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195500000019

第19章 二十二扩张(二)

到了这个时候叶华忽然发觉王延钧并非表面那样粗豪的性子,而是一个心机深沉、心智过人的君主,这让以诸葛武侯为目标的叶华有了些许的挫败感。

和叶华争强好胜的性子不同是宋璋一直是一个习惯于习惯、安逸、平淡的宅男型的人物,几乎让人忘了他其实和叶华同样的优秀。

每次聚会叶华都会和宋璋一起出现,然而最终闪亮耀眼的那个人一定是叶华。其实宋璋也可以不和叶华一同出现的,叶华不可能参加所有的文人聚会,只要叶华不在场也没有人能夺走宋璋的光芒。可是宋璋似乎并不在意这些,只要叶华相邀他一定会应约而往甘当绿叶。很多人以为宋璋这么做全是为了叶三娘,只有老闽王才看得出这就是宋璋的性格。

如果让老闽王在宋璋和叶华之间选一个人当丞相,老闽王一定会选宋璋而不是叶华。因为老闽王认为宋璋做官的能力一定比叶华强,他比叶华更适合官场。

以前老闽王也曾征召过宋璋,当时宋璋以“学业未成,何敢为官”为理由拒绝了。于是老闽王就此作罢,而且知道老闽王去世也未曾再次征召。很多人都以为老闽王不喜欢宋璋的性子,或者宋璋的推脱得罪了老闽王,所以老闽王便将宋璋打入冷宫了。

实际上老闽王之所以不再征召宋璋并不是外界所猜测的那般不喜欢宋璋,而是老闽王手下还有数个忠心的老臣身体康健,他们完全能辅佐新闽王直到一切走上正轨。就像宋璋所说的“学业未成,何敢为官”,老闽王认为年轻人还需要多历练,太早做官不是一件好事。宋璋就是老闽王为新闽王留下来的贤臣,在老闽王看来宋璋完全有能力辅佐未来的闽王将闽国带入一个盛世。

然而世事难料,王延翰方一登基就与闽中八姓为首的门阀世家产生了激烈的矛盾,这个时候作为门阀世家中的一员,宋璋当然不能接受闽王的征召。之后王延翰被杀,王延钧登基。

王延钧之前是没有人愿意投奔他的,叶华主动投到王延钧门下的时候很多人都在笑话他。这些曾经笑话叶华的人现在无不跌足长叹:天才就是天才,看人都是那么准,以后一定要跟着天才做事才行。

现在很多人一边懊悔没看出叶华烧冷灶,一边削尖了脑袋往新闽王身边靠,这些人是这样给自己理由的:我们投奔的不是王延钧,我们投奔的是闽王。

宋璋再如何有进效之心也不愿意这个时候去凑热闹,他这人看得开归看得开,古代文人的精神洁癖他还是有的,他宋璋不屑与这些斯文败类为伍。

王延钧这段时间忙得很。他继位不又久缺乏根基,同时还面临着建州的威胁。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王延钧不能漠视不管。很多事情并不是看起来那样: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如果福州做不到抗住建州的进攻,他的王位依旧不稳。因此现在无论谁要投靠他,王延钧都会照单全收。

这些人不管他的人品如何,只要来了就代表王延钧在法理上更稳固。还有这些人的身后都代表着不同的力量,人来的越多这个力量就越大,将来建州军打过来的时候这些力量就会为了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他们就会自觉的与建州军作战。

对于宋璋的才华王延钧从老闽王的态度上也看得出来,但是他并不认为宋璋比叶华更优秀。而且王延钧觉得宋璋身上文人的酸腐气息太浓重,比不了叶华看问题更实际、更直接。一国的执宰需要实际一些的人才好。因此宋璋没有来投奔,王延钧觉得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宋璋在泉州逗留了很长的时间,但是却没有能够完成自己的预想成为王延政手下的第三号谋士。其主要原因是王延政心仪的第三号谋臣是王仁直,而宋璋又不愿意屈居第四号谋士,这与他的抱负相距甚远。

