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42100000066

第66章 殚精竭虑开拓革命史学(19)

获得学位,待遇从优;任政府官员,也强调要有学位。学生基本上走读。所以,许多学校是万人大学,而一个系几百学生,只十几位、二十多位教师。该国强调‘微笑服务’,服务态度不好者,要被辞退(去领救济金),而服务态度好的人,职业稳定,按年限增薪,晚年福利也颇优厚。警察破案率很高,社会比较安定。

该国去年通货膨胀7%,基本工资亦增7%,不使领工薪者受损。而银行利率为15%,减去通货膨胀7%,仍有8%利息。国内只准用澳元,外币一律兑成澳元。

对进口的高档消费品收税很高。政府官员用公款只准买国产汽车。年薪在四万澳元以上者,其以上部分收60%所得税(讲座教授年薪五万七千元)。救济金为每年五千元。物价不高,房租、水果便宜,但澳人并不挥霍大吃大喝。我参加学者们的宴会,或在学者家庭做客,饭菜仅仅果腹而已,比较简单。他们的钱用来出国参加学术会议或旅游、买书、买房子;其他方面,我看花钱还是精打细算的。

澳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有亿万富翁,有红灯区……我未能深入了解。谨报告以上管见。”

1987年5月5日,胡华应哈佛大学等五个大学的邀请,从北京踏上访美的行程。航程14个小时,他到旧金山仍是5月5日。致力中美友好的外交家、77岁的谢伟思教授亲自到旧金山机场迎接胡华。胡华在旧金山、伯克利加州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一共访问了4天。

去伯克利加州大学从旧金山经过13公里长的海湾大桥就到。简称UC伯克利。他们的东亚研究中心主任是斯卡拉宾诺教授(Prof.RobestScalapino)中国研究中心的主任是一位女教授,叫高若思(JoyceKallgreii)。他们的老前辈、著名教授,就是前史迪威时代驻中国的外交官谢伟思,写过名著《在中国失去的机会》。

还有一位名为周锡瑞(LW.Esherick)的教授,研究中美关系史。还有一位华裔教授陈鼓应,经常到中国,他研究从顾炎武一直到孙中山的思想史。UC伯克利着重研究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和中美关系史,中国研究生有何迪等人。这些教授在美国都是很有影响的人物。像斯卡拉宾诺,是常常被请到华盛顿去参加对中国政策研讨会的十几位大教授中名列前茅的一位。

斯坦福大学的东亚研究所负责人叫范斯拉克(范力沛,LPVanslyke),他又是历史系的教授,研究中国抗日战争和抗日根据地。中国研究中心的主任叫罗迪德(包梦得,CMontgomeryBroaded),他们和胡佛研究所、胡佛图书馆结合起来,一向以研究中国共产主义运动闻名。

5月9日上午8时半,胡华从旧金山乘波音747飞机,飞了五个半小时。下午2时到达纽约。接着,与索尔兹伯里和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几位教授一边座谈,一边吃饭,谈到晚10点。继而,又到102层帝国大厦顶上观看纽约夜景。第二天一早起来,胡华参观了长岛的自由女神像和联合国大厦。

在纽约住了两天,5月10日傍晚,胡华由旅美华人学者杨炳章陪同乘飞机沿着海边飞行一小时,到华盛顿。在华盛顿住了两夜,访问了华盛顿乔治城大学和国会图书馆,参观了白宫、国会山,列席旁听了参议院、众议院的辩论,也旁听了联邦最高法院的审理辩论。5月12日傍晚6点半飞往波士顿,飞行一个半小时,8点钟到波士顿机场。当晚住在哈佛大学的贵宾小楼。翌日搬到供各国各地来费正清中心开年会的一个旅馆,共住了十天。

胡华访问了哈佛大学的东亚研究中心和中国研究中心。访问了该校的图书馆,并参加了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即费正清中心)的中国革命史讨论会年会。

胡华考察美国对中国的研究,了解到:当时美国研究中国的学生有1000多人,加上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人员和研究生、大学生,共有四五千人。研究机构有200多个。各个主要的大学,都设有东亚研究中心和中国研究中心,其中有10个大学最著名。一个是哈佛大学的东亚研究中心,(费正清研究中心FaibankCenter),创办人是费正清,他着重研究中国革命史和清史,时年已80岁,只担任荣誉职务。费正清和伯克利加州大学的谢伟思(JackSevice)教授等,在五六十年代组织太平洋学会,是积极倡导中美建交的学者。在基辛格秘密访华前,是他和谢伟思首先同周恩来总理接触的,他们促进了基辛格和尼克松的访华和中美建交。直到现在,在中国问题上,费正清的见解对美国政府仍然有很大的影响。

