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6300000032

第32章 一代将星:卫青霍去病 双子星座

卫青是武帝一朝最为重要的军事将领,他出身骑奴,最终官拜大将军,三个儿子都被封侯,还娶了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卫青是汉武帝的臣子、小舅、姐夫,二人既尊卑有序,又裙带相连,关系非常微妙。是什么成就了卫青一代将星的美名?他会不会陷入功高震主的强臣怪圈?

司马迁眼中的卫青:明明白白为臣,干干净净做人!

“谦谦君子”

卫青是“苦出身”。童年因私生子的尴尬身份,在家中抬不起头。长大了被姐姐卫子夫带进宫,糊里糊涂地让长公主当作出气筒,非法拘禁,差点死于非命。就连他的提拔,也是武帝和阿娇赌气的副产品。所以,卫青的谦恭,相当程度是早年生活际遇的性格烙印,也是后期官场历练出的智慧使然。

我们先看三件事——

一是辞封与争封。

元朔五年(前124)夏,因为在漠南之战中战功卓著,汉武帝加封卫青八千七百户,又封卫青三个儿子卫伉(kang,抗)、卫不疑、卫登都为列侯。卫青推辞:卫青不才,能在军中任职已经非常荣幸,仰仗陛下神威,各位将领拼力奋战,才屡获大捷。我有何德何能?陛下已经降恩封我食邑,三个小娃娃乳臭未干,又无任何战功,怎敢接受封赏?这不是我鼓励战士的本意啊!

汉武帝一听,言之有理,当即表示:我没有忘记各位将军的功劳,本来就要考虑对他们的奖赏!于是封公孙敖、公孙贺等七人为侯,李息等三人为关内侯。

为儿子辞封,为诸将争封,表现了卫青的谦恭,也为他赢得了极大的官声及人心,保证了部队的凝聚力。

二是善待汲黯。

卫青加封大将军之职,备受尊宠,满朝文武对他毕恭毕敬、马首是瞻,独汲黯见他时只揖不拜。就有好事者点拨汲黯:你小子傻呀?皇上都巴不得大家主动自屈于大将军之下,您怎么能不拜呢?汲黯不管:难道大将军有一个只揖不拜的人,他就不尊贵了吗?卫青听说此事,感到汲黯果然是个人物,有思想。于是,经常拿朝中不好决断的疑难问题向他咨询,对汲黯的礼遇更是连升几级,越发地谦恭。(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益贵,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过于平生。)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说卫青“仁善退让”,就是说卫青有仁爱之心,为人善良,不喜争功。

三是包容李敢。

骑奴出身的卫青,平步青云;根正苗红的天才李广,却含恨自绝。不巧,李广之子李敢则分配在卫青麾下从军。可以想象,二人相见,大将军卫青喜忧参半;校尉李敢则羞愤交加,他从来就认定老父之死,卫青是“暗箱操作”的第一黑手!终于有一天,李敢偷袭卫青,卫青受伤,但他既没处分李敢,更不与任何人提及。不料骠骑将军霍去病闻知此事,快意恩仇,一箭射杀了李敢。(李敢以校尉从骠骑将军击胡左贤王,力战,夺左贤王鼓旗,斩首多,赐爵关内侯,食邑二百户,代广为郎中令。顷之,怨大将军青之恨其父,乃击伤大将军,大将军匿讳之。居无何,敢从上雍至甘泉宫猎,骠骑将军去病与青有亲,射杀敢。去病时方贵幸,上讳云鹿触杀之。)

一场暗杀复仇,展现三种英雄面目:李氏家族(李广、李敢父子)、的孤傲血性,霍去病的悍勇率性,卫青的忠厚隐忍。

正所谓:仰慕强势简单,尊崇弱势困难;特立独行简单,通达包容困难;锋芒毕露简单,藏愚守拙困难。

“郁郁臣子”

汉武帝与卫青,既是君臣,又是郎舅,于公于私,都是高敏感、高难度的人际关系模式。伴君如伴虎,这一关系处理得好坏,不仅事关卫青个人,更牵扯到卫氏家族的盛衰荣辱。卫青如何处理自己和汉武帝的关系呢?

