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958000000022

第22章 吾有大中小三愿

到了石碣村吴用就把昨天发生的事情和三阮以及公孙胜细细说了一回,几人也是又惊又喜,惊的是没想到官兵来的如此神速,晁盖他们险些被包围,喜的当然是有惊无险,还多了叶灵这个核心首领出来。

三阮都是实心汉子,看到叶灵又讲义气又有实力,自然是衷心拥护追随,而晁盖其实也是个实在人,要不然也不会被宋江随意玩弄于股掌之间,因此也没二话,至于刘唐就更不用说了。

叶灵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他知道这支队伍他已经掌握的差不多了,唯一还没能彻底收服的就只有入云龙公孙胜和智多星吴用两人了。

这两人在原剧情中就分别是梁山的正副军师,位居第三第四的绝对核心位置,当然都是聪明人。

而这聪明人心眼多,心思活,自然不容易死心塌地的对人效忠而总是不停权衡比较,俗话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就是这个意思。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这做大事精兵良将当然很重要,但是智囊团也绝不能缺,历史上早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刘邦没有张良萧何,曹操没有荀彧郭嘉,刘备没有诸葛孔明,孙权没有周瑜鲁肃,李世民没有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的话,就算手下猛将再多又焉能成就霸业?

就连闯王李自成这种只当了几十天皇帝的草头王,也是在重用了读书人李岩之后才一改草莽本色,真正脱颖而出的,最后失败的原因同样也是因为他进了北京城之后志得意满,不听李岩的劝谏甚至逼他自杀,然后他很快就一败涂地。

因此你要是只想做个黑道大哥,带领几千甚至只是几百人小打小闹的话,只要有几个能打能杀的将领和一群忠心手下就够了,但若是想成大事,则必须要有聪明人辅助,而且越到后期需要的读书人就越多,马上可以得天下,但马上绝不能治天下。

所以叶灵明白当务之急就是要先把这两人彻底收服,以组成将来智囊团的班底。

不过这两人都是聪明人,不是单凭义气和银两就能搞定的,必须要有的放矢才行。

对此他也已经考虑过了,首先是吴用,他和绝大部分人都不同,对钱,对权其实都不是很看重,唯一在意的事情就是能够一展抱负,名垂青史。

只不过他屡试不中,眼看三十多了还一事无成,而且他又不屑和那些只会舞文弄墨死读书的酸儒们打交道,只能做个乡村老师混日子了,但是他心中那团火却从未熄灭过。

因此他平常不和文人打交道,反而都是和那些诸如晁盖三阮等江湖豪杰来往甚密,因为他不过是静待一个机会而已。

所以这次他才积极互动的筹划生辰纲的事件,而且后面虽然危机重重,他却不仅不惊慌害怕反而兴奋起来——他这种人就是喜欢乱世,太太平平反倒显不出他的本事来。

叶灵对此是心知肚明,他趁着众人忙碌着准备迎战的当儿找了个机会凑到吴用身边道:“学究先生,交浅言深,我若是话说错了还望先生勿怪,不知先生将来有何志向,可愿和小弟诉说一二?”

吴用心道,我的志向说出来恐怕吓死你,以我的才能就算做个州郡太守,三四品大员都有些屈才了,如今和晁盖他们一伙儿绿林豪杰折腾闯荡不过是没办法的办法,权宜之计罢了。

但是他如今确实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这个年代文人最重要的还是看“文凭”——也就是秀才举人进士然后一步步做官升上去这一条康庄大道,其余的什么权谋计策之类的都是“歪门邪道”罢了。

而他偏偏在康庄大道上只迈出了第一步——一个小小的秀才而已,但是在歪门邪道上却是越走越远,按照如今的世俗观念他也只不过是个有点鬼点子的没用文人罢了,其未来出身要么是去官府做个师爷之类的幕僚,要么是黑道势力做个军师,而这显然都无法满足吴用的“野望”。

所以他只是谦虚道:“有劳叶兄动问了,吴某只不过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而已,念在和晁大哥等人的兄弟义气上前来相助,哪里还有什么志向一说?倒是叶兄年纪轻轻就有此壮举,恐怕将来志向非小吧?”

叶灵淡淡一笑:“还好,小弟将来不过有大中小三个愿望而已。”

吴用笑道:“叶兄绝非池中之物,这愿望自然也小不了,小生愿闻其详。”

叶灵徐徐道:“在下的小愿望就是统一这整个江湖势力,中愿望是推翻腐朽的大宋朝,统一中原,而大愿望则是驱逐东西南北四处蛮夷,统一天下,不知先生有何见教之处么?”

只听“吧唧”一声,吴用手里的扇子已经跌落在地了,脸上也是充满了不敢置信的神色,他本以为叶灵最大的志向就是统一江湖势力——这其实已经很大很夸张了,更多只是年轻人的不知天高地厚罢了,但他万万没想到叶灵最小的愿望就已经是统一江湖了。

