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41600000019

第19章 学术论文的选题与写作(2)

(1)经过追溯,看自己的“拟想”是否具有开创性、突破性。如果自己的拟想,前人从未涉及,或者是与通说、前人见解根本不同的,同时自己又能以足够的论据或条件对其作出证明,那就可以作为选题确定下来。反之,则应舍弃。

(2)经过追溯,看自己的“拟想”是否对通说或别人的观点有补充作用。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则可以作为选题,反之,也应放弃。

(3)看“拟想”是否与别人重复。如果自己的想法完全与已有的研究成果一样,那就应另辟新路;如果是部分内容与别人的研究成果相重复,那就应当变换角度,避开重复,确定选题。此外,在追溯验证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捕捉一闪之念,不可放过阅读或调研过程中突然产生的一些思想火花。尽管这一时的想法很简单、很朦胧,但如能及时捕捉,顺势追溯下去,也极有可能形成自己的观点,成为选题的引子。

追溯验证的选题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应用也较广泛。例如,为超导电子学这一新学科奠定坚实基础的约瑟夫森效应的发现,其始是年仅22岁正在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约瑟夫森的理论预言:当两块超导体实现弱连接时,会出现一种新的物理现象。又比如,在当今科学界,认为任何剂量的核辐射都有害于健康的“线性无极理论”(LNT)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那些提出“小剂量辐射无害”的科学家,大都是通过追溯验证来确定这一研究课题的。这一理论能否为科学界所接受和承认,还取决于更深入的科学实验,特别是“小剂量辐射无害”现象产生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机制,能否改变核辐射会损伤细胞内的DNA这一传统结论。但这一课题带给我们的选题启示的确很有意义。

3.实践应用法

这种选题方法,既不是从阅读大量文献材料出发,也不是从自己的主观“拟想”出发,而是从现实需要出发,从自己的社会实践中去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把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研究之中。很显然,这样的选题方法,在应用研究和自然科学领域运用较多。但是,基础研究方面也同样可以选用。比如,作为生物科学中的基因工程的理论,可以被我们广泛应用于各种重点保护及濒临灭种的动植物的繁育技术之中,也可以由此深入,应用于进一步揭示生命奥秘的基础研究之中,像我国科学家所做的“衰老细胞与分子机理研究”的课题。还有,为人熟知的胡福明于1978年5月11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该选题就是运用了实践应用法。是从现实社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来加以研究探讨的。再如,根据近年来我国科学研究领域中学术腐败现象日益严重的现实,以及科学伦理道德教育相对薄弱的状况,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存浩先生在《光明日报》2002年2月1日第1版发表《科学道德建设应借鉴国外经验》一文,提出了创造我国良好科研环境的合理建议。该选题同样是来自解决现实问题的思索。

三、优化学术论文选题的技巧

讲述了选题的原则,也介绍了选题的方法,是否掌握了这些以后,就可以顺利地完成选题的任务呢?也未必。我们仍然会在研究工作中为选题而困惑,甚至会产生身在宝山而不知所措的烦躁。究其因,还在于对选题的原则和方法的把握停留在理论层面,在实践中运用不够的缘故。俗话说“熟能生巧”。因此,要能够真正掌握并运用以上所讲的选题原则和具体方法,还有赖于不断的学术研究实践。对于初学者来说,把来自科研实践又经过理论总结而概括出的选题技巧介绍出来,或许有助于我们的选题构思。

(一)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大千世界,丰富多彩。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需要我们去探讨研究的问题,可以说到处都有可选的科研课题。但是,每个人在选择自己的研究课题时,都必须从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出发,最大限度地利用自身的便利条件,选最适合于自己的题目。否则,再有价值的课题,你没有研究的条件和能力,也只能扼腕长叹,空留遗憾。因此,选题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是科学研究的经验之谈,是选题的技巧之一。具体说,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学科优势

