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69300000015

第15章 康城旧事(1)

坐在车上,我感觉自己发烧了。也许是游尚湖时着了凉,也许是昨晚酒店的空调太暖我蹬了被子。这些都是理由。可我心里很清楚,我就是想逃避,忘掉颜阿姨的照片,忘掉马克的房间,忘掉这一切。

想到自己在很久以前就跟马克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我没有一丝喜悦,心上如压了万斤巨石。那次在机场与舒朵见面,我已对过去的自己宽容许多,我甚至以为,从那以后,我不会介意告诉任何人,我董微雨曾是一名体重超过一百五十斤的胖子,后来她通过节食,一年内瘦掉五十斤。

我简直就是胖子们的励志榜样。

如今,仅仅一张故人旧照,就把我打回原形。沉重的回忆压在我的心上。我对自己心生厌弃。

假如我不是一名胖女孩,我不会走近颜阿姨,不会走进她的故事里。我跟马克的关系简单、明朗,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遇见了,喜欢上了,这样多好。

我讨厌复杂的关系!

车到上海后我把地址报给老朱,接着又昏睡过去。然而车进小区门口时我便醒了,努力睁大眼睛,挤出一脸笑容跟老朱道谢。

“就在大门口停下吧!辛苦您了,朱师傅。”

“不客气不客气。董小姐下车前把脸抹一抹,像这样——”老朱伸开手掌示范了一个抹脸的动作。“外面冷,温差太大,这样不容易着凉。看你脸上红彤彤的,千万要当心啊。”

真是细心的男人。我再次道谢,拎着行李走出车。雨已停了,太阳穿过雨水洗涤后的空气照过来,刺得我太阳穴也疼起来。我拖着软绵绵的两条腿走回家,刚进门就接到马克的电话。我告诉他一切顺利,稍微坐一会儿就开工赶图。马克还想说什么,我已挂了电话并关机,一头扑倒在床上。

醒来时屋子里黑乎乎的,把床头小闹钟的夜灯揿亮,已是半夜十一点多。往事又来了,沉闷的往事,沉重的身躯,像梦魇似的,在黑暗中朝我压来。我打开床头灯,算算时间,我已睡了八九个钟头。摸摸额头,冰凉凉的,烧已退了。

嘴巴干得冒烟,肚子也饿了。坐在床上犹豫一会儿,我穿好衣服,进厨房先烧一壶水,再把冰箱打开,从冷冻室里翻出三块懂得硬邦邦的大排,放进微波炉解冻。

炀了的大排,每块约莫半厘米厚。我在康城时从未吃过这样的猪大排,康城的肉摊,会把连着里脊的骨头抽掉,单卖里脊肉。来上海后我第一次吃大排是在一家点心店,排骨年糕,听名字还以为是小排骨和年糕一块儿炒,没想到端上桌的是一大快炸得金灿灿边缘连着骨头的肉,面上浇了浓郁黏稠的酱汁,再配几片长条状的年糕。那以后我又吃过单纯的炸猪排、红烧大排,不知是口味缘故,还是减肥后对肉类直觉排斥,我不大喜欢这些食物。

然而今晚,半夜十一点半,我要为自己做三块炸猪排吃。

漫漫长夜,这是最好的安慰。

在砧板上把大排两面用刀背拍松,放一点点盐,加淀粉和水,让整块大排浸在稍嫌稀了些的水淀粉里。

琴音水壶发出尖锐的鸣叫。冲好开水后,我为自己倒了一杯白开水,一口口慢慢喝下去。

我从橱柜抽屉里拿出一包面包糠拆开,倒了一些在碗里,从淀粉浆里捞出大排,稍微沥了沥之后放进面包糠中,让大排表面沾满面包糠。

午夜的厨房响起了抽油烟机的轰鸣声,在锅中倒入大量食用油,待油烧热,我小心地把一块大排放了进去。

翻面,再翻一次面,大排表面的颜色从白到浅黄再到浅金色,用筷子戳一下,很容易就戳透,意味着这块大排已煎好了。

如此煎好三块大排盛入盘中,尽管我感到饥肠辘辘,三两口就能把它们吞下,但看看时间如此充裕,还是叹了口气,用餐刀把两块大排切成条状,端上了餐桌。

我应该给自己倒一碟泰康黄牌辣椒油,此物最配炸猪排和春卷,可惜,家里并无储备,只找到一小瓶番茄沙司来充当蘸酱。

厨房的油烟机还开着,电视机也开着。大排外酥里嫩,味道不错。吃了一块我已饱了。

肚子饱了,嘴巴还是不满足,于是我再吃,再吃。三块大排全被我塞进肚子,肚子撑得圆圆的,很难受,心里却踏实,好像知道这夜晚余下的时间得用来消耗这批食物,一切都有着落,有秩序。

