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52300000025

第25章 下篇 儒道之别:大隐隐于市 (2)

第一章 儒道之别:大隐隐于市 (2)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句话一直被儒士们奉为人生的信条。但是却也往往容易被人误解,以为“济天下”与“善其身”必是择一取之,而没有看到“兼”与“独”之别。梁漱溟先生说:“人类有个体生命和社会生命之两面,而社会一面实为侧重。”个体生命寄于此身,而与之相对的“心”则是其社会生命的基础。儒家所侧重的正是人的社会生命,也就是个人和他人、与整个社会的关系。完善自己的社会生命并不意味着对个体生命的抛弃,而是二者并行。是仕途通达还是命运乖蹇,都无法全然由自己控制,然而选择为天下还是为自己却是不同人信念的分水岭,信念本与身之所处无碍,这也就意味着无论是达还是隐,只要心中有信念,就能够做到“济天下”与“善其身”之心同存,这就是孟子所谓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梁漱溟先生说:儒家为学本于人心,趋向在此心之开朗以达于人生实践上之自主、自如。

这种能以达观的态度面对自己的人往往“也宜墙角也宜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忧并不是忧虑和无法可想,而是时时心有挂念。“卑微未敢忘忧国”,无论身在何方,都是心忧天下,也就是梁漱溟先生所说的“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的勇气与责任心。功在天下是心之所系,行藏由我则是身之所处。无论何处,他所看的不是自己脚下站的位置,而是整个人生,所以不会被当下的处境之穷困所牵绊。

蒲松龄有对联自勉: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勾践身为败国之君,成夫差之奴,所谓士可杀不可辱,他却把所有的尊严掩藏在了低声下气的卑贱之中。范蠡看到了他的志向,懂得了他的志向,于是出而助其复国。几年之后,越灭吴。分赏之际,范蠡飘然隐退。他的进退有度,成为后世多少知识分子的典范。李商隐有诗云: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说的就是范蠡。能以一己之力去挽回天地,此生不虚。若国家需要,定然会像谢安那样东山再起。

李泌一生中多次因各种原因离开朝廷这个权力中心。玄宗天宝年间,当时隐居南岳嵩山的李泌上书玄宗,议论时政,颇受重视,遭到杨国忠的嫉恨,毁谤李泌以《感遇诗》讽喻朝政,李泌因此被送往蕲春郡安置,索性“潜遁名山,以习隐自适”。自从肃宗灵武即位时起,李泌就一直在肃宗身边,为平叛出谋划策,虽未身担要职,却“权逾宰相”,招来了权臣崔圆、李辅国的猜忌。收复京师后,为了躲避随时都可能发生的灾祸,也由于叛乱消弭、大局已定,李泌便功成身退,进衡山修道。代宗刚一即位,又强行将李泌召至京师,任命他为翰林学士,使其破戒入俗,李泌顺其自然。当时的权相元载将李泌视作朝中潜在的威胁,寻找名目再次将李泌逐出。后来,元载被诛,李泌又被召回,却再一次受到重臣常衮的排斥,再次离京。建中年间,泾原兵变,身处危难的德宗又把李泌召至京师。

李泌屡蹶屡起、屹立不倒的原因,在于其恰当的处世方法和豁达的心态,其行入世,其心出世,所以社稷有难时,义不容辞,视为理所当然;国难平定后,全身而退,没有丝毫留恋。李泌已达到了顺应外物、无我无己的境界,又如儒家中所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行”则建功立业,“藏”则修身养性,出世入世都充实而平静。他的一阙《长歌行》正是其自我写照:“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珂游帝都。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气志是良图。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 李泌真正地做到了梁漱溟先生所言的“人生实践上之自主、自如。”因无论在何处,他都能做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既未有辱身之洁,又建功业于天下。

《三国演义》中,曹操煮酒论英雄时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这种在天地之间游刃有余的龙说的正是天下的英雄,正是有兴云布雨之志者之谓,能够在人世间伸缩自如、宠辱不惊。出世入世的不过是一介皮囊、一个姿态而已,行随心往才是至人之境界。

弦外听儒音

东山再起:谢安字安石,号东山,东晋政治家,军事家。长期隐居在东山,后来把他重新出来做官,人们就称之为 “东山再起”。

心为形役,士人徘徊两路间

“此学(道家)介于世间法、出世间法之间。因其对于人世间现实消极,近乎出世矣,而仍处在生灭迁流中,终未超出来,属于佛家所谓有为法。”

