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231900000004

第4章 2003年

黎佳老师与《茶不凉斋漫笔》

前些日子,我去文联拿信,收到了黎佳老师赠我的一本随笔集《茶不凉斋漫笔》,我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站在马路边上就捧读起来。回到家,洗了澡,泡上茶,于书屋里坐定,给黎佳老师打了个“收讫并谢”的电话以后,就拿出《茶不凉斋漫笔》,上下左右地反复品味起来。32开本不甚厚的一册,内里图文并茂,封面的用纸我现在已经叫不出准确的名称了,但摸上去手感颇好,正合于这种小册子所能带给读者的细细赏玩的情致,一边赏玩咀嚼,一边就想起了我与黎佳老师二十年的相识和相交。

与黎佳老师初识是在1983年《安徽文学》《上海文学》联合举办的“黄山诗会”上,当时改革开放、文风正盛,二三十人屯溪、歙县、太平湖、黄山一路行去。黎佳老师是东北人,性情豪放、开朗、爽直,说着一口与北京话相近的东北普通话,底气十足,他为人随和,很好接近,太平湖游船上有一桌麻将,那是我第一次接触麻将,被三缺一叫去凑份子,黎佳老师他们都是循循善诱、惑人上钩的高手,我很快就入了门,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了。笔会散前,在黄山的茶林场吃了一顿分手宴,黎佳老师是个容易动情的人,喝到激动的时候,他什么都不管了,来者不拒,频频举杯,我们的敬酒他也都一一笑纳,最后喝得酩酊大醉,一直睡到第二天上午才酒去人醒,驱车登程。

1987年,我调至合肥《希望》杂志社工作,因人在合肥,与黎佳老师的交往也就更多了起来,先是常随省散文学会的白榕、黎佳诸位老师去省内一些地方开笔会。有一次去铜陵,住在铜陵有色的一家招待所里,黎佳老师漫画画得好,酒足饭饱以后,我就请他给我画漫像,画了两幅以后,我已经很满意了,盘算着拿去哪里哪里使用,黎佳老师却愈来愈有些作难,只是说,许辉你不好画,不好画,你脸上太没有特点了,再来一张,再来一张,我一定要把你画好。那几张漫像此后都在报刊上刊用了。黎佳老师好客,喜欢朋友,后来有一阵子《希望》杂志社的工作有些清闲,我们杂志社的几位同事袁汝学、鲁家萃和我,就经常下午到黎佳老师家里玩、打麻将,玩一下午,晚上在他家里吃饭,吃过饭再玩,一直到夜里十一二点才散。

看起来这都是一些极平常的日子,但时光很快也就过去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到省文联工作,这之前黎佳老师生过一次大病,那时去看他,吃了一惊,他手脚不便,说话都没有以前说得好了,底气大不如从前。毕竟已是六七十岁的人了,但爽朗、豪放的性格依然未变,嘴里总是挂着两个字:没事,没事。每年春节给他打一个电话,他也都是笑呵呵的。也许正是这种开放的性格,使他很快从大病中恢复过来了,他文章仍然写,漫像照旧画,麻将依然打——与苏中、韩瀚等几位固定的老友,对黎佳老师这样的老年文化人来说,我觉得这是一种神仙过的日子。

现在,我的手里摊开着黎佳老师图文并茂的新书《茶不凉斋漫笔》,我想到了很多往昔的日子,虽然平淡,但其实是浓酽的真实的生活。上午的这种时刻,恐怕正是黎佳老师猫在他的小小的“茶不凉斋”不辍漫笔的时候,而下午他们又会心平气和地在麻将桌边小聚,说真的,我羡慕他们的生活,因为这种宁静醇厚的生活,是我嘈杂的内心所一直缺少的。

2003年6月30日

我的后半生

写下这个题目,我自己都禁不住哑然失笑,人生尚不足半百,感觉正年轻着,现在人的寿命又越来越长,竟在这里侈谈什么后半生,岂不令人牙酸?其实我的真实意思是,我想在我今后的岁月里做些什么、有些什么打算,也就是所谓的梦想。

