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82500000028

第28章 文明的巅峰 (2)

这日恰好有人因为卖扇子的事情讼于公堂,杨简断其曲直后,又向陆九渊请教“如何是本心”的问题。

陆九渊说:“听你适才判断卖扇讼案,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这就是你的‘本心’。”

杨简顿时省悟,领会到人心自善、人心自灵、人心自明及人心自神,本无所不通,他后来成为陆九渊最有名的弟子之一。

淳熙元年(1174年),陆九渊拜访了吕祖谦,两个人相互切磋了一下学问。第2年,吕祖谦和朱熹一起编了一本理学入门书《近思录》。编完之后朱熹送他到了鹅湖寺,然后他们约陆氏兄弟来相会。

陆氏兄弟应约而来,路上陆九龄写了一首诗,吟给弟弟陆九渊听: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

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

留情传注翻蓁塞,著意精微转陆沉。

珍重友朋相切琢,须知至乐在于心。

弟弟听了对其中几句很不满意,于是一路上他就想好了一首和诗。

到了鹅湖寺,学术讨论会正式开始。吕祖谦问陆九龄最近在做什么学问,陆九龄就诵读了这首诗。当他读到第4句的时候,朱熹一听,啊,陆九龄已经上了陆九渊的船了。

原来,这哥俩儿本来思想学术有些差别。但是为了开这个会,之前二人统一了思想,一致对外。当然陆九渊比较厉害,所以把哥哥的思想统一到自己这儿来了。

接着陆九渊朗读了自己的和诗:

墟墓兴衰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

涓流滴到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

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

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辩只今。

这下火药味就很浓了,哥哥诗的最后一句话说咱这是朋友之间互相切磋;弟弟则说咱就要分个高下。不光如此,还得辨个真伪。

朱熹一听“支离事业竟浮沉”,脸色大变。听完全诗,心里就已经很不爽了,这是为何呢?

原来,陆氏兄弟主张道在本心,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发明本心,而朱熹主张要格物致知和读书穷理。陆九渊说自己的发明本心,是悠久博大的简易功夫,而朱熹的读书穷理是最终走向沉沦的支离破碎的事情。高下自分,真伪自明。陆九渊自信满满,豪情盖天,朱熹自然心里很不痛快。

双方之间起了大争论,吕祖谦虽说是主持人,不过态度偏向于朱熹这一边,最终双方没有达成统一意见。

古语云:“尊德性而道问学,极高明而道中庸。”但是尊德性和道问学谁先谁后呢?陆九渊主张尊德性为先,朱熹以道问学为重。陆九渊主张先发明本心而后才读书,朱熹说人只有广泛阅读然后才能走向简约。陆九渊要和朱熹辩论,说尧舜之前的人连书都没有读的,那又该怎么办呢?

吕祖谦后来评论这俩人说:“朱熹英迈刚明,工夫入细;陆九渊坚实有力,但是又欠开阔。”

这不是一次胜利的大会,也不是一次团结的大会。两派互相辩论,没有达成共识,最后不欢而散。

但这依旧是意义重大的大会,因为这次大会尽情展现了两个重要学派之间的学术分歧,深刻地影响了后来中国哲学的发展道路。

这次会议之后,朱熹和陆九渊都对自己的思想学说进行了反省。

3年之后,朱熹到南康军赴任,陆九龄去拜访他。朱熹追忆当时辩论的情景,做了一首和诗:德义风流夙所钦,别离三载更关心。

偶扶藜杖出寒谷,又枉篮舆出远岑。

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

只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

两个人后来还有几次当面交流,尽管鹅湖之会上两个人不欢而散,但是后来的学术友谊却是越来越深。绍熙2年(1191年),陆九渊在荆门逝世,朱熹率门人往寺中哭之。既罢,良久说了一句:“可惜死了告子。”