大体看来,卫青与汉武帝的关系可以分为五个时期。

第一,蜜月期。卫子夫初受宠幸,武帝爱屋及乌,对卫青青睐有加;此时,汉武帝与卫青的关系最融洽,也最简单,只有一重色彩——姻亲关系。

第二,微妙期。随着卫青的军事才能被汉武帝挖掘、利用,卫青立下的战功越来越多。元朔五年(前124),漠南之战大捷,卫青官拜大将军。这一年,是汉武帝和卫青关系的拐点。随着卫青地位逐渐迁升,他和汉武帝的关系也在悄悄地变化,由单纯的姻亲转变为君主与重臣的关系;而且,卫青居功至伟,无人能出其右。姐姐是皇后,外甥是太子,本人又是大将军。尽管卫青一贯行事低调,汉武帝还是有所警惕。

卫青此时如何应对呢?

既然是皇帝的小舅子,卫青“恃宠而骄”是有资本的。元朔六年(前123),阴山北麓之战中,卫青部下苏建损兵折将,一个人逃了回来。如何处理苏建,有人认为“当杀”,有人主张“不能杀”。卫青说:我虽以皇亲身份带兵,却并不考虑个人威严,要我杀苏建以立威,有失我为臣本意。即使我有处死罪将的权力,也不敢在外擅自做主,我将上告皇上,由皇上裁决。卫青把苏建交给朝廷,汉武帝赦免了苏建死罪,废为平民。

虽然“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但卫青反其道而行之,不仅救了苏建一命,而且让汉武帝看到了自己不恃宠、不擅权,时时事事听从武帝安排。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了一段话:苏建语余曰:吾尝责大将军至尊重而天下之贤大夫母称焉,愿将军观古名将所招选择贤者勉之哉。大将军谢曰:自魏其武安之厚宾客,天子常切齿。彼亲附士大夫,招贤绌不肖者,人主之柄也,人臣奉法遵职而已,何与招士?骠骑亦放此意。其为将如此。

苏建曾告诉司马迁,自己为卫青的处境感到非常憋屈。为什么卫帅地位尊贵却没有好评?他建议卫帅向古人学习,招揽门客。卫青一口回绝:魏其侯、武安侯当年大养宾客,皇上常常恨得咬牙切齿。招贤纳士是皇帝的事,臣子只要遵守法令,恪尽职守即可,何必广招才士呢?

可见,卫青非常清醒。汉武帝反对的事,他绝不去干;也不会妄做一事,妄发一言。

卫青时时处处小心谨慎,汉武帝是不是就没有看法,卫青也可以平平安安了呢?

第三,倦怠期。汉武帝拥有巨大的造星能力。他认为:群星璀璨没有关系,他们再亮,也只是星星,只在夜晚发光;而自己是太阳,一日中天。如果满天只见一颗星星,也许比太阳还显眼,武帝就不能容忍了。卫青恰恰就是这样一颗过于耀眼的星星。于是,元朔六年(前123),少帅霍去病出场!

霍去病与卫青虽同为私生子,但霍去病是含着银汤匙出生的,一直过着锦衣玉食的贵胄生活:年十八为侍中,善骑射,再从大将军。一路坦途。两代名将个性迥异:卫青沉稳如山,霍去病性烈如火。

元朔六年(前123)霍去病刚刚18岁。汉武帝任命霍去病为骠姚校尉,随卫青出征。霍去病率领八百骠骑,深入匈奴腹地,伺机杀敌,共斩杀匈奴2028名。汉武帝大喜,立即封霍去病冠军侯,彰显其“军锋之冠”。

