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279700000030

第30章 韦瑞华夏棍

初唐名帅演义李绩传

第二十九章韦瑞华夏棍

出了宋郡城门,五人策马扬鞭,向郑郡飞奔,由于是按原路往回返,沿途的景色昨天已经看过了,韦瑛没有喊停,傍晚时到达郑郡,管家徐全找到前天住过的客栈,再次安顿下来,徐鼠去安排晚饭。

徐懋功(李绩)笑着说道:“韦瑞、韦瑛,明天从郑郡,骑马三百二十里就到你们大姑家了,明天一大早出发,下午就到家了。”

韦瑞笑着问道:“徐懋功(李绩)哥哥,骑马三百二十里回大姑家这段路能遇到泼皮拉扯女子吗?”

徐懋功(李绩)笑着说道:“韦瑞,我听说附近几个州今年都发生了比较大的水灾,好多地方庄稼收成只有往年的五成,最惨的地方只有一成到两成,没有饭吃的难民太多了,难免有的人就去做了泼皮无赖,这些泼皮无赖会不会在这段路上,去拉扯女子就不一定了。”

韦瑞笑着问道:“徐懋功(李绩)哥哥,遇到了泼皮拉扯女子,你会再次打伤泼皮吗?”

徐懋功(李绩)笑着说道:“韦瑞,如果遇到泼皮拉扯女子,我尽量劝那泼皮无赖放了女子,《孙子兵法》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韦瑞笑着问道:“徐懋功(李绩)哥哥,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是什么意思?”

徐懋功(李绩)笑着说道:“韦瑞,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是说:不与泼皮无赖打架,便能使泼皮无赖屈服,才算是最高明的。”

韦瑞笑着问道:“徐懋功(李绩)哥哥,如果那泼皮无赖不听劝怎么办?”

徐懋功(李绩)笑着说道:“韦瑞,那我只好使出拳法,解救那被拉扯的女子了。”

这时,徐鼠领着一个伙计提着二个大食盒回来。众人吃过晚饭,各自回房休息。

第十一天一大早,吃过早饭,徐懋功(李绩)、韦瑞、韦瑛、管家徐全、徐鼠五人五马起程去滑州卫南县。

经过大半天的急速赶路,下午到达了滑州卫南县徐盖家,众人进了正厅,分宾主落座,仆人送上了茶,夫人闻讯迎了出来,来到正厅笑着说道:“弟弟家生了一对龙凤胎来了。”

韦瑛站起身,快速跑到夫人身边,拉着夫人的手笑着说道:“大姑,我叫韦瑛,我是姐姐。”

韦瑞走了过来,低声笑着说道:“大姑,我叫韦瑞,只比姐姐小一个多时辰。”

韦瑛笑着说道:“大姑,奶奶说,我长得像大姑小时候。”

夫人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了韦瑛,笑着说道:“是有些像,你比大姑小时候,多了些英俊气。”

夫人拉着韦瑞,上上下下仔细打量着,笑着说道:“韦瑞长的像爸爸,只是更文静了些。”

韦瑛笑着说道:“大姑,我穿男装与韦瑞一起去私塾读书,在私塾韦瑞叫我哥哥。”

韦瑞笑着说道:“大姑,在私塾姐姐让我叫她哥哥,怕别人知道她是女孩子。”

夫人笑着说道:“韦瑞、韦瑛去私塾读书好。”

夫人吩咐管家徐全,笑着说道:“走大半天路,饿了吧?快拿些点心给他们吃。”

管家徐全应了声:“是。”转身离去。

片刻后,管家徐全端了三个盘,里面装的各色点心,放在了韦瑞、韦瑛、徐懋功(李绩)面前。

夫人笑着说道:“徐懋功(李绩),陪着韦瑞、韦瑛说话,为娘去做几个家乡菜。”说完话转身离去,

韦瑞笑着说道:“徐懋功(李绩)哥哥,你向爷爷说,你喜欢八卦缠丝枪,我可以看看吗?”

