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09900000004

第4章 盛大朝会

先皇的丧事处理完毕,大明朝的朝会也很快恢复了。与后世的想象不同,大朝会并不是每天都举行,大朝会又称正朝,参与人数最多,也最隆重,反而是一种礼仪性质的朝会。一年只举行三次,分别在元旦、冬至、万寿三个重要的节庆。正朝上天子不问政事,只接受群臣的贺表,当众唱诵,甚至还设有文艺表演。有些类似于后世的团拜会。

至于每日举行的早朝,本来应当是皇帝处理政务的主要渠道。但是洪武后期,早朝的作用也渐渐被削弱了。此刻朱允炆面对的,就是这样一场早朝:

奉天殿外的大广场上,鸿胪寺的官员们三鸣鞭以示肃静,百官分文左武右立列两旁,大太监董平安拖着长长的调子,高唱“天子驾到,重臣早朝。”百官闻言,跪成一地。朱允炆缓步走上奉天殿外设的龙椅,百官行五跪十五叩首的最高礼节。天子才道“平身。”由于广场巨大,天子这句话,百官实际上是听不到的。大太监董平安又鼓足了中气,高喊“众卿平身”,百官这才起立。

官员要奏事,不仅是对行政能力的一次考验,更是对肺活量和说话响度的一次大考验。奏章上的一字一句,必须要以百步外的天子能听到的洪亮语音,当众念出。当然,天子并不需要像官员一样扯着嗓子高喊,而是说给身边的大太监,再由大太监高喊传遍整个广场。

“臣资政大夫,钦天监监正吕温纶谨贺,吾皇册礼云毕,率土皆欢,溥天同庆,臣吕等诚庆诚贺,顿首顿首……

“臣柱国光禄大夫,太子少师,领礼部尚书司文山谨贺,陛下睿圣,纂承基绪,畴咨熙载,群士响臻。上以慰宗庙乃顾之怀,下以释普天倾首之望。……

“臣右光禄大夫,太子太保,领太常寺卿庞景谨贺,天下一统,九州晏如,臣闻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天子德于万物,克明俊德,……

“……”

朱允炆听来听去,官员上奏,尽是些贺表一类,几乎没有什么实际政务。其实,这也不能怪诸位大臣。一则新皇登基,初次早朝,群臣上贺表是理所应当,二则真正重要的政务,天子决断时往往需要时间考虑,或者查询资料,询问相关的官员。如果在早朝中奏出,则天子必须当场给予回应。因为天子是神龙降世,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如果沉吟不答,被给事中记到史书里,不能不说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

群臣的贺表连篇不断,一个比一个长。从清晨卯时一直到快正午,还没有停止的意思。朱允炆已经完全没有兴趣听这些骈四俪六的句子了。

“今天……就到这吧。”朱允炆无奈说道。

大太监董平安一直侍立在侧,站了整整四个时辰,也觉得十分痛苦。听闻天子有退朝之意,赶紧大声宣布。

于是群臣又再行一遍大礼,恭送新皇还朝。

“这朝会实在用处不大,既复杂又没有效率。”朱允炆摘下头顶的十二串旒冕,热汗直冒,此时正值盛夏,应天地处南方,酷热难当。“今后,常朝十日设一朝即可。传令各部,明日不必早朝了。”

“陛下,臣以为不妥。”黄子澄见到这样的命令,着急忙慌地入宫去面圣。“陛下登极,下的第一道圣旨就是减少早朝次数,不但有违祖制,而且会让百官以为陛下怠政,恐怕对陛下不利。”

“此事朕意已决,黄先生不必操心了。”若是前世的朱允炆,黄子澄可谓是他的半个人生导师,对黄子澄当然言听计从。但这次朱允炆的反应,让黄子澄有些意外。见皇上直接否定了他的意见,黄子澄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悻悻告退。

黄子澄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没过几天,御史言官们劝谏皇帝勤政的奏章就大量送入宫中。但穿越者朱允炆似乎对这些并不放在心上,对于类似的奏章,朱允炆全部留中不发。

“方孝孺这个人,现在在哪里?身居何位?”朱允炆想到先皇临终前留下的两个人,随口问道。

“回禀陛下,临朝百官之中,并没有一个叫方孝孺的人。”熟记临朝的一千余位官员姓名职务,是大太监董平安的必修课。但皇帝的这个问题,显然超纲了。

“那么满瑞达,也不在临朝百官之中了?”

听到这个名字,董平安倒是有些惊。“回禀陛下,满大人原是锦衣卫都指挥使。后来,先皇以锦衣卫行政严苛,下令废除锦衣卫,算来已经十多年了。”满瑞达这个人,董平安从前倒是常见,锦衣卫还存在的时候,满瑞达经常入宫奏事,有时甚至深夜前来,朱元璋也给予接见。权势一时滔天。后来朱元璋废除锦衣卫,宫中就不再见到他的身影了。

“那他现在如何?”先皇临终,却指点一个早已革除的机构的领导人给他,这事有点意思。

“不知……不知满大人是否还在世,老奴这便去查访。”董平安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十多年前,满瑞达被解职的时候,已经是五十多岁的高龄了。在这个医疗水平极低的社会,活过花甲之年对许多人来说都是一种奢望,即使是如朱元璋这样坐拥天下最好医疗资源的皇帝,也不过享寿七十一岁。