元狩二年(前121)春、夏,霍去病河西之战两出奇兵,大获全胜,两次被封。

元狩二年(前121)秋,霍去病成功接应匈奴浑邪王部投降,再次被封。

首战封侯绝不是不可能,只是,汉武帝对霍去病的封赏如此迅猛、密集,耐人寻味。

史载卫青英武非常,但比起外甥霍去病,一个实力派,一个偶像派。偶像成名总是奇峰突起,令人眩晕。霍去病敢于深入敌军境内作战,经常长途奔袭,打遭遇战、突袭战,让匈奴人摸不着头脑,无法防守。

霍去病被发现之前,卫青独掌军权;霍去病的迅速提升,打破了卫青对军事大权的垄断。孤星高照演变为双子星座。

元狩二年(前121),霍去病三次挂帅,战功显赫;卫青全年没有出战。

可见,汉武帝在有意为霍去病创造机会,迅速捧红一颗新星,意味着对老牌明星的抑制。

汉武帝意欲何为?我们可以给出多种答案:

一是培养新人;

二是弱化卫青;

三是真心喜爱。

不论我们作何猜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卫青和汉武帝的关系不再如前。

话说回来,汉武帝的确是一个好恶随心的性情中人。他偏爱后生才俊,特别是漂亮的年轻男子。“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上为治第,令视之。对曰: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由此上益重爱之。”皇帝教武将兵法,对霍去病是重点培养;另外,“治第”就是成家立业,不是父子关系,怎么能帮别人盖房娶媳妇?霍去病“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跟武帝一样个性张扬。一句“匈奴不灭,无以家为”的大丈夫情怀,使汉武帝对霍去病平添几分“视若己出”的亲近。

霍去病身沐浩荡皇恩之时,卫青正经历严酷的人生考验。此时,卫青喜忧参半。喜的是,卫家又出了一个社稷之臣,光耀门楣;忧的是,自己似乎到了“芳兰当户,不得不锄”的境地。

接受还是抵触?史书没有记载这一年里卫青有何言行。这说明卫青选择了默默承受,未有出格之话,未行越轨之事。

第四,打压期。

重磅推出新人之后,轮到新老巨星同台献技,看谁“相形见绌”。蛰伏二年的卫青,在元狩四年(前119)春,与霍去病同时出击匈奴,这也是一代将星的最后一战。两位将军虽同时出兵,却有两点重要区别:

一是为霍去病装备的全是精兵,为卫青配置的只是一般士兵。

二是开始派霍去病走西线,迎战单于;后来得知单于在东边,又改派霍去病走东线。(元狩四年春,上令大将军青、骠骑将军去病,将各五万骑,步兵转者踵军数十万。而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骠骑。骠骑始为出定襄,当单于。捕虏言单于东,乃更令骠骑出代郡,令大将军出定襄。)

无论前期的兵力配备,还是中期的出击方向,汉武帝都明显偏袒霍去病。战后,卫帅与霍帅的封赏更是天壤之别。

卫青凯旋而归,却让匈奴单于逃脱;因此,上至卫帅,下到全军将领,未得任何封赏。霍帅战功辉煌,加封五千八百户,出征将士赏赐丰厚。

汉武帝为此专设大司马之职,卫霍同任大司马,官职相等。宦海中人,嗅觉何其灵敏!很快,卫青门人纷纷改换门庭,弃卫投霍,而且多数如愿以偿,捞得一官半职。(定令:令骠骑将军秩禄与大将军等。自是之后,大将军青日退,而骠骑日益贵。举大将军故人门下多去事骠骑,辄得官爵。)

难怪古时将军得胜回朝,第一句就是:“吾皇万岁万万岁!”看看“吾皇”此次出兵前后的表现,就可知他对战事、战功的影响之大。如果卫青因此怨恨汉武帝,也是事出有因;但是,我们翻遍《史记》,还是找不到卫青一句怨诽之词,一步不满之举。

由此,我们发现卫青处理与汉武帝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能够摆正君臣位置。

所谓摆正君臣位置,说白了,就是无怨无悔。无论皇上的伤害有意还是无意,卫青都不会表现出任何怨恨。

我们不知道卫青这种做法是生而有之,还是刻意为之。面对不公能泰然处之,就是大智慧。

懂得进退有序、明哲保身的卫青,难道只是一味隐忍?他甘于连续丢城弃池吗?

