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80100000006

第6章 仙境蓬莱阁

蓬莱以近仙境闻名,坐落在城西北丹崖山上的蓬莱阁更以它的临海美景而吸引了众多游人。

位于中国山东省蓬莱市北的丹崖山巅。由白云宫的三清殿、吕祖殿、苏公祠和天后宫、龙王宫、蓬莱阁、弥陀寺等几组不同的祠庙殿堂、楼阁、亭坊组成的建筑体,统称为蓬莱阁。

既然是仙境,自然会有很多神仙故事。在蓬莱阁里,“八仙过海”的传说别有一番情趣。据说,有一次八仙在蓬莱阁上饮酒,他们借着酒兴要过海至对面庙岛上一游,但约定谁也不许乘船。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俄们每人都显现出自己的神通。祖胸露腹的汉钟离,安坐在一把百遮月盖日、收雾行云的大芭蕉扇上;道貌岸然的吕洞宾则身背宝剑,手执拂尘,摇摇晃晃;韩湘子神采俊逸,横吹玉笛,悠然潇洒;聪明睿智的蓝采和,手擎一只五彩缤纷的大花篮,摇来摆去;须眉如雪,老态龙钟的张果老,怀抱简板,倒骑毛驴,乐乐呵呵;身背葫芦,手持铁拐的铁拐李和身着纱帽官服、手执玉板的曹国典都威风凛凛,婀娜俊美的何仙姑,亭亭玉立在荷花蕊中,凝视远方。八位仙人借助各自的宝物,漂洋过海。说也凑巧,正在八仙洋洋得意漂洋过海之时,东海龙王敖广率领虾兵蟹将也来这里游玩。东海龙王见到八仙借助宝贝各显神通,便心生邪念,即令虾兵蟹将抢走了蓝采和的花篮,又抓走了蓝采和。七位大仙见景大怒,便各施绝技与东海龙王打了起来。经过一番激战,东海龙王抵挡不住,败下阵来。七位大仙哪肯放过,他们要大闹龙宫。观音菩萨得知此情,急速赶到调解。东海龙王不但放了蓝采和,归还花篮,还向八仙道了歉。八位仙人满怀胜利的喜悦到达了庙岛。

更久远的时候,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做梦都想着自己能永远年轻,永远地主宰这个世界,因此他曾东游海上,寻找神山,搜求“不死之药”,然而“终无有验”。后来他还是不死心,又派方士徐福领数千童男童女从登州乘船入渤海,希冀出现奇迹。徐福他们在海上漂流了一个又一个的晨昏,不用说找不到仙药了,就连仙山也毫无影踪。又因为给养不足,很多孩子死去,剩下的也一个个面黄肌瘦,可是他们还不敢回去见始皇,回家也是死路一条。有一天黎明,突然远方有陆地的轮廓在晨雾中渐渐地隐现,幸存者们高兴得欢呼起来,驶近一看,哪里是什么仙山,这分明只是一片荒凉的岛屿。不过好歹有了个歇脚的地方,徐福带着孩子们搭棚盖房,开荒耕地……就这样长久地居住下来了,后来人口渐渐繁衍增多,形成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一个美丽的国度——扶桑也展现出它的雏形,扶桑也就是今天的日本,传说虽然诡异怪诞,靠人们想象而流传的成分不少,但近年来,的确有不少日本人前往山东寻根,不知是否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它的真实性。

蓬莱阁西侧的避风阁,阁门大开,所有的窗子也打开,阁外面海风呼啸着,你在阁外划着火柴就很难,火苗很快被风刮得熄灭了,如抛起纸屑,纸屑随风刮起不知落向何方;可是在阁内点燃的蜡烛却依然平稳、平静地燃烧着,不管阁外海风多大,火苗却丝毫不动。有些好奇的人做过测试,在阁内点燃火柴,火苗依然平稳烧着,如向上抛出纸屑,这些纸屑会垂直地落下。百试百灵,可谓一大奇观。

据史书记载,北宋嘉佑六年(1061年),登州郡守朱处约将唐代渔民所建的龙王庙移至丹崖山西侧,在原址始建蓬莱阁,“为州人游览之所”,并著《蓬莱阁记》。元丰八年(1085年),一代文豪苏东坡知登州军州事,虽在任五日,却挥毫走笔,瀚墨流芳,遂使蓬莱阁得登龙门,成为天下绝胜。

精彩链接:

海市蜃楼

海市蜃楼经常发生在沿海,在沙漠偶尔也可见到。人们可以看到房屋,人,山,森林等景物,并且可以运动,栩栩如生。有人认为是人间仙境。其实海市蜃楼的奇景是由于大气中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它一般多发生在春夏季节,而且要在空气各层的密度有较大差异时才能出现。据报道,1981年7月10日下午在蓬莱曾出现并持续40多分钟的海市。那天天气晴朗,海风微拂。忽然在蓬莱南侧海面上空隐隐出现了两个小岛。岛上道路蜿蜒,峰峦雄奇,林木葱郁,楼阁栉比。人在楼阁中出没,车在道路上奔驰,水在涧中流泻,花在丛林间争艳……历历在目,清晰可辨,宛如一幅神韵天成的泼墨画,凌空高悬,极为壮观。这就是人们赞誉的那人间仙境—海市厦楼。此后,1988年6月17日、1999年6月16日,这里也先后出现过海市蜃楼奇观。

海市蜃楼经常发生在沿海,在沙漠偶尔也可见到。人们可以看到房屋,人,山,森林等景物,并且可以运动,栩栩如生。

对于海市,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都有过生动描述。从白居易笔下的“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到苏东坡的“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从沈括的《梦溪笔谈》到杨朔的《海市》,都真实地记录了这一现象。

