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3900000175

第175章 21克;21克拉

西方的一个传说,据说人死以后会比生前轻去21克,那是灵魂的份量。如果一个人对你说,他给你的是21克净重的爱情,那么他是在暗示他用生命爱着你,即使有一天,谁将离去,这一份爱不会因为生命的消亡而消失,只会随着灵魂更深刻,更隽[jùn]永,听起来有点象爱情的童话。

21克是灵魂的重量,每一个深爱着别人的人,死后体重会减少21克,那21克便是世界上最纯洁的爱,就算人去了,可……爱还在,那减少的21克将会永远留在深爱的人身边。21克是灵魂的重量。传说人死后体重会减少21克,那21克是最纯洁的爱。

那21克便是:一克是宽容、一克是接受、一克是支持、一克是倾述、一克是难忘、一克是浪漫、一克是彼此交流、一克是为她祈求、一克是道歉、一克是认错、一克是体贴、一克是了解、一克是道谢、一克是改错、一克是体谅、一克是开解、一克不是忍受、一克不是质问、一克不是要求、一克不是遗忘、最后一克是不要随便牵手,更不要随便放手。

如果你够幸福有人对你说“我对你的爱净重21克”那就接受她吧,更要好好爱她,因为她把灵魂都给了你。

自然给了我们生存所需的肉体,相对于21克,可谓重之又重。这个肉体用来呼吸,运动,工作,拥抱,追寻,等待,或者可以来互相搏斗,还有享受爱人的美好……

那么这个21克究竟占了多大的分量?会是我们生命的根本之源?没有了灵魂我们还可以去存活吗?在出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会死亡,生命只是自然借于我们的一段美好过程而已,如何取舍,如何经营,都是你自己的事,该收回的还是要收回。

我们一生都无法停止去爱,至死为止,或者到这个世界上再没有爱,但我们还是相信有爱为好。

人类科学家之研究,推测距今二万五千年至五万年前之人类,已具有灵魂之观念,或人死后灵魂继续生活之观念。然大抵而言,原始人所具有的简单古朴之灵魂观念,往往含有强烈的物质性格。直至宗教、哲学渐次发达之后,人类之灵魂观始趋向非物质化之‘精神统一体’。

迄今为止,科学界从未发现过客观存在的任何一种被声称的超自然力现象。

生理医学家证实:通过研究大脑神经细胞(神经元)突触之间信息之间的传递,认为灵魂(意识)是大脑特定神经细胞的活动。

一些科学界解释灵魂现象:一种是因为心理作用,包括错觉和幻觉造成的认知的错误;一种是精神病理作用,也就是脑部器官受损,而导致遗忘、精神紊乱等现象。一种与环境改变有关,主要是出现电磁场变化。人类的生活空间充满了电磁波。人脑就是电化学器官,生物电信号在脑细胞间传递信息,强大的电磁场会影响到那些信号,并产生奇异的视觉、触觉与听觉。作用于人脑的电磁场还可以导致不同的情绪,如恐惧、紧张等,就是这种情绪使人产生看见灵魂的异常现象。

灵魂21克的最初来历,源于美国麻省的大夫,邓肯.麦克道高(Dr. Duncan MacDougall)于1907年4月发表在“美国医学”杂志上的研究,在“鬼魂网”上有原文全篇。题目是“关于灵魂是物质的假说并用实验证明灵魂物质的存在”。作者为了验证灵魂是一种可以测量的物质,特殊设计了一种安装在一种很灵敏的秤上的床,试验方法是让快死的人躺上面,然后一直精确测量这个人的体重,看在死亡的瞬间体重的变化。死亡的瞬间轻了部分就是因为死亡丢失的部分,作者称之为灵魂的重量。

后来,美国又拍了一部电影,叫做《21克》,里面有这样一句台词,“不管你是否恐惧,他都会最终降临,在那一时刻,你的身体轻了21克”,“他们说,在人死亡的瞬间,人失去21克的重量”。这部电影鉴证了灵魂重21克这个流行已久的说法。

因此,灵魂有21克的说法就风靡世界了。最浪漫的话就是“我对你的爱有21克”,意思就是“我用我的生命和灵魂来爱你!”

