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458700000035

第35章

“三小姐,奴才与六皇子道谢来了。”

齐盛拱手,暗暗冲身侧之人使眼色,六皇子这才不情不愿的拱手道:“多谢三小姐救命之恩。”

“卫青不在这里,你们可是谢错人了。”

从方才她就一直稳坐在石桌旁,这样的姿态本就让六皇子有些不悦,这会儿又听她说侍卫不在,不受谢礼,更是难以咽下气愤,便大声道:“你不是他的主子吗?哪有谢奴才的。”

赵慕鸢闻言,睨了他一眼。

“你是不眼神儿有问题,谁救了你都看不清?”

“你这话什么意思?”

“字面上的意思。”她说着又瞥了一眼那六皇子,生的倒是唇红齿白,“我是卫青的主子不错,不过,我可不会下水救你。”

“你,你放肆!”六皇子忍不住有些炸毛,正要开口发怒,齐盛忙在一旁开口拦住:“三小姐说的是。”

“齐盛!”他气的脸都憋红了,他可是皇子!

赵慕鸢看他气急败坏的样子,觉得到底还是个小孩子,不该和他计较那么多,便忍着笑朝他走过去,俯下身伸出一根手指戳在了他的脑门上。

“卫青他不仅是我的侍卫,还是我的朋友,朋友的意思,就是我们之间没有尊卑。不过,我更希望你能知道的是,救命恩人,和他的身份没有任何关系,即便今日救了你的是一条狗,那条狗也可以是你的救命恩人。”

“满嘴胡言,狗怎么可能救人?”六皇子一掌拍开她的手,气呼呼的反驳。

却不成想她却笑出了声,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

“哈哈哈哈哈,狗到底会不会救人,你养一条就知道了啊。”

看到她大笑的样子,六皇子忽然愣在了原地,皱眉盯着她走远的背影,问齐盛:“她真的是赵大人府上的千金吗?”

和丫鬟同桌而坐,将侍卫称为朋友,笑得时候还那么大声,嘴巴张的那么大,一点仪态都没有!

京城赵府

一位双八年华的女子,正坐在铜镜前由丫鬟施着胭脂。

“夫人真是漂亮极了。”

“就你嘴儿甜。”那女子笑笑,随后娥眉轻蹙,“漂亮也没用啊,老爷这都多久没来繁月阁了。”

“老爷如今正是皇上跟前的红人儿,事务繁忙也是正常嘛。”丫鬟笑着劝慰她,将一支点翠钗在她云鬓间比了下,“夫人今日戴这支簪子如何?”

女子点点头,又想起了另外一件事:“两位小姐和公子是不是就要回京城了?”

“听钟管家说,这个月二十就要从金陵启程了。”丫鬟答道。

“也不知那两位小姐是个什么性子。”宋莹抬手拨了下发髻旁的步摇,眉眼带笑的看着镜中的自己。

没错,她正是宋尚书,宋厚山之女宋莹。

不过,是什么性子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现在才是赵府的夫人,那两位纵是性子再不好又能把她怎样?

还没回京城,就已经先被惦记上的赵月莺姐妹二人,这会儿正在坐在碧箩馆下棋。

“阿鸢,你要带的东西收拾好了吗?”

“急什么,还有五天呢。”赵慕鸢落下一个棋子,“阿姐你又输了,虽然是五子棋,也要专心下啊。”

“不玩了不玩了。”赵月莺丢下棋盒,坐到一旁去吃香叶刚端上来的银耳羹。“听说皇上赐的府邸,比咱们从前住的赵府大了好几倍呢,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的。”

“肯定很漂亮啊。”她说着,将棋子都扔回了棋盒,“我回屋了,kitty还没吃饭呢。”

赵月莺撇撇嘴,俯首继续吃银耳羹。

等回到京城,她就不用和阿鸢住在同一个院子,总算能摆脱那毛茸茸的家伙了。

赵慕鸢回到自己屋里,看到卫青已经在喂kitty了,她就坐在一旁吃起了糕点,瞥到桌上堆着几张写满了字的纸张,那字苍劲有力,显然不是自己写的,也不是二哥的字迹。

她好奇的拿了起来,问道:“这是你写的?”

