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633600000065

第65章 未来之城

王隽等英子安排好了工作,喊上她和美琳,一同去考察新家园的所在。

三人沿着海岸,走了大约三个小时,来到了上次王隽在石灰岩顶看到的河边。

入海处,河面宽阔,足有四五百米,但往里很快收窄至七八十米。

王隽砍了一根树枝,拿着树枝下河探查,发现水深不过二三米。不过现在雨季已过,水位应当属于偏低一点的状态。

虽然不是很深,但行船还是没问题的,特别是雨季的时候。

从河水的流量看,这条河的汇水面积不会很大,正如之前估计的,从发源地一路过来,可能就两三百来里左右。

下游部分,河的两岸是冲积平原,被森林覆盖,还有大片湿地。很明显,这里处于天然未被开垦的状态,也没人过来打猎。

而离海岸不远,河的西侧,有一片高地,高出海面十几米,正好可以用来建设村庄。

英子对这块地很满意,觉得比以前自己的寨子红花寨所在的环境还要好。

王隽也很满意,认为自己想要的东西几乎都有了。河流,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平原,可以发展农耕;大海,近在咫尺;高地,可以建房。还有,这里离石灰岩所在也不远,不过十里左右的距离,来往方便。等以后造出船来,可以用水运的办法解决烧好的石灰的运输问题。

三个人在附近转了又转,王隽和英子越看越喜欢,各自在想象着新家园如何建设。

当然,俩人脑海中的新家园是不同的。

英子想的是把她的寨子复制过来,让大家住得舒服。

她把想法告诉王隽的时候,王隽道:“你是想建一个寨子。而我想建一座城。”

“什么是城?”

“住很多人的寨子,就叫做城。”王隽道,“里面什么东西都有,政府、学校、商店、食府等等等等。这些我以后慢慢告诉你们。”他知道,这些名词,她们一定是不懂的。

“哦。”英子应了声,那些东西她确实是不懂的。但王隽说出来的不懂的东西还少吗?这不奇怪。

“多少人才算城呢?”她问。

“起码要容得下万人以上同时生活。”王隽道。

“万人?”英子和美琳开始使用自己的算术,估算数字的大小。

然后两个人就惊呼了起来。

“相当于几十个部落的人住在一起?”美琳反应快,马上知道了结果。

王隽点点头,答道:“是的。”

一万人你就惊呼,一千万人的超级城市呢?

“不过一开始我们没必要建那么大,先是寨子的规模。但这个寨子要能够扩展成一座城。”王隽补充道。

“哪里找那么多的人过来?还有,这么多人住一起,哪里弄吃的去?”美琳表示无法接受。

王隽拍了拍她的肩膀,微笑道:“把眼光放长远点。只要解决吃的问题,不要说从外面迁来人口,就是自己的部族,慢慢繁衍,人数也会越来越多的。”

“可是就算你做很多的鱼笼捕鱼,也不够一万人吃吧。”英子能想到的就这些了。

“种田。我们以后要种田。”王隽答道。

“什么是种田?”英子和美琳同时问。

王隽略作思索,回答道,种田就是将种子撒在地里,进行管理和维护,等作物长成后,收割果实。

美琳道:“这个我知道。夸瓦的部族就做这些事情。”

“是吗?”王隽回忆当初自己在树上看到的夸瓦族的情景,印象中没有看见水田。

但是夸瓦族临海,打猎的话没有英子部族方便,依靠滩涂的同时种一点作物是可能的。

“她们怎么种田?”王隽问。

英子道:“冬天的时候放一把火,把地上的草烧掉,来年把种子撒到地上,到时收割就行了。”

“就这么简单?”

