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41600000005

第5章 学术思维的品格、模式和习惯(5)

“实在”的意思很明白,其实,这正是为人和做学问的根本。一是做学问的态度要诚恳,二是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人无诚信则不立,当腐败现象开始侵蚀学术机体并产生种种令人痛心的教训时,讲求诚信的学术观念和道德,就越来越值得强调。孔子没有什么“学术专著”,一本薄薄的《论语》,还是他的学生们回忆整理的“语录”。然而,仅仅一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就足够世世代代的学问家和教书人领悟一生、实践一生。学术成就的高低,绝不是按字数的多少、著作的厚薄来衡量的;那种一个星期之内可以赶写数篇论文、迅速积累评定职称“资本”的做法,同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实在隔得过于遥远。至于剽窃抄袭,更是值不得费时指驳的恶习。

值得一提的是另外一种貌似学术的畸形现象:从外国人的书里抽出几个概念,胡乱组合、渲染,穿凿附会地编造出貌似新颖的所谓“学术专论”,这种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的现象,被学术界斥为“伪学术”,这种风气需要学术爱好者倍加警惕。

说到坚韧不拔这个词,人们思维的屏幕上一定闪现出两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形象。其实,学术思维的特征和卓有成就的学术工作者的形象,同红军长征的情形是非常相像的。古代的读书人要经历“十年寒窗”,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给自己的座右铭是“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鲁迅全集》中数千万字的小说、杂文和学术著作,是在他30多年每一个“风雨如磐”的深更半夜里“挤”出来的......应当说,在繁荣昌盛的社会环境里做学问条件好多了,但好的条件也常会变成不利的因素。因为,爱过舒坦日子的人,很少愿意再下功夫去“苦学问”;再说,在可以花钱买文凭、叫秘书代笔写论文以换取学位和职称的环境中,把功夫下在学术事业上的人,难免也会出现犹豫、动摇的现象。但是,每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每一位学术爱好者和学术工作者都必须深信:未来社会一定是科学、民主与正义主宰的社会,只有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所换取的货真价实的学术收获,才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杠杆,才是我们立身处世的“有价凭证”。所以,不管现实生活中遇到何种阻力与困难,都不能削弱我们为学术事业而奋发图强的坚韧意志。

三、学术思维习惯的养成

学术思维习惯的养成是要下苦功夫的,是要遵循科学规律循序渐进的。除了要在谦虚、专注、实在、坚韧四个方面下功夫长期磨炼之外,还应当在以下三个方面注重学术习惯的自我养成:

(一)要自觉养成“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专一行,研究一行精通一行”的习惯

学用结合,供需对接,立足本职工作成才,这是将理想和现实紧密结合的学问之道。但人们选择专业、职业和学术的方向时,常常有这样那样的顾忌、困惑、短视和盲目。单说高考和考研的专业选择,就有许多贻误前途的盲目行为:听说银行奖金高就一窝蜂地选择金融学,毕业后却要面对银行商业化大幅度裁员的现实;看到法律专业的毕业生一时不好分,就随意放弃自己本来喜欢的这个专业,忽略了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未来社会是法制化社会的必然趋势;明明喜爱哲学,却觉得它无用(没有实利),全然不领悟理论思维对于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意义等等。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事实上,选择什么都避不开“有利亦有弊”的二律背反,关键的问题是要能“趋利避害”,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其实,确立专业学习和研究方向的根本要求,是应当尽量符合自我爱好和自我发展的要求。从事任何专业的学习和研究,都要以科学思想为指导,“入门既不难,深造也是办得到的,只要有心,只要善于学习罢了。”事实上,社会需求总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你的努力要力求达到这种高标准和高层次的需求。13亿人口的大国,就业竞争肯定会越来越激烈,但只要你的专业知识能够满足社会需求,你就会是竞争中的胜利者。这种竞争的态势和取向,正好证明着学术的重要,因为任何专业人才向高层次、高标准努力和提升的过程中,人人都要借助于学术思维的帮助,人人都必须受益于良好的学术思维习惯。这也是学术思维优秀习惯,在人才学上的客观价值所在。

