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33600000032

第32章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人生一世,究竟在追求什么?为何而活?如何才能快活?纷繁世界,事事烦扰。做事则烦,不做亦烦。如何解脱?如果不到“水穷”之地,是否还能逍遥自在?其实,“水穷”之地不在天边,也不在山巅,它在我们的心里。悟到“水穷”之地,自然能够活得洒脱,一切缘起缘灭皆随浮云飘去。

正如佛语,“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什么是世间呢?世间就是四大五阴,就是六根、六尘、六识,如果离开了这个世间,要求觉悟,是悟不到的。只有在世间的各种烦恼的因缘里面去探究它,在各种爱嗔及不爱不嗔的活动中去体会它,才会觉悟。

既不悟空,又不着相,便能见本性。

一位修道多年的女道士虔诚地问赵州道:“佛门最深的法意是什么呢?”

赵州于是面向女道士用手掐了她一下,轻松地说道:“就是这个。”

女道士语有怒气地说道:“没想到您的心中还有这个。”

赵州不紧不慢地说道:“不,是您的心中还有这个呀。”

对于一个人的内心,如若口中总是念着空,就永远不会做到万物皆空,这就好比那位女道士一样。

对于“空”的理解,其真正的悟在于修行。在自己的内心上直接把这个空感受到,不需要在道理上说长道短。正如赵州只是轻轻地掐了女道士一下,道士心中便起了杂念,又怎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空呢?

所以,佛法中讲究“缘起性空”。缘,就是关系或条件。缘起,说的是事物的起因,起原,世间上没有独存性的东西,也没有常住不变的东西,一切诸法,都是由于因缘而生起的。也就是说,世界上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对的,互相依存的关系和它的一定条件。如果没有这个关系和条件,那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无法生起的。

“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这是缘起的定义。比如种子和芽,因为过去有了种子,所以现在才能有芽的生起,正因为现在有芽生起,过去的种子,才能叫做种子,这就是异时互相存在关系的道理。从另一方面看,种子灭的时候,也正是芽生的时候,芽生的时候,也正是种子灭的时候。这就证明芽和种子的生灭现象,又是一种同时互相存在的关系。

世间上的一切者因缘生起,都离不开因果法则。因和果之间有一个缘,因所以能成果,一定要有缘。

性空,就是众缘合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因缘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如果自性不空,则不能有,这就是“真空生妙有”的意义。即指一切现象因为都是缘起,所以没有固定的本体,唯一真正的性质是空性,也就是一切现象都归于寂灭。

性空本身就是佛的法身,也是我们每个人所具有的佛性,每个人都有,这是佛教中最究竟的道理。正所谓: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这是六祖慧能禅师的经典名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主要在于打破修持中对身心的执着。神秀禅师将染净、圣凡绝对地对立起来,要求人们“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但在慧能禅师看来,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染净、圣凡关键在于自心一念,心生善端即为善,心生恶念即为恶。心性自然,本来清净。故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我们从辛弃疾的人生感悟中也许能够体悟到“性空”后的随缘人生。

辛弃疾《书停云壁》:

万事随缘无所为,

万法皆空无所思。

唯有一条生死路,

古今来往更何疑。

意思是说,万事皆随顺因缘而定,实在无需有太多刻意的作为;了悟世事变化都是暂时的空相,更是无需用力作为。人生就只有一条通往生死的道路,古往今来所有人物都这样经历过,无需太多怀疑。

辛弃疾一生曾有长达十八年的闲居生活,做为一名身怀抱负的读书人,他是力主奋勇抗敌的。然而,时运不济,明主见弃,再有天大的理想亦属枉然。闲居乡间的他,写下许多温婉诗词。这首《书停云壁》便是深具佛法之作。

诗人所谓随缘,是说一切万有皆为因缘所生,缘生则聚,缘灭则散,缘起缘灭之间,如斯自在,来去自如,因此无需罣碍。

一切有为法,都是空性,“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空白”或“没有”,它是指由无到有、再从有到无之间,不断在变化的空性。每一回的变化都显现它不同的形貌,因此,了悟“万物随缘”与“诸法皆空”的深义,便能自由自在、无所罣碍。诗中出现的两个“无”字,也是同样的道理,它指的是“不要刻意作为”,因此“无所为”与“无所思”,都是指向不要刻意在某件事物上头执着,并非什么作为都不要之意。

进而,诗人才说道“唯有一条生死路”。人生这条道路,一头由生而来,另一头则通向死亡,所有人皆行走其上;而如何能够不罣碍、不执着,却是所有人一生都要面对的修行。

所以,辛弃疾此诗的提示是,万事与诸法皆为随缘来去的空相,就如同每一天虽然都是新的一天,但每天所看到的事物,都是因缘暂时和合之相。既如此,则不是恒常不变之相,也就是空相了。

