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46300000040

第40章 像鹰一样低调处世的生存哲学(1)

——鹰立如睡深藏若虚

鹰的自述:鹰者,天之雄。而如此雄威的动物却常常扮作一副恹恹欲睡的病态,从而使猎物放松对它的警惕,待猎物接近时再雄威大作,捕之食之。在现实生活中,常见弱者好逞强施威,而强者却多装熊示弱——看来低调做人更像是强者的哲学,这套哲学不止是一种自我保全和自我防守的智慧,更是一种谋求生存和伺机攻敌的武器!

鹰立如睡,深藏若虚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这些威猛的动物常常扮作一副恹恹欲睡的病态,使猎物放松对它的警惕,待猎物接近时再伺机捕杀。

在现实生活中用“藏巧于拙,用晦而明,聪明不露,才华不逞”等韬略来隐蔽自己的行动,可以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表现低调些,做事情过于张扬就会泄漏“事机”,就会让对手警觉,就会过早地把目标暴露出来,成为对手攻击和围剿的“靶子”。保护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不暴露,尽管这样做会有损失,却能避免更多不可预知的风险。

1998年,华为以80多亿元的年营业额,雄踞当时声名显赫的国产通信设备四巨头之首,势头正猛。而华为的首领任正非不但没有从此加入到明星企业家的行列中,反而对各种采访、会议、评选唯恐避之不及,直接有利于华为形象宣传的活动甚至政府的活动也一概坚拒,并给华为高层下了死命令:除非重要客户或合作伙伴,其他活动一律免谈,谁来游说我就撤谁的职!整个华为由此上行下效,全体以近乎本能的封闭和防御姿态面对外界。

2002年的北京国际电信展上,华为总裁任正非正在公司展台前接待客户。一位上了年纪的男子走过来问他:“华为总裁任正非有没有来?”任正非问:“你找他有事吗?”那人回答:“也没什么事,就是想见见这位能带领华为走到今天的传奇人物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任正非说:“实在不凑巧,他今天没有过来,但我一定会把你的意思转达给他。”

关于任正非还有很多故事。有人去华为办事,晕头转向地换了一圈名片,坐定之后才发现自己手里居然有一张是任正非的,急忙环顾左右,斯人已踪影不见。有人在出差去美国的飞机上,与一位和气的老者天南地北地聊了一路,事后才被告知那就是任正非,于是懊悔不迭。这些多少有点传奇的故事说明,想认识任正非的人太多,而真能认识任正非的人却很少。

近两年来,华为的壁垒有所松动,出于打开国外市场的需要,华为与境外媒体来往密切,和国内媒体的接触也灵活不少,华为的一些高层也开始谨慎露面。唯一没有任何解禁迹象的,是任正非本人。

在《我的父亲母亲》这篇文章中,又展现了任正非理性和激情背后温情的一面。他在文中总结说:“由于家庭原因,‘文革’中,无论我如何努力,一切立功、受奖的机会均与我无缘。在我领导的集体中,战士们立三等功、二等功、集体二等功,几乎每年都大批涌出,唯我这个领导者从未受过嘉奖。我已习惯了我不应得奖的平静生活,这也培养了我今天不争荣誉的心理素质。”

正是由于任正非的低调做人,才使得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打理公司,每年花大量时间游历全球,在各个发达市场与发展中市场上寻觅机会,在通信设备国际列强间合纵连横,寻觅可用的力量与资源。任正非深刻领悟西式规则的同时,充分发挥东方的智慧,带领着华为再创辉煌。

如果一个人总是喜欢显露自己的才干,那么他必然会遭受更多的挫折,这是做人太单纯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做人要善于藏锋露拙。有才干本是好事,但是带刺的玫瑰最容易伤人,也会刺伤自己。