这时王越在汀州干得有声有色,他的实力已经超越了其兄长,占据了汀州的半壁江山。

在庄子上的时候宋璋也已经对王越的能力有所察觉,他还是没有想到王越在短短时间里发展的这么快。关于王越在汀州的传言很多,很多传言玄之又玄。既然自己的目的没有达到,左右无事不妨去汀州看看王越,弄清楚他是怎么发展起来。

对于宋璋的到来王越颇感到意外,不过他是那日在庄子上唯一对王越态度平和的人,因此对于宋璋的到访王越还是给与了热情的的接待。

古代社会对文人一向优渥,偏偏王越一直认为中国从秦汉之后逐步趋向羸弱这和古代文人的统治是分不开的。王越又有自己培养的班底支撑,迄今为止从来都没有对古代文人有所需求。特别是也没有文人进入王越的体系,这就造成了这个体系有一定的排斥文人的因子。

当王越热情接待宋璋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宋璋到来的时候正是王越刚刚从福州回来,此时作战行动刚刚结束。被调整的部队人员归建、执行战时转移的人员、装备、物资纷纷返回原地。每天要处理的事物繁琐纷杂,王越没有时间陪同宋璋。而对于宋璋的好奇心,王越也没有什么隐瞒,让他自己四下随意走动查看。为了方便宋璋的行动,也怕他不知道规矩被己方部队误会,王越还特地派了了两个人头熟又机灵的亲卫跟随。

对于王越的红旗军的印象,宋璋只是觉得这支部队的士气非常高。除此之外实在没有什么高明的地方,比如红旗军的队列训练,宋璋觉得这样的训练远远不如阵法训练来得实在,同时他对缺少阵法训练的红旗军是否具备大规模作战的能力表示怀疑。

从这里宋璋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红旗军只能算得上当世比较精锐的部队,它出色的战绩与王越本人的关系很大。

在汀州自从李娘子走后王越就是这里的老大,别人对他只有唯命是从,时间长了王越也就成了孤家寡人。虽然王越妻子也在汀州,可是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这个时期的女性不可能像现代社会那样放纵。宋璋的到来让王越有了久违的能够平等说话的人,所以王越没有催促宋璋离开的意思,只要他愿意想在这里待多久就待多久。

不过这里对宋璋的新鲜感很快就消失了,毕竟军营的生活就是这么一点儿事儿,除了训练还是训练。就在宋璋打算提出离开时,王越的刺史任命下来了。

对于王越被任命汀州刺史宋璋是惊奇的,由于宣读旨意的时候宋璋也在场,因此全场也只有他一个人完全听懂了其中的内容。

里面大意是:任命为王越为汀州刺史;率兵接替原汀州边军陈望的防区;撤销汀州折冲府,折冲府的府兵就地转为边军;汀州制造监即日起划归福州直接管辖。

一切似乎都很正常,只是宋璋却从中嗅到了一丝异样,就是制造监要划归福州直辖。

汀州是闽国所有四州当中人口最少的一个州,其田赋根本无法满足整个汀州的日常开支。幸好制造监设在汀州,它是汀州赋税的主要来源。现在闽王却将这个财源收归福州,那样王越靠什么支撑整个汀州?