科学领域里的学科分类林林总总。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体系、研究历史。每个学科研究的问题,又有宏观的、微观的,重要的、一般的,有实践性的、有理论性的,有限于本学科之内的、有跨学科的。而我们每一位研究者都不可能涉足各个学科,只能在某一学科或交叉学科中发展自己。当一个人具备了某一学科的坚实理论基础,对该学科研究历史和现状有了系统了解,并在这一学科中取得一定研究成果之后,他的专业特长和学科优势就形成了。在此情况下,就应当在自己的学科范围内选取课题进行研究,或者稍有拓展,在该学科与其它学科相交叉的边缘处选题,而不要为追求“轰动效应”而舍近求远、扬短弃长,去选取自己不熟悉的其它学科的“热点”。事实上,科学发展史上那些著名的科学家,大都是在某一领域辛勤耕耘,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他们的荣誉总是与某一学科紧密联系的。但是,如果想把自己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以致于选择与自己原有专业相去甚远的课题来研究,即使著名科学家也难免半途而废。比如,大物理学家牛顿在力学、光学、热力学以及与物理学相关的数学、天文学等方面,都做出过杰出的贡献,唯有当他选择神学这一课题之后,却30年内无所建树。因此,对于初涉学术研究的人来说,就更应该注意厚积而薄发,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选择研究课题。

2.研究优势

如果说学科优势是就研究者主体条件而言的,那么研究优势则讲的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客观条件,诸如研究者所在单位的学科基础,开展研究的文献资料储备,以及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学术研究等等。如果我们在开始自己的学术研究时,能够准确把握客观研究条件的优势,尽可能地选择有利于发展这种优势的课题,那么,不仅选题的价值和意义会具有独特性,而且研究起来也更容易取得成果。比如,复旦大学的松江鲈研究,从1959年邵炳绪先生《松江鲈的生态初步观察》一文在《复旦学报》发表开始,一直没有间断。40多年来,复旦大学在松江鲈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也培养并形成一支科研队伍。因此,博士后王金秋先生在选择松江鲈研究这一课题时,就具有无可替代的学科研究优势,研究进展就更顺利,取得成果就更快一些,并获准列入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再如,南阳在汉代曾有“帝乡”、“南都”之称,遗存下大量的汉画像石(砖)。这些文物成为我们今天研究汉代历史及文化的珍贵资料。历史的馈赠,也造就了南阳在汉文化研究方面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南阳师范学院音乐系李荣有先生正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开始他“汉画像石与汉代音乐”的课题研究,并取得了可喜成就。他先后在《中国音乐》、《文艺研究》、《中原文物》、《南都学坛》发表了多篇论文,并以“汉画与汉代音乐文化研究”为题,获得全国艺术科学“九五”规划立项,最终以专著《汉画像的音乐学研究》由京华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

(二)以小见大,求真贵新

初涉学术研究之路的人,常常容易急于求成,总想在科学上取得大成绩,做出大贡献,因而选题往往过大、偏难。这也是学术论文选题中一个常见的需要引起注意并努力克服的突出问题。如《论教育改革》、《论中国加入WTO以后的经济发展》、《中国20世纪文学论纲》,这样的论题涉及范围很宽泛,不是一篇两篇文章可以阐述清楚的,甚或写成一本专著都讲不透彻;同时,这样大的选题,也难以驾驭,往往流于空泛,最终事与愿违。所以,选题不要盲目求大。有意义的选题不在其大,而在于它具有的价值和创新性。我们选题应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以小见大,求真贵新,克服盲目性,莫做贪大的傻事。

如何运用“以小见大,求真贵新”的技巧呢?首先应对选题的研究范围进行限制,可以做历时性纵向的截取,也可以做共时性横向的摄取。像前面举出的《论教育改革》,我们可以做横向摄取,限制为《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对《中国20世纪文学论纲》可以做纵向截取,限制为《中国抗战时期文学论纲》。例如,太平天国史研究已成为史学界一门很有影响的“太学”,一般研究者在选题时,都必然是从这一整体中摄取一点作为研究对象的。广西师范大学朱从兵先生的《试论太平天国告示的起源》、《太平天国诏书衙考辨》、《太平天国诏命衙简论》,则都是以小见大,从文书及文书制度这一方面去研究太平天国历史的。还有,前面已提到的复旦大学博士后王金秋的松江鲈鱼研究,选题也做了限制,其《松江鲈鱼不同组织同工酶的研究》一文,显然是从“同工酶”处着手的。这些选题都体现出“以小见大,求真贵新”的技巧运用。

