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235400000014

第14章 调和儒家

在刘备家族被剿灭,周汤问马超与魏延,需要什么赏赐,发现两人目光里充满恐惧与不安。

任何人如果坐得越高,就会与下属疏远隔阂,越会产生更多猜忌与疑惑,他们两人对参与整个事件政变,内心是不会安宁。

这点周汤帮不了他们,荣华富贵如果不能满足,那天他们需要的东西,就是你给不了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周汤隐隐觉得自己开始变得充满血腥,虽然整个事件不是他要大动干戈,而是很多人闻到味道,就会帮你去办,帮你完成。

原来,开始他也只是试探魏延与马超,没想到他们会主动去做或被动不管,说明在他们内心深处,默许这一切的发展,推动,终结。

不久,在马超与魏延的一再要求下,诸葛亮上书凤稚,暂以王称谓,定号周,长安城为临时“办公室”。

统治区域关中、汉中、西川、荆州等大片土地,全国开始大兴土木建筑,给天下百姓一个短暂安定环境。

下一扬战争也在休养生息后,随时准备与东吴孙策启动。

能够成为一代王主,周汤想得到的终于得到,看到那个原来非常羡慕的宫殿龙椅,他差点就想坐上去。

不过,儿子提醒过他,天下未统一前,只做王爷,一方诸侯,天下贤才志士,才会对你认可,需要慢慢收扰人心,这一切非一招一夕能够办到。

过于急躁行事,到手的东西会如昙花一现,瞬间消失。

周汤也不急于称帝,那确实会落人口实,引起汉姓刘家反对,某些人也会丧失本性,随便就可以称皇,位高权重如此轻易到手,蜀国内部动乱也会不止,民心也会不稳。

怕他这个王就变成三十一天,这是他在历史课堂上,不只一次跟学生们说的。

不久,曹军又传来消息,曹操因脑疾而终,二儿子曹丕定都许昌,称帝,号魏。

同时,东吴原孙策也学曹家称帝,号吴。两国之间达成某种默契,边境战斗基本结束,开始正常的商业贸易往来。

周汤这才在文臣的“顺乎民意”号召下,改王称帝,正式成为周王朝第一任皇帝。

此刻天下,周王朝与曹魏在洛阳形成僵持,东吴与周王朝在荆州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微妙,长安大捷传遍天下,刘备三兄弟的死不仅未让原来的蜀国衰退,却莫名其妙地被那个人称凤稚的庞姓占领。

这让不少拥有野心的世家、豪强、士大夫也开始蠢蠢欲动,只要拥有兵权与财权,就可以夺得一方土地,称王称帝,不需要太多理由,完全是拳头天下。

这种流氓思想成为三国最为真实却不上台面的思想,加上原来的哥们义气的利益。

不过,能拿到台面上,让那些有学问的人,还有百姓都能接受的,还是当时的儒家文化,其实就是教你学老实点,乖乖宝贝,做一个好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等读者有了自己家庭。

生了孩子,就知道教人育才都是些什么宝贝思想。

所以,周汤经过琢磨,当时拿到台面的就是两大类,“怀旧”与“立新”。

三国没有形成分立前,穷苦孩子吃不饱饭,连长安洛阳都出现人吃人,别说教人育乐。

官方除了打仗,要钱,女人,没人管孩子。

不过,世家大族钱多,就会想到将来事业接承,不读书怎么管理大家大业,这种私塾受到重视。

如今不管如何,虽然魏蜀吴,改成魏周吴,终于取得暂时平衡,国家就有闲钱,开始管教育。

魏国兴教:

曹操早在八年前就下令郡国修建学校,五百户以上的县设校官,选优秀子弟进校学习。

曹丕称帝后,即恢复太学,设博士,从各郡县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来许昌太学学习,并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