徐懋功(李绩)笑着说道:“韦瑞,这就让你看。”

徐懋功(李绩)对徐鼠吩咐笑着说道:“徐鼠,去把八卦缠丝枪抬到正厅来。”

片刻后,徐鼠右手提着八卦缠丝枪,来到正厅,有几个下人看到:徐鼠提着少爷的八卦缠丝枪进入正厅,忙凑到正厅窗户外,向里观瞧,有两个丫鬟悄悄的溜进了正厅,睁大眼睛看着。

韦瑞走到徐鼠身边,仔细观看八卦缠丝枪的枪头,用手摸了摸枪杆,笑着问道:“徐懋功(李绩)哥哥,你可练一趟枪法,让韦瑞长长见识吗?”

徐懋功(李绩)笑着回答道:“韦瑞,师傅不让我在人前卖弄武功。”

徐鼠笑着说道:“瑞少爷,如不嫌弃,徐鼠可献丑,练一套华夏棍。”

韦瑞高兴的叫道:“好哇、好哇。”

徐鼠向徐懋功(李绩)笑着问道:“少爷,徐鼠可以练一套华夏棍,让瑞少爷看看吗?”

徐懋功(李绩)笑着说道:“徐鼠,瑞少爷想看,你可以用八卦缠丝枪练一次十八招华夏棍,但要到院子练,切记不可伤到人。”

徐鼠大声笑着说道:“谢少爷恩准。”说完话,徐鼠右手提着八卦缠丝枪,向正厅门口走去。

徐懋功(李绩)站起身笑着说道:“韦瑞、韦瑛,去院子看徐鼠练华夏棍。”

徐鼠出了正厅门,放眼一看,门口围了十多个下人,徐鼠伸出左手挥动起来,笑着说道:“各位伯伯、叔叔、兄弟、姐妹,借光借光,徐鼠奉徐懋功(李绩)少爷之命,到院子练华夏棍去了。”

众人闪在一旁,徐鼠提着八卦缠丝枪,来到院子当中。徐懋功(李绩)、韦瑞、韦瑛来到院子当中,站到徐鼠对面,下人陆陆续续来到了院子当中,围了一圈。

徐鼠笑着说道:“各位伯伯、叔叔、兄弟、姐妹,徐鼠奉徐懋功(李绩)少爷之命,开始练华夏棍,请各位上眼吧。”

说完话,舞动八卦缠丝枪,一招一式演练地开来,十八路华夏棍一气呵成演练完毕。

韦瑞走到徐鼠身边,伸出左手抚摸着八卦缠丝枪枪杆,笑着问道:“徐鼠,你学会了这华夏棍,再也不用怕泼皮无赖了吧?”

徐鼠把胸脯一挺,笑着说道:“瑞少爷,自从俺学会了这十八招华夏棍,泼皮无赖都怕俺。”

韦瑞笑着问道:“徐鼠,你可以把这十八招华夏棍法,教给俺吗?”

徐鼠笑着回答道:“瑞少爷,这事要徐懋功(李绩)少爷说了算。”

韦瑞走到徐懋功(李绩)身边,笑着说道:“徐懋功(李绩)哥哥,你就让徐鼠教教俺吧。”

徐懋功(李绩)笑着说道:“徐鼠,你就把十八招华夏棍教会瑞少爷吧。”

徐鼠笑着应道:“是,大少爷。”

徐懋功(李绩)接着说道:“韦瑞,这一套华夏棍威猛无比,你要慈悲为怀,万不可轻易出手伤人,只可在危难之际,使出棍法自卫防身。韦瑞,你可要牢记呀。”

韦瑞笑着说道:“徐懋功(李绩)哥哥,韦瑞记下了。”

韦瑛说道:“十八招华夏棍,有什么了不起的,说完话,向正厅走去。”

韦瑞走到徐鼠身边,笑着说道:“徐鼠,你现在教我十八招华夏棍。”

徐鼠笑着说道:“瑞少爷,这八卦缠丝枪太重,我把八卦缠丝枪放回去,我再找两根顶门棍再教你。”

韦瑞高兴的说道:“好哇、好哇。”

徐鼠右手提着八卦缠丝枪,转身走了。

这时,管家徐全来到徐懋功(李绩)身边,低声说道:“大少爷,夫人说:饭桌已摆好,请大少爷和瑞少爷进正厅吃饭。”

