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2800000010

第10章 蒙台梭利教育法 (3)

我们很多家长把一切最好的给孩子,可我们有没有考虑过所给的,是不是目前他需要的?所安排的,又究竟是不是他喜欢,而且能接受的?这些对于他的心性、头脑又有什么帮助呢?“孩子需要些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实在值得我们一再地探索。我们可能在他未出世前就看过一些书,懂得某年龄阶段的孩子,会有什么样的一般发展情况。但,关于这些原则和自己宝宝发展的情况是否完全相符我们似乎从来没有考虑过。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小孩子的潜力无穷,愈早开始愈好!” 这句话倒真的说出了两件事实:“小孩子的潜力的确深不可测”;“学习是愈早愈好,不能耽搁孩子的智力成长。”得当心的是:两句话合在一起,并不意味着可以倾箩筐似地拼命灌输。恨不能把你二、三十年的知识和对他的期望,一下子全灌到孩子的骨子里去。这样的作法,只不过反应出父母急功近利的心态,最容易造成孩子只会死背死记、不能思想的结果。弄不好,十个就有八个孩子,被这种作法逼得“怕上课,怕上学”,如果这时候父母还不警觉,甚至于加上“打骂教育”,弄得孩子逐渐变成怕父母、怕老师,厌恶学习、讨厌书本,那就糟了!

儿童不是成人进行灌注的容器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不断发展的,无穷的“内在生命力”和“内在智慧潜能”。她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智慧潜能”的发展,及时发现孩子在各个方面的智慧潜能的自发倾向,并及时加以捕捉和诱导,使其得到强化和发展,如果这种倾向被忽略,则可能失去它们再出现的可能性。发现和测试孩子的智慧潜能,是教育者认识孩子天才趋向的武器。但儿童不是成人进行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造型的泥塑,教师和父母必须观察和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从他们智力的本质入手,训练他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同时提高他们认识自己、改造自己的能力。蒙台梭利提出的观点说明,那些智力出众的人,都是在改造某种状态的同时,不断改造自身、自我发展的人。

然而由于成人不适当的引导或环境的影响,孩子会出现偏差行为,如不整洁、不顺从、怠惰、贪婪、自我中心等等,因此蒙台梭利强调环境和成人的重要性,如果我们不能看见孩子的本来面目,将无法协助孩子正常地发展。

直捣孩子的内心深处

蒙台梭利强调,为了使孩子能得到正常的教育,大人应该细心地直捣孩子的内心深处,探索出他们需要什么?喜爱的又是什么?尤其要链接自己的宝宝他能接受的又是什么?能够了解孩子,才能帮助孩子;能够知道应该如何给,如何爱,才不会由于您给得“多”了,爱得“过”了,反把他逼出问题来。

教育要信专家,但又不能完全信专家,因为教育是延续的,需要积累的,同时又是非常个体化的,它必须依赖于妈妈对宝宝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对宝宝施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化的教育。教育没有一个人人可以套用的模式,找不到一把万能的金钥匙,只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孩子是一个充满着多变性的个体,自然的体型、行动、认知与精神发展上,都和已经定型的“大人”不同,二者无法站在同一的情况上。大人不能不经细察,就枉自以自己已经定型的标准与头脑,来否定孩子的奥秘,自作主张地判决孩子的想法和需要。再者,想要了解孩子,就必须以多观察,来了解他成长的法则。及时发现他的特长与注意的重心,按照宝宝的天性来养育宝宝,每个妈妈都可以成为非常成功的教育家。我们当然无法以横切树木的方式剖析儿童,更不能将他像小老鼠一样关在实验室里作试验。但是可以经由多方的观察处显行为,发现孩子的生长法则,推敲出他的真正需要;然后更进一步地针对发现的结果与孩子的需要,研讨出“对症下药”的教育方法,用最适当的安排,满足孩子内心的需要,尊重自然的规律,尊重孩子的天性,按照孩子的天性来施行你的教育策略。自动地产生“去尝试”的喜悦,和大人所谓的“学习意愿”。

