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305000000032

第32章 京察初考(1)

拾露吟拾

建乾十四正月末,太子秋忆鸿于安庆斩杀齐掾一案的重犯,共计十七人。其中大部分皆为荆襄水师将领的子侄,更有将领因此断了香火,副都统江朝守顿失两子一朝无后,而主犯齐掾伏法后,更使得督造水师的大世家齐府主脉被断。

自十七日太子诏令下达天下各道府始,此案风波尽起,先有太子亲军径直拿人被阻,再有江朝守擅自出兵护子,最终竟引得执掌荆襄道的节度使张镇添派出虎贲军压制,有传闻当日沿江而下的三方势力中,竟有西北骑军的身影。

朝堂之上,以内阁首辅孙叔年为首的大小官员在紫极殿前连跪三日,请求太后下旨召太子回京议事,要求在京师重新审理齐掾一案,并谏言太子秋忆鸿身为国本轻出宫门,有失储君之责。

月末,十七人伏法被诛,引数万人围观,天下皆以此案赞誉太子。一时间有关秋忆鸿的传闻不绝于耳,不久前的绕城罚与近日诛杀赵勒石的事情亦被顺带着传的沸沸扬扬。

当日得以洗刷冤屈的众多百姓,齐齐跪拜于袁府门前,纷纷口呼太子贤明有为。而受宠若惊的秋忆鸿只得露面抚慰劝离众人,看那跪谢自己的民众,白头之人丧子失女,垂髫稚子无父无母,没那齐掾何来这么多支离破碎的人家。

仔细品味那位老伯的话,人不怕天灾但怕人祸,避之不及恨之不解,当真使人难过活。

南都城紫极殿内,孙叔年带着内阁大臣与大理寺,刑部及御史台众官员当着太后的面,痛斥齐掾一案的审理不合大冥律制。

本来只是讨论案件,可说着说着跑到被杀的赵勒石身上了,继而又扯起绕城罚一事,绕来绕去就是在告诉太后,这太子忒不听话了。

“太后,我等老臣蒙先皇厚恩,受此辅佐重任,就该以国本为重,谏其言规其行,绝不纵容殿下一丝一毫的妄为。”孙叔年领头俯身跪地,言语激动竟有几分涕零之意。

“孙首辅还是起身说话为好,虽说已过元宵,可这乍冷还寒的时节,莫要久跪在地。”

李太后听了半个多时辰的政事,并不怎么表达态度,孙叔年的意思哪是在意国本有失,不过是他眼中的竖子一朝成名,还有几分政由己出的苗头,这便让身为首辅大臣的他满是惶恐。

“请太后下旨,召太子回宫。”

“我等附议。”

大理寺卿与刑部尚书两人虽不是彻底的萧党成员,但也是心思活络的主,那刑部尚书周笠前些时日还替首辅起草过废除治城律的奏折,随风飘的本事不大但够用,在这朝堂之上勉强维持着中立的态度。

而大理寺卿马慎己便不同于周笠这般,谨言慎行从没个态度,众同僚怎么说他就怎么附和,在此重要位置上给人以无为而治的道家风范。

“建安王与范丹文,宋来喜三人也是先帝甄选的辅政大臣,哀家召他们上殿与众位大臣一同商议此事,可否?”

孙叔年等人当然不乐意,可于情于理都没由头不让那三人上殿议事,所以就不置可否。

自秋忆鸿出宫后,范丹文与宋来喜便开始在朝堂政事上发力,再不似以往那般与建安王厮混一起花天酒地。

其中京察一事,便是吏部的一大职责,按惯例建乾十年便要进行,但因先帝秋长渊于当年驾崩,此事便被搁置。

吏部有两件大事最为重要,便是科考与京察此二者,但三年来皆被拖沓。秋冥朝的吏治已经呈现出一潭死水的颓废景象,其中缘由不光是太子尚未登基导致的人心不稳,更是孙叔年为首的萧党,有夺取京察之权挟制百官的意图,从而故意阻拦范丹文等人主持的京察,使得朝堂官员三年无上下优劣的考评。

正月始,范丹文直接绕过内阁开始对在京官员进行初步察考,此举虽是吏部自发行为,可大小官员心里明白,范丹文乃是先皇留与太子的心腹重臣,摆在明面的太子党。

那么眼前的初考便是为太子登基治政做准备,现在京察考核的结果会作为日后新君用人的依照。就算再进行正式的京察其结果也不会有大的改动,所以更引人注意。

此番作为,动摇到朝中萧党官员的仕途前程,使得近几日内阁班房与几位大臣的府邸塞满了一众彷徨官员。

他们个个急赤白脸的逼求孙叔年这位首辅想办法,去打压范丹文的京察初考。有的甚至联名上书于太后及内阁,弹劾范丹文与宋来喜,由头是他们二人声色犬马误导国本辜负先帝的重托。