人是一种很怪的生物,许多事情初时不经意,也无暇以顾,只有到经历过了或者逼近了某个岁数,才感觉到它的好,才会眷恋,相对于人生命的盈亏来说,这也许是一种倒退,但个中醇厚的滋味,确是引人入胜并且足资把玩的。拿读书来说,二十余年前我上大学时,心里总想着走入社会、创造辉煌,除频频光顾图书馆读自己的书以外,正儿八经的投师问读,对我是没有一点吸引力的。外语我后来自动放弃,但是刚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我又迫不及待地请外语系的同乡帮我买《新概念英语》,古汉语方面我只拣我喜欢的文章读,但是结了婚以后我很快又开始了捧书自学,文学史方面我对外国文学史感些兴趣,但工作后业余搞文学创作,觉得在中国当代这方面不下点功夫,那无论如何也是说不过去的,于是立刻着手四方搜求有关资料,试图慢慢地补上这一课。大学毕业时我“差不多已经受够了”,早已在心中暗下决心,这辈子决不再沾学校了,那一段时间数量本就不多的噩梦,几乎都是关乎考试的,而那时几乎所有的好梦,也都是脱离学校的牢笼,到无际的世界上奔跑的。

二十年恍然而去,40余岁后静下心来一想,竟然越来越觉得读书、做学问、思考社会、以某种方式发表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是人生历程上最有魅力的事情之一。这一方面是社会和观念的进步,导致了人们思想的活跃和言语冲动的发生,另一方面,也是人过了40岁以后,自我感觉已经对这个世界、对身边的社会拥有了某种真理般的认知和发言的权利。所以我后半生的梦想就是,先积累一些钱财,以致吃穿不愁、舟车尚可满足,然后认一个吉祥的方位、找一个合适的地方,住下来花钱去大学里读书,当然,这种读书完全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文凭,更不是为了生计,只是去学自己感兴趣、愿意学的东西,除了文学创作以外,我现在最感兴趣的就是地理、民族、东南亚的华人世界、农林水土、乡村生物和国际关系,等等。这些领域里蕴藏的东西,绝不比表面上华丽的文学、电影等领域少,我一定要好好地去探究探究。活到老学到老,随时准备从零开始,任何时候开始都不必言迟,这是我现在时常念叨的几句话,我想照着我的这一想法走下去,看看人生的路途上还有些什么未曾得见的新花样。我一定要做到我想要做的这些事。

2003年7月14日 合肥淮北佬斋

书房

我现在对自己的书房比较满意了,虽然心里总是还有更新一层的打算和憧憬。原先在宿州市政府办工作的时候,是20世纪80年代初,那时候住房都很紧张,哪里还能奢谈什么书斋书房,工作几年之后市里分了房子,一室一厅外加卫生间和一个稍大一些的厨房。没有书房,而我又想有一个夜间工作的地方,于是就把不足一平米、与外界无窗相通的卫生间下水道封了起来,支上煤球炉,当作厨房用,炒菜啦烧水啦都在里面,而厨房的一半用来和面洗菜,另一半就摆上书架,成了我的书房。厨房面北,又是一楼,嘈杂起尘不说,因为天天用水等等,还很有些潮湿,竹子的书橱放在里面,没两年就起霉生虫了,雨季时书本摸在手里都蔫耷耷的,窗外还有一个垃圾口,那时候楼房的垃圾道都是上下贯通的,楼上一倒垃圾,一楼的垃圾口尘烟卷起,非常恐怖,窗户是不能打开的,即便如此,尘埃的光顾,也断难脱逃。

1987年我到合肥工作,起初的两年在近郊、城内的四里河、杏花村租房而居,在四里河时住得略微宽敞些,在杏花村时一家三口只住了不足10平方米的一间小后房,书房那是想都不用想的。两年后市里奖励了我一套住房,在烟草大厦附近,6楼,也只是两室一小厅,那一小厅其实只是个过道,仍然没有书房,我的书呀、桌呀往哪里放呢,只好仍打厨房的主意,和妻子董静商量了把厨房搬到阳台上,书架放在卧室里,书桌、沙发等还是安在厨房中,厨房改成的书房还放着沙发,兼有客厅的功能。就这样,董静和我在阳台上日出日落地烧了近十年的饭。后来到1998年,我老家(祖籍)江苏的电视台来采访,非要到我家里去找镜头,电视台把专题播出后我老家有一些亲戚看到了,都说,你家还没有俺们农村好来,书倒是不少。

1999年我慢慢地空闲下来,那时已感觉房子小得不能住了,就下决心把兜里的钱倒出来买一套新房,改善改善居住环境。还是因为手头紧,新房仍买在顶楼上,这次不是6楼了,是7楼和8楼。办过手续以后,我们就开始谋划装修和设计,因为家里人员少,只有三口人,各功能区间的划分倒也十分简单。只是这次书房我想做得稍大些,因为书房其实可以派许多的用场,既可做真正的书房,也可以来人做客房,架上床或在木地板上铺上垫被,那不就是客房了吗?书房还可以做临时的储物室,有一些临时要放的或者在这里周转一下的东西,先放在书房里就是了。书房还可以当棋牌室,还可以养花,还可以照集体照,甚至还可以来人吃饭,所以把书房搞大一些,全家人都不吃亏,好在这幢楼是框架结构,从理论上讲,室内的隔墙都可以打掉。