唐朝诗人刘禹锡,才富五车,诗名很大,为人爽直,但有时做人不够圆通,惹来不少麻烦。

当时有项风俗,举子在考试前都要将自己的得意之作送给朝廷有名望的官员,请他们看后为自己说几句好话,以提高自己的声誉,称之为“行卷”。襄甲有位才子牛僧孺这年到京城赴试,便带着自己的得意之作,来见很有名望的刘禹锡。刘禹锡很客气地招待了他。听说他来行卷,便打开他的大作,毫不客气地当面修改他的文章,“飞笔涂窜其文”。刘本是牛的前辈,又是当时文坛大家,亲自修改牛的文章,对牛创作水平的提高是有好处的。但牛僧孺是个非常自负的人,从此便记恨于心了。后来,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刘禹锡仕途一直不很得意,到牛僧孺成为唐朝宰相时,刘还只是个小小的地方官。一次偶然的机会,刘禹锡与牛僧孺相遇在官道上,两个便一起投店,喝酒畅谈。酒酣之际,牛写下一首诗,其中有“莫嫌恃酒轻言语,憎把文章逼后尘”之语,显然是对当年刘禹锡当面改其大作一事耿耿于怀。刘见诗大惊,方悟前事,赶紧和诗一首,以示悔意,牛才解前怨。刘惊魂未定,后对弟子说:“我当年一心一意想扶植后人,谁料适得其反,差点惹来大祸,你们要以此为戒,不要好为人师。”

由此可见,做人不能太单纯,要像雄鹰一样能够深藏若虚,善于掩藏自己的锋芒,不要总是夜郎自大,要懂得“真人不露相”的做人道理。

锋芒毕露,必会四处碰壁

做人不可过分外露自己的才华,更不可自恃才高,动不动就表现自己,否则是会被人嫉妒的。如果一个人富贵而为人太刻薄寡恩,就会陷入苦海,丧失生活乐趣。人有才智而无正气,以此傲人愚人,正应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俗语。因此,聪明人应该像鹰一样懂得且善于藏匿自己的锋芒。

锋芒本意是刀剑的尖端,就像人们显露出来的才干。一个人若无锋芒,那就是立不起来的藤蔓、提不起来的豆腐,在社会上是不可能行得通和站得住的。所以有锋芒是好事,是个人立世的前提,事业成功的基础。但锋芒是把双刃剑,它可以刺伤别人,也会刺伤自己,因此显示自己的锋芒时应该小心谨慎,平时应将其收敛在剑鞘里。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这样一种自视颇高的人,他们锐气旺盛、锋芒毕露,处事则不留余地,待人则咄咄逼人,有十分的才能与聪慧,就十二分地表现出来,结果他们在人生旅途上屡遭波折。有一位毕业即分配到某矿务局工作的大学生,刚来就对单位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顺,未到一个月,他就给单位领导呈上了洋洋万言的意见书,上至单位领导的工作作风与方法,下至单位职工的福利,一一列举了现存的弊端,提出了周详的改进意见。结果怎么样呢?他被单位掌握实权的领导视为“自大狂”乃至“神经病”,不仅没有采纳他的意见,还找理由将他辞退了。两年之内,他换了四个单位,而且是一个比一个更不如意,他牢骚更甚,意见更多。

此君作为锋芒毕露者的典型,在为人处世方面少了一根弦,以致屡屡在新的人际关系圈子中未能处理好包括上下属关系在内的各种关系,加上在工作上又不注意讲究策略与方式,结果不仅妨碍了个人才能的发挥,还招来了妒忌猜疑和排挤。随着时光的流逝,这种人往往不是因锋芒毕露而走向成功,而是极易因屡受挫折而一蹶不振,以致被逐渐磨去了锋芒,成为毫无棱角的钝器。

还有一位王姓朋友,大学毕业后被分到一家研究所,从事标准化文献的分类编目工作。他认为自己是学这个专业的,自以为比原来那些同事懂得多。刚上班时,领导摆出一副“请提意见”的虚心姿态,这种气度让他受宠若惊。于是没有几天他便提了不少意见,领导点头称是,群众也不反驳,可结果呢?不但没有一点儿改变,他反倒成了一个处处惹人嫌的主儿。他空怀壮志,一年中,领导竟没给他安排什么具体工作。后来,一位同情他的“阿姨”悄悄对他说:“我当初也同你一样,你还是换个单位吧,在这儿你别想有出息,你把所有的人都得罪了。”于是,一段时间后,他调走了。走时,领导拍着他的肩头,说:“太可惜了!我真不想让你走,我还准备培养你当我的班人哪!”这位朋友至今玩不透“太可惜”三个字的意思是什么。想来肯定含有“不该锋芒毕露乱提意见”的意思。

所以,有些过失是不可弥补的。虽然人们常说“吃一堑,长一智”,“亡羊补牢未为晚也”,但羊都跑光了,再补不还是晚了点吗?