(二)要自觉养成从“问题”出发的良好习惯

时下有两个很时髦、很热门的词汇,一是“素质”,二是“创新”。可惜,越炒得沸沸扬扬,却越显得枯燥无味。其实,归根到底,“素质”和“创新”就是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看不出问题存在的原因,认不清问题的本质,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能身体力行、实实在在地下功夫解决眼前的问题,而一味妄谈“素质”和“创新”,那是毫无价值的。

研究学问,必须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正是学术生命的实质所在。培根对自己从事学术工作的目的直言不讳:“我写书不是为了消度空闲时间和供人娱乐消遣”,“我所关心的是人类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这是我愿意借助正确和健全的理智思考来加以改进的。”毛泽东同志则把做学问的思想方法和行为准则,精辟地概括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严格按照这一思想方法和行为准则来反复训练,逐步养成良好的学术思维习惯,对每个学术爱好者来说,都是可以受益终身的。

要养成“从问题出发”的良好学术思维习惯,就要坚持“带着问题学习和研究”的思想方法。问题要选好,要密切结合社会现实改革的实际需求;问题要选准,确保其按照科学方法可以得出预期的目标。还需要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精神,以积极的心态介入有价值的争论和探讨,在学术争鸣中锻炼自己的睿智,学习别人的长处,集中大家的经验,以求得科学的共识,实实在在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要自觉养成尊重事实的习惯

学术研究是从基本事实开始的认真、细致的工作,要充分尊重事实,要从事实表面形态和复杂关系中去伪存真,抓住事实的本质,这是学术研究者最基本的态度和功夫。

鸭嘴兽是一种靠产卵繁殖后代的动物,但其喂养幼雏却又靠哺乳的方法,这就给动物分类带来了特殊的复杂性。恩格斯青年时代曾经认为卵生的鸭嘴兽不是哺乳动物,但随着自己的深入了解,他觉得自己过去对事实的判断是“愚蠢之见”,并常常以此劝戒朋友要谨慎思索,尊重事实,“不要做我事后不得不请求鸭嘴兽原谅的那种事情”。

对别人学术工作的方法、结论要尊重,一知半解就妄加评论,不弄清含义就盲目引用,都是很容易犯错误的。例如,人们很喜欢引用阿基米德的那句关于“方法和结论”的至理名言:“给我一个可依靠的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尊重事实的人都明白,科学家这句话的限定是十分严格的:一要有“可依靠的支点”,二是“可以撬动”(那怕只撬动一点点)。在这里,方法和结论(或者“条件和结果”)都有可靠的事实依据。每个认真的人都明白,阿基米德这句话的本质在于强调“可依靠的支点”在力学原理中的重要作用。(须知:这个“可依靠的支点”上哪里去找呀?)但有的人却把这句话望文生义、大而化之地改为“给我一个杠杆,我就能把地球翻转过来!”任何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给你“一个杠杆”,但你真的“能把地球翻转过来”吗?如此一个不在意的小小改动,却完全背离了科学的事实,把真理推进谬误的泥沼。

强调对事实的尊重,还包含对历史事实(抑或“事实的历史真像和历史价值”)的尊重,因为对历史事实哪怕有一丝一毫的忽略和轻视,都可能产生背离学术思维规律的错误。一位历史学家写了一篇《谈读书》的论文,其中除论述“刻苦读书的意义和方法”之外,还强调要注重实践,不要盲目相信书本中的一切内容,这个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作者引用古人的一句话来为自己佐证,却冷不防将自己推到了自相矛盾的悖论境地。作者引用的那句古语就是孟子的名言:“尽信书不如无书”。学识渊博的作者竟没有仔细地想一想:要是“无书”,你还怎么“谈读书”呢?再说,秦始皇“焚书坑儒”也还要保留下医书和农书,我们怎么可以说“不如无书”呢?这是忙中出错,“大意失荆州”。用哲学中的话讲,就叫做“一种矛盾掩盖了另一种矛盾”。其实,问题就出在引用古文的一个小小的错误上,保留历史风貌的准确引文应当是:“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原话中的“《书》”专指的是《尚书》,《尚书》中对“武王伐纣”这场正义战争的记述,有偏离事实的倾向,用“血流漂杵”一词夸大了战争的残酷性。孟子觉得《尚书》中的这句话不可信,因此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谈读书》一文的作者,没有仔细想清楚孟子原话的特指事件,因此,在引证时少用了一个小小的书名号,最终造成了对作者立论的无可挽回的损失。平心而论,只要略为细致一点,这样的失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思考与练习

