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52400000007

第7章 周易智慧,与时偕行的修身妙法 (1)

第一篇 第三章 周易智慧,与时偕行的修身妙法 (1)

心在当下何来纷扰

一日,弘一法师来到禅堂,为众僧讲佛。

十分钟后,弘一法师敲过木鱼,环视屋内众僧,只见一小沙弥额头冒汗,双手颤抖。弘一法师问其原因,小沙弥回道:“方才听师父讲诵佛法,以为能课业圆满,没想到心思怎么也集中不到一点上,以至如此。”

弘一法师微微一笑,双手合十道:“诸生烦恼,不过是纠结过多。心在当下,又何来纷扰。”

上班下班,吃饭走路,或者挤公共汽车,有人闭目却思绪万千,有人微笑却面色憔悴;望浮云而忧人生岁月,看今朝而恼明日风雨。名缰利锁,奔忙劳累,一刻不得闲。这样的人,说来终归有些感时伤世。因为感时,故牵挂太多,明天将会如何,以后还能怎样,现在的落脚之处是否会是自己终身的陋室;因为伤世,而喜怒无常,试图寻求安宁的场所,眼见人来人往,空间被压缩,似乎连呼吸都显得如此困难。就像那个小沙弥一样,心思有碍,而不能彻悟。

在古人看来,这无疑是身心的“物役”,即为自己创造的事物所困,更为自己的精神世界所扰,想要寻得简单的生活,却终究不得。他们虽然工作着、生活着,却似一群被放逐的幽灵,生活在别处。一如牟宗三先生所言,我们现代人习染过久,失掉了最纯真的心灵。“习染”就是习惯于在普通事物上寻找原本不存在的所谓意义,执著于不可知的将来,于是雾非雾,花非花,朴质清新的一面也逐渐被世俗的尘埃所覆盖,不知道该往哪里去。

正如《周易》所言:云行雨施,品物流形。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自然天象虽然变化莫测,但是无论怎么复杂,都是起于一物,最终落于一物。

落于一物即是关照现在。人们常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推而言之,执著于当下,庸人自扰似的无尽烦恼和因此而发的黯然神伤还会浮现于我们的心头吗?也唯有关照现在,执著于当下,内心才不至看似充沛实则荒芜,才可以简单通达的心态面对错综复杂的人世。如同道家所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二也罢,三也好,不过是一的陪衬和虚影而已,不重当下,“将来”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

一个女子得了重病,需要马上手术,当女子的丈夫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的时候,他的手都哆嗦了,因为他害怕手术会让他们生死两重天。

手术很成功,女子听到了丈夫欣喜的喊声。可是她根本睁不开眼睛,因为全身麻醉的她,药劲还没有过。看着心爱的妻子苍白的面庞,丈夫极为心疼。

等女子睁开眼睛,护士长对女子的丈夫说:如果排气了,就可以吃东西了。

可是她没有排气,气在她肚子里就是不出来,疼得女子汗流不止。

女子后来告诉丈夫,当手术结束后,她想大哭一场,因为她又活了过来,她又可以和他吵架了。

丈夫紧握妻子的双手说: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不许乱想、不许生气、不许生病,我要和你好好的生活每一天。

女子投入丈夫的怀抱,她想握住现在。

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没发生!

也许只有当人们遭遇不幸时,才会意识到当下时光的宝贵。就像故事中那个经过手术煎熬的女子一样。生活的起起伏伏总是很容易让我们回想过去,会让我们产生这样的叹息:为什么以前不那么做?为什么此刻才追悔莫及。慌乱和无措由此产生,继而对自己整个人生产生了怀疑。

牟宗三在解释《周易》所言的“各正性命”时这样说道:人的生命,一方面是吃食物,一方面是消化食物;人的意识亦为一方面获取,一方面付出,“获取”和“付出”是“明己”,是智慧人生的体现,也即是由“各正性命”阐发而得的积极意义。每一天都达成所愿,又何来明天之烦忧?

由此想来,宋祁的《玉楼春》或许更有某种意义的启发性。执著人生、惜时自贵,人生在世,不妨如此——

东城渐觉风光好,榖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儒音凡录

弘一法师:俗姓李,名息,学名文涛,字叔同。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弘一法师5岁丧父,13岁知篆书,15岁能诗,17岁善治印, 20岁文章惊海内。弘一法师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他将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他也是第一个将西洋美术引入国内的美术教师。他苦心向佛,精研律学,弘扬佛法,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宋祁:宋代史学家、文学家。湖北安陆人。天圣二年与兄宋庠一同考中了进士,当时被世人称为“二宋”,也与连庶、连庠并称“应山四贤”。修《新唐书》,为列传150卷。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据说宋祁曾为自己写过墓志铭及《治戒》,在上面,他自称“学不名家,文章仅及中人”。

柔弱至刚,高山巫峡不挡流水

古人为什么要做《周易》?牟宗三认为是为了定阴阳而知变化,知变化是为了应时而动。则“于坤至柔其动也刚”,虽然形态纤弱,意识单薄,犹如深宫女子,但是一旦时机成熟,便会一鸣惊人,而其行动迅猛,意志坚定更是令人不敢侧目,最终“柔得尊位”

