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26500000028

第28章 问题14 这也不准,那也危险,为孩子提供过度保护 (1)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存在着一个非常温柔的陷阱,就是那些过分庇护孩子的父母亲自挖掘的,掉进陷阱里的孩子,由于被剥夺了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从而也失去了长大成人的权力。保护孩子是父母的天性,没有一个父母不对孩子倾注着满腔的热爱。没有父母的保护,孩子是很难长大成人的。然而,过度的保护则没有益处,只会使孩子变得软弱无能,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

过度保护的孩子长不大

盆景秀木正因为被人溺爱,才破灭了成为栋梁之材的梦。

——佚名

惠施和庄子都是魏王的好朋友。一天,魏王分别送给他俩一些大葫芦的种子,对他俩说:“你们把这些种子拿去种在地里,会结出很大的葫芦。比比看,你俩究竟谁种的葫芦大,到时候我还有奖赏。”

惠施和庄子都高兴地领受了,并去种在地里。

为了能种出比庄子更大的葫芦,惠施非常用心,而且每天都施肥、除草。庄子的葫芦就种在不远的地方,但他从不施肥、除草,只是到时候来看看,见没有什么异常,就做别的事去了。

没过多久,惠施的葫芦苗一棵一棵地相继死去,最后,一棵也没成活。而庄子的葫芦苗却长得格外好,慢慢地,都开花结了果,而且,正如魏王所说的那样,长出的葫芦都很大。

惠施觉得很奇怪,就跑来请教庄子:“先生,为什么我那么用心地栽培,所有的苗都死光了,而您从来都不曾好好地管理,反而长得那么好呢?”

庄子笑着答道:“你错了,其实我也是在用心管理的,只不过与你的方法不同罢了。”

“那你用的是什么方法呢?”

“自然之法呀!你没见我到时候也要去地里转转嘛!我是去看看葫芦苗在地里是不是快乐,如果它们都很快乐,我当然就不用去管它们啦。而你却不管它们的感受,拼命地施肥,哪有不死之理啊?”

“这么说来,还是我害了它们?”

“就是啊!你的用心是好的,可是你不用自然之法,怎么可能得到自然万物的拥戴呢?”

惠施恍然大悟。

这个故事对当今的家庭教育会有所启迪。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存在着一个非常温柔的陷阱,就是那些过分庇护孩子的父母亲自挖掘的,掉进陷阱里的孩子,由于被剥夺了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从而也失去了长大成人的权力。

保护孩子是父母的天性,没一个父母不对孩子倾注着满腔的热爱。没有父母的保护,孩子是很难长大成人的。然而,过度的保护则没有益处,只会使孩子变得软弱无能,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

据报载,一名8岁的小男孩,仅仅因为偶然的迷路,他母亲便痛下“不再让儿子离开自己半步”的决心,并辞去公职,留在家里照看儿子。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是很少见的,但家长对孩子过分呵护,凡事顺着孩子,生怕孩子饿着、累着、受委屈的现象却不是个别。我们在一些小学门口观察发现,家长早送晚接,更有甚者,干脆帮小孩做家庭作业,收拾学习用品,帮小孩值日打扫学校卫生区等。一个四年级的学生上课没带课本,老师问他为何不带课本,他却振振有词地说:“还不是我妈,忘记装了!”

有一位母亲,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和丈夫离异,她便把全部的爱转移在孩子身上,好吃好穿的任他挑,在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要什么母亲就帮他买什么,恨不得把天上的月亮也摘给他。母亲的娇惯和纵容,使他滋生了“惟我独尊”的心理。在学校里霸道十足,不听老师的话;在家稍不如意,就拍桌子摔碗;在社会上经常与人打架斗殴,最终走上了抢劫的犯罪道路。

过分保护导致如今孩子某些生理、心理机能退化。一些家长一方面在学业上拼命给自己孩子“加压”,另一方面又为他们在生活上尽可能地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这便导致现在的孩子大脑“发达”,四肢无力。在舒适的环境中,孩子人体中的某些机能正在逐步退化。因为他们生活的需要很容易得到满足,几乎不用克服什么困难,不用付出,也就没有发展。孩子成长过程中用于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就这样被剥夺了。

另外,我们要说的是,父母过度保护孩子的做法其实是一种自私心理的反映。因为过分溺爱的背后,一定会有对孩子行动的禁止和干涉。父母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爱孩子,总是站在大人的角度去判断何事该做,何事不该做,从来没有问过孩子是否真的就需要这样的保护。尽管这些都是出自于对孩子的爱心和关怀。但是父母们有没有想过,孩子会在这种连续“禁止”中,逐渐失去表达自己要求的能力,甚至会变成“无力量”、“无意欲”、“无关心”的“三无人类”。

从某种意义上说,过度保护孩子,是一种无形的剥夺。剥夺了孩子独立生活的权利,剥夺了孩子自主选择的意愿,剥夺了孩子养成男子汉所需要的土壤和“钙质”。这是一种悲哀!