认真阅读季羡林先生《关于当前学风的一些看法》,联系实际讨论问题:怎样锻炼学术思维品格?怎样养成良好的学术思维习惯?并针对其中的一个问题,分组总结和交流。

对于当前学风的一些看法

季羡林

什么叫“学风”?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学校的、学术界的或一般学习方面的风气。”根据我个人的语感,指学术界的风气的占大多数。

那么,我们当前学术界的风气怎样呢?我们大家都常常听到一些怨声:风气不好。其表现是比较明显的,比如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草率从事,好寻捷径。古人说:“十年磨一剑”,范老(文澜)说:“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这些至理名言,现在有一些人不遵守了。其下焉者则抄袭剽窃,明目张胆,不知天下尚有“羞耻”二字。

这些都是令人忧虑的现象,我自己也在忧虑。但是,我认为,更令人忧虑的还不在这里,而在不学。有学才能成学风,学风的好坏且不去论。不学则连“风”都没有。

环观我们当前的大学和学术界,一出大学的门,或者已经出了大学的门而在学术界有了一个席位的人中,下海者有之,出洋者有之,当官者有之,这是平常而合理的现象。下海和当官,都是社会上不可或缺的。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大学毕业生都留在学术界或教育界;如果中国十二亿人都成为学者,我们将无饭可吃,无房可住。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可是,话又说了回来,那些决心或者半决心留在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学士们、硕士们和博士们,总应该“学”了吧,总应该读书了吧。然而,据我的观察,殊不尽然。我无法计算出一个百分比来,至少有一部分是不学的。在他们身上是不存在学风问题的。风是有的,东、西、南、北风都有,只是没有学风。有些教外语的教员,外语水平是极能令人满意的。但是,除此以外,却不知道他们是什么家。这样的人,在德国只能终身是外语教员,与副教授和教授无缘。

在我们国内,有一极小部分“学者”,头顶高级职称,却是述而不作,一篇像样的论文也不写。至于与他有关的专著和论文则视若路人,有关的中外学术杂志则更是陌生。

我所忧虑的正是这种不学的现象。特别是在一个新世纪和一个新千纪就要来到我们眼前的关键时刻——用一句旧话来说,也许可以称之为“危急存亡之秋”——全世界范围内的“知识爆炸”,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一日千里地在向前飞奔。稍一疏忽,立即落伍。有一些本来应该学的学者,却把枕头垫得高高地酣睡。“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诸葛亮知道,这些人并不知道。看了这种现象,我有了“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感觉,难说我是杞人忧天吧?

(原载1998年1月15日《文学报》1998年第3期《新华文摘》转载)

同类推荐
  • 伊索寓言(小学生爱读本)

    伊索寓言(小学生爱读本)

    《伊索寓言》是文学史上的经典,可以让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从一则则生动、闪光的寓言中找到处理问题的方法,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寓意。其中的诸多篇章诙谐有趣,且于诙谐之中揭示人间的真善美、假恶丑,其中有个性特征鲜明的主人公和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总能吸引小学生们的目光。书中栩栩如生的形象不仅会在小学生的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而且会伴随他们快乐成长。农夫的善良、乌龟的毅力,还有小山羊躲避恶狼的机智,这些都会在小学生们柔软的心上扎根生长,开出美丽的智慧之花——这是小学生们一生的宝贵财富。
  • 语文课超有趣:部编本语文教材同步学(四年级下册)

    语文课超有趣:部编本语文教材同步学(四年级下册)

    “语文课超有趣”系列由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担任顾问,由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组织学者团队,按照“新课标”要求,以温儒敏高效语文学习理念为核心编写。本系列围绕新版教材的课文篇目,同步进行相关知识的汇总、梳理、延伸、启发,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课文周边的历史、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知识,具有很强的配套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启发性,是语文教育研究领域多位名师、专家共同推荐的语文课内同步拓展阅读教辅书。配套性:与新版语文教材同步推出,根据课文篇目进行针对性编写。知识性:精选课文周边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每一课背后的知识体系。趣味性:打破刷题、死记硬背模式,符合不同年级学生的阅读趣味。启发性:提供跨学科知识转化的钥匙,引导学生自发拓展认知领域。
  • 中国皇室家庭教育

