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81200000009

第9章 乾隆(上)

画外音:

他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最长久的皇帝,他是有史以来年寿最高的帝王。他少年得志,青年登极;他开疆拓地,六下江南;他的盛世功绩为后世赞誉;然而史册中记载的更有那说不尽的轶事传闻。他究竟出生在哪里?他的生母又是何人?一代帝王的身世之谜,引发后世众说纷纭。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与我们一同跨越历史空间,探询乾隆的身世之谜,点评一代帝王的历史功绩。

阎崇年:

清高宗纯皇帝乾隆,他名字叫弘历,二十五岁登极,在位六十年,做太上皇四年,享年八十九岁,乾隆他实际执政时间是六十三年,他爷爷康熙实际执政的时间是五十三年,所以乾隆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享年最高的一位皇帝。清朝一共有十二个皇帝,作为英杰人物来论说的有四位,第一位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二位清太宗皇太极,第三位清圣祖康熙大帝,第四位清高宗乾隆大帝。

乾隆在位六十年,做太上皇四年,实际上是三年多一点,一生的事情很多,光记载乾隆的实录有一千五百卷,还有乾隆的《起居注》,乾隆的《上谕档》等等多种材料,记载乾隆一生的事迹,乾隆这一生有很多的疑案,譬如说他生身母亲的疑案,譬如说他后妃的疑案等等,今天我想讲两个问题,一个就是乾隆生身的疑案,再一个就是乾隆的历史贡献。

画外音:

乾隆是雍正帝的第四子,自幼得到祖父康熙帝的宠爱,雍正元年,他被秘密立为皇太子,写有他名字的谕旨密封在锦匣内,收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秘立的储君,然而荣华富贵笼罩的乾隆帝,在位长久,疑案颇多,他的出生地究竟在哪里?后世众说纷纭,一说他生在雍和宫,一说他生在承德避暑山乾隆出生地的疑案,揭开他身世之谜的序幕。

阎崇年:

第一,乾隆出生在什么地方?清朝的皇帝出生地点有疑问的只有两位,一位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他生在哪儿?因为清太祖努尔哈赤出生的时候,还没有创制满文,那个时候他也名不见经传,所以努尔哈赤的出生地点没有留下记载,乾隆不一样,乾隆他父亲是雍正皇帝,乾隆自己又做了六十年皇帝,那么乾隆出生地点发生了疑问,乾隆出生地在什么地方?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他出生在雍和宫,第二种说他出生在避暑山庄。

先说第一种说法,出生在雍和宫。乾隆出生在雍和宫最有权威的说法,就是他爸爸他妈说话,乾隆出生在哪儿,但是乾隆他爸爸他妈没有留下文字记载,说乾隆出生在什么地方,那这话谁说呢?是乾隆自己说,说他出生在雍和宫,乾隆有《御制诗初集》,在《御制诗初集》和诗的注里面,前后有六次或明或暗,或隐或显说他出生在雍和宫,雍和宫在北京安定门里,今天是喇嘛庙,当年雍亲王的王府在现在的雍和宫,雍亲王做了皇帝之后,他就搬到紫禁城里面了。乾隆继承他父亲的皇位之后,就把雍亲王府改成了雍和宫,在那里面供奉他父亲雍正皇帝的御影,就是画像,每年正月初七乾隆要到雍和宫去,一方面祭奠他父亲,一方面来礼佛,就是乾隆43年,他到雍和宫去瞻礼,完了他又作首诗,这首诗里头有一句话,说“到斯每忆我生初”,什么意思呀?就是说到了这里,雍和宫,回忆起我当初生在这里,有的人不同意呀,说乾隆到了雍和宫想起来他当时生的情况,生的问题,并没有说指明我就是生在雍和宫,你是回忆,回忆可以生在这儿,也可以生在那里,提出疑问。乾隆五十四年,这一年他80岁,他正月初七又到雍和宫来,还是作了诗,诗里有个注,注说什么呢?说“予以康熙辛卯生于是宫”,我在康熙辛卯,康熙五十年生于是宫,生于雍和宫,乾隆自己亲口说的他出生在雍和宫,那应该是没有问题了,但是还有另外一种说法。

