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52400000009

第9章 陆王心学,于心灵深处寻觅人性归宿 (1)

第一篇 第四章 陆王心学,于心灵深处寻觅人性归宿 (1)

真心着眼,雾中可见明月

一次,王阳明来到南镇游玩,一个朋友指着从石头缝里长出来的花问道:

“你说天下没有心外之物,那么这花在自开自落,和我心有什么关系?”

王阳明回答说:“你见到这花之前,花与你的心各自寂静;你来看此花时,花进入我们的内心,此花便在心头显现出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岩中花树对于心来说,其存在本身及其意义的被确认,在于花在人心中的显现。”

王阳明的这番话可以有很多种理解,而其中最为紧要的一点则是对于“心”的着眼。世间万象,其实都在于你是否用一颗“本心”去体验融会。在王阳明看来,这个本心就是真,真诚、真挚、真君子,抽取“真”,弄权耍奸,虚伪掩饰,只剩皮囊一副;抽取“真 ”,花开花谢无关己身,不知人事变迁,落得心眼两茫,终其一生,全无所得。

人心中有善有恶,有趋炎附势,有高洁自傲。唯其不真,所以才有“这万丈红尘,最难揣摩的就是人心”的说法。在牟宗三先生看来,这便是入了魔道。牟宗三先生所强调的是儒家的“清明之心”,用没有被凡尘污染过的纯洁真诚去观察和对待周围的事物,他说:“心永远为主体而落实。”这个“主体”如若为真,那么落实于外物,就是王阳明讲的“此花便在心头显现出来”的本来面目。

牟宗三先生说王阳明的全部学问就在于求“真心”以接“仁义”。简单的说,就是你没有一颗真挚实诚的心,也做不出善良敦厚的事。在牟先生看来,这是一个人具备道德心的最基本形式。在香港首富李嘉诚的身上,或许我们能一窥这其中的真意。

李嘉诚创业初期,条件非常艰苦,资金短缺,厂房狭小,所以做得都是数量很少的订单生意。

一次,有个外商找到李嘉诚,希望大量订货,但外商也提出了要求,李嘉诚的公司必须寻找有实力的公司作担保。这是一笔大生意,李嘉诚欣喜不已,但是找谁担保,这又成了一个难以解决的大问题,无奈之下,他只好跟外商如实相告:“对不起先生,我非常想长期和您合作,但是很遗憾,我实在没办法找到有实力的公司为我担保,如果你因此而重新作出决定,我将尊重您的决定。”

外商沉吟片刻后对李嘉诚说:“从你刚才的那番话中可以看出,你是一位十分真诚的人,在生意场上,更多的人都在用尽一切手段赢得自己的利益,而你的真诚让我对商业社会重新又了信心。我想,相互间的诚实是互相合作的基础,我已经决定了,你不必再找人担保了,因为你自己就是最好的担保,没有比一个真实的人更好的担保了。我们现在就签合同。”

就这样,李嘉诚非常顺利地签下了合同,赚到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钱,为他今后闯荡商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嘉诚的成功有诸多方面的因素,但是其为人以真不以假,诚挚相待而不弄虚的人物风范无疑是他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李嘉诚的“真心为人”体现了王阳明所言的“以世真求圣贤之学”的真谛。“世真”首在“己真”。每个人心中的圣贤之学的定义多有不同,商人们求企业发展,政治家求国家安宁,道德家求天下大同。说起来这并非遥不可及的奢望,牟宗三说由“我真”而化为“情真”,由“情真”而导于生命欲望的自足,终而知耻明智,自然也就能国昌而民盛了。

一如动静互补是一种生命形态,本心为真亦是一种生命形态。王阳明常言:“真,吾之好也。”而痛恨假道于私的小人所为。佛家说世上只有两个人,一个人叫名,一个人叫利,照此讲来,我们不妨也可以这样说,世上只有两样事,一件为真,一件为假。求真必然务实,求假自然务虚,虚实之间,体现的不仅是对人的态度,更是对自己的认识。糊弄别人容易,糊弄自己很难。

儒音凡录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曾筑室于阳明洞,后世称其为阳明先生。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继二程、朱、陆后的另一位大儒。王阳明少时也颇有与众不同之处。据《年谱》记载,阳明原名为王云,五岁仍不能言,后遇一僧人,说原因在于名字中的“云”字将一切说破,建议改名。家人取《论语》“仁能守之”之意,更名为“守仁”。

魔道:佛教指魔鬼的境界。魔道也是出世求道之途,道讲天人合一,佛讲超脱轮回,魔讲由我乃大。

云飘水流,放下才能宁静

一个女子提着打包小包,坐了半天的汽车去参加禅修班。他对禅师说:“我只是想轻松一下,每天工作那么忙,说实话我的公司最近效益也不好,想出来静静心,让自己快乐一点。”