(三)多维思考,独辟蹊径

人的思维活动,常常会因一种心理定势的影响而胶着于一点,迟迟寻不到令人满意的通畅思路。学术研究贵在创新,研究者必须打破定势,运用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方式进行变换角度的多维思考,从而获得富有创新意义的选题。前面讲选题方法时所举出的“小剂量辐射无害”的研究课题,就很好地体现了“多维思考,独辟蹊径”的选题技巧。假如科学家都沿袭“线性无极理论”,怎么会产生这样重大的科研课题呢?再比如,文艺理论界关于艺术与宗教的关系研究,已经有了许多文章和专著,若要再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就必须变换角度,另辟新路。宋一苇先生的《诗性·神圣性与人的无限敞开性》这一选题,正是跳出传统观点注重横向关系探讨的模式,从人类文化中的神圣性出发,探究两者共同包含的深层文化间互性——人的无限敞开性,进而揭示艺术的本源及特性,从而显示出研究者多维思考、独辟蹊径的选题技巧。

(四)集思广益,民主协商

一个人的思路和见解总是有限的,俗言“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因此在选题时能够通过请教咨询,运用集体的智慧,集思广益,民主协商,就可能得到意外的收获,找到理想的选题。国外倡导的几种调查研究方法,诸如“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Method)、“德尔菲法”(DelphiMethod)和“列名小组法”(NominalGroupTech-nique)等,其实都能够为我们优化论文的选题提供借鉴。尽管三种方法的具体操作方式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启发创造性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因此,当我们为选题而苦恼时,不妨借鉴这些西方的方法,把集思广益、民主协商的技巧运用一番,从而获得豁然开朗的喜悦。例如,20世纪末我国“夏商周断代工程”这一重大选题的确定及完成,就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协作攻关的成果。这是由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专家学者联合实施的工程,共有来自历史学、天文学、考古学和碳十四测年等不同学科和专业的200余位专家参加。

学术论文写作的准备

选题确定之后,研究者并不是紧接着就开始写作了。一般地讲,大多数研究者还要进一步做好撰写前的准备,即为论文写作充分做好材料工作。因为,尽管每一位研究者选题时都占有了一定的信息资料,但真正进行写作时这些材料是远远不够的,不仅需要进一步查询、收集,而且还需要对获得的材料进行筛选、分类、比较、鉴别和整理。所以,学术论文写作前的准备工作不可轻视,要努力做好、做充分。学术研究的实践反复证明,准备越充分,写作越顺利,资料越丰富,越有条理,写出的论文就越有说服力、逻辑性越强。大体说来,学术论文写作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料查询与材料准备

学术论文写作不同于文学创作。因为后者可以借生活中的一些见闻和感受展开想象、联想和虚构,不要求所用材料的客观真实性与丰富性,但前者必须以丰富的具有客观真实性的材料为基础。离开了这一基础,论文写作只能成为一句空话。所以,资料的查询和材料的准备,就成为我们确定选题之后开始写作前的第一步工作。

(一)资料查询

查阅和收集必要的文献资料,是每一项科学研究都必须做的工作,也是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必备的基本功。因为,我们无论进行哪一项科学研究,都必须了解该项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国内外研究状况,弄清楚已达到的研究程度,使用的研究方法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而明确可借鉴的地方与应吸取的教训,帮助确定自己的研究基点。据美国科学家基金委员会统计,一个科研人员完成一项科研活动所用的时间中,查阅文献资料就占去50.9%,而用于实验研究的时间又占32.1%,用于编写报告的时间仅占9.3%,计划和思考的时间占7.7%。这是就科学技术人员的科研活动所做的时间统计,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而言,查阅文献资料所用的时间会更多一些。可见,资料查询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一环节做得如何,直接关系着整个研究工作的进展。在科学研究中,习惯把这一环节归入文献工作。因此,为了做好资料查询,必须掌握文献工作的基本知识及文献检索的一般方法。

1.文献的种类

文献是记录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一切载体的总称。文献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文献记录载体的每一次改变,都成为人类文明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志。另一方面,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领域的不断扩大与深入,文献的内容及其价值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因此,我们对文献的分类就会有不同的标准和不同的类别。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鬼火炎燎