就这样,我们把两室和相邻的一个较大的有休闲功能的室内晒台全部打通,变成了一间40多平米的书房。也是因为我以前还从来没拥有过这样的一个比较正式的书房,所以刚装修好的时候觉得它很壮观,那一阵子没有事的时候就想到书房里去,觉得很新鲜,很上瘾,也很过瘾。书房有面南和面西两面排窗,采光非常好,视界也很宽广,人在里面走动的时候,不是那种局促的感觉,而是总觉得还有没去过的地方。

装修时小区的人来看,说,你家办公室不小,你是做啥生意的?后来我女儿的中学同学来吃饭,吃过饭回去说,许尔茜家那哪是书房,那是舞厅。但是几年过去以后,谁也不再感觉我们这是较大的房子了,包括我们自己。前些天上海文艺出版社《小说界》的一位负责人打电话来跟我聊天,说到房子,他说,前两年他在上海花了90多万买房子,那时觉得花钱很多,别人问起来,都不好意思说实价,但现在人好像都疯了,花几百万买一套房子就跟玩儿的一样,现在的房子也是越造越大,越造越好了。真是的,如果不是个真正的不断进钱的富翁,这样的时尚,也真是跟不起的。

书房装好了,我专程跑了一趟鲁彦周鲁老师家,请他为我的书房题了个斋名,叫作“淮北佬斋”。因为讲到底了,我就是个芸芸众生中的淮北人,淮北佬这个名号对我最为合适。但书房于我确是有用的,有大用的,而且非常实用,绝不是一种花哨的摆设。因为“淮北佬斋”的存在,我甚至都放弃了与朋友悠悠畅快的欢聚,因为“淮北佬斋”的存在,我真的觉得我甚至就可以不出门了,我可以不离开家就能够做我想要做的事情了,我就可以这样生存下去了。现在,我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我的书房里度过的。我想慢慢再积累一些银子,如果有可能,在今后的某一年,某一月,我或许还可以再换一个城市,再换一套更大的房子。当然,到那时候,书房仍是我心中的最爱。

2003年7月16日 合肥淮北佬斋

所有的文学观念都是“现实主义”的观念

岁月这柄利剑着实了得,它既持之以恒,又滴水不漏。我现在回忆我对文学的印象,从上小学、中学开始,从快板、对口词等曲艺形式开始,那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直到我上大学,接触西方现代派文学,再到静心冥思,以图对文学进行一些自我的发现,我发觉我的思考越来越大而化之,也就是说,开头总是关注事物,或者观念、思绪的细部的,但逐渐就着眼于宏观了。这也许是岁月调的包,在不知不觉中,也许没有正误好坏之分。但它显然区分了一个人的生命和思想历程。也许我们不得不如此,当然,它们也许还是没有好坏正误之分的。

此外,我现在觉得,所有的文学观念从根本上说都是“现实主义”的观念。我似乎是从“现实”中得出这一感悟的。有一年冬天我一个人去安徽六安叶集镇外的史河河滩,我看见那些孩子在河滩边玩耍,河边临时席棚中人们进进出出地生活着,我突然觉得美国作家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哪里是什么现代派意识流,它只不过是福克纳当时身边一种实在得不能再实在的现实。还有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你甚至能想象普鲁斯特深陷那种现实生活中的沉醉或无奈。它们都非常好读,一点也不拗口。

或许是语词编组的不同使文学有了决定性的区分?我刚才说了,我发觉我现在的思考越来越大而化之了。我觉得一棵树上的叶子是难以动摇整棵大树的。但是,如果这棵大树上的所有叶子都动,或者,这棵大树根本就都是由叶子组成的,那么,这棵大树看上去也是晃动的?我发现我现在已经说不好了。是的,我要退场了。

2003年8月16日于合肥淮北佬斋

诸芳迎春

一场寒流过去,温度下降了许多,早晨都在零度以下,但天也晴起来了,而且晴得好,阳光明媚的;不像前些日子,天气有些阴晦,人的心里总有点不畅快,个中的滋味,倒只有自己才品得出。