“嗯,琼华镇的事,打听到的我都写在上面了。”卫青说着,摸摸kitty吃的圆滚滚的肚皮,“开踢最近好像有点积食。”

“没关系,潋枝说已经让大夫看过了,说是不严重,中午就喂过药了。”她一边说着,一边翻着纸上的内容,倒是完全看不出像是卫青这样年龄的少年都写出来的字,反倒和父亲的笔锋很像。

再继续往下看到琼华公主、长信侯、田汣这些字眼时,她忍不住眉头微皱。怎么最近总是能听到这些人的名字,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毕竟都已经是些死人了。

“看出什么有用的内容了吗?”卫青问她。

“似乎有些头绪,又似乎没有。”赵慕鸢神色有些凝重,难道齐盛是带六皇子去祭拜琼华公主的?可琼华公主和六皇子又有什么关系?而且齐盛说的是去找人,找什么人?

琼华公主的陵墓,琼华公主是嘉太妃所生......难道嘉太妃在琼华镇?可那就更不对了啊,要是去找嘉太妃,为什么要带着六皇子?

想了一会儿,实在是想不到其中的关联,她索性就放弃了,反正过几日就去京城了,还是到时候直接问父亲吧。

十月二十,这日的天气很好,连带着赵慕鸢的心情也不错,谢管家前一天就将收拾好的箱笼都抬到了马车上。

她看着气色红润,眉眼间掩饰不住喜悦的周氏,也忍不住露出了笑意。

也是,终于能和夫君一家团聚,日日忧心的宣德王一事也落下帷幕,周氏总算是能安心了吧。

她才刚坐上马车,赵鸣鹤过来递给她一个小巧的香囊:“里面装了生姜片,待会儿路上不适的时候拿出来闻一闻。”

“多谢二哥。”她笑笑接过来系在了腰间,“二哥和锦鸿坐一辆马车吗?”

“锦鸿还小,和二婶婶坐一起,我自己坐一辆。”赵鸣鹤说着看了一眼骑在马上的卫青,其实他也想骑马。

二人说着话,等到了赵月莺过来,一行人便启程了。

马车才出了金陵城,赵慕鸢就看到了蒋六儿和程目领着茶馆所有的伙计,站在官道旁等着她们。

隔壁的铺子蒋六儿只用了三百两就买了下来,前两天到衙门过了户后,将地契交给了潋枝保管。剩下重新修整铺子的事也还是蒋六儿负责,赵慕鸢看他将茗香馆修整的倒也挺好,这件事就一点儿都不担心了。

“蒋六儿携茗香馆伙计,来送三小姐回京,望三小姐一路顺风。”

她笑笑,下了马车,站在蒋六儿面前,笑眯眯的看着眼前比她高出近两个头的少年,“茗香馆能走到今日,辛苦你们了。”

“三小姐说的哪里话......”蒋六儿的眼眶忽然有些泛酸,说是一年之约,其实还是全靠小姐的帮助与信任,他才能做的如此顺利。

“哈哈哈哈哈,你可不能哭鼻子啊。”赵慕鸢调侃着,因为众人都在等着,她不好耽搁太久,便说道:“我们该启程了,来日再见吧。以后,小破茶馆真的就只靠你们了。”

“三小姐。”蒋六儿看着她坐进马车,忽然大声说道:“总有一日茗香馆的名字,就算远在京城也会被人提起。”

赵慕鸢趴在窗边,笑着冲他挥挥手:“我相信,会有那么一天的。”

琼华镇

寒风凛冽,空旷的荒野,矗立着两座比肩的陵墓,一位少年站在陵墓前,手轻轻抚过陵墓,口中喃喃道

“那个孩子,真的还活着吗?我应该去哪里找他呢......”

“庄主,不能在这里耽搁时间了。”一位中年男子站在远处,轻声提醒他。

少年这才依依不舍的上了马,握紧了手中的玉佩,回头又看了一眼那陵墓。

他一定会找到那个孩子的。

待到二人策马的身影远去,一个身穿褐色葛布衣衫的中年男子才从陵墓后走了出来,将手中拎着的酒一饮而尽,然后走到方才那少年站过的位置上,手搭在陵墓前的石碑上。

“阿青,我来看你了.......”

