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21800000016

第16章 王安石变法:两个男人的独角戏 (1)

大宋不大

宋朝,总是意味着孱弱了。自从它建立那天起就一直强敌环绕,常吃败仗,无论是金、辽还是西夏,都能把它收拾得服服帖帖。宋朝的皇帝们也是软骨头,称臣纳贡换和平。

大宋王朝自从建立之日起就一直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宋朝建国伊始,宋太祖赵匡胤便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斗争。北宋于公元964年、965年、970年先后消灭了荆湘、后蜀、南汉三地,又于974年击败了势力较为强大的南唐。此后,吴越与福建漳、泉等地的地方势力纷纷“纳土”于宋王朝,纷乱的时局得以结束。

但这只是中原的腹地归于统一,在五代十国时期,后晋曾把北方的燕云十六州割与契丹族所建立的辽国。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北宋与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自宋太宗赵光义起,北宋曾多次与辽交战,但一直未能收复失地。直至公元1004年,北宋真宗与辽国在澶州定下了停战和议,约定宋辽为兄弟之邦,北宋每年向辽交纳“岁币”,双方互不侵犯,宋、辽的这次结盟被后世称之为“澶渊之盟”。如果打开中国历代疆土图,就会发现宋朝的地盘实在小得可怜。

除了北方的辽国,西北方的西夏、西南方的吐蕃等强国也都在虎视眈眈的望着大宋。外患严重,内忧更是危机四伏,由于北宋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地主可以肆无忌惮地兼并土地,却享有不交纳赋税的特权,一方面土地高度集中;另一方面,国家财政收入不断减少。太宗时,土地的集中已十分严重,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至英宗时全国土地总数中的三分之二已经集中在官户、富户以及僧侣、地主的手中,大批农民失去田产,沦为佃户。至仁宗庆历之初,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已经是此起彼伏,“一年多似一年,一伙强如一伙”,极大震动了宋朝的统治。

最大的问题出现在北宋的体制上,“冗官”、“冗兵”、“冗费”,这“三冗”构成了北宋中叶最严重的统治危机。北宋官僚机构臃肿庞大,官员众多,许多官员只享受俸禄,而无实际职事,此外,还有人数众多的等待差遣的官僚预备队。官员数量不仅严重超出了需要,并且文武官员的俸禄还十分优厚,造成了沉重的财政压力。

以北宋的军队为例:太祖时仅有禁军193万人,到他弟弟宋太宗的时候就已经增加到358万人,然后就是一发不可收拾:真宗时增加432人,到宋仁宗时更是翻了一番,禁军增加到826万人。如果算上地方的厢军,当时的大宋已经有1259万人了,占用了国家大量的粮草啊!史书记载当时天下“六分之财,兵占其五”。

虽说兵多,但是战斗力却并不强。更要命的是北宋军队可以说是“银枪杆子蜡枪头”,属于中看不中用的。因为宋朝的江山是从别人手中抢过来的,所以皇帝们非常忌讳掌有兵权的将领,于是就弄了一批文官当司令,文人一不懂战略,二不懂操练,军队得不到很好的训练,战斗力因此大大削弱。

为了维持王朝那硕大无比的官僚机构和百万大军的衣食住行,朝廷已是苦不堪言。又加上“澶渊之盟”之后,宋廷每年都要想辽和西夏缴纳大量“岁币”,朝廷的财政负担日益沉重,真宗末年的时候,朝廷财政收支还略有结余;到了仁宗皇帝时候收支已经基本相抵,没有盈余了;等到了英宗的时候财政赤字竟然高达1570余万之巨了。

简而言之,大宋不仅存在着严重的财政危机,而且文不能治平安邦,武不能征战定国,这个时候,必须要有人站出来了。

一份奏折,两张笑颜

神宗皇帝继位了,这时的他才二十岁,是个比较有作为的青年。他看到国家的不景气情况,有心改革一番,曾经广泛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希望能够找到富国强兵的道路。遗憾的是,他听到的那些劝告,特别是那些元老重臣们的劝告,经常令他感到失望和沮丧。比如,他向德高望重的富弼征询有关边防的事宜,这位当年曾经支持过范仲淹实行“庆历新政”的老宰相忠告他说:“陛下如果能够二十七年口不言兵,亦不重赏边功,则国家幸甚,天下幸甚。”之所以请陛下二十七年口不言兵,是因为老宰相与皇帝对话时,恰好距离庆历新政过去了二十七年。

