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48200000036

第36章 伏羲的传说与考古学观察(3)

考古学文化是史前时期分布在不同地区的氏族部落在一定时期的劳动创造。在古史传说和史前考古的结合方面,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琦先生特别强调了20世纪80年代考古工作的两项成果,一是经山西省境连接中原与北方两大文化系统红山与仰韶文化遗存的研究,一是西红山文化坛庙冢遗迹的发现。据古文献记载和专家论证炎帝、黄帝均为太昊伏羲氏的后代。如果我们将五帝时代与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诸考古学文化联系起来,那么无疑伏羲氏族的考古学文化只能从早于龙山文化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或更早的考古学文化中去探讨。前面我们已讨论过,伏羲氏族最早发祥于渭水上游的天水,其时代相当于大地湾仰韶中、晚期和石岭下类型,下面我们将主要依据天水史前考古学资料就这一问题进行详细探讨。

天水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要地区,考古发掘证实,先民们以氏族聚落的形式散居在渭水支流及其河谷两岸的台地上,其考古学文化序列为:大地湾一期文化,师赵村一期文化,仰韶文化早、中、晚期,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和器物类型学分析,各文化之间前后相接,连续发展。这一时期的社会文明成就达到较高水平,主要是我国原始农业开始兴起,渔猎畜牧经济长足发展,磨制石器大量出现,制陶工艺不断进步,彩陶艺术高度繁荣,产生了雕塑、绘画等原始艺术和作为文字雏形的刻划符号,人类居住环境不断改善,原始建筑技术日益提高,图腾及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萌芽,等等。这些文明成就有很多和伏羲传说的文化内涵相统一,鉴于此,所以曾长期从事甘青地区史前考古的社科院专家研究认为:“天水和伏羲的关系亦揭示在史前时期,天水已是先民开拓发达的地区。”

要想探讨伏羲氏族首先要追溯伏羲氏的源头华胥氏族的分布,有专家认为: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河北武安县磁山文化和陕西、陇东的老官台文化是华胥部落文化。

以上三个考古学文化是我国黄河中游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年代基本相近,大约为公元前38000前3000多年,而且文化面貌也具有一定的共性,它们是基本上同时并存和发展于不同地域内的不同的考古学文化。

老官台文化主要分布在渭水流域的关中地区,西及甘肃陇东地区,东到陕豫接壤地带,西南可达丹江上游的一些地区。老官台文化包含大地湾一期和北首岭下层,大地湾一期遗存应属于老官台文化的偏早阶段。随着大地湾一期遗存的破土问世,学术界有时将“老官台文化”直接称为“大地湾文化”。大地湾一期的碳测年代为距今822007330年,除了大地湾遗址外,1983年和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天水师赵村、西山坪遗址相继发现了同类遗址,而师赵村一期、西山坪二期为前仰韶向“仰韶”文化的过渡阶段,相当于陕西宝鸡“北首岭下层”类型,距今7700年左右。大地湾一期是我国分布最西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师赵村一期文化类型是由大地湾一期发展而来,是大地湾文化向仰韶文化过渡的中间环节。华胥部落的文化特征在大地湾一期遗存中有一定反映,根据古文字学家研究“华胥”之“华”是野生麦——莱,在商周金文、甲骨文中如下各字“”音莱,“”意为采麦籽以食等,俱与华同,那么华胥实际上就是莱胥,金文中的莱作一株上穗三歧或五歧,籽实像小铃铛似的挂在穗端,这正是野生麦的特征。大地湾一期遗存出土我国最早黍子植物种子和油菜籽,并且在二十多件钵形器和部分陶片的内壁上发现有十余种不同纹样的彩绘,这些彩绘有类似生长植物形纹、形纹,它们既像麦的形状,又与后来甲骨文中的“莱”字相似。另外大地湾一期遗存反映看来的居无定所的渔猎经济形态,也与华胥氏族游牧流动的生活写照相符。因此,大地湾文化的氏族部落,能就是华胥氏族西迁的分支,这支部落在大地湾一期和师赵村一期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直接孕育了伏羲氏族。

在天水史前文化中,大地湾仰韶文化是继师赵村一期文化之后的考古学文化,大地湾仰韶早期相当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距今约六千年左右,中期相当于庙底沟类型,距今约5000~5900年之间,晚期相当于西王村类型,距今约4900~5500年。过去学术界一般认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通过石岭下类型发展为马家窑类型。

