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07600000005

第5章 知(智)者不惑:崇智求真的知性原则(4)

在我们这个几千年来一贯提倡中庸之道的国家里,做人处世,必须符合中庸之道,既要遵循做人的原则,又在具体事务中要有方法的灵活性,要有通权达变的技巧。处世不到位,失之不及;过分求备,则失仁德。因此,凡事总是要留有余地,既坚持原则又讲究方法的灵活。见尔前,虑尔后,秉持中正。因为,在现实社会中,如果一味地坚持原则,大家便会疏远你,提防着你,于是你就会被孤立起来,寸步难行;但是如果同流合污,则必然毁了事业和前程。聪明人处世,崇尚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人们常常喜欢把两个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但是,却不知道用什么作为标准进行比较,结果只是以其中一个做标准去评判另一个,以至于判断错误。当子贡问子张和子夏哪一个更好一些的时候,便是不知以什么为标准,如果知道了标准,便不会再说出“子张比子夏好一些”的话了;在说出“子张比子夏好一些”这句话的时候,也含有以子张为标准的意思。这样的比较结果、结论是很难靠得住的,而且很容易偏颇、错误,是我们应该引以为戒的。

无论是进行比较、进行评判,还是做其他的事情,都不能没有固定的标准,这个标准是什么?我们不能随便立标准,不能以其中任何一方或者别人为标准,而是要以“中”为标准,有了这个标准才知道如何是“过”、如何是“不及”。比如,我们不能问“自卑好还是骄傲好”、“守旧好还是创新好”,因为按照“中”的标准来说,自卑是不及而骄傲则是过,守旧是不及而创新是过。再进一步说,如何是过与不及?当我们确立了中线以后,无论是偏向左还是偏向右,都是不“中”,如果说偏左是过则偏右就是不及,如果偏右是过则偏左就是不及,总之,无论是过还是不及,都是偏离中线的。那么,这个“中”是什么?就是道义、原则——就华夏文化来说就是“道”,就太极图来说就是阴阳中间的分界线和太极图的全部。

精彩典故:

孔子处世中道的智慧

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移居阙里,并受其教。孔子少时家境贫寒,15岁立志于学。他曾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他虚心好学,相传曾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的一位学者,其思想核心是“仁”。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当时,孔子数次为鲁国国君介绍自己的治国思想,都不被接受,于是就带领弟子离开家乡周游列国,另寻施展才能的机会。公元前484年,鲁国季康子听了孔子弟子冉有的劝说,派人请孔子回鲁国。孔子回到鲁国后,虽被尊为“国老”,但仍得不到重用。他也不再求仕,转而集中精力继续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

于是,孔子开始收徒讲学。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以私人身份从事讲学活动的第一人,影响深远。

一天,一位鲁国的大夫前来拜访孔子。谈话间,这位大夫问孔子说:“听说先生致力于教书育人,收了许多门徒,他们个个都有过人之处。那么请问先生您的学生颜渊的优点在哪儿呢?”孔子回答道:“颜渊是个有仁爱之心的人,我自叹比不上他。”那人接着又问道:“那子贡有何长处呢?”孔子回答说:“他能言善辩、口若悬河,很少有人能比得上他,我虽为他的老师,但恐怕也不如他的口才好。”那人停了停,又问道:“那您如何评价您的学生子路呢?”孔子回答说:“他勇敢过人,这点我也比不上他。”这时,这个人很疑惑地接着问孔子:“照先生的说法,这三人都在某些方面优于先生,那为何还要跟随先生学习,听从先生的教诲呢?”孔子想了一下回答他说:“是这样的。我不仅有仁爱之心而且也有严厉之时;我在需要辩解的时候会能言善辩,不适宜的场合我会言语钝拙,保持沉默;有时我表现得很勇敢,有时我也表现得很胆怯。当一个人可以灵活处世时,他便能够对世事应付自如。我的三个学生他们各有自己所长,我单方面皆不如他们。但是,他们又不具备我的中庸处世这种为人之道。所以会跟随我学习,听从我的教诲啊!”那人听罢,连连点头称是,佩服孔子的智慧。

当代镜鉴:

把握好限度

无论是孔子、老子还是庄子,我国古代的先哲们,无不教导我们,做人要踏实、厚道、谦虚,要走中庸之道,不可狂妄自大。只有把握好做人做事的限度,才会更加丰富自己,更加充实自己,收获自然也会更多。