这和皇帝的期望实在相去太远。年轻的皇帝怎么也无法理解,何以泱泱大国却要如此卑躬屈膝地面对契丹与党项人。特别是党项人的西夏小国,既小又穷,似乎根本没有资格成为一个国家,居然也能够让大宋帝国颜面扫地,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宋神宗想,要改革现状,一定得找个得力的助手。神宗皇帝想到,在他继位前,身边有个叫韩维的官员,常常在神宗面前谈一些很好的见解。神宗称赞他,他说:“这些意见都是我朋友王安石说的。”宋神宗虽然没见过王安石,但是对王安石已经有了一个好印象。现在他想找助手,自然想到了王安石,就下了一道命令,把正在江宁做官的王安石调到京城来。如果王安石有日记传世,想必他会发一番感慨。因为,这已经是他第二次进京面试了。

王安石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抚川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他年轻时候,文章写得十分出色,得到欧阳修的赞赏。王安石二十岁中进士,就做了几任地方官。他在鄞县当县官的时候,正逢到那里灾情严重,百姓生活十分困难。王安石兴修水利,改善交通,治理得井井有条。每逢青黄不接的季节,穷人的口粮接不上,他就打开官仓,把粮食借给农民,到秋收以后,要他们加上官定的利息偿还。这样做,农民可以不再受大地主豪强的重利盘剥,日子比较好过一些。

就这样,王安石在地方上摸爬滚打了二十年,名声越来越大。后来,宋仁宗调他到京城当财政部副部长,他一到京城,就向仁宗上了一份约一万字的奏章,提出他对改革财政的主张。那个时候,宋仁宗刚刚废除范仲淹的新政,一听到要改革就头疼,把王安石的奏章搁在一边。王安石的万丈豪情被浇了一头冷水,他看出来朝廷没有改革的决心,同时自己的性格又跟一些大臣合不来,干脆趁母亲去世的时候,挂印辞职不干了,对朝政的关心也大大减弱。

但是这一回不一样了,他接到的可是宋神宗亲自召见的命令,又听说神宗正在物色人才,于是高高兴兴应召上京。

王安石一到京城,宋神宗马上就派人把他叫到御书房单独谈话。

这边内侍刚刚通报完,神宗就迫不及待地将王安石叫到跟前,上来就问:“国家已经成这个样子了,你看要重新打理,应该从哪儿开始呢?”

王安石并不慌张,而是胸有成竹地回答说:“要想改变国家的现状,就要先从改革旧的法度,建立新的制度开始。”

宋神宗听了点点头说:“好,那你回去写个详细的改革意见吧。”

王安石回家以后,一夜没睡,专心致志地起草了一份改革意见书。

第二天天刚亮,王安石就进宫把意见书送给了神宗。宋神宗越看越高兴,越加信任王安石。

公元1069年,宋神宗下诏提升王安石为副宰相,让他筹办变法事宜。王安石知道,要推行改革就必须有一个自己的班子,于是他跟宋神宗商量了一下,任用了一批年轻的官员,并且设立了一个专门制定新法的机构,把变法主导权牢牢控制在手中。这样一来,王安石就无了后顾之忧,可以放手干他想干的事情了。

公元1069年即宋神宗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官拜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熙宁变法”开始了,这场变法直到公元1085年神宗皇帝去世为止,前后历经了十七年。

损有余而补不足

“损有余而补不足”本来是老子所著《道德经》上的一句话,意思就是天道行常,总是会考虑到一个平衡的问题,把多余的部分加到不足上,达到阴阳调和的目的。拿贫富问题来说,如果富人为富不仁,让穷人越来越多,那么穷人的反抗只是时间问题。所以聪明的富人就应该经常拿出一些钱,给社会做些贡献,一来改善自己的形象,让穷人不要仇富;二来改善穷人们的处境,大家富才是真的富。王安石也是这个意思,因为当时贫富差距太大,如果不加以改变,后果不堪设想。

