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07300000015

第15章 远去的乡村(14)

花开有声,雨滴残荷,梧桐落雨,静夜听雪,我爱这样的自然之声。值得庆幸的是,如今城市中还是偶尔能够听到几回这样的自然之声。去年盛夏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我听到了滂沱大雨冲刷大地的声音;今年元旦那个无声落雪的黄昏,我看到了东湖自然景色的壮美;我所在的小区内,长有几棵高大的樟树和松树,晨起锻炼,偶尔也能听到一两声斑鸠的鸣叫……对于久居闹市的人而言,这是怎样的一种奢侈呀。

此刻,城市上空漫天的鞭炮声又响成一片,早春二月的夜风裹着鞭炮的味道从窗外吹来,仍有几分寒意。这个夜晚,我注定会枕着曾经的记忆,难以入眠。

相忘于江湖

十一长假,偶得闲心,与几个久未谋面的朋友相约一聚。这些年,大家天南海北,各奔东西,见面时难掩一脸的亢奋与惊喜,仿佛都盼了很久,很久。相聚的日子,品一壶清茶,便开始了海阔天空的笑侃:家庭婚姻,江湖人生,离愁别绪……倾心交谈,互通有无,好不惬意。离别的时刻,举杯把盏,借酒相送,留一份真情,道一声珍重,然后,彼此相忘于江湖。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昔日的朋友都在自己的领域里闯出了一番天地:经商的成了商界大款,教书的做了知名学者,从政的仕途腾达,平步青云……快节奏的生活并没有给我们太多的时间来问候彼此,几位朋友除了一年中有过几次短信问候,平日连电话联系都很少。偶尔的小憩时光,看看对方亮着的QQ头像,也不忍去打扰,常常是默默地看着彩色的头像,想着对方此刻在做些什么,心里就感觉踏实。虽然如此,每每类似不定期的相聚,大家都会如约而来,尽兴而归。或许忙碌的生活并不能隔断彼此,大家都习惯和喜欢这种不用择期而又难得相忘的聚散,如同突然造访的幸福,让人在纷繁嘈杂的江湖里,感受一种心有灵犀的默契和自得其乐的恬然。

遨游于江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走近,路过,远离,无需想起,又未曾忘记。生活就是这样,总有一些人注定与我们天各一方,甚至有始无终。

人生跌宕,命运颠沛,说是相忘于江湖,又何曾忘记过?何曾忘得了?时间一长,心里总会打鼓。即便是相忘的日子,也渴望听到朋友的声音,看到朋友的笑容,感受朋友的气息。所以,很多时候,“相忘”其实是一种“相望”,甚至是一种“遥望”,是一种心灵的抵达,是将朋友的牵挂深深埋入心湖一隅,在没有着落的日子里,随即拈来回味和念想。

距离是一种很玄的东西。有了距离不一定能产生美,但没有距离一定不美。有的时候,距离模糊了我们的视线,模糊了我们的面容,有的时候,距离也能让朋友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简单而真实,彼此不再沉重,不再疲惫。

人在江湖,俗事缠身,相望或相忘都是一种心情。很多时候,与人走得太近或离得太远,都是一种误区:“亲密无间”往往看不到对方的美丽;“不相往来”则无从成为对方的知己。世界上有许多美好的东西,需要用相忘的岁月来承载,江湖中的一些人,一些事,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疏密有度,收放自如,才能“相看两不厌”,唯有“两不厌”,才能将彼此看得更清,悟得更透,才能把相忘的情感深深埋藏,埋藏到世俗的烟尘飘忽不到的高空。

千百年来,庄子一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妙语,描摹了世界上两种不同的情感取向——不弃不离与自由自在,堪称古老爱情的点睛之笔。

相濡以沫,是非常情形下生死相依的凄美演绎,相忘于江湖,是渴望走出困境,向往自由生活的心境。凄美的故事总是令人感动的,毕竟,古往今来,爱情需要患难与共,生死相依,需要执手相牵、相携至老。站在这样的高度,我更加欣赏牛郎织女的悲情演绎:七夕相会的日子,没有海誓山盟,没有卿卿我我,苦苦相忘的岁月,柔情似水,佳期如梦,“胜却人间无数”。一生牵挂,细水长流把人间悲欢离合看够,令人世间多少红尘男女在他们面前膜拜称臣。但凄美不等于唯美,现实中的江湖除了爱情,更多的是生存,是博弈,当江湖的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与其为情所困,终其一生,不如寻求一种涅槃和解脱。想想,一个在凄美中等待死亡,一个在涅中寻求重生,谁的选择更动人呢?

