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23400000035

第35章 新的世纪(1)

藏北随笔

李建兵

序篇

位于昆仑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之间的藏北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之屋脊”,在那里除了雄峰、大雪、冰川、海子之外,更实实在在的却是高寒、缺氧、冰雹、紫外线。医学上把海拔4500米线划为生命禁区线,藏北海拔均在4500米以上。我们的1:25万填图工作区又恰好位于冈底斯山的主脊,工作区内最低海拔4613米,平均海拔超过5000米,且还有大片的工作区的海拔超过5500米。到那儿工作是对人体的严重摧残,对生命极限的考验。生命在那儿是极其脆弱的,在内地连药也不必吃的轻微感冒在那儿也可迅速导致死亡。为了能亲眼目睹藏北这片充满诱惑的神奇土地,许多勇敢的探险者艰难地走进去就未能再走出来。

2000年,出征的那一天早晨,天阴沉沉的,4月的春风中还夹带着丝丝寒意。区调队门口两侧站满了送行的人群。每个人都说着“平安”、“顺利”之类祝福的话,同我们一一握手道别。大家心里都沉甸甸的。最牵扯人愁肠的是那些感情丰富的女人。她们直抹眼睛,有的甚至禁不住哭出声来。车好不容易徐徐开出了大门,人群还在向我们挥手致意。我斜靠在椅背上。车窗外,一群鸽子发出嘹亮的鸽哨斜着身子从麦田上掠过。我在心头默念:“藏北万里行,前面的路会平坦吗?”

一、翻越唐古拉山脉

翻过唐古拉山脉,就进入了西藏。从青海格尔木到西藏那曲有800千米之遥。途中有一些小镇,对那些小地方而言,我们这支18人的队伍是太庞大了。我们必须一天赶到那曲。

那天早晨,天还没亮,我们的车队就驶入了昆仑山区。昆仑山是横亘于藏北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之间的一道天然屏障,也是气候分水岭,来自印度洋的湿润季风很难越过高高的昆仑山。昆仑之北水草丰腴,昆仑之南却难觅寸草。在若明若暗的晨曦中巍巍昆仑那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完全征服了我。河谷中条条冰川像一条条银白的玉龙逶迤于山谷间,透射出股股寒气。莽莽昆仑东西延绵几千千米,车行其间,形同蚂蚁。7时许,我们到了昆仑主脊,那儿立有一块碑,另有两尊雕塑,上面系满了哈达和经幡。

车队在五道梁吃早饭。4月的内地桃花已凋谢殆尽,可在这世界屋脊的顶端到处却还是皑皑白雪。下车时,我们每个人都穿上了羽绒服,活像棉花包。我感到阵阵胸闷,鼻孔像被什么东西塞着似的,呼吸非常吃力。面对饭菜,肚子虽饿,嘴里却一点食欲也没有。我只胡乱往下强咽了几口。回到车上,望着窗外漫山遍野的白色世界,想借愉悦的风景来放松一下心情。可眼前圣洁的平时看起来是那么赏心悦目的银白色此时却像针锥刺着我的眼睛。我闭上双眼,心头仍是阵阵烦乱。胃里一股强大的力量直往上冒。不一会儿,我趴在地上翻江倒海般呕吐起来。待平静下来,人像死过一回一般。我知道,这是“世界屋脊”正在以它特有的礼仪在迎接我——高原反应。

这儿的海拔高度是4700余米,比我长住的成都平原足足高出了4000多米,气压比那儿低了许多,氧气含量仅有那儿的三分之二。我有气无力地瘫坐在车椅里,脑子里嗡嗡直响。对着表测了一下心率,结果把自己吓了一大跳——我的心率竟高达140次/分。又用力掐了一下指尖,没有感到痛。车外的风呼呼地吼叫着横冲直撞。车颠得很厉害,人被剧烈地摇来晃去。青藏公路虽是一条柏油路,不少地段路面却坑坑洼洼。这怨不得护路工人。费很大力把路修得平平展展,好不了几天,冻土又会把它撕得面目全非遍体鳞伤。我紧紧抓着扶手,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挺住!

