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42100000006

第6章 救亡潮涌誓做民族先锋(4)

1937年抗战爆发前夕,全国专科以上高等学校为108所,且绝大多数集中在沿海各省和大城市,如上海有大专院校25所,北平有14所,广东有7所。对于西北地区而言,教育基础在唐代虽盛极一时,但在后朝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历经东迁南移之后,渐已薄弱。20世纪30年代,除了几所中学外,西北地区官办高等院校寥寥无几,有志青年多辗转千里,负笈平津沪。1935年10月,中共中央与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冲破蒋介石的围追堵截,北上抗日,经过艰苦卓绝的长征,到达陕北。随后,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毛泽东在阐述长征的意义时说:“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它将载入史册。我们中央红军从江西出发时,是八万人,现在只剩下一万人了,留下的是革命的精华,现在又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了,今后,我们红军将要与陕北人民团结在一起,共同完成中国革命的伟大任务。”在这批幸存下来的衣衫褴褛的队伍中,有着在中央苏区创办国民教育和进行党与军队干部教育的红军知识分子,他们成为在陕北培养日后中国革命精英的中坚力量。

1936年夏,中共中央在原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的基础上创办了抗日红军大学(后为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接着又创办了中央党校。这两所学校,客观上填补了西北中国高等教育建制的空白。但是,由于这两校是教育培训军队干部和培训高级党政干部的,当时并不具备国民教育的性质。随着陕北革命根据地政权逐步得以巩固,中国共产党对各项社会事业的认识渐趋深入,提出了“实施国防教育”的口号,主张建立新的教育体系和改革旧教育制度。1937年年初,中共中央以边区政府的名义向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提出申请,要求:“在延安地区创办一所大学。”但是,国民党政府以“陕北已有抗日军政大学,无需再成立高校”为由拒绝了这一要求。为了适应当时进行全面抗战的政治环境,满足广大知识青年的要求,中共中央在社会各界进步人士的支持下,坚定独立自主创办教育的立场,并主张“新的教育体系应该符合抗战的要求和需要”。为避免蒋介石政府以“破坏抗战政策”为名非难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决定仿照党在大革命时期于上海开办中国公学的经验和方式,将原定校名“陕北大学”改定为“陕北公学”。其用意有三:(一)继承中国共产党的光荣教育传统,延续中国公学之精神;(二)学校并非只招收中学生进入大学,而是兼收各个层次的学生,此举符合党提出的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路线,同时“公学”的名称符合实际,学员都能接受;(三)体现中国共产党抵制蒋介石的限制政策,独立自主发展抗战教育的决心。

1937年7月底,中共中央在积极扩大抗日军政大学的同时,正式决定创办陕北公学,委托林伯渠、吴玉章(当时在欧洲进行抗日宣传)、董必武、徐特立、张云逸、成仿吾等热心教育事业的同志进行筹备。1937年8月初,筹备委员会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拨给陕北公学开办经费1800元法币。中共中央委派李富春具体负责这项工作,并任命中央党校教务主任成仿吾为陕北公学校长。中央选调了邵式平、周纯全等十几位长征干部参与筹建;聘请吴亮平、凯丰等任教;并陆续从国统区抽调一批知名学者来陕北,出任陕公教员,其中有何干之、艾思奇、何思敬、吕骥、李凡夫、张如心、李培之、杨松、徐冰、何定华、陈唯实、王观澜等。不到半年,陕北公学在中共中央的全力支持下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成为中国西北荟萃人才的学府。毛泽东豪迈地称道:“有陕公,中国不会亡!”

40年后,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在“文革”劫后复校,开学迎新大会上,胡华向新时期的大学生们作传统报告道:“陕北公学的校长成仿吾是和郭沫若等同志创办革命文学团体‘创造社’、提倡革命文学的一位健将;是研究和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一位理论家;是经历鄂豫皖苏区、中央苏区的斗争,参加了史诗般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一位久经考验的革命家。陕公的副校长罗迈(李维汉)是从1921年留法勤工俭学时代起就参加革命的党的组织家和宣传家。陕公的教务长邵式平是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之后,和方志敏烈士一道创造赣东北苏区的一位主要领导人。陕公政治部主任周纯全是原红四方面军的政治部主任。我记得我们队(胡华在陕公一区队)的一位军事教员,是飞夺泸定大渡河上铁索桥的22名勇士之一。他的右前额和右眉部,有一大块烧伤的疤痕,是当时冒着大火向桥亭冲锋的时候被烧伤的。他身上有多处的枪伤。像这样的身经百战的英雄来给我们讲军事课,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呢?”