锋芒毕露的结果是没给自己留一点退路和余地,把自己暴露在弹火纷飞的壕沟外,容易招致明攻和暗算。

孔融是孔子的正宗嫡系子孙,孔融长大后在世事动乱的年代成了名士。

孔融是当时比较正直的士族代表人物之一,他刚直耿介,阜年刚刚踏入仕途,他就初露锋芒,纠举贪官,董卓操纵朝廷废立时,他又每每忤卓之旨,结果由虎贲中郎将左迁为议郎。后来在许昌,孔融又常常发议论或写文章攻击嘲讽曹操的一些措施。太尉杨彪因与袁术有姻亲,曹操迁怒于他,打算杀他。孔融知道后,顾不得穿朝服就急忙去见曹操,劝说他不要横杀无辜,以免失去天下人心,并且声称:“你如果杀了杨彪,我孔融明天就撩起衣服回家,再也不做官了。”由于孔融的据理争辩,杨彪才得免一死。

建安九年,曹操攻下邺城,其子曹丕纳袁绍儿媳甄氏为妻,孔融知道后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不明白这是对他们父子的讥刺,还问此事出何经典,孔融回答道:“以今度之,想当然耳。”当时连年用兵,又加上灾荒,军粮十分短缺,曹操为此下令禁酒,孔融又一连作书加以反对。对于孔融的一再与自己作梗,曹操是早怀嫉恨的,只因当时北方形势还不稳定,而孔融的名声又太大,不便对他怎样。到了建安十三年,北方局面已定,曹操在着手实施统一大业的前夕,为了排除内部干扰,开始对孔融下手了。他授意别人诬告孔融“欲规(谋划)不轨”,又曾与祢衡“跌荡放言”。罪状就是孔融以前发表的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那段言论。这样,在建安十三年八月,孔融被弃市,妻子儿女同时遇害。

在日常社会中,人们总是想方设法要出人头地,古时那些读书人哀叹:“人不知而愠,不亦君子乎!”可见人不知我,心里老大不高兴,这是人之常情。所以有才华的人便言语露锋芒,行动也露锋芒,以此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更有些深藏不露的人,好像他们都是庸才,胸无大志,实际上只是他们不肯在言语上露锋芒、在行动上露锋芒而已。因为他们有所顾忌,言语露锋芒,便要得罪旁人,这样,旁人便成为阻力,成为破坏者;行动露锋芒,便要惹旁人的妒忌,旁人妒忌,也会成为阻力,成为破坏者。

曾国藩曾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意思是说,君子有才能但不使用,而要待价而沽。天才能做到无此器最难,而有此器,却不思此时,则锋芒对于人,只有害处,不会有益处。所以古人说:“额上生角,必触伤别人,不磨平触角,别人必将力折,角被折断,其伤必多。”可见天才的锋芒就像额上的角,既害人,也伤己!如此来说,还不如没有。

《庄子》中有一句话叫“直木先伐,甘井先竭”。由此观之,人才的选用也是如此。一些才华横溢、锋芒太露的人,虽然容易受到重用提拔,可是也容易遭人暗算。

人生就是这样,当你得意时,切不可趾高气扬,目空一切,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太重要。而应当像雄鹰一样适度地收敛起自己的锋芒,夹起尾巴做人,掩饰起你的才华,才能顺利地走好你的人生之路。

同类推荐
  • 每天一堂执行课

    每天一堂执行课

    执行像横阻在计划与结果之间的一道鸿沟,跨得过去就成功,跨不过去就失败。没有执行力,就没有战斗力,更没有竞争力!一天一个关于执行的小故事,一天一节关于执行的独特讲解,一天一段关于执行的深刻启示,通过每天一堂执行课真正提升自己的执行能力,使自已的职业生涯迈上一个新台阶。
  • 感动中学生一生的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感动中学生一生的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及心态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对青少年心态的呵护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关怀。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要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要引导他们对真善美的积极追求、要培养他们乐于助人的兴趣。
  • 透视对手