第二,乾隆出生在避暑山庄,有三条材料可以说,第一清朝有一个官叫管世铭,他写了一本叫《韫山堂诗集》,在这个诗集里面有一首诗,后面还有一个注,他说这个狮子园是皇上乾隆降生的地方,每年宪庙,宪庙就是雍正,八月二十三是雍正皇帝的忌日,每年八月二十三,乾隆要到这个地方临住,临时小住,纪念他父亲。这首诗说得很明确,就是乾隆出生在狮子园。管世铭是个什么人呢?乾隆的进士,军机处的章京,乾隆皇帝到避暑山庄到木兰围场,他随驾,他对宫廷的掌故,内宫的事情了解很多,他不会贸然写这首诗和做这个注,应当说他有一定的根据,但是有人说了,管世铭究竟是外臣,他怎么会知道乾隆生在什么地方?

那我们再讲第二个例子,看乾隆的儿子嘉庆怎么说?嘉庆元年,这个时候乾隆做太上皇了,乾隆就到了避暑山庄,8月13这一天,是乾隆的生日,乾隆在避暑山庄过,嘉庆就写了首诗给他爸爸祝寿,诗里有个注,他说“康熙辛卯肇建山庄,皇父以是年诞生都福之庭”,什么意思?就是康熙辛卯年,就是康熙五十年,肇建避暑山庄,就是康熙题字“避暑山庄”这个匾额写好了。恰恰在这一年,乾隆出生在都福之庭,出生在避暑山庄,这是一种因缘,有人又提出来了,说嘉庆说的这个“都福之庭”不一定就指避暑山庄,是不是也指着雍和宫啊?好,我们下面再举第三个例子。

就是嘉庆二年,还是八月十三,嘉庆又陪着他父亲乾隆到避暑山庄。嘉庆又写了诗,诗后面又做了注,他这次就更明确了,他说“敬惟皇父以辛卯岁,诞生于山庄都福之庭”。明确了,这个“都福之庭”是山庄的都福之庭,不是别的地方,嘉庆明确的说,他父亲是在康熙辛卯年,也就是康熙五十年,出生在避暑山庄,那这三条材料就说明乾隆出生在避暑山庄。

接着问题又来了,嘉庆继位之后,过了几年要修乾隆的《实录》和《圣训》,《实录》、《圣训》的草稿,呈送给嘉庆皇帝审阅,嘉庆一看这上头写了乾隆出生在雍和宫,他就很重视这个事情了,他每次都说出生避暑山庄,这怎么写出生在雍和宫呢?嘉庆一看,他的说法和他父亲说法不一样,他不能违背他父亲乾隆的旨意,所以在修《实录》和《圣训》的时候,就按照他父亲自己的说法生于雍和宫来撰写编修的《实录》,结果嘉庆很多的诗文集流传在外面的时候,还是记着乾隆出生在避暑山庄。

为什么很多人对这个问题要研究,因为这个问题,乾隆出生地点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他的母亲是谁。

画外音:

乾隆帝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出生地之谜,疑云重重,由此他的生母是谁也就成了另一个令后世揣测的疑案,据《清史稿·后妃转》记载,乾隆的生母为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钮钴禄氏,而据清宫档案《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记载,乾隆之母为钱氏,野史传说更是多种多样,皇帝的生母出了疑案,这不仅是清史上仅有,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阎崇年:

乾隆的母亲是谁?清朝十二个皇帝,就是乾隆的母亲有问题,别人没有,别人的母亲是谁很明确,就是乾隆的母亲发生了疑案,有多少种说法呢?我数了一下主要有四种说法。

第一种是传说了,就是乾隆是浙江海宁陈阁老的儿子,这个传说很早,在清朝中期就有了,这个陈家在清代出过三个宰相,顺治朝出过一个宰相叫陈之遴,康熙朝出过一个宰相,雍正朝出过一个,说乾隆的父亲,海宁这个陈家,就是陈世倌,传说是这样。