李渊在隋朝任太原留守时,正是天下兵祸连天之际。隋炀帝命其出兵镇压各地纷起的农民起义。李渊自知自己无力平叛,但又忌惮隋炀帝猜疑,于是终日与臣僚饮酒作乐,听歌舞乐,常常一醉不起,甚至几天不理政事,他还经常对身边的人说:“我李渊这辈子,有美酒喝,有美女陪伴就足够了。”

一次,李渊的儿子李世民牵来一匹名驹送给父亲。这匹马毛色棕红,脾气暴烈。李渊瞧了几眼,正欲上前拉过缰绳,结果这匹马一声嘶吼,李渊吓得倒在地上,哆哆嗦嗦地站起来后再也不敢正视这匹烈马。

得知李渊在太原的种种表现后,隋炀帝杨广认为李渊是个胸无大志,沉溺于酒色的平庸之辈,从此不再记挂于心,也没了杀他的念头。而事实上,此时的李渊正广结各地豪杰英雄,秘密的招兵买马,并计划于大业十三年五月起事。

公元618年五月,李渊称帝,改国号唐,定都长安。不久唐统一了全国。

对李渊而言,柔弱的外在表现是通向“至刚”即成大事之路的必要手法,柔弱既可避一时锋芒,也能在短时期内积聚更多的力量,最后才能像倾盆大雨般砸向预设的目标。

《周易》讲“圆而神,方以知”,如果从李渊的事例中来讲的话,通俗的意义就是柔弱为始,通达为终。通达不仅是一个人的社会追求,亦为化解各种矛盾的方式。

柔弱不是明哲保身的手段,亦非一退再退的可怜姿态,而是以退为进的处世哲学,按《周易》说来,“在天为象,在地成形”,简单说来就是,具体的东西就有变化,有变化就不能遵从死理,一如前文所述,应时而动,遵从客观规律,不盲从,不蠢动。追求实事求是的自我认知。

在牟宗三先生看来,应时而动、柔弱至刚代表着儒家理智的俊秀。儒家讲仁义道德,也讲智慧方法。就像一条山路,最快到达终点的并非是那段最好走的路段,而是迂回曲折的那段路途。同样,潺潺溪水看上去翩翩无力,却有着滋养万物的心性。由一滴水而成碧波万顷,曲曲折折而一泻千里。

一个老态龙钟的妇人找到林肯,向其控诉自己悲惨的遭遇。原来这位老妇人是独立战争时期一位烈士的遗孀,每月靠抚恤金面前过活。不久之前,当她去领取属于自己的抚恤金时,出纳员竟然要她先缴纳一笔收费,而这笔手续费的数额抵得上抚恤金的一半,很显然,这是赤裸裸的勒索。林肯听完老妇人的哭诉后,怒不可遏,当即决定为老妇人代理这场官司。

在法庭上,作为被告的出纳员矢口否认自己曾经勒索过老妇人,情况对老妇人很不利。轮到林肯发言时,他并没有在老妇人的不幸上大做文章,而是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把听众的情绪引入对独立战争的回忆当中,述说追求自由的人民在冰天雪地当中战斗,最后,林肯以巧妙地设问,作出精彩的结论:

“英雄长眠地下,而他那位衰老可怜的遗孀还在我们面前。这位老妇人曾经也是一位美丽的少女,也曾经有过幸福美满的家庭,但是现在,她却变得一贫如洗,还要受到别人的欺辱。对此,我们能熟视无睹吗?”

这个问题触发了大家的同情心,在场的人都满含热泪,为老妇人慷慨解囊。在陪审团的一致要求下,老妇人仅得到了应有的抚恤金。

林肯并没有像别的律师一样与被告唇枪舌剑,以硬对硬,而是换了一种方式,从老妇人的家庭说到独立战争的残酷,从而唤起了大家共同的心灵记忆,以弱势的姿态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以此看来,世界上最厉害的并不是那些最刚强的人和事,而是看似最柔弱的。我们常说:“吃软不吃硬”,这也是所谓“柔能克刚”的道理。

儒音凡录

隋炀帝:隋文帝杨坚次子,母独孤皇后。公元581年封晋王,589年任行军元帅统兵伐陈,600年立为太子。604年即皇帝位,年号大业。在位13年期间,修建大运河、长城和东都洛阳城,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三征高句丽,开创科举。他对人民奴役征敛十分苛重,滥用民力,使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巨大的工程和连年的战争使民生不堪重负,引发大规模的叛乱。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宇文化及等缢杀。

同类推荐
  • 听圣严法师说佛

    听圣严法师说佛

    佛教倡导的慈悲心、放下、舍得、包容、上进等观念,永远是我们应该深思并奉行的人生准则。在浮躁、琐碎、焦虑的现代生活中,能让人从中寻得自己的一间静温禅房,让心灵得到宁静。鉴于此,笔者将法师对佛理的解析编撰成册,让更多人聆听法师的教诲。本书从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对禅理的精辟见解入手,深层挖掘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并用一些经典故事加以阐释,让人们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品味到禅带来的心灵洗涤与智慧指引,解除疑惑,透悟人生。
  • 有一种智慧叫禅悟