下午3时,我们到了唐古拉山脉的主脊。虽然高原反应已把我整整折磨了六个小时,但当唐古拉的雄姿完全铺展到面前时,我也禁不住把头伸出窗外,贪婪地望着充满着传奇色彩的山峦,在这一瞬间,人变得就像外面雪原中的一片雪花般清纯,生活中的一切欲念和烦恼顷刻间便让大自然的宽怀博大化解得无影无踪了。我绞尽脑汁想找到一句与唐古拉山脉相符的一句诗,哪怕是一个赞美的词。我的努力最终皆属徒劳。面对唐古拉山脉,人类的所有语言文字都显得苍白无力。4月的唐古拉山脉放眼望去只有一种色彩——白,茫茫白雪,一望无垠,直至天边。云雾压得很低,仿佛伸手便可触及。故当地有“唐古拉,伸手把天抓”的民谣。一缕阳光刺破云雾漫射过来,在白云深处耸出一座水晶宫般的银色冰峰,颇像琼楼玉宇,又似仙山奇景。

高原反应轻一点的同事下车拍照留影去了。的确,唐古拉山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地方。如果到了又不留一张照实在是一大憾事。车窗外,几个穿戴得像爱斯基摩人的青海姑娘、小伙正在雪地里尽情地打着雪仗。我很羡慕他们,也想走下去,实实在在地踏着唐古拉山的脊梁。然而,我打开车门没走出去两步,眼前一阵晕眩,人轻飘得像一根羽毛,险些跌倒。无奈,只得又退回到车上。这儿的海拔已超过5200米,是青藏公路这条天路上的最高点,也是进入西藏最难跨越的地方。许多梦想走进西藏的人都被它挡了道。

下午7时,我们抵达那曲。那曲海拔4600余米。这座“天府”是青藏线上的重要驿站,是疲惫的游人赖以歇脚喘息之所。藏北高原天高地阔,人烟稀少,许多地方走上几百里公路也难觅两处人烟。对那些在藏北游牧或半游牧的牧民而言,这座荒原小镇无疑是他们单调生活中的万花筒了,在他们眼里,那几条街已是繁华之极。

在同事的护送下,我进了那曲医院。医生说我高原反应严重,建议我当夜留在医院吸氧。如果吸氧,我的高原反应即可马上消失。我坚决拒绝了。据长期在高原工作的人讲,在高原吸氧形同吸鸦片,一吸上就丢不了。万里征程才迈出第一步,工作还未开始,我怎么能每天背着一个氧气袋“享受”呢?一位战士未走上战场意志就先垮了,那是懦夫的所为。我在心里鼓励自己道:“坚持住。暴雨之后必有彩虹。”当夜,我颗粒无食,头疼痛难忍,一夜未眠。

第二天,我们向拉萨进发,随着高处的雪线渐行渐远,高原反应症状也逐渐减轻了。黄昏时分,车队到了拉萨。望着拉萨城外延绵不断的崇山峻岭,我不禁感慨万千。翻越唐古拉山,走进“世界第三级”,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我做到了,挺住了,走过来了。尽管步履有些蹒跚,显得有些狼狈,但无论如何,挺进藏北的第一页我总算翻过去了。

二、藏北风

我们在拉萨只作了短暂停留,便溯雅鲁藏布江而上,翻山越岭,历经三天的艰苦行程,进入了藏北腹地措勤县。“措勤”藏语意为大湖的意思,此名缘于县城东十千米处的扎日南木措。措勤仅有一条街,街两边有好几家铺面,铺子里货物虽称不上琳琅满目,但日常用品都可以购到。当然货物价格不菲且假冒伪劣居多。其实在条件恶劣的藏北也讲究不了那么多。在一些铺子里还有公用电话,虽然这种电话极难拨通。和西藏的其他县城一样,作为县城措勤仍显袖珍了些,全城仅有稀稀拉拉的几幢房屋,远看上去更像一座村庄。然而在藏北,特别是在全世界海拔最高、六大洲人口密度最低的阿里地区,作为仅有万余人县的县府所在地,该城也足可应付了。我们在措勤宿了一夜,第二天一早,直赴工区。我们工作的第一站宿营地是扎日南木措南岸山坳里的一村庄。这个村子一共只有五六户人家。我们到时,全村一个人也没有,每间房屋都门窗紧闭。想必这儿是一个冬季牧场。时值5月,主人们赶着牛羊到更高的地方游牧去了。

工作的头几天,天公很作美,接连几天碧空万里。每日野外工作回来,我都要走离帐篷百十米,找一块地方坐下,遥望一会儿远方。夕阳中的藏北是美丽的。高山、蓝天、白云天然浑成一幅水墨画。每当此时,前些日高原反应给我带来的痛苦便会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藏北也不过如此”的狂妄。我的这种良好感觉未能留住多久,藏北又以它的一种普通待客方式与我打了个招呼,并让我牢牢记住了它——藏北的风。