元朔六年(前123),汉武帝发动了阴山北麓之战。卫青率部杀敌一万多人,但未完成消灭匈奴大单于的战略目标,且损失了两位将军(苏建损兵折将,赵信叛逃)。卫青回京后,汉武帝仅赏千金。

而霍去病大得武帝垂青,功封冠军侯。

这时的卫青做了一件他平生从未想过的事:

卫青拿出五百金,为王夫人的双亲祝寿。原来,一个叫宁乘的人向卫青进言:将军的军功不太多,却食邑万户,三个儿子都受封为侯,这些都得益于卫皇后。如今王夫人得宠,她的亲戚都不如您富有,您不如把皇上赏赐的千金拿出来,为王夫人的双亲祝寿!

卫青于是拿出五百金,前去祝寿。后来,汉武帝向卫青求证此事,卫青坦言以告,汉武帝立即提拔宁乘为东海郡都尉。

汉武帝不追究卫青行贿,反而重奖出谋划策的宁乘。说明了什么?此举甚合朕意!

宁乘为什么劝卫青向汉武帝的宠妃行贿?有两个重要前提:一是卫子夫失宠和王夫人得宠;二是卫青已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

自己的姐姐是否得宠,卫青当然心知肚明;汉武帝为何迅速捧红霍去病,卫青也了然于心。为避免“芳兰被锄”,卫青立即采取他人建议,调整自己与汉武帝的关系。

如果宽容地看,这不能算作污点。

元狩四年(前119),卫霍同时官拜大司马。两年之后,元狩六年(前117),年仅25岁的霍去病病逝。

第五,冰点期。

霍去病死后,汉武帝再没有发动对匈作战。卫青尚在,不是没有将领。问题是战马不足,再者,大汉对其他方向的用兵也在逐年增加。

因此,汉武帝对匈作战进入一个相对平静期。其间,卫青的三个儿子相继失侯(自骠骑将军死后,大将军长子宜春侯伉坐法失侯;后五岁,伉弟二人,阴安侯不疑及发干侯登,皆坐酎金失侯)。

卫青最受宠爱时,三个儿子受封欲辞不能;到对匈作战进入休整期,三个儿子又接连失封。虽然每次失侯都有理由,但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卫青与汉武帝的关系至此进入“冰点期”。

卫青自元狩四年官拜大司马后,在家闲居整整十四年。

元封五年(前106),卫青病卒,将星殒落。

“悠悠良人”

卫青娶平阳公主为妻,使得后人对其人品耿耿于怀。

首先,卫青是否有攀龙附凤、抛弃原配之嫌?

卫青的婚姻状况,《史记》《汉书》的《卫将军骠骑列传》都没有记载;但是,褚(chu,楚)少孙在《史记·外戚世家》的补传中记载了这一事件。

卫青封至大将军,三子前后封侯,是时平阳主寡居。据此,我们知道,在平阳公主与卫青成婚之前,卫青已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子是卫青和谁所生,史书无载。卫青一生谨慎,按说不会有非婚生子。那么,卫青此前应当有过一段婚姻。这段婚姻的女方是谁?为什么结束?什么时候结束?无据可查。

平阳公主是汉武帝的大姐,她原嫁汉初功臣曹参的曾孙曹寿,生子曹襄。后因曹寿有病,平阳公主与其离婚,曹寿回到封国,平阳公主在京寡居。

依照常规,平阳公主应从已封的列侯中重选丈夫。大家提议大将军卫青,平阳公主的第一反应是“笑”,第二反应是卫青出自家中骑奴,地位过于悬殊(主与左右议长安中列侯可为夫者,皆言大将军可。主笑曰:此出吾家,常使令骑从我出入尔,奈何用为夫乎)。