    透视对手

    本书从职场的角度出发,通过古今中外的大量具体的案例,阐述了重视对手、透视对手、剖析对手到超越对手的过程。
  •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

    几千年前,东西方就把自己的双眼投向不同的地方,也出现了各自不同的文明走向。如果说西方人开始了用科学去认识客观世界,那么东方中国就开始了认识人本身。孔教和道教作为东方本土最主要的两种哲学派别,与其说有对立高下之分,更不如说他们共同组成了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经纬线。凡是中国人几乎都无法逃脱“国魂经纬”的坐标定位,不同的无非是孔学的成分多些或道家的成分多些。于是,如何综合两家矛盾的哲学,如何吸纳两家对立的精华,是国人几千年来最大的人生功课。本书教你如何运用儒家思想做事,如何运用道家思想做人,寄教育于娱乐,品阅本书,秉承传统文化精髓,体味为人处世的哲学。
  • 成功法则(智慧生存丛书)

    成功法则(智慧生存丛书)

    在当今时代,人们已在撒旦和蛇的引诱下误入歧途,无限的放大自己的欲望,变得任性、懒惰、嫉妒、自私和饕餮,把整个世界折腾的千疮百孔,残破不堪。于是,为了勒紧这匹快速驶向悬崖的马的缰绳,我们必须重新反省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热门推荐
  • 游世书

    游世书

    山岳金熔铸侠骨,秋水浺瀜砺精魂。一话数载春冬雨,半壶浊酒半卷书。
  • 万物是你皆无可躲

    万物是你皆无可躲

    她生活在神魔世,是唯一一个配得上倾国倾城这四个字的女子,可,她血种不纯,她在两族受尽鄙夷,听尽谩骂。他,神族圣子,为了她,愿放弃圣位,换她轮回,只为护她平安。第一世,他来晚了,她落得了一个命陨心死的下场,第二世,不同的世界,她重遇了前世所有人。这一世,她立下毒誓,她要让神魔两界所有看不起她的人后悔当初!要让伤过她的人,悔过当初!而他,披荆斩棘,终会让自己最爱的女孩成为女王!
  • 竹马压青梅:校草,请自重

    竹马压青梅:校草,请自重

    母亲再婚,平白无故多了一个‘哥哥’,一下子从灰姑娘成了公主,好像所有的幸运的事情都聚集在这一刻了。然而,还没反应过来,恶魔‘哥哥’将她推进了男校,和傲娇男神成了舍友,处处受到傲娇男神的刁难,并且还成了他的女佣,吩咐这个吩咐那个。“傲娇男,总有一天我会翻身把歌唱的,哼!!”--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宇智波泉奈的无敌路

    宇智波泉奈的无敌路

    重生为即将死去的宇智波泉奈身上,将万花筒写轮眼交给了便宜哥哥宇智波斑,获得了无限进化系统,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无敌路。
  • 仙机

    仙机

    他从出生开始就注定了他的不平凡,强大的家世背景和英俊的容貌,让他成为了女人缘极佳的豪门少爷,但是他不满足这一切,神秘的修仙才是他最感兴趣的,一个人短短的一生,试问?何人不想成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万年乾坤歌

    万年乾坤歌

    沧海桑田,万物皆自化,唯有日月星辰不变,人心不变,世间道理不变。
  • 营销圣经大全集

    营销圣经大全集

    《营销圣经大全集》是一部内容全面、道理实用、分类系统、文字优美的营销经典力作。书中攫取了大量的具有说服力的经典实例,融入了营销行业成功人士多年的营销经验的精华,详细介绍了营销的本质、产品销售、市场营销、建立稳固销售、营销口才、营销细节、营销中的心理学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 凯:穿越时光,为叙前缘

    凯:穿越时光,为叙前缘

    “小生愿许十里红妆,姑娘可否与小生走?”少年一袭白衣,看着眼前笑得羞涩的白衣少女,“既已长发及腰,公子娶我可好?”说完,两人都笑了
  • 无限物品栏系统

    无限物品栏系统

    白夜穿过黑洞,到了新的世界。新世界他如无根浮萍,需要一个身体当居所。附近只有一个人,没办法,附身吧!附身后获得了第一个光环(太监光环)还有复活光环,等等数不清的光环等待挖掘。然而白夜只想说,白英,对不起,你注孤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