皇上要找一个人,当然没有找不到的道理。没几天,董平安就回禀道“方孝孺大人如今在天府,为蜀王世子师傅。满大人如今赋闲了,在城东十里关塘堰居住。”

“传召方孝孺来京,至于这个满瑞达,朕亲自去拜会他。”

“陛下要见满大人,宣他入宫来召对就是了,何必亲自前往。”董平安不知道,为什么新皇对这个赋闲在家的老汉如此重视。

回应他的,是朱允炆意味深长的微笑。

前世此刻,朱棣反意已萌,整顿兵马操练士卒一日强过一日。如今的朱允炆要破局,方孝孺的用法尚在其次,这个满瑞达可能是其中关键。宫中耳目众多,这样关键人物又岂可在宫中宣召。

同类推荐
  • 走马扬鞭

    走马扬鞭

    大齐季末,十二阀五氏各怀异心,北有北原蛮族狼顾,西有欧罗巴虎视,东有海国傲慢不臣,南有蛮夷不服王化。大齐风雨飘摇,宛若将沉巨舰。渭侯世子卫无忌,十二阀渭南卫氏的骄傲,决心一扫寰宇,横行无忌!
  • 楚汉逐鹿人物正解

    楚汉逐鹿人物正解

    本书分五个部分,上迄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下至前195年刘邦去世的二十多年历史,以议论、史评及人物剖析的形式,对秦汉之际政治运动作了系统的论析。
  • 齐家天下

    齐家天下

    一朝魂断一朝生,帝王家里命难平。天下十年皆收尽,红颜可否再相逢。
  • 孤竹打马

    孤竹打马

    孤竹国,到了九世墨胎夷齐(伯夷、叔齐)这一辈,国力渐衰,暗潮云涌,大厦将倾,大事欲去。臣部山戎,君长奚昆,取代其兄大人之位,觊觎天日、蠢蠢欲动。臣部令支,原首领白马将军之子——金剪燕子小秋,在海族三姊妹的辅佐下,戮鹏雄、报父仇、雪族恨,重夺首领之位,然对孤竹,亦有微词。商纣太师萁子之婿,孤竹执政者——中君公望,病不涉政。固,大臣们拥公主公致之遗女——黄花,正位槐鼎,统理朝端。
  • 大常侍

    大常侍

    汉末宦官乱政,张让为十常侍之首。张奉,张让之子。身为太医令,他治病救人。曹操有疾,袁绍抑郁,袁术脑残,董卓要死...身为大常侍,他匡扶大汉。宫里听他的,宫外也是听他的,整个大汉都得听他的!
热门推荐
  • 拉神记

    拉神记

    我不就是个开黑车的吗,遇到交警我忍了,遇到运管我也忍了,别人开黑车拉美女,拉校花,可你看看我遇到的都是些什么鬼,太上老君、白素贞、叶问、诸葛亮,还尼玛有泰坦尼克号的杰克...要我怎么办!!!
  • 伯爵的烧饼小妹

    伯爵的烧饼小妹

    她以为她会继承老爸的事业,卖烧饼到老。一天,一个身材高大金发碧眼的老外神秘地闯进了她的生活。老妈非得说他是她的命定之男,好吧,看在他长得还算比较算,那她也喜欢他好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慢慢地来,匆匆地去

    慢慢地来,匆匆地去

    这本诗集里的大部分诗歌,力求把天地间物象中的大美诗意表达出来,作者把这世间的物象,把这天地间的大美物象,用白话诗的形式,将物象里的诗意,竭力呈现给每个阅读她的人。这本诗集源生于物质世界,又力求挣脱物质世界的束缚,集中表现了物象里的诗意精神。
  • 盟主的行为挺奇怪

    盟主的行为挺奇怪

    我慢慢的闭上了眼,跳下了楼。在我以为自由时却……“相公,咱们到时间了”我猛地一惊“我次奥,你是什么怪物!”
  • 昌江区志(下)

    昌江区志(下)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有史记载,下限至2000年,按照自然和社会状况分类设章、节、目三个层次,采用述、志、记、传、录等体。包括政区、城建环保、交通邮电社会团体、经济综合管理社会生活等方面。
  • 快穿女配偷心盗贼

    快穿女配偷心盗贼

    林婉奇葩死亡,为了复活她进入三千世界,努力工作,只为早日复活,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 老舍作品集·小说卷

    老舍作品集·小说卷

    本书收入了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微神》《断魂枪》等小说17篇。老舍的小说多取材于城市下层百姓生活,以浓郁的市井风味和北京地方色彩见长,具有鲜明的风格。正如他在《我怎样写<骆驼祥子>》所说的,“车夫外表上的一切,都必须有生活与生命上的根据”;故事酝酿长久,素材收集多,“落笔便准确,不蔓不枝”;“思索的时间长,笔尖上便能滴出血与泪来”;“文字要极平易,澄清如无波的湖水”,本地口语“给平易的文字添上些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
  • 恨长生

    恨长生

    人人都只道长生好,可长生的背后,却只剩寂寥。一入红尘,便误一生。
  • 狼王白尾

    狼王白尾

    狼王为了狼群甚至牺牲生命的短篇故事,与别的文风不同这是一篇动物小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