3. 出位抗辩,壮哉叶适

淳熙15年(1188年),大学者朱熹遭人参劾。

参劾朱熹的人叫做“林栗”,福建福清人,绍兴12年进士。当时官居要职兵部侍郎,深得孝宗皇帝赏识和信任。他攻击朱熹的理由很是奇特,他说朱熹这个人没什么学问,只不过是剽窃了张载和程颐的一些学术成果。打着道学的旗号,妄自尊大。学着春秋战国纵横家的姿态,招摇撞骗,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朱熹是南宋最有名的学者,竟然被认为不学无术,林栗为何这般仇视朱熹呢?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这一年,朱熹被任命为江西提刑。上任之前,他需要到临安面圣,然后去赴任。

朱熹刚到临安,林栗就来拜访,要和他讨论《易》和《西铭》。林栗的著作在此之前朱熹已经读过,感到实在不敢恭维。所以他直言不讳地说出自己的意见,认为林栗的学说不得要领。朱熹说《易》的象数问题到了邵雍那里才说明白。

林栗说:“我的著作就是想攻击邵雍的观点。”

朱熹说:“邵雍康节先生不是轻易能够攻击的,侍郎需要斟酌。如果不改自己的观点,恐怕会被有识之士笑话。”

林栗恼羞成怒,说了一句:“就是要人笑!”

在这个问题上俩人已经无法再进行讨论了,他们转而讨论《西铭》。朱熹说林栗没有读明白,对宗子认识有误。

林栗说:“宗子如何就是嫡长子?”

朱熹觉得这是常识问题,实在不想讨论,讽刺道:“侍郎以礼学名家,难道连这都不知道吗?”

林栗无言以对,二人不欢而散。

朱熹见了孝宗,给他讲了“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的大道理,孝宗不是很喜欢。不过朱熹见完孝宗之后,就被任命为兵部郎官,即要他当林栗的下属。

朱熹不干,当然不想干,但朝廷的命令是不可以违抗的。于是他就说自己得了严重的脚病,请求能够休假一段时间。不过林栗早就让手下人拿着郎官的大印催着他去赴职,朱熹坚持不去。僵持了一天,林栗就告到皇帝那去了。

林栗参劾朱熹,完全就是利用权势来打压他。他说朱熹不赴职是对朝廷心怀不满,说他不学无术,扰乱社会,完全就是无中生有的中伤。倘若朱熹是不学无术,那谁又敢说是有学有术?

但是林栗不光上了劾章,还将自己的奏章到处宣扬,闹得朝中沸沸扬扬。朱熹只好上了一道札子,请求奉祠回避。

摄于林栗的权势,满朝官员竟然一片沉默,无人为朱熹申辩。当此之时,有一人挺身而出痛斥林栗的歪理邪说。维护正义,主张公道,这个人就是叶适。

叶适字正则,浙江温州瑞安人,淳熙5年进士第2名(榜眼)。《宋史》上说他“志意慷慨,雅以经济自负”,是一个有胆识,有担当的人物。不过他的思想跟朱熹有很大的差异,叶适被称为“事功学派”。即讲求功利,认为无功利一切都是空言;朱熹恰恰相反,他认为一切事情首要的是道义。但求有义,不问有利。

这两个人是学术思想上的对头,叶适批评朱熹。认为他学问虽然精微深博,但是也只是空言。高谈性命,忽略了功业;朱熹也认为叶适的议论跟自己的学说差异太大,容易走入异端,有着需要商榷的地方。

叶适当时的官职是太常博士兼实录院检讨官,品级很低。不是言官,也没有责任出来发言。然而此时叶适毅然出场,为朱熹辩护。他写了《辨兵部郎官朱元晦状》一文,上书孝宗。

在这篇文章中,叶适阐明自己要为朱熹辩护的原因:“盖见大臣以下,畏栗凶焰,莫敢明辨。积在厉阶,将害大体尔。”然后据实力争,仗义执言,指出林栗所述完全是造谣中伤;同时指出朱熹聚徒讲学,是为国家计,为人材计。“臣闻朝廷开学校,建儒官,公教育于上。士子辟家塾,隆师友,私淑支持于下,自古而然矣”,所以林栗给朱熹扣上那么多政治帽子完全就是不对的。