金庸先生他是浙江海宁人,他写了个小说《书剑恩仇录》,把这个传说故事写到小说里头,加以渲染,所以这个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

但是,孟森先生他写了个考据文章,叫《海宁陈家》,他考证乾隆南巡,不是说去看他的生身父母吗?他考证,乾隆第一次下江南的时候没有到海宁,第二次下江南的时候也没到海宁,第三次下江南的时候,住在海宁,这个时候陈世倌已经故去了,所以说乾隆下江南为了看他生身父母那肯定是不对了。乾隆下江南到了海宁住在陈家的一个园子里边,这个园子呢,过去叫“隅园”,因为在城的一个角落,乾隆住在那个地方之后,改名字了,改叫“安澜园”,因为乾隆到那儿去,主要是为了浙江海塘工程,所以他改名叫“安澜园”,那说明第三、第四次乾隆住在这个地方,是为了浙江海塘工程,不是为了看望他生身的父母。这个传说是越说越玄,说陈家和雍正同年同月同日生了两个孩子,陈家是个男孩子,雍正家是个女孩子,雍正要那个孩子看,看了之后,还的时候就调包了,陈家送去的是个胖小子,领回去的时候就是个小丫头,这一调包,女孩子变成男孩子了,那么这个男孩子就是乾隆。这是这个传说,经过考证,这件事情子虚乌有,纯属编造,这是第一个传说。

第二个传说,就是清末有一个人叫王闿运,是著名的学者、作家,影响很大。他在书里边讲了个故事,他说乾隆的母亲娘家是在承德,家里头穷,雇不起仆人,七、八岁的时候,跟着家里人到了市面上卖酒、卖浆、卖饭食,开个小饭铺,因为她很热情,经营比较好,所以生意就比较红火,到十三、四岁的时候,她就到了北京,正好赶上选秀女,她混到里头就参加选秀女了,结果就被选上了,分到雍正的王府,做了雍正王府的粗使的丫头。恰好雍正病了,病得很厉害,她就日夜伺候,几个月之后雍正就好了,好了之后嘛,就和这个丫头住在一起,后来怀了孕,生了孩子,这个孩子就是乾隆,这是王闿运这个书里讲的故事。别人也接着说,有个人叫张采田,也叫张尔田,他写本书叫《清列朝后妃传稿》,他引了一个人叫英和,英和有本书叫《恩福堂笔记》,进一步的说,说这很值得注意,后来清朝的遗老金梁等人写书,写文章,就说这个绝对不可能,按照清宫的则例,选择秀女是很严格的,不可能承德过来这么一个女孩子混到里头就选了秀女了,所以这个故事学者们认为也是编造的故事,没有这种可能。

我再说一下这个第三种说法,就是冒鹤亭做过热河都统幕僚,他这儿传出一个传说,就是乾隆的母亲是热河行宫的一个宫女,叫李佳氏,台湾有个学者叫庄练,还有一个很著名的人叫高阳,他们都赞同这个说法,并且说考证说,这个李佳氏名字叫李金桂,名字都考证出来了,他们相信这种说法。

第四种说法就是民国年间做过国务总理的熊希龄,他听着老宫役,在宫廷服过役的这么一个老人,他听老宫役跟他讲了一个事情,他把这个事情告诉了胡适,胡适把这个故事又记到书里面,这故事说什么呢?就是说江南有一个人,这家有个女孩子,到了承德,这女孩子名字叫“傻大姐”,后来这个女孩子生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就是乾隆。胡适把它收进了《胡适之日记》里,这样就传开了。

就是关于乾隆生母至少有那么四种传说,现在可以正经地说这四种传说都是传说,都不是历史真实,有的电视剧、小说把这个事情渲染得很厉害,为了这件事情,有一部分满族的同胞很有意见,很不满意,所以这些都是传说,我上面讲这四种都是传说,不是历史。