教育要以自由为基础

自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

自由是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基本原理。蒙台梭利在教育上公认的贡献之一就是为自由下了明确的定义。蒙台梭利称她的教育方法是“以自由为基础的教育法”,其教育又被称为“自由研究的教育。”因此把握“自由”的内涵是了解蒙台梭利教育方法本质的前提。

“自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基本人权”幼儿只有在自由的气氛中才能将自我淋漓尽致的显现出来。我们老师的责任就是观察儿童的心智发展,从而帮助她发展,就应必须给幼儿提供一个自由及开放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来观察幼儿。生命力的自发性受到压抑的孩子绝不会展现他们的原来本性(?)。这样,教师就无法观察到孩子的实际情形。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孩子,先要给孩子自由,促进他们自发性地表现自己,然后加以观察、研究。

蒙台梭利说:“让孩子学会辨别是非,知道什么是不应当的行为。如任性、无理、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碍团体的活动都要受到严厉的禁止,逐渐加以根绝,必须耐心的辅导他们,这是维持纪律的基本原则。”事实上,放纵孩子绝对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纪律不是限制

蒙台梭利认为纪律是一种积极的状态,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之上的。一个人如像哑巴那样的安静,像瘫痪的人那样的一动不动,不能算是有纪律的, 这种人是在被“消灭”。积极的纪律包括一种高尚的教育原则,它和由强制而产生的“不动”是完全不同的。 她说:“一般学校给每个儿童都指定一个位置,把他们限制在自己的板凳上,不能活动,对他们进行专门的纪律教育,要求儿童排队,保持安静等等。这样的纪律教育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因为纪律的培养不能靠宣传和说教也不能靠指责错误,而是在自然的活动中发展起来。”她认为儿童的活动应当是自愿的,是一种自然的潜在趋势,不能强加给他们。重要的是使儿童在活动中理解纪律,由理解而接受和遵守集体的规则,区别对和错。因此,真正的自由也包括思考和理解能力。她多次强调一个有纪律的人应当是主动的,在需要遵守规则时能自己控制自己,而不是靠屈服于别人。

给予孩子真正的自由与纪律

关于自由

自由是蒙台梭利环境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蒙台梭利认为,自由是儿童可以不受任何人约束,不接受任何自上而下的命令或强制与压抑的情况,可以随心所欲的做自己喜爱的活动。

这里所谓的给孩子自由,不同于放纵或无限制的自由。蒙台梭利相信,要给予儿童所需要的自由就必须要儿童的人格先有健全的发展及建构,这其中包含的内容有独立、意志与内在纪律。首先,应该对儿童个人自由的积极表现加以引导,使他们经历这些行为而达到独立……。无论是我们家长还是老师,总是习惯性的替幼儿做一些事情,害怕会出现什么危险,尤其是家长们总是不放心,不让孩子动这个,不让动那个,从而限制了孩子的独立、自由性,也就错过了很多对他们有益的自发性活动。所以,无论如何我们对儿童的责任就是帮助他们依照自身所需要做的事情来完成有益的活动。其次,我们必须帮助幼儿发展他们的意志,借助激励的方式来完成自己选择的事情,但我们成人必须注意,不能以自己的意志来代替儿童的意志,而限制了他们自己的选择。蒙台梭利环境给予儿童自由,儿童便拥有了独特的思想行为,能够确定自己的行为对自己或别人有哪些后果,增加了自信心,使幼儿整个身心得到放松,快乐。

关于纪律

因此,我们应该给儿童创设一些建构性的工作,让他们通过建构工作来达到纪律的发展。比如,我们在进行长棒与数棒进行建构时,孩子们的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同时扩散了幼儿的思维,这样在无形之中就加强了对儿童纪律性。为了建立纪律,首先,必须建立帮助幼儿对善恶的分辨,对儿童的任何破坏性及利己的行为严格的限制。所谓儿童的自由,应该是在不违反共同利益为原则,如果出现触犯他人或骚扰他人的行为,甚至一些粗暴的行为都要加以限制。儿童可以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但是一些不利因素一定要排除,因为这些都会限制儿童的自由,

