍长篇小说处女作的作品,题目叫作《老张的哲学》。

不足十五万字的《老张的哲学》文稿,从落墨到杀青,用了一年时间。他没有把这种创作活动当成一件要紧的事儿,“闲着就写点,有事便把它放在一旁”[115]。

作者在这部作品发表十年之后的1935年,写下《我怎样写〈老张的哲学〉》一文,坦率地承认了自己当时漫不经心的创作心态:

好吧,随便写吧,管他像样不像样,反正我又不想发表。……我初写小说,只为写着玩玩……钢笔横书,写得不甚整齐。这些小事足以证明我没有大吹大擂的通电全国——我在著作;还是那句话,我只是写着玩。[116]

小说草稿写成,舒舍予还是没当回事儿,他压根儿就没有琢磨过是不是该送回国内发表。结果呢:

许地山兄来到伦敦;一块儿谈得没有什么好题目了,我就掏出小本给他念两段。他没有给我什么批评,只顾了笑。后来,他说寄到国内去吧。我倒没有这个勇气;即使寄去,也得先修改一下。可是他既不告诉我哪点应该改正,我自然闻不见自己的脚臭;于是马马虎虎就寄给了郑西谛兄——并没挂号,就那么卷一卷扔在邮局。两三个月后,《小说月报》居然把它登载出来。我到中国饭馆吃了顿“杂碎”,作为犒赏三军。[117]

我们不能将舒舍予当初写《老张的哲学》的情景,跟时下某些年轻作家所谓“玩文学”相提并论,但是,《老张的哲学》确是出于“写着玩”的,总是一桩不争的事实。旧式旗人戏曲“票友”式的自遣自娱,是这次写作活动的基本出发点,这一点一清二楚。透过这样的出发点,似乎可以认定,老舍最初登上文坛的“打炮”作品,实在不是“正襟危坐”的产物。他不曾给自己的作品,从一开始就赋予沉重的社会责任。这倒不是因为作者对文学要为人生、为社会服务有什么抵触情绪,说得实在点,仅仅是由于他所隶属和服膺的民族文化中,向来就有以娱乐为文学创作基本目的的传统。纵览满洲文学的历史源流,有一个特征,和汉族文学传统不大一样,却与中外其他许多民族文学的特点相类似,即,这个民族既往的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其中的娱人性质异常鲜明,而教化性质反倒相对淡薄。对照汉族悠久绵长的“文以载道”、“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文学习尚,满洲民族的文学风气,别是一路。二十六岁的舒舍予,在异国他乡孤单苦闷之际操笔为文,他的自然涌起的创作直感,假如不是本民族方式的,也许,倒真的会有些令人费解了。

随便被“扔在邮局”而寄走的《老张的哲学》,在国内当时甚有影响的《小说月报》上连载了,从1926年7月10日第17卷第7号起刊登,到同年12月10日第17卷第12号续完。小说第一部分刊出时,尚署名“舒庆春”,从第二部分发表开始,署名即更改为“老舍”。这是“老舍”这一笔名首次亮相于世间。自此,这个名字在20世纪中国及世界文学的领域里,日趋响亮起来,以至本名“庆春”和表字“舍予”,后来都变得不像“老舍”那么为文坛内外所熟悉。

书稿《老张的哲学》在国内的第一批读者,包括罗常培和白涤洲。罗常培曾将该作品转呈给鲁迅征求意见。“鲁迅先生的批评是地方色彩颇浓厚,但技巧尚有可以商量的地方。”[118]

鲁迅的评价,老舍大概还不能马上得知。仅凭长篇处女作的顺利推出,就已然使老舍感到了非常的鼓舞和高兴。第二个长篇“《赵子曰》便是这点高兴的结果。……‘老张’很可笑,很生动;好了,照样再写一本就是了”。这部《赵子曰》的创作过程及创作心态,都与写《老张的哲学》如出一辙,“仍然是用极贱的‘练习簿’写的,也经过差不多一年的工夫”[119],到1926年的夏天才脱了手。次年3月起,国内的《小说月报》又在略有间隔的八个期号上,连载了它。在接续的两年里,老舍的两部长篇与国内读者见了面,作品在当时的中国文坛上,均为个性特色鲜明的作品,这就不能不让人们更加关注作者的名字。