我在沙发上躺了一会儿,肚子的胀痛感略微好转,迷迷糊糊中我睡着了,迷迷糊糊中又醒了,醒后起身去卫生间洗澡,梳妆打扮,在晨光熹微中走出家门,去上班。

相比之下,工作更容易打发时间。

马上就要过年了,办公室里闹哄哄的,很多人找艾米帮忙订机票火车票。我想到在机场与舒朵的康城之约,也把桌前的台历仔细研究了一遍。

五年没回去了,每个春节我不是在电影院里,就是在旅途中,再不就是待在家里。从前我不肯回去,不愿意跟过去扯上关系,可现在,我发现过去无处不在,我所逃避的东西,正以我做梦都想不到的方式出现,逼着我去面对。

我叹了口气,粗略算了算时间,准备让艾米帮我订张火车票。刚要给艾米打内线电话时,手机响了,屏幕显示是陌生号码,康城的区号。

“董微雨吗?”

声音很急,但透着点严肃的味道,我直觉不是乱七八糟的诈骗或推销电话。

“你是董靖华的女儿吧?我是他邻居,我姓马。”

我立刻有种不祥之感,答道:“哦,您好!我是。”

“你爸爸早上在家门口昏倒了,我叫了两个邻居打120把他送进了康城医院。他家里现在就他一人,我没办法,从他口袋里拿了手机,第一个号码就是你的。”

董靖华跟苏美蓝结婚后就搬到新家,离原来的住所不过是一条马路之隔,对我来说却是另一个世界,新邻居我一个都不认识。

董靖华是小中风,目前情况不大好,希望我能立刻赶过去。

“我知道了。马先生,麻烦您再翻一下我爸的手机电话薄,有个叫苏美蓝的人,您把她的号码报给我好吗?”

我没有苏美蓝的联系方式。但此刻,我第一时间想到的人还是她。她在哪里?我父亲昏倒的时候,苏美蓝在哪儿?

电话拨通的那一刻,我的喉咙发干,几乎发不出声音。

电话那头发出一声“喂”。没错,是苏美蓝。

“苏阿姨吗?我是董微雨。”

电话里声音嘈杂,过了几秒钟我才听到苏美蓝的声音,她干笑着说:“哦,微雨啊!”

我听出她声音里的得意,厌恶感“腾”地冒上来,我说:“我爸在家门口昏倒被邻居送进医院,你现在哪里?”

苏美蓝不大相信地说:“不可能,早上他还跟我打过电话,你听谁说的?”

我的胸腔里冒起火。“刚才有个姓马的人给我打来电话。我也跟医院联系过了,我爸在重症监护室观察,医生说是颈椎病引起的小中风。”

苏美蓝这才慌了,语无伦次地说了几句怎么会这样,告诉我她人在深圳,现在就去买机票。

挂了电话,我直接去请假。

离春节长假只有两周时间,事假、年假、春节假一起休,整整三周,回来时已是明年。头儿不肯放我走,但也不想落下冷血的名声,犹豫了一下还是在请假单上签了字。

回家收拾整理,关闭门窗和煤气阀水阀,我直接去火车站,晚上十一点,我乘坐当天最后一班动车抵达康城。

动车停靠在新建的康城火车站。除了知道这个火车站离董靖华家不远,出站后我如外乡人初来乍到,根本搞不清东南西北。

我拦了一辆坐上一辆出租车。

“到康城医院。”

“梧桐路上对吧?”司机是跟我年龄相仿的女人,她回头看了看我,咧嘴一笑。

我“嗯”一声,莫名觉得她有些眼熟。

“梧桐路上好多单位都搬了,一中啊、设计院啊,但康城医院还在。”女司机仿佛算准了我是康城人,聊天的话题是本地人才感兴趣的历史变迁。

我果然被这句话勾起说话的欲望。

“一中搬到哪儿去了?”

“待会儿要路过,我指给你看。”女司机从反光镜里看了我一眼。

“一中很有名,还是我母校呢。”她笑起来,带点儿自嘲的意思,“不过我混得太差,对不起母校啊。”

我看到她的大腮帮,心里一个激灵,忍不住试探她:“一中的历史好像快六十年了吧?”

