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8300000024

第24章 中国礼制性建筑(3)

太庙祭祀,夏代实行五庙制。现在留存下来的皇家祭祀祖先的宗庙———北京太庙,位于紫禁城左前方,与社稷坛形成“左祖右社”的古代祭祀建筑的基本礼制。太庙主建筑,分前、中、后三殿,均安排在中轴线上,两边有配殿,前后几重院落,古柏参天,庄严肃穆。为强调王朝家天下的政权意志,具有国家意义的太庙,是历代统治者都必须在此进行“先祖遗训”和“理政教育”的地方。太庙、社稷祭祀,由皇帝主持。

(二)民间家祠祭祀

中国民间家祠祭祀文化,是比皇家太庙祭祀表现更为深刻和更具普遍意义的“礼教”。家祠建筑,是祖先的象征,是宗族家室祭祀先祖的地方。家祠建筑与社会地位的高低有极大的关系,不是家家都能兴建祠堂的,其建筑权和祭祀权往往都掌握于士家大族阶层的手中。家祠祖庙一般的位置是在住宅之东,成“左庙右寝”家庙礼制规范。虽然祠堂祭祖的形式、规模与皇家的太庙、诸侯的宗庙祭祀不可相提并论,但祭祀体制思想、礼仪文化与皇家宗庙祭祀没有实质上的区别,只有礼仪规格、地位等级等表现形式上的差异,本质上都是维护“宗法礼治”的一种“家国管理”制度。它是一个家族的象征和中心,又是团结家族、教化族民的“神圣物体”。因此,“人必归族”,“族必有祠”,“效法先祖,不违祖训”,敬厚祖宗的礼制观念也就成为旧时代人们最深刻的社会伦理风尚。

朱熹在《家礼》中明确地说“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在遇上灾害或外人侵盗时,要“先救祠堂,迁神主遗书,次及祭品,后及家财”,把祠堂放在高于一切、关乎宗族命运的神圣地位。至于祭祖那更是一件需要按时进行的庄重大事,不得有半点马虎和懈怠。祭祖仪式在祠堂内进行。正厅设有神龛,所谓“龛”,是指附着在墙上的象征性小殿阁,神主牌位放在当中,前面用帷幕掩饰,后来简化成一种特制的巨大长方形木桌摆放神位。始祖的神位居于中间,高祖、曾祖、祖、父四代神位按左昭右穆的次序分列两边,超过四世的先祖神位则迁至配龛中,而始祖是永6不动的,这就是民间所说的“五世则迁”与“百世不迁”。神位是有木座的长方形小木牌,或白底黑字,或红底黄字,上面一般写明第几世祖及其正妻的名讳、生卒年月、葬地等。神龛前设有香位,放置香炉,摆放供品。祭祖选在重要的岁时节令和祖先的忌日进行,春、秋两次大祭备受重视。祭祀之前,参加拜祭的家族成员要沐浴、斋戒,以示对祖先的尊敬。仪式由族长或宗子(嫡长子)主持,设有陪祭、读祝、纠仪、赞引、分引、执事等人员,祭祀过程严格而繁缛。祭祖的最后是“祖宗赐食”,借此可以联络家族成员之间的情感,充分表现血缘亲情。对参加祭祀的人员也有严格规定,只有本族男性成员才有权参加祭祖仪式,女子则是禁止参加的。那些行为不端或因劣迹恶行玷污了祖先的族人,也是被禁止祭拜祖先的。无法或不能祭祀祖先,在封建社会是最大的悲哀或最严厉的惩罚。参加祭祖活动既是族人的权利,又是族人的义务。这种活动,增强了宗族血缘关系,加深了家族内的相互依附,形成共同的精神和文化寄托;祭祖使人感到了约束与限制,同时更多的是自尊与自豪,至少可以在心理上获得某种满足感与荣誉感。