王越似乎并不知道其中的的含义,他乐呵呵的接受了任命并且屁颠屁颠的积极组织起他的刺史府。

宋璋很好奇在没有了主要财源之后王越如何能够在汀州支撑下去,于是他打消了立即离开的念头留下来继续观察。

让宋璋哭笑不得的是王越不仅没有意识到汀州的度支危机,他接任刺史之后竟然没有立即将精力投入到汀州刺史的职责上而是依旧在掌管他的军队,他把整个刺史府丢给那群幕僚。看着那些年轻的幕僚每天勤奋的、吃力的处理着日常事务,宋璋忍不住提醒王越:你这样是不对的,你不把汀州治理好你的军队还不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迟早是会垮掉的。

王越这段时间白天在部队里,晚上回过头来还要处理刺史府的事物,说实在的真的是吃不消。听到宋璋的好心提醒,王越也很感谢他。于是王越在谢过之后说:宋大才子我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可是又能怎么办,军队是我的根本,不能丢啊。要不你来帮我吧。

宋璋看着王越通红的双眼,忍不住点了点头。

开始的时候宋璋只是帮助王越的刺史府处理一些日常事务。王越的刺史府是模仿现代的政府行政机构设立的,里面什么民政部、城建部、经贸部看起来非常细致,但是这些部门与古代的行政机构并不对接,因此经常会出现刺史府几个部门找下面一个部门做事的情况,这就让下面觉得无所适从,工作效率低下。好在王越手下这些幕僚工作勤奋,很多事都在亲力亲为,这让刺史府勉强能够运转下去。

宋璋最初只是处理一些交给他的具体事物,由于宋璋对古代的行政机构比较熟悉,所以事情交在他手里处理的都比较顺利。就算有些别人觉得很难处理的事儿,到了宋璋手里都是举重若轻的解决了。

王越一看:我靠,人才啊。于是他找到宋璋,对他说:干脆你来主持刺史府的工作吧。

古代官衙有个操蛋的习惯,那就是官员特别是高级官员都有幕僚,许多日常工作都是由这些幕僚处理的,他们甚至能直接向下面的行政机构发号施令。但是这些幕僚根本就不是编制内的人员,也就是说他们本身是没有官职或者是一些散官。

散官是古代官制中一些代表有级别却没有实权的荣誉性的官职。比如某个重要的大臣生了儿子或者孙子的时候,古代皇帝会给一些赏赐,其中就有给小孩封的官职,这种官职就是散官。当然散官发放的条件有很多,这只是其中之一。总而言之,散官只是一种荣誉但是没有实权。

然而这种幕僚的制度的认可,往往会产生许多混乱。当然有时候也会有积极的作用,比如说现在宋璋成了王越的幕僚由他来掌管刺史府。只是这种时候太少,大多数的时候都是负面的效果。

宋璋欣然接受了王越的邀请,成了王越身边第一个文人幕僚,而且还是主掌刺史府的幕僚。对于这个任命大家也没什么意见,毕竟在前一段时间里面宋璋所表现出的工作能力摆在那里,这是所有人都比不上的。

宋璋入主刺史府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王越设立的那些部门统统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刺史府的长史、司马、参军。这下刺史府的职能与下面机构完全对接,办事效率立即成倍的增长。

这下王越的在刺史府的手下人对宋璋佩服的更是五体投地:以前忙都忙不过来,现在也有时间喝喝茶了。

入主刺史府之后宋璋在不知不觉中也被上了套。汀州最大的困难是财政危机,刺史府的正常运转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宋璋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解决之道。

有句话叫: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入主汀州刺史府之后宋璋才发现事情远比他知道的严重得多。

制造监是闽国钱币的制造机构,它的存在使得汀州坐收渔利,而且是一块很大的利益,单单是制造过程中的火耗的折算就足以支撑汀州的行政开销了。这块利益被福州收回,汀州几乎就没有了任何收入。因为汀州官府的在册人口只有三万人多一点,这些人口中除去各个豪门大户家的丁口,从事纳税的人口只有一万多。这点人能产生多少税赋?连汀州的吏员都养不起,别说还有官员和军队了。

汀州的收入没有了,但是汀州的支出更是吓人。王越的军队总数已经达到了一万五、六千人,这么庞大的一笔支出以前由福州支付一半的费用,另一半由王家自己解决。现在福州的那一部分已经没有了,即使汀州府只需要支付一半的费用,也是支付不起的。

