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192200000014

第14章 “初唐二杰!”

听完二人的介绍,有几个熟悉的名词涌上了狄光嗣的心头:王子安,王勃,《滕王阁序》,《上绛州上官司马书》,杨炯,杨盈川,《从军行》《战城南》······

哇!一下就逮到两个历史名人,真是不容易啊!

到最后,狄光嗣心中如是想到。

“原来是王兄,杨兄当面!”

狄光嗣也算认识了王杨二人。

王勃微笑道:“好说!好说!”

至于杨炯,则只是点了点头。

见此情状,狄光嗣突然觉得历史记载并非完全不靠谱。

说起来,这王勃和杨炯也算有缘,不仅因为后来二人同为初唐四杰,而且两人还是同庚,他们俱都出生于永徽元年,即公元650年;

现在想想,洪亮说的还真对,王勃和杨炯今年俱都是刚满十四岁而已,刚好比狄光嗣大两岁;

狄光嗣也发现,王杨二人虽然都是年少成名,但是性格却很不一样。

早年的王勃博学多才,九岁撰《指瑕》,十岁览六经,一十三岁长安学医,十四岁时,也就是今年,上疏右相刘祥道,直陈政见,被赞为神童!

不过,那时的刘祥道并不知道狄光嗣,如果刘祥道知道,那会是什么结果呢?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当刘祥道见过在赛场上三言两语就让吐蕃使者钦陵吃瘪的狄光嗣后,曾今有过感叹:今年是神童丰收年吗?

此时的王勃,虽然颇得刘祥道赏识,但毕竟没有真正地实现自己积极入世的目标,所以心中踌躇满志也就可以理解了。

反观杨炯,其早年经历可以简单概括为:幼举神童,待制弘文。

这看起来似乎不错,有了“予出身”的待遇,能在弘文馆“待制”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是,他待制弘文馆始于显庆五年(公元660年),然后就一直“待机”、“坐冷板凳”,到如今已经过了四年;

正是因为如此,杨炯一直想不通,始终认为是朝廷不赏识自己,是处于上位的尸位素餐者的错,反正不是自己的错;

性情耿直,恃才倨傲的杨炯一直是这么认为的,要不然后来他也不会讥讽一些朝官为“麒麟楦”,甚至不服气地发出了“愧在卢前,耻居王后”的狂言,显然他对“初唐四杰”“王杨卢骆”的排名很有意见!

这人就是个狂生,恃才而狂的一个人。

恐怕也正是因为如此,杨炯才会待制弘文馆,“待了”一十六年(公元660年—676年),直到上元三年才补秘书省校书郎,算是走上了仕途。

即使如此,杨炯在弘文馆也已经待了四年,由于上官仪拜相之后,仍兼弘文馆学士,所以杨炯算是上官仪的半个学生或是助手;

这也是杨炯今天能和上官仪一起回府的原因。

至于王勃为什么会来求见上官仪,这就要说到昨天宴席散后,右相刘祥道回府后,遣人将王勃叫至跟前,对他说的一番话。

“子安,你若想尽快入仕,需得找一个人,你明白吗?”

王勃不明白,“相爷但请明言!”

刘祥道点头,“其实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这段时间风头正劲的西台侍郎上官仪;”

“相爷,这上官侍郎不是才拜相不久吗?他能有多大的能量?还请相爷解惑!”

王勃下意识的认为上官仪帮不上自己的忙。

刘祥道微微摇头,“唉!你看问题还是太简单了,不过这也不能怪你,就连我也有些看不懂了!”

“相爷此言何意?”

这次,刘祥道笑了,“你可知,前番我联合朝中众臣好不容易说动了陛下,让其下决心废后;”刘祥道眼中闪过一丝狠戾,“原本以我对上官仪的了解,只要陛下开口,上官仪就肯定会答应拟写废后诏书,可是最终我却失算了!”

王勃心中一惊,面上也闪过一丝惊惧,“敢问相爷,最终的结果是?”