也许,父母们应该放低自己的姿态,听听孩子内心深处的声音,真正将自己的关怀和保护用在刀刃上,给孩子们多一些自由成长的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别让你的孩子在“腻歪”了的爱中苟延残喘,倍感“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河北某县一所小学举行“奔向新世纪”象征性长跑,跟着跑的、在路边围观的家长比学生还多。他们不时冲自己的孩子大喊大叫:“别跑,慢慢走好!”“吃得消吗?吃不消趁早退出来!”“别逞强了,走不动爸爸开车捎你!”

从小学生队伍中,传出这样的回答:“谁让你送,快回去!”“烦不烦!都被人家笑死了!”回来后他们曾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这样的爱我们真受不了!”

“受不了”的爱天天在发生。父母对孩子过度的保护无处不在地困扰着孩子们。“知心姐姐”卢勤女士在她的《告诉孩子你真棒》一书中,叙述了这样一段内容,让人再次感受到亲子关系中尴尬的情景。卢勤女士写道:

一次,我们带城市孩子去河南信阳鸡公山中国少年儿童“手拉手”营地参加“我爱大自然”夏令营。一位记者妈妈担心四年级的儿子自己洗澡洗不干净,竟冲到男生洗澡的帐篷想为儿子搓澡。正在洗澡的男生个个像惊弓之鸟,吓得躲了起来。记者儿子大声喊着:“你给我出去,你讨厌!”记者妈妈很纳闷,在家不都是我给你洗澡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她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令儿子在小男子汉面前多没面子。

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敬一丹的女儿也参加了夏令营,但她住在营区里,没和妈妈在一起。一天,敬一丹去营区看女儿。她回来对我说:“我遭到了严厉的拒绝!我女儿说,你怎么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闯进我们的驻地!”

不管我们作父母的多么想保护孩子,他们一旦融入集体生活,就有一种强烈的独立意识,他们会把这种“过分的关心”看成是很没面子的事。可以说,当孩子们离开家长时,平时在父母温暖的怀抱下软化的独立意识开始得到了复苏。也许,上述两位母亲遭遇的小小“尴尬”,会让那些向来将孩子“含在口里怕化了,捧在手中怕摔了”的父母认真地去思索……

【把握培养关键点】

过度的保护看似一种爱护,到头来却会害了孩子,做父母的一定要把自己的爱“收”起来一半,留给孩子成长的机会。

警惕你的孩子成为一个怯懦的人

太胆小是懦弱,太胆大是鲁莽,勇敢是适得其中。

——塞万提斯

对于懦弱者来说,一切都是不可能的。正如采珠人如果被鳄鱼吓住,怎能得到名贵的珍珠?事实上,总是担惊受怕的人,他不会是一个自由的人,他总是被各种各样的恐惧、忧虑包围着,看不到前面的路,更看不到前方的风景。正如法国著名文学家所说:“谁害怕受苦,谁就已经因为害怕而在受苦了。”懦弱是人性中勇敢品质的“腐蚀剂”,时时威胁着孩子的心灵。

有一回,一位老师进课堂时,发现班上学生个个面带惧色,如临大敌。一问之下,原来有只螳螂飞进来,“藏匿”在教师桌子的抽屉里。当老师征求扑灭螳螂的勇敢者时,班上学生却人人发挥高度“礼让”精神,谁也不肯上来助一臂之力。你推我让之际,居然都坦白承认他们很怕螳螂!老师实在不明白有些男孩子长高高大大,竟会很怕螳螂。

又有一次,一位朋友家中突然窜进了一只老鼠,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她那十六岁的儿子如出弦之箭,飞奔上楼,转瞬间消失无踪。事后朋友问他:“你去找棍子打老鼠,是吗?”他老老实实地应答:“不是,我怕老鼠咬我,赶快去躲。”朋友气极地说:“老鼠会咬人?你的胆子去了哪里?”他理直气壮地回答:“厨房面包盒,塑胶盒,都被咬得稀烂,我是肉做的,怎么不怕它咬?”

据心理专家称,胆怯心理大多数是后天形成的。造成孩子胆小的源头在家庭、在父母、在他们不恰当的教育。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限制过多,如到公园玩耍时,不让孩子去爬山恐怕摔下来,不让孩子去湖边玩怕掉下去,等等。造成孩子不敢从尝试与实践中获得知识,取得经验,这也造成胆小怯懦。从家教的角度来说,过分保护是儿童形成怯懦心理的主要原因。其他造成孩子胆怯的原因还有:

1经常恐吓。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听话,老是用吓唬孩子的办法。孩子哭了,妈妈会说:“你再哭,把你关在黑屋子里。”孩子不听话,有的爸爸说:“你再不听话,让老虎把你吃掉。”还有的父母用“让警察抓你”、“让医生给你打针”之类的话来吓唬孩子。渐渐地,孩子怕黑暗、怕动物、怕警察、怕医生,变成非常胆小的人。