自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出现,人们看到,先是由短篇小说和新诗等体裁占领了文学前沿阵地,报告了现代文学的破晓,而长篇小说这种体裁,则是迟至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才逐渐显露出新文学的创作实力。《老张的哲学》和《赵子曰》,以及随即由老舍完成的《二马》,一向被新文学的研究界列入“五四”之后首批涌现的优秀长篇小说实绩,这方面的荣耀,老舍是当之无愧的。

不过,客观地来看,长篇小说作家老舍的应运而生,也委实借助了满洲文学传统自身的强大推力。自清中期以降,在中国的长篇白话小说创作领域,连续出现过北京出身的满洲旗人曹雪芹的《红楼梦》、文康的《儿女英雄传》、云槎外史(即顾太清、西林春)的《红楼梦影》、冷佛的《春阿氏》、儒丐的《北京》等作品,都可以看作对现代白话长篇小说的出现有某种示范作用。老舍沿着民族文学的既定道路前行,将新时代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辐射到了同一体裁的创作活动中,应当说是一种顺理成章的作为。

老舍在伦敦生活期间,除了许地山之外,还结交了一批来自中国的青年知识分子作朋友,他们是宁恩承(满族)、郦坤厚、吴定良、邱祖铭、吴南如、祝仲谨、沈刚伯等。当时,老舍曾与其中的宁、郦、吴、邱、吴一同组成了读书会,并且以“六君子读书会”命名。他们每周或隔周总聚会一次,畅谈读书收获,发表对国内及国际形势的看法。

东方学院有一所规模较大、环境幽静的图书馆,每到周末或假期,老舍总喜欢到那里读书,有了阅读的心得,便到读书会的活动中,与友人们共同切磋。这些朋友,还是《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公开发表前后的评论员。

宁恩承是《赵子曰》写罢的第一位读者,读的时候,他“笑得把盐当成了糖,放到茶里”。他与老舍有着同样的民族出身,对老舍创作的看法亦可谓独具只眼。对老舍最初写作长篇小说的动机,他有着这样贴切的记录:“在伦敦时老舍每叹一无所长。‘贩卖大白话’或者是一条出路。他说‘你们各有专业,各有所长,我拿什么呢?’所以立志写小说,贩卖大白话为生。”[120]看来,宁恩承是十分理解满人与“大白话”的关系的。而宁恩承的以下评价,也说明了他是在运用满人传统文化的视角来观察老舍的写作特色:

老舍的文字很像年轻的旗人贵妇,天然的脚不缠足。穿一件旗袍,自然之美,高胸细腰之美,均呈现出来。文言文像从前民装女人,穿了许多褂子、裙子,上边有许多绣花,缠着足扭扭捏捏,失了自然美态。一些半文半白的文字,文白杂错很像放了足的女人,扭扭捏捏,去不掉缠过足的笨拙。这种“改良派”比不上天足落落大方。老舍的小说不用文言,不用诗句,不用典故,不用文白加杂的句子,不受缠足的限制。天然的旗装是他独树一帜的创造。[121]

《赵子曰》出手之后,经许地山介绍,身在伦敦的老舍加入了国内著名的新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在这个1921年成立,“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的组织里,老舍的入会号是167号。文学研究会,一贯以“文学为人生服务”为主张,加入这一团体的老舍,必然会对此前“写着玩”的创作状态有所省视。1927年整整一年,他没有写什么作品。这一年的夏天,《小说月报》的主编郑振铎(西谛)来到伦敦,他们二人首次见面,老舍也从中更多地了解了国内文学创作界的整体态势。

他的创作迎候着一次攀升。

写《老张的哲学》和《赵子曰》时,他所读过的外国文学作品还不太多,在当时有限的阅读范围之内,他本能地选择英国作家狄更斯的Nicholas Nickleby(《尼古拉斯·尼克贝》)和Pickwick Papers(《匹克威克外传》)等,作为自己创作的参照物;而眼下的老舍,已经比较系统地涉猎了狄更斯、沃德豪斯、雅各布斯、莎士比亚、笛福、斯威夫特、威尔斯、康拉德等英国作家的作品,还阅读了包括但丁《神曲》、福楼拜与莫泊桑的小说、古希腊与古罗马文学在内的多种英译作品,世界文学的视野大开。深入到文学名著的璀璨殿堂之中,他对于艺术事业的庄严和神圣,有了崭新的认识,受到极大的激励。对于旷世之作《神曲》,他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一再地说:“在一个不短的时期,我成了一个但丁迷,读了《神曲》,我明白了何为伟大的文艺。”[122]“世界上只有一本无法摹仿大书,就是《神曲》,它的气魄之大,结构之精,永远使文艺学徒自惭自励。”[123]“天才与努力的极峰便是这部《神曲》,它使我明白了肉体与灵魂的关系,也使我明白了文艺的真正的深度。”[124]在反复研读欧洲各民族优秀作品的过程中,老舍还体会了,“心理分析与描写工细是当代文艺的特色”[125]。比照之下,他感到,自己的前两部作品是“粗劣”的“开玩笑的小说”,“而并没有在笑话中闪耀出真理来”。于是他决定,再度提笔时,在“读与写的经验增多”的基础上,必须注意往“细”里写,要表现出作品的“形式之美”。显而易见,有了这番认识之后的老舍,不会再放任自己随性地“写着玩”。