而引证解释却完全不同,迷信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灵魂离开躯体后人即死亡。

而基督宗教又是另一种理解。早期基督教将灵魂分作“灵”(希腊文pneuma)和“魂”(希腊文psyche)两部份:“魂”(即生命力)是血肉的,所有生物都有的;“灵”(智慧或理性等人类的独特表现)则是来自上天的,只有人类才拥有。

因此,基督宗教地区会有“人类是万物之灵”之说。《圣经》的原文用词“魂”(即希伯来文nephesh和希腊文psyche)显示,并未将身体和“魂”加以划分,而且描述“魂”是会死亡的。而原始基督教认为灵魂不是不灭的,可透过复活,最终会和同样复活了的肉体一起到天堂或地狱。

据圣经记载,人死后受到上帝的初步审判,除了为自己的罪悔改并相信耶稣基督是救主重生而得救的人可以直接去天国外,或极恶人(拒绝接受救恩或抗拒)会直接去地狱外,一般在炼狱或类似的地方等候末日,再作二度审判

根据《圣经》的描述,已死信徒的身体可能会改变,与得荣耀的耶稣的身体相似,所以灵魂即使会死也不重要。因受古希腊哲学新柏拉图主义的思想影响,中世纪的基督教信仰中,将人划分为两部分-灵魂与身体,在生之时是不分离的。

中世纪最广泛的观点认为灵魂是上帝所创造的,上帝为每一个新身体创造一个灵魂。这想法受到改革宗传统和加尔文宗等支持,也为天主教所接受。另一个观点则认为个人的灵魂承自父母。

佛学更是另一种信仰。事实上,正信的佛教,并不接受灵魂的观念,因为这在缘起缘灭的理论上不能成立,站在“生灭无常”的立足点上,看一切事物都是生灭无常的,物质界是如此,精神界亦复如此。用肉眼看事物,往往会发生“成而不变”的错觉,若用精密的仪器去看任何事物,无不都在刹那变化之中,易经所说的“生生”,其实在生生的背后,也包含着死死,也就是生灭变化。

盖承认灵魂存在,为许多宗教、哲学、社会学所主张,论及其特质、本源、究极,则有极大之分也。有主张其与精神或心意等同义者,如灵魂生活(soul-life)一语,殆与精神生活、心意生活等义无有分别。而主张灵魂说(Soul Theory)者,若自其所说之身、心关系而言,则立足于二元论;若自精神之体、用关系而言,则立足于实体论。近世哲学出现现象论、现实论、唯物论等学说,则大抵反对宗教灵魂存在而否定其为实有。

佛教本不说灵肉二元观、灵魂不灭论等。因释尊对灵魂与肉体之同异并不予以作答(即无记),亦即否定灵魂与肉体可截然划分为二之想法。佛教系由实践之主体而重视心的存在;此一存在论,系彻底立于心、物二者相关之立场,并不视一方为不灭之实体,另一方为生灭之假相,而认为心、物二者皆空,无自性可得。而当轮回转生之说被佛教采纳后,有关轮回主体之问题却引起佛教史上之重大论争,如南北朝时之‘神灭不灭论争’等;其结果则致使轮回主体呈现出一种犹如灵魂之色彩。

神灭不灭论争更是精彩。自佛教传入我国,至六朝时代,信奉佛教者与批判佛教者之间产生多种歧见,其中,以佛教之轮回报应说为主题所进行之理论探讨,称为神灭不灭论争。首先,承认佛教轮回报应说者以为,人死后,宿于肉体之灵魂兮神识一不会随之死灭,而将继续转宿于另一肉体;且人经三世,轮回于五道或六道中,必定身受相应于自己所做所为之善恶业报。反之,神灭论者站在我国传统思想之立场,否认三世、轮回报应、心神不灭之说,而以为人死之后,心神必随形体散灭。

