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236400000051

第51章 方岳贡被弹劾了

“成国公,这还能行吗?”周奎犹豫了。

那时候最受皇上宠爱的有皇后、田贵妃和袁贵妃,其中皇上最宠爱田贵妃。但田贵妃和皇后不和,而田贵妃又生了个皇子,收买了服侍田贵妃的太监宫女,把田贵妃生的五皇子毒死了,然后利用宫女的口说出是李太后替娘家后人李国瑞打抱不平,所以降病给五皇子。

“什么不行?”朱纯臣说到,“田贵妃死后,袁贵妃和皇后争宠,袁贵妃就昭仁公主这么一个女儿,如果昭仁公主死了,以后还有谁敢和皇后争?”

“那李国瑞是李太后的后人,可徐允祯只是徐达的后人,以一个臣子的名义来毒害公主,不合适吧?”

“国丈啊,你糊涂了啊,徐达的长女不就是仁孝皇后吗,皇上他不善待徐家后人,仁孝皇后看不下去了,所以降罪给昭仁公主。”

“嗯”周奎恍然大悟点点头。

“户部已经对定国公下手了,今夜就安排吧”

南京杭州被清军攻陷的消息已经详细的传回了北京,扬州被屠城,南京杭州四十万大军不战而降,清军让朱由崧朱常淓交出五万名年轻貌美的女子,两千万两银子,朱由崧朱常淓就命令军队强抢民间美女财物,其中一小部分交给清军,更多的是朱由崧朱常淓他们自己享用了,宋朝的悲剧又一次在大明上演!

另外还有确切的消息,二十万清军已经北上,可能不日就会北上攻打京城!

“混账的朱由崧朱常淓!”崇祯在朝堂上大怒,“太祖皇帝不忍百姓受蒙古欺压,故起兵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而朱由崧朱常淓这些败类,手握四十万大军却对二十万的清妖投降,贪生怕死去抢夺百姓,有何颜面面对列祖列宗!”

“太祖皇帝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成祖皇帝两征漠北,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何等丰功伟绩,朱由崧朱常淓竟然学起了赵佶赵桓,窝囊无耻!”倪元璐也义愤填膺说到,“皇上,宋朝先例就在眼前,微臣建议派出一支骑兵,在清军北上途中埋伏,寻机歼灭。”

“嗯,言之有理,户部尚书,你们的全民同食已经进行到那一步了?征收进来的粮食、马匹有多少了”

方岳贡听到皇上叫他,连忙站出来回答到,“启禀皇上,微臣已经命户部在各地设了粥点,城中商户富户都已募捐完毕,皇亲国戚和各位官员正在进行募捐中。”

“为何皇亲国戚和官员不起带头作用?”

“皇上,因为皇亲国戚和官员的府邸比较大,所以遣散和募捐需要些时间。”

这个方岳贡,还真会说话,逼捐说成募捐了。

“你们户部要加快时间,皇亲国戚也动作快点,遣散的女眷,安顿到后勤,男丁全编入民兵!这些人,兵部须安顿好了!”

“遵旨!”

“还有什么事吗?没事就退朝吧!”

“皇上,臣有事起奏”

崇祯都准备退朝了,听到有人说还有事,一看,原来是光时亨。

“何事?”崇祯很鄙视这个人,但苦于没有机会对他下手,除了投降他也还没犯什么错,投降的官员大部分都在朝堂上留用,以投降的名义单单拿光时候就说不过去了。

“微臣听闻定国公太夫人因户部逼捐太甚,昨夜丑时气急攻心不治而亡。”

“哦,怪不得今天没看到定国公,你替朕去慰问慰问吧。”

光时亨吐血,他和成国公商议,本是想弹劾户部尚书方岳贡,皇上却轻描淡写让他去慰问!

“皇上,微臣要弹劾户部尚书方岳贡,对功臣后代强行逼捐,使得功臣后人身亡,皇上,徐允祯是本朝开国第一功臣武宁后人,武宁戎马一生,封中山王,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逼捐不的人心,太祖为赏赐武宁,封魏国公定国公,世袭罔替。而现在,户部尚书却让定国公捐出所有粮食财物,这和抄家有什么区别!这样下去,将士们会寒了心,而将士寒了心,如何打仗啊!”

“这全民同食、皇亲国戚文武百官全捐的决策,是朕提出来的,你的意思是朕错了吗?徐达一生戎马,为大明立下汗马功劳,太祖封中山王,封定国公魏国公,这么多封赏,还不够吗?国家当前危难,如果徐达还在世上,徐达也会自愿捐出来替国解危,绝不做曹洪吧!”

曹洪是三国时期的人,家富但吝啬小气,曹丕年轻时曾向他借钱,他不肯借,后来曹丕当了皇帝,找个罪名把曹洪关进大牢,后来有人求情才免为庶人。

崇祯特意提出了曹洪,就是要告诉其他的皇亲国戚,不捐出来,不配合,曹洪就是你们的下场!

光时亨没有想到崇祯会把责任全部拦下来,皇上以前是最爱惜羽毛的,有任何一个官员被弹劾,皇上就会把责任推卸到其他人身上,其中最冤的就是兵部尚书陈新甲了,松锦之战明军大败后,大明内外交困,崇祯让陈新甲和后金议和,没想到议和的是泄露出来,舆论大哗,崇祯把议和的事全推到了陈新甲身上,然后把他杀了。

光时亨想,现在定国公府徐太夫人死了,成国公来找他弹劾户部尚书,全民同食逼捐的事情闹大了,那皇上就会因为怕承担罪名,把责任推到户部尚书方岳贡身上,到时候成国公提携提携自己,当个兵部尚书也是没什么难的。

可现在,皇上一股脑把责任扛了!