可这一部尚书的任免偏偏不是内阁能做的了主的。内阁大臣们只不过官秩比范丹文两人高,但大家都是辅政大臣,除非孙叔年带领的萧党得到太后或是秋忆鸿的助力,才有罢免范丹文与宋来喜的可能。

更为重要的,范丹文的吏部尚书一职乃是先皇生前钦点的。

萧党官员眼见明着打压抢权不行,就暗里耍手段,可当这些官员准备鼓动安插在吏部里的同僚时,才发现为时已晚。吏部早已是铁板一块,凡是想拖延京察初考怠政使绊子的吏部官员,已经被范丹文提前打压,要么靠边站被边缘化要么被调离吏部。

据说范丹文在提出京察初考时,曾与吏部众官员有言在先,他言道:“京察初考自吏部始,亦自我范丹文本人开考。此事成行诸位皆上品,不成行则诸位回府永无外放做官之日。”

加之正月间,先是赵勒石被当街诛杀,再之后齐掾一案被督办,导致秋忆鸿做的每一件事,都牵动着庙堂中那一干萧党官员忧国忧民的心。

孙叔年等人自然把这些情况联系起来,均预感到太子到了要掌权的时候。索性趁着趁着齐掾一案的由头,联合满朝官员向太后请旨,定要那羽翼未丰的储君返回到南都城的皇宫牢笼,只要太子在跟前他们就有钳制的机会和办法。

眼下便是他们第三次入宫请旨,抱定决心要逼太后下旨,而李太后自然知道此次逼宫没那容易打发,便提前召范丹文,秋长文,梅鞭君与宋来喜四人进宫搅和。

这四人一开始在柏年堂饮茶等候,毕竟过会要与那些扯皮老手们过嘴招,需得提前润口。

期间,宋来喜掂量了一下双方的扯皮实力,还是觉得胜算不大,便向梅鞭君三人提出请那御史老将魏风辰出马,此提议得到这三人的双手赞成。

秋长文亲自请人,顺带派人于王府的酒窖中,抱来一坛百年春给魏风辰润口舌。来时路上,便在魏风辰面前痛斥孙叔年等人的狼子野心,直接给他们扣上一顶妄图裹挟储君的高帽。

而后又把秋忆鸿出宫所担当的重任添油加醋吹捧一番,就是要让这位御史大人觉得眼下乃是万分紧急的关头,正需要忠臣诤言与奸邪小人针锋相对。而魏风辰则一言不发铁青着脸,到那柏年堂后连饮三碗百年春,一抹嘴转身径直去那紫极殿。

刚好禀事太监前来传旨,太后要范丹文几人上殿议事,于是四人便跟在魏风辰身后,颇有杀奔紫极殿攻城拔寨的气势。

“建安王与范尚书及宋尚书,你们三人与内阁的四位阁老,具为先帝重托的辅政大臣。今日孙首辅上奏,要哀家下旨召太子回京,你们以为可否?”

李太后见到上殿之人还有魏风辰,心中知晓几分缘由便未多问,直接把孙叔年等人的想法告知,让他们开始争论。

“太子出宫视察民情,我等做臣子的应当支持,但要沿路官员护卫周全,万不可使国本有失。”范丹文表明态度,等待对方的反驳。

“范尚书好心宽,且不论沿途道路艰难,就说这等时节,殿下一旦身体有恙,你我身为辅政大臣可是有负先帝之托。再者,殿下乃是私自出宫,如何使得沿途官员守护。”朱常富立马接话,孙叔年作为当朝首辅自然是不能轻易开口的。

“请问朱大人,什么叫私自出宫?你当自己是什么身份,胆敢言语僭越管起天家来!”魏风辰一出口便是插钢刀子,私自出宫这话太后能说,朱常富可没那个资格,不知道到的还以为是老子管儿子呢。

“魏御史,太子出宫乃是大事,我等做臣子的不知储君踪影自然要担忧,你莫要抠朱尚书话中的字眼。”替朱常富说话的乃是内阁大臣李墉厉,与太后同出于淮扬李家。

“好,那咱们就事论事,我朝太子乃是新君,治国理政的经验会有不足,所以此次殿下主动出宫,该是体察民情巡视关防,了解沿途官员治政好坏的绝佳机会。我魏风辰一把老骨头都知道知易行难的道理,难道李大人不懂吗?”

