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892200000064

第64章 读《活出生命的意义》

意义,是概念上的东西,需要具体到某件事物上或许才会真正显示出它的价值。这是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的第一感觉,这本书在实际意义上的价值要比普通书籍来得更有概括性和指导的作用。因为它并不从一些字面意思上空泛地概括关于意义的本来面目,而是通过弗兰克尔先生多年从事心理治疗的过程当中一些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这个问题。这就使得这本书有着深厚的事实基础,也经得起推敲和考证。

这本书一开始虽说写的是作者弗兰克尔先生本人在集中营的经历,但是他却并没有过多描写自己在集中营中遭遇的苦难,而是更多从集中营中各类人群的心理观察和思考上找到了让自己存活下来的精神力量。虽说这是他作为医生的职业本能,但这件事不管是对弗兰克尔先生还是对如今的我们,都是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的。而且这么做也让这本书少了很多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沉重感,从而更多地集中到人类的精神建设之上,使得这本书实际上成为了心理学对特殊时期的一项重要的心理研究。

我从这本书里看到的,不仅仅是弗兰克尔先生关于生命态度的转变,还有意义的存在对于生命的重要价值观念。

书中在谈到对一些事情的态度的时候,视角也是别具一格的。虽说是个人视角,却很直观而且客观地呈现出很多现实。不管是集中营的底层被压迫的人,还是集中营的看守或者是囚头,都有不失客观的评价,而且一些言辞还是比较犀利的。

而且,我还是赞同弗兰克尔先生的意义疗法的。在我看来,意义疗法在心理学方面应该算是最有现实意义的分支了。此前我似乎也曾有过相关的思考与反思,但是很少有如此系统地研究过意义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到底有多大的影响,也就是很含糊地认为某些事是一定有意义的。后来看到这本书,我一下子明朗很多。对于意义疗法也自然是有了好感和亲切感。

这本书后面一部分并不是和前面部分分开来写的,可以算是对集中营经历之后的延伸。包括后期的观察和心理研究,都是具有很好的心理医疗上的价值。而且这本书有趣的一点还是其中一些观点吧!至少我觉得是有参考意义的。

像是对于自由的描述部分(中文译本)中写到:

人的自由不是无条件的自由,而是针对特定条件采取某种立场的自由。

另外一句是:

自由是人的生命消极的一面,而其积极的一面就是责任。实际上,如果人不能负责任地生活,那自由就会堕落为放任。

从这两句话看来,是很有实际上的参考价值的。仔细想想,这也是合理而客观的概括。

这两句话对弗兰克尔先生来说,也是在他的集中营经历中观察和提现出来的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有人在集中营里靠着自由成为了超凡的存在,有人则堕落成为了实实在在的恶魔。而选择成为恶魔的这些例子,很大程度也恰恰反面印证了自由本身的消极一面。

而且,在这本书中,弗兰克尔先生也表达了一个观点。就是在心理治疗的过程当中,不应把病人当成机器来维修,而是把对方当成人。这点上我觉得是有意味的,有时候,医生似乎只是看病和治病,可能很少注意到患病的“人”。这点让很多医生在治疗病人的时候缺乏对患者本人的心理关注,加上后来的一系列对于人的情绪对于疾病康复所起到的作用的研究当中,也确实反映出一个结果,那就是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病人本身的康复具有相当程度的积极作用。拓展延伸来看,其实看病和治病,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人。这让我联想到“治病救人”这四个字,现在我感觉救人才是这四个字的核心。

这本书也谈到了另一个现象,那就是事情的后续关注和追踪问题。对于有集中营经历的人来说,人们似乎更加关注的是他们在集中营到底经历了什么,而当他们解救了这些被抓去集中营的人之后,他们就以为这件事就此解决了。然而事实却是,很多人在被解救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依旧存在很严重的心理问题,而治疗这种心理问题则需要一个漫长的康复过程。但是这个问题却常常被人们所忽略,后来问题被发现再进行补救的时候,其实已经有些太迟了。就像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队强征慰安妇的丑恶事实的后续关注,也是直到最近这些年才逐渐被大众所关注和全面知晓(在此之前很多人只是很模糊地知道这件事,但没有引起大众的关注)。而在此之前,关注这些事情的人太少,以至于到了如今我们重新重点关注这些受到侵害的妇女的时候,她们还在世的人已经不多,这些事情也显得太迟太紧迫了!所以,有时候事情或许后续的追踪和关注也是我们所需要留意到的地方。

其实这种忽略后续问题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人们在对一件事的观察之后,似乎总觉得一旦事情有了结尾,所以以一贯的惯性思维,他们往往不会再去关注后续的追踪问题。现在有很多人呼吁过关注这些问题而不是忽略这些问题的存在,但考虑到人们的耐心和精力是有限度的,有些事或许强求不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精力就可以把一切问题都忽略掉,尤其是小问题上,或许偶尔回头关注留意一下,说不定事情就会更加圆满地结束。