那你这样一说,乾隆生母就不存在疑案了,但是还有两个问题我们值得研究,一条是文献记载,一条是档案记载。

我先说这个文献记载,清朝有一个人叫萧奭,他写了一本书叫《永宪录》。萧奭他写《永宪录》的时候,最后的时间是乾隆十七年,就是乾隆初期这个书就写好了。这个书里头说雍正元年有一件事情,他说:“雍正元年册封那拉氏为皇后,又封侧福晋年氏为贵妃,侧福晋李氏为齐妃,侧福晋钱氏为熹妃”。最近有的学者在清宫雍正的档案里查到了一条材料,就是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一条档案,这个档案说雍正封侧福晋钱氏为熹妃,那雍正档案的这个熹妃和萧奭《永宪录》的那个熹妃应当是一个人。雍正故去之后,乾隆修《雍正实录》,《雍正实录》怎么记载这个事情?说封侧福晋年氏为贵妃,这个没有分歧,封侧福晋李佳氏为齐妃,这个也没有大的分歧,第三个分歧就来了,封侧福晋钮祜鲁氏为熹妃,这个熹妃在萧奭的《永宪录》里面是姓钱,钱氏,在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册封的时候还姓钱,到《雍正实录》里面这个熹妃就不姓钱了,就姓钮祜鲁氏。现在正史的记载,乾隆的母亲钮祜鲁氏不是钱氏。正史这样记载的:原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就是乾隆的母亲是四品典仪官凌柱的女儿,那凌柱姓什么呢?姓钮祜鲁,这里面还是有个疑案的,那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册封的时候,这个时候雍正没有秘密立储,八月份雍正才秘密立储,立乾隆为皇太子,到乾隆修《雍正实录》时候,这时候他已经是皇帝了,那么他母亲姓什么呢?姓钱还是姓钮祜鲁氏?姓钱可能是个汉姓,姓钮祜鲁氏肯定就是个满姓。那么这个熹妃,就是乾隆的生母这个熹妃,是姓钱还是姓钮祜鲁氏?这是一个历史的疑案。

这个疑案很重要,大家知道在清末民初有一股反满的风潮,乾隆的母亲是汉族人,还是满族人,在当时来说就变成了一个民族问题,一个政治问题了。很多人可以拿这个事情做文章,所以沸沸扬扬引起各个方面的注意,出现了那么多的传说和野史,今天正史的记载就按照《雍正实录》的记载,乾隆的生母就是四品典仪官凌柱的女儿,姓钮祜鲁氏,这是正史里的记载,和萧奭《永宪录》的记载,和雍正元年那条档案的记载,姓氏上有差异,需要研究,这就是乾隆生母的疑案。

画外音:

乾隆生母的疑案关系到乾隆的皇位和事业,关系到大清朝的社稷江山,然而这些谜团并未影响乾隆作为一代帝王给后世留下的美誉,乾隆少时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深得祖父康熙帝的喜爱,康熙帝将他养育在宫廷,亲授书课,乾隆不负众望,终于成为被后世颂扬的英杰帝王,他在位六十年,将“康乾盛世”推到了顶峰,被称为中国皇朝历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

阎崇年:

乾隆毕竟他在位六十年,做太上皇四年,实际执政是63年,他的一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想举八件事情来说明一下。

第一,编修文化典籍。乾隆编修古典文献一个事情就是主持编修《四库全书》,动员四千多个专家学者,历时二十年,把文渊阁的《四库全书》影印了,全世界各大图书馆都有影印的文渊阁的《四库全书》,今天我们查起来很方便,如果当年不修这部《四库全书》,那么可能很多的书,孤本、善本可能就失掉了,今天看不到了。今天查《四库全书》非常之方便,应当感谢乾隆这个在文化上的贡献。乾隆不仅修《四库全书》,他还做了很多的事情。譬如说《满文大藏经》,把汉文的大藏经和蒙古文的大藏经在一起把它翻译成满文,成《满文大藏经》,这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宝藏。