而后面的中等愿望就已经是插旗造反并推翻大宋朝了,换句话说就是要改朝换代,这乃是所有造反之人的最高梦想了,但竟然还不是叶灵的最大愿望。

他的最大愿望竟然是将中原四周的少数民族尽数扫平,打的他们俯首称臣,这已经是盛唐强汉才有的雄霸气象了,整个大宋朝从建国一开始就从未实现过。

所以吴用震惊了,彻底的震惊了,说实话他这种人生来就是做人幕僚,辅佐别人的,所以辅佐之人的成就高低也就决定了他的前途,辅佐的是黑道老大,他就是黑道军师;辅佐的是县太爷,他就是师爷;辅佐的是府郡太守,他就是幕僚虞候;辅佐的是封疆大吏或者诸侯王爷,他就是长史军师祭酒之类的二三品高官;而若是辅佐的是一代君主的话,那就是位极人臣的丞相尚书了——诸如姜子牙,张良,诸葛亮,羽扇纶巾,谈笑天下,入则为帝师,出则为大儒,这乃是所有读书人心中的终极梦想,吴用自然也不例外。

同类推荐
  • 朕本多情千古大帝乾隆秘录

    朕本多情千古大帝乾隆秘录

    要说爱新觉罗·弘历是谁,可能有人会不知道,可要说乾隆是谁,就众所周知了。说起乾隆,大家最为熟知的就是“风流天子”这个称呼,什么“六下江南”、“迎娶汉女”,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那么在历史上,乾隆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 浮生云无定

    浮生云无定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生活中不只有惊喜,还有惊吓。陌生又危险的异世界,籍籍无名之辈该如何自处?波澜壮阔的绘卷徐徐展开,描绘着兴衰浮沉……
  • 逍遥名医

    逍遥名医

    (不是女频,是男频书……)一个饱受工作折磨的医道高手,睁眼醒来却成为云府府上无赖房客。前朝秘闻,神秘单方,关我屁事,江湖风波,不老丹药,额……能给我尝尝么。神秘的事情,接踵而至,本想安稳度日的李素,就这样,一步步的重回名医之路。(ps:本书慢热,观看需谨慎)
  • 全家穿越到大明

    全家穿越到大明

    PS.本书更新到此,手里的存稿已经用完,不再继续更新。昨天新书《大明小人物传奇》已经开始上传。故事还是这个故事,不过做了大面积的改动。请大家搜索“大明小人物传奇”,收藏订阅,有票的请投张票。谢谢大家陪伴本书至此!也请继续支持新书《大明小人物传奇》!孙文国一家在二零二零年春节前因遭遇车祸后遇到一千年后的未来人,未来人因飞船能量不足搁浅在现在的时间点,一家替其穿越到明弘治十三年。爸爸搞军事科技,妈妈搞商业贸易,儿子走科举仕途,一家三口共同缔造出一个军事强大,科技发达,疆域辽阔的新大明帝国……
  •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四卷)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四卷)

    历史知识的普及向历史读物的通俗性和趣味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读物是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的,其中尤以世界史读物为甚。我们用百万字,千幅图片,翔实地再现了五千年间人类共同的实践经验、创造的文明,为今天提供丰富的借鉴和启迪!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以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一个个历史故事,通过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历史故事展现五千年世界风貌,以形象明快的语言描述一个个历史人物,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事件勾画人类文明发展的踪迹。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军事家族的弃女

    军事家族的弃女

    京都大学的高材生欧阳凌微因要去应聘,路过一条巷子时被花盆落下砸死,醒了后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她应该怎么办?这个世界没有以前世界美食。没有以前世界的音乐,没有以前的著名电影,没有以前的著名小说!意外获得空间,看她应该怎么混的风生水起。
  • 风纪

    风纪

    征天之道,破天之局。黄粱一梦不愿醒,笑看红尘不为名。以天地为棋局,摘星辰作棋子,博弈乾坤,道破万千!少年本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却因一块家传古玉遭到莫名的追杀,在无意中解开古玉的秘密时,又引起天地异象……当少年醒来时,已是另一片神奇大陆…….
  • 博物汇编神异典二氏部汇考

    博物汇编神异典二氏部汇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猎爱

    猎爱

    在都市生活里,一位平凡的女人爱上一位看似和自己身份悬殊太大的男人。女主角安琪是一位未婚先孕的妈妈,对于自己的宝贝孩子。安琪更是疼爱有加,可是对于那个孩子的爸爸。安琪确实咬牙切齿的恨着,讨厌着。他就是一个恶魔,一个来自安琪心里无法摆脱的恶魔不肯放掉她的恶魔。和他纠缠了多年,安琪深知自己无法斗得过他。每次遍体鳞伤的也只有安琪。就像是一只受伤的小猫一样,独自舔舐着自己的伤口。在黑暗里瑟瑟发抖。
  • 修二代的幸福人生

    修二代的幸福人生

    在这个灵力纵横的时代,修仙者层出不穷,没点本事根本没有办法立足,而颜楚就是恰饭中的佼佼者。
  • 太平经合校

    太平经合校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贝莉亚之血

    贝莉亚之血

    远古销蚀的戎甲埋葬于深邃的石沙之下,破碎的法杖至今伫立于那片富饶的土地之上。一切伊始,一切终结,看不见的命运轮回。悬崖之上,依旧飘荡着少女纤柔的歌声。(男主其实是妹纸什么的我是不会说的)
  • 都市之校花保镖
  • 共赴国难

    共赴国难

    作者用三十万言的篇幅,史诗般的笔调,描写了在东北沦陷、华北事变之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为奔赴抗日前线,组成了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东征山西,同时通过政治谈判,先后与杨虎城、张学良、阎锡山签订“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协议。在晋绥军、中央军的二十万重兵“围剿”下,毛泽东、彭德怀指挥红军分兵三路纵横山西数十县,完成扩红、赤化、筹款三大政治任务,将抗日火种在三晋大地点燃,并确定了“逼蒋抗日”的政治方针,直接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发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