祭祖之前,族长会向族人“读谱”,宣读族规,宣讲劝诫训勉之辞和先贤语录,让族人加强封建宗法思想和家族观念,使祠堂成为了学习封建礼法的课堂。族中遇到大事都会由族长召集聚于祠堂,讨论族中事务;族人违反家法族规,祠堂名正言顺地又成为了家族的法庭,对违反者进行审判,实施惩罚。祠堂用血缘文化的纽带把同族人牢固地联结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严密的家族组织体系,是封建中国的“政治”缩影———“家国”文化与“家族”文化的体现。

(三)先圣、神灵庙祠祭祀

祠庙原指民间供奉祖先神位和祭祀祖先的建筑物,后随祭祀内容的扩大,将纪念先贤仁哲的庙堂也称为“祠庙”,再以后祭祀神灵的地方也称“祠庙”。佛教也将自己的房舍俗称为“庙”。后复引申之,凡祭祀先灵宗祖名贤的“祠”都可视为“祠庙”。中国的神庙建筑与雕塑、绘画融为一体,共同表现神灵世界,为宗教礼仪服务。先圣祭祀,是中国重视历史传统的文化表现,于是先圣、前贤成了敬奉的对象,文武忠义、孝节贤仁均为祭祀的核心。中国现存的著名先圣祭庙,是祭祀文圣的孔庙和祭祀武圣的关羽庙(又称关帝庙、武庙)。孔庙,以北京孔庙和曲阜孔庙最为著名;关庙,以关羽的老家山西解州的关帝庙规模最大,建筑最为壮丽。现存北京的孔庙,是最高等级的文庙,供天子或礼部在这里进行祭祀。北京孔庙旁是最高学府国子监,古称之为太学。其中心的一个建筑叫作“辟雍”,是皇帝讲学之处。除帝都孔庙之外,各州、府、县也均建有孔庙。一个城市如果既是州府治所,又是县衙所在,那么这城市就有几个等级的文庙。古代一般在孔庙旁边设学堂,学堂也分等级,所谓府学、州学、县学。著名先圣祠庙建筑除北京孔庙、山东曲阜孔庙外,还有云南建水文庙、苏州文庙、山东邹县孟庙、太原晋祠、成都武侯祠、湖南汨罗屈子祠、陕西韩城司马迁祠、杭州岳王庙、四川眉山三苏祠等。

神灵祭祀,是先民敬重自然的文化行为。民间以祭祀神话传说人物来寄托自己的良好愿望,各地的城隍庙、关帝庙、妈祖庙等祠庙,均属于此类建筑。著名的神灵祠庙,有上海城隍庙、山西解州关帝庙、福建湄州妈祖庙、四川张飞庙、都江堰二王庙。

三、中国庙祠建筑发展特征

(一)庙祠建筑发展特征

中国庙祠建筑历史起源很早,通过发掘总结,可以概括出以下发展特征。

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及秦安大地湾等仰韶文化建筑的“大房子”,是中国古代最早具有真正建筑意义的祭祀建筑,成为最早的“明堂建筑”。大房子采用半地穴式的建筑形式,每个房子的方位相同,面积一般近200平方米,房子中间是四根粗大的木柱,四周立有相对较小的柱子,以四角最为密集。建筑形制讲究方位(正向的南北向)和次序这两大祭祀要素。建筑呈“井”字形,十字轴线对称结构。

商代,明堂建筑又称辟雍,发展为周围环绕圆形水渠的十字轴线对称建筑,用“井”字形分隔相邻为九、间隔为五的空间模式。蔡邕的《明堂月令论》说:“取其宗祀之貌,则曰清庙;取其正室之貌,则曰太庙;取其向明,则曰明堂;取其四门之学,则曰太学;取其四面环水,圆如璧,则曰辟雍,异名而同实,其实一也。”辟雍是商周时期最高等级的礼制建筑,也是象征王权的建筑,诸侯在明堂中朝见天子。天子则在明堂颁布政令,宣讲礼法,祭祀祖先和天地。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商时期形成的明堂形式建筑势微。