2无意中制造可怕的气氛。曾经有一位家长,在孩子调皮的时候,索性关掉电灯,发出各种怪叫声,造成一种阴森可怕的气氛。没想到孩子竟被吓蒙了,从那以后孩子便变得沉默寡语,神经高度敏感,稍有一些异响就吓得面色煞白。还有的家长常用老虎、狮子等凶猛的怪兽或雷公、魔鬼、妖怪等迷信物来渲染一种不健康的气氛。这种做法往往产生了很大的负作用,给孩子带来长时间的心理创伤。

3动辄训斥孩子。有些家长非常严厉,对孩子的要求过于苛刻,稍有差错或稍有不顺眼的地方,动辄大声训斥,严厉批评,不允许孩子有半点自由,一举一动都要经过家长的许可。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胆小怕事,唯唯诺诺。

4过分娇惯。家长们的娇惯,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弱化了孩子的能力。孩子在家中地位高了,胆子却小了。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允许孩子去历练,在反复的实践中培养自已的胆量。

同类推荐
  • 数学教学的趣味游戏设计

    数学教学的趣味游戏设计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且非常抽象的学科,要让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能感受学习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与热情。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愉快轻松地接受数学知识,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新课改·高一历史备课素材(下)

    新课改·高一历史备课素材(下)

    《新课改·高一历史备课素材》为您掀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画卷:从“九一八事变”到红军长征;从抗日战争到人民解放战争;从新中国成立到十年文革;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新中国的外交与国防到社会主义时期的新变化。既有历史事件的细节描述,又有关键历史人物轶闻趣事的挖掘,还有表象之下历史真相的探讨,从而让您的历史课堂更加丰满,更加充实。
  •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信仰故事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信仰故事

    快乐阅读,陶冶心灵,这对于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能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的蓝天。
  • 电子商务物流

    电子商务物流

    本书是以培养电子商务物流领域专业人才为目标,通过对大量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并结合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编写而成的,旨在通过专业的讲解,为电子商务物流领域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 感动青少年的感恩亲情故事

    感动青少年的感恩亲情故事

    感恩,能使一颗心灵成为一泓清泉,荡漾着甜美而芬芳的幸福。感恩,能使一颗心灵宽广成原野,拥获春华秋实的丰富。感恩,能使一颗心灵变得坚毅而执著,赋予我们人生不懈进取的自信和勇气。但正如庄子所说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理而不说”一样,许多更加值得我们去深深感恩的爱意和善良,它们如宁静海平面下涌动的潜流,它们如云团上飘舞的大朵大朵阳光,它们如润物细无声的春夜细雨,并非人人都能够轻易发现和读懂的。
热门推荐
  • 星空之礼

    星空之礼

    八年的自负,八年的安定。一鸣破局,决誓救母。一路的旅程,寻回失去的记忆与力量,亲,爱,友,三情交织,最终将会如何?气决一生,百师齐出。遵循星空的指引,救苍生,统天地,自立王。这一份责任和使命,究竟是服从呢?还是反抗到底?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踏九幽

    踏九幽

    既生我,又欲何故弃我?家族荣辱,誓问苍天,轮回之道,由我不由天!
  • 萌宝宝,彪悍妈咪斗爹地

    萌宝宝,彪悍妈咪斗爹地

    她做梦都想不到,自己会因为两块“石头”被算计;失身?不要紧,只要能扳回一城,可是,为什么还带赠送附带品的?是的,失身,有孩子,这都不要紧,要命的是,为什么就连她的心都要背道而驰!
  • 萌宝来袭:我妈咪说话超灵的

    萌宝来袭:我妈咪说话超灵的

    前世,她被渣男贱女欺骗,落得车毁人亡的下场。重生后获得特殊技能,开始虐渣渣踩贱女,日子过得风生水起。“爹地,你身带紫气,贵不可言却带煞克妻,我这有个不怕克的人选,你要不要了解下?”
  • 薄情首席的失声前妻

    薄情首席的失声前妻

    色彩柔和房间内,她亲眼目睹自己丈夫的出轨。她一直睁大着双眼看着,不愿意相信,在她亲手布置的房间内,居然让她看到了这样恶心的一幕,在她准备告诉他一个惊喜时,当在告诉他已经有两个人爱情结晶之时。两年的婚姻,终是敌不过一时的情迷……
  • 罂粟系列之心已碎当初何必再爱

    罂粟系列之心已碎当初何必再爱

    【她们,儿时便看透世间冷暖,为了复仇来到圣熙学院,遇到了他们他们一次又一次的伤害,她们一次又一次的原谅,最后她们的心凉了,她们不相信爱情了,最后发誓跟他们同归于尽.】
  • 至尊血尊

    至尊血尊

    吸血鬼穿越来到这个崇尚武力的世界,带着异于常人的特殊能力,看少年如何纵横世间,做唯一的皇!
  • 六界学院附属中学星月分校

    六界学院附属中学星月分校

    在一个很平凡的学期里……发生了什么,连本鱼都还没弄清楚。这篇文就是想到哪写到哪,没有大纲的,看着它随波飘荡吧。
  • 梦天云星之天使与恶魔

    梦天云星之天使与恶魔

    爱捉弄人的天使,善良的恶魔,这样的话,会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