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6300000027

第27章 庐山真面:经纬天地才 屈尊弄臣

奇才东方朔以朝堂为隐居之地,用调侃游戏人生,沉溺在自得其乐的另类生活中。然而,东方朔真的就是个玩世不恭的滑稽大王吗?他的真实面目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东方朔之西方面”

东方朔狂放的娱乐姿态,总让人感觉诡诈、不安:越是试图让众人记住某种形象,是否意味着你同时在极力使大家忽视你的另一张面孔呢?而那会是一张怎样的面孔?哪一个才是东方朔的真实面目?我们先来看史书记载有关东方朔的三件事,再作判断。

第一件事,阻止扩建上林苑。

建元三年(前138),刚满18岁的汉武帝突然命令大规模扩建上林苑。

上林苑始建于秦代,当时规模较小,是秦代的皇家猎场。秦始皇在上林苑建阿房宫,后毁于项羽的一把大火。高祖十二年(前195),刘邦开放上林苑,上林苑成为农民的耕地。

即位才三年的汉武帝为什么放着诸多大事不干,偏偏突然要大兴土木建上林苑呢?

原来,武帝即位之后,一直致力于推行新政。建元二年(前139),窦太后突然出手,罢免窦婴、田蚡,重新任命丞相、御史大夫。汉武帝的建元新政全面搁浅。

面对窦太后干政,汉武帝没有任何反抗之举,他选择了等待。

因此,从建元三年(前138)开始,18岁的汉武帝将改革新政“等待期”用于“微行”。帝王“微行”始自秦始皇。所谓“微行”,是指帝王或权贵隐瞒身份,易服出行。

但是,汉武帝的出游遭遇了三大麻烦:

一是扰民。

汉武帝的“微行”非同一般,他自称平阳侯,率领一干精悍的骑从(期门军),沿途打猎,践踏庄稼,惊扰百姓,夜出晨归。民间怨声四起,大骂土匪当道,一状告到鄠(hu,户)、杜县令处。县令要亲眼见识一下这个“平阳侯”到底是何方神圣,竟遭到阻拦。县令大怒,痛斥并扣留了武帝的几名随猎者。随从只好出示皇室用品,自暴身份。杜县令大惊,立马放行。

二是遇险。

一个月黑风高之夜,武帝率一路骠骑行至柏谷(河南灵宝西南),直奔一家小店,问老板:有什么喝的?老板也没好气:要喝的没有,尿倒是有一马桶。老板娘见汉武帝相貌堂堂,气宇轩昂,便拦住老板:这帮家伙锦衣夜行,装备精良,来头可不小!算了!老板则坚持武帝一干人是江湖大盗,要找群后生收拾他们。老板娘只好三下五除二,把老板灌醉,一把捆起来,召来的年轻人一律赶走;杀鸡做饭,好吃好喝,送客人上路。

第二天,汉武帝回到宫中,立刻召见老板娘,赏她千金,又任命她家老板做羽林郎(皇宫禁卫军)。

这是汉武帝“微行”以来,第一次遇险。

三是顾忌。

汉武帝虽然“微行”上瘾,但有王太后、窦太后牵制,不能不有所顾忌,未敢远行(然尚迫于太后,未敢远出),难以尽兴。

出于上述三方面原因,汉武帝决定大规模扩建上林苑,作为自己的打猎场。

但是,扩建上林苑,就要迁徙苑中的农民,迫使他们另垦荒地。

一向玩世不恭的东方朔这次一板一眼,义正词严,提出“三不可”:

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是其不可一也;

坏人家墓,发人室庐,令幼弱怀土而思,者老泣涕而悲,是其不可二也;

