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07300000020

第20章 华丽的转身(3)

短短三十多年,从平民化的雪花膏,到价格不菲的美容霜,我们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如果硬要寻找出差异的话,我只能说,在温饱尚属低层次追求目标的年代,搽抹点雪花膏实在是出于审美观念上最朴素的“初级阶段”。而在这个美容的新时代,各种各样的美容产品和美容方法让人眼花缭乱,温饱之余,人们对于美的追求理念已经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雪花膏时代已然终结,我多少有些郁结,因为我再也体味不到那种原始、天然、纯正的香味了。

迟来的告白

又是一年母亲节,远在国外的女儿给妻子发来了温馨的祝福,妻子也给岳母捎去了百合花束……

母亲已然长辞,对我来说,母亲节是一道别人的风景,是一个我必须面对又无所依傍的日子。这一天,在我思念的行囊里,又多了一分泪雨交融的记忆。

和往年一样,我们几个兄弟姊妹照例在母亲节这天相约,一起去看望年迈的父亲。晚饭间,父亲看着家人团圆,儿孙绕膝的情形,脸上不时流露出天伦之乐的喜悦。继而,又见他神情凝重地自语道:“你妈要是能够活到现在该有多好啊,她一直盼着看见这一天……”父亲的感慨,即刻让我心里掠过了一抹悲影,勾起我对母亲沉甸甸的怀念……

母亲是一个极其典型的江南妇女,在一家塑料厂做普通工人。清秀的脸庞,娇小的身段,一副慈祥和蔼的模样。母亲书读得不多,但善良贤惠,心灵手巧,尤其是一手漂亮的针线活儿,一直为街坊邻里称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母亲平素省吃俭用,简衣素食,却总让我们穿上浆洗得干干净净的衣服,为的是不让我们在邻里面前难堪。小时候,我们姊妹五个穿的布鞋、衣裤、棉袄,都是母亲亲手缝制的,就连家里的几床被褥,也是她利用裁剪衣服剩下的边角布料,把它们剪成一个个小块的三角形,拼凑出不同的花色图案,然后一针一线缝制而成。每逢左邻右舍有孩子出生、满月,或有老人做寿,她都会送上一两件自己亲手做的衣物。母亲说过,她这辈子最大的愿望是拥有一部缝纫机。可是在那个年月,父母微薄的工资只能勉强维系一家七口人的生计,所以,母亲的愿望只能是一个奢望。

母爱无边,母爱无言。母亲平时话语不多,在我的记忆中,从没听她说过一句爱我疼我的话,可她内心里储满了对儿女的爱,这种爱,滋润了我十八载生命的年轮。大约在九岁的那年,我患了眼疾,两只眼睛肿成了一条缝,躺在床上,疼痛难忍。母亲俯在我床头,用舌头和着唾液轻轻舔着我的眼睛,说是这样可以消炎去火。没想到这“土法子”真的很灵验,第二天我便能睁开眼睛,去学校上课。现在想起来,那是母爱的力量,是母亲吸走了毒素才换来了我的健康。

我是家中的幺儿子,母亲自然对我特别宠爱。只要有好吃的,调皮的我仗着母亲的宠爱总想多“霸占”一点。小时候我最喜欢吃花生和酥糖,每到过年就闹着要母亲去买。那个年代物资紧缺,什么都得凭票供应,花生和酥糖更是平时吃不到的,只有春节时才能按家里户口本上的人口限量买到。过年时,一家人在一起团年,母亲总会从布袋里捧上一大把花生,拿出两包酥糖放在我面前:“这是我的那一份,我送给幺儿子吃。”看着我得意的样子,母亲脸上也有了光彩。站在一旁的姊妹们多少有些不服气:“凭什么呀?”母亲有些犯难了,搪塞道:“明年过年的时候给你们每人双份,不争不抢好不好?”一家七口,家大口阔,仅有的一点点“年货”除了供我们享用,还要招待亲眷朋友,基本上没有母亲尝鲜的份了。大过年里,常看到母亲津津有味地吃着她亲手泡制的萝卜和大白菜梗。现在想起来,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母亲呀,该是我感恩偿还您双份的时候了。