车停在十字路口等待红灯变绿,女司机再次回头看了看我,回答道:“今年五月是六十周年校庆。”

她又问:“你是一中校友?”

“是。”我主动交代了自己入校的年份。果然不出所料,女司机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嘴巴张成O型。“我们是一届的!你哪个班的?”

绿灯亮了,后面的汽车冲我们按响喇叭。

她就这样一边驾驶着车子,一边从后视镜里不停地看我。

“董微雨!你是董微雨?你一上来我就觉得面熟!不大敢认。你瘦了好多好多好多好多!”她用了一连串好多来表达惊讶。

“我是白雪啊,你记起来没有?我们多少年没见了?你看你,在上海发展,我呢,在康城开出租。同是一中校友、老同学,差别太大了。”

白雪的语速很快,我从后面看到她腮帮子一鼓一鼓的,不由“噗嗤”笑出声来。

这一笑简直就收不住了。

我说:“白雪啊!我真是太高兴了!真是没想到,我五年没回康城,回来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你!真是太有缘了!”

我边笑边说话,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白雪也感慨万千,问我去康城医院干吗,又说她送我后就收班,等我从医院出来,咱俩一块儿去吃宵夜。

车在医院门口缓缓停下时,我总算止住了笑。“改天吧!把电话号码告诉我,我在康城要待到过完年,时间长着呢!改天我们要好好聚一次!”

今晚的巧遇我需要点时间来消化消化,这几天发生的事,我需要时间来好好消化。

这次相遇后我没有再跟白雪见面。有一天傍晚我给她打去电话,她还在车上,没说几句就挂了,半小时后她回拨了我,抱歉地说最近生意太忙,她还没收工。

此后我们只互发了几条祝福问候的短信。重逢时畅谈的冲动渐渐化为乌有,她知道了我现在的样子和大致的生活状况,我也知道她的,年少时交往不多又不投缘的朋友,数年后重遇,情况差不多如同我与她吧。

我没有问那封电子邮件是不是她发给我的。我很清楚,那封邮件与她无关。

董靖华还在重症监护室。不过听医生的口气问题不大,明早就能转到普通病房。

我刚从电梯里出来,就听到护士的招呼声:“是董靖华的家属吗?”

我快步走过去,护士跟我简单介绍了一下董靖华的病情,叫我明天把医保卡带过来重新办理各种手续。

“今天他送过来时没有卡,按规定要全部自费的,不过,送他来的人跟我们院很熟,所以就——”护士话说半截,但谁都知道后面的意思。我赶紧连连道谢,心想着明早一定要去好好感谢隔壁的马先生,替我们省钱事小,救命事大。

我跟在护士后面进了病房。董靖华闭着眼睛躺在病床上输液。我走近他的那一瞬,他的眼睛睁开一下,又立刻闭上了。

“爸,你感觉怎么样?好受些没?”

“唔。”董靖华长长地呼出一口气,脸上的肌肉仿佛松弛下来。“眼睛不能睁。头晕。”

“啊?怎么像美尼尔的症状?”同事朱迪患有美尼尔综合症,有一次在办公室里发作,不睁眼就没事,睁开眼睛则天旋地转。

护士在旁边冷静地制止了我的胡乱猜测。

刚才我注意到走廊上有两张折叠躺椅,心想今晚就在医院陪董靖华吧。一来放心,二来我无处可去。我没有董靖华家的钥匙,也不想去找旅馆。

董靖华的情况看上去还行。值班医生说他是颈椎出现退行性变化,平时就应当小心。躺在床上的董靖华,跟十月我在上海见到的他相比,老了许多,头发乱蓬蓬的,脸上的皱纹在夜晚的微光下也看得清清楚楚。

在我的记忆里,董靖华一贯打扮得风流倜傥,虽然这两年岁数大了没有过去混得好,但看上去还是比实际年龄显年轻。

人真是不能得病。此刻的董靖华,还不到六十岁,已老态毕露。

我搬了张折叠椅,又从旅行箱里取出件长羽绒服当被子。护士们看到我大大的旅行箱,说话语气低柔了不少。

我躺在躺椅上,疲倦地打了个盹。

说话声、走动声、电梯抵达楼层的“叮”一声。我睡眠很浅,越睡越累,醒来看看吊瓶里的针剂还剩多少,接着又睡,再次醒来,再看一眼病床上的父亲。

重返康城的第一个夜晚,我在嘈杂无梦的浅睡中度过。

清晨我从董靖华的裤袋里找到一串钥匙。董靖华说他的医保卡就在写字台中间抽屉里,没上锁。

拖着行李箱要走的时候,董靖华睁开眼睛,眉头皱着说:“小雨,回去洗个澡睡一觉再来。”

