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48200000034

第34章 伏羲的传说与考古学观察(1)

安志宏高世华

我国史前社会经历了近百万年漫长的历史岁月,是中华民族诞生,并逐渐走向文明的重要时期,除了先民们为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物质孑遗外,在我国古代文献中还保留着大量的传说记载,成为我们研究史前社会发展的珍贵史料。

伏羲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被确认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如《尚书·序》中说:“古者伏羲氏王天下也……由是文籍生生。””

适《习学记言》卷一九也说:“羲黄为文字之始,圣智之先,不独学者言之,孔子盖言之也。”但是,伏羲作为始祖究竟是神话?是传说?还是历史?后来却因《史记》的缺漏失载,而成为众多史家聚讼争议的话题。在伏羲文化的研究中,如果我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传说史料,并结合史前考古资料进行科学分析,便不难去伪存真,从中看到许多历史的真迹。本文拟就伏羲传说的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伏羲传说史料分析

我们能够见到的最早的伏羲记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经典和诸子百家,自秦汉至明清约二千年间,至少在将近数十部的经史古籍中,保存着伏羲事迹。长期以来,由于学术界对传说史料的价值及其在古史研究中的作用有着不同的看法,尤其是以20世纪20年代疑古学派为代表,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怀疑传说史料的真实性,否认夏启以前的历史,因此,对后来古史传说的研究产生了不利影响。致使很多学者对古文献中有关远古社会的记载看做是传说,不是信史而不予重视。其实,这些记载中很多绝不是无源之水,凭空臆造的。根据对当代很多无文字民族的口头世代相传的传说和史诗的研究,一一民族的传说往往往隐含一一民族的远古社会风貌和发展历程。中国古代的很多传说也应如此。

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已证实了大量古代文献是可信的,如《史记·殷本记》中对商王世系的记载已被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所证实。

我国史前传说时代的研究,主要依靠传说材料。就这些史料的价值而论,我国著名史学家翦伯赞先生曾这样说过:“正史不如正史以外的诸史,正史以外的诸史,又不如史部以外的群书。”①这里所说的群书主要指传说和神话。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和苏秉琦先生则对传说史料进行了分类和分期,即,按传说史料的本质与来源分为两类:一是“原生的”,包括一切见于早期记载的传闻异说。二是“再生的”,包括一切见于后期记载之假的、伪托的、孳生的传说故事。传说文献分为三期,第一期:商周到战国前期的作品,如甲骨文、金文及《尚书》、《周易》、《诗经》、《论语》、《左传》、《国语》等;第二期:战国后期到西汉末的作品,如先秦诸子、《周书》、《山海经》、《大戴礼》、《史记》、《淮南子》等;第三期:东汉以后作品,如谯周、皇甫谧、郦道元诸人书中保存的一部分古代原始的民间传说。②这种分期和分类被学术界至今认为是科学的,也是目前研究和整理伏羲文献史料行之有效的方法。据此,我们根据伏羲传说的内容和写定先后,对伏羲主要文献记载分析如下:

1.商周到战国前期的文献记载,是对伏羲传说较为原始的记述,属于早期的传闻,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周易·系辞下》载: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以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尚书·序》载:“古者伏羲氏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左传·昭公十七年》载:“太伏羲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汉杜预注:“太伏羲氏,风姓之祖也,有龙瑞,以龙名官。”儒家早期经典《周易》和《尚书》是记述伏羲事迹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古代文献,《左传》是记载伏羲最早的史学著作。可见,在战国之前的儒家早期经典和史书中,已经记述了伏羲画八卦,结网罟以佃以渔,创文字以代结绳之政和以龙纪官等重要内容。《汉书·艺文志》中说:“事出春秋,言为尚书。”明代章学诚认为“六经皆史”,皆是古人对儒家经典史学价值的高度评价。现代学术界也认为,先秦及西汉诸子书中所保存的古史资料,那是以经和正史为标准定去舍的,合于它们的为真,不合于他们的为伪了③。

通览秦汉以后的很多伏羲记载,无不是在以上三书的基础上有所补充、延伸和附会。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时期的伏羲文献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并对后来的伏羲传说奠定了基础。