要达到贫富均衡,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土地的事情弄好。王安石实行方田均税清丈土地。“方田”就是每年九月由县令负责丈量土地,按肥瘠定为五等,登记在账籍中。“均税”就是以“方田”的结果为依据均定税数。凡有诡名挟田、隐漏田税者,都要改正。这个法令是针对豪强隐漏田税,为增加政府的田赋收入而发布的。

当时的老百姓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日子特别难过,因为大户会“及时”地借给他们粮食,但却是以高利贷的形式。这样,老百姓就背上了很重的负担。宋仁宗的时候,陕西遭了旱灾,老百姓正在饿肚子。那里的地方长官李参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是让老百姓自己估算一下当年自己田里能出多少谷子与麦子。然后规定农民可以先向官府借钱,等庄稼成熟之后,换成钱再还给国家,就是所谓的“青苗钱”。王安石、吕惠卿知道了这个事情,觉得挺不错。于是他们就据此为经验,制定青苗法,把山西的这种做法推广到全国。宋朝有为备荒而设的常平仓、广惠仓,王安石就将这两个仓里面的钱谷作为本钱,每年在需要播种和夏秋未熟的正月和五月,按自愿原则,由农民向政府借贷钱物,收成后加息,随夏秋两税纳官。这样一来,农民在青黄不接时免受兼并势力的高利贷盘剥,并使官府获得一大笔“青苗息钱”的收入。

为了更好地发展农业,王安石奖励各地开垦荒,田兴修水利,建立堤坊,修筑圩埠,由受益人户按户等高下出资兴修。如果工程浩大,受利农户财力不足,可向官府借贷“青苗钱”,按借青苗钱的办法分两次或三次纳官,同时对修水利有成绩的官吏,按功绩大小给予升官奖励。凡能提出有益于水利建设的人,不论社会地位高低,均按功劳大小酬奖。此法是王安石主张“治水土”以发展农业,增加社会财富的重要措施。

同类推荐
  • 大齐帝国之翟志本纪

    大齐帝国之翟志本纪

    唐末天下大乱,反王四起,翟志为大唐建立赫赫战功,没想到带来杀身之祸,逃出大唐,投靠黄巢,后横扫南北枭雄,建立大齐天下,然而北方契丹诞生一雄主名曰耶律阿保机,一统契丹八部,率大军南下,翟志领大军北抗大辽,后大破契丹!驾崩前给后世之君写了唯一一份圣旨“历代祖宗留下的疆土,在本朝不许丢失一寸!”
  • 三国之祸害遗千年

    三国之祸害遗千年

    祸害文臣:不能为我所用者,格杀勿论!祸害武将:将军这一身武艺,若是就这样白白牺牲岂不可惜?祸害美女:不要逼我霸王硬上弓。生逢乱世,能够活着已经是天大的幸事,作为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有理想有抱负的……叛贼,张岳决心要好好活下去。既然“好人不长命”,那何妨“祸害遗千年”?为了能够活下去,甚至活得更好,张岳决心要做好一根合格的搅屎棍,把原本就纷乱的三国,搅动得天翻地覆。
  • 汉末暴君

    汉末暴君

    现代屌丝刘宏穿越,一觉醒来居然发现自己成为汉灵帝刘宏,是醉生梦死,还是手持天子剑杀出一片新天地……
  • 帝临四方

    帝临四方

    乱世出英豪,顺世出能臣,时代匆匆变换,朝代更迭不断,问苍天,谁又能稳坐至尊之位,传至千秋万载。莫不如,待万事安定之后,独身其外,不问朝政,寻一处山野幽静之处,与所爱之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莫待回首,天地之间唯有独身一人,寂寂终老,苦叹哎悔。
  • 佑唐记

    佑唐记

    贞观十二年,前有君宠兄,后有仇君舅,他被逼上梁山不得不反,成王败寇大有人在,魂穿为王,身为李家庶子如何逆天改命!历史本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他只不过是在上面添上一笔油墨。
热门推荐
  • 青春逸心