“还要怎样?”英子问。

“中间不要灌水,施肥什么的吗?”王隽又问。

“没听说呀。”

这都行?真的是这样的话,无论种什么,产量都不会高。而且她们种的粮食很可能不是水稻,而是其他的品种,比方说旱稻。

据说,水稻是从旱稻驯化过来的。是不是这样,王隽不是学农业的,无从得知了。

对了,水稻是中国古代最先种植的,而后才慢慢传到全世界。向东,传到朝鲜,飘洋过海去了日本;向西,沿丝绸之路一路散布到中亚、南亚、欧洲、非洲;往南,去了东南亚。

“为什么你们不种田呢?”王隽问英子。

“吃的东西,是上天给的,粮食到处都会长,为什么要人去种呢?我们觉得这是多此一举,没有必要。”英子道。

这里物产丰富,英子这样想,王隽不觉得意外。

水稻的种植,起源于中国的长江流域,而后才逐渐向南北扩散。为什么不是更适合种植水稻的华南一带率先种植?王隽认为,就是因为华南处于亚热带,植物繁多,极易生长,生存压力较小,所以才出现这种局面。

英子所说,间接证明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夸瓦种田的收获并不大,我觉得不合算的。”英子道。

“那么,王隽,你说的种田是和夸瓦一样的吗?”她问。

“道理相同,但具体做法会很不同。最主要的,我要让粮食的产量大幅提高。要做到正常情况下,就是不打猎不采集,收到的粮食都够大家过一年。”王隽道。

“啊?!这不可能吧。”英子和美琳都不相信。

王隽道,“一开始会难一些,但只要努力,这个目标是可以达到的。”

“真的啊。”两个女人将信将疑。

“错不了。”

——

下午,三人进一步研究地形。

王隽用脚丈量距离。除此之外没有它法。

用脚丈量,无非是走正步,数数走了多少步。

走正步,大学军训的内容,这个王隽学得不错的。每步按七十五公分算。就是说,两步一米半,或者说四步三米。

未来的城将从山丘开始,先丈量一下山丘的长短。

这个山丘,形状不太规则,大致上,面海的方向则东向长四百步,也就是300米左右;而面河的方向也即南向宽约三百步,约225米。

这似乎已经是很大一块地了。

“既然你说了先按寨子建,我们就把房子全部建在山顶上去,在半山腰筑一道篱笆,把房子全部围起来。居高临下,有敌人来的时候容易防守。”

接着,英子说出了自己的构思。

王隽自然是不会答应这样做的。说来说去,英子还是跳不出她那寨子的窠臼。

“首先,”王隽开始谈一些自己的设想,“不要做栅栏了。”

“啊?总得有什么东西挡一下想进寨子的敌人吧。”英子道。

“是的。刚才我们都看到了,这座小山丘的西面和北面,正好有两条小溪环绕。我们把小溪挖深,形成护城河把城围起来……”

“护城河?”两个女人没听过。

“嗯,敌人要攻城的话,先要过河,水深的话就很麻烦。”

“哦。”

有河在,进来确实是难得多。

“在河内侧筑城墙。敌人就算过了河,也进不了城,会被城墙挡住。城墙上可以走人,上面设瞭望塔。这样,用水和墙把我们的城围起来,还可以派人上城墙守护,城就坚固了。”王隽道。

“啊——”英子听王隽一说,惊得嘴都合不拢了。

我的天,这么大的手笔,听都没听过。

护城河、城墙这些名词是第一次听说,特别有震撼力。

王隽是怎么想到的呢?

不过,这护城河、城墙,得花多少人力来建设啊。

“我们部族就这么点人,用得着围这么大块地吗?”英子道。

“阿妈,你看你,王隽刚刚说了要按万人的规模考虑……”美琳脑子反而更清醒。“不过,这座城,未免太大了吧。”

王隽摇头道:“这只是小城的规模。真的到了万人,城镇还要扩出很远的地方去,外面再建一道城墙。”

王隽这么一描绘,美琳就激动起来,憧憬着未来的万人之城。

不过,就算是王隽说的马上要建的小城,也是不得了了,哪是原来的寨子可比的?

“山丘是要削平一些的。我们把围起来的地分成三块,各块之间用宽阔的道路分隔开来,路两旁种上各种果树。一块用来住人,叫住宅区;一块用来办公,叫行政区;还有一块建各种作坊和工厂。”王隽道。

他描述的规划,对现代人来说一点都不难理解,但要让英子母女俩明白,却费了他很多口舌。毕竟,这是未来社会的图景,提到的概念都是英子母女从未接触过的。

即使如此,母女俩也是似懂非懂,而且也很难和眼下的建设对应起来。

小城面向大海分成三块的话,住宅区的面积就是一百米宽,二百多米长了,能建多少房子,住多少人呢?王隽估算了一下,最多不过四五百人而已。

这也算大?