那怎么可能!拿到医保卡我就得过来给他办住院手续。我有点不耐烦,待会儿还得设法弄点粥带过来,董靖华没正式入院,一日三餐、护工都没法落实,这会儿他的体贴和心疼在我听来都像是不明事理。

“不要紧,真的。苏美蓝今天就要回来了。”

我转过身,再看一眼董靖华,轻轻“哦”了一声。苏美蓝今天回来,其实我早就想到这一点,也许这才是我一早就心绪烦乱满不耐烦的原因。

我将跟她在同一屋檐下相处三个星期,我将与我母亲的敌人、我父亲的爱人短兵相接。

我必须赢。

再次走在生活多年的地方,我仰着脖子望了望我曾住的老房子,却拖着箱子进了另一间院子,那里是董靖华跟苏美蓝的家。

房子结构是一模一样的,面积还小了好几个平米。苏美蓝既想摆脱我母亲的阴影,就该搬得远远的,兜个圈子,不过是隔条马路,真是多余。

房子的装修也很简单,我扫了一眼就直接把行李箱拖进了小房间。里面摆放着一张四尺半的双人床,一个大衣柜,一个写字台和一张椅子。值得注意的是,写字台上摆着一张照片,一个二十出头的大男孩坐在湖畔大石头上的照片,是苏美蓝的儿子。

主卧室比小房间多出七八个平米,粉色纱帘米色家具,西式、时尚,倒像是年轻夫妻的爱巢。我暗暗哼一声,直接拉开写字台中间的抽屉。

董靖华的医保卡就放在抽屉里,散落在一边的还有几块玉石、一串檀木珠子、大大小小几本名片夹和通讯录。

我去卫生间梳洗了一番,从钱包里取出些现钞,昨晚叫救护车是邻居马先生付的,我得赶紧还给他。

我去敲邻居的门。开门的是位胖胖的阿姨,看到我就问是不是董靖华的女儿。在她热切的眼光下,我羞赧起来,原本想好的话都乱了套。胖阿姨是马先生的爱人,姓刘,让我管她叫刘阿姨。

“哎呀!当时真把人吓坏了!我们才搬来几个月,平时也不怎么看到你爸,只觉得这老头看上去很精神的。唉!年纪大了就是大了,身边不能缺人啊!”她把我看了又看,“姑娘真漂亮啊!像你爸!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你啊!”

我被刘阿姨的热情弄得昏头昏脑,把钱塞给她,连连道谢。

董靖华的新邻居给我的印象是:这次父亲能很快脱险,多亏隔壁住着一对热情善良的夫妻。

胖人容易给人好感。很久以前我就知道这个道理。假如隔壁刘阿姨生得很瘦,没准我会觉得她是饶舌的八婆。才几分钟功夫,她的声音忽高忽低,问了我在哪里上班,又问了苏美蓝现在哪里,并且意味深长地看了看我,仿佛对我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充满同情。

只因她是个胖子,对这些细节的评价就被我从“八卦”转化成“热情”。

我对刘阿姨的关心报以矜持的微笑。她的话很多,我的话很少,除了连连道谢和微笑,对于她的各种问题,我尽量用简洁的字眼回答。

我知道,她只是好奇。因为对我父亲施过援手,所以她自认有权知道我们的家事。

我没有义务满足她的好奇心。然而满足一下又何妨?她会高兴,我不会受到伤害。

同类推荐
  • 薄荷烟花凉

    薄荷烟花凉

    一切祸患都因爱而起,一切伤害都因爱而终结。背负着十字架长大的少年们,在悲伤中相逢,匆匆的遇见又匆匆的逃离,成为此身最美的风景。
  • 纳尼亚传奇6:魔法师的外甥

    纳尼亚传奇6:魔法师的外甥

    男孩迪戈雷和女孩波莉喜欢冒险,他俩误入迪戈雷舅舅安德鲁的实验室,安德鲁是个蹩脚而自私的魔法师。为了实验自己的魔法,他利用魔法戒指把迪戈雷和波莉送到一个神秘的树林,这里可通往各个世界。通过戒指的魔力,两个孩子又到达了一个濒死的世界恰恩城。迪戈雷出于好奇,唤醒了邪恶的女巫----简蒂丝女王。女巫曾用灭绝咒使恰恩王国变成荒凉的城市,并灭绝了那里所有的活物。她跟随两个孩子到了伦敦。
  • 情感素材