现在如果我在家里,闲来无事时,颇喜欢到楼上的西阳台去,在那里转转、看看,了解一些花事的进展。西阳台原来是铝合金的顶,方管的封构,做这个活的是从芜湖郊区来的俩兄弟,人倒是不错,但这种封构的寿命太不长了,原先是打算能用五六年的,但三年不到,顶也漏了,管也蚀了,风雨中发出巨响,这个阳台又是在8楼,万一有个闪失,掉下去打到人,那可不得了。于是在秋天的某个双休日,预定了一种彩板明窗,正儿八经地把它封了起来。如此一来,西阳台在冬天变成了一个非正式的暖房,里面挡风避雨,采光好,温度也绝不会低到哪里去,往年我搬在楼上客厅里的花花草草,现在就大都驻留这里了。我侍弄的这些花草,都是不费事好养的,但如果你喜欢它们,就能从中觅得不少乐趣。比如珠兰、君子兰和一般的中国兰,它们都非常高雅,也都是四季常青的,盆若清秀一些,那么即使没开花,你也能从中寻获许多文化的信息,当然,这都是读闲书得来的怪趣。水仙也是省事和好养的,只是白天端出晚上端进、添水去水太麻烦,索性加足了水放在阳台叫阳光晒去,春节前后就能开出芳香的花来。西鹃虽然不如一般的山鹃皮实,但似乎也并不很怕冷,放在阳台阳光最充裕的地方,它竟要吐红绽放了,也不知道是现在要它开好呢,还是控制它让它春来的时候开好。西鹃和小叶栀子一样,是盛花植物,小小的一棵,春来时满株花云,花开的时间又长,很惹人爱怜的。小叶栀子树形好,春天开起花来,也是绝不惜力的,甚至都有些怕人,脸盆大小的一棵,每天早上开出的花,多达数十朵,董静上班时总是带一包鲜花去办公室分送它们。还有白兰和茉莉,白兰现在还开着呢,不过已经寥寥无几了,白兰是一种真正的芳香植物,它的茎,以及叶,都有一种浓郁的香味,虽然树形不怎么好看,但香浓的花总是有特别的优势的,犹如人间的姿色。我家是个种茉莉的“大户”,每年采集晒干的茉莉花有好几听子,不光我们全家泡茉莉花喝(还有金银花等),董静也把它们送人,这些自家采制的天然香花饮品,喝起来,皆是满口留香、余味无穷的。马蹄莲诸叶并发,紫竹梅的颜色总有些另类,海芋的长相还是那么夸张,地方小一点都容不下它们。紫背竹芋的长势也还算好,没有暖气的冬天对它来说,往往是致命的,不过,随着物种的迁移,它们也慢慢地适应了较低的温度,这才叫与时俱进吧。

这就是我的“新”的西阳台,这里还没有说到我的“听雨花园”,那里也是芳菲满园的,我也是准备写一本小书来介绍它们的。现在,我仍然待在西阳台上,诸芳迎春,想起了即将过去的一年和就要来到的新的一年。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我似乎还是做了一些事的:在《上海文学》和《山花》等杂志发表了十多篇短篇小说,并且写出了一点我想要写的所谓“风格”,有的小说被《小说月报》等选刊选载;还有以前的中篇小说《夏天的公事》,被收进了大学的教材里,短篇小说《碑》被收到了《二十世纪中国小说读本》里;遭遇了一些内容障碍的长篇渐渐有了一点进展,接手的一个电视剧也在等待新春的到来。

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前些年写岁月回眸的稿子时,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做事”,其实现在还是“做事”,做人就要做事,到了新的一年里,我们又能怎么样呢?不外乎我们还是要做事,做别人要我们做的事,做自己不得不做的事,最好是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并且尽量把事情做好。

2003年12月21日 合肥淮北佬斋

同类推荐
  • 冰心散文精选(名家散文经典)

    冰心散文精选(名家散文经典)

    《冰心散文精选》精选了冰心所作的散文。主要内容有、笑、梦、闲情、好梦、往事(一)(节选)、往事(二)(节选)、寄小读者(1923-1926)、再寄小读者(1942-1944)、再寄小读者(1958)、山中杂记、南归、关于女人、像真理一样朴素的湖、小橘灯、忆意娜、一寸法师、樱花赞、一只木屐、尼罗河上的春天、腊八粥、我的故乡、我的童年、童年杂忆、我和玫瑰花等。
  • 托起将星的人们

    托起将星的人们

    本书以新颖独特的视角、真挚质朴的笔调,多层次、多方位地展示了后勤指挥学院党史专家邵维正教授、后勤理论专家杨少俊研究员、军事仓储专家王宗喜教授、后勤管理专家李祝文教授等11位知名专家教授的教书育人之路,热情讴歌了军校教员在三尺讲台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而创新、拼搏、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
  • 阿猪的流云