    鬼火炎燎

    一个先天火属性体质的少年。在他青年时期的某一天,他无意间修炼了一种奇异的火魔法后,发现自身的火魔法发生变异。从而,他的命运之轮开始旋转,注定了他这一生不在平凡。他能否让所有的生命都得到平等?他能否让消失的种族再度出现?这一切都还是个未知的迷!
  • 破阵道

    破阵道

    曾经显赫耀眼的天才,在家族的阴谋中沦落为牺牲品。艰难、小心翼翼的活着。且看他如何在夹缝中生存,在阴谋里轮转,一步一步走出深渊。让这天地,再也不能阻碍;让所有阴谋,都在睿智里消散;让曾经冷漠的人,俯首称臣!
  • 太阳剑王

    太阳剑王

    这是一个人、神、魔、灵兽四族并存的世界,强者为尊,主宰一切。本作主人公,灵光一现,为了变强,在雷雨天山峰峰顶打算引雷入体,激发自己的潜能,然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 30岁结婚

    30岁结婚

    北京版《爱与黑暗的故事》。故事在主人公【东方岩】【东方鹤】兄妹及他们的共同好友【忆良】及他们身边的同事、朋友、同学、亲人、爱人身上展开。东方岩是本分老实的“北漂”打工者,因为没房没车,30岁的他一次次被分手。东方岩的妹妹东方鹤品学兼优,考入北京大学后也遭遇一系列感情问题。北京承载了年轻人的梦想与辛酸。故事围绕几个人年轻人展开。将都市生活、学习、职场、校园、家庭等矛盾、纠结、温馨场景串联,就当下年轻人关注的爱情、成长、婚姻等问题展开探索。都市生活的压力与无奈,爱情的偶然与必然,婚姻与家庭对人的永恒吸引力,韶华与老去……这一切都在人与人之间流动,在心与心的交流中坚固。
  • 藏海魅影

    藏海魅影

    藏海雪域之中看似偶然的相遇,实则是一场筹备千年的阴谋。昆仑雪女千年轮回再生,圣女瓶重现人间,古老文明中对长生和权利永恒的追求,拨乱了人心正反,涂炭了几多生灵。
  • 英雄联盟之大陆纷争

    英雄联盟之大陆纷争

    英雄联盟根据官方背景的无限YY,大家要多多支持!多多捧场!讨论群号:190708679
  • 万世华符

    万世华符

    华符大世界,九天十地,七国百家,人族鼎盛,六族逡巡,符力无双,符器制霸,纠纠秦国,征战九天,百家归一,六合一扫,武胜三皇,功超五帝,万世轮回,华符至尊。
  • 绿茵无双

    绿茵无双

    你踢球的目的是什么?踢球的目的?踢球就是我的目的!——秦少仲的记者问答
  • 独断(现当代外国文学系列)

    独断(现当代外国文学系列)

    我想成为任何人,路过的某个人,没人知道他的任何事。《独断》的男主人公严格地身体力行了我的梦想。我想要改变身份的渴望来自我的母亲。她有时会忘记自己孩子的名字,她会叫我克洛德、朱丽叶、埃米莉……这很好玩,让我想到以此写一本小说。对我来说,写作好比跳入未知的世界,跳入所谓的白纸。每次冒险,我都会赢来一点点地盘。我尽力将可以言说和不能言说的边界推得远一些,把可以言说的范围扩大一些,以此表示我是个先锋。每年十二月,我都重读我的作品,然后从中挑选一部。像我这样的人,写作时会处在一种非常抗奋的状态,一定要让它们静静地待上几个月……
  • 热爱

    热爱

    1950年,新中国刚刚解放,留苏归来的热血青年苏明涛与身份不明的沈寒秋在桥上相遇,一刹那,爱情的种子已在苏明涛的,心中深深地扎根。但是他万万没有料到,自己即将掉入一场劫难!苏明涛与沈寒秋再次相遇,可为什么沈寒秋冷若冰霜,恍如陌生人?为什么沈寒秋行踪诡异,对自己的过往遮遮掩掩?又为什么会忽然离开他,与他亲同手足的兄弟许军走在一起?到底她是谁?这是一个情节曲折、充满悬念的反特爱情故事,剧中的主人公秉着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在动荡的年代尽情抒写他们的青春故事,当一切褪去,唯有热爱被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