    情感素材

    “酒吧和绯闻越来越多,朋友愈来愈少;睡眠和裙子愈来愈短,寂寞愈来愈长。无聊不请自到,爱情时常缺席,此中遗憾,就如张岱评西湖,有古刹无高僧,有红粉无佳人。再丰饶的人间市井,没有情感为素材,也是荒芜一片。爱得惊天动地也好,一地鸡毛也罢,就让我们鬼迷心窍谈情说爱。”
  • 鬼脸妹布伊拉

    鬼脸妹布伊拉

    鬼脸妹布伊拉,与炫绿珠合二为一后,为了帮助偶像林加木战胜自我,辛苦地扮演着双重身份。同时,她和人间天使方柠檬携手并肩,与天丝魔进行顽强的抗争,最终她们能战胜强大的魔丝心法吗?
  • 对面的女螂看过来

    对面的女螂看过来

    满怀敬意为苍蝇、蚊子、屎壳郎立传,三桩离奇谋杀案引出三段可悲可叹的昆虫往事……一个螂如果逍遥,上帝就会派另一个螂来让你烦恼;一个螂如果寂寞,上帝就会派另一个螂来让你孤独。
热门推荐
  • 你是我左心海里的岛

    你是我左心海里的岛

    听别人的故事,春风得意,雨雪风霜,也是别人的故事。辞去工作陈默回到老家南城与死党猴子盘下了一家小酒馆,遇见了自杀少女乔夏,在救赎与被救赎的故事中,也勾起了他尘封多年的往事……
  • 血噬异兽

    血噬异兽

    是人类还是吞噬人类的异兽?善良还是邪恶?人类与血噬异兽的孩子不断生存的道路存在无尽的杀戮。
  • 伪神战士

    伪神战士

    神将归来新的轮回即将开始,曾经欺骗神灵的人你们准备好了吗,你们将面对我们的复仇。
  • 独立学院发展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发展模式研究

    既有办学目标不明、定位不清、政策偏斜、体制不顺等等宏观层面的问题,又有经费管理、资产使用、教师编制、招生层次等等微观层面的问题。我认为,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问题多是必然的,也是好事。发展,就是在不断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中前进的。关键在于要看准问题、研究问题、总结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方案,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为办学者提供实践指导。据我所知,一大批教育理论工作者和独立学院的先行者都在积极地探索中国独立学院发展之路......
  • 借一首歌的时间说爱你

    借一首歌的时间说爱你

    欧阳依然暗恋一个叫林篪的男生;讨厌一个叫宫明的男生,他是林篪的好兄弟,她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自以为聪明、自以为体贴、自以为风趣的人。但正是他,让她明白了爱和暗恋是不一样的,暗恋是只有自己上演的一场寂寞的戏,而爱是一座连接着彼此和未来的桥……
  • 沧澜踏歌

    沧澜踏歌

    他说:“我寻了你三世,你弃了我三世。”他说:“就算我死,你也休想离开我。”他说:“你现在是自由之身了,可欢喜。”他说:“你可愿与我一起坐拥天下。”
  • 我成了NPC

    我成了NPC

    郑经一进群,所有人就都笑着看他,有人高声叫道:“大佬今天又有什么新任务?”他不回答,只在公告栏上写道,“我有任务,你有钱吗?”便伸手排出九个任务……当现实变为游戏,人类成为玩家,郑经却成了唯一NPC,他终于发现:NPC一时爽,一直NPC一直爽。
  • 全球著名企业反败为胜的启示:大翻盘

    全球著名企业反败为胜的启示:大翻盘

    一个企业在遭到重创后,能够起死回生,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杜邦、福特、克莱斯勒、IBM、苹果电脑、雀巢……哪一个不是声名赫赫?哪一个企业的辉煌不让你热血沸腾?哪一个遭遇的重创不让人扼腕叹息?哪一个翻身而起,重掌大旗又不得不让人由衷敬佩?本书不是一本单单描述“失败在逆转又成功”的书。它是一本告诉你“为什么失败,怎么样逆转,又如何成功”的书。本书所写到的这些企业都是当今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企业.他们的跌宕起伏都是最经典的翻盘案例。
  • 中论

    中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北里志

    北里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