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97600000010

第10章 曾仲鸣之死(1)

王凯

曾仲鸣的一生与汪精卫密不可分,他的名字之所以被广为人知是因为汪精卫,他在河内饮弹而亡也是因为汪精卫。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由南京迁都至重庆,中日双方在政治和军事上处于敌对与僵持状态。在这种形势下,日本政府和军方开始了对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的诱降工作,企图以所谓的“和平运动”来屈服中国。1938年12月19日,汪精卫携陈璧君、周佛海、梅思平、陶希圣、曾仲鸣等人从昆明秘密飞往河内,随即发表通电提出“和谈”主张。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艳电”。汪精卫的通电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轰动,1939年1月1日,国民党中央召开临时会议讨论如何处置汪精卫,会议决定永远开除汪氏党籍,撤销其一切职务。

1月4日,日本政坛又发生地震,引诱汪精卫离开重庆的日本首相近卫文麿辞职;原本答应汪精卫响应“和平运动”的龙云、张发奎、何健等地方实力派人物也都变了卦,这让已和蒋介石撕破面皮的汪精卫措手不及骑虎难下。重庆政府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趁机派人劝汪离开河内去欧洲暂居,据杨天石的《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一书介绍:“1月30日,蒋最后决定派原改组派成员、汪的老部下谷正鼎赴越,同时送去护照和旅费50万元,劝汪去法国等地疗养。谷转达蒋的意见称:‘不要去上海、南京另搞组织,免得为敌人所利用,造成严重后果。’”汪精卫考虑再三,准备去欧洲观望一下形势再说。但就在这个时候,汪在河内的寓所遭到军统特工袭击,汪之秘书曾仲鸣身中数枪而死,其妻方君璧也受重伤。

汪精卫本打算在曾仲鸣陪同下赴欧,突如其来的枪声让他改变了原来的主意,义无反顾地投入了日本人的怀抱。1939年4月25日,汪从越南海防启程,登上一艘货轮驶往上海,从此走上了不归路--从某种意义上讲,曾仲鸣之死改变了中国抗战的历史。

一与汪精卫在巴黎结缘

曾仲鸣与汪精卫的关系说来话长。

1909年年底,汪精卫与同盟会中的一批精英分子成立了一个暗杀小组,准备北上刺杀摄政王载沣,其中有三名与汪精卫誓同生死的女性:曾醒、方君瑛和陈璧君--这位曾醒就是曾仲鸣的姐姐,方君瑛、方君璧和黄花岗烈士方声洞的亲嫂子,也是同盟会元老级的女会员。

对于这次行动的结果大家都耳熟能详,暗杀失败,汪精卫被清廷逮捕。审理此案的肃亲王善耆钦慕其才,决定免他一死,判为终身监禁。陈璧君买通了狱卒,给汪精卫写了一封热烈的求婚信,汪精卫看后大为感动,这次未果的暗杀行动,成全了汪精卫与陈璧君的感情。辛亥革命后汪精卫与陈璧君结婚,然后与方君瑛、曾醒等人共同赴法国留学,这些人中就有曾仲鸣和后来成为他妻子的方君璧。多年以后,曾仲鸣之子曾仲鲁回忆说:

因为有了这些生死与共的经历,方君瑛、曾醒与汪精卫、陈璧君之间结成了一种特别深厚的情谊。那时候的他们也都是一腔热血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在革命之前都曾宣誓过:革命成功后,一不做官,二不做议员,愿意功成身退、解甲归田。他们只希望政府能提供一笔官费可以出国读书。袁世凯已经上台,他当然乐得把这些革命党人送出去,以免留在国内多事,所以很痛快地答应下来。他们四人得到的官费很优厚,每一份足够两个人用,所以方君瑛就决定带她的妹妹方君璧,曾醒带了儿子方贤俶和弟弟曾仲鸣,陈璧君带了她的弟弟陈昌祖,加上汪精卫,一共八人,于1912年乘船离开中国。那一年,曾仲鸣16岁,方君璧14岁。父亲在家里排行第十,他们当时喊他“十弟”,排行十一的母亲则被喊“十一妹”。

汪精卫一行来到法国巴黎南部的蒙塔日城,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生活在一起。方君璧当时叫方君玉,陈璧君非常喜欢这个小妹妹,汪精卫觉得“君玉”这个名字不好听,他说既然陈璧君喜欢十一妹,俩人的名字又都有一个君字,不如就叫“君璧”吧。方君玉很尊重这位“四哥”(笔者按:指汪精卫),于是便改名为“方君璧”。