    中国皇室家庭教育

    中国历代帝王的育子心法,现代家庭教育的皇室培养秘笈。本书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揭开了皇室教育的神秘面纱,也为世人揭示了皇帝的另一面:他们不仅仅是不可一世的帝王,也是谆谆善诱的慈父。同时,也将古人的教育经验现代化,使其更具有指导性,使原来只在深宫大院的教育能够进入寻常百姓家。
  • 财务会计(第二版)

    财务会计(第二版)

    余海宗编著的《财务会计(第2版)》结合国际会计准则的最新变化,借鉴了国内外相关资料,立足我国会计实务,以会计要素为主线,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问题。根据我国会计准则的最新变化,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修改。为了便于读者自学,每章最后增加了本章小结和关键词。具体修订内容:增加了对财务会计概念及特征的阐述;对存货的初始计量问题进行了修改;增加了高危行业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安全生产费的会计处理;补充了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具体会计处理;完善了同一控制下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企业合并的处理以及应当考虑的因素;修改了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认。
  • 初中化学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初中化学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收录了初中化学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42例,具体内容包括《〈空气〉说课稿》、《〈水的组成〉说课稿一》、《〈原子的构成〉说课稿二》、《〈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说课稿》等。相信通过学习感悟撰写者教学理论、钻研教材、研究家法学法,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思路和做法,会拓宽您的视野,启发您的思维和创意,便您的课堂教学更轻松、更高效!
热门推荐
  • 狍仙记

    狍仙记

    青丘有仙兽,其名为狍,浑浑噩噩十二万载,突然有一天狍子说,我不要做兽了,我要成圣,我要娶狐仙小悠!
  • 我缔造了总裁老婆

    我缔造了总裁老婆

    面临失业,偶然获得系统却是只能当辅助,且系统相当不友好,任务完不成,就要变太监。看主角如何应付变态系统,完成任务。成就老婆总裁大业。
  •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文化历史之谜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文化历史之谜

    本书选取各个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最有研究价值、最富探索意义和最被广泛关注的文化历史之谜,分为古墓疑云、迷失之地、人物秘闻、传奇文物和千古悬案五篇,吸收了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和科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汲取众家学说,以一种全新的探索视角来研究历史,客观、科学地分析其成因、特点,力求给读者提供最权威、最丰富、最全面的信息,再现残缺、消失的历史往事和古老文明。另外,为了满足读者更高层次的阅读需要,书中运用了大量的图片,与趣味横生的文字交相辉映,一一展示人类历史上的风俗习惯、血脉联系、荣辱伪善等,不但弥补了,单纯文字说明过于抽象的缺憾,也为读者提供了一把打开世界历史的钥匙,从新的角度正确了解和认清历史。
  • 我们的父亲

    我们的父亲

    一位父亲叫林欣,四个孩子,看一位父亲如何养大四个孩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末日还是第一次

    末日还是第一次

    没有绝对的邪恶,只是立场不同。有情和背叛,都是只是为了生存!
  • 血族迷情:你的血好甜

    血族迷情:你的血好甜

    她在家里浇花,玻璃房里竟出现血族“好困啊~”“困了我们睡觉”“好~”“等等……”一段崭新的恋情展开,你,等急了吗?
  • 阆山梦

    阆山梦

    没什么介绍,想破头想的介绍,你们也未必肯看。反正,这是一个跟套路都不一样的硌。
  • 剑梦断魂

    剑梦断魂

    数十年的兄弟分离,换来今朝的相遇。一朝魂穿异世大陆,却已是另一个身份。兄弟间的执念,不同的生命轨迹,究竟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自我?
  • 重生魔女之繁花锦绣

    重生魔女之繁花锦绣

    前世,她是最窝囊的魔君之女,被所信之人欺骗,所爱之人抛弃;今生,她携天界圣物归来,敌在明,她在暗,该如何逆转自己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