但是,大地湾遗址的科学发掘和研究认为,石岭下类型属于仰韶晚期范畴,距今5800~5000年。

如果将考古发现同传说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则,时以看大地湾仰韶文化中、晚期和石岭下类型同伏羲氏族的历史传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第一,史书记载,伏羲诞生于古成纪,东治陈仓(现陕西宝鸡),最后定都陈地(现黄南淮阳),而这一地区恰恰恰于于黄中游,是仰韶文化的主要分布地域,把伏羲氏族的考古学文化与仰韶文化相联系与伏羲传说的主要分布地域相吻合。另外,石岭下类型主要起源和分布于天水,是天水地区独特的考古学文化,加之,与大地湾仰韶文化晚期当代相当,内涵基本相同,与伏羲传说的当代特征相符。

第二,从经济形态上分析,大地湾仰韶中晚期看土的生产工具的类型既有农业生产工具,又有一定的狩猎工具,灰坑中包含有大量兽骨、猪骨,时以看,当当时农业经济为主,狩猎驯养家畜已占有相当比例,这与伏羲从事渔猎畜牧,发展农业生产的传说相合。

第三,相传伏羲制嫁娶,确立了婚姻礼制。大地湾第九发掘区仰韶晚期遗存的灰坑H831中,出土了一件人头陶塑的器口。该器物口部三等分,分别雕塑了两个成年男女和一个小孩的人面像,这是原始社会家庭组合体形式的一种反映。

从房屋布局来看,仰韶晚期以面积为20平方米的较小型房屋为主体,没有典型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中心建筑及围绕中心的布局形式,基本生活单位似是一夫一妻制家庭。

第四,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以龙为图腾。天水武山傅家门遗址和甘谷西坪遗址石岭下类型遗存中,出土了我国最早的也是惟一的二件人面鲵鱼纹陶瓶,该纹饰头部圆形,额部中间绘有十字纹,两眼圆睁,大嘴露出板状牙齿,颈部为“U”形纹,腹部网纹。前肢很短,具有四趾。型体呈斜“U”形,实是人面蛇身纹,它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龙图,代表伏羲的形象。

第五,伏羲“始画八卦”,“创立占筮之法”。武山傅家门遗址石岭下类型遗存房址和窖穴内出土6块卜骨,这些卜骨经动物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家鉴定,为羊、猪和牛的肩胛骨,器身不加修饰,无钻无凿,符号简单,可能用石制尖状器刻划而成,卜骨上面阴刻符号和灼痕,符号有“二”形、“1”形和“S”形,它们分别与八卦中的阳爻“—”、阴爻“--”以及太极图形相似,这些卜骨也表明早在距今约5600年的石岭下类型就出现了占卜习俗。

第六,伏羲氏为“风姓”,“风”从鸟。而鸟纹是石岭下类型彩陶的主体纹饰,鸟为该氏族的图腾,那么伏羲“风姓”可能与石岭下氏族的鸟图腾有某些亲缘关系。

第七,根据专家研究认为,作为中华民族文明之源的伏羲氏族属于古羌部落。

而天水石岭下类型的墓葬,周围置放着大小不等的鹅卵石块,这种习俗延续至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这种习俗属于一种白石崇拜的宗教信仰。从民族学的角度看,这种习俗是古羌族和藏族的习俗。

第八,伏羲命大庭氏造屋庐,改善居室。目前从出土的考古材料看,大地湾遗址仰韶文化晚期发现的F901和F905两座大房址在同期是极其罕见的。F901占地面积约920平方米,建筑面积29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以长方形的主室为中心,两侧扩展为与主室相通的东西侧室,主室后面有后室,主室前面有附属建筑和宽阔的广场,其布局井然有序,主次分明,形成一个结构繁杂严谨的大型建筑群体,该建筑被认为是我国最大的原始殿堂。F905大房址,占地面积270多平方米,室内面积约150平方米,其结构复杂,面积宏大,气势雄伟,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雏形。

基于以上理由,因此,我们认为大地湾仰韶中晚期和马家窑文化石岭下类型就是伏羲氏族的原始文化。

(作者安志宏系甘肃天水北道区副区长、高世华系甘肃天水博物馆副馆长)

注:

①翦伯赞:《中国史论集》,国际文化服务社1998年再版,1997年序第编《略论中国文献学上的史料·导言》。

②《试论传说材料的整理与传说时代的研究》徐旭生、苏秉琦合著,《史学集刊》第五期,1997年12月。

③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文物出版社,1985年。

④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人民出版社出版。

⑤徐良高:《中国民族文化源新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1月。

⑥张忠尚、王建祥:《大地湾遗址与中国古代文化》,载《伏羲文化》,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5月。