金陵距京城不远,快马加鞭只需三日,若是马车的话,五六天也就到了。

许是归家团聚心切,赵府家眷一行人不过四日就到了京城地界,赶在城门落锁之前进了城,赵振远让管家钟甫亲自在城门处迎接的。

这会儿看着二夫人和几位小姐公子都顺利进了城门,钟甫也算安了心,忙叫人回去传信,他则亲自驾着二夫人的马车往赵府赶去。

直到外面下人的通传声传来,说是赵府到了,赵慕鸢才掀开马车帘,一眼便看到单是两扇朱红大门,就比从前大了两倍不止。

与众人一起进了正门,先是看见一座绘着松柏图的影壁,从侧面的拱门进去,便是个视野开阔的花园,许是刚搬进来还未仔细打理过,此刻只能看到些光秃秃的银杏树,还有个占了足有半个园子大的碧湖。

再往前走就是祖父住的榆犀堂,往左是父亲住的鸣蟾居,往右则是二伯住的沧澜居,抄手游廊的两侧还各有个垂花门往内院而去。

因是时辰已晚,她们就没有去打扰老太爷歇息,先是各自回了院子,待明日一早再去榆樨堂。

“东跨院收拾出了林兰居,还有较为僻静的九江烟阁,大小姐和三小姐可要商量下各自住哪里?”钟甫领着众人进了内院,细细解释着。

“我住哪里都行。”赵月莺看向赵慕鸢,等她先挑。

“那我就住九江烟阁吧。”赵慕鸢也不客气,她还是喜欢僻静一点的住所,免得自己做事情时老被人打扰。

“那我就住林兰居吧。”赵月莺丝毫不在意,她是真的住哪里都行。

钟甫看姐妹二人很快就商量好了,便让小厮门各自领了她们回自己的院落。

至于卫青......

“我不能进去?”他眉心微跳,看着拦在自己面前的男子。

“卫侍卫,您是男子,怎么能住在内院.......”钟甫极其客气的和他解释道,态度却很是强硬。“我已经给您准备好房间了,就在外院倒座房,从右数第三间。”

同类推荐
  • 商女不翻身:爷,求放手!

    商女不翻身:爷,求放手!

    陪吃陪喝陪聊,伊一花费大半个月终于拿下了手头的项目,却在签合同的时候倒下了……软绵绵倒下之前,伊一哀嚎——老天爷,你丫的玩儿我呢!于是伊一穿越了,从21世纪的和平世界,直奔千年前的战乱年代——战火纷飞,吃了上顿没下顿,时不时还来上一波土匪强盗,最后干脆被人贩子拐走……伊一肠子都悔青了,跪地痛哭:老天爷,我错了,我真的错了……于是,和平的曙光降临人间,从天而降的贵人,相互扶持的伙伴,日子越来越好了……只是谁来告诉她,那些个什么生意伙伴怎么一个个都成了皇子太子王爷?伊一拔腿就跑,我还想笑傲江湖呢?王妃太子妃什么的都是囚笼……
  • 太子妃请赐教

    太子妃请赐教

    《太子妃请赐教》讲述的是将门小姐孟平笙一路敢选、敢闯、敢爱、敢恨的情仇故事。腹黑撒泼是她,装疯卖傻也是她,大婚之日醉宿青楼更是她,她就是孟平笙!杀伐果敢是他,高冷强宠也是他,扮猪吃老虎更是他,他就是孟平笙的云天墨!本就无心与太子成婚,奈何有个亲爹来助阵,可歌可泣!金牌小剧场:“这?太子莫不是病了?”杜仲不解,孟常山立马跳起来,恨铁不成钢地瞪着他:“让太子给我抓紧时间,老夫还等着抱孙子呢!”说完,孟常山脸上一红,噔噔噔地往书房蹿去。各位看官,简介无力已实锤,劳请翻牌!
  • 许你一生盛世繁华

    许你一生盛世繁华

    南陵云相,白衣飘摇,仿若谪仙,却手段毒辣,金边折扇,逢出必见血,唯独将南陵的那位草包皇上宠上了天!侍卫:启禀丞相,三王爷挟持了皇上。某相淡然一笑:三王爷找死,送他一程!侍卫:启禀丞相,北凉闲王拐走了皇上。某相轻抚折扇:出兵。侍卫:启禀丞相,皇上要纳妃。某相寒眸微眯:纳妃?很好......云泽墨:瑾儿要纳妃,奈何卿本红妆,本相只好委屈一下,瑾儿该如何补偿本相呢?(腹黑宠妻男VS穿越逗比女,1V1,双洁)?
  • 绝世配音师