徐懋功(李绩)应了声:“好。”拉着韦瑞的手走进正厅。

正厅的饭桌前,夫人居中而坐,左侧坐着韦瑛。

夫人招手笑着说道:“韦瑞,坐到这边来。”韦瑞走了过去,坐着夫人右侧,徐懋功(李绩)挨着韦瑞坐了下来。

夫人笑着说道:“韦瑞、韦瑛,我做了三道家乡菜,请你俩品尝,这道菜是定襄蒸肉、这道菜是糖醋鲤鱼、这道菜是鹌鹑茄子,今日家里没有鹌鹑脯肉,我用瘦猪肉和圆茄子做。”

韦瑛笑着说道:“大姑,我喜欢吃鹌鹑茄子这道菜。”

夫人用筷子夹了一些鹌鹑茄子,放在韦瑛面前的小蝶里,笑着说道:“韦瑛,尝一尝大姑做的好吃吗?”

韦瑞低声问道:“徐懋功(李绩)哥哥,徐鼠什么时间教我十八招华夏棍呀?”

徐懋功(李绩)低声回答道:“韦瑞,吃完饭,天就黑了,明天让徐鼠教你十八招华夏棍。”

韦瑛笑着说道:“大姑,你让徐懋功(李绩)教我武术。”

夫人笑着问道:“韦瑛,你要学哪样武术?”

韦瑛笑着回答道:“大姑,拳术、剑术、枪术,徐懋功(李绩)会的武术,我都要学。”

夫人笑着说道:“韦瑛,你现在岁数太小了,徐懋功(李绩)秋天去学武,那时他已经十二岁半了。”

韦瑛笑着说道:“大姑,韦瑞比我还小一个多时辰,他都能学十八招华夏棍。我也能学。”

徐懋功(李绩)笑着说道:“韦瑛妹妹,学武很吃苦的。”

韦瑛笑着说道:“徐懋功(李绩),我不怕吃苦。”

夫人笑着说道:“韦瑛,徐懋功(李绩)从十二岁到十六岁学武,一共四年多,你想学武这可是大事,大姑不敢做主,这事还得你爷爷、你奶奶说了算。”

夫人笑着说道:“菜都凉了,大家快吃饭吧。”

夫人用筷子夹了两块定襄蒸肉放在韦瑞面前的小蝶里,笑着说道:“韦瑞,尝一尝大姑做的好吃吗?”

徐懋功(李绩)用筷子夹了一块糖醋鲤鱼,放在自己面前的小蝶里,把鱼刺挑干净后,放在嘴里慢慢的嚼,笑着问道:“娘,我爸怎么没有出来吃饭?”

夫人笑着回答道:“徐懋功(李绩),你爸爸去枣村买地,还没回来。”

夫人笑着说道:“韦瑞、韦瑛,你大姑父回来后,明天给你们做名菜。”

韦瑛笑着问道:“大姑,大姑父做名菜好吃吗?”

同类推荐
  • 一世之功

    一世之功

    理科大学学生沈凌因缘际会穿越到明朝伯爵府庶子身上,开始自力更生的科举,出仕,改革的奋斗中。嫡母谋害,兄弟排挤,靠自己改变着一切。嘉靖帝,杨廷和,张璁,严嵩,海瑞,戚继光...沈凌用自己现代的物理知识和“拍马屁”的功夫用自己的角度,调教这大明盛世。同时请正视历史,文中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讨论。
  • 这个太子不正经

    这个太子不正经

    礼部尚书有本要奏:“陛下,太子不顾礼法,数次入青楼,实在有失国体!”户部尚书有本要奏:“陛下,太子横插户部经济措施,一派胡言!”吏部尚书有本要奏:“陛下,太子欲废除我朝官吏选拔措施!”工部尚书有本要奏:“陛下,太子言工部建设走错了方向!”刑部尚书有本要奏:“陛下,太子说我朝律法应当大变革,贪官不除,官场不清!”兵部尚书有本要奏:“陛下,太子让兵部建制改良,说军中有大弊!”夏皇扶额,怒拍龙案道:“那逆子现在何处?”“回陛下,太子殿下正在翠香楼!”太监总管答道。“翠香楼?”夏皇眉头一皱。太监总管小心翼翼的道:“便是那烟花之地!”“混帐…!”夏皇举起袖子便要去找太子算账!
  • 白话资治通鉴