那天,我们顺一条冰蚀U形谷开展工作。途经一座仅有三四家住户的小村子。为了勾绘前方的地质界线,我们的小车在村外停了下来。先看见村子内有人影飞快地窜来窜去,不一会儿,一个男人,后面跟着几位妇女和一群小孩向我们这边走来。他们像看外星人一般打量着我们,眼睛里充满了好奇。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他们生下来就一直生活在这狭小的范围内,与牛羊为伴,从未踏出过这片山野,对外来的一切事物都感到稀奇。我向他们打招呼,他们只是憨憨地笑,直摇头,表示不懂。下午5时,我们工作至一个名叫总堆的地方,只见南边的天空有一团乌云向我们这边扑过来。我并没有太在意,仅仅认为只不过是一场雨或一场雪,顶多不过是场冰雹而已。在挺进藏北的旅程中,对这种古怪的天气已是见怪不惊了。我们继续给前面的断层破碎带照相、素描、收集数据,待一切就绪才收拾图纸准备撤到车上等乌云过去。

当我们跑到离车只剩20米的地方时,黑压压的云层已扑到了头顶,强劲的风像一堵无形的墙挡住了去路,头上的帽子被它一扫而去。我猫下腰,想冲过这段距离,躲到车上去。刚迈出半步,人险些被吹个倒栽葱。同时,狂风携带的沙石猛烈地扑打着我的脸及全身,锥刺般疼痛。人连呼吸也不能。我立即转身蹲下。脑子里不断闪现各种应急之策。要冲过这段几步之遥的距离已是不可能了。就地蹲着也不行。风魔还要肆虐多久不得而知。我必须就近求一条生路。举目四望,在我旁侧两米远处有一块凸出坡面的大石。我像抓一根救命稻草一般不顾一切地冲了过去,把有些冻僵的身体蜷缩于其后。这方小小的避风港仿佛天造地设般为我而在,刚巧能容下我。

透过阴气沉沉的乌云,河对面的一片草地上,一群牦牛正在悠闲地啃着草。铺天盖地的狂风丝毫不影响这群生灵的食欲。它们甩着尾巴显得若无其事。有人曾这样描述藏北:生命在藏北都是平等的,人在那儿并不比一头牦牛或一条狗显得珍贵。此时栖身于凸石背后的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正确性。藏北的确是生命的炼炉,是强者的天堂,弱者的地狱。达尔文的优胜劣汰进化论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这场狂风把我逼到了大石后面,却无撼于这群牦牛——它们无愧于高原之主。难怪在西藏人眼里,牦牛被视为力量的象征。

待大风过去,领队在那边用沙哑的声音喊我。我想应一声,却没能应出来。这才知道自己的咽喉涩得不能发声。赶紧爬起来,用手一抹脸,沙尘直往下掉。再抠耳朵,里面竟也塞满了风沙。再把五指插进头发,抓下的也是一把沙。踉跄着来到河边,简单洗了下脸。捧一捧水欲漱洗满口的尘沙,人却趴在乱石地上不可抑遏地呕吐起来。伴随着恶臭的秽物,我的眼泪再一次沁出了眼角。

三、流泪的明珠——扎日南木措

西藏是名副其实的湖泊之乡,湖泊大大小小约有1500个,总面积近24000平方千米,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三分之一。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的湖泊有四个,扎日南木措便是其中之一。扎日南木措位于措勤县城东十千米,总面积1084平方千米。

对于长期在野外作业的区调工作者而言,对山水风光并不怎么敏感,高原海子更是屡见不鲜。但当我第一次见到扎日南木措时,它却一下子打动了我,吸引住了我。它是属于那种只需望一眼便会永生不忘的杰作。艳阳下的扎日南木措是如此清柔美丽,它像一条宽缓的水晶带逶迤于崇山峻岭之间,那晶莹剔透不带丁点儿尘渣的湛蓝色直延到地平线的尽头。风起处,波光粼粼,好似撒落于湖面的无数银星。在湖面上,一只黄鸭带着几只小黄鸭在自由自在地游玩。半空中,几只水鸟斜掠着身子展翅飞翔。天亦是湛蓝的,一片浮云也没有。那一刻我的脑海里闪过这样一句诗:“东风与海鸥齐飞,碧水共蓝天一色。”