    绝世配音师

    一介骨灰级别的女配音师,穿越古代重操旧业,给皇帝配音,最后挣了个金饭碗。能得金饭碗,一生衣食无忧矣!
  • 快穿之勾勾搭搭戏弄你

    快穿之勾勾搭搭戏弄你

    穆远之你这个负心人,我韩凌是不会放过你的,你杀我一次,我就要杀你十次。让你知道负了我韩凌的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女主韩凌进入不同身份勾搭男主的故事:十个世界故事:1、杀手跟哑女;2、狐女跟和尚;3、丫鬟跟公子4、徒弟与师傅;5、公主与将军;6、总裁跟穷女;7、妖女跟鼎炉;8、病书生跟女神医;9、天师跟僵尸;10、神兽与主人。
热门推荐
  • 我能创造剧本

    我能创造剧本

    平凡无奇的他,突然发现自己能创造剧本,并使之投影于现实。世界会发生什么改变呢?
  • 婚丧喜庆指南(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婚丧喜庆指南(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的新旧习俗对比来介绍中国的婚丧喜庆文化:结婚、丧葬、寿诞、节日。
  • 仙夭

    仙夭

    五岁那年她遇见了他,一袭白衣经飘,美如谪仙,她痴痴的看着他,在梦里回忆着他的身影。三百年的默默守护。她成了昭国太子的师父,人皮客栈的神秘老板娘,昭国皇宫闪过的九尾狐狸,青楼神秘美丽的花魁姐姐……云山姐妹的背叛,和死敌意若嫉妒的死死纠缠,以及魔族女魔尊和她相似的脸庞。当她一层层的解开了真相,却发现一切都是谎言。樱宁,十七,那嗜血残忍的紫眸女子竟是她自己。“师父,十七不会恨也不想恨。”“有时候魔和神只有一念之间,十七何曾怕过……”她记得那个在落花下温润如玉的仙人。她记得那个对自己负气的调皮小男孩。她也记得那个在舞台上妖娆如媚的姐姐。花裳之约,如隔千世,奈何桥上,落寞繁华十里花开。
  • 在陆三爷怀里撒个娇

    在陆三爷怀里撒个娇

    当八岁那年遇见她,看她的第一眼,我就把这个女孩子藏在心底了。一直藏了十年,终于,我心满意足了。
  • 快穿之落大人不要啊

    快穿之落大人不要啊

    “天道不容,魔魂必除!”那些荒诞虚无的声响,不知道为什么,竟然成为了真理,深深地烙印在世世代代的人们的心底。没有人知道,那片满是残垣断壁的六界禁地究竟发生过什么,传说,那里曾发生过一场旷世之战。可当人问起那场大战的究竟是怎样的,没有人能回答的上来。更没有人知道,那些被时光掩去的真相,是多么的“天理不容”。天理,又究竟是什么?那场生死离别的空前战役,是天道与神魔的裁决。可最后的结果却是,神魔为了天地间的苍生万灵放弃了躯体,放弃了爱情,放弃了所拥有的一切,开始了一场时空旅行。【沧海桑田,星移斗转,我爱的样子你都有。】
  • 剑问凡心

    剑问凡心

    吾,生而卑微,却不敢轻言放弃,奈何天不容我,我欲逆天而行;吾,亦非生性薄凉之辈,奈何被逼成魔,我欲逆天而改命;吾,本生性善良,奈何天道不仁,我欲灭天道之无情……
  • 殇婚

    殇婚

    冉文丽离异外租住处,幸遇大慈大悲观音菩萨圣像。在现实的生活,她不得不向菩萨恭敬虔诚的倾吐自己的心声,至诚的不可思议,点亮了她的生活。遂发生不思议的事情----从她前世的经历、再前世的经历、以及元神处,顿悟人生。
  • 传说之下奇妙旅程

    传说之下奇妙旅程

    -_-决心脸!一名少女掉入无人不知的地底,里面充满了危机,展开一系列精彩的故事,不知她是会屠杀斩断一切,还是会善待每一个怪物。
  • 风之绝唱

    风之绝唱

    世界树是这个世界的最明显的标志,目前人类已经接触到了许多物种,但这只是这个世界的百分之一的区域。当一天一位神降临在这个世界上,迎接这个世界的,将是什么样的风浪?
  • 中国电视剧历史教程

    中国电视剧历史教程

    作为当今中国大众审美文化的一种重要艺术的电视剧,因其覆盖面之广、影响力之大,在整个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别的文艺样式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本书尝试以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的历史的观点,对中国电视剧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历史及其标志性作品作出独到的分析,注重探索电视剧艺术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其他文艺发展的关系,注重阐明电视剧艺术发展自身的独特规律,观点鲜明,材料翔实,史识兼备,是研究中国电视剧发展历史和高等学校开设相关课程的合适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