面对大千世界中的种种空相,不是要人们不努力修为,而是提醒人们自在自由地活着,才是最符合生命真义的生活方式。

正如洪应明《菜根谭》:

世人为利缠缚,动曰尘世苦海。不知云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鸟笑、谷答樵讴,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尘苦其心尔。

意思是说,如果心被荣利所缠缚,身边再美的东西也会视而不见。

心生妄念,必然难以入定,不定就无法到达智慧的彼岸。不过,一切禅机皆因一个缘字。

众生世界,有事必有缘,如机缘、善缘、恶缘等。万事随缘,这是禅者的态度,也是一种生存的态度。

据说,自从释迦牟尼佛来到舍卫国为大众说法教化后,全城的人都成为有道德、有礼貌、懂事理的人。他们互相爱护、帮助、和睦相处,舍卫国简直是一块乐土。

当这个消息传到其他国家时,远在罗越祗国的地方,有一个外道,生起钦佩佛陀的威德之心,因此他不辞旅途的艰辛,长途跋涉来到舍卫国,想拜见佛陀,请求教示。可在他还没有见到佛陀时,却遇到一件令他不解之事。

原来,舍卫国是个热带的地方,毒蛇很多,如果被咬伤,立即会丧命,所以,在这个地方,被毒蛇咬死的人很多。当这个外道走到城外的时候,看见两个父子在田里干活,忽然从草丛中蹿出一条毒蛇,把那个儿子咬了一口。不久他就毒发死了。而那个做父亲的,却依旧照常干活,儿子的死,对他并没有很大的影响。

外道觉得很奇怪,就问老人道:“这个年轻人是谁?”“我的儿子。”老人回答。“既然是你的儿子,为什么他被蛇咬死,你却一点悲伤都没有?还有心情继续干活,他不是你的亲生儿子?”

“这有什么好悲伤的,人生总是要死,事物的兴盛与衰败自有它的规律,人既然死了,如果他有善因,自有好报,假如他的恶因成熟,恶报就现于其前,我忧愁啼哭,对死者有什么好处呢?”老人说到这里,看着发呆的外道,又问他,“你是不是要进城去?顺路的话,我拜托你一件事,可以吗?”

外道问什么事,老人又继续说:“你在进城后向右拐弯的第二家,路过时,请对我家人说中午送饭的时候,只送我一个人的就行了,对她说儿子已经被蛇咬死了。”

外道觉得非常奇怪:为什么这个老人一点善心、仁慈心都没有。儿子死在这儿,毫无悲哀,反而不忘自己的午餐,世界上竟有如此冷酷的父亲。

外道进了城,拐了弯,找到老农的家,对老妇人说:“你的儿子被毒蛇咬死了,他的父亲叫我带口信给你,中午只送一个人的饭就好了。”

妇人听了这话,只向来人感谢,并无悲伤。外道奇怪地又问:“老妇人,你难道不怜悯儿子的惨死吗?”

老妇人却很自然地回答道:“这个儿子托生到我家,并不是我去招呼他的,他自己要来的;现在他走了,我也留不住他。正如旅店里住一夜旅客,晚上路过寄宿,天亮各自离开,谁也留不住,其实也无须留。我们母子之间,也是如此,儿子的去来,是随他的业缘,我一点也护救不得。”

外道听完这些话,心里想,这真是一对硬心肠的夫妻,又糊涂又不近人情。

这时里面又走出一个女人,是死者的姐姐,外道好意地问她:“你的弟弟死了,你难过伤心吗?”

“他已经死了,我为什么要伤心呢?我们如同被编成大木筏的木头,在水中航行,一旦遇到大风暴,木筏被冲散了,那木头各自随流水漂散,木头不能永远拴结在一起。我们因为偶尔的因缘而变成了姐弟,同生在一家,但寿命各有长短,生死并没有规定的时间,他既然先走一步,我做姐姐的又有何能力相救?”

姐姐说完,身边又一妇女说:“噢,我丈夫死了。”

外道这时已经如坠在云雾中,他问妇女:“你自己的丈夫死了,竟然这样若无其事,毫无悲伤之意?真的无所谓吗?”

死者的妻子平静地说:“我们夫妻的结合,和空中的飞鸟一样,夜间停宿在一起,天一亮,各自去寻求食物,各有各的命运,鸟儿一旦飞开而不能回来,是他的造化。我既代替不了他,也无法为他承担业力,就好比在途中相识的客人一样,相会以后,总要各奔东西。”

外道听了这一家人的话,满心愤怒,甚至后悔自己跑了一趟冤枉路,本来听说这舍卫国的人最有孝道的,以为自己弃邪归正,来此寻找真谛,岂知是这样一般毫无道理没有仁慈心的人。

尽管如此,他还是想见佛陀一面,空手而回,毕竟是遗憾的。因此他来到邸园精舍,求见佛陀。

外道心里充满疑问,拜见佛陀后,默默坐在一边,低着头,并不开口询问。其实他的心思,佛陀早已明白,因而故意问道:“什么事使你如此忧愁?”