禅师说道:“心魔在己身。一切的根源皆在于施主想要的太多,想放的太少。我年轻的时候,看到一个农夫挑着满满的柴火向前走,他走的很辛苦,很艰难,我看的很替他心疼。那个人虽然已经有了柴火,但是在回家的路上,看到地上的树枝什么的还是往身上放,两只眼睛不往前看,只盯着自己的脚下,正因如此,那个人撞到了很多了,路人对他很是不满,而他自己一路走来,柴火越来越重,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复杂,一般人能有那么多的柴火一定很高兴,可他却愁眉苦脸。后来,在快到家的时候,他再也走不动了,倒在家门口,而身上的柴火也撒了一地,被到处乱跑的猫啊狗啊都踩断了。如果他能放下多余的柴火,那他走的肯定不会那么累,心情肯定也会很舒畅。世人之所以感到内心浮躁,得不到安宁与快乐,其实是与那个人一样,只知道一味的拿,而不懂得放下。”

禅师的一席话让人有茅塞顿开之感,的确,现代人心事太多,心情太重,就像那个背柴人一样,即使走路,也是两眼只注视脚下,希望能获得更多的柴火,结果负担越来越重,到头来,身体和精神被全部压垮,又哪里能获得身心的安宁与快乐?

牟宗三先生说:“人人都要生命的光彩,但须知生命是有限的。”在牟先生看来,正因为生命有限,才要“超然物外”,既王阳明说的云飘水流,心外无物。心外无物,才能如同宁静的河流一般,在水波荡漾之间,领略黄昏时分的绚烂景色。而这也正是所谓“放下”的真正含义。实际上,心外的“物”始终是存在的,就像打水漂一样,虽然最后石子没入水中,激起的涟漪归于平静,但其终究荡起过波纹,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正因如此,牟宗三先生认为,王阳明说的“心外无物”着重的不是“物”本身,而在于“心”。我们的这个“心”是要受到石头激起的涟漪支配还是放下那个涟漪而自享宁静,都在于我们自己。只有这样,内心才能释放出更多的空间来装载我们想要的自由和纯真,才能实现真正的快乐。

一只蝗虫对青虫说:“我今天很难受?”

青虫问道:“是不是生病了?”

“病倒没生,只是早上吃的太多了,现在肚子涨涨的,飞也飞不起来了。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帮我吗?”

青虫想了想,说:“要不我陪你走走?”

于是,青虫带着蝗虫在四周走了几圈,但是蝗虫还是感到难受,而且它的肚子也开始疼痛起来。它躺在地上,嗷嗷乱叫。

青虫很同情蝗虫,于是它去请教自己的父亲,青虫的父亲来到蝗虫面前,说道:“哎呀,为什么那么贪吃呢,不吃那么多不就没事了嘛?”

“爸爸,你快想个办法救救它吧。”青虫在一旁喊道。

“我看只有一个办法了。”说着,它让蝗虫张开嘴巴,它拿着一根草在蝗虫的嘴里搔了搔,没一会,蝗虫便吐出一大口馊馊的东西来。吐完后,蝗虫长出一口气,顿时觉得神清气爽,浑身舒服极了。

青虫的父亲叮嘱道:“以后别猛吃东西了,否则肚子就会爆掉。”

蝗虫因为贪吃而导致身体不适,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因为所要太多,以至烦恼和负担始终挥之不去。不要去抱怨别人比自己快乐,比自己潇洒,比自己活得轻松宁静,看看别人是如何把握、控制自我的。事实上,每一个内心宁静的人,都是懂得放下之人。放下不是单纯的放弃,照牟先生的话说过,它是一种抉择——是禁锢自己,还是松绑自己。

实际上放下的目的是为了最终的得到,这种得到是去糟粕而存精华,按佛家言,这是必须的执著,因为外在的“物”太多,而人生的痛苦就在于“身为物役”、“心为内困”,所以,放下才能安享心的宁静。

儒音凡录

红尘:原意是指繁华的都市。出自东汉班固《西都赋》的诗句:“阗城溢郭,旁流百尘,红尘四合,烟云相连。”后来“红尘”演变成了“繁闹尘市”,作“人世间”解释,并首先被佛家使用,在佛经中多处出现指凡俗尘世的“红尘”一词。

同类推荐
  • 根本没烦恼

    根本没烦恼

    本书作者辜琮瑜透过唯识学,侦察出“烦恼”的真面目以后,有了这样的灵光乍现!如果能够明白各种烦恼的身世由来、性情特征,是不是可以化敌为友,转烦恼为菩提?本书希望能萃取佛教的千年智慧,就着唯识学的烦恼分类法,让这些烦恼贼一一现形。作者不但以“透视烦恼”短文,揭除了三十一种烦恼的面具,让我们认识它们的真面目;更以六十篇心灵随笔,分享她与这些烦恼互动的种种心情故事。不论是做为优美的散文品读,或是实用的炒药解烦,本书都能把烦恼融化为清凉甘露,那就根本没烦恼啦!
  • 禅悟:与佛对话