这个时候宋璋总算完全明白了那道任命王越的旨意中为什么制造监、边军换防、撤销折冲府会放到一起。这三件事都是一个目的,就是让汀州自给自足。以前把制造监放到汀州也是出于支持汀州财政的意思,汀州的边军军资也是由福州承担的。加上支付折冲府的一半军费,福州的财政负担实际上是非常沉重的。

很有意思的是福州支付给汀州的军资的名目分别是支付陈望所部和汀州折冲府。让红旗军变为边军和撤销汀州折冲府一下子就把福州给汀州的军资取消了,因为陈望的军队是转为福州驻军。支付给汀州边军的费用是给陈望所部,但是现在陈望所部已经成了福州军,那么福州就没有了支付汀州边军的这个项目了,而取消汀州折冲府同样福州又取消了另一块需要支付汀州的费用。

古代农业经济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自给自足,这种意识是每个人都有的,也是天经地义的。但是汀州怎样才能自给自足?!宋璋解决不了,所以他只能找到王越。

对于军资这一块王越也是犯愁。王越现在是汀州最大的地主和最多荫户的拥有者,由于以前汀州折冲府的一半军资由王家自行解决,开始的时候人数不足一千王家在汀州的产业勉强能够支付,但是当王越的军队扩张之后,王家在汀州原有的产业就显得捉襟见肘了。好在那个时候还有不少剿匪所得,入不敷出还能支撑一段时间。

可是由于红旗军是按照现代军制建立的部队,军饷都是足额定时发放,而且红旗军的生活水平比较高,这么简单的两样优势就成了巨大的吸引力吸纳着周围的人。

在古代农业为主的环境下现金的获得与流通是非常困难的。就拿集市来说它和现代的市场还是有区别的,它并不像现代的市场每天都会开放,而是一个月开放几次或者一年开放几次,在很多时候会产生有钱没地方花。所以才会有“赶集”这个词的产生,集市开放了你得赶紧去,晚了要么东西卖不出,要么想买的东西卖完了。

由于物资的匮乏,百姓的生活就非常清苦。大多数平民家里吃肉那要等到过年,平时是吃不到肉的。像现代这样点份外卖基本上全是肉在古代根本无法想像,所以“贫穷限制了我想象”还是很有道理的。

红旗军能做到经常吃肉这在古代已经是了不得事情了,还能每个月拿军饷。对于很多人每月三十文、五十文、一百文铜钱绝对是一笔巨额收入,这是基层士兵、什长、队率军饷。

古代是个阶级等级森严的年代,其弊病大家可以参考现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在古代的军队中,一般的百姓从军能做到队率已经是顶了天了。像红旗军的高级军事干部都曾经出身小厮或者农庄子弟,这是多么励志的故事。

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就成了红旗军具有的巨大的吸引力,引得周围的百姓前来投靠加入,这使得红旗军能够选择这个时代这个地方最优秀的兵源。

而王越最初的理想就是建立一支军队保住自己的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能力的增强,这个保住自己的命就变成要保住家人的命,现在这个需要保命的队伍又扩大到了老婆还有老婆的家人、属下和属下的家属。所以红旗军不可遏止的需要扩张。

随着军队的扩张,王越的对财富的需求也就大大的增强。他疯狂的攫取了汀州近一半的田地以及附属这些土地的五万荫户。但是这并不足以让红旗军扩充到一万五、六千人。想想建国初期五、六亿人口相对应的五百万军队以及现在十四亿人口的两百多万军队就能知道五万人口是不足以支撑一万五千的军队的。

王越的军队之所以能够扩张到现在的规模,其资金来源主要是位于卧虎沟的军工生产基地。由于王越提出武器的制式化、生产的标准化,以及原本在这个时代没有出现的数学、物理、化学知识的加入,占闽国一半左右的顶尖的能工巧匠的加入,使得卧虎沟到现在已经成了这个时代的属于王越的硅谷。