“因为希望不能如愿,所遇之事,违背我心,所以忧愁。”外道回答。

“忧愁不能解决问题,有什么失意的,你尽管说。”佛陀慈悲地对他说。

“我从远方慕名而来,是因为崇拜舍卫国有您佛陀的教化,人民都依法奉行,岂知一到这儿,就遇到这么件一点也不近人性的事情……”

外道将碰到老农夫及儿子乃至他一家人的事情告诉佛陀。

佛陀微笑着向他开示道:“话不是这么说的,你所希望看到、听到的是人情、人性的事。而法理是不能顺着人情人性的。把人性净化,与真理相应,那才是最要紧的修行。你所见的那一家人,在道理上,他们并没有错。他们能知道人生无常,人不能永远保持自己的有为的色身生命,这是从古至今,所有的圣凡都是一样的。一个人死了,大家为他大哭大喊,这对于死者有什么益处?况且当人在有生的时候,注定就有死。生喜死悲,这是世俗对于生死的迷惑,所以在生死的流转中,就永远也没有止息的时候。”

外道听了佛陀的开示后,心里顿时开悟,从此,他真正改宗,皈依佛陀,做了一个虔诚精进的比丘。

人生百年,匆匆一瞬,荣华富贵,更是过眼云烟,虚幻不实。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中,一切都是“因缘而起,因缘而灭,缘生则生,缘灭则灭”。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凡事不过度地追求,不留恋过往,从容平淡地应对,随心,随情,随理。在这繁忙的名利场中,若能常得片刻清闲,放松身心,静心体悟,日久功深,便会识得自己放下诸缘后的本来面目:清静无染的菩提觉性。

但是,“随缘”有时常被误解为不为,借此听天由命,逃避问题和困难。其实,随缘不是没有原则、没有立场,更不是随便。随缘是一种智慧,是一种修养,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对生老病死、情痴情绝、荣辱贵贱的坦然面对。

同类推荐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本书是加措活佛首部作品,也是他首度公开分享生命沉淀的轨迹与感悟。本书完成之后,受到《西藏生死书》作者索甲仁波切和北京大学哲学系楼宇烈教授的大力赞赏,并被谢娜等人列为必读书。全书共分九个章节,以人生、情感、信念、生活、爱、快乐、幸福、智慧、情绪为主题。教我们如何对待生命中的困惑与迷茫,增强面对世事无常的内在力量。
  • 中观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内容简介:《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问道——济群法师修学问答录

    问道——济群法师修学问答录

    没有找到心灵的家,生命会在轮回中漂泊,四处攀缘,寻找依赖;找到心灵的家,回归觉性的故乡,就能随遇而安,随缘自在。《问道》收集了济群法师对学佛者及困惑者提出的问题的回答和解释。本书分八篇,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分别从皈戒、人生、信仰、闻思、修证、生死、抉疑、社会来回答学佛者的疑问,启发学佛者关于人生的大智慧,帮助现代人减轻烦恼,从此走上幸福人生的道路。
  • 伊斯兰文化散论

    伊斯兰文化散论

    本书介绍了:《古兰经》名称考释;《古兰经》与圣训的文学价值;当代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潮述评;回族穆斯林对中国阿拉伯语教学事业的历史贡献等。
  • 藏密佛教史

    藏密佛教史

    《藏密佛教史》是以西藏人的观点叙述藏地密乘历史,展现藏传佛教的发展经历和传承体系。书中择要叙述了佛教如意宝出世、兴盛的状况,历代传承密宗金刚乘的高僧大德等,并叙述了续——玛哈约嘎、教——阿努约嘎、窍诀——阿底约嘎密乘三系各自之情节。此书对于藏传佛教之教徒,当有极大饶益。
热门推荐
  • 道斩天

    道斩天

    “生者依旧,残魂知否,不过月肥星瘦!”老乌龟慢慢的说“生者无愁,死者无忧,当是寒门星宿”满脸老人斑的老人也冒出来一句,然后闭上了眼睛。“轰”他所在的黑屋瞬间变成了废墟。“最是人间留不住,罪族寒门由何路”拿着乌龟的老人留下泪水。“我的时间都不多了”树洞下趴在老人手中的乌龟声音穿到虚空的另一段鹤发童颜的老不死耳中。“多久”“两百年”"为子夜换天?”“只是瞒天。”
  • 海贼王之魔龙