当然,书中也有说到关于如何运用意义疗法来治疗部分群体的失眠症状,虽说涉及的内容不多,当然,有些失眠必要的时候也是需要借助药物治疗的,意义疗法的作用自然也是有限的,但这也算是一种“意义”在实际当中的应用了。更多的内容在此我不再赘述,有兴趣的或许可以尝试着去看看这本《活出生命的意义》([美]维克多·弗兰克尔著)。

同类推荐
  • 啥玩意儿啊

    啥玩意儿啊

    昂……生活随笔……这完全是我的个人日记本……不小心翻到的同志赶紧退……
  • 打官司赢了个小姐姐

    打官司赢了个小姐姐

    小服务生苏旺子踢了个流氓,救了个小姐姐。不料,流氓反咬一口,把苏旺子告了,威胁说:“苏旺子,要么赔40万,要么坐牢!”小姐姐说:“苏旺子,莫怕莫怕,我是律师……”
  • 美典原传

    美典原传

    他好像和其他趾高气昂的人都不一样,就爱笑。有时候虚情假意,有时候气场超强,就连微微勾起的嘴角,都带着不屑。当人经历了太多的事,就该好好对自己。何必整天愁眉苦脸,在照镜子的时候惹自己不快
  • 黑山儿老妖

    黑山儿老妖

    电影剧本合集,每一卷便是一部电影,计划将会有多种类型囊括其中。看惯了小说的朋友们,如果愿意换换口味,想了解一下这种文体,那么希望您尝试阅读一下本书。万一觉得有趣不妨多看两眼,倘若能持续关注,真是在下莫大的荣幸。大家的支持便是对在下巨大的鼓励,谢谢。
  • 情深,不知归处!

    情深,不知归处!

    在这个世上,拥有美貌的女人,通常都得不到幸福。这,是一个诅咒。一个被当做替身的女人用自己斑斑血泪所下的诅咒。……林梦为了爱冷枭,将自己放得很低很低,低入了尘埃。冷枭为了追逐记忆里那抹虚幻的倩影,将林梦伤得体无完肤。当满腔深情寻不到归处时,血与泪,彻底摧毁了两个在罪孽里挣扎沉沦的男女。放手,是唯一的生路。可,刚烈的女人,却选择了最为残酷的方式了结。“冷枭,我敬你。”举杯遥望,毒药穿肠而过。以生命为赌,是解脱,还是报复?当爱成殇,悲与痛,又该何以流放?
热门推荐
  • 两边

    两边

    浅酌看红药,末路思前侣。年齿吟将老,华阁与贤开。
  • 海贼之恶贼灭杀

    海贼之恶贼灭杀

    希尔诺带着鬼灭系统穿越海贼王的世界,带着赤瞳。灭杀自己认知中的恶贼。
  • 总会有人喜欢着你

    总会有人喜欢着你

    黑暗的尽头总有一丝微光,那是独一无二的喜欢。暖心治愈甜文
  • 姑获鸟之夏

    姑获鸟之夏

    承蒙你出现够我心动好几年。虚假也好,幻想也罢,至少在我的世界里,我们曾爱过。你好,江辰逸。再见,江辰逸。何为姑获鸟?姑获鸟是死去的妇人的执念所化,抱着婴儿在夜里行走,怀抱里婴儿的哭声就化成了姑获鸟的叫声。姑获鸟有时会变成夏获鸟,姑获鸟抱走孩子,而夏获鸟收养孩子。你说,这偌大的繁忙的虚荣的城市里,孤独的孩子又会活成什么模样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小草是个神

    小草是个神

    欢乐逗逼的开始,也会有欢乐逗逼的结局滴~至于过程嘛,肯定要100%少女心怦然悸动嘛~—————————————————庙里的人丁越来越兴旺了,于小草很欣慰。这些年她在凡间摸爬滚打,又要赚钱养家,又要收拾那些小妖,她容易么?埃,这是什么情况?她双手叉腰,对着两个扭打成一团的人影瞪眼:喂,你们两个都给我住手!某狐狸(冷漠脸):谁让他太碍眼了。某琵琶(可怜巴巴):呜呜呜,小草,他好凶,你要替我做主。于小草怒吼:你们都给我去罚站!
  • EXOthislove

    EXOthislove

    他从来没想过有一天可以醒过来就能看到他的脸;他也没想过有一天他可以和他手牵手走在街头;他们都没想过有一天可以一起为柴米油盐所争吵。因为呐,thislove。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甑子场

    甑子场

    《甑子场》用“一个小镇的宏大叙事”,对六十多年前的事件真相首次揭秘!成都凸凹,又名凸凹,原名魏平。诗人、小说家、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30集电视连续剧《滚滚血脉》编剧。祖籍湖北孝感,生于四川都江堰,在大巴山生活、工作二十余年。当过设计员、规划员、编辑记者、公司经理、政府职员等。著书二十余部。现居成都龙泉驿。谨以此书献给那些牵动了历史重大事件与重大进程而又在历史尘埃中消弭得无踪无影的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