在形成纪律的过程中,蒙台梭利和卢梭一样,完全排斥了“说理”的作用。她认为,幼儿仍处于潜意识向有意识的过渡阶段,成人的说教不会奏效。此外,采取强制命令去束缚儿童将压抑儿童的个性,这是违反自由原则的。所以老师或家长不能武断地规定工作,同时幼儿在遇到困难时,不应过早得去干涉,而是仔细观察孩子们自己的解决办法。

儿童也有自己的工作

“工作”是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其实质和成人的工作是截然不同的,它是一种手脑结合,身心协调的活动。在蒙特梭利教室中,孩子将独立完成他的“工作”,就算期间发生了错误,也不会有成人帮助孩子纠正错误,而是让他们自己去找到错误的地方,自己改正错误。因其自由、自主、自助的特性,工作和游戏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它又不等同于游戏。工作能促进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

儿童喜欢“工作”

误区:工作是大人的事情

我们的传统教育观念认为:工作仅仅是大人的事情,它依归现实,创造财富。而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游戏与乐趣,而这些几乎与工作无关。

儿童乐于工作

蒙特梭利认为孩子具有学习的能力和需求,且把这种学习活动称为“工作”蒙台梭利声称在“儿童之家”发现了一件令人惊讶的事实,即儿童竟然乐于“工作”。儿童喜欢操作教具,并从教具中得到满足与乐趣,毫无厌恶与疲倦的表情。她说:儿童的工作欲正象征着一种生命的本能。蒙台梭利认为“人是通过工作而塑造自己的”。“儿童通过运动的生长,他那建设性的努力构成了一种在外界环境中发生的真正工作。”

蒙台梭利所说的工作是儿童在“有准备的环境”中,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是一种自由、自主、自助的活动,是满足儿童内在活动需要的活动,是儿童喜欢并乐在其中的活动,是一种手脑结合、身心协调的活动。蒙台梭利认为,幼儿期的各种感觉练习及日常生活技能的练习等自发的活动,都是工作。并且认为3-7岁幼儿的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工作和成人的工作性质是不同的。它是儿童的自由活动,是非强制性的。它不是为了实现一个外部目的,也不遵循劳动效益规律。儿童工作的目的就是工作本身,儿童把大量的精力消耗在一个满足其内在需要的目的上,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工作有以下特征:

(1)遵循自然法则,服从内在的引导本能;

(2)无外在目标,以“建构为人”或称自我实现,自我完美为内在目标;

(3)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性与建构性的工作;

(4)须独立完成、无人可替代或帮助完成;

(5)以环境为媒介来改进自己,形成自己与塑造自己的人格;

(6)以自己的方式、速率进行,为自己的内在需求而重复。

不要打扰儿童的工作

泥巴并不脏

一团泥巴,大人往往嫌脏,而孩子却爱不释手。很多父母看见孩子玩泥,往往当场打断孩子并加以训斥。这些年轻的父母片面的理解泥巴弄脏了衣服和手,会该自己造成很大的麻烦。却不知儿童并不是单纯地玩泥巴,而是在认真完成一种工作。它可以让孩子发挥自己的兴趣,塑造出各种不同形状的小玩具。

工作有着其他活动不能替代的作用

蒙台梭利认为不能打扰儿童的工作,是因为工作还有着其他活动不能代替的作用。

1蒙台梭利,工作有助于儿童肌肉的协调和控制。幼儿一般缺乏正确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这也是儿童不能遵守纪律的原因。

2工作有助于培养意志力。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全神贯注于作业是培养意志的一个途径。在工作过程中,对意志的激发和抑制的能力就可得到发展。