真的很小很小好不好。

这放在现代就是一个住宅小区。

所以,规模一点都不大,必须按这个规模建。

有鉴于此,王隽把建设过程做了具体化:

“先把山削一半,多出的土拿来建房和修城墙。我们用两条道路把土地分成三块面向大海的地块。中间那一块,正对城门建一座大房子,作为以后集合开会的场所。大房子前方建一个大广场,忙时用来晒粮食,闲时就用来练兵。主城门在南面,出了南门建一座桥过河……”王隽道。

“大广场。我喜欢。”美琳雀跃起来。

“讲错了。晒粮食和练兵的广场不能放在入口,这不太雅观,应该放在后面。前面吗……,也是有广场的,但那是休闲游玩的地方。对了,从城门进来以后,应该有台阶的。”王隽纠正道。“左边这一块地,就用来建住宅和各种生活辅助用房。至于右边这一块,暂时空在那里,以后慢慢会用上的。”他接着说道。

王隽这么一简化,英子和美琳便明白了建这座城怎么着手了。

“还有呢,”王隽自己突然想起一部分很重要的内容,“建房子之前,先要建排水和排污的水沟。”

是的,差点把这一茬给忘了。

道路和排水排污是需要最先建起来的。如果建好了房子再考虑排水系统就迟了。

他甚至想到了,这些污水该怎么处置。

化粪池,是必须建的。这个时代没有化肥,人畜的粪便,是绝好的有机肥,必须收集并利用起来。

英子母女俩如囫囵吞枣般接受了王隽的灌输,凭直觉那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宏大工程。不过这里面的信息实在太大难于消化。

王隽自然知道她们一时间不可能马上听懂自己的规划。不过这不要紧,慢慢来。

这座城,有可能要建十年八年,一点一点建,急不得。

而且,很多地方,自己也还没想清楚呢。比方说,族人的住宅,应当建成怎么个模样呢?是不是照搬小时候家乡的土坯房就行了?

他还想为自己建一栋别墅呢。

“面向大海,春暖花开。”

原来世界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这里似乎有希望实现了。

同类推荐
  • 明末海商

    明末海商

    吴孝堂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一个古韵十足的房间里,在确定了当下的年代后,吴孝堂满心踌躇。当他真正的见识了这个时代的残酷血腥,见惯生死的吴孝堂也感到不寒而栗。于是他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吴孝堂对着这个乱世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 秦徒

    秦徒

    六国遗民蠢蠢欲动,楚项雏鹰野心勃勃,匈奴豺狼虎视眈眈在风雨飘摇、英杰辈出的秦末,赵夏能做什么?凭着一腔热血,攒起千金家财,开丝绸商路,重组铁骑雄师,会张良、战韩信、敲霸王闷棍、勒索无赖刘邦,践踏狼王冒顿,轻薄那大秦芬芳看一个热血青年,力挽波涛狂澜,驱逐匈奴虎狼,重振大好河山!
  • 极品小皇妃

    极品小皇妃

    ①不准干粗活,那都是家仆的事情;②不准被人欺负,你只能我欺负;③不准跟任何男人说话,就算是老爷爷也不行;④不准不吃饭,每天安排的补品都要喝完,你太瘦了;⑤在我面前不准害羞;⑥在别人面前不准大方;⑦这辈子你只能爱我看我念我一人;⑧每年都要为我生一个宝宝。筱蓝看着手里的契约,眼泪汪汪的抬头“王爷,不遵守的话怎么办?”景阳邪魅一笑,勾起她的小下巴“那你就会几天几夜下不了床……”
  • 寺院映现的中国(九说中国)

    寺院映现的中国(九说中国)