    青春逸心

    不青春热血的男主与不傻白甜女主的恋爱故事?
  • 重生奶爸之老实人也疯狂

    重生奶爸之老实人也疯狂

    朋友很开心:“这是我老婆,漂亮吧?她怀孕了,我马上就有儿子啦!”袁超:“你不过就是个接盘侠,孩子根本不是你的,喜当爹而已,有啥值得高兴?”……女客人很兴奋:“这是我男朋友,欧家太子爷,我们马上要订婚了!”袁超:“姑娘醒醒吧,人家只是跟你玩玩而已,家里供着大老婆凶猛如虎,你确定他敢离婚娶你?”……重生之后被系统逼着辛苦赚钱养儿子的袁超,就是这么的疯狂!老喜欢在苦主被人蒙骗得特别开心那一刻,直接当头一棒轰碎人家的“幸福美梦”!简直就是疯子一个啊,让人恨不得暴打他一顿出出气!偏偏最后却发现,袁超说的,都是真的!……因为系统要求:愿这世上少些谎言多些真诚,愿人世间人人幸福人人平安!所以,袁超直接盘下一家饭馆,准备红红火火接“大生意”干活了!
  • 国子监绯闻录

    国子监绯闻录

    新书已发! 你是无意一缕穿堂风,却偏偏孤倨引山洪!-------沈泽棠一句话简介:这是一个为查案的小女子,女扮男装考科举、上朝堂,稍不留神,被首辅大人叼回府镇宅的故事。页里非刀读者扣扣群:陆壹伍伍玖捌贰肆柒
  • 家有儿女外传

    家有儿女外传

    刘星、鼠标和键盘大学开学前一天发生的故事!
  • 九月冰星

    九月冰星

    中二少年做了个噩梦,噩梦中,他发现自己有超能力,结果醒来,自己真有超能力的事实,但却因为这个超能力被迫离开地球生存
  • 走不出梦的人

    走不出梦的人

    纠缠不清的秘密,重叠相错的命运,将他们系在一起。这究竟是梦还是现实?谁又会变成那个走不出梦的人?爱与恨,利益与真心。前生今世,利刃相向。同一个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立场,不同的经历。今生前世是否又是一个人。利用权衡,真心赤诚......如今梦醒,不舍......或许他们早已是走不出梦的人。只为等待梦中人。
  • 道士别跑

    道士别跑

    凌云派热血捉妖师唐小仙和呆萌师弟林铭跟着不靠谱的大师兄云楚朝下山修炼却不想碰见了江湖道士沐逍然一路跌跌撞撞,一路斩妖除魔,一路惊心动魄,呆萌热心的捉妖师与不靠谱道士究竟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前期为事业,后期为爱情,无心以前“臭道士,你来的挺及时啊。”“你要是少给贫道添麻烦,贫道就烧香拜佛了。”有心以后“我要亲亲抱抱举高高!”“好,依你。”后期甜甜甜!
  • 冥录传

    冥录传

    北斗有七门各书天地方魔佛道邪妖镇基五行缘北斗星诛死南斗星诸生北走王氏胡南游道氏李东挑唐氏黄西列和氏毕中庸通史袁功德历事篇
  • 北上遇见程辰

    北上遇见程辰

    她是一名光伏行业工程师。他,程辰,是一位业界有名的建筑设计师,ER建筑设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唯独对她懵然心动,渴望亲情家庭般的温情,外表冷峻,行动力专注!她理性,内敛,感情上不屑于表达,遇到他,何其有幸,她也是这样认为的。程辰的名字时时缠绕在她心头,深深烙印了般,躲无可躲,避无可避。在张北相遇,各怀心思洒脱随性。她打了他一拳,经过她姐姐夏岩和姐夫夏瑞暗暗的撮合下相亲,她屈与现实基于信任以身相许与他闪婚,她定义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想也是她父母也是一把推手。程辰“当初为什么主动吻我?”夏田“想问问自己到底喜欢与不喜欢你呢?”够直接了当。程辰“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我的?”奈何这人一直追问。“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我就是那条鱼呗”程辰:是我过分执着,非她不娶!
  • 远古地球的灾难

    远古地球的灾难

    本文讲述了一位探险队,乘坐火箭进行星际航行,谁知却误入黑洞,穿越到两亿八千万年前的地球,但又被迫去北极和南极寻找永恒水晶,但水晶破碎,人们只能踏上修复永恒水晶之路。但这也只是探索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