正当此际,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兴起的消息,频频传到英伦。老舍和他的朋友们,“天天用针插在地图上”。他们知道,中华振兴的希望全尽在故土。老舍愿为自己古老的东方民族出一份力的精神又焕发起来,试图通过文学来做一点儿什么。他一边思考,一边再度拿起笔,构思写作一部有别于前两个作品的新长篇——《二马》。这是1928年的事情。

1929年夏季,老舍按照原订计划,结束了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为期五年的教学工作。此前几个月,《二马》完稿,并在国内《小说月报》上,从第20卷第5号起开始连载。

第三节 周游西方,逗留南洋

五年的旅英生活,是在快节奏中度过的。在原本并不算繁重的教学工作之外,老舍主动学习英文、读书、写书,弄得他紧紧张张的。既穷且忙,“穷忙”之间,精神上倒也充实得很。五年里,他很少有机会到伦敦以外的地方旅行,旅行者必备的经费和时间,他都短缺。从现有的记载看,除了伦敦市区和附近的里士满、汉普顿宫、巴斯、朴次茅斯、牛津、剑桥外,在英国,他也就只到过爱尔兰的都柏林和苏格兰的爱丁堡。

老舍一生到过国内外许多地方,我们似乎并没有证据,说他是个热衷于游山玩水的人。1929年《留英学报》上发表了他的短篇小说(可能是他在英国期间写出的惟一短篇),题目就是《旅行》。这是一篇以戏谑的笔调写成的作品,讲述了三位来自中国的青年人──老辛、老方和老舍,在英国境内旅行的故事。老辛是做外交的,老方是搞科学的,所以二人每每在旅行日程安排上意见相左。这就轮到由作品中的老舍来裁决,可这位老舍却总是主张哪儿也别去,睡觉为好。他们所到之处,明明是“有屋子出租”的英国房主老太婆,却拒绝把房间租给他们这三个“黄脸鬼”,汽车站“还有几张票,一看是三个中国人成心不卖给他们”[126]。小说情节简约,给读者留下了这样的印象:作品中的老舍,就是现实中老舍的影子,他爱静不爱动,对四处旅游兴致并不很浓,对旅行中常常碰到的种族歧视现象,倒是感触良多。旅行,对一位像他这样的作家来说,其主要价值在于社会采风和文化考察,而不在于观光游玩或别的什么目的,乃这篇小说的弦外之音。

东方学院的工作结束之前,老舍经过考虑,选择了不直接回国,先去西欧另外几个国家走一遭的计划。这也是他心中文化考察计划的一部分,假如不利用这个时候去亲身感受一番西欧各国的文化艺术氛围,谁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再有这个机会呢。

早在这一年的年初,他在致东方学院院长秘书的信函中提出:“如果方便的话,我想通知校方,到一九二九年七月三十一日我合同期满时,我将返回中国。”“在此之前,我希望有二——三星期去欧洲大陆,然后由那里返回北平。为此,根据校方(您在一九二六年十月九日来信末段所写的)将在我合同期满时付给我返回中国的旅费,尽管当时指的是从伦敦直接返回,但旅费相同。”[127]

凭着东方学院支付的回国路费,加上自己平日里积攒的少许资金,大约在1929年6月,老舍离开英伦,开始在欧洲西部国家的只身旅行。他先后到了法兰西、荷兰、比利时、瑞士、德意志和意大利等六个国家,用去了差不多三个月时间。这远远超出了他原计划两三个星期的时限。