曾仲鸣和方君璧一句法语也不会,便先到语言学校学习。学校是寄宿制,每周回家一次,当时蔡元培、李石曾等留法前辈也在蒙塔日城,每逢曾仲鸣和方君璧回家,蔡元培和汪精卫就指导他们学习中文,蔡元培教古文和书法,汪精卫教历史和诗词,曾、方两人的文史底子就是汪精卫和蔡元培给打下的。

1914年夏天欧战爆发,为了避开战火,这个中国大家庭转移到了法国西南部的港口城市、世界著名葡萄酒之都波尔多。方君璧考上波尔多美术学校,开始了她的艺术生涯,后来又考入巴黎国家高等美术学院,成为这所学校的第一位中国留学生。曾仲鸣开始学化学,波尔多大学毕业后,又进入巴斯德学院攻读硕士。由于曾仲鸣经常与汪精卫接触,汪诗词文章俱佳,曾耳濡目染,也喜欢上了文学,后来转到里昂大学文学系就读,最后得了文学博士学位。

留法期间,方君璧的姐姐方君瑛经常拿自己与汪精卫、陈璧君和曾醒的关系教育妹妹和曾仲鸣:“你们应该像我们一样,犹如兄妹,好一辈子。”方君璧把姐姐的话牢牢记在心里,她从小就与曾仲鸣一起长大,称得上是两小无猜,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曾仲鸣对君璧的感情悄悄起了变化,他爱上了这个漂亮的小妹妹。君璧听了曾仲鸣的表白后非常生气,感觉他亵渎了纯洁的兄妹情,也辜负了姐姐的期望,于是便不搭理曾仲鸣,据说两人整整两年没有说话。

当时国内军阀混战,政局动荡不安,汪精卫等人经常回国给孙中山帮忙,大家庭里有时只剩下曾仲鸣和方君璧两人管理几个更小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两人和好如初,并且很快坠入了爱河。1922年,在汪精卫、陈璧君、曾醒和方君瑛祝福下,这对青梅竹马的恋人在风景如画的安纳西湖畔走到了一起。许多年以后,方君璧在她与曾仲鸣合著的《颉吭楼诗词稿》序言中充满感情地回忆说:“我仅一岁多,扶床学步的时候,即与你相识了。你常笑我说,我小时候打破了你许多泥人玩具。稍长,我们同窗共砚,互相琢磨,十一年后始结婚。所以我们两人的情感,不只是夫妇,同时也是兄妹,同时也是朋友。”

二才华横溢的文人

曾仲鸣是个才华横溢的人,不仅写得一手好诗文,而且对法国文学也颇有研究,素有才子之名。

1921年,中法大学海外部在法国里昂成立,称为里昂中法大学。学校由吴稚晖任校长,曾仲鸣以秘书长身份负责日常事务。据曾氏后人介绍,这个秘书长的工作非常芜杂,从学生的学费到谁的自行车被盗这样的事都得管,但正是这段经历让曾仲鸣得到了历练,也结识了不少中国留学生。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的苏雪林当时也在中法大学读书,与曾仲鸣有过接触,虽然时间不长,但对曾的文才印象颇深:“曾见仲鸣翻译的一首法文长诗,笔法苍古,意义渊深,比之汉魏人诗作亦无多让。留学生中居然有此等人物,可称难得。”

苏雪林出身书香世家,有深厚的家学渊源且心直口快,她的这番话应该不是泛泛而谈。曾仲鸣也将苏雪林引为同道,后来他用法文翻译了一册《中国无名氏古诗选译》,出版后专门送给苏一本,上书“雪林女士指正曾仲鸣敬赠”的字样。这本小册子印数不多,只有一千册,目前国内还有书家收藏。

在法国期间曾仲鸣还与孙伏园、孙福熙合作出版过一本游记散文《三湖游记》,当时孙氏兄弟游学法国,与曾仲鸣夫妇同游著名的三湖,相约作文以记之。后来孙伏园作《丽茫湖》,孙福熙写《安纳西湖》,曾仲鸣写了《蒲尔志湖》和《谈谈三湖游记》。四篇长文合成《三湖游记》一书,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书前还插入了方君璧在三湖写生的几幅图画,十分精美。

关于这本游记,著名藏书家姜德明在《余时书话》中有专文介绍,他对曾仲鸣的《蒲尔志湖》一文评价甚高:

曾仲鸣的《蒲尔志湖》,更是别一种写法。他几乎不写目见的大湖,而是介绍这个被称为“诗人之湖”的人文史料,讲述了上个世纪发生在湖畔的一件哀婉的、令人回肠荡气的“湖上情侣”的故事。这便是年轻的诗人拉马尔丁和查理夫人的一段恋情。这是法国文学史上极富情节性、也极为动人的一个爱情故事。……后来以此为题材而创作的人更不知有多少,至今在湖畔还有不少遗址被保存了下来,任后人参观凭吊。曾仲鸣没有走文学的道路,而是一个热衷政治的人,但他写三湖之一的设计还是成功的。至于他后来追随汪精卫,一起投奔日本侵略者,终于因此而毙命,也是罪有应得,遗臭于世人了。

走笔至此,突然冒出这样一个想法:以曾仲鸣之才,如果从文当会如何?