“神不灭”说,最早见于三国时代吴国牟融所作之理惑论;然最具代表性者,为东晋庐山慧远(334~416)之主张,其所作沙门不敬王者论卷五有‘形尽神不灭’一说,以木与火之关系比喻形体与心神之关系,而谓:心神由一形体轮回入于另一形体,而继续存在;犹如火之燃烧,燃尽一木再转燃另一木。慧远之弟子宗炳(375~443)作‘明佛论’,揭示二种神不灭义:

(一)轮回之神识不灭;(二)法身之神识常住,或谓‘法身神识常住’之义融合涅槃经之佛性说与道家思想,而将佛性视作道家理想境界中虚静无为之心,此心即神识;又佛性(此处指法身)常住,亦即心神不灭之意。此外,宗炳又联结轮回之本体神识与法身之神识,阐述人于轮回过程中渐次断除烦恼,则轮回之神识亦能归于本来清净之法身神识;成为唯有法身神识之状态时,人即成佛。吾人由(一)沙门不敬王者论卷五;(二)何承天(370~447)批驳沙门不敬王者论及明佛论之书简;(三)何承天致神不灭论者颜延之(384~456)之书简等文献中,可进一步了解神灭论与神不灭论者间相互问难之情形。

学者咸谓,神灭论系源于中国传统之思想,然若自神不灭论者之观点而言,神灭论者之否定灵魂与精灵之存在无异违反儒家之传统,盖因儒者行宗庙祭仪,自是承认精灵存在;故若非难死后神识之存在,即是反对自己所信奉之儒家道统。此外,一般对神不灭论之评语则是:彼等将轮回本体之神识与死后之灵魂视为同一者,此种混同之论,系因轮回本体之神识乃源自中国传统观念中之‘神’。然此种轮回本体神识之论,实与否定实体存在之佛教无我论相悖。综上所述,神不灭论亦非基于对佛教之正确理解,乃是国人为使自己容易接受佛教轮迥业报之说,所作之特殊解释。

南朝梁武帝时,范缜作‘神灭论’一文,引起学者间之激烈论战。其主张形神一体,形为神之质,神为形之用;形若灭亡,神亦随之灭亡。此一说法非但否定轮回业报之论,亦且否定精灵鬼神之存在,乃一典型之反佛论者,遂使当时笃信佛教之人士纷纷著书批驳。如范缜之外弟萧琛(476~513)作‘难神灭论’,曹思文作‘难范中书神灭义’,沈约作‘神不灭义’、‘难范缜神灭义’,梁武帝作‘大梁皇帝立神明成佛义记’、‘大梁皇帝敕答臣下神灭论’等。因梁武帝虔心信佛,致令当时之佛教势力兴盛异常,故对范缜之神灭论反应极为激烈。又当时之佛教信仰难免受魏晋玄谈风气之影响,而流于浮华迷信,范缜作神灭论,或即立意针砭时风,警醒世人崇尚自然、破除迷信因果。[弘明集卷一至卷五、卷八至卷十、广弘明集卷二十二、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下(汤用彤)](参阅‘三教论衡’612)[7]

前者皆是殊途同归之论,而科学解释也算是再次让21克得到了那所谓的另一种理解。

濒死体验:对出生体验的记忆回顾。卡尔萨根的解释:濒死体验其实是对出生体验的记忆回顾。卡尔萨根书上对濒死体验的解释确能解释一些现象。出生是每人都有的经历,大同小异,解释了濒死体验雷同的普遍性。也解释了穿越黑暗隧道和见到进入光明的现象。

还有一个假说:脑缺氧致幻。已知LSD等药物可刺激大脑产生幻觉,临死大脑处于缺氧态,可能引起幻觉。这个假说解释了舒适感,脑氧分压低的初期会有愉悦感,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沉溺于窒息式做爱、每年几千青少年死于**时窒息。但也有不能解释的濒死体验部分。