关于这段旅行的见闻和思考,老舍没有写过成形的文章作为记录,目前研究界亦没有得到太多资料,只是从老舍的家中,还能找到他从欧陆带回国内来一直珍藏的画片、画册,以及在那里与朋友的合影。相比之下,老舍在几年后撰写的一篇创作谈文章提供的一点情况,是颇为重要的:“离开伦敦,我到大陆上玩了三个月,多半的时间是在巴黎。在巴黎,我很想把马威(《二马》主人公之一——引者注)调过来,以巴黎为背景续成《二马》的后半。只是想了想,凭着几十天的经验而动笔写像巴黎那样复杂的一个城,我没那个胆气。我希望在那里找点事作,找不到;马威只好老在逃亡吧,我既没法在巴黎久住,他还能在那里立住脚么!”[128]这说明,老舍的法国之行,确乎带有社会文化考察的本意;他很希望在继《二马》小说把中国人放到英国社会里对比过中英民族性格之后,再把中国人放到法国社会里面,对比一下中法民族的性格异同。为了做这件事,他动了居留法国边工作、边考察、边写作的念头,却没能获得兑现的条件。

“在德法意等国跑了一圈,心里很舒服了,因为钱已花光。钱花光就不再计划什么事儿,所以心里很舒服。幸而巴黎的朋友还拿着我几个钱,要不然哪,就离不了法国。这几个钱仅够买三等票到新加坡的。那也无法,到新加坡再讲吧。反正新加坡比马赛离家近些,就是这个主意。”[129]这样,1929年9月,口袋里只剩下十几个法郎的老舍,登上了由马赛到新加坡的轮船。

老舍旅英期间通过读书了解的作家中,波兰裔的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是他十分喜爱的一位。康拉德笔下的大海,无比逼真,又无比神奇。读他的作品,老舍“闭上眼睛就看见那在风暴里的船,与南洋各式各样的人”[130]。这回,也因为有着康拉德的诱导,老舍才想到南洋去。

二十多天的海上航行,海很快就看腻了,同行者中间虽遇上了几个投缘的伙伴,但总是萍水相逢,难有深谈。他把船上的大半时间,都用来继续写作一部上船前即开始动笔的长篇小说。这部作品叫作《大概如此》,写的是一对中国青年男女,在伦敦的恋爱故事。“男的穷而好学,女的富而遭了难。穷男人救了富女的,自然喽跟着就得恋爱。男的是真落于情海中,女的只拿爱作为一种应酬与报答,结果把男的毁了。”[131]据老舍看来,这个作品的“文字写得并不错”,可是对它的题旨,作者不满意。终于,在踏上新加坡土地以后,写得了四万多字的这部作品,被作者丢弃。

10月里,船驶进新加坡海港。囊中枯竭、心里悬虚的老舍上了岸,找辆洋车,直奔当地商务印书馆分馆。在那里,他找到一份《小说月报》,说明自己就是那上头小说《二马》的作者,这样,通过商务印书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和中华书局几家驻当地机构负责人的帮助,他很快就获得了一份到华侨中学当国文教员的工作。

在这所学校,他只任教不到五个月时间,把继续乘船的盘缠攒够,就在第二年即1930年的2月,回国了。虽说在星岛仅住了不到半年,他可是从身体到精神,将那里的生活,着着实实体验了一遍。得了时疫,身上出了不少“痧疹”,自以为“不死才怪”,结果服下校医给的两包金鸡纳霜,也就好了。对热带地区“仙境”般的风光、气候,他样样感到新奇:“路的两旁杂生着椰树槟榔;海蓝的天空;穿白或黑的女郎,赤着脚,趿拉着木板,嗒嗒的走,也许看一眼树丛中那怒红的花。有诗意呀。”[132]那住室里比《辞源》书还长的老鼠、会吱吱唱的壁虎,也都让他挺开眼。

真叫老舍长久难忘的,是新加坡人的精神面貌。他说:“一到新加坡,我的思想猛的前进了好几丈,不能再写爱情小说了!”因为,在那里,他真正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力。以往,在西方作家写南洋生活的作品中,“主角多是白人;东方人是些配角,有时候只在那儿作点缀”;可是,来到星岛后的所见所闻,足以令人消除一切种族偏见,“事实在那儿摆着呢:南洋的开发没有中国人行么?中国人能忍受最大的苦楚,中国人能抵抗一切疾痛:毒蟒猛虎所盘据的荒林被中国人铲平,不毛之地被中国人种满了菜蔬。中国人不怕死,因为他晓得怎样应付环境,怎样活着”[133]。“没有了我们,便没有了南洋,这是事实,自自然然的事实。”这使经过数载欧洲生活、时常被白种人藐视的中国人老舍,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有了这种体验,他真恨不能立刻写出一部以南洋为背景的小说来。“我要写这么一本小说,这不是英雄崇拜,而是民族崇拜。”[134]