2.战国后期至西汉末的文献记载,主要见于诸子百家和汉代经学,是对儒家早期典籍的继承和发展,丰富了伏羲传说的内容。

有关伏羲事迹,我们目前能够看到的诸子著述,除了儒家外,还有道、法、杂和小说异闻类。据不完全统计,属于道家文献8条、法家1条、杂家3条、小说异闻类2条,共涉及文献6部12篇,这些记载既有比较客观的传闻,又有神话性的异说。《庄子·缮性》载:

“及燧人氏、伏羲氏始为天下,是,顺而不一。”《尸子》载:“伏羲氏之世,天下多兽,教民以猎。”这些记载客观地反映了伏羲时代的社会文明成就。而《列子·黄帝》中又有庖牺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有大圣之德的说法。《山海经》中也有雷神、雷雷、神树建木等记载,均与后来的伏羲神话传说有关。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著述中,我们看到这些中国古代思想家们都一致承认伏羲的历史存在,正如《庄子·田子方》中所说:“古之真人,知者不得说,美人不得滥,盗人不得劫,伏戏、黄帝不得友。”为我们勾画出远古社会伏羲时代美好的历史画面。

汉代经学昌盛,由汉儒戴圣整理的《礼记》,又称《小戴记》,是较多记述伏羲事迹的儒家重要文献,如《礼记·月令》载:“伏羲制以俪皮嫁娶之礼,执伏伏牲。”《礼记·曲礼》载,“伏羲作琴瑟以为乐。”《礼记·乐记》载:“伏羲乐名《立基》。”等等。欧阳所在《欧阳文忠公全集卷四三·帝王世次图序》中说:“迁是作本纪,出于《大戴礼》、《世本》诸书。”《大戴礼》即戴圣的叔父戴德同期整理的《礼记》,是司马迁撰写《史记·反帝本记》参考的重要文献。可见汉代经学的史料价值。此外,如《《淮南》中也保存着具有一定史料价值的文献记载,《淮淮南·览冥训》载:“夫圣人者,不能生时,时至而弗失也。……是是所伏伏氏之迹,而而反帝之之也。……伏戏、女不不法度,而以至德德于后世。”《《淮南·论训》载:“夫神农、伏羲氏,不施赏而民不为非,然而立政者不能废法而治民。”这二条说明,伏羲以德治理天下,并传于后世,成为中国古代以德治国思想的渊薮。

以上记载无论是传说的内容还是流传的形式,都还保持着比较多的原始性和真实性,而没有太多的附会和渲染。因此,这一时期的伏羲传说主要还是属于原生的范畴,是进一步研究伏羲时代及其社会发展的珍贵史料。

3.东汉以后的伏羲记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神话传说,但在《汉书》、《帝王世纪》、《史记·补三皇本记》等古代文献中,仍然保存了大量原始的伏羲史料,弥足珍贵。如: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律历志》中说:“自伏戏画八卦由数起,至黄帝、尧、舜而大备,三代稽古,法度章焉。”《汉书》叙事周密详尽,具有很大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班固在这一部史学名著中认为夏、商、周三代国家典章制度的建立可以上溯至伏羲时代,对伏羲的历史贡献给予了很高评价。东汉各种纬书对伏羲事迹附加了浓厚的神话色彩。

如有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于成纪的出生神话(《诗纬·含神雾》、《孝经纬·钩命决》);伏羲蛇身人首的传说(《孝经纬·援神契》、《春秋纬》);“龙马负图,伏羲画卦”的神话传说(《礼纬》、《尚书中候》、《春秋纬》)等等。史学学界普遍为这些汉代纬书虽多为荒诞不经之言,但却包含一部分有用的自然科学知识和古史传说④。以后的很多伏羲神话传说都是在此基础上附会延伸。

如东晋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借鉴了前人资料,尤其是纬书,详细记述了伏羲的出生神话、出生地、蛇身人首的奇特相貌和主要功德,在研究上古历史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后世史学家在研究记述伏羲事迹时几乎都引用了该书资料。如唐司马贞《史记·补三皇本记》载:“太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牺氏。养牺牲以充庖厨,故曰庖牺。以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作三十五弦之瑟,木德王,注春令,其帝太昊是也,都于陈,东封太山,立一百十一年崩。”司马贞的这段记载,主要以《帝王世纪》记载为依据,对伏羲的生平、功德和传说内容进行了高度概括,成为我们目前研究伏羲事迹的主要文献。