母亲的心特别细腻,对我们五姊妹的性情、脾气了如指掌,她把全部的精力都牵系在自己儿女身上。上初中时,学校离家有半个时辰的路程,母亲总是目送我上学,又期盼我早点回来。记得有一个冬天,我在学校办完黑板报已经是晚上9点多钟,空中飘着雪花,天寒地冻。回家的路上有一段碎石小路,行人稀少,灯光也很暗淡。当我刚刚走入小路时,透过梧桐树下几盏稀疏的路灯,看见一个清瘦单薄的身影伫立在路口,那么熟悉。“妈妈,你怎么在这里?”我感到奇怪不禁问道。母亲走过来,轻轻拂去我肩头的积雪,又用她温暖的双手捂热我的耳根和面颊,心疼地说:“怎么学得这么晚啊,快,先吃点热乎的东西。”说着从兜里拿出两块冒着热气的软饼……顿时,一股暖流涌入我的心头。

平凡的日子,平凡的家庭,总是那么真实,那么恬静。后来,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先后参加了工作,我们的家境也逐渐宽裕起来,父亲托人为母亲购买了一部“蝴蝶牌”缝纫机。看着母亲踩着缝纫机那满足的神情,一家人别提有多高兴了。有了缝纫机,即使上班够辛苦,回到家里,只要有空闲,母亲总是在那里为我们一家人缝缝补补。再有空闲,就主动给邻居街坊们做做“义工”。看着街坊们的羡慕和满意,劳累的母亲笑得更开心了。

也许是造物弄人,就在我们一家生活难得团圆美满的时候,母亲被一家医院确诊为胃癌。这无异于晴天霹雳,悲痛的阴云顷刻笼罩了整个家庭。起初,我们一家人想尽各种方法瞒着她,父亲和哥哥背地里四处奔波,辗转于各大城市的中心医院,咨询了民间和乡下的名老中医,希望能够找到医治母亲疾病的良方,希望能够用一个寻常百姓家庭的虔诚来感动上苍。

十八岁那年,我面临高中毕业,母亲胃癌已到晚期,一天天地恶化起来,几乎是不吃不喝,脸色变得蜡黄,人也瘦了一大截。原本单薄的母亲,此时已经是“形销骨立”了。在她生命最后的日子,我几乎放弃了学业,天天守候在她病榻前,生怕母亲一不小心被死神召唤离开我们。弥留的那一刻,母亲紧紧拉着我的手对我说:“孩子啊,你马上就要面临高中考试,面临下乡,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妈妈把一切病魔从这个世界给你带走,让你健健康康,将来一定要考大学,有出息……”听着这番话,看着母亲眼角沁出的点点泪水,我悲痛欲绝,跪在床前,抱着母亲失声大哭,任由泪水浸湿洁白的枕巾,浸润母亲蜡黄的脸颊。

母亲走了,带着对儿女无限的眷恋,带着未泯的心愿走了,在我即将踏入社会,最需要母爱的时候离开了我,让我感慨生命的脆弱和人世的沧桑。对母亲来说,五十年的人生历程饱经了数不尽的风雨,默默承受苦难,坚持把儿女抚养成人,是她唯一的信念。母亲没能看到这一天,母亲走得实在太早了。

走过岁月,走不出对母亲的思念。三十多年来,我对母亲的思念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每年清明节和母亲的祭日,我都要去母亲的坟头送上一束花,点燃几支香烛,让缤纷的花瓣唤醒母亲的音容笑貌,让摇曳的烛光照亮通往天堂的路径。母亲,您在天堂还好吗?

祭奠,只是活着的人的一种心灵安慰。其实,母爱的伟大和神圣是任何形式的祭奠都无法阐释的。我曾不止一次地在心里问自己,为什么要在亲人逝去后才懂得去尽孝?人生就是这样,有些事情年轻时无法懂得,而当你懂得的时候,已经无法弥补。母亲在世时,我总是把爱藏在心里,羞于表达,也不知道如何表达,这种儿子对母亲的爱,封存了十八年,也成为我至今想起来就感到疼痛的遗憾。

如今,母亲和我早已是阴阳两隔,母亲啊,遥对天国,我想对您说,我到农村下过乡了,我回城高考上大学了,我长大成人了,我混点出息来了;我想对您说,十八年的养育之恩,我永远铭刻于心;我想对您你说,如果有来生,我还要做您的儿子,我会加倍补偿,把心里的爱向你诉说……

母亲是一条河,在我十八年的生命里奔涌不息,芳香着我艰难平淡的岁月。在这个温暖的五月,我只能送上一份迟来的告白。告知母亲地底下活着的神灵,告慰母亲黄土下不老的笑容。母亲,我那多苦多难的母亲呀,愿您在天堂从容幸福!