宋代诗人苏东坡曾见过海市蜃楼,写了《登州海市》诗并刻在蓬莱阁东的卧碑亭里,把那海市屋楼刻画得活灵活现。诗曰:

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

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

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

岁寒水冷天地闭,为我起蛰鞭鱼龙。

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

天后宫

蓬莱阁南的天后宫,实际上是海神娘娘的庙宇。传说天后原是一个姓林的渔家的女儿,名叫林默。只要海上一起风浪,这个女孩就在家昏睡,并表现出双拳紧握、咬牙切齿的状态。待她醒后问她,她就说刚才在海上搭救渔船。一天,林默的父兄出海捕鱼,遇上狂风大浪。这时家中的林默正在昏睡,其样子可怕吓人。林默的母亲认为女儿中魔了,便把她摇醒。林默惊醒后痛哭起来,说是刚才正在营救父兄,不料被母亲摇醒,父兄未得营救,而葬身于大海。事后确实如此。从此,林默一病不起,死后灵魂不走,仍在做海上救助的善事。人们为了纪念她,便修了这庙宇。至清代康熙年间,这海神娘娘被加封为天后,她的庙宇才称为“天后宫”。

蓬莱阁的天后宫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天后宫庙宇之一。正中端坐的是天后,再塑金身。天后是海峡两岸人民虔诚信奉的海神,北方人称她是海神娘娘。在她的家乡福建莆田一带,人们亲昵地称她为“妈祖”,因此许多地方奉祀她的宫庙叫“妈祖宫”。

同类推荐
  • 土楼秘境

    土楼秘境

    这是土楼建筑史,这是风情民俗画,这是忧患沉思录。土楼,是闽西南乡村的一枚徽章-别在中国的胸前:土楼,是中国的一枚徽章,别在世界的胸前。
  • 建设监理基础知识与监理员实务

    建设监理基础知识与监理员实务

    本书是浙江省监理员培训教材。以加速完善监理制度进程、适应工程监理相关法律法规等更新为背景,以提高监理人员素质为目的,根据经修订的浙江省监理员岗位考试大纲的要求,本书在原教材《工程建设监理员实务》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全书以篇为单位,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各专业的监理员均需掌握的基础知识,包括第一篇监理概论、第六篇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理实务、第七篇建设工程投资和进度控制;第二部分为专业部分,即土建、安装、市政、园林等四个专业的监理员分别应该掌握的本专业监理业务知识,包括第二篇建筑工程(土建)监理质量控制、第三篇建筑工程(安装)质量控制、第四篇市政工程质量控制、第五篇园林工程质量控制。
  • 科学伴你行-建筑经典

    科学伴你行-建筑经典

    本书从各个角度介绍了一些经典的建筑的相关知识,内容深入浅出,有利于中小学生更好地了解建筑知识。
  • 现代城市管理机制创新实证研究

    现代城市管理机制创新实证研究

    本书旨在对宜昌城市管理进行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宜昌城市管理的理念与特色、、宜昌城市管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宜昌城市管理的模式、宜昌城市管理的成效与不足、宜昌城市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希望通过上述问题的考察和研究,梳理经验,发现不足,以此丰富现代城市管理的理论。
热门推荐
  • 修武世间

    修武世间

    一个重生少年一举修炼成为绝世神灵的故事,世间不服者打到服,桀骜不驯,逍遥自在为人生目标
  • 七国约2

    七国约2

    七国约,是我对某一个人的约定,这部是七国约的续集,一共七篇短篇小说,有喜有悲,一般不过两千字。
  • 执掌千域

    执掌千域

    这是一个斗气纵横的世界,繁衍至巅峰的斗气造就了一个个好战嗜杀的种族。本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他,却来到了这个名叫大千域的世界,从此踏上了修炼一途。异于常人的他,能否攀登那强者之路?他坚信,既然身世来历特殊,那么修炼一途,自然也会大放异彩!
  • 记住叫我女王大人

    记住叫我女王大人

    暂无介绍,详情请点击作品内容,哈哈哈哈哈哈哈
  • 回眸有春风

    回眸有春风

    21世纪宅女一觉醒来竟然变成腹黑女配!?从默默无闻到万人唾骂的魅惑九尾狐,呈浅鸠邪魅一笑,妖王争夺战,勇斗各路白莲,拐走完美男神回家当压寨夫君!?谁说配角永远是配角,高能系统携狐妖少女在线精分!这边风还在轻轻的吹,某狐泪奔“我想回家啊啊啊!!!!”
  • 平萧剑下绒花开

    平萧剑下绒花开

    十八年前,一代鬼才薛离相不知所踪,一时间人心惶惶;十八年后,红衣男教独孤久以邪术出现于武林大会,又掀起一阵血雨腥风。什么?九色道人?竟然是……?众好汉求饶:这一家子都不是善茬啊!
  • 我愿陪你相守到老

    我愿陪你相守到老

    “喂,你挡我路了!”金钟仁恶狠狠的说。对面的人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移开了。接下来的几天金钟仁每天都能看到这个人再自己门前。直到有一天那人给饿了好几天的他带来了吃的东西。其实,捡个美男回家也不错,貌似还挺有钱的啊……
  • 缔约之公主骑士

    缔约之公主骑士

    动漫游戏同人,主要还是以公主连结为主的。。。。。。。。。。。。。。。。。
  • 陌路之源

    陌路之源

    她当初楚楚可怜的求着父亲不要让自己嫁给他,现在的生活却已经离不开了他。【甜文呐,大把糖】
  • 萧劲光回忆录

    萧劲光回忆录

    本书是萧劲光生前的回忆录,内容涵盖萧劲光八十多年的人生经历。作者在回忆自己人生经历中,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有不少翔实记述,许多史料是过去党史军史上少见的,是研究党史军史的重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