在某个落雨的黄昏,某个寂静的雨夜,谁能为你留一盏浅浅的灯光,让热乎乎的暖在你心间隐隐地出入。这样淡淡的甜蜜,哪怕是片刻停留,也注定定格为永远的相思,飘荡成生命中白白的云,蓝蓝的天。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是当今流行的口头禅,不失为现代江湖的经典之言。这一句近乎无奈的迁就,一语道明了如今江湖的叵测。现代江湖与庄子所言的江湖不同,庄子所言的江湖是自然的江湖,而我们面对的江湖是社会的江湖。自然的江湖只有一个固定的深度,社会的江湖恐怕就深不见底了。

我一直有个疑问:江湖是什么?江湖有多远?江湖有多大?

乱世江湖,神兵秘籍。《七剑下天山》、《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笑傲江湖》等古典武侠小说,为我们勾勒的是一幅刀光剑影、快意恩仇的江湖画面,让人有一种飘渺、神奇、不知水深水浅的茫然。这样的江湖,似梦似幻,变化多端。我们感动于“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的豪言壮语。这样的江湖,是断刀客的天下,出手要快、准、狠,方能一招制胜。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够体会他们快意恩仇的背后有多少辛酸,纵横江湖的飘忽无定中有多少苦难。

那么,现实中的江湖又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在我看来,人生何处不江湖,人在哪里,江湖就在哪里,心有多大,江湖就有多大。滚滚红尘,芸芸众生,谁都逃离不了江湖,改变不了江湖,因为江湖原本就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现实的江湖虽没见到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却是暗箭暗道,沟壑纵横,何不选择在各就各位的岗位中,护守好自己的花园呢?过于频繁地闯入他人的世界乃至“相濡以沫”,最后只能成为一种捆绑,一种束缚。

都说江湖险恶,江湖是一张网,每个人都是这网上的一个结点,谁都无法摆脱尘世的纠结;江湖是一个漩涡,是非恩怨,爱恨情仇,都淹没在烟波潋滟的漩涡里,常常让人念念不忘,耿耿于怀;江湖是一场传奇,年少时的轻狂,“铜琶铁板唱大江”的豪迈,“我自横刀冲天笑”的情怀,都在江湖岁月的流逝中随风而去,随俗沉浮。直到含饴弄孙,看淡了世俗,平静了自己,终于明白,即使真挚,即使亲密,也依然需要一个更为开阔自由的天地,依然需要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来等待。

江湖,有时留给我们太多的苍凉。

然而,既然是江湖,总会有一些侠肝义胆、重情重义的朋友,无论是初来乍到的新江湖,还是挥一挥衣袖,行将告别江湖的老面孔,无论是青涩的微笑,还是深情的回眸,都是值得用心收藏的故事。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心可由人,我们的躯体无法选择回避和逃遁,可我们的心灵能够选择在相望中收获属于自己的快乐。该放下时放下,该忘却的忘却,得失随缘,心无增减。

江湖,有时又留给我们太多的眷念。

其实,夫妻也好,同仁也罢,或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或在同一条江湖里行走,风雨同舟,患难与共,是必不可少的。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有自己的生活圈子,甚至有自己情感的“自留地”,静下来的时候,做自己想做的事,回忆一下曾走过的路,曾遇过的人,曾付出的情,你就会发现:相忘,是一种美丽,一种孤独的美丽!

能够在江湖中折腾的人,可以称得上是一卷耐读的书,一幅耐看的画。无论是神采飞扬还是豪迈纵横,都在岁月记忆的河流里沉淀。身在江湖,相遇是缘分,相守是执著,“相忘”才是最高的境界,一种心智与情智得以升华的境界。细细咀嚼品味,就可以感知生命的坚韧和张力,从而生发出高山流水般的相知和激赏。而达到这个境界,恰好需要有相忘于江湖的定力。

悄然又到离别的时刻,举杯把盏,借酒相送,难免涌起丝丝感伤。我不知道来年的这个时候,我们能不能相聚,在哪里相聚。我也不知道多年以后,我在哪里,朋友又在哪里。但我知道,每个人的心里都怀揣着一份心照不宣的祝福:行走在江湖的两端,只愿各自活得轻松一点,自在一点,活在自己心仪的江湖里。