———汉代,尤其是东汉因儒学的神圣,明堂作为体现其宇宙观、政治观、宗教观被重新重视,并变周祭祀四帝为五帝(加一黑帝)。东汉的明堂建筑对称性很强,中心极点尤为突出,借以强调皇权的绝对权威和儒学的唯一正统,并融会了阴阳、八卦、五行等内容,增添了神学的象征涵义。如太室方形,属阴,为“地”的象征;屋顶圆形,属阳,为“天”的象征。

汉长安明堂建筑

中国原始初民,用幻想创造了粗犷、浪漫的图腾崇拜和鬼神思想,以约束、规范自己质朴无忌的天性。至孔子时代,图腾崇拜和鬼神思想渐渐演变成充满理性精神的“诗礼”文化,并形成“宗法礼制”观念,使本来具有外在强制性的礼仪规范很快成为人们主动的“内在欲求”的“礼义道德”。因此,服务于这套规范的礼制建筑应运而生,自然成为建筑文化上的重要形式及内容。汉长安城南郊的礼制建筑群,规模庞大,内容丰富,布局考究,足以证明这一点。在这十几组建筑中,有一座是汉平帝时期(公元5年前后)建造的明堂辟雍。明堂是奉祀祖先、颁布政令、占云望气之所,辟雍则是举行习礼盛典之地,是国学的主体建筑。它们不同于陵墓,既要附会形、数关系,符合象征要求,又要满足实用要求。从形制上讲,明堂与辟雍有共通之处,“水圃宫”,“中有一殿,四面无壁”。所以,在汉以后常混为一谈。汉长安明堂辟雍正属此列。它的中心建筑覆盖方形夯土台而立,外观三层,下层为太学,中为明堂,顶层为灵台。廊宇深出、平台宽敞,灵堂上为四坡屋顶,为了抬高檐口,分成两段,如同后来的重檐顶。它的四角则建有小亭,既丰富建筑造型,又起到加固夯土台的作用。中心建筑建在圆形台基上,其八坛外有正方形平面的围墙,正对明确的十字轴线,各开辟一阙式城门,四隅有配房,墙外又有圆形水沟环绕。这两组外圆内方的组合正是套用早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礼制观念的结果。这种附会在实例中有很多,如对应乾坤、阴阳、象宿之数,拼凑五室、九室之屋等等。所以,它实际上有很浓的迷信色彩,只不过思想意识还很纯真,没有后来的神秘性,所以,一切都显示出明确的象征意义和缤纷多姿、乐观超然的浪漫精神。

———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佛教盛行,佛教礼仪替代了儒家礼仪形式,明堂建筑与佛教建筑比较,相形见绌。此后,一直到唐武周时期才见转机。

———唐代,明堂建筑改以前的九室、五室的府制,变祭祀功能为皇威象征,而具有三个最基本的特征:下层象征四时;中层象征十二时;上层象征二十四时,以及天(上)圆、地(下)方,以突出皇权的绝对权威和皇家的宏伟华贵。

———南宋已不建明堂,只在宫中进行祭祀活动。

———辽、金、元三朝,无祭祀明堂建筑制度。

———明初,在南京、北京均设有天坛、地坛、大祀殿(即清祈年殿的前身)等建筑。

同类推荐
  • 科学伴你行-建筑奇观

    科学伴你行-建筑奇观

    本书从各个角度介绍了有关建筑奇迹的知识,内容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有利于中小学生更好地了解建筑知识。
  • 十三不靠:家庭装潢焦点访谈

    十三不靠:家庭装潢焦点访谈

    本书通过采访问答的方式,详细介绍了读者对家庭装潢所关心的各个方面,包括具体预算安排、材料采购、管线排放、采暖给排水、室内照明、居室布置、竣工验收等方面。
  • 中国古塔

    中国古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人类在最初的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并不知道建筑房屋,仍然是与鸟兽混杂一起,或栖身在天然的洞穴中。《易·系辞》就有“上古穴居而野处”的记载。从对石器时代人类穴居的遗址发掘来看,许多人类化石和石器都是在洞穴里发现的。如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发现了距今四五十万年前北京猿人和距今缘万年前山顶洞人居住的洞穴等。在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地,也都有类似的洞穴。
  • 房屋管理与维修实务