“若是什么都要殿下亲力亲为,还要我等辅政大臣做什么?”李墉厉虽知魏风辰口直言正却也不怂,接起话头便开始抬杠。

“既然如此,你还要你那儿子出京做什么地方官,有你这好爹尽管读书就成,好好在家守着老本,没事再给你们李家多添子嗣,岂不是正事。”

“说的乃是殿下,你魏风辰扯我李家做甚?简直驴唇不对马嘴,胡扯乱道!”

“唉,李大人莫气。咱们的御史大人向来如此,只会逞口舌之快。”朱常富在一旁帮腔。

“那也比某位户部尚书,在殿下面前讲不出流民有几何的强。是不猪上树?”

这猪上树的歪名,简直就是魏风辰讥讽朱常富的利器,自年前首次喊出此名号后,已被满朝官员所知。

待其话落果然引得笑声来,建安王与宋来喜两人更是大笑,口中连连重复。

“这是朝堂议政的地方,注意体统。”孙叔年出声制止笑声,不过秋长文倒没理会又笑出几声过瘾。

“殿下出京一事你们不知,我这兵部尚书可是知道的,所以安危与否就不用诸位操心了。”梅鞭君封死萧党官员以太子安危做借口的想法。

他随口一言便使满朝文武竖耳细听,毕竟梅老大这名号可不是白叫的。当年先帝在位时便曾言:拒北蛮,长文领兵为第二,梅鞭君当为老大。

所以驻防江南的西北精锐皆由梅鞭君掌管,有兵权的建安王也要听梅鞭君的调派。现在当着满朝官员的面撂下话来,那就由不得他们质疑,因为若是梅鞭君都护不住秋忆鸿的话,他们这些拿笔杆子的就更没得法子。

“若殿下出宫真是体恤民情,开拓眼界也未尝不可。但正月十七日殿下于安庆府,先是当街诛杀一名四品武将,继而向天下各道府下达督办齐掾一案的诏令。此两件事不经朝廷规制章程,不与我等辅政大臣商议独断专行简直一味胡闹,何来的体察民情?何来的巡视关防?又何来的绝佳机会。!”孙叔年连连发问,当朝首辅的风范耍的有模有样。

“兵部已经接到奏报,赵勒石在驻军州县的所作所为姑且不论,单凭他擅自调兵围困当今太子此一件事,就足以灭其全族!诛杀此等骄纵之将难道不合朝廷律法吗?周大人,马大人?。”梅鞭君点刑部尚书与大理寺卿两人的名,就是要他们这掌凭决狱讼的官员表态。

“自然是按律法严惩!”周笠选择了梅鞭君这股大风。

“如此该惩。”马慎己亦表态,但不似周笠那般直言决断。

“说起齐掾一案,我工部曾连续两年接到奏报,安庆府至九江府这段江面接连发现浮尸,最多一次竟有上百之巨。本来这人命案还是刑部的差事,可负责当地官员说刑部没有受理此事,推脱到我工部治水不力上,可那些尸首大多是被缚沉江,怎么能扯到工部上面。”

宋来喜一本正经的回忆,其实齐掾一案事发时,袁东易压根都没往工部治水这上面想,而刑部官员再蠢也不会找此借口推脱。

他之所以这样讲,是提前听过谋划的。

“宋大人,我刑部何时有此推脱?”周笠当然不能被人凭空诬陷。

“那你是怎么做的?”范丹文立马发问,此案的来龙去脉他怎会不知,等的就是周笠进那宋来喜的话套中,借齐掾一案把这刑部尚书给撤下。

“我刑部自然是按律办案,派出官员去那安庆府查验尸首,一开始推想是沿江民众遭流寇杀害,便请了兵部派兵将沿岸搜查剿匪。”

“然后呢?”范丹文追问。

“然后就没了啊。”周笠心虚道。

“没了?!我且问你,刑部请兵剿匪未多久,那安庆知府袁东易便查出真相。乃是九江齐家的公子齐掾拦江劫杀无辜百姓,手段残忍至极,还自称九江阎王,对此你刑部为何没有追究下去?”

周笠没想到范丹文竟如此逼迫自己,一时间不知如何作答,只得期盼当初交代自己便宜行事的首辅大人帮忙。而孙叔年早已看出范丹文的用意,正想着如何自己从此案中撇清,哪还管周笠死活。

“而今太子初出宫城,短短几日便破此大案,犯案之人均被法办,并有案宗口供亦有人证物证。这般安抚民众惩凶除恶大快人心之举,却被首辅大人指责为胡闹之举,难不成此案有什么地方办的不对吗?”范丹文当堂喝问。

“敢问首辅大人此案被久拖,算不算殿下出宫历练的绝佳机会?此案被处理又算不算殿下体察民情?”