君子之交,抑或萍水相逢,无须更多言语,于千回百念中遇见,在百转千声中相续,而后留一份真情,道一声珍重,挥一挥衣袖,悄然转身,彼此又相忘于江湖。所有的前提是,我永远知你心意,我们永远相忘于江湖,彼此都不再是一种沉甸甸的负担。

公交车上

又是一个双休日,对我来说这是一周最自在、最放松、最惬意的日子:能够自由支配时间,看喜欢的书,写喜欢的博客心语,海阔天空地浏览网络,可谓优哉游哉。

可今天一大早,妻子就提出到汉口一家商城买些换季的衣物,不仅要我陪同,而且一定要和她一起坐公交车。为了说服我,她还罗列出来一大堆理由:你想想看,多少年没坐公交了,多少年没去汉口了,多少年没陪我去商场了,不接触社会,整天关在家里闭门涂鸦,能写出感人的文字吗?如狂风暴雨般蹦出来的这些理由,听起来不无道理,所以尽管我心里不大愿意,最终还得无可奈何的应允。

出家门不远便是公交车站。呆呆地站在那里等了十多分钟,不见车来,本来就怏怏不乐的心绪更加烦躁起来,于是开始责怪妻子的心血来潮,责怪选择公交的决策失误。正说着,车来了,车上人很多,凭着当年挤车的经验,我们勉强上了车。然后侧着身子慢慢向车后挪动,好不容易找到一处能够平稳立足,可以抽出手来把持扶杆的地方。

这些年,出门不是打的就是自己开车,习惯了一种安逸的“车奴”生活。差不多十多年没坐公交车,上来确有一种新鲜的感觉,不由左顾右盼,打量车上形形色色的人,观察车厢里每一个细节。车上熙熙攘攘,上上下下的人总是处在推搡和拥挤之中。乘客大多衣着简朴,不修边幅,表情平静或木然。看小报的、听音乐的、闭目养神的;站着的、坐着的、睁着眼睛看风景的……每个人都显得神情自若。流动的车厢为他们提供了一路休闲和小憩的场所,延续着他们并不奢华的梦想,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悠然自得的享受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充实和快乐。

车厢是一个热闹的空间,电视广告很风骚煽情,却并不能让一车人从疲惫里振作精神。前面座位上的一个年轻人正在手机上发短信,恰遇公交车驶入一条地铁施工的路段,路面狭窄,坑洼不平,公交车一路喘息、颠簸、急刹、启动,带着刺耳的噪音晃晃悠悠,走走停停,小伙子居然若无其事的在手机屏上熟练地写着字,大概是热恋中的传情魔力使然。紧贴在我身边的是一个农村模样的中年人,手里拎着一个大包裹,肩上斜挎一个白布袋,怯生生地站在那里,飘移不定的眼神四处环顾。为了不占用车内空间,他把包裹放在自己脚背上,用双腿把包裹抵在座椅下方仅有的一点空隙里,车子不停地晃动,他也不停地挪动身子,调整站姿,头上沁出一串豆粒大的汗珠。

最有趣的是两个操着仙桃口音的年轻女子,一路高谈阔论,从衣服谈到小孩教育,从物价上涨谈到工资不涨,像从森林中驱赶着野兽出来般兴奋。谈话间不时夹杂着嘻嘻哈哈的笑声,到最后干脆话题陡转,你一句我一句的讲起麻将桌上的“诈胡”趣事,其“弯管子”普通话,毫无遮掩,裸呈于整个车厢。好在车上电视广告的喧闹,不少人都困乏得无精打采,倒也没有什么人“叫停”或者翻白眼。这样的“肆无忌惮”,倒让人觉得真实,没有半点做作的成分。“接地气”的公交车,是生活最真实的缩影。

都说百年修得同船渡,那么同车呢?需要多少年?或许,只要一次邂逅,一次擦肩而过,甚至是一个眼神就足够了。但无论怎样,同车与同船一样,也需要缘分,需要修行。

时逢双休,拖家带口出行的人特别多,男人女人、妻儿老小、亲友家眷,次第而来,擦肩而过。车上不时有人给老人、孕妇、小孩让座,看到这些场景,让我有一种久违的感动和温馨。

不在乎任何一张脸,不同的面孔,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年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地,每个人都揣着一份启程或回家的期盼,每个人都遵循着约定俗成的规矩:前门上,后门下,上车投币,到站走人。小小车厢就像一个开放有序的流水系统,停车、起步都有自动报站,没有人担心误站或误时。从城市这一头到那一头,有一根看不见的线,将生活的每一个站台和站台上的乘客串联起来。以前是在慢慢地挪动,现在是提速了许多。没有改变的,依然是它慢悠悠的哐当哐当的节奏。