一日之乐,不足以危无陡之典(指武帝),是其不可三也。

东方朔认为:国家得不到税收,农民失去土地,这是一不可;毁坏百姓的墓地、住宅,让百姓悲痛,这是二不可;皇上飞车奔驰,一旦出车祸,后果难料,这是三不可。

他还以殷纣王、秦二世为例,告诫汉武帝不可不顾民心民意。

这“三不可”汉武帝听进去了没有呢?汉武帝连连称“是”,擢升东方朔为太中大夫,赏赐黄金百斤。不过听归听,上林苑照样扩建。(上乃拜朔为太中大夫、给事中,赐黄金百斤,然遂起上林苑。)

在这件事上,以汉武帝的个性,表现正常,既奖励直臣,又我行我素。倒是东方朔一反常态:东方先生的本职工作是博皇帝一乐,和围苑打猎一回事,怎么板起脸忧国忧民了?哪有一点“大隐”的味道?

第二件事,赞扬武帝杀婿。

武帝的外甥昭平君娶了武帝的女儿夷安公主为妻。昭平君仗着自己的舅舅兼岳父是当今圣上,母亲隆虑(lu,卢)公主又只有他一个儿子,平日骄横跋扈,总是被传讯。隆虑公主临终时,对这个不肖之子很不放心,于是拿出金千斤、钱千万,请求预先为昭平君赎死罪。汉武帝答应了妹妹的最后托付,隆虑公主方才合眼。

母亲过世后,昭平君更加有恃无恐,竟然醉杀妻子的傅母(辅导、保育贵族子女之人)。按照汉律,杀人必判死罪。廷尉上奏后,大臣们认为,隆虑公主临死之前已经为儿子交了赎罪钱,皇上也答应了,这次就饶驸马一命吧。

汉武帝痛心疾首:妹妹英年早逝,只留下这根独苗,死前又将他托付我。我如杀他,怎么向死去的妹妹交代!他垂泪叹息,思考良久,又说:法令是先帝制定的,我不能因为答应我的妹妹而违反成令。否则,将来我有什么颜面进祖庙拜见列祖列宗呢?面对天下百姓,我又作何解释?于是,下令处死昭平君。其实,武帝还有一个痛处不便表明:妹妹的儿子也是自己的亲女婿啊!自己将爱女变成寡妇,于心何忍?一向铁石心肠的武帝悲从中来,心痛不已。大臣们也纷纷落泪。(法令者先帝所造也,用弟故而诬先帝之法,吾何面目入高庙乎?又下负万民,乃可其奏。哀不能自止,左右尽悲。)

朝堂上愁雾弥漫、唏嘘一片。突然,东方朔跳了出来!他找到一个酒杯,高高举起,敬献给武帝说:臣听说圣君执政,赏赐不避仇人,诛罚不分骨肉。陛下遵循古训,这是天下百姓的福分啊!好个东方朔!皇帝家要死人了,这是插科打诨的时候吗?群臣哑然,面面相觑,武帝也被他的突如其来惊住了,愣在那里。

汉武帝马上退朝,召见东方朔,质问他:古书上说,该你说话的时说话,才不至于讨人嫌。刚才你疯疯癫癫地敬酒,是什么意思?

东方朔赶紧脱下帽子,叩头请罪:陛下,天下之大,能够消忧解愁的只有酒。今天看到您这般伤心,我献上一杯美酒,一来祝贺皇上秉公办案,二来希望陛下借酒消忧。可惜我脑子笨,不懂得挑选时候,真是罪该万死!(臣朔所以上寿者,明陛下正而不阿,因以止哀也。愚不知忌讳,当死!)

汉武帝想:东方先生哪里笨,大智若愚,心明眼亮得很哪!他怕我情绪不稳,收回成命,就当着群臣敬了那杯酒,这一来,我是绝难再有悔意了!这次,武帝仍没有降罪东方朔,反而免了他因殿上小便而受到的处罚,另外又赏了他一百匹绢。

东方朔的表现再次令人匪夷所思,眼见皇帝痛不欲生,本应用你所长博他一笑,干吗还不知轻重地跑上来“添堵”?