    有一种智慧叫禅悟

    幸福无处不在,只是我们少了发现幸福的心境。本书选择了许多经典故事,从心境、生命、自然、逆境、修养、生活等方面,以禅悟的境界为读者诠释了幸福的本意,是一本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幸福宝典。
  • 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

    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千余年来一直是中国人的主要信仰之一,其间经过历代高僧大德的弘扬提倡,使佛教深入社会各个阶层。佛教博大精深,各种典籍浩如烟海,这些往往使初学者望而生畏。针对这种情况,本书采用了符合现代人知识结构和快节奏生活特点的问答模式,将艰深晦涩的教义和纷繁复杂的宗派传承历史一目了然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您轻松阅读。
  • 苹果上的肖像

    苹果上的肖像

    本书是“星云大师人生修炼”系列丛书之一。作者星云大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谈为人处世的道理,比如,应积极看待生命、正确对待金钱与财富、注重培养待人接物的人生修养、正确处理感情问题、对社会知恩图报等等。
  • 听李叔同讲禅

    听李叔同讲禅

    本书系弘一法师李叔同站在红尘之外,反观世俗,多角度认真探讨现实世界人性、心灵、生存、处世、成功等诸多难题的精华之作,作者精心挑选出一个个耐心寻味、发人深思的精彩故事——每个故事都充满智慧与禅机,蕴涵灵气,是抚平、慰籍生活在喧嚣尘世中人们心录的一剂良药。
热门推荐
  • 呆萌小甜心:竹马,你别跑

    呆萌小甜心:竹马,你别跑

    “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的哥哥”某个可爱的小女孩霸道的说到。“呵呵,不可能。“你逃不出我的手掌心的”
  • 瓷月亮:严阵诗选

    瓷月亮:严阵诗选

    严阵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即以诗驰名,他的诗作明亮激越,朗诵性很强,代表了曾经在当代诗歌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一类诗的风格。本书汇集了其自写作至今诗歌篇章的精华。历史上,我社曾经出版过的他的诗集。此番重新申报选题,为着响应近年对我社有巨大贡献的作者严歌苓的要求。
  • 晦暗中重现的明亮

    晦暗中重现的明亮

    什么才是生活。在旷野中感受田园还是在大厦中感受都市?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有千千万万个故事。也许我的故事没那么波澜壮阔,但我的故事,也是独一无二的。
  • 全民收藏

    全民收藏

    商甲周鼎,秦俑汉陶百家秀;晋帖唐彩,元瓷明画天下求。身怀绝技的年轻人江宁,带着属于自己的秘密与任务,只身从大漠来到首都,写下了一篇可歌可泣的宝鉴人生。鉴古玩,赏美人,财色为王。翻手云,覆手雨,全民收藏!注:鉴宝类都市小说,首先是一本都市小说!广电让播的不让播的,这里面都有!
  • 拟影

    拟影

    景杉六岁时做了一个梦。梦到了自己在一个和平自由的理想年代,有汽车、手机还有互联网。自己上了大学,有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醒来,面对的却是……是梦醒了?还是入了梦?
  • 江湖恩怨录

    江湖恩怨录

    双甲子,一轮回,飘雪门重现江湖。一个大时代的来临!你,准备好抢夺你的机缘了吗?
  • 元泱浩荡

    元泱浩荡

    “混沌出,天下灭,仙已逝,神代之,修神道,踏苍穹!”一代仙君苏羽得到混沌元气,窥探神道,不料消息传出,群仙觊觎,群而攻之,苏羽愤然之下启动远古阵法弑仙阵,导致群仙陨落,从此天下无仙,秩序奔溃!一代预言已经开启,漫天神魔已经苏醒,天下即将遭受涂炭,看我们的主角如何走上那屠神杀魔之路!
  • 画堂春殇

    画堂春殇

    民国年间,带着灵狐记忆第三次转世的林爰仪以"间谍"身份藏身于南京的一所公馆内,以期寻找前世的恋人。乌衣巷桃花树下的再度相遇,勾起二人对前两生错过情缘的回忆……她是秦淮河上的花魁,他是江湖的浪子,名剑倾城,是否终成佳话?
  • 你要好好爱自己

    你要好好爱自己

    本书讲了女人在生活和自身成长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比如忧郁、孤独、童年的创伤、结束一段情感关系或者失去一些生命中重要的人,其他让人身陷困境的挫折等等,也讲了一些美好的人和事。毕淑敏以一个心理医生的冷静睿智和一个作家的温暖体恤带给我们力量:你要好好爱自己,接受自己的身体、容貌,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去挖掘自我身心的美好。
  • 灭世疯魔

    灭世疯魔

    在这存在于无数国度的大陆上,皇道血脉,上古百家,蛮夷部落,妖兽王朝...他们脚踏大地,他们俯视众生,在这里,机遇与危险并存,在这里,演绎着无数的生死存亡,少年踏着无数强者尸体,步步迈向巅峰,这天空中的一轮明月,被渲染成赤红的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