乾隆的第二个贡献就是贡献诗文才华。乾隆很了不起,他是一个学者、作家、诗人、语言学家、书法家、艺术家,乾隆的文《御制文初集》,乾隆的诗《御制诗初集》,乾隆一生写的诗四万二千六百一十三首,全唐诗两千二百人,也不过四万多首诗,乾隆以一人之力,他还是个业余作者,不是个专业诗人,以一人之力,他的作品和整个唐代两千多个人的诗作,几乎相等。乾隆的书法,乾隆的绘画,乾隆的语言,乾隆自己满语是他的母语,乾隆精通汉语、蒙古语、藏语、维吾尔语。

第三兴修皇家园林。修清漪园,就是现在的颐和园,修圆明三园,修香山静宜园,修玉泉山静明园,修承德避暑山庄和庄外的庙宇,还修木兰围场。当然这些园林是在他父亲、他爷爷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做的,但是乾隆把它又往前发展了,兼南北之优长,融东西之精华,乾隆时期把中国皇家园林推向了古典园林艺术的顶峰。今天,颐和园、天坛、避暑山庄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要感谢乾隆所做出的贡献。

第四修筑浙江海塘。浙江沿海地区,因为海潮的冲刷,影响了农田,原来有柴塘,用木柴砌的塘,有土塘,经不住海浪的冲刷。乾隆的时候国力比较充裕,拨了银两,来把柴塘很多改成石塘,我去看了浙江的石塘到现在依然很好,看了之后,这个巨大的工程给人以振奋。

第五就是蠲免天下钱粮,乾隆五次蠲免全国的钱粮,总数白银大约有两万万两,相当于五年国库的总收入。

第六统一整个新疆。新疆在康熙的时候,打败噶尔丹已经取得很大成绩,乾隆在他祖父的基础上,把新疆南疆、北疆完全统一了,不仅仅是统一了,而且乾隆制定了制度,譬如说设立伊犁将军,设立军府,在那个地方屯田,建立卡伦巡边,不但统一了,而且真正实现了有效的管辖。

第七完善治理西藏。西藏在皇太极的时候已经有了交往,顺治的时候册封了达赖和班禅,康熙的时候西藏问题也解决了,但是完善对西藏的管理是在乾隆。当时廓尔喀,就是现在的尼泊尔,两次入侵西藏,乾隆派兵把廓尔喀赶出去,在这个基础上对西藏进行了制度化的、有效的管辖,也促进了西藏经济文化和贸易的发展。

第八中华民族统一。所以到乾隆的时候,出现了一个中华多民族的大统一的局面,奠定了我们今天国家的版图,到乾隆的时候,清朝的版图大约有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多民族融合在中华版图里,所以康熙、雍正、乾隆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乾隆达到了这个时期的顶峰,多民族统一的一个强盛的帝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但是,清朝乾隆盛世下面也还潜伏着危机,所以我想下一讲,我就讲乾隆的后妃疑案和乾隆的历史危机。

同类推荐
  • 混迹在唐朝

    混迹在唐朝

    一个琴行小老板,阴差阳错中穿越到了唐朝鼎盛时期的开元年间。本想开个青楼做个闲散的富翁,结果命运将他一步步的推进各种旋窝与纷争之中。李白缠着要学吉他;皇帝命他收拾世家大族;懦弱的太子求他保住自己的位子;道教请他出手压倒佛教回归汉人信仰正统······朝堂纷争、江湖恩怨、商业纠纷······一个个的困难摆在主角面前,且看混迹在唐朝的主角,如何风生水起!胖哥读者群:368624949写手交流群:234352594(欢迎进群讨论)
  • 未央宫传奇

    未央宫传奇

    是梦吗?还是现实?王孙……十里红妆、亲上加亲,谁能懂得背后的隐情?难道明君最爱的只会是贤后?饮下的,究竟是葡萄美酒?还是铭恨的血泪?黄泉路上,安息吧!朕的功过,可不是一个史官能记的!
  • 大汉创世录