    海贼王之魔龙

    原是普通人的他突然穿越到一个海军上校的身上,却误吃了送给天龙人的恶魔果实,不得不逃离海军。结果他却被路飞拉去当海贼,面对海军的追杀,又发现自己和革命家居然扯上关系,他和草帽团的命运将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
  • 茉泣,王者将归

    茉泣,王者将归

    “如果可以回去曾经,你会回去吗?”“会。”“理由呢?”不等那个人张嘴发声,她便抢答,“让我猜猜会是什么可笑的理由呢?啊~应该是想要回去,远离我,又或者…杀了当时手无缚鸡之力的我,以除后患,对吗,哈哈哈,我就知道,你一定…”“够了。”被绳子束缚的她,终是阻断了已经接近发狂的她。“如果可以回去,也许,我会阻止你与‘修罗’约定,更或是…废了你们的能力。”“呵!是吗,只可惜,这个世界没有如果呢。你也注定要被我踩在脚下。”“呵呵,他会来的。”“他?你还是不要想了。”……看着她逐渐消失的光影,她嘴角轻勾“呵呵。”她与她,因为家族的羁绊而变成仇人,一个坠心,一个弑魂,她们的背后还有更大的阴谋在继续……
  • 始于脸红呀

    始于脸红呀

    “哎!你真喜欢那个魏炳炽?”“应该是吧。”说起他,那还是在初一的时候,我想,可能缘分就是这样就是让我遇见他,让我对他念念不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吹牛大王历险记

    吹牛大王历险记

    闽豪森男爵是一个快乐的冒险家,在书中,他讲述了许多他自己经历的异想天开的冒险故事,例如他可以利用眼睛冒出的火星打野鸭、骑着炮弹飞行、在鲸鱼胃里跳舞、乘船去月亮旅行等等。他的故事荒诞离奇、风趣幽默,夸张的情节和丰富的想象力让人难以置信却又爱不释手。虽然闽豪森将自己描绘成一个无所不能的英雄,但是总是被大家嘲笑为“吹牛大王”。但是这不同凡响的“吹牛大王”的故事,却是风靡全球的畅销不衰的故事。
  • 穿越女尊之独宠傲娇夫郎

    穿越女尊之独宠傲娇夫郎

    当现代女总裁,兼任世界第一女杀手的顾轻寒穿越到了西普大陆,西普大陆比地球先进多了,而且,还是一个女尊世界。当她遇到和她一样,同样是从现代穿越来的月初云时,在这场你追我赶的游戏中,究竟是良人相拥入怀,共度一生还是从此天涯分离,相忘于江湖?
  • Tfboys与女主的爱恋

    Tfboys与女主的爱恋

    男女主角相恋,可是因女配和男配从中捣乱,所以女主因为伤心而离开......(不方便透露太多,想知道的就进去看一看哦!)
  • 异界戏命师

    异界戏命师

    这是一个沙雕菜鸡玩家穿越到异界把土著居民全部带偏的沙雕故事!沙雕暮小商是一名菜鸟游戏代练,而这里,是只有他一个玩家的异界位面!机缘巧合之下,暮商转职了隐藏职业【戏命师】,以玩家的视角开启一段另类的异界之旅……等等……这个职业……好像有点不太正经!!【你钱没了】:强制窃取目标身上物品,具体效果视幸运和双方等级差距而定。……【我不吃醋】:通过饮用食醋积攒进度条,进度条满值后获得buff(反伤10%--100%,持续时间:一分钟),共可存储三次;唯一被动:喝醋可以永久增加生命值!……“哈哈哈……我暮小商就是天下第一醋王!不服?你过来啊!”但,渐渐的,暮商发现这个世界似乎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 我要开始爱你了

    我要开始爱你了

    高中毕业那年,尹初夏跟在夏汐身后问:你喜欢什么样的女孩子?夏汐:我不喜欢女孩子。于是尹初夏剪去长发,从温柔淑女变为酷酷的小可爱。大一那年,趁着酒精作用尹初夏又追着他问:你到底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我?夏汐: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恋。气的尹初夏哇哇大哭。大三那年,尹初夏决定发语音最后问一次。尹:你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我?夏:我从来没有过喜欢你的打算,我要开始爱你了。很多年后,有人问:你们夫妻关系这么好,当初谁表白的?怎么表白的?某人拦下话语权,一本正经道:“我先说的爱她,至于表白方式……是用嘴巴。”尹初夏扣他衣角,他转过头,严肃质问:“难道不是用嘴巴?”尹初夏对夫君美貌低头,挤出笑脸:是是是,当然是用嘴巴告白的。哑语他们也不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