人若是产生骄傲的情绪,那么他评判事物的标尺就会失衡,就不能再正确而客观地看待自己,并且很容易走进自我膨胀的怪圈,长此以往,就容易被自己头上的那层光环蒙蔽了双眼。如果一直处于骄傲自满的状态,那么随着岁月流逝,你自以为已经走了很远的路,但总有一天你会突然醒悟,才知道自己还停留在原处,并没有多少进步。如果这样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是多么令人惋惜。

人有才能是好事,但如果因为自己的才能稍出众一点就狂妄自大,这是非常危险的事。狂妄往往是与无知和失败联系在一起的,人一狂妄就容易招人反感,自然也很难得到领导的赏识和朋友的认可。这样的人又怎么会在事业上、生活上取得更加长足的进步呢?

一个人有多少本事,别人都看在眼里,不用自己吹来吹去的。如果过于狂妄,往往会给别人留下笑柄。人们常说“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

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一定懂得韬光养晦,懂得用别人的光辉来掩盖自己的锋芒,不成为众矢之的,但又保持被人注意和认同。做什么都应该适度,这个度就是办事的分寸,其实也是一条警戒线。它是规定事物性质数量的界限。超越这个界限,事物就向反面转化,会带来不良的后果。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努力掌握好这个度,要折其两端取平衡,尽量做到不偏不倚。

7智者以和谐为美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译文:孔子拒绝四种行为:不凭空揣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偏见,不自以为是。

国学链接:孔子为什么拒绝意、必、固、我“意”是心里起的念头。心的本体是儒家所说的性格,率性才是人本来的性格。一般人起念则不能率性,故有喜怒哀乐等各种恼人的情绪。孔子向来率性行事,能转意念,而不为意念所转,所以孔子说“毋意”。“必”是绝对肯定,是存有偏见的行为,不合儒家思想之道。《中庸》上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孔子祖述尧舜,他自己当然也是“用中”,所以“毋必”。“固”是固执地执持一些事理,不能变通,他人如此,孔子则不然。《论语·泰伯》中有:“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论语·学而》:“子曰,主忠信。”《论语·子路》:“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此外,叶公语孔子:“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这都足以证明孔子不固执,所以“毋固”。

“我”就是说,人们总是执著于自我的认识,都总以此“我”作为评判事物的标准,坚持不释,孔子则不然。他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原来这个“我”只是游魂所变。游魂藉精气变来变去,没有了时,何尝真实,所以“毋我”。意、必、固、我,都与拥有真正的智慧相背。要想获得真智慧的人就要在此用工夫,开始时,困知勉行,练习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然后步步进修,时时提醒自己,必须毋此四者。至于孔子的境界,工夫已至从心所欲不逾矩,无往而不率性,连这“毋”字也就自然地绝了。

诸子之言:

张子曰:“四者有一焉,则与天地不相似。”

杨氏曰:“非知足以知圣人,详视而默识之,不足以记此。”程颐曰:“此毋字,非禁止之辞。圣人绝此四者,何用禁止?”朱熹曰:“四者相为终始,起于意,遂于必,留于固,而成于我也。盖意、必常在事前,固、我常在事后,至于我又生意,则物欲牵引,循环不穷矣。”(译:意、必、固、我,这四者总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一个人,如果总是被意念所转,对事情存有偏见,就容易固执。固执的性格使得自己更加执著于自己偏执的意念,从而被物质欲望束缚,如此恶性循环不已。)

延伸思辨:

平和权变,方为和谐

同类推荐
  •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迷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迷

    本书作者在向读者描述了自杀诗人的个案,解释了这些诗人创造的一个个扑朔迷离的神话时,在字里行间充分表现了他的诗人情怀和激情以及一个学者灵动的思维。
  • 天津老俗话

    天津老俗话

    《天津老俗话》就将这些流传于天津民间的各类老俗话汇集起来,在记录其内容的同时,深入发掘每句老俗话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写出俗话所涉及的人物、事件,特别是与其相关的动人故事。
  • 中国禁忌风俗

    中国禁忌风俗

    世象百态,无奇不有,然而禁忌风俗常常习焉不察。这是它的奇怪之处,也是它的独特之处,学界称之为“隐示文化”。一方之民,由于共同的禁忌,都不做某些事,都不说某些话,没有行为的表现,只在心里犯嘀咕,怎么观察?有什么办法?难,的确是难了些,不过办法还是有的。光用眼看不出来,那就再动动嘴;走马观花不行,那就深入田野。习俗要传承,禁忌有变化;横向比较,纵向考察。梦可勘,心岂不可度乎?于是,民俗学者的兴致来了,三翻七捣,普查钩沉,扑扑拉拉,没几多光景,竟把中国的民间禁忌搜罗了一大箩筐,资料、专著连篇累牍,禁忌的大门再也关不住了,禁忌的研究也渐渐深入,蔚为壮观起来。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修身自律(上)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修身自律(上)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中华家训(第七卷)