二、伏羲传说与天水原始氏族的关系

伏羲作为历史存在究竟是一个具体的人物,还是原始氏族的称号,在古文献中语焉不详。据《帝王世纪》、《三皇本纪》记载伏羲确有其人,在位一百二十年或一百十一年。唐柳宗元《观八骏图说》亦说:“伏羲氏,女娲氏……是亦人而已矣。”这些记载把伏羲看成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另据汉代《遁甲开山图》云:“女娲氏殁,大庭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凡15代,袭庖羲氏之号,1260年。”可见伏羲氏又代表原始氏族,并延续了上千年的历史。我国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证明,在夏朝建立之前,我国则处于漫长的原始氏族社会阶段。据文献记载,“黄帝时有万诸侯”,说明在我国夏代以前曾经存在着许多氏族组织。古代许多文明成果绝非某“圣人”界创此而是由分布在各地氏族的首民们此在数千年乃至近万年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劳动创造的此这已为中国现代考古为实践以及华夏文明多源说和区系类型为理论界证实。因此我们所为伏羲作为一个原始氏族或部落的称号此才更符合历史实际。

在我国古史记载中此通常将伏羲、神农、黄帝作为远古时期相继发展的三个阶段。对祥神农、黄帝的历史此古史中有更多记载此《礼记·祭法·正义》和《春秋命历序》等书均谓“炎帝八世此五百二十年”。《竹书纪年》则说:“黄帝至禹为世三十。”如果我们将伏羲氏作为一个具体人物此那么就根本无法解释神农、黄帝延续数百年的传说记载。过去我们常常常据古史中“古古者包氏年王天下也”的记载此所为伏羲氏是中国最早的帝王此实际上此伏羲时代国家还没有建立此因处的“王”认“旺”此有“兴旺”年意此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此伏羲代表着远古时期一个兴旺的时代此我们暂可称年为“伏羲时代”。因此从古史传说的比较角度分析此伏羲也不是一个具体的人名此而是原始氏族的称号。

既然伏羲氏代表着原始氏族此那么它与天水原始氏族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我们所为此由祥伏羲出生祥天水的记载在很多古史中言年凿凿此并为为学界所认此,因此伏羲氏族族首发发祥天水的渭水流域,并在天水发展壮大。通过伏羲传说并结合天水史前考古资料,我们能看到许多伏羲氏族的历史痕迹。另据《竹书纪年·太昊庖羲氏》载太昊伏羲氏“命朱襄为飞龙氏,造书契;昊英为潜龙氏,造甲历;大庭为居龙氏,造屋庐;浑沌为降龙氏,驱民害;阴康为土龙氏,治田里;栗陆为水龙氏,繁滋草木,疏导泉流”,“以春官为青龙氏,夏官为赤龙氏,秋官为白龙氏,冬官为黑龙氏,中官为黄龙氏,是谓龙师而龙名”。说明伏羲氏族是一支由众多氏族组成的较大的部落,并以龙为氏族图腾。而目前天水已发现的393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则已表明,在距今大约8300年到4000年年间,天水渭河及其支流籍河、榜沙河、葫芦河及其西汉水两岸的广大地区,确曾星罗棋布似的聚居着很多原始氏族,存在着一支较大的部落,这在考古学资料上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出现了较大的聚落遗存。经科学考古发掘,天水大地湾、师赵村两处新石器遗址就存在着由各种建筑物结合在一起,加上葬地、防护设施等构成的聚落,尤其是大地湾遗址F901,房址面积290平方米,为多间式,前有辉煌的殿堂,后有居室,左右各有厢房。这座房子前面有广场,广场上立两排柱子,这些柱子可能是代表各氏族或部落的图腾柱⑤。F901大房子显然是氏族部落集体活动的场所。对于氏族制度的研究证明,在整个氏族社会中,氏族是构成社会的两个基本细胞,每个氏族都有各自特有图腾信仰和氏族名称,并以此区别于其他氏族,而在氏族内部,每个氏族成员以及首领则以自己所属的氏族图腾作为标记,并以所属氏族的名称作为个人的私名。因此,在氏族社会中,个人的私名与氏族名具有极大的一致性,而在每个胞族及部落,个人的名字也就表明其氏族(参见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因此,伏羲本身就是氏族部落的名号,在我国远古社会的确存在着以龙为图腾的伏羲氏族部落,而且同天水原始氏族的活动有着密切联系。

三、伏羲氏族时代界定

前已述及,伏羲氏族首先发祥于天水渭水流域,并且形成以伏羲氏族为核心的较大规模的原始部落,那么伏羲氏族起源于何时?