第三件事,呵斥内宠入宣室。

长公主的丈夫陈午死得很早,她守寡多年。五十多岁的时候,长公主梅开二度,招了一个十八岁的内宠董偃。

董偃十三岁时随他母亲经营珠宝,经常出入长公主府中。长公主身边的人都夸董偃长得眉清目秀。长公主虽然已不年轻,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她召来董偃一看,果然漂亮!就对董偃说:吾为母养之。董偃的母亲是生意人,全仰仗长公主关照,自然不敢有所得罪,只好留在长公主家。长公主教董偃读书、计算、驾车、射箭。五年后,董偃十八岁了,长成个大小伙子,长公主就让他伴寝。此时,长公主已经五十多岁了,得了这么帅气的内宠,自然喜不自胜。

董偃虽然是长公主的内宠,却只是个下人。长公主却不顾一切,主动拨出一笔专项资金,用于董偃结交京城权贵,而且下令:董偃每天花的金子不到百斤,钱不到百万,绢帛不到千匹,不用向她请示,超过这个数再向她报告(因推令散财交士。令中府曰:董君所发,一日金满百斤,钱满百万,帛满千匹,乃白之)。

京城的达官贵人因此对董偃十分客气,尊称他为“董君”。

但是,内宠说到底是权贵夫人的泄欲工具,不仅没有名分,还陷在权、钱、欲的旋涡中,命悬一线。历史上,武则天、太平公主的内宠,下场都十分凄惨。因此,有好友提醒董偃:你以一介布衣私奉长公主,犯的是难以预料的罪,打算将来怎么办(足下私侍汉主,挟不测之罪,将欲安处乎)?董偃愁眉不展:我料到这事早晚是个大麻烦,但苦于毫无对策。

好友说:你为什么不劝长公主把自己的长门园献给皇上呢?他早就想要这个园子。皇上要是知道你的心意,一定会非常高兴。只要皇上赏识你,还担心什么呢?

董偃立即向长公主表达了这个意向。其实,长公主私纳董偃,自己也十分心虚,怕汉武帝治董偃的罪。她一听这个计策不错,马上打报告,要将自己的长门园献给皇上。汉武帝照单接受,还将这个园子改名为长门宫(主立奏书,献之,上大说,更名长公主园长门宫)。长公主万万没有想到,这个长门宫虽成全了她和董偃的私情,后来却做了女儿阿娇被废之后的冷宫。这是后话。

长公主让董偃以黄金百斤答谢那个朋友,朋友也就“好人做到底”,积极为董偃设计,面见汉武帝:长公主称病不上朝,汉武帝就来探病,询问长公主有何要求(因是为董君画求见上之策,令主称疾不朝,上往临疾问所欲)。长公主对武帝说:我蒙陛下厚恩,被封公主,衣食无忧。可我年事已高,一旦有个三长两短,会留很大的遗憾,希望皇上能抽空到我的住所,向您表达一下我的谢意!

过了一阵儿,长公主称自己病好了,亲自拜见皇上。

姑姑如此拘礼,侄儿也不敢怠慢。几天之后,武帝亲临长公主的住所。这次,长公主算是拉下老脸,豁出去了。她穿起佣人的衣服,亲自掌勺,炮制了一桌好菜。慢慢地,武帝也猜到了她的用心所在。他主动提出,希望见见“主人翁”。“主人翁”即男主人,显然是戏言。

长公主一听皇上提到董偃,赶快去掉身上的首饰,光着脚,叩头请罪:我确有见不得人的事,犯了国法,有负陛下厚望。求陛下恕罪!姑姑守寡多年,武帝也想成人之美,于是传旨,不予追究。长公主这才重新戴上首饰,穿好鞋,还要董偃入席拜见汉武帝。