魏风辰接着反问,他可没有跟范丹文等人提前商量,但配合的效果却是出奇的好,搞得萧党一众官员无话可说,也不敢多说。

“孙阁老,关于齐掾一案哀家亦有耳闻,你作为内阁之首是如何处理的,刑部办案不力你当初可曾知晓?”李太后亲自责问,这就由不得孙叔年思虑周全再回答了。

“老臣知晓有此案但未刻意督管,也曾差人提醒周尚书,让其从严审理不得徇私舞弊至百姓于不顾。但万没想到结果竟是这般,想来是那周笠得人好处,欺上瞒下替人办事。臣失察!臣有责!”孙叔年推了个一干两净,而后高喊两声跪地请罪。

“禀太后,御史中丞魏风辰弹劾刑部尚书周笠,罔顾律法纵使世家子弟草菅人命,按大冥律撤职查办!

弹劾内阁首辅孙叔年辜负先帝重托,使齐掾一案久拖未决招致民愤,且愚腐不明质疑太子所为,其辅政之才不足,佑君之心不诚,当免去辅政大臣与内阁首辅之职!”

魏风辰怎么会被孙叔年那假模假式的言语忽悠,一切都按律法办。

李太后思索好一会,最终仅同意撤职查办周笠,而对首辅孙叔年弹劾则暂时搁置,待秋忆鸿回宫后再行处理。

出人意料的是,魏风辰这铁面御史竟无异议,毕竟首辅重臣的任免关乎朝堂大势,绝不能轻易处置。

而孙叔年的资历也不仅仅是个首辅。秋冥朝刚历两朝,太子身边标配的三师三少均无设立,本来太子秋忆鸿是有的,作为首辅的孙叔年跑不了要挂个太师的头衔,但秋忆鸿的老爹细想后并没有设立。

因为孙叔年这帮老臣绝不会真心实意的辅佐太子,既然料到日后新君当政要处理掉这些老臣,干嘛还让他们去做太子三师,否则秋忆鸿动手时不就多了一层顾虑。

所以秋冥朝至今为止,东宫没有三师三少,有的只是辅政大臣罢了,当然也就秋忆鸿一人算得上东宫太子。真要说的话,范丹文几人倒是算的上三师。

同类推荐
  • 乱世之谣z

    乱世之谣z

    当年的玄冥殿前一片血海。黄庄端坐在玄武座上,静谧地扬着笑,看着手无寸铁的风、炎族人被武卒斩杀在殿前。腥臭的血水将整个玄镜台铺成红色,哀嚎声伴随着肉骨撕裂的声音响彻宫殿。黄氏武卒手中的利剑成为收割的镰刀,收割着鲜血和残肢。时间停下。黄庄站起身走到殿前,黑色披风挡住一方残阳,黑影打在殿前的玄武兽上。古老的图腾被血气扭曲,变的狰狞凶恶,撕吼天下。正当黄庄之子,新继黑皇欲囊收天下的时候,一场大水让局势复杂起来。雪域高原的风氏遗族,南蛮之地的炎族,北国公孙,南地祝氏都开始言说迷离。大漠姜芜,巴蜀关都,似乎不甘按捺。昆仑神使和雪域红僧也不似那么无谓。漫天洪水沿着黑河汤汤东进之时,不经意地谱了一曲乱世之谣。
  • 宋春归

    宋春归

    周南,一个普通职业者,无所谓宋粉,只是比较喜欢北宋那个繁华风流的、“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朝代,却在一次旅行中被穿越到了即将灭亡的辽国。耶律家大公主偏偏文静如处子,宋徽宗的小公主却桀骜如小马驹……经历种种曲折困苦后,终于扭转乾坤,在靖康耻的黑暗前夜,让北宋走向了另一条路,创造了一个更辉煌的巅峰盛世。
  • 凌朝纪事

    凌朝纪事

    这是一个工科大学生穿越到未知朝代,然后与兄弟斗、与朝臣斗、与外邦斗、斗天斗地并且其乐无穷,最后寿终正寝成就一代帝王功业的故事。“帝姿容甚美,万人之英。允文允武,少时成名。工于诗书,擅于辞令。宾礼时秀,弘雅风仪。登临正位,临朝理政。整顿内治,听断如流。纪纲具举,朝野肃然。时胡族扰边,乱我社稷。帝以万乘之尊,征河西、战西域,开疆拓土,使万邦来朝,四海威服。然帝志在峻法,威略昭著,虽迩安远服,海内晏如,朝堂内外,皆无敢言帝之恶。”游戏人生的霍靖没有想到,他的一生会被如此概括。
  • 大时代1858