同类推荐
  • 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

    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

    本书收录了《探寻中国文学的“迷楼”——宇文所安访谈录》、《面向西方的中国文学研究——艾朗诺访谈录》、《对优美作品的发现与批评——夏志清访谈录》、《文化转向与人文传统——李欧梵访谈录》等文章。
  • 藏族传统民俗(E眼藏地行 卷八)

    藏族传统民俗(E眼藏地行 卷八)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20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求索攻坚(中)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求索攻坚(中)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世界文明之旅·创造发展卷

    世界文明之旅·创造发展卷

    在人类缓缓的历史进程中,文明是人类辉煌的往昔,是祖先智慧的创造,更是永垂不朽的传奇。追寻世界文明,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同时也是对人类自身的一种高度关注。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家讲座第二辑:莫砺锋讲杜甫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家讲座第二辑:莫砺锋讲杜甫诗

    本书是莫砺锋教授在南京大学讲授杜甫诗歌的实录,举凡杜诗学的重要问题,如杜诗的流传和接受、杜甫诗歌的思想内核和艺术特色,以及杜甫本人的诗歌理论等,作者都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书中有许多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解读,且结合了大量的具体实例,处处显示作者的研究心得,更在潜移默化中给人以治学门径的指点。不论对于杜诗研究者还是爱好者,本书均为理想的参考读物。
热门推荐
  • 穿越之我有三个姐姐

    穿越之我有三个姐姐

    穿越文,主角与他的三个姐姐的故事,日常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从火影开始魔改

    从火影开始魔改

    主角沈迷在回家的路上遭到车祸,意外穿越到了个个世界中,并且拥有系统,看看沈迷如何魔改剧情吧。
  • 读心甜妻,非你勿撩

    读心甜妻,非你勿撩

    一次读心的较量,一场催眠,沈可心如愿成为他身边最亲密的人,却也搭上了她宝贵的婚姻。他说:“我大龄,你剩女,我们负负得正!”清晨醒来,看到浑身赤条条并把她抱得死紧的男人,沈可心终于忍不住爆发:“陆谨言,你要不要脸?我们是形婚!”“我不要脸,要你!而且,我很行……”“陆谨言你给我滚!!@#¥%…”
  • 不凡祖星

    不凡祖星

    地球复苏,实为人道祖地,祖地星域九星亦有前古人迹。随地球显圣,前古之谜一一揭开。前古埋葬了什么,埋葬的时代复苏了,下一个大世开始了,大争之世开始,而这世上已经没有了长生,是什么斩断了众生的长生之路。一个普通少年踏上了这条断路,且看他能不能续上这断路。少年自大泽而出,征伐星辰大海。姚熠决定他要做个长久的帅逼,他踏破山海,经历重重磨难,终于和一只乌龟拜了把子。“这难道是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吗?”姚熠向着质疑他的声音无耻地道。姚熠心理安慰自己,自己只是为了长生,略施手段而已。
  • 三千世界问仙路

    三千世界问仙路

    主角被穿越到修真世界,从炼气到凝液到锻丹再到元婴,因造就三千世界的罪魁祸首想要重生,而被迫穿越在三千世界的漫长问仙生涯。
  • 从此以后分你一半

    从此以后分你一半

    从此,每一个细雨飘飞的日子里,每一个微雨轻洒的夕阳下,你在。
  • 月雪倾歌

    月雪倾歌

    她,丞相之女,却因貌美而遭亲姐姐的嫉妒,而被嫡姐与亲姐姐亲手推下悬崖。她,隐藏的金牌特工,却为了自己所爱之人而死。异世界,天山,“瑶,别怪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万界任意门

    万界任意门

    (55章在88和89之间)在充满僵尸、吸血鬼,魔鬼和邪神的未来世界里,人类的武者、魔法师、超能力者这些超凡力量的拥有者在暗中抵挡着这些邪恶种族的入侵。表面上,世界一片和谐。但是在里世界,人类正在和那些企图侵占地球的邪恶种族打生打死。为表世界的人类赢得一夕安寝的时间。里世界的战争正在相持不下,表世界的一位无法修行源力成为武者的大学生在无意之中得到了一个可以通往任何世界的传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