王勃为何惊惧,刘祥道当然知晓,不过他也不点破,“最终的结果,可以说是没有结果!

上官仪的废后诏书是拟了,可是上面尽是一些废话空话,大而无物,除此之外,不知上官仪又对陛下说了些什么,竟然能让陛下和皇后武氏都认同;

此事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王勃没有说话,看起来是在思考。

刘祥道见状,接着道:“基于上述原因,上官仪现在可是陛下和皇后武氏都认可的人,所以很受重用,政事堂刚刚发敕,加上官仪知左金吾卫事。”

听到这里,王勃怎么还能不明白刘祥道所说为何?

“多谢相爷,我明日就去拜访上官侍郎;

相爷恩情,子安铭感五内!”

刘祥道也很满意,连连点头,“孺子可教也!”

话别后,王勃就离开了刘府,回宅准备翌日去拜访上官仪了!

这不,今天一大早,王勃就到了。

——————

回到现在,四人分宾主坐定,狄光嗣和李弘一样坐在上首,王杨二人坐在下首。

倒不是狄光嗣拎不清自己的身份,而是李弘三番两次将自己按在了上首座位上,他是无可奈何之下,才坐在这个有点烫人的位置上。

不过,狄光嗣和李弘之间的一番作为,在王勃和杨炯看来,却有一种很不一样的感觉!

李弘也注意到狄光嗣脸色有点泛白,“我贸然前来打扰,没有料到狄兄竟然有恙在身,倒是我唐突了!”

狄光嗣也不是矫情之人,“太子殿下言重了!只不过,我可是不相信太子殿下只是为了来看我!”

李弘笑着回答道:“当然,我来是邀请狄兄同往感业寺一游,只是狄兄身体抱恙,怕是不能成行了!”

狄光嗣也微笑道:“既然太子殿下盛情相邀,我也正想出去看看,不若就同去走一趟!”

李弘很满意,接着又问了王勃和杨炯,他们二人俱都表示愿意同行。

于是,狄光嗣一行四人辞别上官仪后,就坐上李弘准备的马车,离开了崇仁坊。

由于李弘是便装出门,所以只带了两个东宫侍卫,简单准备了一辆车驾,所以四人只有挤在一驾车内,好在这驾车够大,装了四个人也不显得拥挤。

两个侍卫在车前驾着马,狄光嗣四人在车内聊着闲天,倒也不显异常。

不过,陡然之间,不知从哪里吹来了一阵风,将李弘身畔的车帘撩起,李弘也不失时机地扭头向外看去。

同类推荐
  • 南明汹涌

    南明汹涌

    文科生穿越顺治时代如何把天翻过来呢?以海制陆,南明汹涌而来!
  • 易晋

    易晋

    自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后,中原倾覆、神州陆沉,山河破碎、战乱不止。如今司马晋庭偏安江左,氐族符秦一统北方,南北大战一触即发,孰胜孰败,只系一人。周复说:什么二赵、三秦、四燕、五凉、成夏、拓跋魏,历史得照我说的来写!
  • 丧尸入侵隋唐

    丧尸入侵隋唐

    你与丧尸前后脚穿越到了大业五年。它的传播堪比灰指甲,一个传染两;你没有亮甲,只能逐步拉拢能人,收服民心,然后功绩+1它走在路边,看到一个饿死的人,遂传播之;你没有办法,只能用3D打印机打印甘青5号杂交青稞种子,租用百姓农田,大力发展农牧业,结民于倒悬它笑看天下战乱,群雄并起,逐鹿隋末,坐收渔人之利;你没有办法,只能投身历史乱流,与天下英雄试比高终于,它入场了,它有贪食,迅捷,巨力,巨型,剧毒等各种变异丧尸,乖张跋扈叫嚣阵前。你对身边一人说道:“叔宝,去将敌将首级取回。”“属下遵命!”它是智慧型丧尸,是丧尸避免灭绝的最后希望。你是穿越者,是避免人类灭绝的最后希望。在隋末的舞台上,谁是主角,谁是配角……
  • 大明三国