    阿猪的流云

    本书是作者的第一部散文集,收录了阿猪的来历、童年、我的大学等一些幽默诙谐的故事。它浓缩了作者半生的经历,文笔流畅,幽默诙谐,自成风格。
  • 人生何处不离人

    人生何处不离人

    是谁撑一把油纸伞,穿过多情的雨季,寻觅江南繁华的旧梦;是谁品一盏清茶,倚栏静静地远眺,等待那朵寂寞的莲开;是谁乘一叶小舟,在明月如水的霜天,打捞匆匆流逝的华年;又是谁折一枝寒梅,书写俊逸风流的诗章?全书收录39篇清新美文,江南婉约派实力作者白落梅全新角度解读唐诗。共分成六辑,每一辑主题不同,带给读者不同的心灵享受。在一场文化与历史的盛宴里洗涤心灵,倾注热情,修磨心性,超越美学。在新颖的唐诗与散文完美的交融里,让读者品尝文字的韵味,体悟人生的真理,探索自然的永恒。
  • 邬沧萍自选集

    邬沧萍自选集

    我是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响应祖国的号召,全家从美国回国参加革命的早期归国留学生。在庆祝中国人民大学(下称人大)建校70周年之际,我感慨万千。我1953年进入人大,至今已整整54年,我今年85岁,一生的2/3,如果从小学毕业后算起,一生的3/4的时光都是在人大度过的。我现在仍是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社会与人口学院博士生导师。最近我还在《求是》、《北京日报》《中国社会导刊——中国考站》和《浙大校刊》等报刊上继续发表了几篇文章。可以说过去的54年我是同人大“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54年。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纵横之星警传奇

    纵横之星警传奇

    一场千年不遇的流星雨,一次改变人生的机遇。叶煜,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三无青年,何为三无,即是无车无房无存款,对于这个“三无青年”称谓,他本人却不这么认为。“君不见,楼前凤凰牌单骑,怀中银行卡五位,河畔廉租房又三十,谁要是再说我三无,小心我的诺基亚!”但经历了一次变故之后,他的人生改变了,一次次的考验,一点点的成长,他穿梭于这世界的阴暗角落,将所有的邪恶散去,还给世间光明。有人称他正义侠,有人称他黑夜幽灵,而更多人将他看做世界警察。不过还有一个称谓并不为人所知,那便是——星警,当站在这世界最顶端时,他看着这颗蔚蓝的星球,回身望着那无垠的星空,轻轻的说道:“征途……才刚刚开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啵的奇妙生活

    我啵的奇妙生活

    一个不小心她从一个大小姐变成了普普通通的少女,开始了她的新生活,她和她闺蜜在一次偶然中遇见了TFBOYS,慢慢产生感情......发生了一系列有趣而平凡的事情。
  • 薇薇安的律先生

    薇薇安的律先生

    沈律这辈子受的最大的耻辱,就是初恋盛微微刚刚大学毕业就把自己给甩了,还居然分手不当面儿,用一条短信结束了两人的关系。几年后,两人意外相见,受过被甩之耻的沈律怎么会轻易放过她了?哼哼,若不弄死你,我就爱死你!
  • 傲世神尊

    傲世神尊

    上古之年,有大修行者突破帝境荣登长生境成为修行界第一人。后大修行者殒落,无数人想要得到他的秘密,却历尽万年而不知。少年背负天命不能修行,身挂长生命锁逆天改命。又因长生命锁之内隐藏着修行界迄今为止最大机密,令无数修行者窥及,不得弑神求道以求长生。我若成魔,佛奈我何?我若成佛,天下无魔!天之高,地之远,唯我神尊!
  • 校园风流邪少

    校园风流邪少

    一个不学无术的少年无意之中被他捡了一本神秘宝盒成就一身绝世本领,无意中救了一个人之后,从此他的人生轨迹就发生了变化。妩媚的美女守护者,时而暴力时而温柔的女老师,傲娇的校花,爱吃醋的女总裁,野蛮小性子的护士美眉.一切一切统统都走不出他手掌心。
  • 仙剑为神

    仙剑为神

    不是为了说什么成仙的故事,只是每个人在成长中都可能遇到过的故事。武侠修真
  • 夺命辣妈

    夺命辣妈

    本小说讲的是在天马市豪门叶家长女叶雨与其唯一的女子叶雪的爆笑日常。叶雪:妈妈我只想好好学习!叶雨:你!必须给我继承家产!从今天开始!你不许看任何书!
  • 月芒法师传

    月芒法师传

    一个充满了冒险和激情的故事。绚丽多彩的魔法,洒脱飘逸的剑技;神秘的妖魔族,在苦难中挣扎前行。傲慢的圣族,蔑视着人界的生灵。沉睡的月之女神,潜伏的灰色罪恶。妖魔,仙灵轮回,因果你们还在,我便无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