梁先生说,儒家两家分别是中国人精神气质的正负面,简单地说来,就是儒家积极入世,道家隐遁避世。自古而来的中国知识分子一直在这两条道路之间徘徊。“此学(道家)介于世间法、出世间法之间。因其对于人世间现实消极,近乎出世矣,而仍处在生灭迁流中,终未超出来,属于佛家所谓有为法。”世间法说的是儒家,关心世俗风尘中人们的劳碌;出世法说的是佛家,摒弃今生,不食人间烟火。道家的目标虽是“完全无待”的境界,清心寡欲,与自然同化,与佛家相近,但是却依然有心留恋于世俗,也就是纵然身已处江湖之远,依然系心于人世;它寻求长生,依然是凡俗之人对生命的留恋和渴求,不像佛家把一切都抛诸脑后,皆归于空,因此梁先生说道家“终未超出来”。

梁漱溟先生认为,真正超脱的人,能够洞察宇宙流行的大趋势,也就是既能知己——明白自己,也能够知彼——站在更为高远的角度看待当下的自己和别人,从而决定该去往何方。但是这种境界只有功夫到家者方能通透,本就不能人力可强求。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知识分子却并不能做到,所以他们无法超脱出来,一直在隐和仕之间犹疑徘徊。

初唐时和王维齐名的孟浩然因其终身未仕而为后人所敬仰。李白有诗云: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然而孟浩然不仕并不是不想,而是不能。早年的他也胸有大志,呈诗给当时的丞相希望能得到赏识: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对于朝堂他是心向往之的。可惜不久之后丞相就免职被贬,他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另有一次更好的机缘,却被他错过了,而且使他再难入仕。

事情是这样的,孟浩然到长安考进士不第后,应王维的邀请到王的内署做客,两人正聊得高兴的时候,突然听说唐玄宗来了,王维慌忙叫孟浩然躲进床底下。唐玄宗发现屋里的情况不太对劲,王维只好告诉了唐玄宗。唐玄宗说:“我听说过此人的诗名而没有见过面,为什么要躲起来呢?”说完叫孟浩然出来。孟拜见了皇上。当场朗诵了自己的一些诗作,诵到《岁暮归南山》中的“不才明主弃”那一句时,被唐玄宗打断了:“我对人才还是比较重视的。只是你自己不求长进嘛。怎么会写出这样的作品来?”一如后来的宋仁宗对柳三变的考卷大笔一挥:“且去浅斟低唱。”不同的是柳永后来辗转做了些小官,孟浩然却是被打发回了南山,终身未能入仕。

在历史上,还有些头脑灵活的的知识分子灵机一动,借隐士之高风玩起了“欲擒故纵”的政治游戏。

唐代的时候,有位叫司马承祯的人,在都城长安南边的终南山里一住就是几十年。他替自己起了个别号叫白云,表示自己要像白云样的高尚和纯洁。唐玄宗知道了,要请他出来做官,都被他谢绝了。于是,唐玄宗替他盖了一座讲究的房子,叫他住在里面抄写校正《老子》这本书。后来他完成了这项任务,到长安会见唐玄宗,见过玄宗,他正打算仍然回终南山去,偏巧碰见了也曾在终南山隐居,后来做了官的卢藏用。卢藏用抬起手来指着南面的终南山。并开玩笑地对他说:“这里面确实有无穷的乐趣呀”!原来卢藏用早年求官不成,便故意跑到终南山去隐居。隐士原本不是应当远离官场市井吗?而终南山靠近国都长安,在那里隐居,既标榜了自己的高尚节操,又容易让朝廷知道并礼贤下士,被邀请去做官的概率挺高。卢藏用果然以此达到目的。司马承祯看不惯他的做法,便应声说:“不错,照我看来,那里确实是做官的‘捷径’啊!”