解释濒死体验的还有脑补假说,是一种稍专业的假说。大脑有套处理信息的机制区分幻觉和现实。这套机制挑选最符合各种已有信息(稳定)的模型作为”现实”。庄周梦蝶,梦中大脑挑选”蝶”的身份作为现实,因为这个身份符合当时所有条件。而醒来后,同样机制挑选“人”做身份,匹配环境和记忆。濒死,感官信息来源被切断,现实模型不稳定了。为了稳定现实模型,大脑只能用已有信息(记忆)构建现实。而记忆中的事件,有一个特点,都是鸟瞰视角。试着回忆上次在沙滩散步的场景,大部分人头脑出现的是鸟瞰自己的画面。于是濒死体验就是大脑生成的现实模型,这就是脑补假说。

濒死体验脑补假说解释了离体感,认为舒适感是濒死压力刺激脑分泌安多分引起的,隧道感是视觉皮层噪音增加的结果,总之一切都可以用生物化学解释。甚至还发现可以刺激大脑特定区域产生灵魂出窍感。这是往大脑里塞了一百个电极,挨个区域测试测出来的结论。

灵魂出窍可由神经学机制所触发。科学地进行分析和记录,研究者知道在有些情况下会出现灵魂出窍的现象,例如脑外伤、感官剥夺、濒死体验、分离和致幻药物、脱水、睡觉、以及对大脑进行电刺激等情况,或者通过人为诱导也可能做到。科学家们认为灵魂出窍,其实是由某些神经学机制所触发的幻觉。而观看视频可引发“灵魂出窍”体验。

据科学家表示,观看一段自己身体的脉动与心跳同步的视频将引发离体体验。这个幻觉显示了我们身体存在感的体验取决于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感知。我们认为身体的自我意识——那种拥有感以及位于身体内的感觉——的存在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当发生癫痫性痉挛或者在某些人身上会自发的产生离体体验(OBEs),这表明身体自我意识的某些方面也会被扰乱。

OBEs曾在实验室环境下发生,当时科学家给被试者灌输有冲突的感官信息,导致他们将自己同感于虚拟的身体或者人体模特。在所有的实验中,研究人员控制外在的,或者称外感受性的感知,例如视觉和触觉。

通过开拓内在或者内感受性的信号,例如某人的心跳,是否能够诱发离体体验?瑞士洛桑市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简-阿斯佩尔(Jane Aspell)和卢卡斯-海德里希(LukasHeydrich),以及奥拉夫-布兰科(Olaf Blanke)和同事决定查明真相。

他们要求17名被试者站着佩戴头盔式显示屏,展示了从背后拍摄的他们自己的实时录像,因此这些志愿者实际上是看着自己的背部位于身体前方2米处。这些参与者还看着软件生成的轮廓包围着一个虚拟的身体,就像一个光晕。

被试者还佩戴着胸部的电极记录他们的心跳。这个信号被用于产生闪现的光晕,这些光晕要不与心跳实时同步,要不略微有点步调不一致。当闪现与信号同步后,感觉就像被试者看着自己的心跳,尽管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当然,这不是你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情况,你一般看不见自己的心跳。”

大约凝视了自己的身体长达6分钟后,无论闪现的轮廓是否与自己的心跳同步,志愿者都闭上眼睛并被引导向后1.5米。然后他们被要求向前进走到他们之前站立的位置。在同步测试中,被试者向前走更靠近他们的虚拟身体——这意味着这种体验已经改变了他们的自定位。而在非同步的实验中,自定位的改变并没有非常明显。

此外,每次测试后被试者都被要求回答一份调查问卷,答案显示当闪现的轮廓与自己的心跳相同步时,他们更倾向于将自己认同于那个虚拟身体。其中一名妇女回答称她“想要与自己实际的肉体相脱离。”