但是,平阳公主身边的人众口一辞:卫青现为大将军,三个儿子也都封了侯。英雄美人、门当户对。在这样的舆论支持下,平阳公主最终应允了这门亲事。(左右侍御者曰:今大将军姊为皇后,三子为侯,富贵振动天下。主何以易之乎?主乃许之。)

平阳公主是汉武帝的大姐;汉武帝认识卫子夫是建元二年(前139),此时汉武帝17岁;武帝与卫子夫一见钟情时,卫子夫应小于17岁,顶多与汉武帝同岁。卫青是卫子夫的弟弟,卫青的年龄绝对小于汉武帝。因此,平阳公主的年龄应该大于卫青。

这场“姐弟恋”是否有爱情的因素,抑或只是纯粹的政治交易?

关于这场婚姻的文献中,我们只看到女方当事人——平阳公主开始如何不同意,后来如何同意,完全看不到男方当事人——卫青的态度如何。他对这场婚姻似乎没有意见,而这个态度恰恰说明卫青对此事的认可!能否就此推断二人“郎情妾意”呢?

“郎情妾意”中,郎与妾对等,情与意才能匹配。而在一个奴才和一个主人的婚姻中,双方不可能拥有平等的话语权。平阳公主和老前辈长公主一样,也是皇帝的长年婚介人,在皇族中举足轻重。面对这样的婚姻,卫青很难“让爱做主”。

不过,《汉书·卫青传》载:与主合葬,起家象庐山。可见,平阳公主死于卫青之前。因此,可以逆推,他们的感情还是不错的。这段婚姻的善终也可见卫青人性的温良。

尽管如此,个人官场的失意,姐姐卫子夫的失宠,三个儿子不断失侯,外甥刘据太子之位风雨飘摇,一切都令这位从羊圈里走出来的名将晚年寂寥难堪。

宝剑入鞘,战马卧槽,将军已老。

卫青凭借坚毅隐忍,得以善终。那么,他的后世子孙也能诚惶诚恐、延续繁华吗?卫氏家族失去了这根顶梁柱,前途是吉是凶?卫子夫的失宠,又将在宫廷内部引发怎样的新一轮权力分配?

请看:太子失宠。

同类推荐
  • 天书十二鉴

    天书十二鉴

    天书现世,九州动荡,天下为局,世人如子,你为棋手,还是棋子?
  • 车绝

    车绝

    历史的长河中,在现在的书中都是寥寥写过,现在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又有谁详细的记载着?这是一本普通的书,但是它里面的那本书却并不普通!!这一切只有我们亲身体验过才知道!你,准备好了吗!!准备好和杜嘉轩他们走完这本书了吗!!!
  • 1898年那场未遂政变

    1898年那场未遂政变

    本书是一部讲述1898年戊戌政变的通俗性学术著作。1898年清政府正处于一个渐进改革图强的时期,然而那年秋天的一场未遂政变使政治变革戛然终止,中国步入一个政治上的歧途。
  • 唐司命

    唐司命

    贞观年间,李宽高冠博带,于楚馆之上,弹剑作歌曰:梦回千年,风云变幻。回眸间,醉卧沧海连。缘起缘灭,往事重演。手执剑,笑看浮生淡。
  • 武备师

    武备师

    古兵器爱好者,从弓箭铺杂役出场。在一个……人除了不是人,什么都是的时代。兵戈乱浮云,何日兵气销为日月光。
热门推荐
  • 重生在现代修仙

    重生在现代修仙

    大二学生刘一鸣一梦回仙侠,修炼至大成,打破虚空,却跌落回现代世界。修行数百年修士重生回都市,弥补遗憾,扮猪吃老虎的故事。
  • 神级天骄

    神级天骄

    树欲静而风不止,然而只想做一个普通人的他,真的能得偿所愿吗?当一个个身份不同,风情万种的美女围绕在他身边,让他不得不肩负起了守护骑士的职责。
  • 兰若仙缘

    兰若仙缘

    一觉醒来,深山老寺。下山一看,鬼怪横行,为了活下去,无生努力修行,悟神通、炼法宝、学阵法,顺便做点好人好事,可世人居然说他是慈悲为怀的大师,转世修行的佛子,普度众生的圣僧,吃了他的肉可以长生不老!“这都谁在胡说八道,我还想长生不老呢!”书友群:971622783
  • 人妖殊途之生死恋