此后终南捷径就成了对这种知识分子的讽刺:明明有功利心在,却先把自己装扮得目下无尘。南朝骈文家孔稚珪有一篇著名的《北山移文》就是对这类假隐士做了辛辣的讽刺:这类矫取功名者将玷污一方山水,为世人不耻。“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用来说道家倒也不差,而卢藏用之途,哪里有“洁”与“空”之志呢?别人欲盖弥彰,他却是欲彰而弥盖。

牟宗三说,道家一眼看到把我们的生命落在虚伪造作上是个最大的不自在,人天天疲于奔命,疲于虚伪形式的空架子中,非常的痛苦。一个人能够像道家所说的,一切言论行动好像行云流水那么样的自由自在,这需要很大的工夫,这是很高的境界。虚伪造作本身就是件累人的事,谁都想要摆脱,但是又有几人能够真的做到?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里说,自以为心为形役。道家身在江湖,正是想通过“身”的释放从而带动灵魂的自由。然而士人的寒窗苦读,梦想的是金榜题名兼济天下,若不是穷途末路怎会归隐?纵归隐也在寻觅时机再出山。道家的“行云流水”之境只怕古往今来的仕人得之寥寥。

弦外听儒音

牟宗三:中国现代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当代新儒学的集大成者。主要著作有《逻辑曲范》、《理性的理想主义》等28部;另有《康德的道德哲学》等3部译作。

同类推荐
  • 凡人的禅心

    凡人的禅心

    本书告诉你的是,随时、随性、随遇、随缘、随喜。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是不怨恨,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遇,不悲观,不刻板,不慌张,不忘形。在禅意中能悟出人生的真道理。
  • 《神圣家族》导读

    《神圣家族》导读

    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丛书第二辑的一种,主首先介绍了《神圣家族》的写作缘由及其成书过程,然后分析该书的文本结构及其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理论要旨,随后依照原著结构逐节进行解读。书稿主要阐发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变化脉络和理论发展逻辑,描绘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初始形态,进而指出《神圣家族》的理论意义及现实影响,提倡真正理解和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经故事,总是带给人们深刻的启迪。佛经是佛教文化的源头,要想走近佛教文化,必须对佛经有所了解。但佛经卷帙浩繁,博大精深,别说我们普通人,就是得道高僧、佛学专家,穷其一生,也难识其万一。佛教故事选择了浩瀚佛学故事中的一些容易理解且有故事性的经文,用说故事的方式介绍给大家。佛经故事大多是以人物、动物,佛事、世事为主题,无不处处寓意学佛信佛,劝善向善,戒贪惩恶,而又不离开佛教的本意。
  • 佛家珍言:从容人生的佛学智慧

    佛家珍言:从容人生的佛学智慧

    本书用佛家箴言解释人生哲学,内容包括当冲动时怎么办、当紧张不安时怎么办、当虚荣心太强时怎么办等。
  •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出家六年,精研佛经,一朝归来,即向文化大师南怀瑾叫板!此人就是本书作者董子竹。他认为,东方文化必须全面重估。六年如一日诵读《金刚经》,对儒佛道三家均有深入研究的董子竹认为:当代学者对中国文化的阐释存在着太多的漏洞与谬误。
热门推荐
  • 特别的喜欢

    特别的喜欢

    从没尝试过爱情,想去尝试,没有勇气,但她又时常的出现在我的眼前,我自卑的不敢去爱她,越是觉得她美好,越想她过的更好,可最后,我发现,谁给她的美好,都不如我给她的美好,更能让我安心。亲爱的,只有我能让你幸福,你必须嫁给我
  • 嫁情深

    嫁情深

    江小榕打小同席幕城一起长大,江小榕出落得亭亭玉立,而席幕城也是俊俏有加。到了结婚的年纪,友人惊呼:原来你们青梅竹马呀?那你们赶紧把这婚办了吧!可席幕城不懂,为何青梅竹马一定要结婚。等到江小榕眼看要订婚,他一把将她搂在怀里:反正都要结婚,不如选择青梅竹马,如何?江小榕将他反钳:反正都要结婚,我为何非要嫁给你这个浪荡子?从此一表人才.风流倜傥.自律甚严的席幕城走上了漫漫追妻路……
  • 太古神灵

    太古神灵

    一个被不幸缠身,被逼的走投无路的少年,选择了跳崖来结束自己不幸的一世,却穿越到了另一片神奇的世界的一名同名同姓的“废物”身上。同样的不幸,让两世为人的他心生不甘,天道无情,他不愿再默默承受上天给自己的不公,他要反抗,他要抗争。上一世他无力反抗,这一世他却有了反抗的火种……神灵。玄州大陆之上,每个人生来都有一个本命神灵,或强大,或弱小,强者得势,弱者淘汰。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看少年如何斩杀诸敌,一路凯歌,与天争,与地斗,破除上天加在自己身上的不幸……
  • 兵荒马乱来种田