为了加快武器的生产人们制造了许多专业的加工工具,这些专业的加工工具部分功能通用性促使了通用工具的产生,通用工具的产生大大的加快了制造的速度,各种标准化在王越的允许下被不断的优化和修改。中间所产生的巨大浪费也被王越用剿匪的缴获给弥补了。

卧虎沟的盈利是一个偶然也是一个必然。古人习惯了自给自足,卧虎沟也不例外。由于工具的便捷性使得很多生活用品被轻易的生产出来,王越因势利导将这些生活用品进行规模化生产。卧虎沟生产的物品由于工具的使用使得它可以达到巨大的产量,这些物品在市场上的价格低于同类其他产品,但是其成本更低。这就导致了从卧虎沟贩卖出来的物品一出来就以价廉物美占轻易的据了整个闽地的市场,这些物品的贩卖带来了巨大的利润。王越军队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卧虎沟,这是谁都没有想到的。

随着军队的不断扩大,卧虎沟的盈利也逐渐无法满足军队对资金的要求了。但这并不是卧虎沟的生产极限引起的,而是市场太小无法完全消化卧虎沟的产能。

因此王越需要更大的市场来消化卧虎沟的产能,他能想到的就是武力扩张。这是从现代学校历史知识中学到的,近代的资本主义的扩张就是通过武力征服更广阔的土地与人口,从而获得了殖民地市场,王越打算效仿之。因此在福州他敢于向王延钧要权利,而王延钧因为需要王越在汀州进行攻势牵制吴国军力的转移他们的注意力,给建州的王延嗣提供反叛的机会。两人一拍即合,也成就了王越这个闽国史上最年轻的刺史。

宋璋为了汀州的财政收入来找王越,这让王越十分意外:不是说这些古代书生都讲究君子不言利、要视金钱如粪土的么?

意外归意外,人既然来了王越也不打算放过宋璋。毕竟这人的行政能力是放在那里的,自己要进行军事行动,后方有一个卓越的行政干部支援,那么战争的进行将会顺利得多。因为不管现代还是古代后勤是军事胜利的最大保障。这个观念在现代叫战争打的就是后勤,在古代叫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另一个古今相同的是——不管古代还是现代,文人都是反对战争的,因此王越需要说服宋璋。于是王越从钱币的功能逐步谈到商业,一番长篇大论本来想向宋璋阐述战争的必要。王越也感受到了宋璋对王越关于商业言论的鄙视和不屑,然而王越又发现宋璋忽然露出了高兴的神色。

王越也是一阵高兴,以为自己说服了宋璋,但是宋璋的反映差点儿让王越吐出一口老血。

宋璋是这样说的:“大人,属下明白了。大人是不是想在汀州开设榷场?”

看着王越迷茫的眼神,根据王越在对待各种名称上的表现,比如官员的值房在王越口里就是办公室等等。宋璋觉得他可能是对榷场这个名词不熟悉,于是继续解释道:“就是在边境开设两国之间的集市,或称之为互市。”

王越显然对此也有过考虑,只不过他在前世只是一名士兵,对于建立市场没什么经验。所以在处理这种问题上他当然要用自己擅长的一方面,而不会去考虑自己不擅长的那一方面。

此刻宋璋提起榷场,王越皱了一下眉头问:“这样行么?”

“当然行!”宋璋很有把握的说道:“大人,汀州以前就因为水路便捷商贸活跃,只是后来吴国成立之后有吞并闽国之心,汀州的贸易这才逐渐没落。”接着宋璋就把汀州以前贸易盛兴的状况说了一遍,最后还说自从吴国切断了闽国陆上与中原的联系之后,闽国海贸的物品只能通过海运到齐鲁才能转运中原,这样闽国的产品的成本增加了许多,利润锐减。如果王越能在汀州开设榷场恢复闽国在陆上与中原的联系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听了宋璋的解释,王越再次在心里:我靠,这也行?!