寒窑精神

胡华所就读的陕公,位于延安西南的关中旬邑,是1938年7月7日抗战一周年正式开学的陕北公学分校,时罗迈(李维汉)任该分校校长。由于抗战形势的发展和边区社会的稳定,在“全国人心归延安”的情况下,陕北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的优秀革命志士,延安人口剧增,供给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但是,由于大家继承和发扬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不仅对艰苦生活安之若素,而且以此为荣、以此为乐。但是客观上粮食与各种日用品供应紧张;加之国民党制造反共摩擦,阻拦青年到延安学习。陕北公学必须解决地理环境与办学条件的限制。关中旬邑一带接近陇海铁路和西安,青年学生在那里进入陕北公学比较方便。同时关中比较富庶,粮食产量高,可以解决师生的吃饭问题。

胡华在《陕北公学校风回忆》一文中说:“在荒凉的西北高原创校,我们的校舍是窑洞,窑洞是同学们自己挖的。同学们从祖国各地历尽千辛万苦到达陕北公学,校舍在哪里呢?领导上指着一片黄土山坡说,这是你们队的。于是同学们一人一把锄头或铁锨打窑洞……”他1987年撰文《勿忘寒窑》回忆:“我小的时候看过‘薛仁贵投军别窑’‘吕蒙正住寒窑’的故事,不知窑洞是什么样子。

在陕公,同学们自己在山坡上打窑洞……洞中留一长条土墩作炕。我们自己上山打茅草,铺在土炕上,铺上床单,被子一律被里向外,折得四方见角,十被形成一条线。洗脸手巾也挂成齐齐的一条线,书籍、本子也摆得十分整齐。白天大家常常盘腿坐在炕上开讨论会或看书写字,用长木板搁在土坯上做成的‘桌子’,一般只能放书籍。睡觉、学习、开会、吃饭、洗脸都在这里。虽然挤一点,却十分清洁整齐。真个是窗明几净、空气清新。作息于斯,自觉神清气爽。古人所云‘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这话实在是包含了深刻的真理。各级领导人也都是住窑洞。我那时想,古人卧薪尝胆、生聚教训、忧患复国,也无非是这样,我们是继承了我们民族好的传统。”

胡华初入陕北公学,分配在关中普通队一区队48队,学制三个月。他很快担任了学习班长、分队课代表。一区队在看花宫附近的坪坊村。

陕公的教育方针是,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鲜明旗帜,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所学与所用相结合。马、恩、列、斯和毛泽东的革命著作,特别是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反对自由主义》等名著,被胡华们醉心地研读和讨论着。

胡华在学习中,第一个接触到的理论老师是何干之,当时,何给他留下了终生难以磨灭的印象。1979年胡华回忆:“我记得第一次在陕北公学听何干之同志讲课,那是在(1938年)隆冬11月。寒风凛冽,在陕北高原的原野上,何干之同志站在一个较高的土坎上,穿着一身八路军的灰色棉军装,近视眼镜下,两颊冻得通红。他在寒风中大声讲课,滔滔不绝,手里没有拿讲稿,好像是一个宣传鼓动员。我们围站在他的周围静静地听他讲,冻得不住地搓手跺脚,无法记笔记,但没有一个人走散的。那次,他是讲‘中国问题’课的导言:从康梁变法,讲到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袁世凯刺杀宋教仁,革命流产。从第一次国共合作,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讲到为什么要第二次国共合作。不用说,他讲的这些理论,完全是新鲜的、闻所未闻的。我们这些青年完全被吸引住了。他讲课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又讲得如此的生动有力。他手中没有拿片纸只字,讲起来如数家珍,他的知识之渊博和记忆力之强,尤其令人惊叹不已。这次课,深深地引起了我对中国革命问题的兴趣。”1938年11月,陕公分校校长罗迈(李维汉)在延安参加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回校,向全校传达了六中全会决议和毛泽东的报告,全校各队组织了热烈的大讨论,讨论的中心是:如何坚持抗战、特别是如何坚持敌后抗战,发展游击战争。

胡华们的学习讨论是在充满了革命气氛的环境中进行的,他感到这里的学习是直接为了火热的斗争,经院式的或镀金式的学习是不存在的。他在陕北公学所感受的革命精神环境是:忠诚、团结、紧张、活泼。