这是研究人员首次创造外感知和内感知信号之间的冲突以诱发这种幻觉。“这显示内感知信号对于自定位和自我认同感非常重要。”海德里希说道。

研究自我感知的哲学家、德国美因茨约翰内斯古滕博格大学的托马斯-梅岑格(Thomas Metzinger)对这项实验印象深刻。“它告诉我们人类的自我意识深深受到了内感作用的约定,这种锚定的方式比之前人们承认的还要更强烈。”这项研究将发表在期刊《心理科学》上。

灵魂“住”在你的神经细胞里。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弗朗西斯·克里克经过一系列的论证,给了人们一个说法:灵魂不存在于宗教,不存在于哲学,也不存在于心理学,它就生存于神经细胞中。他认为,灵魂或是说意识能够与大脑分离而且不能被科学所解释的理论已经是陈旧的神话。他认为回顾人类研究大脑的历史,已经不仅仅是刻画大脑如何接受刺激,而是“掌握人类灵魂的本质”,不管这是比喻还是文学,但这都是克里克想要探索的东西。

1962年,因为和其他科学家一起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弗朗西斯·克里克,1976年后,开始将他的研究方向正式转向脑科学和意识。通过他一系列的研究,他坚信,独立于身体之外的灵魂(意识)是不存在的,没有生命就没有了灵魂。克里克的研究是通过对大脑神经细胞(神经元)突触之间信息之间的传递而得出结论的。

他在1994年出版的《惊人的假说:对灵魂的科学研究》一书中说:“你的快乐和你的痛苦,你的记忆和你的雄心,你的个人身份和自由愿意的感受,不过是一大群神经细胞及其相关分子的群体行为。”也就是说,人的灵魂(意识)是大脑特定神经细胞的活动。

科学或验证大脑存在“灵魂细胞”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大学的计算及神经系教授克里斯托弗·科克从20世纪90年代与克里克开始合作发展大脑意识的研究。2003年,他们将克里克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并在当年2月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论文。

他们认为,人的灵魂是由大脑的特定细胞产生的,即人的“灵魂细胞”,灵魂或意识就是由这些细胞所产生的。克里克等人的研究发现,人体大脑中某一部分神经元产生并控制了人的灵魂。而这些产生和控制灵魂的神经细胞位于大脑皮层后部到前缘的一小块区域。

所以,当人死后,没有神经元的相互活动和产生并传递的神经递质(许多化学物质),意识和灵魂就没有了,那么,独立于身体之外的灵魂当然就不存在。根据克里克的研究,灵魂只能存在于有生命的躯体中。他认为现在依然有很多人相信灵魂是独立存在的,这就像是4000年前人们认为地球是平面一样。

科克所用的方法是磁共振成像(MRI)和电波探测仪以及痕迹调节仪对大脑的意识进行监测。他们的研究对象包括老鼠、猴子、健康人和病人,对这些研究对象的视力和视觉意识进行了监测,同时还研究了人和鼠的条件反射过程。

他们一方面寻找正常人的意识神经元的特征,一方面用电波探测仪监测病人和老鼠单一的神经元电波活动。科克和他的研究组发现,在研究中大脑皮层的前扣带回是一个关键区域。如果把小鼠大脑的这个区域去除,小鼠便不能产生痕迹调节,所以科克认为这个区域对意识的产生至为重要。

另外,磁共振成像可以让人们看到大脑中的某一部分在人的“感觉”期间产生活动,比如在看到一幅画或一张脸孔的时候,大脑中的某个部分会产生明显的活动。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神经生物学家南西·坎威斯尔的验证,同样利用磁共振成像证明了克里克和科克的新结论。在大脑中存在着对脸部或特定物品进行辨认的特定区域。这就是说,克里克所坚称的“灵魂神经细胞”(知觉神经元)是可以被发现并在大脑中定位的。