董偃穿着下人的服装,跪在殿下拜见汉武帝。汉武帝见董偃果然长得不错,就让董偃更衣上殿。长公主亲自端菜盛饭,倒茶敬酒。汉武帝酒兴高涨,一口一个“主人翁”,与董君感情迅速升温。(主自奉食进觞。当是时,董君见尊不名,称为主人翁,饮,大欢乐。)

从此,董偃经常陪着汉武帝斗鸡踢球,变着法儿哄汉武帝开心。董偃身价倍增,王公大臣无人不晓董君大名(于是董君贵宠,天下莫不闻)。

一天,汉武帝在宣室款待长公主和董偃,东方朔正好执戟站岗,看见董偃要进入宣室,立即用长戟拦住董偃。皇亲国戚难得一次家庭聚会,东方朔不上前凑趣,怎么又不识时务地跑了出来?

东方朔对汉武帝说:董偃有三条大罪可杀,他怎么能进宣室呢?汉武帝问:哪三条罪?东方朔应声而答:

第一,以家臣的身份,私通公主;

第二,有伤风化,非婚同居,败坏先王制度;

第三,皇上正是建功立业之时,董偃却蛊惑皇上沉湎声色犬马之中。

汉武帝沉默良久,才说:我已经备好酒宴,这次算了,下不为例,下不为例。东方朔不依不饶:不行!宣室是先帝处理朝政的正殿,董偃若进去,有违法度,不能进。(上默然不应,良久曰:吾业以设饮,后而自改。朔曰:不可!夫宣室者,先帝之正处也,非法度之政,不得入焉。)

汉武帝只好自找台阶,击节赞叹说:讲得好!立即下诏,将这次酒宴改到北宫举行。然后,带着董君从东司马门走,从此,东司门改名为东交门,成为下人入宫的地方。同时,汉武帝还赏了东方朔黄金三十斤。(上曰:善。有诏止,更置酒北宫,引董君从东司马门。东司马门更名东交门,赐朔黄金三十斤。)

人要脸,树要皮。董偃也是富商之后,十三岁被长公主包下做内宠,难道他不知羞愧吗?当然知道。他邀宠献媚也是因势单力薄,身不由己。一向玩幽默的东方朔突然翻脸,“董君”精神受到极大打击,从此失去武帝的宠爱,整天郁郁寡欢,三十岁就死了。不几年,长公主也忧闷而死,和董偃合葬在霸陵。(董君之宠由是日衰,至年三十而终。后数岁,长公主卒,与董君会葬于霸陵。)

董偃是汉武帝姑妈的情人,又和汉武帝一见如故。东方朔为什么容不得他呢?东方朔一番陈词,不仅让董偃无地自容,而且让长公主大失颜面:无论你是什么皇亲,你的情人就是不能进先皇正殿!这又哪里有一点“大隐”的味道?

而东方朔自己的私生活就那么经得起说道吗?一年一换妻,比人家非婚同居强多少?所以说,在这件事情上,东方朔不仅不是玩世不恭,简直有点固执迂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另类奇才》中,我们列举东方朔七个方面另类表现,从中看到一个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搞笑天才。但是,通过本集中的三件事,我们不由得怀疑,这里面哪有一句戏谑,一丝调侃?

这是常态,还是非常态?东方朔是否另有所图?

《汉书·东方朔传》载:朔虽诙笑,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上常用之。东方朔虽然滑稽搞笑,却经常察言观色,直言进谏,而意见多被汉武帝采纳。

东方朔从未任过地方官,一直在武帝身边。一位近侍臣子,能够言无不尽,也是难得。

“尴尬千古谁人知”

东方朔的庐山真面目到底什么样呢?

不妨看看东方朔的一篇著名文章《答客难》。

《答客难》是东方朔的代表作。此文以“博士、诸先生”质问东方朔、东方朔回答辩难为结构,组织成文。这是东方朔首创的一种自问自答的文体。

质问者的问题是:战国时期的苏秦、张仪,都高居卿相之位,泽被后世,而你东方朔读了那么多书,自以为海内无双,即可谓博闻辩智矣,但是,干了几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这是什么原因呢?