想了想王越觉得这也不失是一个好办法,毕竟他的武力征服动静太大,这个并不符合王越当前的利益。如此明目张胆的掠夺地盘,是可以给王越带来更大的市场。但是如此强悍的军力会给闽国的统治者带来怎样的冲击?结束战争、恢复生产、建立市场这些都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这些工作需要更多的人手去做,王越自认为目前还没有这么多的人才储备。战争后的恢复不但需要人也需要时间,那么王越也很难确定是否有这样的时间。毕竟遭受猜忌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事,那么新的占领区还没有稳定,而自己的根据地很可能起火。别到时候自己被前后夹击,那个就非常麻烦了。

王越现在的处境不过是刚刚发展起来,正是根底浅薄的时候。这个时候最好是低调做人、低调做事,韬光养晦的时候。如果不是被军资缺口过大,王越也不会狗急跳墙的要发动战争。战争都有自身的客观规律,在开始以后不会以人的一直为转移,这是现代人的常识。只要可以不用发动战争,王越也是很愿意的。

宋璋的这个榷场计划明显是非常稳妥的,况且汀州本身是有开设榷场的条件和基础的。

于是王越开始和宋璋讨论起开设榷场的具体实施办法。现代的专业市场是非常多的,王越对这些市场的管理有一些了解。

这个要归功于王越在现代的以为表姐,这位表姐是一个会计师。现代从事财务的人大多都是遵循这样一条路——出道兼任无数小企业的会计;中期进入大企业任职会计;后期成为企业的财务总监。王越的这位表姐走的就是这条路,王越当兵前这位表姐已经从初期过渡到了中期。在此之前王越因为学过珠心算,计算能力超强。他表姐所在的企业没有财务软件的时候经常要让王越帮他做帐、登帐。时间长了王越通过这些能了解很多小企业的管理和运作的过程。其中就有小型的专业市场。

王越和宋璋一个了解现代的社会环境,一个通晓古代的社会环境。一个具有前瞻情,另一个具有时效性。

在设立榷场这一计划当中王越负责提出设想,宋璋负责将它本土化。开始的时候他们还能按时吃饭睡觉,到了后面两个人基本上就是呆在王越的值房里不出来,水和饭都是仆役送到门口再由卫兵送进来的,困了就在书案上趴一会儿了事。

两人在值房里也是很少有安宁的时候,要么获得共识你说我写,要么就是对于某些问题的处理在思想上南辕北辙折腾了,这就不可避免的进行争吵。很多时候到了剑拔弩张的状态,吵得下人各个胆战心惊。半个月总算拿出了一份比较完整的计划。

等拿出了计划书王越和宋璋再看到对方邋遢的形象,忽然都觉得这和自己心目当中对方的形像相距甚远,不约而同的厌恶的看了对方一眼。

王越还是担心的说了一句:“有没有把握?”

宋璋懒得搭理他,眼睛一翻,说道:“我也没干过,不知道。”

想了想,王越说:“要不让老爷子瞧瞧?”

宋璋也想了想。点了点头,回答:“可以,家父执掌家族多年这方面定然有所见解。令尊做过金掾曹使自然更有经验。”

王越嗯了一声,道:“那就辛苦你誊写一份,我寄回泉州。我先走了。”

说完王越就像躲避瘟神似的匆匆的离开了刺史的值房,把宋璋一个人扔在了那里。宋璋呆呆的望着王越消失的背影好半天才缓过气来,暗中吐槽了一句,无奈的坐回案几后誊写。

王越半个月没有回家,楚怜儿早已经习惯了。军营里事情繁杂,特别是自福州回来后王越回来次数屈指可数。只是以往王越回来之前都会先梳洗打理一番,干干净净的回到家中,从未有今天却是逃难一般的神态。楚怜儿初时还吓了一跳,不知道出了什么重大变故。但是看到王越神态轻松,楚怜儿心里一松。赶紧张罗着给王越洗浴更衣。

