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324500000013

第13章 十二幕 闭目塞听

第十二幕

原敖一直坐在下首,杯莫停不说话,一直吃吃喝喝,原敖也不说话,偶尔抿上一口酒。

杯莫停终于酒足饭饱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他叉开腿箕坐在几案后面,用脏兮兮的衣袖把酒坛餐碟一股脑地扫在地上,趴在几案上闷头就睡。

原敖无声地笑笑,解下自己的皮裘,起身轻轻给杯莫停披上,然后吹熄所有的灯,安静地离开了营帐。

他还要继续巡视城防,但是这次他压抑的心情放松了很多。和杯莫停在一起的时候,这个放浪不羁的老朋友总是在笑,原敖也会情不自禁地跟着笑,好像暂时卸下了肩上的重担,成为了和杯莫停一样无牵无挂无拘无束的逍遥浪子。

“即使是这样放浪形骸的人,心里也有放不下的事呢。”原敖心里想,“心无挂碍,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

杯莫停心里的事,原敖再清楚不过。

他知道,十几年前纠军攻破绍梁关的时候,杯莫停就在不远的山上向关里眺望。

破碎的城池里是他的挚友白逍,身边是他的另一个挚友,琅琊的宗室公子齐无忌。

一个月后的一个晚上,原敖再次和杯莫停在一起喝酒,他平生第一次见到,这个总是在笑的浪子,抱着酒坛嚎啕大哭。

最难受的事情,莫过于早就知道了结局,却眼睁睁地看着它发生而无能为力。

那是竭尽全力后仍然无能为力的挫败感。

齐无忌告诉原敖,他们已经穷尽了一切可能性,企图挽救白逍。无论是深入孤城把人救走,还是潜入纠军战阵刺杀白起,甚至是闯进梁京劫持国君,都被证明是天真荒唐的想法。

齐无忌唯一能做的,就是死死拉住恨急欲狂、意欲冲进战场与白起拼命的杯莫停,哪怕被杯莫停一记恨就是十多年。

他们都是武艺超绝的武者,有着以一敌百的武力,但是以一敌百、一骑当千甚至是万夫莫敌又能如何?

对手是十几万披坚执锐的甲士,他们的旌旗绵延百里,他们的箭雨遮天蔽日,他们的呐喊响彻原野。

在战争机器的洪流面前,他们才发觉个人的力量真是渺小得可怜。

那一夜的嚎啕大哭之后,杯莫停渐渐又恢复了放浪形骸的模样,但是他从此以后背上了从纠国军营偷回的那柄长刀,也从此以后再也不与齐无忌相见,哪怕他明明白白知道齐无忌并没有错。

秋天深夜的城墙上寒意逼人,皮裘现在正披在杯莫停的背上,原敖只穿着不能御寒的铠甲。

无处不在的压抑随着冷风,再次覆上他的心头。

他思索着杯莫停带来的消息。

建立上阳关防线的事情他是知道的,虽然这个计划表明了南淮上层对武关防线在纠国的猛烈攻势下能否坚持住抱有深重的悲观心态,但是并不意味着南淮的国主觉得原敖是个无能之辈。这对原敖的声誉没有任何损失。连原敖自己都觉得建立第二道防线很有必要,尤其是向父偃主持上阳关防线,以他的才能,应该比原敖的武关防线坚持得更久。

但是原敖总是隐隐感觉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尤其是今天听到的消息,更是让他疑心重重。

上阳城在武关防线的后面,边关都还未告急,后方有什么事情值得急报传递?

既然收到了急报,为什么向父偃看起来不太急,甚至反而故意放慢了行军的速度?

顺着这个疑点,原敖想到了以前没去细想的一些事情。

武关防线上有七座关隘,最为险要武关扼守两国间的通路,也能沟通其他关隘,是绝对的中枢。

这一年,纠国攻城数十次,虽然来势凶猛,但总是无功而返,干脆在防线外屯垦。也许这能解释成纠国兵力分散,不能集中力量尽快攻破一点,可是这一点,纠国的君主谋臣想不到,精于兵法的白起嬴湛等旷世名将,难道也想不到吗?