    汉化寺院的建筑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有哪些关联?它在茫茫禹迹中经历过多少兴废与变迁?寺院僧侣的日常生活有些什么内容,它对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产生了哪些影响?本书运用多学科知识,截取九个侧面对中国寺院进行系统而立体的考察,不仅对上述问题加以详细的论述解说,也在此基础上融入丰富的人文历史典故,为读者呈现出承载深厚文化底蕴的神圣空间。当然,作者并不囿于探讨寺院本身,而是以寺院为镜,以此洞察在历史流变中的中国社会,以及复杂的风俗世情,对于读者了解汉化佛教颇具引导之功。张伟然,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地理研究》《历史研究》《热带地理》编委,长江大学“楚天学者”特聘教授,西泠印社社员。主要从事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尤擅长历史文化地理,是国内最早开展佛教地理研究的学者之一。著有《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历史与现代的对接》《学问的敬意与温情》等。
  • 博河之韵

    博河之韵

    本书分上篇“古韵”和下篇“新咏”,上篇选录的是东晋以来历代名人赞美德安秀丽风光和厚重人文的诗词歌赋,下篇选录的是当代德安儿女以及曾在德安工作的人士讴歌时代、赞美乡土的诗歌、散文。
热门推荐
  • 问丹朱

    问丹朱

    所有人都想问一问陈丹朱,你的良心会不会痛——————简体实体书已上市。
  • 青光决

    青光决

    青光,是一个预言,还是一个诅咒,还是一个巨大的阴谋——一个小小的恶灵误以为自己是救世主。
  • 独家宠爱高冷总裁爱上我

    独家宠爱高冷总裁爱上我

    本以为林逸飞是钱小芙的良人,却世事难料,林逸飞步步为营,逼死了钱小芙的家人,让那个娱乐圈巅峰影后的钱小芙一蹶不振,林逸飞本以为自己是恨钱小芙的,却在钱小芙死后痛哭流涕……
  • 女神的坏蛋守护

    女神的坏蛋守护

    回归都市,夏秋只为父母给他养的童养媳,而他叫这个童养媳叫姐姐。要把姐姐变成老婆,貌似难度不小,不过号称无恶不作的夏秋,是不会怕这些小困难的,姐姐是他的,谁跟他抢他揍谁,没得商量!男人看了我的书辟邪,女人看了怀孕,小朋友看了成长速度逆天,少年看了有女人约,别以为我吹牛,我可是大坏蛋!
  • 大豫天下

    大豫天下

    历史方向发生改变,现代有了皇帝,还统一了天下。皇室,邪派共相来临,风雨中,一个个神秘的人,带着一身神秘的少年,消失一年,重新回来,迎接他的是什么?
  • 腹黑女皇

    腹黑女皇

    天呐,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她一觉醒来就穿越了?这会说话的月光手链是什么鬼啦?那个冷酷的帅哥王爷干嘛老是缠着她不放啊!还有可恶的老不死国师,想杀我是吗?你最好现在就拍死我,要不然我发誓让你死无全尸!哼,现在你们对我爱理不理,明天我让你们高攀不起!咦,那个男人怎么可以这么帅~什么?为什么还这么厉害!要逆天吗?,“师父,收了弟子吧!”许初心很没皮没脸的拉着那个帅的一塌糊涂男人的衣角说。御姐一秒变萌妹,美男来了,挡都挡不住~
  • 豪门婚宠:总裁老公太给力

    豪门婚宠:总裁老公太给力

    恶魔归来,染家天翻地覆。未婚夫离奇失踪,养父重病昏迷,母亲精神衰弱,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他。
  • 帝枪

    帝枪

    一个没有气旋的少年,在其族人的嘲笑与不屑中怎样的成长起来,又是怎样一步一步踏上武道的巅峰,最后又是怎样枪临天下,谁与争锋!!!
  • 末世地藏王庙

    末世地藏王庙

    别人的主角:带着军火库勇闯末世,身怀异能和绝世神功!拳打丧尸,脚踢变异兽!咱书的主角:烧香拜佛、摇头念经,靠着微末的法力和一间小小的地藏王庙,在地狱般的末世里,勉强度日……
  • 星际聊天群

    星际聊天群

    一个全宇宙人加入的聊天群:宇宙大联盟,作为地球人的林琪被邀请加入,从此一个崭新的世界呈现在了林琪的面前。如果说外星人文明让林琪眼花缭乱,那么在群里碰到的地球老乡,就让林琪目瞪口呆了。唐三?斗罗大陆那个?唐门的唐三?大千世界的萧炎?炎帝吗?谁在地球有未完成的心愿,我来啊!我就是你们在地球的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