忠诚首先就是要求对革命、对祖国解放事业抱无限的忠诚,决不动摇、决不妥协投降。还要求对组织忠诚老实,对同志忠实诚恳。

团结就像一个革命大家庭,由于大家政治一致、思想一致、上下一致,同志间都推心置腹,亲如兄弟姊妹。一个新队成立后,就要开展一次班际的革命竞赛,各班订出挑战条件,提出在学习上、思想上、生活上要做到那几条,由学生会、队领导、各班代表组成评判委员会。经过几周的友谊竞赛,各班互学先进,在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很快出现了一派崭新的面貌,全队工作也就迅速地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学习上的互助,还表现在各班设有互助组,同学们在知识上、理论问题上互相帮助。全队设有“点将台”,凡有不懂的问题,无论是理论性的还是资料性的,都可提到“点将台”,指名或不指名的请别位同志来做书面解答。

有时一个理论问题,由互助小组讨论起,讨论到点将台,最后引起了全队一场大辩论,十分热闹。

生活上的互助友爱,则表现在同志间互相关心,有了困难大家帮助解决。男女同学间也实行互助友爱,在劳动中,男同学多做些体力活,女同学则帮助男同学做些针线活和补织毛衣等活计。

紧张是指军事化生活而言,胡华们每天清早跑步,晚自习前点名唱歌。动作要求迅速敏捷,内务要求整洁有序,要求十分钟内能打好背包集合出发。在设置的课程中,有游击战术一课,胡华在普通队学习时,一位长征英雄课讲得极好,生动活泼、实用性强。他讲了行军作战的许多亲身经验,如说长途行军时要吃饱饭、喝足水;如果干旱地方急行军要带一块浸透水的毛巾放在缸子里,需要时可以吮吸湿毛巾,以免干渴走不动;长途行军要放大步子,甩开双臂,有节奏地稳步前进,不慌不慢,才能不累。他又教导胡华们如何辨别枪声打来的方向,如何躲避子弹、利用地形地物隐蔽等许多经验。这些,给了胡华后来的长途行军生活和在敌后七年战斗生活以极大的帮助。胡华们的军事训练学到了连级教练,举行过多次军事演习。他们平时加强敌情观念,随时做好准备,每个学员可以指挥一个连的动作。

1939年春夏之交,国民党顽固军进攻旬邑职田镇的陕甘宁边区留守部队,这是第一次反共高潮的前奏。看花宫离职田镇不过数里之遥,枪声隐约可闻。在那段时间内,陕公全校动员起来,做好戒备。胡华多次被派做夜间游动哨,彻夜荷枪巡逻。他曾回忆说:“轮到我巡逻时,望着繁星满天的夜空,想起这时在祖国广大的抗日战场上有多少战士像自己一样在黑夜中放哨。我,一个十八岁的青年战士,为能参加保卫神圣的陕甘宁边区的自由土地而感到自豪。”活泼主要是文娱生活极为活跃,各队有救亡室(即俱乐部),是文娱活动集中的场地。救亡室出有墙报、诗刊、漫画,还有歌咏队、戏剧队、口琴队的活动。

队上活跃分子很多,胡华在普通队时,队上同学就有漫画、音乐的爱好者华君武(后为漫画家)、时乐(后为作曲家)等人,在他们带动下,全队歌声动地、诗画满墙。每逢开大会听大报告,开幕之前,各队之间互相啦啦、要求对方唱歌,全校成为一片欢腾的海洋,女生队总是唱歌最多。纪念节日,陕公剧团和各队演出精彩的革命话剧、活报剧、戏曲,露天舞台、空气清爽,尽欢每至深夜。

同类推荐
  •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白脸汉高祖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白脸汉高祖

    一本书带你读透西汉开国皇帝的御人成王之道,为你揭开老好人刘邦“白脸”真容下的创业真经。一将功成万骨枯。刘邦为了稳定大汉政权,终于露出了“白脸”的真容,手中的屠刀转向了曾为自己打下江山的功臣良将……作者以史籍为蓝本,以人性为内核,用娴熟流畅的笔法将大汉君王事讲得千回百转,有滋有味,刘邦的传奇尽在书中。他究竟是流氓,是无赖,是英雄,还是枭雄?千秋功过,任君评说。
  • 拉宾