    白话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在我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书中描绘了战国至五代的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秦、汉、晋、隋、唐等统一的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几十个政权的盛衰之由,生动地刻画了帝王将相们的为政治国、待人处世之道,以及他们在历史旋涡中的生死悲欢。为了便于阅读,本书特别挑选了《资治通鉴》中的经典篇章,翻译成白话文,进行重新编排,以便让更多现代读者体味这部作品的独特魅力。
  • 我的乾坤我做主

    我的乾坤我做主

    《天朝系列第二部》之《我的乾坤我做主》:一位生于中国上海、长于美国纽约的天才少年,富三代、官二代出身,他不仅有着倾国倾城的妖孽之容,更有着过目不忘、入耳不漏之天赋异禀。他沉稳冷静,博学善谋,十六岁便拿下了国际政治学博士学位,拒绝了家族“美意”,揣着东借西凑而得的微薄资金,咬牙切齿地踏上创业征途……期间,以歌手的身份问鼎格莱美,以演员的身份夺得奥斯卡,以学者的身份摘得诺贝尔……二十五岁之时,便已拥有三家上市公司。然而,一次回国“支援西部”之旅,他把自己耗资五百万美金组装的满载药品的超长豪华房车,驶入了历史时空……
  • 双史记

    双史记

    穿越的家伙们对于历史,世界,家庭以及个人的各种危害,伤害和迫害。穿越小说的伤心史。喜欢穿越小说的读者慎入。当然,也许也会有很多的欢乐以及废话……献给所有精神世界一片混乱的人
热门推荐
  • 上清明鉴要经

    上清明鉴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侠本江湖

    侠本江湖

    云生,何为江湖,何为江湖路,何为江湖人???云复,侠本江湖,武路江湖路,侠本江湖人!!!纵观生死顺浮间,持剑江湖人生路……
  • 《资治通鉴》故事

    《资治通鉴》故事

    这是一部《资治通鉴》的白话故事书稿,内容包括从先秦“三家分晋”到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等一千多年的著名历史故事。《资治通鉴》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史学著作之一,使中国的编年体史学发展到极致。在文学上,《资治通鉴》中的著名故事如《鸿门宴》、《将相和》等篇章,入选过中小学语文教材,对于提高读者文学素养的意义自不待言。更重要的是,《资治通鉴》中所记载的历史典故,对读者通过历史了解人事,锻炼对人性的理解与洞察力,是很有作用的。本白话版行文简洁,语言通俗,有较强的故事性和可读性。
  • 以血征城

    以血征城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谁愿苟苟而活!生逢乱世,英雄岂能拱手于小人,顺则生,逆刚死,踏破千山万城,惟愿重整山河,还得万民生!!
  • 破界之尊

    破界之尊

    苍穹之始万物混沌之期,三界并存。修真界,魔兽界,以及诸神界。热血不朽,一切只为传说!
  • 大家小书:简易哲学纲要

    大家小书:简易哲学纲要

    本书包括《哲学大纲》《美学与美育》两部分。第一部分收录《简易哲学纲要》《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怎样研究哲学》《孔子之精神生活》等四文,简要介绍哲学定义、内涵、学术史与研究法等内容;第二部分收录蔡氏关于美学、美育的文章、讲义、采访记录等,是作者美学思想的系统记录。
  • 荒野行记

    荒野行记

    时光如风般流逝,历史演变为传说,传说化作神话,神话在风中遗失。纪元轮换,曾经有巨龙飞舞,精灵封土,矮人称霸。战争把一切化作焦土,人类登上舞台。英雄如繁星闪现,版图像野草蔓延。和平短暂,号角再次呜咽。洪流席卷大地,烈焰焚烧故里。少年面对广袤世界,决心创造传奇。
  • 酒与云

    酒与云

    (架空民国)从海外留学归来的白衫,与儿时一同学习的伙伴于燊再次见面。
  • 品周易(品经典谈人生智慧)

    品周易(品经典谈人生智慧)

    《周易》一书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所构成,从总体上看它是一部指导人们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典籍。其中,《易经》是我国古代先哲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及其结果进行高度总结概括后而形成的,它集中反映了宇宙万事万物的现象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易传》则是对《易经》进行解说,用来阐发义理的哲学典籍。
  • 争天隐战

    争天隐战

    天虽无界,却有上下之分,图上者在下,图下者在上。你惦记着我的,我牵挂着你的,才有了千古的纷争。殊不知,这本是同一片天.......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