费正清研究中心另一位老一代的学者叫史华兹(SchWarz),他写过《毛和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等书,也写过《严复》的评传。费正清中心现任的主任是麦克法夸尔(MacFarquhar),他是英国人,原是英国工党的议员,因为对中国革命史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弃政从文,到哈佛大学的东亚研究中心和政治系担任教授,指导研究生。他已出版了《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源起》两厚本,一本写1956—1957年,一本写1958—1960年。现在在写第三本1961—1965年。去年7月,他被推选为费正清中心的主任。今年5月,又被政治系学生评选为优秀教师。这是一位对中国很友好,很热情,精力很旺盛的学者。费正清中心的前任主任叫孔飞力(飞利浦·康恩,KuhnPhilip),他侧重研究清史,太平天国、义和团,对程虎啸“揭帖”评价很好,也指导研究生研究中国共产党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党史。

费正清中心现在比较侧重于研究新中国建国以来的历史。

除了哈佛大学,还有密西根大学的东亚和中国研究中心,伯克利加州大学的东亚和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力量都相当强。密西根大学的东亚研究中心的主任是奥克森伯格(OksenBerg),他曾担任过卡特总统的顾问。对积极推动卡特作出美国与中国正式建交的决定,起了重大作用。他又是兰德公司的顾问,他的著作很多,中文也很好,中美关系是特长。中国研究中心的主任叫李侃如(李白所,Liebershal),还有一位著名教授叫费维恺(FeuerWerker),是前任研究中心主任,写过一部《中国共产党历史》。他们几位对美国政府的对华决策都是很有影响的学者。他们着重研究中国当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他们告诉胡华,由于福特基金会的资助,每年可以请十五六位中国有关的访问学者访美三个月。

华盛顿乔治城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的负责人是鲍大可教授(DoakBarnett),他也是老一辈的中共党史研究者,原来是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东亚研究所负责人,培养了好几批研究中共党史的学生,像澳大利亚的泰伟斯,密西根大学的李白所(李侃如)等教授都是他的学生。乔治城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的主任是潘克俊(HowardR.Spendelow霍华德·斯派德罗),他原来研究中国通史——从尧到毛泽东,现在着重研究毛。还有一位女博士叫海瑞·张(HelenChauncey)。他们着重研究毛泽东、周恩来和中共领导人。

胡华在美国所访问的是第一流的大学和研究中国的力量比较强的几个中心。

此外还有几个曾经邀请了胡华,而胡华跑不过来,没有去的著名大学,也有研究力量很强的中国问题研究中心,像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芝加哥大学因研究中国的领导人而著名的邹谠教授生病了,胡华没有去,只同邹谠教授通了三次电话。邹谠教授很热情地写信,介绍一些美国的教授同胡华见面。

除了这十所大学以外,还有许多研究中国有成绩的大学。像康奈尔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等。在美国,还有一些不属于大学的研究中国的机构,如世界银行、兰德公司、国会和国务院属下的有关机构,都有一些专门研究中国的学者。

胡华饶有兴趣的考察了所到高校的图书资料系统,对美国的图书资料工作,留下了很深的印象。U.C.伯克利加州大学有学生30000多,教师2000,有图书馆24座,也就是每个系,每个研究中心,都有自己的专业图书馆。学生和研究人员可以凭证件到每个图书馆去看书。他们总共藏书有625万册。利用图书资料的方便,当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出科技成果。U.C.伯克利在20世纪60到80年代的大学成绩评比中,曾三次获得全美第一。他们的教授,有10名获得诺贝尔奖金,有82名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兼任的)。

5月6日上午、胡华由何迪陪同参观了东亚研究中心图书馆。该馆有珍贵的宋版、元版、明版的善本书;民国时代的各种旧平装书;红卫兵报30大卷。胡华注意到,他们已经买全了《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至第26卷精装本。除了善本书之外,书库都是开架的,师生都可以到书库去看书。现代中国研究中心有自己很大的图书馆,主任陈治平陪胡华参观了宽敞的中文阅览室。他们把所有购进的图书,一律加以精装。

5月7日上午,胡华由张富美博士带领,参观了斯坦福大学胡佛图书馆的中国部。胡佛图书馆是大理石砌成的很高的碉堡式的塔式图书馆,极为坚固。各层图书馆上下都有电梯,书库也是开架阅览。他们收藏中国古籍很多,从经、史、子、集到佛经、道藏,台湾影印的中国地方志约有四千种,都是精装。现代的书,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的书,到中国人民大学的复印资料,中国的内部刊物、党史研究、党史通讯,党史研究资料、上海的党史资料丛刊,都是全套的。张富美告诉胡华,这些刊物多半是从香港复印来的。费钱很多,至于公开出的书,像胡华编著或主编的《中国革命史讲义》、《五四时期的历史人物》、《青少年时期的周恩来同志》、《中共党史人物传》等,不用说,他们都有。除了30大卷红卫兵小报之外,他们还有一些造反派组织编印的什么“毛泽东思想万岁”、“学习资料”、“首长讲话”等。