    房屋管理与维修实务

    根据高职院校的任务驱动类课程教材要求,将物业管理企业“房屋管理与维修”这一核心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分解成一个个有机联系的典型子任务,主要包括:房屋管理与维修工作认知,房屋查勘与完损等级评定,规划设计和施工阶段物业前期介入,房屋质量控制与验收,房屋装修管理,房屋结构管理、维修与养护,房屋防水管理与维修,房屋装饰工程的管理与维修和房屋维修预算。每一典型任务模块为一教学单元,并给以具体的工作任务。
热门推荐
  • 我是宿舍长

    我是宿舍长

    ※本作品纯属虚构,如有人名雷同,请别打我(大概)。(其实灵感来自于真实的大学生活)李旭东,一个升入大学的普通男生,上学时遇到了一位不一样的扫地阿姨,于是,扫把与李旭东的奇妙校园生活就开始了!
  • 二十四节泣歌

    二十四节泣歌

    以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传统节日为题材,讲述不同的故事
  • 穿越时空玩死你

    穿越时空玩死你

    有个女人来古代,古灵精怪,无法无天!她凡事不按牌理出牌、恶作剧不分青红皂白;贪钱狡诈逢人就玩。耍了武林盟主、整了苗疆蛊王,哪有危险往哪钻!累地他疲于奔命,跟在屁股后面收拾烂摊子!最不值的,还要被这鬼机灵,平白玩去一颗心……
  • 叶总裁的小娇妻

    叶总裁的小娇妻

    男主和女主订了娃娃亲,但是都不知道对方是谁长什么样?所以决定逃婚,女主拉着行李包,银行卡都被自己的爸妈给封了,所以准备先找份工作。这时男主出现了,对女主一见钟情,可是却给女主留下了坏印象,后面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安静路途的遥远

    安静路途的遥远

    时记之心灵对话。我是一名自称有着鸿鹄之志的人,但我还眷念着其他成功所不需要的东西,所以我被放在了一条道路上走,而这条路的起点,便是这篇文章的开头,这篇文章的动机,就是来自国家大程度的变革下一位接近十八岁少年的梦想,我记录下的事,是我应该承受的痛苦,是我的成长。
  • 蛮荒纪事

    蛮荒纪事

    混沌中有三千大世界亿万小世界,还有一个由所有世界共同组成的唯一真界。林珏经一场天灾被吸入黑洞穿越到了唯一真界之中成为了混沌所生的乱古石猴。且看他如何一步步打出自己的名号。“我林珏定让诸天万界都要响彻我的名字!”
  • 皇后打脸手册

    皇后打脸手册

    吴星蕊,父母双亡,寄人篱下,身娇体弱,本来走的是林黛玉的路线,谁知,皇奶奶那天一个眯眼,就把她抬进宫,封了皇后。命运一百八十度大转折,世人都酸她飞上枝头变凤凰,即使位居中宫,也改变不了她丑小鸭的本质。可是,多年过去,她却稳如泰山,皇帝对她的宠爱数年如一日,群臣百姓的拥戴越发固若金汤。论家世,她不及贵妃,论美貌,她不及淑妃,论才华,她不及德妃,但她这个皇后始终无与伦比,不可取代。要说有何秘籍?她却只笑不语……
  • 我是道术师

    我是道术师

    我叫叶念,我是一名道术师,当然在这个世界还有着驱魔人,阴阳师……和各种妖魔鬼怪,奇术怪谈。听师傅说道术是华夏最为神秘的传承,强大的道术师可以屠神灭鬼。
  • 超级灵魂分身

    超级灵魂分身

    当我死去的那一刻,全人类都要为我陪葬!一想到这些,我自己都有些害怕的说。
  • 嘘请不要别说话

    嘘请不要别说话

    怎么可以对一个人到这种地步呢,李庆想。别人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他是“为霖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