在日后的工作中,我们对扎日南木措古湖岸的变化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调查研究,并希望由此推衍整个青藏高原古气候变迁。

扎日南木措和青藏高原的其他海子一样,也没有逃脱萎缩退化的命运。而每一次退化,在古湖的周岸都留下了一圈一圈铁箍一样的古滨岸。我们拿着测绳,从最高一级古滨岸往下测,直测到现在的湖边。扎日南木措就是沿着我测绳下的痕迹一步步衰老下去的,那一道道的阶坎是它挣扎时在大地上留下的沉重脚印。测完最后一级滨岸,我坐在沾满银白色膏盐的砂砾滩上,望着色彩斑斓的湖面,呆立良久。可怜的扎日南木措,在短短的一万余年时间里,湖面整整降低了180多米。它在泛湖期时湖面面积远远不止现在的一千余平方千米,最保守的估算,当时的规模最起码也是现在的三至五倍。可以想见当初其碧涛万里烟波浩渺的雄伟气势。然而,现在它苍老了,萎缩了,并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向死亡干涸逼近。如果长此以往,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扎日南木措那蓝色的眼泪将流尽,这颗熠熠生辉的藏北明珠将永远从地球上消失。

在扎日南木措的周围,留有许多海子干涸的痕迹,那一片片银白色的盐碱滩,像一堆堆刺眼的尸骨。甘南草原的明珠——尕海消失了,敦煌的月牙泉变瘦了,黄河断流的时间加长了,西藏文明的发祥地古格王国被风沙淹没了……我们失去了一汪汪的清水,一片片的绿洲,一块又一块滋润着人类生生繁衍的沃土。我们失去了那么多,我们还会失去扎日南木措吗?进藏的途中,在宁夏的平凉,我们遭遇了一场沙尘暴。那遮天蔽日的黄沙一想起便令人不寒而栗。由青海的西宁到格尔木,穿越位于柴达木盆地腹地的沙漠,茫茫的黄沙无边无际,真让人感到走到了地老天荒。青藏高原的抬升,气候的日益干旱,不是人类所能左右的。然而当上天正在贪婪地夺取我们的宝贵资源时,我们又做了什么来延缓它的脚步呢?

同类推荐
  • 潘家洵译易卜生戏剧

    潘家洵译易卜生戏剧

    这本《易卜生戏剧选》,从易卜生的全部剧作中精选出六部剧作,均在国内外多次出版。是一位影响深远的挪威剧作家,被认为是现代现实主义戏剧的创始人。 《玩偶之家》演出后引起了激烈的反响。
  • 人生因爱而完满

    人生因爱而完满

    当人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匆匆前行时,这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真爱故事就是一处处心灵停泊的港湾,让人们在轻松阅读的同时再一次体会人世间温情洋溢的至情至爱!《人生因爱而完满》选取了许多感人肺腑的小故事,集合了古今中外那些纯真、美好的情感,设置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乌鸦知反哺,百善孝为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多一份爱心,多一份温暖”等十个章节,有“把笑脸带回家”的父爱;有“梦里依稀慈母泪”的母爱;有“爱到地老天荒”的爱情;有“打弹珠的朋友”的友情……书中立体丰满的人物、真切感人的故事情节、发人深省的寓意,为真爱做了全面而生动的诠释。
  • 老人仓

    老人仓

    《老人仓》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力作,它大胆地触及了当代农村改革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和新矛盾,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小说的主人公、退居人大主任的原西峰县委书记郑江东是一个为党和人民奋斗了一生的老干部。当年他雄心勃勃、以雷神爷的脾气和铁一般的党性原则在全地区县委书记中闻名。为了解决西峰县的旱情和一百多里外的海滨城市的供水问题,他冒着很大的风险,在西部山区修建了老人仓水库。他也做过错事、冤枉过一些好人。也受过“左”的影响,在“文革”中也吃过苦头、遭受过挫折,渐渐地,他的党性原则在不知不觉中淡漠了,尤其是从县委书记退居人大主任以后,他觉得自己老了,该以真正老人的标准重新判断世界上的一切。
  • 唱响老牛湾

    唱响老牛湾

    《唱响老牛湾》主要内容以诗集为主,共分为五十五篇,相传与民间。
  • 乡韵沃土(彭阳)

    乡韵沃土(彭阳)