“户部尚书,可是你们逼捐太甚啊?”崇祯对着方岳贡问到。

方岳贡很快明白皇上是什么意思,“启禀皇上,皇上下达政策后,微臣考虑皇亲国戚和大臣们家眷太多,财物也多,故而让他们准备好后再捐,但微臣让百姓捐完后,皇亲国戚还未曾捐出毫厘,也未曾遣散家仆,故每日有几万名百姓围在户部府衙督促,臣不得已就和百姓一同前往定国公府,开始进行募捐。”

嗯,崇祯很满意,皮球踢到了几万百姓和皇上身上了,看你光时亨还能什么说。

同类推荐
  • 三国之黄灾

    三国之黄灾

    “文姬!你看我真诚的眼神!吾真的没有跟奉孝、兴霸、恶来还有文远去教坊啊!真的!我对灯发誓!”“犯我大汉者死,杀我大汉子民者死,杀尽天下诸胡,匡复我汉家基业,天下汉人皆有义务屠戮胡狗,明不才受命于天道特以此兆告天下”后有成吉思汗的黄祸,今看我刘明的黄灾!人不怯,仇必血,万丈豪情赴烟沙。卫我泱泱华夏,复我浩荡中华!如果您感觉还行,请收藏本书。多前来看看,就是对本作品最大的支持!谢谢
  • 三国枭霸

    三国枭霸

    穿越成八岁曹操,奋斗在东汉末年。逃学堂,斗鳄鱼,逛青楼,抢新娘……这是曹操童年?平黄巾,刺董卓,挟天子,争天下……看枭雄崛起!和貂蝉暧昧,让蔡琰倒追……要全初全收??且看曹操: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喜欢三国、曹操的兄弟可以进群:251490401.
  • 异界之至尊武将

    异界之至尊武将

    异界的武将在与异界的人起的冲突无极剑圣完毕
  • 贞观有新人

    贞观有新人

    一个“新人”,悄然来到了大唐贞观四年的长安!张季,本打算在大唐做个悠闲的咸鱼,从此过上那种混吃等死的日子。可是……实力它不允许啊!好吧,那就只能展示真正的技术了!………….这个新人的到到来,给大唐带来了数不尽的“意外”!这个新人的到来,让大唐不知不觉走向了另一个不同的盛世……
  • 琉明

    琉明

    琉球奉旨久米村,球国唐荣照汉心。唐家闽人卅六姓,营逐倭人显华威。中道勒回灭后金,兴衰拨乱侍我君。大旆彩错辉环宇,明朝中华永世辉。尚云穿越至明未,大明唯一的海外殖民地——琉球久米村,看其如何带领唐营闽人三十六姓,演绎精彩明末。
热门推荐
  • 境之重生

    境之重生

    我,圣弗朗西斯·贝克汉姆·坤沉睡了一万年,又被逐出了魔界,如今,人类竟敢踏入我的领地,你们都要乖乖臣服……
  • 大武屠

    大武屠

    天地为局,众生为棋。布局者何在?破局人何在?且看那不公世道之下,乔逸如何一步步逆乱阴阳,冲破苍穹,一举抓出潜藏在五界六道之外的布局者……
  • 世巅

    世巅

    魔帝重生,持神魔之剑,负神魔血统,一步一步,重新踏上那主宰之位
  • A Little Tour In France

    A Little Tour In Fra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在诸天行走

    在诸天行走

    走过腐化堕落的诸天万界,宋叁或许也早就被侵蚀。但他清楚的记得,他答应那个徒弟,一定要做到的目标。
  • 魔医再世:邪王的绝世毒妃

    魔医再世:邪王的绝世毒妃

    她,是绝杀组排名第一的代号十七,代号千面魔医的异世孤女。她,是檀青帝国名不见经传的姬家大小姐。一夕穿越,她变成了她。久经血刃却不解风月的她,成了养在深闺的她,又会翻起怎样的奇险异事?素手乾坤,银针在手,天下我有!只是这个本应该是俊逸若仙,冷酷无情设定的人怎么摇身一变成了大尾巴狼虎视眈眈的看着她某离表示压力很大!但是在她最危难的时候这本该袖手旁观的人为何拼死护她“小梓离,你是我,我不准你死,谁敢动你!”【本文一对一】
  • 黎明节点

    黎明节点

    一场惨烈的恐怖游戏,用生命作为筹码开局,死亡亦或者生存,都取决于你每一次的决定。为了拯救妹妹挣扎在死亡线的简空,逐渐接触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真相。那么‘死亡游戏’的背后究竟是何人创造,为何而创造?有着怎样的秘密?我不知道,大纲还没写好(?▽?)
  • 年少无知那几年

    年少无知那几年

    楚光歌从小在一个小镇里生活,直到她十六岁考上威中,从小无忧无虑,天真单纯的她开启了她懵懵懂懂的高中生活
  • 不入浮屠

    不入浮屠

    永夜城,终日处于黑暗之中。浮屠塔上,象征着永夜城光明的照世灯即将熄灭。但是唯一可以重新点亮照世灯的永夜之子却逃离了永夜城。“赐尔等于永夜,消尔等之罪业。守明灯与浮屠,历千世得解脱。入浮屠,命消,利苍生。破明灯,身死,利苍生……”神都派典书阁内,何方发现的一段神秘的揭语,是否可以破解永夜城的诅咒,结束这几千年宿命的轮回,一切都还未知。
  • 日常系神壕

    日常系神壕

    挂机就给工资,升级就开启一种功能!氪金商城:我每星期刷新一次商品!抽奖功能:我很忙,这本葵花宝典拿走!真视之眼:掌握她的资料,撩动她的心!返利功能:你买的豪宅获得3倍返利!…………这是一部轻松欢乐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