    拉宾

    1995年11月4日晚,正是欢度周末的好时光。可对整个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尤其是以色列和阿拉伯爱好和平的人们来说,却是一个黑色的周末。正是这天晚上,缔造巴以和平的领导人之一,号称和平斗士的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刺身亡。全世界震惊了,他那轰轰烈烈而又令人心碎的一生,顿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所有热爱和平的人们为他悲哀,为他流泪,为他祈祷,祝愿他在天之灵安详。一只和平鸽就这么被枪杀了,一个和平的斗士就随着那野蛮、罪恶的几声枪响而倒下了。但是,拉宾为中东和平鞠躬尽瘁的高大身影,并没有在人们心中倒下,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深深地感动着人们。
  • 梦想拼图

    梦想拼图

    罗志祥17岁成名,然后在21到23岁那几年,发现自己跌落谷底,突然失去了一切,还被封为“收视毒药”,但这种时候他仍然相信自己,继续保有原来的梦想,让梦想实现!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罗志祥从谷底再度出发,用十年打拼,终于找到十张梦想的“黄金拼图”。毎一张拼图,都是他在最困难、最挫折的时候的深刻体会;毎一张拼图,都是他后来可以突破困境,继续冲向梦想的秘密金钥。越没有希望的年代,越需要梦想的勇气;越没有机会的环境,越需要把握住“梦想成真法则”。
  • 白衣卿相——柳永

    白衣卿相——柳永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
  • 艾青评传

    艾青评传

    艾青是本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他的文化命运既受制于晚清以来的中国历史环境,又为二十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剧烈动荡的社会变革所冲击、所塑造。本书对艾青的人生选择、独立的个性与艺术追求,作了详尽地分析,力图通过一个作家的经历,揭示中国现代文学的深刻的文化性格及历史进程。
热门推荐
  • 仙宫陷落

    仙宫陷落

    穿越亿万星河的仙宫降临,人类不再是食物链的顶端。带着和平的愿望,地球迎来了第一位天外来客,但是双方和平的含义似乎不太一样。末日短篇集合。
  • 小桥人家

    小桥人家

    娘说:女人这一辈子,不要为了嫁一个好男人,而把自己变成一个为了男人而生的女人.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她,被母亲带离富贵乡,在学了一身杂技般五花缭乱的本领之后,却又被母亲扔回了富贵窝.二娘算计她,抢了她的婚约.三娘利用她,将自己的孩子送上财富巅峰.她看上的纯良少爷嫌弃她满身铜臭.看上她的恶少将她的生活搞得乱乱糟糟.且看这个小女子,如何在内家小院里风生水起,笑看小桥流水哗啦啦.
  • 纷争瓦罗兰

    纷争瓦罗兰

    英雄们的传说永不终结,一如篆刻在瓦罗兰之上的符文,纷争之中,看英雄们如何写下这史诗之篇章
  • 只是随风而逝

    只是随风而逝

    漆黑的夜里,小巷边的路灯忽明忽暗,一声声的呼救声从深处传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游游海南岛

    游游海南岛

    本书记录的图片张张精美,可以满足不同摄影水平爱好者的要求。她们还写了15个不为人知的故事,文笔也极其优美。各种自助行、背包客、跟团游,跟着她指点的路线行走就可以了。
  • 花季的倔强

    花季的倔强

    主角没有神一样的能力,只有现实的主角,我虽然没有主角的光环,但我有常人没有的毅力。在世界末日的时候,才是展现人本性的最佳时期,在危难面前爱情亲情友情才会更加珍贵。。。。。。
  • 零元世界

    零元世界

    那个地方是什么地方?诡异的声音到底从何而来?零元大陆之外还有其它的吗?封玄为探寻零元大陆之外的世界,踏上了成为最强者的道路。
  • 桂花之恋

    桂花之恋

    这默默无闻的我,遇上了高高在上的你,我们两个相爱、相恨,面对着挑拨,你我是否还能回到曾经的我们。
  • 准妈妈枕边书

    准妈妈枕边书

    怀孕,是每个女人一生中最期待、最渴望的幸福时光,同时在这奇妙的280天,无论身体或是心情,都会经历各种前所未有的变化。妊娠期内孕妇的身心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作为孕妇就要正视这些变化。本收将为你介绍准妈妈怀孕期间的各种健康和护理知识。本书能帮助所有准妈妈,从预约一位超级宝宝,到照顾自己与胎儿的身心健康、快乐,乃至增长智慧、爱心与EQ能力都给了您切实的建议。这不只是准妈妈可以参阅的书籍,而且所有准备孕育小宝贝的人,都可以从本书中,得到孕育小宝贝更大的力量与更深刻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