3工作有助于培养独立性。她认为,如果儿童沉浸于工作,他们就会学会“依靠自己”,从工作中获得乐趣,满足自己的欲望,。蒙台梭利还认为,儿童还能在工作中学会尊重他人的工作权力及懂得“善”和“良好的规范”。

不要打扰儿童的工作

蒙台梭利认为,工作是人类的本能与人性的特征。

因此当孩子严肃地做面前那件工作时,你千万不能认为那是毫无意义的,在 蒙台梭利看来,“工作”的目的是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做事聚精会神,而且能有秩序地完成一件工作的能力。同时也借着四肢的活动,使孩子的人格、智力与体能同时得到发展。

另外,许多孩子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很短,而且难以培养他们长时间注意某物,因为小孩根本就无法象承认一样集中注意力。要帮助孩子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因此,你能做的事情就是:不要在孩子醉心于某事的时候打搅他。不要介入,直到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情上。然后,一定要为他刚刚完成一件出色的工作而赞扬他。

所以,即便是孩子专心地在玩泥巴,你看到之后都应该高兴。虽然他手上、脸上、衣服上都脏,但在他内心却是干净而高尚的,因为孩子聚精会神地玩泥巴,是因为他有股内心的“需要”,需要有东西,让他们的双手不断地活动,接触事物、体验感觉同时发展智能。 这就象孩子喜欢涂鸦一样,

或许刚开始,他想画一匹马,可最后你还是看不出来他到底在画什么。玩泥巴也一样,开始他怎么也捏不出一个象样的东西,你千万不要着急那只是因为他手脑并不能完全协调。只要坚持一段时间,你就会惊奇地发现,他已经会运用方法,东补一块、西捏一点,似乎已经有些物体的雏形了,这表示他的手脑对于“捏握”这件事已经逐渐协调、逐渐配合了!

幼儿当然不会总是专注于玩泥巴一件事情,或许几个月后他突然对其他的东西感兴趣了,那就表示他的“内在需要”又导引他往另一个眼、脑和小肌肉协调的发展途径去了。

同类推荐
  • 孩子依赖性太强,妈妈怎么办?

    孩子依赖性太强,妈妈怎么办?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教育者首先要引导孩子走独立的道路。”可是看看我们现在的孩子,他似乎已经不能再用自己的双脚走路了,他必须要“拄着”父母这“两根拐杖”。孩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我们也该好好找找其中的原因了,否则孩子将永远无法独立。
  • 孕产保健与胎教全书

    孕产保健与胎教全书

    本书为每一位父母和即将做父母的夫妻提供了全面、准确、科学、系统的怀孕、胎教知识,从安胎、养胎、胎教,有重点地给予新手妈妈、新手爸爸们详细的优生指导,科学的早教指导,详细地介绍了怀孕关键时期年轻父母需要掌握的各种科学知识,条理清楚,语言简洁,现查现用,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它能使你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也会使你的孩子成为最出色最优秀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就开始领先别人。
  • 小学生必读感恩故事

    小学生必读感恩故事

    根据小学语文新课标中设置的“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选定了54本小学生注音读物,为小学低年级学生奉献了一道精神大餐,拓宽其阅读视野,感受阅读魅力。并且为了贴近他们的阅读方式,增强文字阅读中的视觉愉悦性,特别为每一本书配上了风格清新的插图,也希望借此方式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 亲子游戏:3~4岁怎么玩

    亲子游戏:3~4岁怎么玩

    游戏对于孩子来讲,其意义与价值是颇为广泛的。它既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生长,又可促进幼儿智力的发育,还可以激发幼儿的良好情绪。而亲子游戏恰恰是儿童游戏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家庭中家长与幼儿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游戏中培养能力是幼儿最乐于接受的启智方法,也是爸爸妈妈掌握科学育儿和快乐育儿的有效途径。本系列丛书根据幼儿成长的阶段,共分三册,涉及运动、认知、语言及情感培养等多方面内容,让幼儿在游戏中加强各种能力,形成各种良好的习惯,为今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别让孩子输在品格上