东方情人节

清早,朋友发来短信,告诉我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七夕”东方情人节。

如同花瓣掠过心湖,泛起片片涟漪。悄无声息的日子里突然冒出一个情人节,我这“情盲”只能是暗自讪笑自己的“麻木不仁”和OUT了。

曾经,韶华犹在,风月流淌,我们这代人是那么别有情致地去膜拜鹊桥。如今,素年锦时指间落,蓦然回首韶华过,我在心里问自己:知天命的年岁里,我们还有心情去感怀“七夕”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西方情人节被商家们炒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渴望爱情滋养的人们又为七夕赋予了时髦的内涵,视其为中国情人节。这一创意给聚少离多的恋人提供了又一个宣泄情感,互倾衷肠的日子,也使“七夕”越来越多地受到现代男女的关注和追崇。

七夕情人节为中国传统节日引入了一个新的话题,涂抹了一道浪漫的色彩。千百年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古老传说编织成一段美丽的姻缘神话,在东方大地广为传诵,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历史的经典终归会得到传承,近些年来,一则“爱情天梯”的凄美故事一直震撼着我:在重庆江津区,20岁的农家青年刘国江爱上了大他10岁的寡妇徐朝清。为了躲避世人的流言,捍卫来之不易的爱情,他们毅然抛弃了各自原来的生活,携手私奔至深山老林。隐居的几十年中,为让徐朝清出行安全,刘国江一辈子都忙着在悬崖峭壁上凿石梯通向外界,如今已有6000多级,被世人称为“爱情天梯”。2007年12月,刘国江老人带着对老伴的不舍,离开了人世。“爱情天梯”因此成为了一首爱的绝唱。

古有牛郎织女的传说,今有爱情天梯的见证,穿越千年历史,机缘巧合地演绎着天上与人间的爱情传奇。这是不是中国情人节特有的底蕴呢?如此生动鲜活,如此弥足珍贵。

与西方“2·14”情人节的狂放、浪漫、浓烈相比,七夕东方情人节多少带有几分羞涩,几分含蓄,这不仅缘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也缘于中国人传统的爱情观念。时代发展到今天,西方人的浪漫还在继续,中国人的“梁祝时代”却已经远去。我们无需在意国人对哪个节日的喜好,毕竟,都是情人节,都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只是,在中国情人节的日子里,除了玫瑰花、巧克力、钻戒、香水的情调外,似乎应该多一些诸如着汉服、绣荷包、抛绣球、对情歌、书画、茶道等本土文化的情愫,多一点“中国式爱情”的格调,而不是让中国“七夕”沦为西方情人节的附庸和点缀。

情人节来了,情为何物?人归何处?让人多了几分忖度,几分思虑。我想,既然是东方情人节,就应该过得有点“中国味道”。

平素都在单位午餐,四菜一汤,简单快捷。饭后的一个多小时在办公室浏览网络,信笔涂鸦,很是惬意。然而今天似有不同,整个上午,手机里的短信时时让我心有不安,总感觉有一些未了的事,未了的情。惶惑之余,我决意回家与妻子同进午餐。

“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我踏入门槛便向妻子发问。

“不知道。”妻子不假思索地摇摇头,然后略显惊疑的望着我。妻子去年退休闲居在家,除了看看电视,照着《烹饪大全》做几道菜,大多时间都耗在摆弄花草上,很少问及外界的事情。

“情人节,中国的情人节!”我一本正经地告诉她,也想看看她的回应。

“情人节?怎么又是情人节?不是二月份就过了吗?”我这才想起“2·14”那天女儿专门从国外打来电话,说是给她寄来了一条漂亮的红丝巾,并叮嘱我们俩一起过情人节。看来妻子和我一样,只知道西方情人节,压根弄不清今天这个日子。

客厅的餐桌上摆着两盘菜,一荤,一素,另有一碗腾着热气的清汤和一碟她平时喜欢吃的腐乳。看着眼前的一切,内心陡然涌起一丝愧意。这些年,步履匆匆,早出晚归,很少在家吃饭,也少有天伦之乐,忙碌中欠下了家人数不清的情和债,年复一年,连妻子的生日也没能陪伴在她身边。今天这个日子,我该给她一个惊喜,一个补偿。于是,我第一次系上围裙,下厨房做了两道菜:西红柿炒鸡蛋,洋葱炒肉丝。我知道我憋足的厨艺不可能让这两道菜肴可口,我只想藉此表达一个男人对负疚心灵的告慰,只想阐释一个丈夫在奔波红尘旅途中为爱停留的那份心境。

都说“少来夫妻老来伴”,真是不假。晚上,月色蒙蒙,我特意穿上那件久置衣柜的唐装,主动提出陪妻子去逛商场。还是难以脱俗,只能以最实在的礼物来感念我们的一路同行。在一家时装店里,我悉心为她挑选了一套时令的秋装,价格虽不算昂贵,却倾注着真情。回来的路上,妻子流露出几分茫然:

“你今天是怎么啦,什么时候学会图表现了?”