东方朔回答:彼一时,此一时也,岂可同哉?苏秦、张仪的时代和现在的时代差别太大了。诸侯割据的时代能否得到人才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所以,各国君主都特别爱才惜才,苏秦、张仪就在那种大环境中脱颖而出。

天下平均,合为一家,贤与不肖,何以异哉?现在天下太平无事,贤者和非贤者就看不出差别了。即使是圣人,如果天下无灾,也没有用武之地(天下无害菑,虽有圣人,无所施其才)。

何况用人之权在上不在下: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泉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用你,你可当将军;不用你,你只能当个兵。捧你,你能达到青云之上;压你,你只能居深泉之下。用你,你可以为虎;不用你,你只能是老鼠。

所有的先生都无话可说了(于是诸先生默然,无以应也)。

东方朔这篇《答客难》名气极大,成为后世诸多失意文士争相仿效的样板。扬雄的《解嘲》、班固的《答宾戏》、张衡的《应间》等,都是模仿它而成。“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成为揭露封建制度压制人才的名句。

《答客难》写出了东方朔怀才不遇的心态,也表达了他对相对性和变动性的参悟。

东方朔一贯嬉笑怒骂,为什么突然如此消沉,发这篇“牢骚”呢?原来,东方朔上书“陈农战强国之计”,希望得到重用,结果,一篇万言书,终不见用,所以,朔因著论,设客难己,用位卑以自慰谕。

可见,东方朔决不是什么“大隐”,更不是混吃混喝,及时行乐,他一直怀抱经纬之才,根本没有摆脱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可惜生不逢时,武帝文武满朝,不再需要社稷之臣,东方先生就不必劳心了,给朕谈谈奇闻轶事,讲个开胃的笑话,足矣。在屡屡不受重用的情况下,东方朔不得已而放浪形骸、游戏人生。

东方朔的庐山真面目很少被人记起来,反倒是他那精灵古怪的喜剧形象为民间传颂。

为什么历史没有记住一个富有正义感和抱负远大的东方朔呢?

个性流传。

东方朔的庐山真面和一般封建士子没有太大区别,都是希冀辅佐明君,治平天下。但是,人们对历史人物的理解难免带有个人的兴趣取向,往往记住的只是最有个性色彩的一面。东方朔最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也是其最具个性色彩的一面,即他的幽默滑稽和机智过人。因此,他的“喜剧之王”以及“智圣”形象深入人心。

小说影响。

东方朔身后出现了一些诸如《东方朔别传》之类的书籍,这些书多半介于野史和小说之间,班固《汉书》为东方朔写传之时,就特意交待:除了他记录的这些作品是东方朔所作,其他所谓东方朔的书都是伪书(世所传他事皆非也)。

1.武帝幸甘泉宫,驰道中有虫,赤色,头目牙齿耳鼻悉尽具,观者莫识。帝乃使朔视之,还对曰:此“怪哉”也。昔秦时构系无辜,众庶愁怨,咸仰首叹曰:“怪哉怪哉!”盖感动上天,愤所生也,故名“怪哉”。此地必秦之狱处。即按地图,果秦故狱。又问:“何以去虫?”朔曰:“凡忧者得酒而解,以酒灌之当消。”于是使人取虫置酒中,须臾,果糜散矣。(梁·殷芸《小说》卷二)

一次武帝到甘泉宫去,路上看到一种虫子,紫红色的,头眼牙齿耳鼻都有,大家都不知这是什么东西。东方朔说:这种虫的名叫“怪哉”。秦朝关押大量无辜百姓,愁怨太大,仰首叹息道:“怪哉!怪哉!”叹息感动上天,就生出这种虫子,名叫“怪哉”。此地定是秦朝的监狱所在地。武帝查对地图,果然。武帝又问:怎么除去这种虫子呢?东方朔回答:忧愁得酒就能消解,以酒浇这种虫子,它就会消亡。他把虫放入酒中,虫子果然消散了。