可惜历史不会也不可能有假设。

三汪精卫的心腹

1925年,曾仲鸣夫妇回国到广州中山大学教书。这时汪精卫出任广州国民政府主席,他想起了“从小在他身边长大,像弟弟又像学生的曾仲鸣”,便邀他来帮忙。曾仲鸣毫不犹豫地来到汪精卫身边,担任国民政府秘书,正式开始了与汪同命运共进退的政治生涯,直至生命终结。

曾仲鸣自少年起就随汪精卫留学法国,后来又随他学习国学,两人情同手足。更重要的是,曾仲鸣对汪绝对忠诚,曾长于文学,并非政治上的干练之才,汪精卫之所以委以重任,看重的正是他的这份忠诚。方君璧对汪则是崇拜,在她眼里,夫君曾仲鸣还有不少缺点,但四哥却绝对是个完人。汪精卫临终时,方君璧以一弱女子之身远赴日本,冒着生命危险去和汪见了最后一面。而汪精卫在病势危急神志不清时,也高呼曾的名字,由此可见曾仲鸣在他心中的分量。抛开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不谈,他们之间的这份情谊令人动容。

曾仲鸣夫妇与汪精卫陈璧君亲如一家,中山舰事件发生时,陈公博去汪精卫家谈事,据他回忆:“我到汪先生楼上,汪先生不在卧室,而睡在楼上厅中一张帆布床,面色苍白,显然病很沉重。汪夫人见我来,问我有什么要事,而曾仲鸣夫人方君璧正在调药递给汪先生。”从这个小小的细节上,可以看出两家的这种亲密关系。

对于曾仲鸣,高宗武如此评价:“曾仲鸣这位秘书不仅仅是秘书。早年在法国的朋友当中,曾与汪相交多年,后来成为汪不可一日不见的密友。曾处理汪的全部财务,管理家务,陪同旅行,照料途中大小杂事。曾也是汪的重要顾问,因为他向来都同意汪的观点。虽然汪少不了曾,但两人的个性是不同的。曾是个奔放不羁的人,已有中国妻子,在巴黎学习艺术,喜欢酒、女人和夜生活。汪滴酒不沾,也从不劝别人喝酒,不喜欢夜生活,对强悍的妻子绝对忠实。”高宗武曾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长期主持对日事务,是汪精卫的主要幕僚,也是日后著名的“高陶事件”主角之一。高宗武与曾仲鸣经常接触,了解颇深,他对曾的评价值得后人参考。无独有偶,民国报人喻血轮也在《绮情楼杂记》中对曾仲鸣与汪精卫的关系及其私生活作了一番绘声绘色地描述,原文不长,今抄录于下,供有心者研究、借鉴:

二十七年在河内被刺之曾仲鸣,为汪精卫最宠信之人,其人小有聪明,亦能摇笔为文,故汪倚为左右手。民十九(1930年),曾随汪赴北平,召开扩大会议。北平为平剧大本营,名伶辈出,当时有坤伶主席新艳秋者(本名王玉华),色艺俱佳,曾一见钟情,每日必往捧场,掷巨金不惜。时艳秋正豆蔻年华,曾又炙手可热,遂获作入幕之宾。

同类推荐
  • 血起大明

    血起大明

    现代人薛云意外来到了四百年前的大明王朝,此时正是木匠天才朱由校的天下,而关外则是如日东升的大金国,草原上的林丹汗也正值壮年,这是最好的时代,同时也是最坏的时代,且看薛云如何报效朝廷,内抚流寇,外攘建虏,克复台湾,谋朝篡位称王称霸不是目的,只为抓住大航海时代的黄金机遇期,打造一个大大的中华日不落帝国!
  • 制霸从厂长开始

    制霸从厂长开始

    大学生耿波穿越到鹿鼎世界成了大汉奸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上天给了机会,自然要好好把握,来惹我?干就完事了!“吾皇威震天下!”那必须的,谁咱船坚炮厉!“吾皇富有四海!”各大洲都有咱的地盘。“吾皇后宫佳丽成群!”咱也不想那么操劳,奈何各国皇室为了和亲使劲送!
  • 流浪三国的超级特种部队