    别让孩子输在品格上

    本书包括培养孩子坚强、勇敢的品格,培养孩子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品格,培养孩子坚持、执着的品格等内容。
热门推荐
  • 三枚镇魂钉

    三枚镇魂钉

    日月星辰都无法忘却的人,却在某一日突然消失,消失在满天繁星之中。一枚镇体,两枚镇魂,三枚镇轮回。令各界闻风丧胆的镇魂钉,如今封存在一个人体内,那个人,他到底要背负什么呢?
  • 我们暖暖洋洋

    我们暖暖洋洋

    她挣扎过,努力过,放弃过,可是,在梦想最底层的她,黑暗的独木桥走到头时,她看见的是光明吗?
  • 三轮国

    三轮国

    2018年,人工智能专业天才学生楚七七参与一次科考行动,阴差阳错误入编码异界-三轮国之中,此处科技发展远超地球,生物功能用进废退。在椎轮处重获新生的楚七七,自此开启一段神奇之旅。性格佛系,沦为废柴。倔强不屈,处境艰难。楚七七在三轮国不得不强行进化,获得无数生灵的进化码,一路开挂,成为兽界第一女帝。PS:24k纯小白一枚,初入网文界,还请多多关照!PSS:爽文。前期进展较慢,但本小白保证后面会加大力度,女主会一路开挂的。热血、友情、爱情、守护,正能量。故事里都有。PSSS:本小白是一部经典作品的死忠粉——《犬夜叉》。受其影响很深,这也是我的标杆!或多或少会有一部分影子在里面,做的不好请多加指正!
  • 听师兄的话

    听师兄的话

    宅侠下山,风起云涌!真正的江湖?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江湖险恶,听师兄的话,保你不死!
  • 从玩吃鸡走上人生巅峰

    从玩吃鸡走上人生巅峰

    一个靠着吃鸡和拿人头爆RMB,别墅,豪车,成为一个称霸直播界,受万人敬仰,走上人生巅峰的男人
  • 炮灰逆袭:无良师妹不好追

    炮灰逆袭:无良师妹不好追

    别人穿越,都是王子公主,名门望族。她呢?魂穿在一个没身份没地位的花痴草包身上。别人穿越,都是倾城美女,甜甜一笑,心都化掉。她呢?却是无盐丑女,回眸一笑,师兄上吊。就这么个无才无貌的炮灰女,偏偏就有人对她死缠烂打,穷追不舍。“女人,为什么一见我就跑?”某女停下脚步,不答反问:“为什么一见我就追?”某男绝美一笑,悠悠说道:“你不追我,那就只好我追你呀。”
  • 无限之梦

    无限之梦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就连空间拉人都发展出了各种千奇百怪的新手段……虽然我也曾梦想过能到主神空间什么的,但是你也不用真的实现我的愿望啊……诶呀,第一个世界居然是……我一定是主角吧,着一定是特意为我提供的刷分福利吧,然而……什么?居然还开放《美国派》《老友记》这种毫无危险性可言的喜剧情景剧?你确定这里不是让人来度假的?然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昌硕里

    昌硕里

    总有人喜欢问我以前的经历,我想如果时间能够在往后倒退一点的话,那时我正驾驶着一辆破旧的金杯行驶在一条市级公路上,我透过车窗发现道路两旁的路灯越来越亮,车流也越来越稀少。但是我却必须时刻注意着燃油表上的指示灯,因为它早已经在提醒我油量不足了。如果我不能在燃油耗光之前找到下一个收费站或加油站的话,我将会在这条偏僻的公路上抛锚,而后果也会很严重,因为我根本没有做好在野外露宿的准备,更重要的是驾照上那可怜的分数并不比我上学时试卷上的分数多。我想如果我不幸碰到交警的话,我将要面临着“留人不留车或留车不留人”的两难境地,更有甚者人车俱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