    大汉创世录

    没装B也遭雷劈,混混沌沌转轮回;东汉末年本分三国,奈何天命改写历史;名人异士,有的;美女佳人,有的;热血争锋,有的;儿女情长,有的;当雷劈死的凌羽变成一千多年前的叶放,咱们的故事就开始了;当叶放小小年纪历经重重人生坎坷,终于觉醒自己是那个“神龙”眷顾的凌羽,咱们的穿越好戏就逐渐拉开帷幕;来吧,神马之类皆是浮云,看命运之子逆天改命,大汉创世,怕什么,谁让咱是穿越呢!体会传奇人生酸甜苦辣之余,咱也就是要爽快一下……
  • 代宋者

    代宋者

    这是一个寻常的故事,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大事。北宋末年,天子失德,六贼当道,内忧外患,看柴氏后人如何在这英雄辈出的年代完成复国大业!这也是一个不寻常的故事,讲述一个普通人,受环境的影响,在命运的推动下,慢慢成长,变得成熟,一步步改变历史走向。这是时势造英雄,更是英雄铸就时势!(有人认为宋朝是华夏文明最巅峰的时代,同时也是最憋屈的年代。书会尽量符合宋末的时代背景,希望能带领大家走近宋末,去感受那个时代)
  • 楚户

    楚户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抱歉,认错剧本了。看着这个歌舞升平的楚国,柳生搞不懂这是哪个时代。但考虑那么多干什么?摸着满是“臭味”的银票,柳生放弃去思考。人生苦短,及时行乐。遵循了本心的柳生表示:“我只是个有点小钱的富家子。”不过柳生忘了一句话。“有些事,叫做命!”————从财到权,最终立于绝巅。这是柳生的人生。
热门推荐
  • 跟校草合租:也没什么

    跟校草合租:也没什么

    当萌系女孩遇上冰山校草。“以后一日三餐你来,卫生你负责。”某男无赖的说。“那你干什么?”“我是大佬,你管啊。”
  • 倾国一世娇妃:鬼王迎亲记

    倾国一世娇妃:鬼王迎亲记

    她本是天下第一毒姬,用毒是她的强项,却被人暗算,命丧黄泉。只怪她命大,穿越到了一个鸟国相府的嫡小姐身上,却不幸是一个废材。练不出毒就因为只怪身体太弱,本是一样的容颜为什么相差这么多?于宁王订婚,但却大逆不道,赐婚给了鬼王,当她知道鬼王是害死她的人时,她肠子都悔青了。恨不得下毒害死他。
  • 情定今笙

    情定今笙

    她带着目的闯入他的生命,却在拨动他的心弦后消失无踪。三年时光悄然而逝,重遇时,他强势将她囚禁在身边,极尽所能地羞辱,“夏晴澜,为了秦天,你还真是可以下贱到底!”她明明深爱着他,却爱在心口难开。任由彼此在爱恨纠葛中痛苦挣扎,直至最后都遍体鳞伤。母亲病危,她站在他面前,羸弱身躯如风中飘摇不定的落叶颤抖不已,隔着朦胧泪光指着他泣不成声,“慕笙,如果我妈出了什么事……你曾经有多恨我和我的家人,我的余生……就会有多恨你!”母亲逝世,她带着满心的恨与绝望,再度消失。爱一个人,会卑微到骨子里,然后开出花朵来。整整六年,他困在爱情里无法自拔,满世界地寻找她的身影。偶然再遇,她竟要带着他的孩子和别的男人结婚!
  • 秋莲(新世纪作家文丛第四辑)

    秋莲(新世纪作家文丛第四辑)