给胡华印象最深的是5月11日在华盛顿参观了整整一个上午的国会图书馆。

陪胡华参观的夏道泰博士、伍国相博士都是华人。他们告诉胡华,30大卷红卫兵小报,就是国会图书馆的资料中心从香港、日本、中国国内收集购置来的,编成30大卷后,翻印卖给各大学,包括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等国的许多大学都买了1套。(胡华去年在堪培拉国立大学图书馆,看到的30大卷,他们就说是从美国国会图书馆买来的复印本)。不过,这次到国会图书馆,他们特别给胡华看了原件,胡华留意翻阅了一下“新北大”报、“新人大”报、“人大三红”报等,果然是一期接一期。胡华说,这里面充满了造谣污蔑。他们说,他们的研究者也不把这些当作正经材料来引用,不过,这是一场动乱的记录。伍国相原籍广东台山,他告诉胡华:国会图书馆搜集各国的书最全,因此,书库不断膨胀,现在书架用有轨活动推移的办法,可以按电钮推来推去,以便增加书库的藏书容量。

书库也是开架阅览的。胡华请他查一下自己编著的书,他先从姓氏卡片中查到一二十张卡片,又用电脑查胡华的名字,结果查出来包括不同版本的胡华编著的书:

共有23种。中文、英文、中英字对照的目录都有。

哈佛大学是1636年建校的,比美国建国历史还要悠久。哈佛大学各个学院遍布在Cambridge市,校区和市区是混合的。哈佛大学有大小图书馆100个。有一个总馆,馆长叫冯彦才,是个华人女教授,上海人(与唐孝纯是沪江大学同学),她已经66岁,陪胡华上楼下楼参观了三小时,非常热情。总馆藏书300万册,主要是共同性的书,书库也完全开架阅览。总馆下属有10个主要图书馆,就是专业图书馆,例如美术的、音乐的、政治的、医药的、历史的等,藏有500万册书。

加上各系的图书馆,所以大小总共有100个图书馆。总馆和各大小图书馆都有全校的藏书目录,编目采用电脑自动化的方法,师生要用什么书,用电脑一查,就知道这书在哪里,可以去看。如果教师要某一本书,电脑回答说哈佛大学没有,就可以用电脑向总馆提出应该去采购什么书。全校各图书馆的书,供全校师生利用,绝对没有不让看的书。冯彦才教授说,他们的图书资料完全是公开的,没有什么内部的、保密的、什么级别以上的人看的这些限制。买书的钱是用基金的利息。一种是从哈佛大学基金的利息中拨给的,占图书费的百分之五十五。哈佛大学历届校友、有钱的人捐钱给哈佛大学,一个人一捐就是几百万、几千万,所以哈佛大学的基金很多。另一种来源是校友直接指定捐给哪个图书馆的基金。哈佛大学编有历届毕业校友的人名录、生卒年月,担任过总统的、财政部长的,成为大发明家、科学家,大企业大银行董事长、总经理的,很不少。有历届捐赠基金的校友人名及照片,凡是用他们捐赠的基金的利息购买的书,在书上都贴上一张捐赠者的名卡。基金是不动的,永远用利息。哈佛大学图书馆订有全世界各种刊物三万多种,有各国的主要报纸,报刊过期以后,因为太多,就拍成缩微胶卷收藏。胡华问冯馆长说,你66岁了,做馆长是不是太忙?她说,各分馆都是相对独立的,我只是在经费分配上,采购和流通上,召集各分馆的馆长分配好就行了。

而且有事用电话解决,开会很少。

同类推荐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发明家(上)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发明家(上)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庄子逍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庄子逍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名人传记丛书——杰克·伦敦

    名人传记丛书——杰克·伦敦

    杰克·伦敦来自社会最底层,幼年的他几乎没有享受过爱与家庭幸福,他因贫困而辍学,做过苦力、当过船员,甚至一度沦为小混混。但他从没放弃过自己的理想,坚持不懈地创作,最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作家梦想。本书生动地叙述了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曲折的一生,把他人生的每一个精彩转变展现给青少年读者,了解并学习杰克·伦敦不凡的经历和勇于搏斗的精神。
  • 绘画天才——毕加索