    中华家训(第七卷)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勤劳善良的中国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悠久的中华古文化,具有比血缘更强的凝聚力,它把全世界的华夏儿女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
热门推荐
  • 原来战争可以这么玩

    原来战争可以这么玩

    公元2020年,世界风云变色,几大国家集团势力之间相互鼎力。为了寻找非对称战争,各国都在培育自己的高科技武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铉天昊在街上无聊的走着,突然一伙西装革履的黑衣人把他带走,随后风尘仆仆的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只剩下倒在一旁自行车的脚蹬子还在转着。国防科工委下属国家安全局秘密实验室,一位将军在跟对面的铉天昊说了什么?又是什么让他出现在实验室?是什么让他突遇突变?他会完成怎样的任务又会有怎样奇异之旅?男主是怎样运用突发奇想改变世界军事格局和战争形态的呢?看男主如何玩转整个世界,搅敌国一个天翻地覆日月无光!故事还得从那天下午说起……
  • 听说萧先生是个妻管严

    听说萧先生是个妻管严

    〔全文甜宠!纯的小甜饼!不玛丽苏人设!〕萧书迟三连:缺钱吗。依你。好。俞轻轻三连:萧书痴。变态。缺。俞轻轻:“我想买个bjd娃娃,做工好精致啊,那么帅,还有腹肌......”萧书迟睨了她一眼,道:“家里有,比你高,安装了智能系统,很听话,你要吗?”俞轻轻:“那么厉害?!肯定要!”萧书迟浅笑着,解开了衬衫扣子,向俞轻轻张开双臂。萧书迟:“腹肌锁骨人鱼线,身高一九零,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听话温柔任你命令,顺带附赠一张好看的皮囊,一颗爱你的灵魂,签收吗?俞小姐。”他是她生命里的光,是她寒冷与黑暗回忆中的温暖与光明。他儒雅清贵,有礼谦和,却从不展露真心,对外人不乏礼仪却冷淡疏离。只以为他是清心寡欲,却不曾想,他的心,他的眼,已经被一个女孩完完全全的占据。他是她的神邸,她是他的信仰。[男主并不狂妄冰冷不可一世各种炫富装逼。女主并不憨傻白莲圣母冷淡傲气目中无人。小可爱们可以尝试看看?感谢配合|?˙?˙)?]
  • 踏天九歌

    踏天九歌

    造化神州,光耀九歌,雷州少年,剑指苍天“白云之上,为我东君”
  • 大小姐是配角

    大小姐是配角

    某大小姐能文能武,却在书店被一本书砸种,这本书又刚好是自己喜欢的类型,二话不说拿回家,却发现书本里的内容完全不一样了,诶?怎么回事,这里是哪儿?好吧,穿越可以,她能活,但,为啥是书里的一个小配角啊!配角逆袭之路开始。看这位配角大小姐如何玩转书中世界,夺取主角之位,引得大片桃花。
  • 除了你,还是你

    除了你,还是你

    初冬的第一场大雪才停,白雪皑皑的山道上便迎来一辆马车,向着无妄寺的方向驶去。忽然,一个红色的团子在旁人措手不及中,突然窜进了正在行驶的马车里。“吁~”驾车的看见窜进马车里的东西,赶紧将马车停了下来;隔着帘子向马车里的人问道:“主子,您没事吧?”“无事,继续驾车。”车内话音刚落,就听见远处传来一阵嘈杂声“奇怪,跑哪去了?”“这小畜生跑的还真快!”“那小畜生受了伤,……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台球帝国

    台球帝国

    众所周知,台球桌上共有十五颗红球,六颗彩球,分别是黄、绿、咖啡、蓝、粉、黑,及一颗白色母球,这就是我的二十二位战士。依靠他们,我纵横于台球世界,屹立于众高手之林,拥有无数青春美少女的粉丝,有时候,做梦都会笑出声来。简而言之,就是爽,酷,呆啊!
  • 道衍问心

    道衍问心

    一世人,两兄弟,不知天地何处去,只晓万年不孤独。竹林遇风才知风,风遇竹林已知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