他指出林栗此举最大的危害在于给朱熹的学说扣上“道学”的帽子,以伪学之类的罪名来打击学者。这种做法 “利害所系,不独朱熹”,危害的是整个学术群体。

叶适的发言激起了很多官员的正义心,他们也纷纷上书指责林栗的行为。孝宗本来是袒护林栗的,在这种情况下,也只好将他外放,这件事情总算是了结了。

叶适的这种精神是值得赞许的,他的忧虑并非杞人忧天,而是深有远见。因为几年之后一场大规模的政治风暴席卷整个学术界,极大地摧残了学术生态,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庆元党禁”。

庆元是宋宁宗的年号,1195年宁宗登基。韩侂胄与赵汝愚都是拥立有功,但是二人嫌隙日深。后来韩侂胄将赵汝愚排挤出去,一人当政,独揽大权。他把那些持反对意见者都称为“道学之人”,斥道学为“伪学”,禁毁理学书籍。后来还制定了伪学逆党籍,名列党籍者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罚。凡与他们有关系的人,也都不许担任官职或参加科举考试,前后共6年之久。

名列党籍的人既包括朱熹这样的理学家,也包括叶适这样的事功学派。大学者几乎无一幸免,对南宋学术造成了极大程度的破坏。

往事已矣,但是却给我们沉重的问题去思考。《辨兵部郎官朱元晦状》这篇文章理应流传千古,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即要想维护一个健康正常的社会环境,必须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即虽然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将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叶适是在维护一个良好的学术生态,他认为学者有权利来创新学说,并向前来求学的人传播自己的学说。实际上就是在维护学者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维护学术的尊严。

宋末著名学者黄震曾经评论道:

水心(叶适)非言官,又所学与晦翁不相下,非平昔相党友者。一旦不忍其诬,出位抗言,廷斥不少恕。此当与汲长孺面责公孙弘、张汤者同科。呜呼,壮哉!

同类推荐
  • 吾名刺客

    吾名刺客

    他到底是紫禁城里混不吝的小混混,还是各大烟花之地竞相邀约的风流才子;他既是急公好义的江湖豪客,又是冷血无情的冷血杀手。他有着各种各样的身份,而这些不过是他隐秘自己的伪装。如果问他到底是谁,他会笑而不语,心道:难道我作为穿越大军一员的秘密能告诉你们么。
  • 殖民崛起

    殖民崛起

    17世纪,海洋争霸,英国崛起,荷兰衰落,秦治能否带领中国,完成一次华丽转身,我们不仅掠夺土地,我们还要人才。
  • 浑球太子当霸主

    浑球太子当霸主

    浑球?还是混球?堂堂一国之太子怎么可能是浑球?请你不要用你那永恒不变的有色眼光来看待分秒都在变化的人和物,而且我也会证明自己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少年了。如今的我不是浑球,而是一国之太子,将来还是一国之君主,甚至是……大陆的霸主!
  • 安歌行

    安歌行

    公冶仰起头望着云隙里散出的冷凉日光,微微眯起了眼,唇角弧线冷厉,清冷的嗓音在风里断续破碎:“苏祈年你还真是绝情。”——我的征途是九州
  • 大三国志

    大三国志

    从后汉衰落前夜到孕育发展成三国到西晋建立前后。作品创作以史实为基础,时间线为轴,包含主要事件为主线及支线等,在事件成因、发展等情节推动的同时,妄图通过创作较为饱满、立体地刻画人物并呈现。包含英雄们及其他各色人物在一个混乱又生机勃勃的大时代下的心路历程、成长、蜕变等。
热门推荐
  • 听说我是大佬的白月光