灵魂只是大脑的一种综合功能。多数科学家现在的看法是,意识(灵魂)可能只是大脑的一种综合功能,而不是克里克和科克所认定的是一些少数神经元的活动和化学物质的交换与反应。灵魂(意识)是存在的,但只存在于有生命的活体中,主要是大脑。但他们都认定的一点是:当生命停止后灵魂也消失了,因为神经的活动和新陈代谢如同其他组织器官的活动一样也都停止了。科克和他的研究小组认为可以设计比如意识测量仪一样的仪器来测量意识。

照片和视频都是假的。所谓“灵异“的”照片和视频都是假的,都是经过PS处理过的,为的就是博人眼球以获得利益。就算灵魂真的存在,那也是没有物质形式的,从灵魂化成的鬼怎么可能以物质形式的形式被人的眼睛和相机镜头捕捉到呢?

有的鬼魂照片确实未经处理,但由于拍摄角度、光线、拍摄手法等原因,给人造成一种视觉上的错觉,让人们觉得真的看到了诡异的鬼影。灵魂不能被证实,鬼魂也不能被证实,所以现实生活中的那些鬼魂现象绝大多数都是人为制造的。

人们之所以对此深信不疑并感到恐惧,是因为鬼魂虽然无法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切实的存在,却一直存在于人们的精神领域。一些心理素质的人尤其容易产生有鬼的错觉。他们常常因为消极情绪而感到压抑,只好将这些情绪全部推之于鬼。他们觉得,正是自己要做的事情遭到了鬼的外力作用,所以才会如此不顺、如此倒霉。

用量子解释灵魂是伪科学。亚利桑那大学的斯图亚特·汉姆拉夫用量子理论解释了濒死状态。他认为,意识的量子成分在人即将死亡之时离开了神经系统,进入了宇宙,如果人重新被救活,这些量子组成的意识会重新回来,而如果未被救活,则人的意识将以量子的形态在宇宙中永远存在下去,也就是宗教中所说的灵魂。这种理论容易让人联想到宗教神学,类似哲学中的“唯心论”。

不过,在科学界尤其是量子物理界看来,汉姆拉夫完全是门外汉,他的理论或者是“糟糕的科学”,或者干脆已成为“伪科学”。

2006年,汉姆拉夫参加了第一届“超越信仰:科学、宗教、理性和幸存”的跨科学研讨会,面对在座的物理学家,他介绍了自己的观点,却遭到尖锐批驳。当时在场的曾任***科学顾问的著名物理学家劳伦斯·克劳斯待他讲完后说:“从物理学角度说,你说的所有一切都是胡说八道,也许我太有礼貌了点。”现场一片哄堂大笑,这让汉姆拉夫非常尴尬。

科学界的质疑主要集中在这一方面,物理学家认为,量子态通常在低温干燥的情况下出现,而大脑过于潮湿暖和,不可能像量子计算机一样工作。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家马克斯·泰格马克是这样批驳汉姆拉夫的理论,他说,量子存在的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几乎是完全不相连的层面,量子态呈现的特性,不可能在宏观世界中表现出来。

还有科学家指出,科学是建立在实证基础上的,通过大量证据,依据理性和逻辑推导出结论,而汉姆拉夫的想法,更像是一种直觉,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支持他的理论。

灵魂出窍真相:大脑创造第一人称视角。人类毫不费力的就能够构造寄居在身体里的感觉,而科学家目前查明了大脑是如何产生这种体验的。这项展示在2013年11月10日神经科学学会年度会议上的发现强调了当一个人具有离体体验时,大脑哪一片区域是活跃的。

近期研究显示大脑结合了来自多个感官的信息,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创造了拥有身体的感觉。在这项研究中,被试者位于MRI扫描仪内头戴头盔式显示仪,显示了第一人称摄像机视角看到另一人的身体躺在扫描仪的角落里,他的头与墙平行或者垂直。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研究人员反复的利用一个物体触摸一名被试者,同时触摸摄像机视野里显示的身体,这给被试者造成一种错觉,也即摄像机视野里显示的身体属于他们自己。