    禅悟:与佛对话

    与佛对话,其实也是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在自己一时失意的时候,求得心灵上的解脱。其实一切看似无法取舍的问题,皆因自己的心尘而起。而《禅悟:与佛对话》中一些关于佛理的小故事,引人深入地让你对平时想不通的问题瞬间觉悟,让你通过对心中所疑惑的问题更透彻地看到自己的心,抹去你心中的尘埃,擦亮自己的心去看世界、想问题。世间没有永远的快乐,就像世间没有永远的白天一样;世间也没有永远的痛苦,好似这世间没有永远的黑夜一样。只有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才能对生活有所领悟,感受生活中的幸福、快乐。献给:珍惜美好生活、追求幸福、热爱生命的您!在你彷徨无助的时候,送上一份宁静的开导,与您共享生活。
  • 弘一法师全集之佛学·杂记(01)

    弘一法师全集之佛学·杂记(01)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吴言生说禅贰:经典禅诗

    吴言生说禅贰:经典禅诗

    禅学大师吴言生的权威著作《经典禅诗》是对禅宗诗歌偈颂的体悟与阐释,探讨了历史上五家七宗的禅僧们所创作的修禅悟道诗偈,同时对禅宗形成之前的禅僧诗歌、禅诗美学境界、禅门七家之外的禅僧诗歌,也都设有专章加以阐释,将禅的精华要义原汁原味地和盘托出,使读者深入透彻、直观亲切地领悟禅的精髓要义。
  •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本书首次系统地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和当代审视。作者根据比较宗教学、生态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了道教与基督教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伦理道德规范及其实践活动。道教和基督教的生态思想以其神学为基础。本书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思想,重点比较了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神学思想、自然生态思想、社会生态思想及环境保护实践,剖析了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并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异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旨在求同存异,探讨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精神实质的一致,看到某种更深层的价值相通。
热门推荐
  • 本相在此有何贵干

    本相在此有何贵干

    我叫陈大相,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穿越了,而且被穿的还是个丞相,皇上说:“丞相大人是万能的,没有丞相大人是万万不能的。”“——o(╥﹏╥)o——!!!哭唧唧……可我还是个宝宝啊!”
  • 不一样的小妖

    不一样的小妖

    正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意外穿越,没关系,没关系!穿越之后不是人了!没关系,没关系!千辛万苦又变回人了!没关系,没关系!主角掉到地狱难度副本!没关系,没关系!主角的女朋友……主角:“老贼,你欺人太甚,不做人了!”作者:“想怎么折磨你?还不是随我乐意!”科学修仙,了解一下!
  • 最新白领必备:商务礼仪·商务文书·职业化塑造

    最新白领必备:商务礼仪·商务文书·职业化塑造

    本书归纳了大量有关商业领域的最新交际技巧和礼仪规则,有针对性地分析和解答了商务交往中的礼仪礼节,系统详实地介绍了现代白领应该具备和必须具备的礼仪知识。
  • 极品全能召唤师:废材逆天帝皇妃

    极品全能召唤师:废材逆天帝皇妃

    尼马!!!她夜凌霄只是“观赏”名画,怎么就穿越了呢?!你说我是废材?你说我不会炼药?我一招把你打墙上去!!!我炼的神级丹药都能砸死你!!!想在本小姐面前得瑟,先修炼上几亿年吧!不过……这只死缠上来的包子是怎么回事???小包子,别缠着本小姐,快找你妈妈去!勉为其难收下他也就算了,但为什么小包子摇身一变,变成了大包子?!?!?!还有我的呆萌小青鸾啥时候变成了个酷酷的御姐了呢???
  • 当你我的青春靠了岸

    当你我的青春靠了岸

    我们在时光里穿梭奔跑,扬着骄傲而叛逆的脸,一路向前,身后洒出一串串爽朗的笑。当两座冰山相撞,擦出的不是火花,而是冰渣,他们再一次证实了11大于2这个伟大的定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豪门,战少乖乖躺下

    重生豪门,战少乖乖躺下

    姐重生,就是回来复仇的!上一世憋屈在心里的恨,这一世通通还回去。斗姐,斗父,斗渣男!发家,致富,撩战少,这辈子,我要任性而活……
  • 盛夏光芒

    盛夏光芒

    陆小小因幼年经历自幼懦弱自卑,甚至有点虚伪,直到遇到那个他……
  • 神图奇缘

    神图奇缘

    唐朝初年,袁天罡与李淳风作出中华第一奇书《推背图》,图中所指,皆为预言。往后1500年,预言一个接着一个的实现。而料事如神的袁天罡和李淳风背后藏着怎样的秘密,他们又如何算到未来呢?
  • 邪玉传说

    邪玉传说

    唐莫晨是修真界一个二世祖,无意中得到一块神秘玉佩,修行一日千里,而本人太过嚣张跋扈,暴露玉佩,最后被六大学院围攻,玉石俱焚~
  • 那年花开会有时

    那年花开会有时

    天才画家简茜与计算机鬼才卓适一的甜蜜校园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