车窗外是另一个世界。春夏之交的五月是这个城市最为怡人的季节,天高云淡,草木飘香,天空深邃而澄明,空气中涌动着一种湿润的、甜滋滋的味道,整个城市沐浴在一片温暖的春光里。在繁华和喧嚣的背景衬托下,一幢幢玻璃幕墙,一座座立体高架,以及那些醒目的广告,闪烁的霓虹,匆匆人流,缓缓车流,都从车窗一闪而过,亦梦亦幻,令人炫目。凝固的城市变得灵动起来,宛如一幅生动的画卷,在我眼前悠然展开。在季节的河流里,城市在变,风景在变,人也在变。窗外游移的风景,撩拨着我的想象,把我的思绪带到了那个与公交结缘的年代。

“文革”初期,我还在上小学,那个时候,能够坐上一趟公交车算是一件很奢侈、很幸福的事情。后来,在“全国山河一片红”的日子里,我们小学生手捧一本“红宝书”,就可以任意搭乘公交车。于是,城市的各路公汽、电车、轮渡上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上车上船就掏出“红宝书”,大声朗读毛主席语录,背诵“老三篇”,从起点到终点,循环往复,不仅享受了免费乘车乘船,还能赢得乘客们一抹赞许的目光。不同的是,那时的公交车似乎都是清一色的古板色彩,没有今天花花绿绿的各色广告。车上的乘客也是清一色的衣服,没有今天各色各样的衣饰展览。车上的交谈也是清一色的“同志”称呼,没有今天的“先生”“小姐”“老总”“老板”的声音。那段年月,我们小小的年龄承受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那是一个时代的悲哀,那是一个悲哀的时代!如果说那个年代留给我们的还有一点慰藉,那便是让我们过足了一把“公交瘾”。转眼间四十多年过去了,沧海桑田,物是人非,我依然时常将它捻来回味,不为别的,只为一种祭奠,祭奠我们远逝的年少时光。

同类推荐
  • 放飞的心

    放飞的心

    本书是作者原创性抒情诗歌,分为景之赞、情之咏、心之诵三部分,分别是写景状物、抒情感怀、智慧哲思。
  • 闲适中的挣扎

    闲适中的挣扎

    本书收入的文章分为四辑,“阅人”部分以亲历及第一手材料为依据,所涉主要是做编辑的父亲和他熟悉的作家朋友:“涉世”部分是个人经历,包括下乡、就业、旅美及退休生活;“读书”部分包括旧案钩沉、读书札记和影评,其中涉及刘大杰、程鹤西与鲁迅的纠葛,吴清源的民族操守,各依据前所未见的资料做出了澄清;“译文”部分大致是上世纪80年代所作,那时作者泛泛关心过日~本文学,所以译文也包括了不同的文学体裁。
  • 垂钓日记

    垂钓日记

    本书收录了《“战”安昌》、《云竹风光掠影》、《冰天雪地独斗寒》、《寒风砭骨》、《倾听冰声》、《在大风中搏击》、《暖泉沟空军之行》、《青海湖散记》、《买鱼竿》、《夏钓清潭》等作品。
  • 湖畔随笔:怀念一棵树

    湖畔随笔:怀念一棵树

    本丛书是杂文学会编选的一系列散文随笔作品集。包括《孤独落地的声音》(赵炳鑫)、《寂静中聆听》(刘汉立)、《你是黄河我是沙》(包作军)、《尘埃中触动的芬芳》(岳昌鸿)、《为你开门》(鲁兴华)、《怀念一棵树》(赵炳庭)、 《温暖的门边》(霁月纫秋)、《一根稻草的重量》(陈志扬)、《一线生命,多少深长》(潘国萍)。
  • 贾大山文学作品全集

    贾大山文学作品全集

    本书完整呈现了著名作家贾大山的文学创作成就,收录了迄今为止能收集到的贾大山生前创作的全部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散文随笔、报告文学、剧本等;还选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怀念贾大山的文章《忆大山》,附录了诸多友人、作家、学者回忆贾大山、研究其文学创作的代表性文章。贾大山的作品扎根中国农村,直面现实,内容厚重,具有独特的个性风格和艺术魅力;后期作品更是把人情、人性的挖掘表现提升到了更具人生哲理的哲学高度。他以短篇小说为主的文学创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日渐显现出独特的审美艺术价值。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荡寇剑