    这本书内容详细、文字易懂、通过阅读,将带给读者不一样的体验。
热门推荐
  • 娇妻无敌宠:墨少娇妻乖又甜

    娇妻无敌宠:墨少娇妻乖又甜

    她费尽千辛万苦搞来的绿灵珠,却被他轻而易举的获取,她对他恨之入骨;他高傲冷峻的一颗心,却被她在不经意间轻易获取,他对她欲罢不能。他揽住她的腰,霸道地说:“苏紫琪,你这辈子只能做我的女人!不然我就要让你见识我的宠妻魔性!”她却轻蔑地撇撇嘴,说道:“不稀罕!”当他们拨开云雾,彼此真心相待之时,却又被卷入一场巨大的阴谋之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A Brief Enquiry

    A Brief Enqui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始于僵尸道长

    始于僵尸道长

    这里是英叔的影视融合世界,南有僵尸道长毛小方,北有驱魔龙族马家,茅山有灵幻先生九叔,散修一眉道长,奇幻豪侠敖天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做为凶兽的我怎么可能软萌可爱

    做为凶兽的我怎么可能软萌可爱

    我是吞天、吞噬万物、吞噬众生、吞噬位面、才不是什么软萌软萌的生物。要不是现在被封印了、莫得以前的实力了。才不会被这个小丫头签订契约呢!云芝小祖宗啊,不要如不要随便拿你的脸来蹭来蹭去的。呜呜呜呜呜呜呜呜,为什么人家的命那么苦哇?
  • 王者荣耀之野区小王子

    王者荣耀之野区小王子

    铂金的段位,却有着王者的实力。一次偶然的机会,少年赵枫走上了电竞的道路,凭借着自身过人的操作与实力,向心中的冠军宝座一步步迈进,同时,也俘获了众多美女们的芳心。
  • 女王传习录

    女王传习录

    朕叫左青,是大凉帝国落魄郡主,本应是一个千娇百媚人见皆怜的弱女子,却打得了汉子提的起刀,上的了战场也做得了女王。世人说我是天命之女,万古一帝,挽生民于水火,济天下之苍生。文人尊我是启世圣贤,武人尊我是千古武圣。朕似乎承载了太多的荣耀,然而蓦然回首之时,其中的心酸与无奈却只有自己能够品尝。朕永远无法忘记,朕深爱的男子,敬重的长辈,真心的朋友,憎恶的敌人……
  • 傲娇天帝追妻路漫漫

    傲娇天帝追妻路漫漫

    什么?让我嫁给仙界那个不知长我几十万岁的天帝老头?她正当青春年少,貌美无双,不嫁不嫁,逃婚没得商量。却不知,她早已遇见了他。人间上元夜,他牵着她的手一起放河灯,许下心愿。她想着:愿我永远不要嫁给滴杳,却不知此时牵着她手的少年,便是天帝滴杳。而他,只想着:愿我身侧之人愿望成真。“听说,天帝那老头子是一条白龙。”“老头子?”正在喝水的他差点没被呛到,他如此年轻俊美,怎么就变成她口中的老头子了呢?……“她是我的妻子,她所做的一切,都是我的错,我愿意承担一切责任,替她受罚。”看到他在炼狱血池里挣扎的时候,她终是忆起了前世点滴。“滴杳,你说一世长舒不过是一场梦,你却偏要一试。我等着,我的一世长舒,只有你能给。”八万年的痴心守护,终换得执子之手。
  • 恶棍前锋

    恶棍前锋

    一个大男子主义的男人,重生在一个靠吃软饭为生的男人身上的故事。
  • 征征钦钦安语方可归故乡

    征征钦钦安语方可归故乡

    因为哥哥的一首诗,她上了战场,因为哥哥的爱,她懂得了什么是去爱,因为爱的人在战场上失去了生命,所以她才会为了爱的人去爱。从军四年余,一路战功赫赫,她本就不柔弱,现在的她也是军中将士心中的最刚硬的那朵山茶花。敌国只知陆将军身为女儿身,一度传言长相凶狠,马背上的刀,战地里的枪那是一绝。儒国之人知道陆将军女儿身,亦是众多女子心中的慕青之人。敌魏降,只因太子想目睹陆将军容颜,燕之和,只因陆将军手擒王。而战从未停息,只因陆将军身负百姓安泰,那其中,有自己想要保护的人。唯美古风战场,唯美之人才最为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