为了增强这一错觉,研究人员用小刀威胁摄像机里显示的身体,同时测量被试者的皮肤传导性或者传导电的能力(当人们害怕时他更容易出汗)。的确如此,当被试者看到虚拟身体被威胁后,自身的传导性立即上升。

当被试者经历身体错觉时,他们大脑的顶叶皮层和前运动区皮质就会点亮,这些区域涉及集合感官信息并计划身体运动。此外,大脑活跃程度也与产生错觉的强度相关,这暗示着这些大脑区域对于产生身体所有权的感觉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人员还测试了哪些大脑区域代表了一个人的位置和他们脑袋朝向的方向。利用检查整个大脑样式的算法,他们发现除了顶叶皮层,对于记忆至关重要的大脑区域海马体也非常活跃,它会协助产生方向感。这项发现表明大脑依靠一系列来自不同感官的信息的复杂相互作用以产生处于身体之内的感觉,即使所处的是别人的身体。

后来更多的类似实验表明,人死后,重量并未立刻减轻;目前最有可能的解释是人在死亡过程中,体内细菌产生的热气体有时会逸出体外,使得秤台上的空气对流,导致指针移动。热气偶尔排出体外的说法,可解释Duncan MacDougall的实验结果:当空气撞击秤台,重量就增加;当空气离开秤台,重量就减少了。因而Duncan MacDougall的实验被视为错误,说法为伪科学。

不同学说,民间学说,对灵魂这个问题,中外思想家都曾从常识、逻辑的角度加以驳斥。比如晋朝阮宣子不相信人死后会变鬼,他的反驳角度很独特:声称见过鬼的人说鬼魂穿着生前的衣服,难道衣服也有鬼吗?东汉王充也曾反驳:如果死后灵魂不灭,死去的人要比活着的人多得多,现在应该到处都是鬼了。

同类推荐
  • 醉昔年之神医狂妃艳风华

    醉昔年之神医狂妃艳风华

    重活一世,要问暮槿昔有什么未了的心愿。第一是有花不完的钱,第二就是有吃不完的美食。可总有些人偏要阻碍她的路,那就别怪她无情了。手撕佛口蛇心的继母;诬陷多管闲事的福晋;进了趟宫竟一把火烧了太后心爱的贡品!她在这个世界混地风生水起,偏有个王爷从痴傻小儿一夜间成了叱刹风云的战神。这人天天说她是丑女不说还动辄对她又掐又捏,暮槿昔终于忍不了了,一气之下在大婚当日出逃了,成了招摇撞骗的游医,惹了一身烂桃花! 可谁能料到,她还是落在了那个万恶的墨念手里。 “团团,乖乖留下来,给本王生猴子吧。”
  • 宫伶传奇

    宫伶传奇

    沐春道:“宫中这些皇家人,自诩身份高贵,但却像是寄居在水沟之中的老鼠一般。每个人都挤破脑袋,拼了命踩踏同伴往上爬,想要爬到更高位置。却不知,站得再高,也只能看到这臭水沟上面的这一方天地而已!”一座四方天地困住的爱恨情仇、尔虞我诈、嗔痴癫狂,最终困在其中的人,都将何去何从?
  • 楼兰诅咒:暴君,只准宠我

    楼兰诅咒:暴君,只准宠我

    传说,他是杀人不眨眼的楼兰王。传说,他是统治整片伊斯顿大陆的主宰。传说,他曾被亲手足施下嗜血诅咒。传说,他每到月圆之夜便会发病。传说,他需要饮食处子之血才能抑制住诅咒。一朝穿越,她竟身陷幽暗阴冷的地宫之中,被那恶魔般的怪物疯狂的啃咬!她痛苦的嘶喊着,然而,满脸的泪水却未得到他丝毫的怜惜。她几次试图逃离,换来的只有他如诅咒般的呢喃在耳边响起:“孤的小宠儿,这辈子你注定是孤的女人,永远也别想逃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宫闱长歌