    本书是新世纪作家文丛第四辑中的一种,陶纯中短篇小说集,收入陶纯五部作品《秋莲》《天佑》《我的两个战友》《平平的世界》《像小河一样流淌》。在文学式微的年代里,作家们更应该承担起民族和时代的责任,继承本民族的文学传统,关注当下中国现实问题,勇立时代潮头,创作出更多生长于中国土地上的、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的好作品。陶纯对于和平时期军人形象的塑造、军旅文学表现领域的开拓,都让我们看到了氤氲生成的大气象。书写现实,又不回避矛盾,以真诚、坦率的态度揭露当下现实存在的种种问题与矛盾,陶纯挖掘的深度与批判的力度在当代军旅文学中前所未见,但正因其蕴含的强大正能量,反而不让人感到灰暗与绝望。希望的花朵不惧黑暗的火焰。
  • 邪王追妻:腹黑神医废材妃

    邪王追妻:腹黑神医废材妃

    雨,不知谁心落,不知谁心碎。夜铭一声,女子悠悠的在冰冷的地面上爬了起来。雨,冲刷了血水,刻下了印记。孰能知?二世的轮回,一次次痛于心铭的印记,早已无法卸去。孰能知?绝世的容颜上,烙下的是爱恨的鞭痕,早已痛彻心扉。孰能知?魅人的双眸中,早已不是天真的眸神,而是悔恨和痛。
  • 演员的诞生:中国百年戏剧表演教育目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演员的诞生:中国百年戏剧表演教育目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演员的诞生,是一个不断地、反复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本书是对百年来中国戏剧表演教育历程的回顾,具体些说是对我国话剧表演教育历程的回顾。其中既有对史实的比较系统、详尽的梳理,也有对某些带规律性的史识的比较深入的阐释。
  • 凤倾天下之太子为妃

    凤倾天下之太子为妃

    穿越成为一个美男太子(其实就是个女的),还是带着拖油瓶的那种,君昭表示压力很大。但这都不算什么,好歹她未来也是个一国的皇帝,走哪儿都能横着走。但是那个把持朝政的摄政王是么玩意儿,还时不时对她这个正牌太子动手动脚的……片段一:“王爷,咱们有话好好说,都是男人这么动手动脚的多不好意思啊。”君昭瞄着搭在她身上的爪子。“我只是想检查一下太子最近练功的怎么样而已。太子不愿意?”某摄政王继续一本正经地耍流(和谐)氓。片段二:“王爷,大大大大大大大事不好了,王妃和大将军跑了。”某太监鬼叫。半天以后某王爷才从奏本里抬起头,说:“你去跟王妃说,今晚肉菜减半。”
  • 公会猎手

    公会猎手

    菜鸟企业家西住遥表示自己的师傅很厉害。不仅是带着一对双子资产,以白金卡持有人的身份稳居远东金融街的总资产首席,而且现实生活中玩得来电脑、下得了厨房,表能替班侍应,里能运筹帷幄。只可惜人无完人——又宅又懒早已是大众共识尚且不提,热衷压榨徒弟也不过是小事一桩,更重要的就是太、贪、钱!小遥:烈……你身为远东金融街总资产值顺位第一的人,能不能不要那么贪钱呢?烈:能啊……当我真正升级到黑卡的时候。小遥:为什么你就这么执着黑卡呢!?烈:这是你无权限读取的商业秘密——对了,你的学费和房租是时间要交了,拿来。小遥:……恶魔!*大背景是动画《C》(金钱掌控)
  • 兽噬

    兽噬

    论尽是非功过,天劫任落,修为散尽又如何!百年桎梏终须破,天道又如何?曾寻天道天却欺我,逆天怎为错?身为凡夫却与天搏,六宗妄阻我!
  • 你所不知道的怪诞心理学

    你所不知道的怪诞心理学

    你觉得能够从一个人的笔迹里面看出他的个性吗?你觉得有些人为什么就爱给自己找不自在?你知道为什么我们会对一个观点有不同的见解和争论吗?你知道现在的“男身女相”和“女身男相”都是为什么吗?你知道颜色和减肥之间存在关系吗?你觉得“笔仙”和“灵魂出窍”是非常诡异难辨的事情吗?在这本书里,描述了许多怪异的现象,在这些千奇百怪的现象背后,隐藏着人类在不同层面的秘密心理。我们探索的是一个神秘莫测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就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