然而,要写成这样的作品,又是很难的。他没有钱,也没有时间去各处采访;当地华人所操的广东话、福建话,以及马来话,都不是三两天就能学会的,这也使他的采访面临障碍;再者,写南洋开发,总得写到海,从小生长于北方都市中的他,感到力不从心。

为难,并没有使他全线退缩。“打了个大大的折扣”,他决定靠着教书跟学生们相处的便利,写一本有关当地儿童们的书。在他任教的华侨中学里,肤色黝黑、身体健康的孩子们,在精神上很像一群东西方文化和新旧文化交错的产儿,老舍对他们相当喜欢。“他们都很爱中国,愿意听激烈的主张与言语。他们是资本家(大小不同,反正非有俩钱不能入学读书)的子弟,可是他们愿打倒资本家。对于文学,他们也最爱新的,自己也办文学刊物的,他们对先生们不大有礼貌,可不是故意的;他们爽直。先生们若能和他们以诚相见,他们便很听话。”“学生自然能俭朴。从一个方面说,这个地方没有上海或北平那样的文化;从另一个方面说,它也没有酸味的文化病。”作品要写的,就是这样一些孩子的故事。作者的立意不低,他想要“以儿童为主,表现着弱小民族的联合——这是个理想……这本书没有一个白小孩,故意的落掉”[135]。

这部作品,题为《小坡的生日》。

在至少四个月中间,抗拒着蚊虫、老鼠和壁虎的捣乱,利用晚饭后的工夫写作,只完成了五万来字。这时,学期届满,学校放了年假。是就此回国,还是继续在本校教书,抑或换个职位再在当地工作一段时间?老舍选中了头一条。他没有力争留下,和此时有人从中破坏有关,老舍不情愿为自己的事情与别人争执,加上离家将近六年,他太想念老母亲了。

1930年2月底,去国六载,已进入“而立之年”的游子,搭上返回祖国的航船。离开祖国的时候,他还不过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年轻教员,归来之际,却已是在国内文坛上颇有名气的作家了。

更重要的是,经过异国他乡欧风亚雨的涤荡,比起当年那个一门心思真诚苦干的基督徒来,舒舍予,他已经成熟了许多许多。

同类推荐
  • 沉浮诗丛

    沉浮诗丛

    回望往昔岁月,时而热烈,时而低沉,热烈时觉得生活无限美好,低沉时又深感苦闷和忧烦。一路跌跌撞撞、蹒跚举步行至今日,偶得宽余,寻拾旧稿,依时间顺序编纂成集。谨把此诗集作为五十年前知青生活的记忆,献给那已逝去的青春岁月。
  • 大风歌

    大风歌

    本书是作者的诗歌集,字里行间尽是作者洋溢的才华,抒发了作者的心声。
  • 四野萧音(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四野萧音(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跟随作者柔软细腻的笔触,回顾那段已尘封的岁月,以作者自身的经历,给正在荒野四顾、迷茫挣扎的朋友们吹出一曲指引方向的萧音。
  • 暮钟偈:我行走的生命

    暮钟偈:我行走的生命

    本书为作者骑摩托车旅行二万余公里所记录的游记。六七年间,作者足迹遍及天津、北京、河北、山东、山西的大部分地区,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感受,近距离的接触,深刻的理解,刻画出一部自然与文化和谐统一、故事与经历紧密融合的文集。既有“摩行”途中经历的“奇遇”,也有对文化历史与自然风光的赞美,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轻松的闲适主义文化气息的同时,又感受到了一种优美的文学意境。
  • 少年飘泊者——蒋光慈作品精选

    少年飘泊者——蒋光慈作品精选

    《少年飘泊者:蒋光慈作品精选》描述了农村少年汪中在父母双亡之后漂泊四方,经历艰难曲折,最终走上了自觉地为革命事业而英勇斗争的道路。主要人物形象激励过许多在黑暗中找不到出路的青年走上革命道路,而这部小说也因最早歌颂党的领导、最早塑造优秀共产党人形象,从30年代起一直被国民党当局查禁。
热门推荐
  • 锦鲤小仙女的人间日常