    宫闱长歌

    他是二皇子,他武艺出众,他是野心家,他觊觎皇位;他是三皇子,他文韬武略,他是和平者,他只想逃避;她出生相府,她不谙世事,她独爱一人,她伤了自己;自古帝王家本就不太平,卷入其中就无法脱身,所有人都在挣扎,却最终逃不过命运的安排。(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御王殿下私房菜

    御王殿下私房菜

    前世,林家覆灭,颠沛流离,八年,成就了一个顶尖间谍,天才医者,著名调香师……最后,却死于非命。今生,竹马王爷上门提亲,父母一同穿越,超强外挂空间,装疯卖傻十年,隐藏数件马甲。没什么想法,先定个小目标,一统五州先……一手医术,起死回生,一手厨艺,飘香十里,一身武功,样样精通。某王爷语气宠溺:日月为礼,江山为聘,不过是这五州,我娶你……
热门推荐
  • 暴君老公套路深

    暴君老公套路深

    前世她为心爱的人挡箭,丧失生命。死后穿越到一个名叫谭妤汐女孩的身上,昏迷了两年,丧失了以前的记忆。她不知道的是她心爱的人也来到了这个世界,一直在寻找她,为她买了一座山,为她种下漫山遍野的——满天星
  • 网游之俊的抽象

    网游之俊的抽象

    【好友】【我是傻逼我怕谁】:抽象姐?尼玛,谁特么的是抽象姐啊!他是男的好不好?还长这么帅!
  • 优秀小学生分类作文一点通

    优秀小学生分类作文一点通

    本书打破传统作文书的枯燥刻板,采用全彩四色印刷,根据作文内容插配了精美的图片。加上新颖别致的装帧设计,变化多样的版式,为小学生打造了学习作文、提升自我的全新平台,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让作文成为一种时尚,让学习成为一种快乐。
  • 无数个秘密

    无数个秘密

    你翻开看看那些自以为已经模糊不清的青春岁月是否,想起来还是历历在目。你后悔吗不,不后悔。那也是我曾经放在心上的记忆阿。那些难以启齿的故事,那些自以为是的无知,那些悲伤不已的眼泪,曾经交织成了一张大网,把无数的她和他困在了一个叫做青春的地方。
  • 鬼气难挡:冥王快跑

    鬼气难挡:冥王快跑

    她慕修歌,新一代鬼师,本应降妖伏魔,收服怨灵,为世界和平做出一番贡献,然而……“哎呀,师傅,这些小事就交给师兄们了!”某人啃着瓜子眼睛睁得大大的。被逼无奈,她接受任务,穿到古代,但是某一天……“啪!”一张符咒拍到一个背影的头上,对方身子一僵。某女奸笑,看你这个鬼怎么跑!却不知,被拍的人是…………………………且看一代新手鬼师如何成长踏上苍穹,睥睨天下!
  • 戏说红楼

    戏说红楼

    不忍林妹妹为一个没担当的男人泪尽而死。如果她坚强一点,自主一点,她是否能争取到自己所要的幸福?
  • 异界之超级提取

    异界之超级提取

    林鸿羽,穿越异界十二年,依旧是傍山村的一个普通村民,直到一场袭击的来临……
  • 从超神开始咸鱼

    从超神开始咸鱼

    数万年前的大战,导致系统神识被抹杀只留下躯壳,宿主庄周身受重伤陷入沉睡,由七个不同人格掌管身体。但周庄梦蝶,究是泡影,一切都是幻想。ps:前文为梦境篇,正文在后面~另外本书剧毒,不喜勿入!!!
  • 鬼族至尊

    鬼族至尊

    本书描述一名少年赵天狼一路修真道路,最后成为鬼尊身边春夏秋冬四大侍女,酒色财气四大护法,更有鬼王,鬼圣打理一切,十二生肖杀手,冷血十三鹰,三十二天罡,七十二地刹,个个都是狠角色,最后带领鬼族一票人打入魔界杀魔王,杀入天界诛神,的故事
  • 世界文化博览2

    世界文化博览2

    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