    兵荒马乱来种田

    各种版本简介—— 一句话版: 时过境迁,你是否依然记得,自己从哪里来? 内容简介: 带着作弊器穿越到经济倒退生产力落后的特殊年代,柳家三口过上了男耕女织的农耕生活 : 栽桑、养蚕、织布、种田……一年四季,追着时令节气安排农业生产; 纳赋、服役、苛捐、杂税……原来农家还有这些附赠项目,叫人一点乐不起来; 灾荒、匪盗、兵祸、逃亡……想安安稳稳种地可实在不容易。 这是一个浪漫的时代,也是一个悲惨的时代;这是一个充满传奇的时代,也是一个现实冷酷的时代;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时代,也是一个癫狂混乱的时代…… 穿越不仅是风花雪月的臆想,种田也不只鸡零狗碎的家长里短;作弊器,它可能很不靠谱——许多事,都跟以为的不一样。 而柳家人,只想做农民。 柳家自述版: 种田,俺满是认真的。 剧透版: 普通的现代一家人穿越到大融合的古老时代,应该怎么活下去? 北疆、南荒、西域、东海…… 盐埠、茶路、驼队、马帮…… 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文化传播、民族融合……一切,在此交汇。 严肃版: 一篇真正的种田文 一部轻.历史小说 本文自叙版: 我是正剧 我以为我不狗血 但我不能保证 友情提示: 本文可能粗长 有男主
  • 青春不要留白

    青春不要留白

    有没有一个人是不管你变成什么样的他都会喜欢你;有没有一个人是你不管多么优秀他都不会选择你;有没有一个人是他一直陪伴在你身边可你却没有和他在一起的人,他(吴世勋)、他(某晓飞)他(蓝雨)女主角用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三个男生的不同感情。亲情、爱情、友情,我改何去何从?(此作品既然大家不喜欢我也不知道如何删除,只好选择放弃这本书了,还有如果大家觉得我里面涉及到的人物大家无法接受那我道歉,对不起大家,在以后的作品中我会注意,多加改进的。)
  • 余生上上签

    余生上上签

    【爽文+略含小马甲+虐渣系列】传闻中的叶枭打架斗殴,抽烟喝酒,样样精通。琴棋书画,文理艺体,全都不会。是京都城出了名的废物叶家大小姐。叶家小表妹:姐姐只是不适合学习罢了,她还是有很多优点的,你们别这样说我姐姐。叶家二婶:你说叶枭啊,她这种人除了会给叶家丢脸还会什么?她若有我家芸儿一丝半毫的努力,也不至于沦为京都笑话。可有一天,众人发现——三天两头的微博热搜是叶枭国联设计协会元老也是叶枭……忍不住惊呼:枭老大,请你继续散发魅力好不好!恰在这风顶浪尖,某人的粉头高调留言宣誓主权:你是我的四月天。叶枭:你是余生上上签……
  • 余生和你共白头

    余生和你共白头

    知道嫁给顾丞临是什么感觉吗?从此她的身心都只属于那个男人。
  • 我们的青春已不在

    我们的青春已不在

    她有着一群很好的伙伴,在青春时她遇见了他。各种悲欢离合,各种承诺灰飞烟灭,只因我们的青春已不在。
  • 细嗅微风过处的蔷薇

    细嗅微风过处的蔷薇

    我们的年华是微凉的。走过的一路,寸草不生。生活灰暗的她,和青春洋溢的他再次相遇了,那些往日沉淀下的误解和怨恨,引发了一次次的矛盾。有朋友在身旁,有朦胧喜欢的人,就算是成长里背负着残缺,也足以承担着那些独立前行,度过这段微凉的青春年华。
  • 殿下有礼了

    殿下有礼了

    他不知道自己救她是不是因为那张倾国倾城的脸,只知道在她杀了自己的未婚妻后对她的感情渐渐变得无法掌控,终于爱上却亲眼目睹她在自己面前被炸成碎片。时隔三年终于寻回失忆的她,却看到记忆中熟悉的脸站在别人身边笑靥如花。作为一个嚣张的上了天的女人,她一直觉得没有什么男人入得了她的眼,可是偏偏爱上一个普通的公子哥,当风度翩翩的简公子回到自己的位置变得尊贵强大,她才觉得以前那种简单随心所欲是多么难得。这一世,谁是谁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