    锦鲤小仙女的人间日常

    浅雨睁开眼变成一无所有,人人嫌恶的不祥人。在被人驱赶,无家可归的凄惨处境下,且看浅雨如何让灾星喜提好运!众人怒抱大腿:“别走啊,您留下来当吉祥物吧!”浅雨左手趋吉赚钱,右手狂虐渣渣,得空还捉个妖纳入门下,过的是逍遥自在。她唯有一个烦恼。“遇见的都是妖中谐星,来个正经的行不行?”——欢迎光临遇见小店,为您排忧是本店永恒的追求。有事请留言,伙计会尽快联系店主为您解决。【本书轻松有笑点,女主智商在线。有CP!!】
  • 蜀燹死事者略传

    蜀燹死事者略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从一九八四年开始

    从一九八四年开始

    酸甜苦辣咸,人生百味,重回1984,那年冬天很冷,特别冷!人生有很多种可能,每一种可能都是一种人生!生活加商业流,喜欢的朋友,帮忙收藏订阅一下,谢谢。
  • 堀辰雄短篇集

    堀辰雄短篇集

    本书收集堀辰雄四部中短篇作品:《笨拙的天使》《神圣家族》《鲁本斯的伪画》《旷野》。
  • 金手指还不如我

    金手指还不如我

    #一位失足少女的快穿日常#尤呦呦“被迫”接受一位叫金手指系统安排的快穿任务从此走上了幸福的阶梯上面对于尤呦呦来说都是假的只有尤呦呦知道她的苦逼快穿日常是怎么样的。【1v1HE】
  • 美人渡君

    美人渡君

    灾难来临,人如蝼蚁,命如草芥,程兰偶得一枝玉兰才没有饿死他乡。若干年后,长成大美人的她,竟意外遇到了一个狂傲自大,似乎只用眼神就能吃人的他。他是东狱的圣主,说一不二;他是暴劣乖觉的王,无人不恐惧;他与蛇同在,与其习性相近,冷酷无情、自私、疑心极重,不轻信于任何人。这似宿命般的相遇究竟是冷酷与温柔交锋,还是冰与水的相融?一场精彩的旅程随之开始,各种惊惧莫名、匪夷所思之事一件接着一件,究竟是有人蓄谋策划,还是闯进了另一个神秘又诡异的世界?迷雾重重、危险丛生中,冷酷无情的东狱之主是否真能为她停下自取灭亡的脚步?
  • 我在精灵世界之旅

    我在精灵世界之旅

    青年双手插袋,站在栏杆上,眺望着远方,他此时在天台之上,目光所向的是远处那两只传说中的精灵。天际被渲染成两色,红色与黑色,光亮与昏暗,双方在对峙中,但气势却连在远方的青年也能感觉到。陆上岩浆肆意,海上巨浪翻卷……天台上的青年说道:“这才是一级神兽嘛。”密林中,一匹鹿说道:“他们……,哎~”反转世界中传出一道声音:“他们这是不打不舒服吗?”乱流之地,一只银色精灵说道:“可惜不能回去。”一处神秘的地方,一个蛇头探出来,蛇眼中出现狠辣,沙哑的说道:“终有一天,吾会归来。”……ps.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精灵世界,有着除精灵外的其他生物(不是普通的生物哦~)
  • 异界之魔道主

    异界之魔道主

    金鹏展翅九万里,太古巨猿荒中立……一个衣着糟蹋,浑身恶臭的乞丐行走在道古中咧嘴一口大黄牙“猴儿,老汉我的酒又没了。”叶轩穿越到了一个奇幻的世界。
  • 青芒Awn

    青芒Awn

    在久违的假期里,陆语离开家,去郊区与许久未见的好友叙旧,在相谈的过程中却惊奇的发现大家的生活都过得不太如意,妹妹陆鹿作为名模反被新人恶意打压,快要结婚的闺蜜李妍竟然与相处了十年的男友分手了,还有向来活得洒脱的,比谁都看得开的赵宇燕最近也因为学生时期的暗恋对象对自己突如其来的告白而不知所措。而工作,感情同样也一团糟的陆语在劝慰她们的同时能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方法吗?
  • 神医王妃太爱吃

    神医王妃太爱吃

    她是个小妾,聪明,机智,还很贪吃。可这又有什么关系!江山的兴衰更替,市井的繁华萧条,旷男怨女的恩怨纠葛。她依然如故,在红尘世间吃的酣畅淋漓。做一个吃出鼎级水平的美女吃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