    绘画天才——毕加索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刀锋上的圣人:范蠡的算盘

    刀锋上的圣人:范蠡的算盘

    对于范蠡,历史对其描绘的笔墨并不多。他藏在卧薪尝胆的故事之后,匿于才子佳人的传说之中。在动荡的春秋风云当中,他虽不是最耀眼的明星,但他的处弱图强、进退得时、聚财行德,却可称为千秋万世的典范。这个世界上,总有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所以人们似乎很难想象,一个男人如何在既不愤世嫉俗,又不同流合污的心态下摘走政商两界的无上成就。不,最令人骄傲的,他还赢得了那位倾世红颜的浓情爱恋。
热门推荐
  • 魔皇大人:夫人未成熟

    魔皇大人:夫人未成熟

    她是外表高冷,长相萝莉,内心逗比的大龄剩女,一朝穿越,成为被人抛弃的婴儿,为了解开自己的身世之谜,一路不断的寻找真相,有人说她是神族第一世家的千金,有人说她是一千年前的第一美女。但有人说,你是我一生的守护,是我存在的信仰。
  • 在宇宙求生的废柴

    在宇宙求生的废柴

    废柴被高级文明捕获,若想回到地球,需完成1000个艰巨的任务。他能做到吗?执行任务中,他竟然遇到了爱情!!他配吗?
  • 冷皇无情:转基因女皇

    冷皇无情:转基因女皇

    她,集中了人类所有的精华,在任何精密仪器的检测中能随遇而安。一切的证据说明她就是那个极品的再生人……穿越后,绝世的容貌、不凡的权势、温暖的亲人,她爱上这样的生活,百般维护,然而,当所有的退让都是徒劳,当亲情尽毁,当国破家亡时……别怪她手下无情,且看她转基因女王如何扭转乾坤,征服异世大陆!
  • 咫尺有灵

    咫尺有灵

    咫尺就有神明!主人公白歌在震后救灾时无意中发现了灵魂的秘密,却不曾想牵扯出人类一场巨大浩劫。白歌用先祖流传下来的星图一步步逼近灾难真相——神秘“收割者”,它们在人类诞生之初就埋下了灭亡的火种。伴随着全球此起彼伏的自救运动,尤其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蓝茉莉工程”见证了人类之“神”再次出现。就在所有人以为效忠即可生存时,白歌却再次发现一个惊天的秘密:人只不过是神的玩物!当“师神长技以制神”成为延续人类的唯一方式……
  • 爱上花开

    爱上花开

    爱是守护!爱是等待!爱是蓦然回首你还在原处!白瑞,外人眼中神一样男人!却不曾想童年是噩梦般的回忆,能瞬间卸去所有的伪装!蝼蚁般的童年在他遇见人生的那朵太阳花时结束!可再次相见,她却彻底的忘了他!没事,那就将她永远的留在身边,即使暂时当她的哥哥也无妨……蓝渊,温暖而让人心痛的男人!爱人的离去让他的世界崩塌了,善于伪装的他完美的掩盖了一切,不想被别人发现,却在家乡遇见了男得的对手,同时还遇见了一个让他看不透的女人!他的生命仿佛又有了生机!难道是上天又给了他一次机会?真是这样的话,他愿意付出一切去保护她,因为生命又有了阳光……
  • 符道天帝

    符道天帝

    夜家天才少年叶赫偶得异石,竟修为尽失,也因此走上了一条不同的修行大道!
  • 盛世魔妃太妖孽

    盛世魔妃太妖孽

    阴狠毒辣的魔界公主名震六界的神界太子戚玥曦从未想过,会与自己恨之入骨的神界扯上关系,原以为这是天意要他们结两界之好,却不想到头来只是虚情假意十里红妆,百里红霞可她身上穿的却不是那袭红纱她道:“你骗我?”而那人一袭刺眼的红衣,只是护着身后那人,开口却不是解释,而是质问他道:“你来干什么?”戚玥曦笑了,笑得凄凉,因着那一丝温情,她背叛魔界,放弃所有,到头来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既然如此,她什么都没有了,她终于可以……什么都不在乎了……
  • 王子异你与众星皆璀璨

    王子异你与众星皆璀璨

    作为一名骨科医生,顾熙然的原则就是病人的需求。“医生我该怎么让我的腿快速的恢复啊?”“快速的?裤子脱了,我先给你接上。”
  • 朦胧世

    朦胧世

    仙族天女能够看透未来的一切事情,但她却看不透自己的未来,每一届的天女都能够看清自己的未来,而她却是个例外。天女仪式时她看到的未来是一片模糊,那是她自己的未来。。。
  • 我能操控时间

    我能操控时间

    2220年灵气复苏全面开启,无数人类觉醒异能,但随着灵气的复苏,世界各地突现空间裂缝,其中出现大量异界生物,主角苏晨获得掌握时间的力量,看他怎么在这个混乱时代慢慢走向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