在这些政策的鼓舞下,许多人都愿意学习,并能努力学习,也出了一些人材。

据历史记载,后来十几年,魏太学生已多达一千多人。

蜀汉也设有太学,置有博士,也招收了少量学生,涌现出一批学者。

三国时期,儒学早被人抛弃,什么诗书五经,都成了狗屁,流氓有权有势,我怕谁。

还是有些正经学子,固执坚持每日早颂晚读,想是要读出天下难自己难。

魏曹丕执政后,捡起这破烂,把那些臭书生拢到一起,还出来几个帮派“王学”、“郑学”。

当官的里面,有些侍中、太常,捧起古文经学读,崇拜“王学”大师,还写了几本书,把过去的书“戴上眼镜”翻开一字一句解释。

其中有几个人因为与世家官宦沾亲带故,写的东西就放到殿堂里,开始成为教材书,又设下考试题,给那帮富家哥或穷苦孩子,司马世家就喜欢古文经学,魏国不知不觉就被司马控制。

后来,另一任魏皇帝因为对司马家不满,也就不喜欢古文,要学点新鲜的,站到郑学一派,到太学与博士们辩论。蜀汉也学人家魏国设太学、设博士后,提倡今文经学,反对古文经学,到是比较进步。

历史上有一个人物不能不提,谮纬,虽然他的思想被唾弃,但三家称帝都不约而同,都说受袭谮纬思想的理论依据。

从此也可看到,纵然是当皇帝也不太随意任性,放屁也要有一个理由。

蜀国思想:

一、杨厚三大弟子。

蜀汉本地学者守旧,保留的谶纬之风。刘备初入川时,百废待兴,就命当时对典制、旧法熟悉者四个大臣管理旧文、草创制度。

又令诸葛亮等五人制定蜀科,《诸葛亮传》也有记载。

蜀汉律法十分严厉,主要因为刘璋什么也不管,放任自流,专门为了管理流民才制定的,当然还有对益州本土嘴服心不服的一团群人压制用的,皮子是儒家的,里面却是法家。

杨厚就是一个非常知名的代表,周汤在重生几天,就曾听到别人说过一嘴。

他手下有弟子三千多人,想是学那孔子之风。

这个杨厚有三大弟子,大弟子叫任安,二弟子董扶,三弟子周群。

任安远走他乡到京师洛阳入太学,向五经博士学习儒家经典《诗》、《书》、《礼》、《易》,相应于出国镀金,“洋”学问就多,学风就新鲜。

后来,他回来隐居,在益州的文化中心广汉教学,这里就成为众多学者交流“论坛”。

后来,诸葛亮还写过两位大臣的推荐信,其中一个就是这个任安的学生。

二弟子董扶,当官后,研究旧学,后来帮刘姓一个公子夺益州,鼓动力非常强,绝对大嘴巴的诡辩高手。

三弟子就不是太知名,与他固执的性格有关。

二、益州学士。秦宓,被诸葛亮称为益州学士。

过去蜀中的教育程度比不上中原,自从司马相如还乡教学之后,蜀中的教育水平才接近齐、鲁之地。

后期郑学中原兴起发展到了新高度,因为战乱各地百姓流离,蜀中发展学术反而比中原地区稳定。

多年之后诸葛亮问起秦宓,任安、董扶有什么长处,秦宓回答:“董扶褒秋毫之善,贬纤介之恶。任安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秦宓是一个典型儒家人物,颂扬圣人美德,教化百姓,反对纵横权谋,杀人自生,亡人自存。

强烈反对周汤讨伐东吴就是因为固执的儒士思想,不考虑权衡也不管谁胜谁负,听起来非常愚蠢,不过,死读书,读死书,或许就是这个道理。

刘璋与张鲁决裂,将益州一分为二,北边的汉中由张鲁建立起了五斗米教的地方政府。

有一个叫张陵,在巴蜀行医传道,累积大量道教信徒,他的儿子张修响应黄巾起义,脱离东汉政权管制。

聚拢十万黄巾之众起义,控制整个益州,当然后来随着局势变化,也都被四分五裂。

所以,在益州的道教发展盖过儒学,原由是学习儒家学术一般是聪明人的学问,而崇拜于宗教迷信,精神得以寄托更贴近民生。

三、蜀郡太守王商。

刘璋依靠的大师,叫王商,广闻博学,只做一个代理蜀郡太守,相当于刘璋政府的总理行政官。

在三国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学问家。他也重视以道德教化百姓,意思就是,大家好好学习一定都是好同志,不学习就是坏同志。