2.君山上有美酒数斗,得饮之,即不死为神仙。汉武帝闻之,斋居七日,遣栾巴将童男女数十人来求之,果得酒。进御未饮,东方朔在旁,窃饮之。帝大怒,将杀之,朔曰:使酒有验,杀臣亦不死;无验,安用酒为?帝笑而释之。(《湖广通志》卷一百一十九)

君山上有美酒数斗,如能喝到,可以不死成仙。汉武帝斋居七天,派栾巴带童男童女数十人,到山上求酒,带回来献给武帝。武帝还未喝,东方朔就偷偷地先喝了。武帝大怒,下令将东方朔处死。东方朔能言善辩:假如酒真灵验,你杀我我也不死;如果不灵验,你要这酒有什么用?武帝笑着把他放了。

可见,如果我们以为东方朔真是以博学换取钱财,再用钱财换取一个实惠的人生,就把东方朔缩小了。可是,我们有没有将东方朔放大?着重看到了东方朔嘻嘻哈哈背后的内心苦痛,一种悲观到极致的彻悟。

前面说到,他是一个“伪小人”。但是,“伪小人”就能等同于“真君子”吗?为什么他那一身诡诈之气总令人不安?

东方朔的诡诈就在于他太聪明,太爱惜自己;在于他不会天真,不会执着。一封求职信命中三元,一书强国计为什么就必定能一发命中?不能重来吗?不可以多试几次吗?

这样说来,对东方朔未免求全责备,作为弄臣,他的处境实在尴尬。而武帝不仅需要有人给他插科打诨,还需要有人与他附庸风雅。恰有一人,生性浪漫,才华横溢,追求大富翁之女,他马到功成;写作诗词歌赋,他信手拈来。他是谁?他甘心做帝王宫中的御用文人吗?他的爱情正如童话故事般完美无缺吗?

请看:琴挑文君。

同类推荐
  • 我不想当秦桧

    我不想当秦桧

    “把前些天南海古沉船上打捞上来的那些文物登记造册了,别忘了晚上值守的时候多长点心。”大腹便便的主任秦辉头也不回的走了,出门的时候仍旧不忘嘱咐木子林。。。。死胖子,真够心黑,这两年来就知道让我干这干那,工资却低的可怜,既要看守仓库,又要整理文物,还的做文保修复的伙计,博物馆财务处每年拨的那些维护费用哪去了?要不是被你黑吞了,打死我也不信,,,,。。。。。。这个宋代瓷器的造型真独特,雕刻的花纹也是头次所见哎,,,,,
  • 秦时星臣

    秦时星臣

    每一颗星辰都有自己的魂,有的是极致的情感,有的代表不一样的寓意,有的体现独一无二的品质,这千万种星汇聚成无限星河自顾自的流转。宇宙虽大却太过无聊,不如脱离星体魂游繁华的地球,在那尘世间踩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 太子主仆非萌勿扰

    太子主仆非萌勿扰

    李平,一国太子,潇洒无比,风流成性,但是暗地里做的正经事可以拿下整个国家!李平很潇洒,溜达溜达,不会被父皇骂,骂的都是他身边的小喽啰,李平更加的嚣张了。
  • 带着网友共闯东周

    带着网友共闯东周

    三体危机纪元190年,为了改变危机,一名跟着教授研究得不到社会支持的时空穿梭的年轻人因为一次失误而穿越并且附身到了周天子的身上。本以为风光无限好,叶茂却发现自己成为了最苦逼的周襄王,王后被夺、自己也流亡在外,然而穿越的一个巨大bug让他能够和危机纪元的人们沟通,于是一个求助各类大佬并且改造东周的宏图伟业思想在他的胸中冉冉升起……
  • 泾源年鉴2010