    荡寇剑

    本来只想苟在小镇做一个平民老百姓,怎奈何世界他不允许,于是,失去了叔叔的顾淼带着一书一剑浪迹天涯……
  • 我被女鬼纠缠的那些年

    我被女鬼纠缠的那些年

    鬼岭之中的小村落。吴灿迷路误撞女人洗澡,自此念念不忘。几年后,那女人模样丝毫未变,并且喜欢上了吴灿。家人知道吴灿中邪,请道士帮忙,发现那洗澡的水池居然是乱坟岗。
  • 唯你执默

    唯你执默

    小时候,身为富六代的帅气男孩“洛羽轩”的母亲因生他难产,是父亲一手养他,在乡下遇见了一个善良的女孩“若娇娇”,两人约定十年后再见,不料,五年后洛羽轩失忆,这时,他父亲…………他又遇见了普通女孩“言辰希”…………
  • 天官审查员

    天官审查员

    不受控制的来到某个宽阔的广场,一低头眼前是一截素色的裙摆和隐藏在其中若隐若现属于冷血动物的鳞片,虚无缥缈的声音就在耳边回响起来:“汝听吾秘旨,成汤气运黯然,当失天下,凤鸣岐山,西周已生圣主,天意已定,气数使然。汝可隐其妖形,托身宫院,惑乱君心。俟武王伐纣以祝成功,不可残害众生。事成之后,使汝亦成正果。”苏乩:“……”——有趣。
  • 女娲娘娘重生记

    女娲娘娘重生记

    现世王牌女间谍,清丽少女,腹黑花心。为了姐妹与多年的对手玉石俱焚。异世重生,她只想和亲人好好的过日子,不料先是被抛弃,后养父又被强手所杀。我擦,老天爷这是几个意思?中毒,被迷路的魔君带入魔界,在那里遇见了腹黑小帅哥。好不容易回到人界,恢复正常,又因失足掉入幻镜,在仙界见到了绝世美男。哇!值了!她觉得此生无憾了。但是,杀父之仇未报,她狠下了心——“安静的美男子,再见喽!”
  • 蝠王分身

    蝠王分身

    “什么?你在想着秦始皇陵里有什么么?”哈哈,等着我给你倒腾几件东西出来看看“什么?没钱了?”等着,我甩张支票给你,数你自己填“什么?你要嫁给我”姑娘,虽然我是一介屌丝可是。。。。额,好软。。。姑娘真的不行,我就帮你交了几十万的住院费,你真的不用以身相许啊“什么,考古学家又要找我帮忙?”不去,上次的钱还没给呢,他找不找得到关我什么事,去送副棺材给他,让他找个地儿赶紧把自己埋了。。。。。。。。。一切未知领域的探索,一切新奇搞怪的行动,一切让你忍俊不禁的奇遇,且看蝠王分身
  • 医女嫁到:腹黑相公催眠计划

    医女嫁到:腹黑相公催眠计划

    别人不是遇上王子公子就是达官贵客,只有她莫名其妙嫁给了后天痴呆二愣子,正好!家里的事情就她做主了。“夫君,钱是我的!”“是是,娘子!”某人点头“夫君,房子是我的!”“是是,娘子!”某人接着点头“那酒楼、医馆都是我的!”“成,都是娘子的,但娘子你是为夫我的。”“……”曲乔妤翻着白眼,你可以再腹黑一点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扶不起的董卓

    扶不起的董卓

    一觉醒来,穿越成悲剧武将牛辅的身上,叹息了好一会之后,庆幸自己还活着。但却在知道自己岳父是董卓之后,牛辅瞬间就不淡定了,真的是头皮发麻,也是鸭梨山大。扶不扶岳父,这不是一个问题!扶不起岳父,这是个问题?
  • 碧落黄泉彼岸情殇1

    碧落黄泉彼岸情殇1

    “你我从相遇的那一刻开始,注定会纠缠一生,但若没有你的存在,我的存在又有何意义?”“我从来不相信任何人,在没遇到他之前,我觉得我的世界只有一个她,后来我发现我内心深处最在乎的人是——他,不论被人伤过多少回,碎过多少身,从始至终,却不及他的一个温柔的眼神。”——女主“在我的世界只有两种人,母亲和死人,但却看见她时,冰冷的心终于有了余温,内心不再被黑暗笼罩。”“看见她千疮百孔时,我无能为力,但是我可以把所有的温柔都给她,来治愈她的伤痛。”——男主“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会为彼此牵挂着,直到——永远、永远、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