缺乏严厉的法制与管理,导致益州本地以及外来势力矛盾不断,叛乱政变,里应外合,这也是关羽进城顺利的一个主要原因。

四、司马微与宋忠。

原来是刘表的天下,刘表自幼接受儒学教育,本就是名满天下的八顾之一,因第二次党锢之祸被迫逃亡。

后来刘表由董卓任命为荆州刺史,他在稳定荆州局势同时,天下正值大乱,于是刘表设立学官,将关西、兖州、豫州的学士们招来,博求儒术。

颍川的学者识别人才的司马微就是这时被吸引而来,也就是当里凤稚的引荐者。

一时间荆州的五位名士都来与司马微结交,交流学问。司马徽视庞德公为兄长,庞德公虽然很有名气,但并无学说流传于世,只是司马微被称为“水镜”,诸葛亮被称为“卧龙“,庞统被称为“凤雏”。

宋忠其人想必熟读《三国演义》的人会熟悉,在小说里他是降曹派,被关羽生擒之后,让刘备骂得抱头鼠窜。

实际上宋忠是当时荆州最知名的大儒,他的学生遍布三国,荆州的宋忠与益州的王商二人早期分别为刘表、刘璋立下了文化教育的根基,宋忠和王商二人也是笔友。

刘表和刘璋比较起来,很明显刘表在儒学发展中的成就要远远高于刘璋。

刘备政府在荆州扎下根据,拉拢了大量人荆州学派的人才,也有不少学者在刘表统治时期就北归曹操那边,宋忠更是随着刘琮投降曹操。

东吴思想文化,基本是捡魏国与蜀的剩渣儿,就是重复,就不多说,省得读者看得心烦。

对于这些有文化的人又有号召力的诡辩者,只能引导,无法哄骗,最主要还是要善于利用,否则就要弑杀,当然会给别人后人留下恶名。

定都长安后,要想笼络人才,最主要就是把这些有思想的儒家代表邀请来,或者居住,送钱送物送媳妇,或者请他们来长安做客,讲学问。

自然希望他们只说凤稚的好话,周皇是如何天星下凡,引用古代周王朝的历史,说是后人也行,说是什么也罢,反正就让他们在写的书本里,引经据典。

告诉大家,周王朝所以建立,那都是有典故,有原因的。

放狗屁的就打几棍子,说好话的就给赏赐,反正大家脑袋闲着也是闲,天天吵架,把精力都放在吵架上面,别整天想周王朝不好的地方,这不挺好。

只要所有学问家、思想家坐在一起,和和气气的,管吃管喝,还管逛景看花,欣赏女人,周王朝在长安的妓院给他们免费用,别客气。

不过,周汤还是比较放心,儿子周洋所托之身诸葛孔明,基本成为控制整个思想界的“大神”。

曾经在之前做过不少铺垫,拉拢不少学问家思想家,提供给吃喝玩乐,居住休养场所,人吃饱闲暇时候,剩下的工作,主要还得靠儿子。

他当皇帝,儿子管脑子,父子搭台,自然绝配。

听到绝配,周汤就想到“育种”,怎么重生后,还总是翻来覆去想到儿子的专业,难道也是上天冥冥中的一个安排?

心中想到周洋,对荆州的事就非常不放心,虽然目前来讲,由于改动历史,诸葛亮镇守,赵云把关,把东吴从上至下被吓住,终究涉及到厉害关系,还是要提前准备应对之策。

不几日,一方面把汉中人口向荆州襄阳集中,实行屯田制,增加当地兵力来源。

另一方面,又命魏延、黄忠在全国继续进行招兵,打造武器,充足粮草,为荆州可能出现的意外,做好充足的准备。

同类推荐
  • 华夏全明星

    华夏全明星

    简介一:秦始皇雄踞咸阳,刘秀占领洛阳,大唐割据长安,朱元璋在凤阳仰天长啸,更有女真突厥鞑靼东瀛虎视眈眈,谁才是天下共主。项羽、吕布、冉闵、李存孝、李元霸谁才是举世豪杰。姜子牙,诸葛亮、王猛、赵普、刘伯温谁才是天下智囊。人生薄凉,生死无常,且看小人物李无常一步步成长,与中华五千年精英们斗智斗勇。简介二:潘郎掷果,荀彧留香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杀胡令冉闵白袍将军陈庆之十三太保李存孝西楚霸王项羽火烧赤壁周公瑾兵仙兵圣兵神人屠?或者诗酒剑仙李太白广陵散嵇康一曲胡笳就孤城刘琨?或者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亦或者是姬发,纣王,姜子牙,妇好…………你到底喜欢哪位?这里应有尽有。
  • 明朝时代上卷