    泾源年鉴2010

    本书客观、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泾源县2009年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重要成就,真实再现了各部门、各行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生的巨大变化。
热门推荐
  • 完美咒印师

    完美咒印师

    神秘紫发男人的出现将一个咒印师的世界突兀地出现在了初三学生林莫眼前,咒印师高中、血之诅咒、神秘组织空……未知的事物层出不穷。风咒印、雷咒印、空间咒印、时间咒印……各种咒印又分别有着怎样的强大能力?看少年林莫如何一步步揭开咒印师的秘密,化身“完美”!
  • 我怎么成了慕容复

    我怎么成了慕容复

    本书又名:乔峰;“世人,皆说北乔峰南慕容,我不如你多也。”段誉:“凭什么你长得比我帅,武功还这么高!”扫地僧:“你年纪轻轻,为何有如此内力?”武当真人张三丰:“你不是童子身,凭什么武功都快赶上我了!”慕容复:“我这么优秀我也很烦恼啊!为什么妹子都喜欢我呢?”
  • 北冥的光

    北冥的光

    夏安在国际晚宴上荣获“全艺姬”之称,幸识国际作曲家徐然坤,又被扒了小马甲,安安也很想低调好嘛
  • 一个词的温暖拯救

    一个词的温暖拯救

    本书收录了作者数百个精彩动人、发人深省的隽永故事,内容涉及心态、情感、善良、感恩、做人、做事、成功等重大人生课题。一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阅读本书,使你可以更从容、更自信、更智慧,会让你从庸庸碌碌中醒来,找到人生的正确态度、生活的正确方向,成就美满人生。
  • 落九剑

    落九剑

    持剑问天涯,把剑问苍穹!少年独自闯天涯,破苍穹,踏大地。少年叶鸣出生名门却被赶出家门,从此独身打遍天下!一次机缘,明白身世,知道命数…………
  • 琉璃妖姬:倾覆天下之绝色

    琉璃妖姬:倾覆天下之绝色

    真是令人头痛的事,上天注定?命运安排?那个驱灵师她不想做也得做了!其实,这有什么好呢,是人都想和她作对,那些妖物也欺侮她,只为她身上的一个宝贝?活见鬼了,她都不知道她身上到底有什么值得他们争的宝贝!哼,不过,她向来不是好欺侮的主:欺侮我,我玩你们还差不多!(内容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何以暖凉城

    何以暖凉城

    莫生说:“凉城,你为什么要回来。”诸凉城夹菜的动作突然悬停在了空气中,黝黑的眼睛望着莫生,说:“因为,我的病治好了,所以我就回来了。”他患过病,莫生心里咯噔了一下。“其实,你大可不必来找我,我也可以过的很好。”诸凉城放下筷子。“云生,你觉得我一个人,过的好吗!”莫生眼睛静了静,说:“我有我的生活,只是这样。”诸凉城自嘲的笑了一下,然后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精致的盒子,放在莫生面前。“这是我病好之后买的,五年了。”白色精致的盒子,已经有些泛黄了,莫生不用打开,也猜到里面装的是什么!莫生望着诸凉城。“如果可以,我们是朋友对吗!”诸凉城说:“它是你的,不喜欢,就把它丢掉。”
  • 炼金博士

    炼金博士

    异界天才炼金贤者,重生地球高考落榜生。神奇炼金术与地球科技文明摩擦撞击,他是炼金术士传奇莫林,也是高三学生林默。花都校园之中,美女如云。个个如花娇嫩的美丽漂亮女孩围着林默转,林默却...只爱一人。书友普通群:131063385VIP订阅群(博士实验室):129527295(需验证,学徒粉丝以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世界由我创造想干什么干什么

    世界由我创造想干什么干什么

    所有的一切由他而来,他这个现代人叶聻死后却意外创造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