    大时代1858

    1858,大时代拉开椎幕。跨越150年的时光,林山面对的是一个自己已全然陌生的北京。而自己如今的身份,是后世鼎鼎大名的林则徐的幼子。
  • 谋天下之红颜祸

    谋天下之红颜祸

    当一场姻缘因为一场杀戮而起,身后血腥肆虐,他为了爱、她为了恨。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当风云突起,诡谲纷纭,生死抉择时谁又能守着自己的本心不在这权谋中迷失?当一个个朝中泰斗随着时间泯灭,掩埋,当她站在死亡边缘看风云迭起她嘴角的弧度透着嗜血的残忍时谁又能傲视群雄立于不败……
热门推荐
  • 瓦洛兰异界传说

    瓦洛兰异界传说

    元素法师叶眬被不寻常的空间乱流带到了符文之地。在这里与各路英雄相遇,同时在各地的旅行当中也发现了隐藏在这片土地当中的危机,和当时空间乱流的秘密。做刀妹的贴身助理,与妖姬斗智斗勇,和剑姬来一场光明正大的决斗,你都可以见到。
  • 邪王的神医丑妃

    邪王的神医丑妃

    现代医科博士,一个古代玉镯让她直接穿成了古代无盐丑女。爹不亲娘不爱,堂堂郡主处处受欺负。可她是谁,自带百毒不侵金手指,凭借自己的手段在古代混的风生水起。不过,那个一直甩不掉的男人是怎么回事?
  • 碧海流觞

    碧海流觞

    归舟翻覆,身陷浪涛,有命在旦夕之危;美酒相伴,碧海流觞,亦及时行乐之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培根论人生(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培根论人生(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为培根的随笔选集,内容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一部智者的思想记录,探讨了完善人生的认识,渗透着培根的价值观和信念取向,以及极强的反省和思辨的力量。培根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对谈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见解。本书是培根的代表作,也是西方名著中的经典著作。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的喜爱。
  • 摘下星辰竟成忧

    摘下星辰竟成忧

    原本一心想要摘下星辰来给你,却没有想到,已是无用。原本我是爱你的,可是,因为你的不信任,在一点一点的磨灭。……
  • 热血篮球之超级后卫

    热血篮球之超级后卫

    (篮球新书我用功夫打篮球已发起点,欢迎前来吐槽)身怀“超级瞄准系统”的雷达,一次次刷新着数据,从街头,到校园,从校队到联赛,从cba到nba,一次次开挂的进球,一次次激动人心的绝杀。“超级瞄准已部署!”解说:“先有雷达后有天,超级瞄准日神仙!”“11比0,我上我也行!”
  • 影帝总怕我跑路

    影帝总怕我跑路

    这年头,有宠妻的,宠粉的,居然还有宠经纪人的!作为一名被自家艺人捅过刀的经纪人,赵素卿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竟能被当红影帝宠成宝!最开始,影帝给她支票,让她想要多少钱随便写,她严辞拒绝了。本以为他会就此消停,可他却死缠烂打,不惜以身相许,也要用婚姻将她绑在身边。某助理竟敢暗算她?立马炒了!某女星竟敢扯她头发?就地封杀!某少爷竟敢对她动手动脚?蹲监狱去吧!暗中操作完一切,影帝笑眯眯地跑到她面前邀功:“这经纪人,你当得可舒坦?”赵素卿咽咽口水:“舒,舒坦……”可她还是好想跑路怎么办呀!!!
  • 夏天的星旅

    夏天的星旅

    厌倦的都市生活的夏天,无意间被创世神选中进入一个未知的世界,陌生的世界危机四伏,弱肉强食,惊险而又刺激,唤起他内心的热血。夏天是否能依靠信念存活并创建自己的世界呢!
  • 绝代娇柔

    绝代娇柔

    有人说她最擅长的是装柔弱、扮可怜。被人欺负,她柔弱可怜。她欺负人,她柔弱可怜。教唆别人做坏事,事后她柔弱可怜。她表示:我没有,我不是,我从不欺负别人。————失去记忆的她,苦苦挣扎依然不能修炼,全程被人虐着打。恢复记忆的她,至尊九州,纵横天地。谁敢不敬她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