    明朝时代上卷

    明朝是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巅峰王朝,这里有成熟完备的政治体制——内阁,这里有颠覆农业文明的商业文明,这里有空前繁华的市井文化,这里有意志决绝的士大夫,这里有激烈辩论开放式的儒学思想,这里有孤独无助的君主,这里有为了命运抗争的底层人物。
  • 怒吼雄狮

    怒吼雄狮

    近代百年的屈辱,一直是炎黄子孙心中的一根刺!如果,如果一批人回到了民初,那么这根刺就会消失!而且,这批人的到来将使中华凌驾在世界上!
  • 武泰天下

    武泰天下

    异世大陆,任我翱翔战南蛮,平西夷,灭海寇看我徐轩如何纵横天下,驰骋人间!
  • 帝吴飞云

    帝吴飞云

    帝吴飞云-穿越千年的吴大帝战记日企管理的主角,穿越到纷飞的三国乱世,目睹东吴帝国吴大帝孙权的后半生波澜壮阔的生涯,海上霸权还是中原逐鹿?历史是否会发生大幅改变?此时的东亚,日本有神功皇后的三韩征伐,邪马台女王的野望,是否会擦出不一样的火花?带给你绝对的震撼和感动,给你一个前所未有的三国新世界。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变成萌妹我很绝望

    变成萌妹我很绝望

    【变成萌妹我很绝望:全网推荐最吊炸天高武转文】“为.....为什么我会变成女生?”一只呆萌小萌妹撑在镜子面前的双手有些微微颤抖。不结婚,不毒。注:高武文!多有轻松趣味元素,主角运气爆棚,基本无敌,不毒!一觉睡醒,这是有多戏剧才能变成女生?武者大道一途,注定是唯一探寻真相的出路,寻道一途并不孤独!灵图?那是什么?宇宙时代?算计!女扮男装不存在的。莽!记住猛男就该莽?可是我是那奶妈,怎么莽?叶亦寒有些欲哭无泪。无属性?........这是一个女扮男装的小萌妹叱咤修真异界傲游诸天宇宙的故事......系统,无敌,宇宙,异界,综合小说!欢迎入坑。
  • 末日的最后守护者

    末日的最后守护者

    七天,七个人。他们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期盼。他们各自怀着各自的目的阴差阳错汇聚到一条线上,这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他们追求的目的虽然不同,但是却要做同一件事,这件事就是去打开一扇门……
  • 小恶魔的崛起史

    小恶魔的崛起史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名贤者,他全知全能,他赐予了他新生,获得新生的他开始了成为创世神之路。【本书为无敌流?算了,本书的力量体系比较变态罢了】
  • 从时王开始纵横

    从时王开始纵横

    我,常磐庄吾,打...呸,把你的骑士力量给我交出来!不然物理失忆!坐在电脑面前的疯狂的吐槽时王后半期是烂片的吴所谓,终于穿越了,还穿越到了公交车上!怎么办,我现在才九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尽的终结

    无尽的终结

    无尽之中寻找自我,懵懂之际身负使命。一个疯癫的莽夫搅起这历史的尘封。神魔之战的废墟,跳梁小丑的狂欢,在这诸天强者纵横之后的缝隙之间,且看无尽,如何终结!
  • 人物志

    人物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面具与鳄鱼

    面具与鳄鱼

    《面具与鳄鱼》为著名诗人杨炼的自选诗歌作品集,其中包括《面具与鳄鱼》《水薄荷叙事诗》《彼得大帝的海鸥》《空间七殇》等篇章。杨炼的诗歌清新、浪漫而意味深长,极具艺术想象和冲击力。在NicerOdds的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上,杨炼榜上有名。
  • 天空在地面之上

    天空在地面之上

    人类哪怕面临灭绝也学不会如何和平生存,末日之后,人类文明不会有任何翻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