“你又老土了吧,这叫秀恩爱!”我故作深沉地调侃道。

“我们什么时候过过情人节呀,我看你今天有点心血来潮。”还好,她至少没有质疑我今天的举止是虚情假意。

“那我们说好,以后一起过中国情人节,每年的今天,我都为你下厨,陪你逛商场……”这番话我平时是说不出口的,不知今天怎么会有如此的感怀和勇气。只见她笑而不语,脸上挂满了从未有过的喜悦,那分明是一股无以名状的暖流冲击心底流出的幸福……

能让自己的妻子感受到幸福的男人,应该是世上最有成就感的男人。回到家里,妻子一再叮嘱,让我在女儿的QQ邮箱里写上一段温馨的话语,告诉她今天是中国的情人节,我们一起聚餐,一起上街购物,一起表达对女儿的关爱和祝福。女儿是父母的“小情人”,此时远在大洋彼岸留学,需要亲情的呵护与滋润,所以我一定要让自己静下来,把这段话语写得真切一点,感人一点。

爱不是甜言蜜语,不是朝朝暮暮,爱是梦醒时分,发现内心牵挂的依然是身边的人。曾经以为,我们这些有了归属的过来人,特别是一路相守岁月的老夫老妻,只要爱不另予,情不他投,没有婚姻的裂变,没有情感的折腾,就一定能够长相厮守,相濡以沫。今天这个节日让我幡然彻悟:曾经错过温暖的春,又错过浪漫的秋,直到白茫茫一片心酸感叹之后,终于明白:真挚,亲密,心有戚戚,依然需要合适的时间来润滑、成全和表达。

爱是一种挂念,更是一种担当!

这个原本不经意的日子,为我这样平淡无奇、波澜不惊的家庭营造了达情示爱的浪漫和温情,让我能够秀一把丈夫对妻子的爱意与温情,道一声父亲对女儿的赏识与关爱,真的是一件饶有情趣的事情。窃窃地,我在心底默默念道:中国情人节,你滤出了我内心的欢愉和自在。

在这个话及情人的日子里,没有鲜花美酒,没有烛光晚宴,却已然有了情丝的绽放;在这个草木飘香,炎热依旧的早秋,没有浪漫之旅,没有踏歌起舞,却充溢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期盼……感谢这个日子,感谢这个日子给我发信息的朋友。秋月迷蒙里,我牵挂着那些久违了的朋友,好想问一声:情泛浮世里,你是否别来无恙?秋风惆怅中,我想念着那些疏远了的亲眷,好想道一句:尘世辗转中,祈福你心舒体康!

同类推荐
  • 李健吾译文集·第八卷

    李健吾译文集·第八卷

    福楼拜翻译第一人,莫里哀翻译第一人,创作、翻译、评论、研究全才李健吾先生译文全集;汇集著名翻译家李健吾存世的所有翻译作品,共十四卷,三百五十余万字,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学术意义;《在国内翻译界、文学研究界和出版界都有填补空白和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李健吾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评论家和文学研究者,在创作、批评、翻译和研究领域都蔚为大家……
  • 总有些青春要被辜负

    总有些青春要被辜负

    记忆每天都在被这些陌生的面孔所丰满。他们带着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气味穿过你周围的磁场,在你的脑海中卷起一缕或浓或淡的海风。这种微妙而又不可预料的缘分,时常会让你倍加欢喜。可你又不得不承认,这些令你欢喜,使你记忆之潮日渐澎湃的人,其实一生,只有一见。由一路开花编著的《总有些青春要辜负》共6篇,主要内容为心灵叹,深思录,灵光集,四季吟,菩提歌,至亲情。
  • 此岸彼岸