武关防守得太过容易了。

容易得有些反常。

如果纠国的目的不是尽快破城,他们又有什么目的?

原敖沿着城墙踱步,思绪随着目光向远处的纠国军营延伸。

没有头绪。

完全没有头绪。

原敖需要更多的信息。

灵光一闪。

信息?

仿佛拨云见日,原敖突然明白了那种无处不在令人窒息的压抑感从何而来。

就像一个本来很正常的人,被蒙住了眼耳口鼻,失去了一切感知信息的渠道,只能徒劳地在黑暗中挣扎。

原敖不知不觉间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的信息来源,杯莫停的出现,就像是让蒙眼的人感受到了光。

因为他带来了信息。

斥候和哨骑已经很少带回有用的情报了,除了在附近侦察围攻武关的纠国军队动向的,稍微走远一点的斥候都是有去无回,更不用说和其他关隘互相传信。原敖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些斥候是被纠国的哨骑截杀了,从没想到这有可能是纠国蒙住他的眼一种手段。

而派往荆都陈述守城状况的信使,从来也只能带回“已阅”的回复和言词空洞的褒扬,至于整个战局的情况,原敖作为武关防线关键一环的主持者,居然知之甚少。

南淮军务大部分由向父偃统管,原敖的报告当然也由他审阅和批复,但是细想起来,向父偃也从来没有提供过什么重要的信息。

上阳关的急报和向父偃行军途中的异动,如果不是杯莫停提及,原敖恐怕也不会得到任何消息。

如果向父偃……也想蒙住原敖的眼睛呢?

不可能。原敖从心底里极度排斥这个想法。

向氏世代为南淮军队效力,百年战功彪炳史册,南淮国主对向氏信任备至,大胆放开军权,向父偃作为南淮老将,数十年来兢兢业业,为南淮练兵备战巩固国防,却从来不居功自傲,而是愈发谦恭谨慎,他更是善于发掘和指点新秀,连原敖都受过他的提携之恩。

如果向氏都靠不住,南淮还能依靠谁?

月华无声地照在漆黑的墙砖上,映出清冷的辉光。

同类推荐
  • 祭神明

    祭神明

    每隔二百一十二年,天碑开,新王出,三王入墓,史称祭神明。届时诸雄齐至,称王封尊。怎料天碑横断,诸神齐陨。世间再无王权神授,大战四起,生灵涂炭。为避杀孽,天下盟约,十年止战。十年之后,重铸天碑,弃封王,登帝极。岂有人知不过是旧王苦阳皇孙的一场惊天阴谋呢事情便从他幼时说起
  • 日出月没

    日出月没

    本书主要描写从戊戌变法至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段历史,甲午惨败吹响了中华民族崛起的号角,众多仁人志士冲出战壕,开始了救国之战。主要有三种救国之道,三者有分、有合交相辉映,最后武昌起义成功,大清王朝在恐慌、犹豫、无奈中退出权力舞台,袁世凯投机取得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武帝寄奴

    武帝寄奴

    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描写宋武帝刘裕的传奇生涯。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宋武帝刘裕,乳名寄奴。一个靠编草鞋糊口的平民,凭个人的努力成为了帝王。他是被辛弃疾等人歌颂景仰过的英雄人物,是一位中国历史上少有人企及的政治家与军事家。人类有史至今,能用少数步兵(2千)击败十倍以上骑兵精锐(3万)的,唯有刘裕和他发明的却月阵。《三十六计》是在知名度仅次于《孙子》的兵书,目前已确认其作者是刘裕手下的将领檀道济。檀道济的军事实践即来自与主公刘裕的并肩战斗。欢迎批评指正!
  • 帝国拾遗

    帝国拾遗

    秦帝国建立与毁灭背后的鬼谷众生相。帝者布天下之局,鬼谷以苍生为棋,起子算尽天地日月人,落子尝遍欢愁苦乐恨。天借我二十年看君登帝阙,地赊我十五载为君葬江山。二分史实,八分胡诌,借鬼话悼秦,托古人说梦。若十分可笑,还请一笑置之。(男主:始皇;女主:清河)
  • 颠覆晚唐