    大明三国

    崇祯十六年,天灾频仍而人祸不止,外有东虏率骑侵扰,内有流寇作乱四方,大明朝廷几乎无人可用,皇帝也被架空...乱世没有主角,而我虽然穿越为皇帝亦不能幸免。 关键是我就是那个被架空了的 ... 座下龙椅,不知多少人觊觎着它...为了苟活,我得做点什么...
  • 异世中兴大明

    异世中兴大明

    神州上世纪九十年代A省F县的H工业大学毕业生朱慈炅意外穿越到地球的折叠空间苍穹大陆,正赶上大陆上最大的国家朱明王朝内有流民暴乱,外有辽虏入侵的风雨飘摇之时,朱岳附身到同名同姓的皇族远支身上,且看他如何一步步平灭闪乱,制霸苍穹大陆…
热门推荐
  • 直播之真相帝

    直播之真相帝

    “主播,我要点播赤壁之战!”洪天:“没问题,后面排队!”“主播,我要点播历史4大美女。”洪天:“简单,先排队!”“主播,你的揭秘系列还做不做了,真是急死人了!”洪天:“等请愿人数够了再说!”“主播,你敢放出你的真实信息?”洪天:“管理何在,禁言!禁言!不知道我的悬赏金额已经超过100亿美元了?”。。。。。。。。(ps:这其实是披着系统外衣的科普文!)
  • 无名地之寒花落尽时

    无名地之寒花落尽时

    无名之地,而有名万物······如果命中注定将为凡凡七载俗人,但是世局的规划中又却又将其特化,那人生该如何选择,接下去的路还要继续吗,这毕竟不是只关乎自己的问题,但又只能由自己决定,“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乎?
  • 斗罗之最强岳父

    斗罗之最强岳父

    小舞的父亲是谁?“小兔崽子离我家的闺女远点”……
  • 我母亲这辈子

    我母亲这辈子

    我一直想写下一些东西,又有点担心,希望早点写完,早点有人能够看到吧
  • 成为王者的一百零一种方法

    成为王者的一百零一种方法

    没什么好介绍的,看就完事了!要20个字,不带这样玩的啊!
  • 绝代姊妹花

    绝代姊妹花

    被冰封了不知多少岁月的夏云醒来后的故事。
  • 网游之守护大美女

    网游之守护大美女

    他,现实中的顶级杀手,竟然迫于生计当起了贴身保镖。她,刁蛮任性的大小姐,却偏偏喜欢上了他。最近越来越火爆的一款游戏将她吸引住了,非要带上对游戏一问三不知的他。
  • 召唤师至尊

    召唤师至尊

    一个活泼可爱的女生因为精神力过于强大,而被25世纪的人类异能研究所带去做实验,结果却穿越到了一个充满了魔法斗气的异世大陆里一个小家族的废柴身上,看她如何在异世大陆中生存,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一步步变强,并追上自己心悦的男神...
  • 一品女仙

    一品女仙

    她生来就是极致的纯阴炉鼎,注定要成为旁人修仙的踏脚石。不公之下,她要反抗,要复仇,要成为一品上仙,要创造平等仙境。“裴麒萱,休想逃,你注定是我的炉鼎!”骄傲的男人,精致的布局,修仙之路,也要步步为营。爱我请真爱,不爱请走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第八卷)

    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第八卷)

    四大名著是指《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及《红楼梦》四部中国古典章回小说。这四部著作历久不衰,是汉语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作品。其中的故事、场景,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四大名著”的最初提法是“四大奇书”,中国在明末清初最先有了这种说法。李渔曾在醉田堂刊本《三国志演义》序中称:“冯梦龙亦有四大奇书之目,曰三国也,水浒也,西游与金瓶梅也……”清代乾隆年间问世的《红楼梦》原名《石头记》被公认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本书将这四部书进行了新的编排,选取其中的经典篇章予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