    此岸彼岸

    《此岸彼岸》曾拟用名《新动力》,本书以诠释生命和表述生活为主。全书共分为六部分,每部分由十余篇哲理散文组成。既可独立成章,也可作为一个体系对待。书是储存情理的库房——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既然是朋友,就必须给予关心和爱护。如果您是一位乐观向上的读者,《此岸彼岸》中有演练智力的课堂——有引导人们踏上道德之路的篇章;如果因为失败,身在痛苦沮丧当中,可以借助文字中的情理化作动力:如果您本身就是一位心神衰弱的读者,尽管放心大胆地去欣赏文中的攀登者的人生风采,当然,也可以体验他们的生活艺术。至于那些颇有成就感的读者,完全可以享用从不同角度所讲述的人性的光辉,以便与自己的奉献作一番比较。本书由赵全胤著。
  • 熬夜和想你,我都会戒掉的

    熬夜和想你,我都会戒掉的

    三十八个爱情故事,有悲有喜、有爱有怨,透过孤独触到成长、穿过温暖看到希望。这是繁华的世界,也是孤独的世界,我们都曾踽踽独行过,无目标地熬夜很困,孤独地想念很累。但爱是永恒的主题,它伴你跨山河、越重洋,陪你在喧嚣红尘、寂静深夜。你可能一个人走了很久的路,此刻相遇,愿山水喜相逢,清风淡离别。愿这三十八个爱情治愈系故事,带给你温暖和勇气,也从此遇见更好的自己。
  • 恰同学少年

    恰同学少年

    本书精选了著名作家梁晓声散文数十篇,以独特的视角、独特的思维、独特的情感、独特的抒发方式和独特的评说风格展现了作者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生活。在所选作品中均体现出了作者的个人记忆和国家记忆的交织,梁晓声以其真实而痛快笔法,通过很多有价值细节的描摹,刻画出了复杂而极端年代里不可忘却的集体记忆。
热门推荐
  • 花开名门

    花开名门

    这辈子,琴棋书画一样不懂,附庸风雅权作耳旁风。别的庶女不是王爷便是高官,只自己,粗笨不通地嫁了过来。这辈子,做些粗燥的荷包赚了钱财全搭给了那些骗吃骗喝丫鬟们,不懂得变通和拉拢人心,现在被人卖了也没有人可以搭上一把救了自己。这辈子,安分守时,被人朝打暮骂,尽管身上有贵人血脉,却生生要被人卖了去。这辈子,争着一个贤惠美名,夫君要纳妾便纳妾,要娶什么人都替他奔着走着忙前忙后,待几个女孩子也毫无嫌隙掏心掏肺,结果一连几月便都见不着他人,其实早已对他心如死灰,却还要勉强维持。一切都默默承受了,她只求和平,岁月安静无忧。没想到此番竟要被人牙子发卖了去!她就是木头人,也有承受不住的一天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车窗起雾我还是会写你名字

    车窗起雾我还是会写你名字

    “你会让故事重演一遍吗”“什么故事”人来又让往,我们的故事慢慢消逝在人海里很抱歉,我不该出现在你的面前“对不起”“别对不起了,我要的是对得起”“我做不到”
  • 我的身体进化了

    我的身体进化了

    灵气涌现,超凡脱俗,唾手可得一步快,步步快。
  • 攻陷外星男神

    攻陷外星男神

    未世,人类被救赎前往外星系时,那男神分外妖娆
  • 皇泽

    皇泽

    皇已寂,乱将启。围绕着人皇遗泽的归属,一场较量悄然展开!单女主线路,有虐主情节。
  • 微曦

    微曦

    「远方,远方。那个少年,是否听闻我的呼唤。清风,清风。能否代我,捎去我深深的思念。我不是风景,你也不是画。我们终不能风景入画。那么此后,我们天各一方。互不相欠,两厢安好。」
  • 鬼吹灯前传:契丹神墓

    鬼吹灯前传:契丹神墓

    本书延续最火的盗墓小说《鬼吹灯》,以其背景为依据,推演出一幕幕更为惊险的探险历程。与以往盗墓题材不同的是,本书引入了大武侠概念,剑走偏锋,将盗墓小说引入另一个境界。
  • 蝶中行

    蝶中行

    少年成长于大荒,看破生死,而后绝情,于心灵混乱中寻得真爱,踏仙路,破苍穹,一剑创造属于自己的仙路
  • 销售规则——影响世界的58个销售寓言

    销售规则——影响世界的58个销售寓言

    本书以寓言为引导,以销售事例为辅助,再以销售悟语为总结的方式来阐述销售的理念,让读者朋友们在轻松愉快中获得推销的知识,这也是本书的优点之一。它全面细腻地介绍了销售中的种种方法,配合寓言及悟语使销售的方式让人通俗易懂,在娱乐中成功体会销售真谛,完成销售过程,帮你度过各种销售尴尬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