洗漱干净的王越在吃完一顿丰盛的午餐之后看着娇嫩的妻子马上变得温饱思**了。

楚怜儿原也是端庄大气的女孩,一般是不会给王越这种机会的。只是今天王越回来的形象实在扯动了她的母性,半推半就间楚怜儿被王越抱到了床上。

同类推荐
  • 大唐的现代生活

    大唐的现代生活

    蝴蝶翩翩飞,飞到初唐来。结果历史被彻底改变了。玄武门之变没有发生。渭水之盟没有出现。然而他只想……种种田,养养花,过着睡觉睡到自然醒的生活而已。(emmmmm,这本小说是一本不严谨也不正经的历史小说。)PS历史:天道!有句MMP不知道当不当讲!天道:讲。历史:重生的那货把历史改的面目全非了,我修复都修复不了了啊!快点降下雷劫劈死他!天道:……(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说!)历史:说话啊喂!别走啊喂!给我把他干掉啊!
  • 太和录

    太和录

    存在,是为了遗忘。有过一段波澜壮阔的故事,而在后来,轻而易举地被淹没在茫茫烟尘之中。那是不知名的太和年间。那是些或知名,或无名的人们。
  • 明观

    明观

    人不能老是盯着夜空,特别是只有自己的时候,那种广阔的寂寥会使人变得压抑。但我不敢把目光放及别的地方,河是红的,草是红的…反倒是曝露在身体外的内脏变得恶黑,我看怕了这些尸体的腐烂过程。“天蓝蓝,地黄黄,漕州出了个傻儿郎。儿郎半大,不会说话,亲爹天天打和骂。忽然傻子开了窍,成了状元进朝堂。百姓说他才学多,又会诗文又会歌。崇祯皇帝说他好,打得鞑子满山跑……”
  • 神与王的聚会

    神与王的聚会

    大约公元前15世纪前后,雅利安人的一支从乌拉尔南下,抵达南亚次大陆,打败当地的达罗毗荼人,自此欣开印度文明的第一页。中国作为与之毗邻的另一古老文明,自东汉输入佛教,受印度文明的影响至深至切,此书以生动、浅近的现代语体描绘了印度文明发生、发展的轨迹,作为社会一般读者的普及读物,辅之以简单的线描图,十分有益。
  • 王朝之天策纪

    王朝之天策纪

    历史长河总让人流连忘返,每个朝代总有挥之不去的亮点。本书杜撰出一个虚无的朝代,讲述的却是中国历史。主人公从少年开始,领着一帮志同道合的兄弟们,继承父兄之志,为国家统一而征战四方;山河粗安之际,却被迫参与皇位之争,导致亲情相悖;登上皇位却要面对强敌欺凌,几番征战,国家最终一统,励精图治,开创盛世,终究还是要面对后辈们无休止的夺嫡之乱……大是大非,儿女情长,艰难抉择。几番风雨过后,延续华夏优秀传统,造福苍生!
热门推荐
  • 我在九零有矿山

    我在九零有矿山

    被人暗害摔成重伤,养母和大哥为钱放弃治疗。重生回来的方秋桃‘不计前嫌’对养母和大哥进行了深刻治疗!想要钱?没有!想占便宜?没门?更有最佳男主程文俊这个高手中的高手的助力!方秋桃学业种田两不误,还带着空间系统重返九零。“媳妇,有人偷咱家地里的菜!”“不怕,咱家有矿!”“媳妇,有人破坏咱家的货船!”“不怕啦,咱家有矿!”“媳妇,那个就是害你的人!”“谁?在哪?我拿金矿砸死他!”
  • 卷轴之路