    颠覆晚唐

    一位现代人,因为一次意外,无意中穿越回到了唐末,并阴错阳差的成了未发迹时的朱温。他如何能从一个一文不名的流浪汉一步步走向权力的巅峰?又如何能在军阀林立的唐末脱颖而出成为五代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他明明知道自己将来的命运,他能否改变这一切?又能否挽救后梁王朝覆灭的命运?他心地善良,为人宽厚,又如何被历史所唾弃,落下千古骂名?本书将一步步为你解开这千古之谜!
热门推荐
  • 至尊灾星

    至尊灾星

    霉运缠身的少年,因为骂了几句‘贼老天’,在经历一连串匪夷所思的倒霉事件后,意外而亡,魂魄穿越到异世界,成为了一家学院的小门卫——司空摘星!自此,一颗灾星冉冉升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系统总叫我赚钱

    系统总叫我赚钱

    她失去记忆,情感空白,心不会跳动,意外绑定系统,开始了穿越之旅…………原本以为这只是一场意外,直到那颗如磐石一样的心,跳动,再加上身后甩不掉的男人,才让她猛然清醒,这原来只是一场为了……
  • 红罂笔记

    红罂笔记

    真的有那一天……我变成了一个吸血鬼……没有被咬的痕迹,身上的鲜血没有被吸食。可我的心脏……却偷偷的暗流涌动起来……答案已经扑朔迷离,我只能跟随着脚步和那颗企图想要控制我的心脏去慢慢揭示答案。我……我现在需要鲜血~~~~!!!
  • 万古最浪赘婿

    万古最浪赘婿

    段浪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到了玄幻世界,绑定一个奇怪的系统。系统每次升级,都会解锁新的软件,让段浪获得新的能力。最近,段浪获得了慢播播放器,却不知道怎么去使用。知道怎么使用的小伙伴,请回答一下。在线等,急!
  • 难再遇我

    难再遇我

    (重生爽文,男强女强)晚宴不在邀请名单的小姑娘,当众挽着梧城位高权重的大人物,大言不惭,“我要做你太太。”众人窃窃私语,“几个菜啊,喝这么高。”不曾想宋明哲浅笑,“已经是了。”全场哗然于宋先生竟然娶了个21的小姑娘。前世她所托非人,卑微到尘埃里,也没能开出花儿。最后落得分手日成祭日。重生到自己影迷简洁身上,她服从原主爹妈安排,嫁给了低调沉稳的宋明哲。发誓不再动心。啧……真香定理注定打脸。发誓作废。宋先生这个男人啊,成熟暖心,简直不要太迷人。“你是我全世界的药。”
  • 我变成了一只鲲

    我变成了一只鲲

    推荐2020年最火轻小说《我在斗破打卡》!欢迎新老读者阅读!
  • 春明外史

    春明外史

    皖中才子杨杏园旅居北京时,对雏妓梨云的一见钟情,一往情深。梨云病重期间,他日夜守护,并海誓山盟相约白头,然而红颜命薄,相识不久,梨云竞香销玉殒了。杨杏园黯然神伤以致口吐鲜血,痴痴地将自己的相片埋人土中,与梨云相伴。随后,杨杏园又结识了才女李冬青,花前月下,诗文酬唱之后,杨杏园深深地爱上了李冬青,而李冬青却有先天暗疾,与婚姻无缘。李冬青便千方百计地想成全少女史科莲与杨杏园的百年之好。而杨杏园却割舍不断与李冬青的深情,愈加爱恋李冬青,史科莲为了成全杨李之爱,知趣地退避三舍。一波三折之后,杨杏园对婚姻之事心灰意冷,转而学佛。
  • 稚于最初安于长情

    稚于最初安于长情

    冰冷漆黑的夜,总是牵扯出无尽的忧伤!而孤灯只影的寂寞,更似残月般的弯刀,刀刀割痛人心。明明知道相思苦,偏偏不能不相思。当岁月尘封了历史,当轮回重演了前世今生,当时间淡漠了沧桑,而人类仍旧一代又一代地延续着“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故事。
  • 成为最强校长

    成为最强校长

    纪典偶得校长系统,只为发展教育事业!从小学开始、中学、大学!一直当校长,从未被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