    人妖殊途之生死恋

    “我要把女人最珍贵的给你,假如明天你死了,以后也没人要我,我生生死死、生生世世都只做你的女人。”他去青海支边,五年来渺无音讯,到底是生是死?如果他真的死了,她还要继续等下去吗?不,她还要等。这一等,又是两年。族人都纷纷劝她:你是孟家唯一的骨血,你要让孟家血脉就此中断吗?那个男人已经死了,死了,你懂不懂?她妥协了!在她怀着第二胎的时候,男人爱上了别的女人。她看清了丈夫的面目,她要去支边,如果他真的死在青海,那么青海也将是她的埋骨之地。在青海,她却意外地碰见了他,他真的还活着。爱得浓烈,恨得刻骨,她一辈子也不会原谅他。可是,这么多年,为什么他没有回来找她?
  • 冷面Boss的小娇妻

    冷面Boss的小娇妻

    陈美玲因米慧的这么一闹,一气之下离开了自己的国土,从此以后。。。
  • 东风破

    东风破

    一个绝色佳人,几块太湖石,成了压倒大宋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文艺全才,游戏人间,沦为史上最屈辱的帝王。高尚与卑鄙,正义与邪恶,阴谋与爱情,苟活与牺牲——照见乱世中的人性!宣和年间,大宋帝国风雨飘摇,宋徽宗赵佶在书画等艺术上有非凡天赋,却迷恋声色犬马,难当御内攘外之大任,终沦为亡国之君。靖康年间,金灭辽,挥师南下,敲响北宋王朝的丧钟。徽宗、钦宗二帝蒙受屈辱的靖康之耻。乱世之中,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有才者壮志难抒,有情人多饮恨离散,徒留嗟叹。本书以史料为支点,闪转腾挪,纵横驰骋,塑造了许多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出身青楼却能坚守气节的李师师,一身忠义且为人正直的燕青,艺术造诣极高却胆小怕事的赵佶,虽有威望但用人治军之能平庸的宋江,以及勇敢忠贞的楚红、蕙儿……
  • 总裁夫人跑了

    总裁夫人跑了

    “总裁!夫人逃去法国开服装店了!”“去!你收购她的店。”他起身,“我去追她回来!”他抱住她,“夫人到底有何不满你老公我的,嗯?”在记者会上,记者问他最成功的是什么事?他转头看向身后的小娇妻,“此生最成功的是追到了我最完美的妻子。”
  • 绝色老公:傻王萌萌哒

    绝色老公:傻王萌萌哒

    他是异世的异世傻王,她是来自21世纪的医校毕业生;他是整个南朝皇室的耻辱,她是倍受尊敬的神医。第一次相遇,他在街头被人欺负,她发誓拼上性命也要医好他的傻病;第二次相知,他不再痴傻,他能记起所有的人,却唯独忘了她,她心一横,擦干泪,女扮男装,踏上苦逼的追夫之路;第三次,他登上九五之尊,君临天下,立她为后,她冷笑出声,册封那日,当着全天下人的面,烧了那明黄的圣旨,冷声应道:“一女不侍二夫,本妃此生只嫁南王一人,此生只为南王妃。”
  • 晚而情深

    晚而情深

    以我的主动,成为你我间的开始。不再把你让给任何一个人,以我的性命为你起誓!无所谓之幸福,只一刻,我便求你安好!
  • 能否重来一次

    能否重来一次

    顾筱筱爱了牧云霆8年,终于和他结了婚,她以为可以用爱感化他,可当他心爱的女人回来时,她知道,她该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