    流浪三国的超级特种部队

    拥有现代顶尖的知识与武器,特种部队十人分队“穿越”回到天下大乱的汉末乱世“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时代!建功立业应是基本…称霸世界应是目标…但是父母妻儿在现代!!身怀超时代威力却没有“根”的时空穿越者,目标应该是?我尝试在此书中寻找答案……
  • 极品小贤婿

    极品小贤婿

    当代优秀大学生方明被雷劈后意外穿越,一觉醒来,居然魂穿成了赵府的新女婿?“方郎,你终于醒了!”“姐夫,快给我讲讲孙悟空的故事。”“姑爷,你又在胡说八道了!”“贤婿,这件事情你怎么看?”“赵公……啊呸,方公子,别来无恙啊。”…………架空历史小白文,希望带给你快乐。
  • 风起贞观

    风起贞观

    一个少年回到了大唐,贞观盛事年间。面对妖孽横行的贞观大唐,范凡感觉自己的智商和情商在这里深深不够用!诸子百家,争锋再起。化外蛮夷,皆为我土。修我戈矛,狼烟再起。
热门推荐
  • 可爱公主的复仇之路

    可爱公主的复仇之路

    本书已弃,请勿入坑。冷酷,是冬明雪的代名词,可有又有谁知道她以前本不是这样的。可爱,是欧阳倩的代名词,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她内心中冷酷的一面。她们会变成这样都是因为她们最好的朋友曾亲手将她们退入海中。她们为了复仇去了死亡岛,十年之后,她们回来了,可在复仇的路上她们遇到了她们最爱的人,她们还会继续去复仇么?
  • 我真不邪恶

    我真不邪恶

    昏暗,扭曲的阴影中,它缓缓睁开猩红的眼睛。“这个世界,终将有吾主掌控!”某个正在喝酒的身影,“不是我,我没有,别乱讲。”
  • 纳世书

    纳世书

    一个设定丰富、逻辑自洽、结构经典、魔幻但不玄乎的故事。从三十六族中最弱小的凡人族,到惊世的七族混血。一切要从一本无限之书说起。 (2020年1月1日起日更两章)
  • 新时期青少年科学与探索读本

    新时期青少年科学与探索读本

    从不为人知的月球秘密到吞噬一切的黑洞,从150亿年前的大爆炸到宇宙的命运.从传说中的小绿人到猜想中的七维人……大干世界,大至茫茫宇宙、日月星辰,小至一草一木、一石一沙,都有无穷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去发现。《新时期青少年科学与探索读本》汇集了各种奇妙而有趣的科学知识、最前沿的科学成果和科学发现。带青少年走人五彩斑斓的科学世界。
  • 火燎天歌

    火燎天歌

    火燎九焰,天歌叶离风火城少城主夜里绑架了一个女刺客?“呃!不!是她来刺杀我的,我可没有什么特殊的癖好。”土生土长的本界人,带着父母留下的异界记忆,过上了一个本界人的穿越者故事。
  • 巾帼枭雄花木兰

    巾帼枭雄花木兰

    损人神经,破坏大脑,啃光记忆的天下第一毒——孟婆汤竟被花氏才女给解了,地府拿她没有办法因为轮回之初的一段爱恨情仇让她心中郁结久久不化所以她一定要投胎到花家第三代可按天理地规,她只能投胎到花家第三百六十五代掌管轮回转世的转轮王是如何遂了她心愿的?名声赫赫的巾帼英雄花木兰又怎么成了一代枭雄?看她如何演绎自己的传奇一生
  • 交织的幻与实

    交织的幻与实

    雷云,一个16岁的少年,体型异于同龄人,或者说是异于常人的身形,在刚进入高中就面对了一次不寻常的经历!而在学校生活中更是出现一个个奇怪的人接近着他……
  •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我国被誉为诗的国度,诗歌创作源远流长,而唐朝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唐朝近300年的历史中,涌现的诗人有2000多家,流传下来的诗作近5万首。唐以后,虽然诗人辈出,诗作大量涌出,且不乏名家精品,但总体上缺乏唐代诗人及其诗作中的那种情致与灵气,在艺术手法和题材领域上缺乏突破,故后人称诗、引诗多以唐为标准。结合现代儿童的阅读习惯,鸿恩精心选编了这本《唐诗三百首》,希望可以带领孩子们进入诗情画意的精神家园,让他们在充满声韵之美的词句和浑然天成的图画中,尽情领略唐诗的艺术魅力,并且能够开阔视野、丰富想象力、提高写作水平。
  • 我能看到疾病怪

    我能看到疾病怪

    腼腆害羞的大一同学王炸,发现自己不但能看到疾病怪,而且还可以和疾病怪进行战斗。便秘怪,流感怪,胃炎怪、结石怪、肿瘤君,变异尿毒怪,狂犬病怪,100级肝癌boos怪……战胜疾病怪,病人可以康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