    听说我是大佬的白月光

    【重生偏执大佬VS只想护住自己老公的娇气小可爱,甜文宠文】洛歆妤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一直生活在一本书里。直到后来她才发现,那不是一本书,而是她的前世。洛歆妤坐在男人的腿上,搂着男人的脖子说“老公,你会爱我多久?”男人拿起女人的手,放在心口上的说“不管将来还是以后,这棵心永远都属于你的。”“老公,我爱你~”“我也爱你~”【前面女主会以为自己穿到一本书里,到后面女主会想起自己前世的记忆的(灬?ε?灬)】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红昭泪

    红昭泪

    紫禁城中紫禁事,谁人相许与人愿。两个善良天真的姑娘,在有了不同人生经历后又会有什么选择,她们是否还能与对方交心。在这无边的皇宫里真的不能拥有朋友吗,她们的爱情又在哪里。
  • 挨打就变强系统

    挨打就变强系统

    为什么神机学院的学生被人打了不还手?为什么神机学院的人都要找打?为什么珠穆朗玛峰许多人一起相约跳崖?只因为袁歌越打越强,只因为袁歌越甩越强。袁歌:我可是有挨打就变强系统!这些人……这是一个到处挨打的主角!来来你打我呀!“宿主正在接受物理攻击+1+1+1……”“宿主的身体变变强+1+1+1……”“宿主正在接受法术攻击+1+1+1……”“宿主正在接受精神攻击+1+1+1……”“物理攻击快超出宿主承受范围!”“快住手!这一波逼装大了!”QQ群:564589267
  • 武圣画神

    武圣画神

    王小五,祖上乃绘画世家,曾经在皇上的尚书苑行走。也是当初绝不次于“东竹八绝”的国画派大家。但是,到了王小五这里。就已经日落西山了。王小五,虽然,祖传了一折山水泼墨画风。但是,对比祖先荣耀,那依然是大不如前了。于此一同的还有一本,家传祖上遗留的《国书十八法》一本厚厚的,唐装宋版封装,但是已经卷了毛边的旧书。因为也算是祖传的,所以也就没舍得扔了。这俩物件,看似普通,实际上却是隐藏巨大玄机。只不过,王小五还上未参透而已。一旦参透玄机,那么可以说“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搬山倒海,无往不利”一个偶然机会,结识了一座寺庙的扫地僧瑞敏小和尚。相互攀谈才知道,原来这瑞敏和尚竟然是药王神童。二人八拜为交。结为兄弟。又在更倒霉机会下,意外打败了,太白山无真教派,坐下七弟子空明道长。结识了飞狐女兰秋月。三人感觉良好,又在续金兰。收三妹飞狐女兰秋月。这倒好,一个要画画,一个要长行医,一个要修仙。三人接伴闯江湖,就此上演一慕慕,精彩画面。探阴山,下冥府,走古北,战天蚕,破连环。。。。。
  • 动管局之无限签到

    动管局之无限签到

    小说讲的是一名叫做苏寒的高中学生,在放学的时候,没有看马路反而一直在看一些动物管理局的同人小说导致被一辆卡车给撞到了天堂,可是天堂的人却表示自己好像杀错人,所以给了苏寒三个愿望,之后苏寒便选择在动物管理局里面开启了自己不凡的人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以夫为尊

    以夫为尊

    现实世界的楠竹苦觅良人……不想一颗葡萄让她颠落女尊王朝,还在路边捡了个小夫郎……天赐良缘,一步一惜……
  • 女人必须会理财

    女人必须会理财

    这是一本“小财女”长成的无敌指导书,内含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财秘籍,教会女人轻松管理好手头的银子。“小财女”在此指的是真正会赚钱、会花钱、懂得金钱背后真正价值的女人。“小财女”不仅要学会成功留住金钱,还要有让钱生钱的绝世奇招,储蓄、房产、股票、基金、古董、珠宝,甚至是彩票,都能成为“小财女”理财的秘密法宝。理财还会让女人在婚姻、育儿、事业三段必不可少的人生经历中拥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她的幸福永远不会跌价!
  • 存希

    存希

    大哥哥带着小妹妹重返逆境,“世道对你不公,大哥哥弥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