    卷轴之路

    帝国的辽阔叛军的顽固教会的救赎部落的勇猛亡灵的邪恶圣王国的平等银月城的精灵异教徒的疯狂神之国的未知那些性格迥异的种族:人类、矮人、精灵、兽人、牛头人、地精、亡灵、吸血鬼、恶魔、天使...看我们的主角如何在这混乱的世界里,闯荡出属于自己的一番新天地......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许可/强制/复议/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许可/强制/复议/诉讼)法

    本书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合集成册。以大开本,大字体的形式出版。是合适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方便查询的案头工具书。
  • 城主的和他的小伙伴

    城主的和他的小伙伴

    宁辰在某天和一个奇怪的老虎签订契约成为了一个移动城池的城主,他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老虎的建议下他需要召集伙伴一起去进行冒险,新的故事就要开始了。
  • 依依清梨浅如雪

    依依清梨浅如雪

    她是一个异世胎穿来的学霸,也是才闻三国的帝都神童,这辈子她本来以为可以撒泼打滚混吃等死,可事实并不如此。她被迫进宫做了六皇子的陪读,受到太子的保护,从此开启了宫霸的人生。太子变陛下,这个陛下有点怪啊,面对别人严厉冷肃,到了她这会脸红傲娇还色!“二哥,你大我十三岁,被人叫叔叔很正常。”“嫌朕老?”“啊……二哥你干嘛!”“为老不尊。”
  • 一只火鸡的返祖

    一只火鸡的返祖

    动物世界都遵循进化的规律。非洲草原一只亚成年火鸡却反其道而行,开启了退化的返祖现象。就像打翻了多骨诺米牌,此后一系列变异生物在地球上纷涌而至。人类统治的地球逐渐走向未知……
  • 邪凤逆天之毒妃称霸

    邪凤逆天之毒妃称霸

    她是站在巅峰的王,杀伐果断,冷酷无情,沾染得满手鲜血。他是一国皇子,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专情如一。她是黑暗主宰的转世,他是高高在上的帝君。一场跨越绝对身份的爱情、一个步步为营的天大阴谋、一次次的背叛……“唯有魔,不能成神!”
  • 不曾寄红豆

    不曾寄红豆

    周泽对向清只是哥哥对妹妹的感情。周泽少时很照顾向清,但他却不知道向清早已对他芳心暗许。那次,周泽误会向清伤害了他最爱的人。无论向清怎么解释,周泽都不相信。所以,周泽出手打了向清,拳脚并用。向清受了很重的伤,差点性命不保。也是那次,向清为保护周泽受了一刀。只为结束她对他的感情。为此,向清昏迷不醒,易年守着她,从未离开。易年对向清的事情从来都是向清在前,什么事都没有向清重要。易年一直是向清的唯一和救赎。后来,周泽查清了当年的事情,可是,向清不可能回来了,周泽想尽一切办法想挽回向清。可是易年为给向清报那一刀之仇捅了周泽一刀。向清的精神世界崩溃了,向清因为看见那一幕,生生的昏倒了,一睡就是五年。可能再也不会醒来了。易年依旧守着向清,不许任何人靠近向清,周泽更是不可能。向清奇迹般的苏醒了,易年吃惊,但她忘了周泽,也忘了和周泽有关的一切。
  • 技术宅生存指南

    技术宅生存指南

    当初写下的不切实际的中二幻想成为了现实,在宅圈里混的风生水起的柳珝,却无奈的发现自己还是摆脱不了所有死宅的梦魇。他的家人想让他成为现充……“板子!笔!我的手办!别动我的画册!吼!我今天和你们拼啦!!!”
  • 系统之天才厨神

    系统之天才厨神

    别人都说我是天才厨神,其实,我心里很清楚,自己不是天才,之所以能够做出花样繁多的美食,是因为我拥有厨神养成系统。沪海本帮菜,鲁川苏粤闽浙湘徽八大菜系,法国菜,意大利菜,西班牙菜,日本料理……厨界博大精深,他人穷其一生,或许也就只能探索一二,而我,博闻广识,样样精通。