⑦刘雁翔:《大哉羲皇》,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

⑧郎树德、许永杰、水涛:《试论大地湾仰韶晚期遗存》,《文物》1989年第11期。

⑨⑩李非、李水城、水涛:《葫芦河流域的古文化与古环境》,《考古》1999年第9期。

张华、夏峰:《伏羲·成纪·大地湾》,载《伏羲文化》,中国社会出版社,0999年5月。

闻一多:《伏羲考》,载《闻一多全集》第一卷。

苏秉琦、殷玮璋:《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文物》1981年第5期。

苏秉琦:《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自序《六十年圆一梦》,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

李秀芳、肖云儒:《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母题和人格模型》,载《黄帝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师赵村与西山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0999年4月。

杨东晨、杨建国:《渭水古文化区中令人神往的天水》,载《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中国社会出版社。

郎树德、许永杰、水涛:《试论大地湾仰韶晚期遗存》,《文物》1983年第11期。

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甘肃秦安大地湾第九区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11期。

王仁湘、张广立、赵信:《黄河中上游地区出土史前人物彩缓与陶塑初释》。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武山傅家门史前文化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5年第4期。

刘尧汉:《中国文明源头新探》,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

同类推荐
  • 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

    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

    本系列丛书主要讲述了敦煌归义军史,本书为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
  • 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本书深刻阐明了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的先进文化力量及其建设的战略意义,揭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呼唤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合、与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奥地利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奥地利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老北京的名人与轶事

    老北京的名人与轶事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 崇明岛传

    崇明岛传

    本书着重写崇明岛的历史,从而使崇明岛的特色,包括其形成的地理环境、大浪淘沙聚沙成洲的神奇、沙洲涨坍垦拓不止的垦拓精神、薪火不断的教育与文化传承,得以突出。
热门推荐
  • 非典型天才暗恋手册

    非典型天才暗恋手册

    让曾经的周丛云来说,一中许闻朝是个神,是她想要成为的人。后来的周丛云转校去了一中,近距离观察到了自己的男神,幡然醒悟,明白个人崇拜是搞不得的,学习才是她人生的追求。二货天赋型天才许闻朝×伪高冷努力型天才周丛云
  • 专属宠叛逆的成长

    专属宠叛逆的成长

    (由真实事件改编)星雪伊:“我为什么在内个时候会遇上你,幸好你放弃了我。”在内个时候,某腹黑男:“我终于可以靠近她了。”星星上台表演,某腹黑男,好想踹进兜里。【女主情伤,男主独宠】
  • 乱梦生

    乱梦生

    或许我们都似曾相识,只因我们前世路过,而画面,永远定格在了路过却不自知的那一天。
  • 少主夫人又跑了

    少主夫人又跑了

    她一路过来没有一帆风顺过,他出身世家,身份尊贵,她爱得小心翼翼,他掏心掏肺,万千温柔只对她一人好,他们该有怎么的摩擦呢?
  • 挚爱青春

    挚爱青春

    路天易,郑小浩,熊乐,易西,是一个很有活力的校园乐队,于佳永远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可是时间并没有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结果,好不容易大家有了相对应的收获,却又一定要面对离别,分开前的三年之约,到底能实现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今天男神也在暗恋我

    今天男神也在暗恋我

    当暗恋的人是童年时期分离的青梅竹马,当青梅竹马变成了校园里的神仙学长,当神仙学长进化成了职场上的霸道总裁(???)撩人不成,反吃套路。双向攻略,最为致命。在?为什么我暗恋的人正在暗恋的人刚好也是我?作精日常,恃宠行凶!一个双向暗恋的小甜饼。?
  • 灵铃的妖魔鬼怪

    灵铃的妖魔鬼怪

    我叫灵铃,是天山派地二百八十八代掌门,我不知天山是否存在,只是从我与师傅相遇的那一刻起,我的世界就被改变了。
  • 重生之我不嫁了

    重生之我不嫁了

    林箬儿从小顺风顺水的长大,直到遇见了那个他,她放弃了自己优渥的条件,倒追他,追到最后,丢了脸也丢了命…重活一次,她势必要让那些踩她害她羞她辱她之人付出代价!
  • 鬼物老公太妖孽

    鬼物老公太妖孽

    我林夕然今年20岁独生女爸妈的心肝宝贝我既没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也没有两个浅浅的酒窝衣着也不引人,一句话,普普通通。不知何时起,我的小小人生,从平静止水到波涛胸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